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9篇)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9篇)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十餘年的從教生涯中,我執教嚴謹,教法靈活。尤其是在國中數學的電化教學方面,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多次受到各種表彰和鼓勵。我執教的課於1999年、20xx年、20xx年三次獲山東省優質電化教學評選二等獎,20xx年獲山東省電教教材評比三等獎,1996年至今,四次獲濟南市優質錄象課評比一等獎,並多次執教市、縣級公開課和觀摩課。由於我在電化教學工作中的突出成績,20xx年被授予濟南市“教學能手”榮譽稱號,榮計三等功,另外我也曾獲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縣百佳教師”等一系列榮譽稱號。我所撰寫的相關論文獲省優秀教科研成果二等獎和市優秀論文一等獎,並在市數學年會公開交流。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通用29篇)

電化教學具有數學教育的時代性、科學性。95年末,我首次採用“代替法”、“增減法”、“遮蓋法”、“示動法”等複合抽拉式投影片進行幾何課的難點教學改革實驗。經過潛心研究,做出實用、有效的教學課件16套,接待同行諮詢幾十餘次。一年多的時間,我多次執教縣級公開課,得到了縣數學界領導和同行的認同和肯定,從而也極大的推動了投影儀在我縣國中數學課堂中的充分利用。97年5月,我利用自制課件執教《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市級觀摩課一節,受到了市教研室領導的好評。

隨着電化教育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開始涉及到的電教手段也日益增多,錄象、幻燈、投影、VCD及計算機等。對於每一種電教設備的應用,我都以信息化的速度加以理解和掌握,其中不乏辛苦,但更多的是成功後的愉悦。到目前為止,我所製作的較為成熟的多媒體課件已達50餘個,已全部在我校推廣應用,其中有12個在全縣數學課中觀摩,引起強烈反響。近三年來,我運用其中的部分課件執教國中幾何教材中的《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引言》、《勾股定理》分別獲山東省優質電教課評比二等獎和濟南市優秀錄象課評比一等獎。

辛勤的努力有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和同行們的肯定,但我並沒有滿足,眼看着許許多多的老師還在電化教學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辛勤開墾,甚至於被眼花繚亂的華麗迷失了自己的教學方向,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依然沉重。20xx年初,我又開始了“合理使用多媒體,優化課堂結構”,開展創新學習活動的探索。首先,我對自己的研究進行了兩項規範:(一)對電教手段(特別是現代化電教手段)的作用與功能的有務實的認識;(二)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科特點及教學目標,有目的的、科學地使用電教手段。“工夫不負有心人”,逐步的,我形成了一套以電教為媒體,“導趣、導思、導創”促使學生“探索、轉化、創新” 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動態的教學結構打破了陳舊的教學系統的靜態空間。加快了學生的學習進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不少的學生從“怕學"到“愛學”。在這樣的情景下,教學同步,情感共鳴,師生主客體角色互換和教學互補等師生共振教學原理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本人也初步形成了“實、新、活的教學風格,實現了自己由經驗型向科研型教師的質的飛躍。

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對於教育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用各種電教媒體,這為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此,我受益非淺。95年至今我所任教班級的教學成績各項指標均名列全縣第一,平均分多次高出同學科平行班10分之多,學生參加各種競賽,也有多人次獲獎。我堅信,伴隨着CAI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化教學實驗的教學思想和模式將具有更為廣闊的天地、更為重大的作為,我也將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為它的推廣應用不懈努力!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隨着均衡驗收的開展及薄弱學校的改造計劃的實施,各校都配備了“班班通”、“電子備課室”、“微機室”等各種電化教學設施。電化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在觀念、過程、方法以及師生角色等諸多層面賦予教學以全新內涵。

目前,我們學校實行了網絡化教學,每位教師在授課時,不像以前一樣排好課輪流到多媒體教室去上課,這確實極大的方便了每位教師。電教媒體生動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學生,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只有適時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首先,電教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接受新信息並最終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而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若盲目地依賴於電教媒體而把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使用電教手段再現出來,那麼教師就成了電教媒體的奴隸。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從明確的教學目標出發,選好合適地電教教材。

其次,教師要選好恰當的內容和時間,適當地使用電教教材。實際教學中,教師運用電教媒體存在一些誤區:盲目使用各種媒體,使課堂的信息過多過濫,製作的課件畫面眼花繚亂,學生只是覺得好玩,造成信息的泛濫,結果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電教資源可以説內容多、涵蓋面廣,我們可以隨時找到有關教學所需要的動畫、彩色畫片等。當我們把這些資源、素材整和到我們自制的課件中,上課時,學生看到的就是一些生動的畫面,這更容易讓學生記憶和理解,從而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最後,要正確處理好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教學手段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與學生情感交融、信息交流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路,使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與素質培養統一起來。

總之,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特點、教學目標,將教科書與電教教材有機結合,注重電教媒體運用的實用性和科學化,精心選擇和製作電教教材,設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組織實施教學目標,並隨時調整、補充。將原有的認知水平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搞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循序漸進,就會達到既提高教學效率,又減少課後作業負擔,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較好地優化課堂教學,更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學校組織了兩次電化教學使用培訓,分別是四月份的校內電子白板的使用培訓,六月份的全鄉組織的教師電子白板使用培訓,通過培訓是我校教師全部會使用電子白板上課。

一、學校基本情況

我校位於滔河街以北50米處,學校佔地20畝,現有教學班六個,在校學生近260人,教師數18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13人,大專學歷18人。學校有教學樓一座,教師住宿樓一座,學校佈局實現了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的相對獨立。校園實現了綠化、美化、硬化、育人化,書香氛圍特別濃。

二、主要成績、經驗

1、學校組織了兩次電化教學使用培訓,分別是四月份的校內電子白板的使用培訓,六月份的全鄉組織的教師電子白板使用培訓,通過培訓是我校教師全部會使用電子白板上課。

2、我校對全體45歲以上的教師進行了電腦培訓使每位教師都能操作電腦,能運用電腦打字,在中心校組織的打字比賽中我校的周義秋、閆雪敏、王鳳敏、金雪分別獲得全鄉前幾名的好成績。

3、學校在每期的開學之初都要求教師上一節電教優質課,有教案,有課件,極大地促進了教師使用多媒體上課的積極性。

4、學校還在每期期中組織了人人蔘加的電子白板使用優質課比賽,並進行量化打分,作為教師年終量化的其中一項。

5、每期學校都多次組織教師觀看優質光碟課通過觀看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藝術。

6、學校還通過遠程教育資源網,多次接收資源信息,使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得到提升。

三、方法措施

1、領導重視學校為開展好電化教學這項工作成立了以周彧校長為組長的電化教學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親自抓。

2、學校為使這項工作有序開展年初都制定了工作計劃,並做到了有規劃有落實。

3、形成制度,學校為使這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制定了電化教學獎懲制度,是這項工作走上常態化軌道。

4、定期與外校交流,為了不斷探索電教工作新局面,學校先後與縣五小、鄉中、大石橋鄉小進行了多次交流,通過交流是學校的電化教學不斷提高水平。

四、存在的為題和建議

存在的問題

1、雖然電子白板已經進行了培訓但教師們運用的還不太熟練,不能把電子白板的價值最大化的開發出來。

2、光碟、遠程信息資源雖然使用了,但使用的還不太充分。有待進一步加強。

3、對於45歲以下的教師還應繼續加強培訓,使他們能全面系統的瞭解並使用電子白板。

4、由於學校面臨着搬遷,學校的硬件設施一直得不到改善,嚴重的制約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們的建議

1、希望上級部門能及時的為我們添置一些心得電教設備,學校現有的已經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2、我們熱切的希望上級部門能及時的組織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使學校教師運用多媒體的水平能有大的提高。

五、新一年的打算

1、在新的一年中,我們將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充實我校的多媒體教室,爭取在籌建一個標準化的多媒體教室。

2、繼續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是教師的操作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3、進一步完善遠程教育資源的接收、觀看頻率,是優質資源為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鼓勁加油。

4、在新的一年中,力爭使電教課真真正正的進入課堂。

總之,在新的一年中我們會揚長避短再接再厲爭取更上一層樓。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在這次學習中我認識到了遠程協作教學,瞭解了遠程協作的概念、特點、及遠程教學與面對面教學的異同點;遠程協作教學的六種協作模式等。

在教學當中的三種模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1、共同創作模式:異地的學習者在網絡環境的支持下藉助創作工具圍繞一個主題共同完成作品的設計、製作,在創作過種中相互討論、交流、評價,適時反思,從而形成對主題完整而深刻的理解,將自己的理解顯性化。學生相隔千里的兩地共同完成一個主題創作,體會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實驗探究模式:兩地學生針對一個真實事物的特點或現象分別通過設計、實施不同的實驗到主動探索和發現表象掩飾下的科學規律、定理。在此過程中,學生分享、比較各自的實驗活動、數據、結果,從而形成一致性的結論。在活動中不僅獲得了知識,還提高了人際溝通技巧。

3、平行問題解決模式:兩地學生圍繞共同的複雜、真實而有意義的問題,同時進行實驗、觀察、調查、訪談等活動的設計與實踐,以獲得問題的解決,並在活動過程中不斷交流問題的解決思路、策略和收穫。

這幾種學習模式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對於他們的社會生存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教無定法,教學有法,貴在得法。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模式,許多學校都在嘗試。目前較為流行的是餐桌式教學,而且成了課改新模式,幾天來我校也在嘗試這種教學方式,聽課下來也頗感失望。嘗試畢竟是好事,凡事總有一個過程,教師們勇於嘗試,精神可嘉,值得讚賞。但幾天聽下來引發了我許多思考:

1、怎麼坐就能決定課堂的模式麼?許多教師把學生分了小組,並以小組為單位圍成了一圈,課堂上老師主陣地還是講台,學生側着身子聽課,即使是學生展示,好多環節也在講台上,學生一節課最少也有15分鐘是斜着身子,扭着脖子聽課,一天下來,最少就有105分鐘是這樣坐着的,一週下來就有525分鐘這樣坐,將近十個小時呀。學生圍成一圈確實便於小組合作和討論,但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看,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高峯期,這樣做容易讓學生眼斜背扭,這對學生的發育是極為不利的。

2、如何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餐桌式就能解決嗎?教學就要遵循先學後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尋找規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教學的根本所在。我認為不一定非坐成餐桌式,真正要思考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發揮。

3、教學成績才是硬道理,搞素質教育也要成績。前幾天,王副區長榆次區國中在教育質量分析會中也説,現場會開在好多學校,而好多開過現場會的學校成績都在下滑,這又是什麼原因?形式固然重要,但我認為效果更重要。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6

中國漢字承載着6000多年來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無價的瑰寶。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她以頑強鮮活的生命力,在求變求新中始終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點。如何讓這一瑰寶得以傳承呢?這裏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識字應從娃娃抓起”。對於處於黃金教育階段的6歲孩童其意義更是非比尋常。那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該如何去面對“識字教學”這份責任呢?

對於已認字的成人來説談起這話題似乎不足為奇,而對於一個國小教育來説,識字教學卻顯得極其重要。全國投入的研究歷時幾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種,效果也利弊兼有,講究也特別多。當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創新精神領導人們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繼承有所突破,總也顯的守舊了一點。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於理解、難於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生本”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慾的一種教學方法。

針對國小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徵,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藴涵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遊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前閲讀寫作,更為了讓孩子們“人生識字聰明始”,我借鑑和創造了許多“創新識字”的方法,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作、創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於樂。

現將我在“創新識字”教學方面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

一、快樂遊戲法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遊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

我在“創新識字”教學中,經常採用“猜認生字”、“組合生字”、“叫字排隊”、“送字回家”、“讀詞賞畫”、“讀文找字”、“孿生聚會”、“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選難認字”、“眼明手快”、“郵差送信”等等遊戲方法進行教學。希望通過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新入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漢字。

例如:“玩玩字卡”: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擺--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難認字拿在手裏或擺在一旁;考--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人學,別人不會的想法教;收--學生在小鳥聲中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學“媽”字中,我根據合體字的規律,把它們分別製成偏旁部首、獨體字兩個部分的卡片,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邊跑邊説:“我是‘女’字旁,誰來和我做朋友?”到講台後另一個同學馬上也拿着卡片,邊跑邊説:“我是個‘馬’,小馬的馬,我來和你做朋友。”兩個人把“女”字旁、“小馬的馬”組合成“媽”字。接着讓學生説説“媽媽”的“媽”為什麼帶“女”字旁,有學生説:“如果是單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媽媽的。因為媽媽是“女”的,所以帶“女”字旁。”讓學生明白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讀音的識字規律。讓學生整體地識記漢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漢字積累後,自己發現和總結漢字的構字規律,通過形聲字等提高識字效率。另外,還可鼓勵學生區別同音字“媽媽”的“媽”和小馬的“馬”的相同點、不同點。

還有“選難認字”:各組商量選出本組的兩個難認字後,各小組長在本組難認字的字卡上打“√”。先請幾個慢生開火車讀沒有打“√”的生字,再請幾個中等生開火車讀打了一、兩個“√”的生字,最後,請幾個學生讀打“√”較多的生字。鼓勵學生爭做“聰明娃”,開動腦筋想辦法記憶難認字,例如記“警”字,有學生説一人違反了交通規則,一位警察走過去,向他敬了一個禮,説了一句話,提醒他以後再也不要這樣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學生可補充;記“轉”字,有學生説“轉”字上“車”加“專”,就是説一個人開車一定要專心,否則在轉彎的時候就有可能撞到花台上,要賠錢的;記“豫”字,有學生説“豫”是“予”加“象”組成的,“予”在古語中是給的意思,別人要送給你一頭大象,你覺得大象太大了,就猶豫着到底接還是不接呢……

採用這些生動形象、趣味無窮的遊戲學習的方法,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二、自主參與法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中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如果孩子學得主動,肯動腦筋,那麼,每個漢字都可以用多種的好方法來識記。這一目標的成功實現與否牽涉到一個有關“教學結構”的問題。

“教學結構”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結構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學生處於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地位。(有人把一節課上大部分時間教師一個人講,教師講得一切都是對的這種課堂教學,稱為2/3現象,稱為教師的“話語霸權”。)這種教學結構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束縛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專家認為,即就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積極參與的學生至多隻佔20-30%。

創新式語文教育以“生本教育體系”為指導思想,以改革舊的傳統教學結構,建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結構為目標。郭思樂教授在闡述他的“生本教育體系”時強調,“在現有的教育中,兒童獲得意義的過程被拉得十分漫長,教學沿着一個一個局部線性地發展,兒童的學習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非自覺的。這時,兒童不可能產生真正的學習積極性。事實上,兒童的學習積極性的最豐富的來源,是對於所學材料意義的感悟。他的學習思維的發展過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説,所學內容在兒童頭腦中形成了‘意義單體’:有相對完整的意義的感悟。傳統的離開意義單體的教學,始終使兒童處於被動地位,只調動了兒童的部分精力。”

創新式語文教育在進行試驗過程中,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教育思想,教學活動都圍繞着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討論協作學習而展開,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要求學習者自主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並逐步具備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團結共事合作的能力。

讓我們充分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把兒童作為教育資源來整合我們的教學過程。重視發揮每個兒童在優化整體中的作用,把兒童之間的差異看作寶貴的資源,看作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個階梯,把差異的產生和解決都視為推進兒童發展的契機。

讓我們找出一種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從而達到為兒童營造了一個有效的民主、平等、寬鬆的學習環境。

三、新奇引趣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如果能讓兒童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來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而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坐”字時,教師邊板書“坐”字邊説:“兩人在土上,這是什麼字?”學生搖頭。再問:“你們現在的動作是站着,還是怎麼着?”學生齊聲回答:“坐着。”“這就是要學的‘坐’字。”然後讓學生再把上面的謎語説一、兩遍,字形和字義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順口溜”這種形象化的語言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鬆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學習“力”字,先板書“刀”字讓學生讀,再把“刀”的一撇寫透變成“力”,並隨口讀出“‘刀’字出了頭,‘力力力’”,讓學生把順口溜説一、兩遍。然後教師邊作動作邊問:“我把桌子推動了,用了什麼?”“手。”“光有手,手上沒一點力氣能把桌子推動嗎?”“不能。”“這就是‘力氣’的‘力’。”最後啟發學生組詞造句。

另外,還可讓學生任意選擇課後詞語中自己喜歡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進行口頭或書面的創新表達,將選擇的詞語巧妙地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裏,爭造“五星句”,激起孩子們強烈的新奇感和創作慾望,既積累了識字量,又鍛鍊了表達能力。

四、競賽激勵法

這是一種類似“智力競賽”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根據兒童爭強好勝、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的特點,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好表揚”是國小生的重要心理特點,鼓勵是促進學習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隨時注意學生心理效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它會有效地支持學生奮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增添對學習語文的興趣。

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教學,特別是發揮有效表揚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以搶答記分或當場評分表揚等形式進行比賽,如“小兔跳高”、“小燕飛到優秀組”、“誰的紅花多”等等。如將分插在各組的慢生定為該組“識字代表”,讓他們開火車比賽讀字卡,讓他們為自己組爭光,既幫助他們克服了學習困難,又幫助他們增強了學習信心;教學偏旁相同的生字“樹”、“橋”、“棉”、“村”等,看誰識字的速度快,就評他為“識字小能手”;教學“眼、耳、鼻、脖、胸、手、腿、腳”等字時,先讓學生比賽見字做動作,再讓學生像接力賽跑一樣,將字卡一邊讀一邊貼到黑板上貼圖旁相應的位置。最後評議哪組表現最棒,獎勵小紅花。

在激烈的競爭中,大家情緒高昂,學習生動,記得牢固。

五、儘早閲讀法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閲讀的人,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閲讀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則發展得快,學生自學的能力就強。只有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時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從實質上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閲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學生的閲讀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生本”教育體系認為,兒童閲讀是他們形成自學能力,主動發展的基礎。為此,應當大力發展能使兒童儘早閲讀,進入意義場的語文教育,並且把這種語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質的突破口。

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學生會念、會讀、會朗誦,強調對閲讀內容的理解,因為不要求學生對所有生字都會用手寫,孩子們很快就能做到會認、會讀、會組詞,可順利朗讀課文。

漢字是形象聯想的文字。漢字不同印歐語系中的英語,英語的書面符號是一種表音文字,每一個單詞都是由沒有意義的符號組成的,繁複豐富的詞法形式、形態標誌,句子的組織以動詞為核心,完整的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對自由。漢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義之間有着密切的關聯。表意文字的漢字所折射出的漢民族思維方式,強調重領悟、重意會的審美習慣。因此,看到一個漢字,容易產生聯想,推測它的意義。這樣就使得兒童在閲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憑藉字形猜測出詞句的大意。漢字形聲字佔絕大多數的特點,又使得兒童在沒有教的情況下也能對音和意揣摩個八九不離十,這就使兒童在閲讀中實際使用的漢字遠遠不止課堂中所學得的,他們在閲讀中障礙越來越小,遂使閲讀興趣越來越高,一個生動鮮活充滿神奇的世界在他們面前延伸,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不斷產生認識未知的動力。

六、先進電教法

電化教學是現代科學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它具有“形、聲、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獨厚的先進教學手段,能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單純知識傳授型的傳統教學模式向德智體美整體型的創新教學模式轉化。特別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後,創新教育理念的樹立,傳統教育精華的積澱,以及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一節語文課讓學生不僅能學會二、三十個生字,還能學會漢字輸入,將認字、閲讀、寫作相融合,其容量之大,效果之佳,負擔之輕,興趣之濃,能力培養之快,這已成為多少教師多年來夢寐成真的事實。

計算機創設的多媒體情境使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知識難點、重點化解在聲情並茂中。學生的學習也在毫無負擔、壓力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同時計算機多媒體信息有效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並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據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其實是一種有限的資源,一般情況下,年齡較國小生的注意只能持續15分鐘。要使這種資源得到發掘和擴展就必須利用多媒體計算機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知識的獲取與保持;有利於實現能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協作式學習;有利於實現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發現式學習。

形象、直觀的電化教學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是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規律,有利於調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也是“教育面向未來”的有效手段之一。

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於更多的後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漢字的歷史添上精彩而濃重的一筆!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7

《5以內的加法》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學好這一課,對以後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學生已經在幼兒園或家庭教育中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甚至有部分孩子已經會計算100以內的加法了。但是,讓學生真正地瞭解加法並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並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的合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重視加法含義的體會,突顯分與和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既是加法計算的依據,又是用加法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基礎。教學例題時我利用多媒體動態呈現情境,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説清楚圖意(原來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接着我以提問的方式告訴學生第三句話:一共有多少個?通過一起説一説,大本領的“小老師”領着説,指名説等環節讓學生結合情境描述,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再抽象出“3人和2人,合起來是5人”,讓學生對“合起來”要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體會到“把兩個數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讓學生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

對於3+2的計算,可以是由圖上數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這裏我問:“你是怎麼知道一共有5人的?”有學生説是數出來的,但回答不出是想分與合,這時我引導他們用學過的分與合知識計算,有孩子想到“3和2合成5”,讓學生自覺地與已經學過的分與合的知識建立聯繫,從而感悟計算的方法。

二、練習設計注重層次性,拓展學生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1~3題的練習中,分別是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數、畫圓圈、和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第1題我重點指導學生説清楚圖意,歸納成“3只小雞和1只母雞,合起來是4只”,“2只青蛙和2只青蛙,合起來是4只”突顯加法含義,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把兩個數合在一起用加法計算。第2題通過畫圖操作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及計算方法。第3題重點指導“幾和幾合成幾”的方法來口算,引導學生説好一句話“因為幾和幾合成幾,所以幾加幾等於幾”。練習題從直觀形象逐步過渡到抽象概括的過程,同時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拓展能力。

立足教材內容,儘可能讓每個孩子參與學習是我追求的目標,本課將“理解加法含義,領悟計算方法”作為重點,鼓勵學生結合動態情境圖體會感悟加法含義,突顯分與合的思想學會加法口算。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8

隨着教育體系的改革,對於教學模式的要求出在逐漸地提高,電化教學引入課堂後,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而且最大限度地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心得如下:

電教媒體的各種物質形態,諸如錄音,投影,幻燈,錄像,電視等,與成片的文字符號,單調的教師講析相比,是有聲有色、有靜有動,顯然新鮮得多,有趣得多,從而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電教媒體的演示,會使學生了解到語文課本以外的知識,一個人是不可能讀遍所有有價值的書的,更不可能衝破時空的所有束縛去經歷對古今中外各種事物的感性認識過程。在這種情況下,電教媒體很多時候可以為學生豐富感性認識,拓寬生活見聞。

電化教學中啟發了學生的思維,通過電教媒體,用富有真實感情的音、形、色、光等手段把語言文字所表現的客觀事物及它們之間的各種聯繫直觀地展示出來。這就為學生思維活動的展開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託。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9

投實心球對於一些體質比較弱,協調性、腰腹肌力量差的學生來説,是比較頭痛的項目。為提高學生成績,筆者經過反覆探討和實驗,總結出以下經驗,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具有顯著效果。

一、改善出手角度的練習方法

由於學生為加大腰腹肌發力的作用,過早收胸、收腹,或由於學生過早揮臂,肘關節下降,導致出手時身體重心降低,出手點低,出手角度低。同時也沒有做到良好的超越器械,身體沒有充分拉開,腰腹肌力量和腿部蹬地力量沒有很好利用,有力用不上,使整個動作的勢能轉換成動能效果降低,降低了出手角度和出手初速度,因此影響了投擲遠度。在練習過程中,為提高學生出手角度,採用以下練習方法:

1、讓學生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身體方向要正,眼睛目視前方某標誌點。

2、用力順序練習,強調蹬地、挺髖提高重心。讓學生用較輕的實心球或排球進行蹬地、挺髖、頂肩練習,逐步過渡到用2公斤的實心球練習。熟練掌握蹬地、挺髖、頂肩動作後,再加練揮臂、收腹,這時要求練習者擲出球后,用眼餘光看實心球的運行路線,同時從用幾成力去擲,逐步過渡到用全力擲。

3、讓學生掌握適宜出手高度,我們採用藉助橡膠帶做教具進行練習,學生在作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的模仿練習時,練習者兩手抓住橡膠帶的中間,如拋實心球狀,橡膠帶的兩頭由另一同學拉着,練習的同學下肢蹬撐,挺胸、引臂。動作要求:練習者意識裏也想往前上方拋,體會胸帶臂用力的感覺如此反覆練習,直到練習者找到感覺。這一動作練習不僅可以改善學生的出手角度,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掌握正確的發力順序。

4、針對肘關節過早下降,向下擲實心球,幾乎不存在拋物線,出手角度低的學生,採用向前上方做徒手揮臂練習;然後再拿長約五十釐米的硬膠水管或藤條作鞭打前上方固定物練習。若當學生還不能完全領會動作則在他做徒手揮臂練習時,教師在他的肘關節下降路線上(腋前方),用手輕託其肘關節,使他有所感覺,得而改之。

二、提高出手初速度

投擲項目中,在出手角度適宜的情況下,投擲技術的重點,是提高出手初速度,因此要注意:

1、保持良好準備姿勢,兩腳前後開立,上體後仰,兩臂後引,將身體腰、腹、背、肩以及手臂充分伸展,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狀態,儲存大量的彈性勢能,為最後用力獲得更大的出手速度創造了條件。同時要強調兩手靠攏,相對成八字形用力握球,加大手指撥球力量。

2、開始發力階段幫助學生充分伸展蹬伸、挺髖、送肩。在練習時,教師站在學生後方,當學生最後用力前,教師在其後面輕輕推其肩、背部,讓學生潛意識裏注意挺胸,使身體充分向後伸展,充分完成超越器械動作,加大彈性勢能,延長最後用力的作用距離。提高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效果,從而保證學生在適宜的出手角度同時,加大出手初速度。

3、最後發力階段,要求學生加快出手時腰腹肌快速收縮和手臂鞭打動作,最後用力快速收腹動作,既能提高最後用力的出手初速度,也能緩衝完成動作時身體向前的衝力。

三、輔助練習

1、提高蹬伸效果,發展學生踝關節肌肉力量和膝關節蹬伸力量,兩腳前後開立,做蹬地、挺髖練習,要求:重心由後腳移動到前腳,重心升高。藉助橡皮帶進行對抗性蹬地、挺髖練習。

2、原地的鞭打練習: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握持排球或輕重量的實心球上舉,先用單臂交替向前上方做鞭打練習,並結合蹬地、重心前移、收腹動作;然後再用雙臂同時進行;動作由慢到快,逐步過渡。

3、多做壓肩練習,以增加肩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可以兩人一組相互同時壓肩,也可在單槓上做壓肩練習。

4、腰腹肌力量練習(仰卧起坐、仰卧舉腿、直角坐等)

四、小結

原地投實心球技術與其他單手投擲技術相比較,投擲的出手角度和最後用力的良好的超越器械狀態更難掌握,筆者認為其關鍵點在於胸部前挺、手臂滯留動作,挺胸可以帶動身體重心的升高,腰背和肩帶肌肉的拉長,從而有利於較大投擲彈性勢能的更好儲備,提高動能的轉化,加快出手初速度,同時也可以達到合理的投擲出手角度。因此上述教學方法在學生掌握基本的用力順序後,重點強調學生的感受挺胸、以肩帶臂動作,更有利於提高學生投擲遠度。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通過學習,我深深的知道,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於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孔子提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説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體現在兩個主體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為本,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二是辦學要以教師為本,教師是辦學的主體。教師在傳播人類文明、啟迪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開發人力資源方面發揮着重要的、關鍵的作用。教師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人才。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的發展,重視教育隊伍的建設。我們黨的幾代領導集體對教師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偉人説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才能真正為人師表。在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廣大教師要為人師表,注重師德修養,以高尚的情操教書育人,注重素質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重温和學習我們黨幾代領導人的講話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教育事業發展,關鍵在於教師。

教師素質,師德最重要。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歷史性戰略任務。師德建設決定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面對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目標新要求,我們更應該大力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師資保障。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悄然發生着變化,小組合作學習也成了新堂教學中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教學實踐中,越來越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着一定的利弊。

小組合作學習旨在通過共同參與探究、討論,相互啟發、互補,以集體智慧解決個體無法解決或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當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需要尋求他人幫助、產生了交流與合作的心理需求時,再安排合作與交流,可能更有實效。同時,學生要參與小組討論或研究時,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因此,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代替的。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探索之時,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只有這樣,學生的個人力量才能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出來,學生也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

新的教學方法,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座位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式的一律面朝前變為現在的餐桌式教學。剛開始的座位的變化讓學生們感到新鮮而美好。在上課中學生們在老師的帶動下積極的討論探究着,學習積極性一下子比以前提高很多,學習慾望也在不斷的增強,課堂上不再是為了學習交流而讓學生們下座位,課堂上呈現出一片積極向上,熱烈的氛圍。

這種餐桌式教學似乎在不斷的形成良性循環,但殊不知學生對於自己學習感興趣的科目表現為一種狀態,而對於不感興趣的科目又是另一種態度,面對面的餐桌式教學頓時成了學生們眉目傳情,爭鋒相對的主戰場,本有點小矛盾原不會因為看見他人的不良表情而憤怒,不會因他人的一點不良小動作而激怒,但這種面對面的坐式卻給孩子們創設了水火不容的平台,讓孩子們無意識的轉移了注意力,影響了學習,擾亂了課堂秩序。

再一個弊病就是學生的坐姿。為了形成小組合作的學習的氛圍,學生們的位置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六個學生為一組圍着桌子坐成一圈,形成了“U”形,中間兩組的同學在上課時,看黑板還算順當,可在講台兩側的小組中,其內側的學生看黑板時就得轉過身或歪着脖子,如不這樣,對看黑板上的內容就存在着一定的問題。但同時教師還要求學生坐好,學生又要看老師在黑板上的演示,這給這兩側的同學無形之中帶來了不便,有的同學上課本身注意力就不集中,也害怕老師注視他時的眼神,學生的這種坐法,無形中給了這些人給予了方便。他們想聽時,就轉過身認真聽;不想聽時,就做好裝作是乖孩子。這就給這些孩子們增添了逃避學習的理由,不利於教學。

面對這種現實,我們在教學中應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進行改進,比如每星期換一次座位,組組相互換,同小組內學生可轉圓圈大調換,這樣避免了學生在學習時形成的身體不適,也使學生們有了警惕性,應認真對待學習。同時也應建立評價機制,把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結合起來,側重於對過程的評價。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每次都要以充滿期望的心態來評價學生,根據好、中、差三種學生的發展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達標者同樣給予評價,同時引導學生自我比較,從中找出個人的進步,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增強自信心。

合作學習是依靠學生之間的互學、互幫、互補、互促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共同進步的。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回顧一學期的九年級歷史教學,面對考查內容增加數倍、能力要求全面提升的形勢,我知難而進,努力用最小的負擔幫助學生獲取的成績。反思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一些做法已成為我們值得珍存的寶貴經驗,當然也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先説幾點成功的經驗

1、堅持減負增效的原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學期歷史教學,我們兩位歷史老師形成一個重要的共識,那就是:努力地不讓歷史學習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是千方百計讓學生愛學歷史、學好歷史。這一學期,我們基本沒有佈置過筆頭的家庭作業,基本沒有佔用過除學校安排的教學時間以外的時間補課。我們總是全力以赴把握好每一個45分鐘,通過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後的負擔。

2、集體備課、科學安排,順利完成複習計劃。

一學期的教學複習工作能順利完成,有賴於我們對每一個教學複習階段需要做什麼、怎麼做、要達到怎樣的目標等問題形成比較明確的計劃。兩位老師雖然分頭教學,但目標一致、方法一致,採用的複習提綱、複習卷等都是集體備課的結果,凝聚了兩個老師的智慧、增強了科學性。

3、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試説明,準確把握歷史的主幹知識,編制了系統複習提綱。

利用各種機會研究教材、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先後數次研討考試説明,深入領會考試説明中知識點為什麼這樣選擇編排、能力要求的具體是什麼、例題中透露出哪些命題信息。在此基礎上,按照學習專題對考點重新整合,編制了11張系統的複習提綱,對每個專題配以相應的精選習題。這樣在複習中做到了講、看、讀、練的有機整合,每課一個專題,課堂效率大大提高。複習提綱得到學生歡迎,尤其是中外對照的大事年表更被不少學生視為“法寶”。

4、科學複習,把握習題的各個環節,注重練習效率。

在複習階段要減負,就是要避免題海戰,努力讓學生做有用的題,學會做題的方法。我們在複習中努力把握習題的各個環節:選編、練習、批閲、講評、改正。每份練習卷都是在教師大量查閲各種資料的基礎上精選精編而成的。每份練習我們都儘量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完成,避免課後抄襲作業的現象,實現練習的價值和作用。每次練習教師都認真批閲,都要求學生認真改正,真正弄懂每個題是怎麼做的。我們十分重視每一張練習的講評,決不就題講題,而是深入探討題目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應該怎麼解決、還能怎樣變化,使學生真正掌握解題方法。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總結5、搞好補差工作,採用新的方式提高補差效率。集中補差強化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讓習題得到直觀呈現,習題練習、方法指導有機結合,取得了較好效果。

今後的工作中改進的地方

1、早學習的東西遺忘多,因此在複習過程中要更加重視安排好對八年級中國近現代史的系統有效複習。

2、從七年級開始就要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培養提高學生在歷史學科上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以上這些總結可能還不全面,歡迎批評指正。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前幾天,我們裏固國小的幾位語文老師在電腦上學習了“國小語文名師特色教學”研討會。聽了楊昱婷老師和幾位老師的公開課,領略了他們的課堂教學風采,欣賞了他們的課堂教學藝術。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的收穫不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楊昱婷老師執教的閲讀課《玲玲的畫》,現將我聽完這節課的感受記錄下來,如下:

楊昱婷老師上的一節是《玲玲的畫》,他的課最大的特點是設計精心,環環相扣,絲絲入扣,滴水不漏。在教學《玲玲的畫》時,楊老師的識字教學這個環節,除了我們傳統的識字方法以外,還讓學生隨文識字、利用形聲字識字、遊戲識字、自主識字、結合生活經驗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增加了識字的趣味性,鞏固了識字效果,方法多樣、實用。楊老師特別注意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在寫字時要求學生“身挺直、頭擺正、肩放鬆、手握緊”,學生在老師的口令中開始寫字,並且制定了評價標準,要求學生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要做到實事求是。這節課上,每當學生有精彩發言,楊老師就表現得異常興奮,或者給學生一個輕輕的擁抱,或者及時的誇讚;如果學生回答不上來,他就鼓勵學生“別急,再好好想想”。 總之在這節課上,老師教得很輕鬆,學生學得很自在。

這次聽課對於我來説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認真地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使自己的教學有所進步。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問題引導教學法”是以問題為中心,以“五環三步”為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以往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單調的、被動的學習方式,不利於活躍思維、發展能力。而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探究學習。強調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問題引導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提問時間、討論交流時間和讀書時間。使學生具有了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學得主動,學得投入。 五環指五個環節,即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概括,鞏固應用,拓展創新。三步是在解決問題中分三步走,即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點撥,解決問題。多年來,我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問題引導教學法不斷實踐與探索,現在談談自己的一些 感悟。

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然後教師及時進行檢查指導,掃清字詞障礙,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接着就是教師提出引領全文的大問題,學生在大問題的引領下自主探究、體驗、感悟,同時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這一環節,教師必須科學、精心地設計問題,使學生髮揮智力因素,以帶動他們的創造型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情感的培養,都是在教師所提問題的引導下,從自己的學習操作活動中完成的。教學中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作為語文教師更應注意有效問題的設計,精心設計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給學生一個思考的課堂。例如我在教學《鄉下人家》一課時 根據 “問題引導教學法”我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首先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説一説:讀了課文,鄉下生活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初步感知後,要引導他們自讀自悟,畫出有關語句或段落,並試着在頭腦中浮現畫面,也可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受,思考課文的敍述順序,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圍繞“你對哪一處風景最感興趣”這一問題展開交流,從具體的語句段落中感受鄉村風景的美麗。

在這一環節中,分三步走。即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點撥,解決問題。要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自學時間和討論交流時間,使學生真正具有了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學得主動,學得投入。教師只是起到點撥指導作用。真正做到角色的轉變,把學生的學習權還給他們。還是以《鄉下人家》一課為例。這一環節讓學生圍繞“你對哪一處風景最感興趣”這一問題展開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從具體的語句段落中感受鄉村風景的美麗。此外,本文語言樸實生動,清新秀美,教學時要重視朗讀,讓學生繪聲繪色地讀。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感悟。

這一環節就是在學生對文本理解感悟後的一個總結。如教學《鄉下人家》一課,可以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後,仔細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作者是怎樣寫出這獨特、迷人的風景?”引導學生討論課文的敍述順序,瞭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如,抓住了和農人關係最密切的普通的事物,仔細觀察,採用對比擬人的手法。這樣就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讓學生真正的學有所得。

這一環節主要是對本節課所學的一個鞏固,也是對目標的一個檢驗,教學中可以靈活處理。如《鄉下人家》一課 ,可以讓學生先找出自己喜歡的優美句段,再説説自己喜歡的原因,最後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然後抄寫、背誦下來,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要把學生從課內引到課外,讓他們的問題延伸到生活中。還拿《鄉下人家》一課為例,學生有了積累,又學會了方法,順理成章的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法,寫一寫知道的鄉下人家的風景也做到了讀寫遷移,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學以致用。

“問題引導教學法”讓我和我的學生們在課堂教學中嚐到了甜頭,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學生問題意識的提升,同時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興趣和能力,養成好思好問的良好習慣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創新精神,這也為為學好語文乃至各門學科都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礎。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有幸參加了20xx暑期遠程教師培訓,由衷感謝教育部門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師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本次培訓按照遠程研討與課程資源等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科課程專家和指導教師引領下,積極展開展學科教學案例分析和問題研討,實現了教師與課程專家的面對面交流,利於課程專家的專業引領,更利於調動廣大教師參與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其培訓主體的作用,將理論指導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專家與教師的互動交流,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培訓中,講座、課例、網絡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穎、豐富的形式,為參訓教師打開了一扇學科理念、理論、實踐活動的窗口,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課程內容實在,培訓檔次高,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培訓內容對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特別有針對性,各位專家的講解使我對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又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感覺這次培訓比以往的培訓都好,我們從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次培訓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通過這一週的培訓,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猶如井底之蛙。我隨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陳舊僵化的理念,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完整的社會人,不僅僅是接受知識,還需要我們瞭解學生成長需求,創造各種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條件。培訓是我更進一步地明白了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也不再是充當“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研究者”、“開發者”、“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為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

通過學習,讓我茅塞頓開。我深深感覺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與時代同行。我們的課堂變革與學校變革,都與社會變革血脈相連。通過學習,我的思維方法與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轉換。希望今後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時代性和社會性。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6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閲讀的基礎,是寫作的基礎,在傳統意義上,對識字教學方面要求“四會”,即“會讀、會寫、會義、會用”。這種多維度的要求,導致的教學後果就是識字教學越來越呆板,越來越模式化,機械化,繁瑣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覆朗讀,重複的機械抄寫和魔術般的卡片認讀,讓學生死讀硬記的傳統教學顯然已不能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只認不寫的字回生的現象很嚴重。那麼,如何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達到識字的目的?經過一學期的識字教學的摸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才能讓孩子對看似枯燥的方塊漢字產生興趣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根據孩子的喜好,讓每一個筆畫、每一個漢字都充滿童趣。教育學家卡羅琳説:“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遊戲,“猜認生字”,“組合生字”,“送字回家”,“找朋友”,“玩玩字卡”,“眼明手快”,“摘果子游戲”。希望通過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新入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及漢字。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儘快 “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同時運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識字,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兒歌識字法: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覆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如:“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聰”,“沒頭就是早,早上長青草,牛羊見它樂,禾苗見它惱——草”。

故事識字法:國小生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貴”,我編了這樣的故事。“小寶貝踩到一條小青蟲,小青蟲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貴字上面的蟲字沒有一點。”又如“底”字, “有個小不點來到廣場下買了一瓶樂百氏奶,‘底’字下面的一點代表小不點,不能漏掉。”這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組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識字,效果很好。

字謎識字法: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司” ,“很字兩人離,木棍左邊立——根” , “一排小朋友,個個手背手,一排變兩排,看看沒有手——非” ,“1+1不等於2——王” ,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於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此時,學生無論猜得出或猜不出,都會開懷大笑,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悦。

找規律識字。漢字中有許多規律可尋。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形聲字的規律、象形字的規律、會意字的規律)。如在教學會意字“筆”時,我用實物毛筆向學生展示,並問:你們是怎樣記“筆”的?引導學生説出“筆”上邊是竹子做的筆桿,下邊是毛做成的。並讓學生説説還認識的會意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這樣使學生形象地感知了字的結構特點,又提高了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和能力。在這些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也會學了。

當然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有很多識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較法、熟字加一筆、減一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法、動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換偏旁等。教師要結合所學生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靈活使用,以便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一節課學習的生字數量多,結構複雜。往往是上節課學習的生字,下節課就忘記了,因此,複習鞏固生字很重要。在學習生字後,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教育信息資源,開展多項活動,讓學生再次認字。

在學生基本上認識了所學的生字時,我隨意打亂順序,指讀生字,開火車讀,看哪組火車讀得快,讀得準確,開得又快又穩。在學習合體字的時候,我設計了“摘蘋果,找朋友”的遊戲。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半個,打亂貼在黑板上,要求上台的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並讀準了,讀對了,我就把“蘋果”送給他。這種遊戲不僅瞭解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全體,全班同學共同參與,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學生在高度緊張的遊戲活動中複習鞏固了生字。

開展“尋找我的好朋友”的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周圍的生活環境,語言環境,讓學生從路牌、宣傳欄、廣告語、黑板報等地方尋找自己在課堂上學過的生字,反覆認讀,加深印象。通過這項實踐活動,學生感到書本上的字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到處可見,從而激發學生對識字的熱情。

開展“我會讀”的活動。再認字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閲讀。閲讀心理學認為,閲讀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閲讀主體積極參與的過程。教學中,我一方面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採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課文,隨課文識字,即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便於理解字詞的意思,有助於建立字詞在音、形、義上的統一聯繫。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課外閲讀中主動識字。因此,我利用學過的生字編寫成一個個小短文,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記憶。另外,利用課外讀物來鞏固。班內設圖書角,學生書包裏至少要求帶一本課外讀物,課下隨時閲讀,不僅鞏固了識字,還培養了讀書習慣。

“多識”,這個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我認為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應遵循這樣一個原則:“上不封頂下保底”。“下保底”是指書上要認識的字一定要全部認識,這是底限。這是被每個老師所關注的,而且也在不折不扣地完成的。而“上不封頂”則是指學生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能力盡可能地多識字。這裏因為沒有量化的標準,所以很多教師沒有去切實地執行。而這恰恰是新課標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把“多識”認真落實到我們平時的工作中去。

如在班裏開展評選“識字大王”“識字小標兵”“我真行”“識字小老師”等活動。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和鼓勵,就一定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課後識字的興趣。

一年級新生在拼音學習完成後,便可熟練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這時,教師應該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這樣,既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更重要的是學生初學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這些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温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獲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閲讀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可以引導孩子閲讀背誦短小的兒歌、兒童詩、古詩等,然後再引導孩子閲讀短小的故事,最後閲讀教師推薦的童話故事。我在班裏的黑板上開闢了一小塊園地,名字叫“我來教你識字”。這塊園地供孩子們把在課外閲讀中認識的漢字朋友介紹給其他同學。操作方法是課間自己把新字工整地寫在園地裏,等到上語文課時,教師利用幾分鐘時間,請小老師教讀、講述識記方法、介紹是在哪個句子中認識的。這樣,課堂上學到的識字方法開始自主運用了。

“語文教學的外延等於生活”,這是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生活世界作為學生學習的背景和橋樑,是學生學會學習的根本。家庭生活是生活識字的廣闊天地。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校園宣傳標語、同學、親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裝物等,可以説,漢字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運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識字。如:發作業本時,讓學生輪流發,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週末,讓爸爸媽媽帶着到大街上去“找漢字”,收穫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裝物上,漢字就更多了……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他是多麼興奮啊!每個單元,我利用積累與運用中的自主識字這一內容,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自己認識的生字。認識漢字朋友最多的孩子評為“識字大王”。評出的“識字大王”利用課餘時間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時一些識字少的孩子。大家互相介紹,真是“樂在其中” !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藉。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儘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後在課本上幾次出現,但絕大部分仍達不到讓學生形成永久記憶的次數。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誌都成為兒童識字的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指導學生自制“識字袋”,將自己新認識的字寫在卡片上裝在“識字袋”裏,並定期互相交流、檢查。

總之,識字是閲讀的基礎,識字教學一定要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只有認認真真地過了識字這一關,學生今後的閲讀才不會有障礙。我們一定要教給學生獨立識字的方法,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認真保護他們識字的積極性。我相信:只要有我們教師的不懈努力;有家長、學生的積極參與,我們的識字教學將一定會取得成功!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7

這個學期我仍然擔任三(1)和六,七,八、九年級的體育教師,在本學期我較好的完成了體育工作,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現在我將本學期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學工作:

下半年八年級就進入九年級了,為了他們在體育方面可以考出優異的成績,開學時就為他們量身制定了計劃,每天早上和體育課都對他們的耐力及體能進行訓練,讓他們在瞭解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並運用這個規律可以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的同時,增加他們的訓練度,這樣,學生儘快學好了技術,形成技能,在考試中部分學生也取得了比較優秀的成績。

“快樂體育,健康第一”的觀念已深入全校每一位同學的心中,所以本學期還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運動會,在本屆體育節各項體育活動中全體師生所表現出來的團結協作,拼搏向上的精神也十分令人難忘,校園文化建設又朝前推進了一大步,實施素質教育也成為了我們全校師生的實際行動。藝體節檢驗了學生,也鍛鍊了老師,更改變了學生,體育節,要做的準備工作千頭萬緒,要舉行的活動也是一個接一個,如何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同時,又能做好各項準工作,並組織學生積極、有序地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呢?這對我們每一位老師既是一種挑戰,又是一種考驗。在校領導的全面統籌和精心安排下,全體老師充分發揚了團隊的合作精神,大家齊心協力,做好了體育節的每一項工作。為了訓練開幕式上的班級入場式和運動會的項目,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帶領學生到操場上訓練,有時碰上其他好幾個班級也在訓練,大家就會找一切能夠利用的地方去訓練,正是有了這前期的認真準備,所以在開幕式那天,同學們玩的非常開心,每位同學的臉上是笑容。看到學生這樣的表現,確實讓我們老師都感到非常激動,趣味運動會是學校組織和安排的一項活動。體育組的老師根據學生的身體及心理特點,設計好了活動方案,在舉行活動的前一天下行,我們體育組的老師又一起開會商討了活動中具體細節的安排。從場地環境的佈置,每一個活動遊戲的組織安排,活動成績的評判,都落實到了具體的負責人。正是有了老師們這種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學校的趣味運動會可以説舉行得非常成功。老師和家長們都認為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得到了快樂,也鍛鍊了大家的組織能力,我所任教的班級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如果再舉行一次這樣的活動,我們會做得更好,也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訓練工作:

我還擔任了國小,國中籃球教練,雖然利用了學生的午休時間,但他們都不埋怨,很開心,一開始有的家長很擔心孩子在訓練過程中會耽誤學習,所以不准許他們參加訓練班,學生表現出不愉快,我便努力地做好學生和家長的工作,思想工作做好了,訓練比以前都要積極的多,他們都配合我。

本學期我在訓練中重點採用體能強化訓練,球性訓練和攻防練習:

1.為了增加體能儲備。我校學生體質較差,在訓練中尤其讓人擔憂,無法完成訓練計劃,而籃球比賽是一項身體對抗性強、運動強度極大的項目,它需要運動員在比賽中有充足的體力來完成教練在賽前佈置的技、戰術任務。現在籃球的發展方向是"高、快、準"。中學生也不例外,只有體力跟上比賽的要求,在比賽中我們才有可能取得主動。在訓練中我嚴格要求隊員克服體力上的極限,每次訓練課後,還要進行長跑練習,進行體能儲備;提高速度、耐力、靈敏等素質,鍛鍊他們頑強的比賽作風。通過練習使隊員們的比賽作風、精神面貌、比賽意識在比賽中得到體現。

2.除此之外,防守技術也是最重要的,他們籃球運動水平較低,在比賽中往往注重進攻忽視了防守的重要性。我加強了這方面的訓練,在訓練中我強調的是對位聯防、半場人盯人防守,注意協防和站位。多數情況下無球隊員的移動是構成進攻配合的主要威脅,在訓練中我先教隊員防守無球隊員,重點是防守中位置的選擇和移動。通過講解、示範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防守概念。防守練習可以先在消極對抗情況下練習,再進行積極對抗情況下練習。加強防守步法的訓練。及時糾正錯誤的動作。我要求隊員提高防守的主動性和攻擊性,有效地制止對手進攻的威脅。在訓練中我通常採用的是二防三、一防二、二攻一、三攻二的攻防練習,要求防守隊員積極跑動近球緊,遠球鬆,人、球兼顧,控制對手接球。提醒隊員隨時都要保證正確的防守位置,自己的防守對象要負責防好。對於攻防練習中經常出現的侵人犯規、帶球走和非法運球違例隨時強化,使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的技、戰術,保證訓練和比賽的質量

通過總結,隊員在本學期的訓練中技戰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個人技術、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相互之間的配合逐漸有了默契。但在比賽中身體對抗性不強、心理素質還需要很大的提高,但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還要借鑑以前的長處,改進不足,為學生更好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8

今年暑期我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學習文選,感受頗深。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竟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21世紀也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要實現課程改革的創新,必須從根本上實現教育理念的轉變。

其中着重學習了“關於創造性學習的特徵”一篇,文中提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國力竟爭日趨激烈。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勢在必行。”學習貴在創新,那麼教育也應重在創造。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的我應受到些什麼啟發?

當今世界的科技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最可貴的品質是創造性。而創造教育應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心理品質、創造思維能力應是我們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這裏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思想和自身的創造力也是一個要探討的問題。

創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經驗和材料重新組合產生新的有價值的事物和思想的能力,創造性是個體在活動過程中其創造力的外現。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教師既可以創造性的為素質而教,亦可以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觀已不適應素質教育和創造教育,教師的認知特點、教學風格、教學方法和創造力均影響到學生的創造性。

數學是數學家創造性的勞動成果,數學教學使學生獲得他們未曾擁有的數學知識,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過程。作為教師的創造性不同於一般的行業從業者的創造性,他除要創造新的有價值的成份之外,更主要的是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所以教師的創造性重要的是起創造性的教學思想。數學教師的創造意識是對創造的需要、願望和動機,創造性的教學觀以培養創造性為目標。主要表現為:好奇心,質疑的習慣,探究的習慣,求異的習慣,富有想象,恆心和一絲不苟等方面。要有創造性的教學風格,主要表現為;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作風,尊重個性的教學作風,創造性的評價思想,民主教學作風,營造創造性的班集體等。還要有創造性的教學設計,一方面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安排,教學方法組合,教學手段運用等富有新意,另一方面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行探索式學習。

總之,數學教師的創造性是為了學生的創造性,數學教師也是隻有將創造性的教學思想,創造教學的能力和具體的創造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的創造潛能更好地發揮出來。對學生來説能能動地安排學習,有效系統的學習方法,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除了以上的體會以外,我還覺得現代教育對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並以此作為自己專業行為的基本理性支點。還要有對人類的熱愛和博大的胸懷,對學生成長的關懷和敬業奉行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養,複合的知識結構。學習了以後更使我有了向這一目標去努力去靠近的信心和動力。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19

計算教學對於國小生來説要結合情景,體驗計算的合理性。既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其次是利於學生髮展思維能力和感悟數學思想等,並且還有利於學生培養專心、嚴謹、細緻的學習態度和計算審題、細心計算、書寫工整、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等。

比如在一年級的《加減混合》教學中,教材充分利用直觀圖,通過生動的情境和豐富多彩的畫面來呈現活動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及計算方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和學習情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滲透集合的思想,用點來表示天鵝,並用圓圈將其圍住。像這樣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教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

在瑞安實驗國小鄭依茹的《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估算》中體會頗多。她説:“人生就像站在不滿灰塵的鏡子前,在不停地擦拭着灰塵。”是啊,特別是我們教師職業的,每天面對的是我們可愛的學生,需要不停地解其惑。擦其鏡子的灰塵,打開明亮的一扇窗。教學上她充分體現五實:紮實、充實、温實、平實、真實。通過這五實,使本堂課的教學思路非常的清晰。情景的創設,重難點的突破,顯得如此的自然而充分。因此計算教學中材料要多用,對學生要適度開放,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等。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呂志明老師説:“精算是數的計算,估算是量的計算,估算需要具體情景。“體現了新課標説的: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使學生親身經歷應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悦。

《國小數學研究》中指出,國小階段基本內容是完成小數、整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對於這些基本知識要嚴格遵守不能隨意創新變動。在國小階段要四個經歷:一,經歷數學畫圖建立數學模型;二,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三,經歷解決問題過程;四,經歷計算技能形成的過程。六個處理關係:一,算法和算理的關係;二,新舊知識的關係;三,算式圖形與實際意義的關係;四,數形關係;五,講於練的關係;六,運算技能策略與學生思維能力的關係。

計算,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意識,同時也是人們應該具備的數學素養之一。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0

揭示漢字的美感,培養學習興趣。漢字是美的。它以結構疏密、點畫的輕重、墨色的淡濃、行筆緩急來抒發感情,創造意境,被喻為紙上音樂舞蹈。寫字教學過程即是美育的過程。通過老師的分析講授,使學生感知到文字的形體美、意象美、點線美、結體美、空間美,他們一定會被漢字所具有的美感所吸引,從而由衷地產生學習的願望。國小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漢字的喜愛。

古人習字學書的故事。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是練字的生動教材。

激發民族自豪感。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我國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結晶與瑰寶。在寫字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讚美,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責無旁貸的。

兒歌和猜謎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學中我們可以把筆畫造型等編成文字簡練,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兒歌。如在教學“坐”這個字時,我讓學生猜謎語“二人土上坐”,學生們異口同聲喊出了“坐”這個字,書寫時學生們發現“土”中一豎寫在豎中線上,教學“春”這個字時,我問學生“三人一日去春遊”打一字是什麼?他們猜來猜去都沒有猜到,直到我在田字格中寫下這個字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同時注意到“春”字中的三橫間距同,人字的撇、捺是在豎中線上起筆的。

“撇”像掃把,“捺”像劍,“點”像小雨點,在教學基本筆畫“點”和“提”時,我先播放了一段有雨聲的音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聽了這段音樂,你好像看到了中國漢字裏的哪些筆畫?然後出示範例講解:今天,我們要練寫的基本筆畫“點”就好像是落在水裏的雨聲,而“提”就似被彈起的水珠……最後,學生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很有興致地練寫。“橫”像小扁擔,“豎”像小棒棒,“鈎”像人踢腳。在教學基本筆畫“卧鈎”時,我很形象地把它比喻成“一個可愛的孩子平躺在牀上,他的頭輕輕地(突出此筆畫起筆要輕)枕在稍高的枕頭上,兩隻腳一起頑皮地向左上鈎着。”而且,一邊説一邊做出動作,孩子們便輕而易舉地掌握了這個大家認為難寫的基本筆畫的要點。這樣就讓學生一下子記住了基本筆畫的形狀。如:“三點水這樣寫,上點下提一直線,半點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傘,在中像鳥飛,在下像支架”等等。生動的講解,準確的示範,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形象動作,親眼看到了起筆、行筆、收尾的全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書寫漢字也就化難為易了。遵循字理 筆生快樂-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國小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利用電教教學把一些複合字製成抽拉片、覆蓋片,分解組合字的結構。這種新穎有趣的方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觀察力,又能使學生比較容易地掌握筆畫筆順及間架結構,做到了省時高效。還可以把漢字書寫編成口訣,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生記住了口訣,也就掌握了書寫的要領,易記易學。或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既形象生動又深入淺出。

祖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在我看來,熱愛祖國文字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作為國小教師應至力於這一方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學生每人都寫一手好字,他們可以非常纖細、非常文質彬彬、也可以異常精緻。在這裏引用肖川先生的一句話:我們雖不能做得很好,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總可以算是一種追求吧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1

為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為了下一學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學期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複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育教學方面: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5、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6、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國小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7、 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8、熱愛學生 ,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並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在本學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輔導的科幻繪畫《太空花園》獲壽光市二等獎,我班的劉小麗在市古詩詞表演中獲故事大王稱號,為語文網絡資源設計的腳本獲山東省三等獎,輔導的作文《美麗的仙人掌》獲濰坊市三等獎,輔導王家帥在國小全國英語競賽中獲三等獎。 "進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考試成績不穩定等。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2

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已有20多個年頭,但是我卻深深的感受到語文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了,這時每位語文老師都需要仔細思索的,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

1、要培養學生髮現美的意識

米開朗基羅在被視為平常的大理石中發現“大衞”,牛頓在蘋果落地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卞和在執着信念中發現和氏璧。要想讓學生能發現美,除非培養他們善於觀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運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這裏有母親的呵護,朋友的問候,老師的關心,一絲一縷中都寓含濃濃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發現濃濃的父愛,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愛的温馨。

要從身邊瑣碎生活小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知美。從花的香、草的綠中體味自然,從陽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從絢麗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豐富。

2、培養學生深刻思考意識

感覺於世界豐富多彩,體會生活絢麗繽紛,要能學會思考。創造人的是自然,啟迪和教育人的卻是社會。要能感動於社會中事、物、人,並且能激盪內心的揚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學會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對生命意義感悟,對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諦。

四、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愈來愈惡化,矛盾愈來愈尖鋭,競爭愈來愈激烈,節奏愈來愈緊張,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這一切,都給人,也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極為重要。

1、要寬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羣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鬥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本性,學生會更快的改正錯誤。

2、要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我們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藹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愉快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心。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3

5月19日中午,我和韋主任及語文輔導員一行三人踏上了開往南寧的班車,參加在南寧舉辦的第三屆字理教學研究課題學習培訓活動。這次培訓活動歷時一天半,5月21日下午我們順利返回。在這次學習培訓中,我不僅能親自聆聽到黃亢美老師和周瑞宣老師的精彩講座,而且從中學到了許多有關字理方面的知識與方法,真是不虛此行啊!(在此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的這次學習機會,然後感謝親自帶我去學習並一路上關心照顧我的兩位美女領導!謝謝你們!)

在這次的學習培訓中,首先是黃亢美老師給我們解讀《字理教學實施概説》,他告訴我們要進行字理教學,一定要把握住語文識字教學的根!其次是周瑞宣老師給我們生動有趣地講解《漢字中所藴涵的文化內容》。最後就是一位書法界的成員給我介紹一些書法的審美標準和幾個課題組的學校彙報他們實施字理教學這個課題的一些做法與收穫。下面就談談我此次學習的一些收穫:

一、黃亢美老師講座的題目是《語文識字教學根的守望——字理教學實施概説》,他告訴我們,字理教學就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識字和析詞的一種語文教學方法;字理教學的內容就包括字理識字、字理析詞、字理教學和字理教育。同時,黃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字理教學的一些基本原則:(一)科學性原則,即講解的字理要運用字的源義進行析解,不能隨意捏造。如“察”字,寶蓋頭表示房屋,示字是供桌的象形,中間的部分表示一隻手拿着肉放到供桌上,合起來表示在家祭祀是一件大事,應詳細研究。所以“察”的本義是詳審、細究,引申為仔細看;(二)靈活性原則,即講解的字理要運用實用義靈活析解。如教“撒、裕”字,可以引導學生用手抓物向上拋,物散即是“撒”,人有衣穿有穀物吃即是富“裕”;(三)適度性原則,此原則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講析字理,要注意深度和廣度。如低年級的字理析解要淺顯易懂,到中高年級可深入析解。(四)目的性原則,此原則要把握好引繁識簡,識繁寫簡。如引導學生區別認識“見——見”。在黃老師的講座中,我深有體會的是他給我們介紹的字理識字的基本策略,這對我們進行字理識字教學有很大的幫助,這策略就是分解組合、析形索義和因義記形;而關於字理析詞的教學,黃老師的指點是“隨文切入,引出詞語;分解詞素,而後會意;字理析詞,探尋本義;返回語境,上下聯繫;細細口味,文中詞義;換詞本義,感悟深意;學以致用,適當遷移;如此學詞,根基厚實。”這幾句話其實告訴我們運用字理析詞要做到“分解析詞——組合會意——據文取義——比較品味——運用遷移”。

二、周瑞宣老師講座的題目是《漢字中所藴涵的文化內容》,周老師詳略得當地給我們介紹漢字中所藴涵的十五種文化內容,其中包括漢字中的姓名、漢字中的教育學與漢字中的倫理學等等,他老人家不僅生動形象地給我們講解一些漢字的演變過程,而且還讓我們從中懂得了該怎樣運用字理教學生識字,讓學生也從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內涵。比如在教學“孝”字時,通過圖解讓學生明白,“孝”字中的老字頭表示一個老人老了走路不方便,於是一個小孩(子)過來攙扶他,這就是有“孝”心;而教“教”字時,引導學生這樣理解,這個走路不方便的老人要叫那個小孩來攙扶一下,可是那個小孩不聽,老人就拿一根棍子要打小孩,表示教育,所以“教”的本義是教兒行孝。你瞧,周老的講座是不是很精彩呀!

新課標告訴我們,三千常用漢字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硬任務,教師要在識字與寫字教學中融入民族情感和文化意藴,而國小語文的識字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出發,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構建特點,體會漢字的形體美,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因此,在這次學習培訓中,兩位老師都給我們作了深入的識字教學方面的指導,使我的收穫多多。我想,在我今後的語文識字教學中,我一定要把從這兩位老師那裏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堂實踐中,讓我的字理識字教學更加充實。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4

揭示漢字的美感,培養學習興趣。漢字是美的。它以結構疏密、點畫的輕重、墨色的淡濃、行筆緩急來抒發感情,創造意境,被喻為紙上音樂舞蹈。寫字教學過程即是美育的過程。通過老師的分析講授,使學生感知到文字的形體美、意象美、點線美、結體美、空間美,他們一定會被漢字所具有的美感所吸引,從而由衷地產生學習的願望。國小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漢字的喜愛。

古人習字學書的故事。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是練字的生動教材。

激發民族自豪感。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我國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結晶與瑰寶。在寫字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讚美,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責無旁貸的。

兒歌和猜謎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學中我們可以把筆畫造型等編成文字簡練,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兒歌。如在教學“坐”這個字時,我讓學生猜謎語“二人土上坐”,學生們異口同聲喊出了“坐”這個字,書寫時學生們發現“土”中一豎寫在豎中線上,教學“春”這個字時,我問學生“三人一日去春遊”打一字是什麼?他們猜來猜去都沒有猜到,直到我在田字格中寫下這個字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同時注意到“春”字中的三橫間距同,人字的撇、捺是在豎中線上起筆的。

“撇”像掃把,“捺”像劍,“點”像小雨點,在教學基本筆畫“點”和“提”時,我先播放了一段有雨聲的音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聽了這段音樂,你好像看到了中國漢字裏的哪些筆畫?然後出示範例講解:今天,我們要練寫的基本筆畫“點”就好像是落在水裏的雨聲,而“提”就似被彈起的水珠……最後,學生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很有興致地練寫。“橫”像小扁擔,“豎”像小棒棒,“鈎”像人踢腳。在教學基本筆畫“卧鈎”時,我很形象地把它比喻成“一個可愛的孩子平躺在牀上,他的頭輕輕地(突出此筆畫起筆要輕)枕在稍高的枕頭上,兩隻腳一起頑皮地向左上鈎着。”而且,一邊説一邊做出動作,孩子們便輕而易舉地掌握了這個大家認為難寫的基本筆畫的要點。這樣就讓學生一下子記住了基本筆畫的形狀。如:“三點水這樣寫,上點下提一直線,半點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傘,在中像鳥飛,在下像支架”等等。生動的講解,準確的示範,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形象動作,親眼看到了起筆、行筆、收尾的全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書寫漢字也就化難為易了。遵循字理 筆生快樂-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國小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利用電教教學把一些複合字製成抽拉片、覆蓋片,分解組合字的結構。這種新穎有趣的方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觀察力,又能使學生比較容易地掌握筆畫筆順及間架結構,做到了省時高效。還可以把漢字書寫編成口訣,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生記住了口訣,也就掌握了書寫的要領,易記易學。或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既形象生動又深入淺出。

祖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在我看來,熱愛祖國文字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作為國小教師應至力於這一方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學生每人都寫一手好字,他們可以非常纖細、非常文質彬彬、也可以異常精緻。在這裏引用肖川先生的一句話:我們雖不能做得很好,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總可以算是一種追求吧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5

一年期即將結束,通過一期自己的數學教學,自己深刻體會到教學的過程歸根結底是如何教會學生學習,而要教會學生學習,教師必須先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對症下藥。下特針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探討數學學法,以提高學生數學效率。

一、 我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我班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讀、聽、思、記、寫”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嚴重影響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主要表現在:

1. 閲讀能力差 往往沿用國小學法,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像浮萍濺水,一搖即落。根本談不上領會理解,當然更談不上應變和應用了。這嚴重製約了自學能力的發展。

2. 聽課方法差 抓不住要點,聽不入門,顧此失彼,精力分散,越聽越玄,如聽天書。如此惡性循環,厭學情緒自然而生,聽課效率更為低下。

3. 思維品質差 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不善於分析、轉化和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

4. 識記方式單調 機械識記成份多,理解記憶成份少。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往往滿足於記住結論,而不去理解它們的真正含義,不去弄清結論的來龍去脈,更不會數形結合,縱橫聯繫,致使知識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5. 畏難情緒嚴重 一遇難題(綜合性強、靈活性大的題)便不問津,或互相抄襲,應付了事。

二、數學學法指導

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教導“讀”

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對數學語言的翻譯,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怎樣讀數學,這是讀法的核心,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教會學生讀書:

①粗讀。即先瀏覽整篇內容的枝幹,傳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然後邊讀邊勾、邊劃、邊圈,粗略懂得教材內容,弄清重難點,將不理解的內容打上記號(以便求教老師、同學)。

②細讀。即根據章節的學習要求細嚼教材內容,理解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的實質及因果關係,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6

11月18日、19日,十堰市國小數學青年研究中心組成立暨計算教學研討會在鄖縣新區國小舉行,來自十堰市六縣一市的國小數學青年骨幹教師參加了會議。我也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認真觀摩了硃紅梅等七位十堰地區的一線優秀教師展示以計算教學為重點的優質課。領略了他們精湛的授課藝術、精彩的説課和反思,聆聽了專家們關於計算教學的講座。專家們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及科學的教學方法,讓我在教育教學方面受益匪淺,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使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知道了新課程標準下怎樣上好一節計算課,圍繞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收穫和體會。

在“課程改革目標”中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其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就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在國小階段學好四則混合運算,並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顯得非常重要,也是終身受益的。

我們教師必須重新審視國小數學計算教學,糾正一些錯誤的想法和做法,繼承我國傳統計算教學的精髓,在培養學生計算興趣的同時,提高計算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改變課堂上牽強附會的情境設置,影響教學的進程。創設情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解決情境中的計算問題,還要通過計算,形成計算技能。

綜觀計算教學,絕大多數新知是原有知識經遷移、變化、綜合而成。因此,計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樣可以單刀直入。許多時候沒有必要去花較多的時間通過情境來教學。根據學生學習建構特點,讓學生主動學,把新知通過比較等方法納入自己的已有體系之中。

在計算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可以充分地讓學生髮揮知識遷移的優勢,進行大膽地嘗試,體現自主學習的特點。例如,學習“3350÷345”,已經有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基礎,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試練,暴露計算中的錯誤,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引導學生自己來總結規律。

計算要經過觀察、比較、想象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其過程體現了思維過程的順與逆,思維水平的高與低。新課程下的計算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倡獨立思考。新課程提倡算法多樣化,是為了提倡學生獨立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展示學生不同層次的思考結果,老師不能引導學生尋求“低層次算法”。關注質的提高。目前,計算教學在方法上大都注意了量的增加,即引導學生找出儘可能多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有序思維,從質的方面提高。

鼓勵算法多樣化,它為我們瞭解學生的認知狀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能有的放矢地採用各種手段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一定要及時對“多樣化”進行“優化”,尋求簡潔、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與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優劣,作出合理的判斷和價值評價。

改變課堂上翻來覆去説“算理”,擠佔了練習時間,少安排學生的課堂練習,影響了學生基本計算技能的形成。新課程提倡個性化學習,張揚學生的個性,但是計算教學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其中重要的是,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學習掌握一定的高效、統一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技能,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並在練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興趣。所以,我們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如每節課留5—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並隨時隨地反饋練習中的問題,教師進行糾正,還要關注計算練習後的反思。加強練習之後的反思,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於總結經驗,提高練習效率。例如,計算1258÷1258,常有學生得出等於1的結果。引導學生反思總結,觀察算式時,要從算式的整體着眼,不能受算式的細節(數據的特點)影響,誤認為是兩個“1258”相除。

忽視口算的正確率以及口算的速度,教師和學生口算意識淡薄,課堂上很少安排時間進行口算訓練。有的一年級學生連20以內的加減法也不熟練,有的二年級學生連乘法口訣也沒有做到脱口而出,這樣勢必影響計算速度。加強口算練習。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僅需要正確還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達到熟練的程度。在四則計算中要使學生先學好20以內的口算加減法、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要求口算準確、熟練。計算課每節課前進行3—4分鐘口算練習,

總之,這次聽課的感受是:還原真實。計算教學不能過分依賴於情境,算法多樣化要把握實質,若出現偏差,會導致不良後果。計算教學還是要重視計算方法、技巧、速度及口算能力等基礎,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7

本人擔任九年級年級的政治學科教學任務。每學期之初,我根據《國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即:加強基本國情、基本國策教育,使學生能熟練掌握相關基本概念、基本觀點,熱愛國家,增強民族自豪感:強化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發展戰略及建設成就教育,增強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樹立強烈的職責意識;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教會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我按照“打牢基礎、增強潛力、教書育人”的工作思路,堅持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深入鑽研教本、教學和教法,用心參加政史組的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平時課和公開彙報課,用心參與聽課、評課,不斷總結探索教學經驗,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較好完成了教學目標任務。

一、德育方面:深知,教育育人,以德為先,熱祖國,人民,堅決擁護中國英明領導。認真學習黨的有關決議,政策法規,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自己是一個黨員,所以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各方面做教師的表率。

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1)、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對於基本概念要求學生務必掌握,對一些基本理論要求學生理解並能正確的運用。採取課前提問上節課所學的重點基礎知識,課後精選習題或者自編習題佈置成上交作業或者家庭作業,並透過做一些配套練習題,及時督促檢查,到達鞏固基礎知識,並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潛力的目的。

(2)、配合校園透過期會考的方式,強化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考試前組織學生複習,對於容易考到的地方進行重點複習,每次都對材料分析進行有針對性複習,這樣讓學生在考試中樹立信心。考試後對試卷進行全部批改,並對學生考試狀況、試卷等進行分析總結,為評講試卷時做到有的放矢,在評講中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認真改正,並做好筆記。透過考試、複習、評講,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

(3)、在教學中還有針對性地列舉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例,進行分析、引導,從而培養學生全面地、客觀地、辯證地看待現實社會中的一些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並正確看待、認識和處理社會問題。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隨機引入歷史、地理、文學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遵規守紀的好學生,今後成為一個職責心強、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和自己有用的人,潛移默化的到達九年級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目的。

對於九年級年級學生來説,政治課是會考必考科目。作為九年級政治課教師,我明白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從制定教學計劃、研究教學理論、分析教學重難點到課前備課、課堂教學、課後複習鞏固等各個環節入手,多方蒐集資料,精心安排設計,絲毫不敢懈怠。為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我努力改善教學手段,藉助課堂辯論、討論交流、多媒體教學等多種形式授課,提高了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用心性、主動性普遍增強。我帶的九年級年級兩個班,班級之間的差異性很大,每個班學生人數多,個體差異也很大。針對這些特點,教學中,我堅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開學一個月後,即根據第一次測試成績讓每一位學生給自己訂出目標,對於較差的同學多給鼓勵,幫忙他們樹立信心;對成績較好的,有進步的同學給予表揚,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教育教學中,我堅持按照《國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施教,從學生身心健康出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用心應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透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引導學生樹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意識,樹立正確的人

生觀價值觀。課餘,我堅持讀書看報聽新聞,不斷的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頭腦,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脈搏。課堂上,堅持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出此刻講台,以和藹、簡單、認真的形象去應對學生。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人格品質,去影響學生。

二、教學方面: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又是校園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深知職責重大,持續了其他教師所沒有的個性的職業敏感,不敢有絲毫鬆懈。工作放在首位,用心主動的進行學習與研究。認真鑽研教材,研讀近幾年各地會考試題,緊跟會考試題節奏,把握會考脈搏。每週共三個教案,都認真撰寫,力求創新,不落俗套,不求應付了事。

三、教學推薦:政治科每年會考的基礎知識所佔比重較大,選取題是閉卷,而學生對政治科不夠重視,到後階段也沒花很多時間去識記,老師也沒有很好的時間段組織檢查學生的識記狀況,推薦在第二學期能有一個午讀為政治午讀,教師能夠集中督促學生記憶基礎知識和時政知識;另外在兩年擔任九年級政治教師期間,區教研室開會時都有給九年級學生訂一本輔導書(第二學期用,非《廣州市國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指導書》,因為第二學期基本是複習,而《指導書》要到第八週才能到,這)兩個月的時間內學生複習時沒有統一的習題可練,平時上課老師組織出的題目要學生抄問答題材料太長,抄個選取題再寫答案更是浪費時間,推薦校園能按區統一安排訂相應的輔導題。

由於在實踐中努力摸索領悟,在工作中認真學習,在學習中仔細研討總結,我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在多次考試中,學生成績有了較大進步,及格率和優秀率居年級榜首。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熱情普遍高漲。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明白,按照校園的要求,我還有必須的差距。需要在教學風格創立、差生轉化、課堂管理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需要更加虛心的向各位領導及周圍的同事學習,進一步提高工作潛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我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8

忙碌的人總覺得時間勿勿而過,空閒的人總覺得時間走得很慢,回顧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有苦也有樂,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得到了必需知識的修養,得到了素質的提高。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積累經驗,對本期的數學教學工作特總結如下述。

一、認真做好課前的準備。

每一節課都是經過認真構思和計劃的。作為一名育人工作者,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孩子,所以本人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適當的補充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學到有些書本沒有提及到但是又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上課的時候發現學生某些以前已經學過的知識掌握得不穩固就適當及時進行補充複習,讓學生重新回憶已學知識同時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新的知識拓展學習。考慮教法,根據不同的知識特點用不同的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知識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為了更形象的教學,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同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比賽的形式來上課。讓學生多動手,積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引出結論,在教學裏讓學生思考發現規律和引出結論。為了激發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我常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他們喜歡比賽,我就抓住這個特點,把全班分成四個大組,一起比賽,上新課時比賽看看哪個組最快發現規律和結論,練習課就比賽看看哪組的同學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準確。平時上課都儘量能穿插和該節學習內容有關的小活動。比如該班學生的反應比較慢,口算能力比較差,為此本人專門製作了大量的口算卡片,每天上課之前都抽幾分鐘搶答。而這些小活動也使學生熱情高漲,不知不覺的喜歡上數學了。

二、課堂教學。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課堂上,提倡動靜相宜,動時,積極熱烈,敢於動手操作、樂於參與實踐活動,暢所欲言。如我們講授畫角時,讓他們親自動手,同桌結合掌握畫角的過程,注意事項;靜時,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興趣。作為教師,我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平等地與學生交流,跟學生説話,傾聽學生的心聲,按學生之所需,拋磚引玉,為在知識海洋裏前行的學生指明方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三、力求知識傳授的完美。

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每上完一節課都會進行自我檢討,力求不斷的提高自我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比如上幾何知識的課我總要準備很多資料,製作相關的圖片,以讓學生能形象的理解幾何概念,但是還是發現我們班的學生對幾何的知識非常的不敏感,本人也經常給他們補習幾何知識,可是還是發現有部分學生連低年級學過的“直角等於多少度”這樣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我也想,這方面除了學生本身的問題之外,我覺得我也該找更好的方法去讓學生理解抽象的幾何問題。

電化教學心得體會 篇29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加法的法則和利用數軸表示直觀的闡釋有理數加法的法則,以學生易於接受的實際生活例子引入有理數加加法。為此,本節課安排較多的時間用於探索加法法則,以學生作為探索的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基礎,提出不同要求,為每一個學生創造發揮自己的空間,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慾。這正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即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只有真正被學生經歷、理解和接受了的東西才稱得上是課程。

經過探究、討論、相互交流,對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同學們基本都能理解並掌握,但仍然有的同學不善於利用加法法則來進行運算,而是仍然採用將算式賦予實際意義,再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決。特別是異號兩數相加的和的符號的確定,模糊不清,這可能是由於引例造成的思維定勢,所以需要強調計算要以法則為依據,加強用法則的熟練程度。

一節課下來內容雖然完成了,但是學生的反映情況卻不是很好,針對每個環節進行了分析:①用生活中的例子來反映數學問題,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生活化,但是學生對於生活經驗與法則之間的本質區別還比較模糊,要注重法則的理解。②在得出法則的過程中,有部分同學仍然沒有掌握關鍵,應該着重強調學生要理解、掌握好同號、異號兩數相加的和的正、負符號的確定。讓學生多練習,在練習中加深對法則的理解。③在利用數軸上進行加法運算是本節課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於學生的數軸基礎知識欠缺,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數軸三要素進行強調,所以使得表示數量的正、負的確定較模糊,這是在教學中的疏忽。④總結課堂內容是讓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法則的好機會,讓學生學會隨時總結,隨時創新的學習方法。本應該全部讓學生自己得出,由於放不開手,一部分由學生得出,另一部分由我得出,這樣的效果比較差。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形式多變,多向其他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教學模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p93m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