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9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9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應對那些淘氣頑皮,還不太懂事的孩子,個性是應對各種各樣的檢查和各級各類的比賽,我們幸福嗎?帶着這些疑問,我翻開了這本書——《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隨着閲讀的步步深入,陶老師在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從容淡定,平易親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給了我很多的人生啟示。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9篇)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陶老師對人生的豁達和獨特的人生領悟。在這本書中,無處不滲透着陶老師吸取經典精華所洋溢的幸福感。作為普通教師的我們,如何打點自己的人生,尋找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才能讓自己更加幸福與陶老師相比,我們能夠做到寵辱不驚、淡泊名利了嗎我們做到對萬事萬物的寬容大度了嗎我們擁有那種與人為善的高貴精神了嗎細想起來,沒有,真的沒有。《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所以我們不時地感歎工作之勞累,心靈之疲乏,甚至抱怨命運之多變,這樣的心態,又怎樣能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寧靜的心靈,幸福的人生呢?

讀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種心態,是自我的一種體驗,幸福是需要用心去營造的。那麼,作為一個教師,如何去感受職業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幾點:

1、做幸福教師,要懂得享受教育。課堂是我們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齊痛苦、一齊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我們要懂得享受學生,因為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任何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能夠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務必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而要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明白用你的權威來管理學生,也許你就會離幸福更遠。

2、做幸福的教師,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有人説得好:如今我們身上的全部長處都是以前老師以前誇獎過的,我們身上的大部分缺點也是當年老師以前批評過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所以一個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學生。在評價學生時,多一些鼓勵,使學生時刻感到自信;當學生犯錯時,多給學生一些寬容;當學生取得成績時,別忘了給學生送上掌聲;當學生有疑難時,做學生最好的心理醫生和真誠的朋友;當學生大膽表現自己時,做學生最好的欣賞者。總之,教師潛在的人格魅力會深深地感染學生,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時刻不忘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是陽光,她會讓我們每個人擁有健康,擁有幸福。

3、做幸福的教師,要善於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務必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一個好教師必須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富有情趣的課堂。在這本書中,陶老師給我們指明瞭一個方向:讀書。他説:“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識,那你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看到一粒沙子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擁有了智慧,就能夠從一塊石頭裏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悟靈魂的律動。”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讓教學與讀書相得益彰,要享受自己的課堂,使自己樂教,學生樂學,讓每次課堂都迸發出生命的活力,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4、做幸福的教師,要有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一個人只要心中有“愛”,無論人生的路多艱難、多痛苦,臉上帶着微笑,心裏就是寧靜平和的,這就是幸福的人生。我們教師也是這樣,雖然我們此刻實行了績效工資,收入增加了,但工作整天是忙忙碌碌的,而且壓力也很大,在這種狀況下,我們也要學會做個幸福的教師,創造幸福的自己,培養幸福的學生,服務幸福的社會。在學生需要我們指導、幫忙的時間裏,我們要真誠的關心、愛護、幫忙他們,尤其是那些生活上、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熱愛學生就務必瞭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

陶老師説:“文化一旦在心靈安頓之後,就成為了一生幸福的儲蓄。”他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要想發展起來,就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個閲讀經典的空間,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登上‘會當凌絕頂’的境地。”他告訴人們,透過“文化存款”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閲讀經典!他深入揭示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的關係,這種為教師終生幸福打算,直接進入終極關懷的話語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終極目標:幸福地活着。讀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讓我的心變得豁然開朗起來,讓我們以陶老師為榜樣,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終做到從容淡定,寵辱不驚、淡泊名利,與經典為伴,與學生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賞識,少一些責備;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個擁有“健康的身體,寧靜的心靈,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師!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最近剛讀了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該書有着他的三個講演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初時感覺到一種心靈的平靜與靈魂的提升,讀後不由思索,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幸福教師?

我從事教師職業已經十四個年頭了,一直在思考學生的健康發展靠什麼?成績,顯然不是全部,因為我們成人之後的生存靠的是綜合素質能力;不是成績,顯然也不對,因為成績是敲門磚,沒有優異的成績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點。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我認識到對學生教育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既要關注學生的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績弱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談成績説是素質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質教育的要義就是要關注生命健康、關注生命快樂、關注生命幸福、關注生命習慣、關注學生一生髮展的教育!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中關於教師和學生相處學習的環境,我認為在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在強調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時,指出:學生健康成長,老師、家長是引路人,“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和誰一起走”,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成長來講期望方向永遠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應該和諧,只有和諧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師埋怨學生、家長埋怨孩子,老師埋怨家長、家長埋怨老師都是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當你學會讚美學生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家長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老師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孩子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學校的時候……,所以讚美在本書中有着很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將我們的讚美去發揮去應用去實踐!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讓我真正體會和學習到了好多教師應該具備的很多知識和很多方法,讓我有着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對做人的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對我們身邊的孩子,關注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幫助。所以我認為這本讓我們教師隊伍增加知識儲備增強我們的好學興趣都有着太大的幫助。尊重孩子的學習環境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成為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只要老師懷着一顆愛心,處處留意,微觀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樹,那麼我們的學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們用全部的愛細心呵護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愛的陽光,只要有愛的雨露,總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會成為參天大樹。那才是我們做教師最幸福的時候!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幸福是現代人的生活主色調,幸福指數直接影響着城市的發展。最近有幸讀到陶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一直不是個愛讀書的人,但自從讀了這本書,我像着了魔,天天晚上抱書不願放手,直到困得倒在枕頭上。只有感到幸福的人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無可非議。世界上每一個人、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從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幸福在哪裏?

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感受,它是教師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在物慾橫流的世界,教師追求職業幸福的腳步當朝着精神“行走”。或許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和理想是為了西部的貧困孩子受到教育,為了西部的開發、發展,他很苦但奉獻着、快樂着、幸福着。教師這個職業的本身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了這種蠟燭、春蠶般的價值觀、人生觀、幸福觀,就能“一意孤行”地幹好自己的工作;就會真心對學生,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就會用心靈點燃心靈;就會固守這份職業,堅守這份信念,並綻放出許多精彩與豪邁。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於教師對説,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在我要享受生活。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泡個吧、旅趟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

要對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學、合理、符合自己最近發展區、又不斷在動態變化提升的目標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不斷的自我價值實現是人不斷前進的不竭“內驅力”。過高的目標定位容易讓人因體驗不到經常的成功而沮傷。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本人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麼,我也會説——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翻開華陽編著的這本《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普通的道理,讓人覺得不是一個人在乏味的説教,而是生活告訴我們的。我想教師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首先應該是作為一個有思想、有主見、有個性、有自己的價值觀的人。因此,我們首先要做一名能懂得體會幸福、享受幸福的人,那麼擁有一份好的、陽光的、知足常樂的心態就能時時處處感受到幸福。

這段話寫得很好,第15頁:老子説:“致虛極,守靜篤。”內心平和,才能真正開墾出一盤豐沃醇厚的土地;內心平和,才能培養出無可匹敵的能力;內心平和,才會激發起無限潛能。老師應該用平和的心境,對待周圍的紅塵俗事;用波瀾不驚的心,去攻克學術難題。幾千年前老子的智慧告訴我們,萬物紛繁複雜,當它們各自返回自己的本原的時候就是“靜”;當內心無限安寧、平和時,也具有無限的包容性,就是“虛”。“靜”和“虛”能調動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去適應這個紛雜擾攘的世界。

那麼,要如何打造內心的平和呢?第一,清楚地知道自己內心的欲求。我想就是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每件事盡力了就行,不要太在意最終的結果。第二,少計較,多付出。特別是我們青年教師,更應該趁年輕多做事,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一份付出,不一定是一份收穫,但絕對是人生的一份財富。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寬容,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輕鬆。第三,經常親近自然,怡情養性。豐富的興趣愛好,往往會讓人變得平靜樂觀。就像有人喜歡養鳥、養花、養魚,而我喜歡養蠶一樣,有人覺得有些奇怪,我在我的空間裏也反思了一下,就是能讓我疲憊、煩躁的心放鬆、平靜。空閒的時間陪着家人去野外活動一下,就覺得超級幸福了。第四,學會換位思考。在教學中碰到學困生了,不要輕易地生氣,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放低要求,這樣既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自己,少一些糾結,多一份釋懷!

激情煥發的生命需要由幸福來打點。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工作,幸福的成長,幸福的教書育人。

幸福的生活需要我們——放下包袱,放鬆心態。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將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痛苦、疑惑、失落、不安、艱辛的負面情緒,一股腦的塞進自己的大腦,並且抱怨這樣的生活像夢魘般纏繞,幸福從何而來?其實他們的不解是有一定原因的。試想:一個整日壓抑、被惆悵煩惱“包裹”的人,還怎麼能找到心中的陽光?所以,想要過幸福的生活,就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靜靜等待幸福來敲開你的心門。

而幸福的教育工作需要我們——培養高貴的精神與綜合素質能力,充滿自信的去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廣闊天空!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學校為每位教師發了本《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拿到手中,一直沒時間細細閲讀,這兩天利用在家休息的時間認真研讀了這本書,感受頗豐,受益匪淺。

在書的第二章節陶教授提出這個觀點:讀書走向:取法乎上。讓我一下子幡然醒悟,我的讀書走向就向古人説的: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自己閲讀的書目甚至在“下”的層面上。

想想確實如此,回首這麼多年來自己所讀的書目基本全是小説類。在中學的時候曾偷偷地讀過金庸武俠小説,瓊瑤言情小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到時了師範後也經常去圖書館借書:《蹉跎歲月》、《八月桂花香》、《青春之歌》、《京華煙雲》、等等全是小説類,不分年代,不分作者、不分優劣,只要有書就行。後來姐姐也在焦作上學,我就每週六都去她那裏玩,她們屋裏的姐妹們個個都是才女,她們班級的廣播稿都是姐姐完成的。在她們屋裏的桌子上,牀的裏邊緣全是書,雜記,小説,名著經典、古今中外,應有盡有,她們還時不時寫上古雅小詩,引經據典,一首首詩詞就躍然紙上,讓人驚歎不已,佩服有加。在她們那裏我看了《路遙作品精選集》、特別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家春秋》、《塵埃落定》、《白鹿原》等等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我在每一本的小説裏和主人公一起悲歡離合,一起潮起潮落。在那段時光裏曾是最幸福快樂的時光啊。畢業了,在學校裏晚上不怎麼回家,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學校門口有個租書店,我就象如魚得水,把裏面的現代小説看了個遍,官場上的、反腐的、打黑的、特別是海巖小説,池莉小説看得是如痴如醉,所有的課餘時間大部分都用在這方面了。現階段看了些紅色經典,柳青精選集,孫梨精選集,王小波作品集。看完也就隨手放過一邊了,瞭解一下大概故事情節,在心裏感慨一番而已,從沒分析過寫作手法,也沒有寫過讀後感、隨筆之類的。可謂是讀了很多,收穫得很少。

我雖然讀了這麼多小説,對自己的生命意義的提升有什麼幫助嗎?沒有,也沒有因閲讀而感悟出思想與智慧的飛躍。

我如今的讀書走向應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你想想我們閲讀高口味的書得到的才是“中”呀。所以不要只現於愛好去漫無目的的讀書,不要因為“情趣”,而在“中”、“下”徘徊。而要讀經典名著,讀高層次的書目,向大師們汲取智慧和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對話。猶久而久之,便會漸漸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才會越來越高,在知識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才能生成屬於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才能拓寬自己生命的維度。

意識到這些之後,要擯棄趣味性的書籍,閲讀對自己有真正幫助的書籍,我想從現在開始,也許還不晚吧。努力讀書吧,努力讀好書吧。家裏書櫃裏的經典名著不在少數,那就從今天開始吧,開始精神生命的另一個新天地,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吧。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在假期裏我讀了陶繼新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演講錄,在反覆研讀,細細品味中,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做一個教師真的很幸福,而這種幸福的感受從何而來,來源於那一種長期的修身養性,來源於精神上不斷超越,超越自我,逐漸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不斷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師將這種高尚的追求化為一種行動就是不斷地讀書,讀古人聖賢書,讀經典的文本,在古人經典的思想裏遨遊,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自己的心情又豁然開朗了許多,在忙碌的現實生活中,能如陶先生那樣,用一份淡定的心情去潛心研學,從容應世。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與生存的價值。

陶老師説,“在我的記憶裏,就一直沒有和書疏離過”“以書為伴,以讀為樂”“讓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審美追求,特別是高品位的閲讀,甚至是背誦,幾乎沒有停止過。”陶老師特別注重了對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為數十年不斷地對經典作品的廣泛涉獵,潛心地鑽研,陶老師才具有了温温爾雅的大師一樣的儒家風範,除此之外,陶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編輯記者工作的熱愛,更是養成了一種優秀的品格,寵辱不驚,泰然自若。

這本書是陶老師的講演錄,共分三部分,按主要內容我把它歸納為三個大問題,即為什麼要讀書?讀什麼書?怎樣讀書?最主要談談怎樣讀書。

首先讀書得與教學聯繫在一起。古人云“教學相長”,這學就包括讀書。我們很多教師在備課上花了很多時間,可效果並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師只關注教材文本與教參文本,“沒有超越教材和教參的屬於自己精神文化的東西”。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特級教師的教案我們原封不動地拿來,可課堂上卻往往捉襟見肘,破綻百出。什麼原因?就是我們本身的文化素養不夠,不能盡得其妙矣。而一個文化積澱很厚的教師,他也會看教材和教參,但“他更關注課外更大範圍的文化”。由於讀書他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和思想,就能夠“旁徵博引,縱橫捭闔,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無論是特級教師還是教壇新星都是把讀書與教學聯繫在一起,用深厚的文化素養來滋養教學,從而使他們的教學也登堂入室。

其次讀書要和寫作結合起來。用陶老師的話説就是“讓讀寫成為生命成長之雙翼”。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讀寫是相互促進的。大量的閲讀能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而時常練筆則能更快更好更多地內化閲讀的內容,二者相互作用,使閲讀更有品位,使寫作更有思想和深度第三 教師要把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就是要提醒大家讀書不能看熱鬧,要學會思考。陶老師認為,“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閲讀主體和作者的心靈對話”。只有把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讓閲讀深入我們的內心,滲入我們的靈魂和血液,這樣的閲讀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閲讀。

但是光讀是不行的,還必須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因為“沒有思考或很少思考的閲讀,僅僅是在表面行走,難以抵達心靈的深處”,也就難以融入我們的靈魂和血脈之中。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五彩世間中,需要做一名真正的幸福教師,就要如陶繼新老師那樣,在我們的生命中多一份從容和淡定,少一點名利和紛爭。這樣你的靈魂才能安靜,只有靈魂安靜的人才會真正擁有幸福,才會做出驕人的成績。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説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説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

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三:

一直以來總覺得在學校大部分時間忙於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生。回到家裏,要忙家務,還要教育孩子,這些繁雜瑣碎的事往往令人感到身心疲憊,哪還有精力和時間去讀書呢?

我在閲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中的《2、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一章節。若有所悟: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

作為一名教師,是否熱愛讀書,精神生活是否充實,帶給學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知識淵博,談吐不凡,會讓學生對教師充滿敬佩之情,對知識充滿渴望。一個知識豐富而淵博的教師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推崇,這樣的教師上的課,乃至説的話都能自覺的引領着學生,促使他們健康的成長。那些沒有積累的,光靠書本知識灌輸的教師,方法單一,底藴不足,他們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要想成為一位好教師,自己首先要熱愛讀書,和學生一起走進書籍的世界,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因此,還是應該每天擠出點時間,閲讀一些和教育教學相關的刊物或書籍,瞭解教育新動態,學習先進的經驗,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另外,對於我們個人來説,讀書也是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書中的種.種閲歷、見識、思想,時時刻刻給予我們引領,提高我們對人生、對生活的看法,從而使我們掌握正確而高尚的人生態度,不斷從課外閲讀中獲得營養,滋潤自己。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大學畢業後很少靜下心來認真的讀專業的教育理論書籍。因為在我看來,只要多讀書(閒雜書籍也行),真心的愛孩子,努力的工作,熱愛自己的職業,一切就足夠了。至於專業書籍,不是太過專業看不懂就是看上幾頁就心浮氣躁,大多數都以工作太忙為由而忽略。所以學校暑假的讀書活動的開展讓我重新找回了大學讀書的做讀書筆記的感覺。

暑假我拜讀的是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在前蘇聯他撰寫的《教學論與生活》、《和教師的談話》這些書被譽為教師必備書。《和教師的談話》一書讀完,就像和大師促膝而談,聆聽大師的諄諄教導。書中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還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鑑的方法,使我收穫良多。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些學生容易寫錯字,看到一件事不能很好地描述。教師往往責怪孩子笨,思想不集中。這説的不正是在教學工作中讓我們老師大傷腦筋的“後進生”嗎?儘管家校“雙劍合璧”,然而收效甚微。有時都產生放棄的念頭了。這類學生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大師指出,實際上是他們的觀察力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後進生”觀察事物,讓“觀察觀察再觀察”成為他們的座右銘。大師還指出,要儘量設法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逐步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樹立起信心。讀到這裏,我的臉禁不住一熱,反思自己平時對待這類學生,往往性子過激,不能對症下藥,那個大談“不可揠苗助長”的人乾的卻恰恰是違反事物客觀規律的事。總是拔高了要求,總是希望每個後進生能夠達到自己要求的標準,結果是,學生因達不到而沒有成功感,自己對這部分學生也越來越沒有信心,以至於最終放棄這部分後進生。

對於大師談到的“學習誘因問題”,我也很感興趣。特別是他引述的列。托爾斯泰的那一席話讓我深有感觸:“為了使兒童對人們所教給他的東西能夠理解和感興趣,不要對兒童講那些他不知道和不能理解的東西,也不要講那些他知道的並不次於教師、有時是勝於教師的東西。”

我想,要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教材吃透了,教法自然就有了。哪些是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哪裏是學生的困惑點,哪裏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哪些只需點到為止,教師心裏都要清清楚楚,那麼學生的學習慾望就自然地產生了。

在書中大師認為課堂應該讓學生充分交流國家重大事件,他説:“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對於班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着同學們的發言,就同他們體驗着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於集體的團結。”“如果班級能夠創造一種推心置腹的交談思想的氣氛,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和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以高度的機智引導並且參加到談話裏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可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看了這些文字,我很贊同贊科夫的建議,課堂是一個愉快交流、多向互動的地方,學生們在交流中學習成長,是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髮表意見、相互討論、敢於批判、樂於交談是一個老師應該也能夠做到的。

大師還談到“樹立教師威信”問題。我們都知道樹立教師威信很重要,那麼教師的威信是指什麼呢?大師指出,威信不是維持班級的表面紀律,而應作用於學生的心靈。教師既是學生的年長的同志,同時又是他們的導師,對集體,對個人,時刻不可放鬆指導的職責。教師要理解學生,瞭解每一個學生,要從多方面形成學生的個性。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擁戴。“親其師,信其道”,看來教育確實上是不分國界的,愛是教育永恆的旋律,愛是教育不變的話題。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我閲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之後感觸頗多,可以説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不斷思考。通過閲讀,我懂得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歌德説:“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 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須從“責任”兩字做起。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認識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越能在履行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責任呢?

一、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我認為要從課堂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先要做到,並且要做得更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學為人師,身正為範。我一直就是這樣來要求勉勵自己的。

在低年級學生眼裏,教師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終生的,尤其是教師不良的行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挽回的。如果一個教師上課遲到早退,或不認真備課、隨便應付,或對學生不管不問,那麼這樣的教師怎麼能讓學生有好的學習榜樣?怎麼能教書育人?

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

教師首先要有紮實的專業理論水平:對所教課程的內容要非常熟悉,從教材、體系到知識點等都必須瞭解、掌握;上課能夠做到駕輕就熟,深入淺出,難易恰當,重點突出,對學生的回答能及時做出明確的判斷,不能模稜兩可,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其次,要有好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來講,怎麼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啟發,思維能力得到鍛鍊,從而能夠使學生自主地學習。相反,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不受學生歡迎的,這樣的課堂是缺乏生機、缺乏活力的。因此,能否掌握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體現。尤其是我們現在參加的二期課程,在培養能力,發展思維的同時,必須兼顧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第三,要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和反思能力。教師如果沒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就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也不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業務水平的提高要靠不斷學習、反思和探索,而這背後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責任心。

三、要關愛學生

一是關心學生的思想。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二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地,耐心細緻地輔導,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部書,處處滲透着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愛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是不可不讀的一部好書,這部書將成為我教師生涯的指路名燈。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通過參加讀書學習活動,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教師讀書當然不僅是為了學生。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在暑期潛心閲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非淺。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一個人在工作之餘一定要有自己的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願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願意與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的人去溝通。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

真正的學習並不是一個人關起來苦讀,或如古人那樣需要懸樑刺股地讀死書和死讀書。真正的學習藉助於有效的表達和傾聽,他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他經常會自問和反思“為什麼”,理性地分析並得出結論,然後他會和別人充分交流,並對不同於自己的觀點抱寬容和尊重的態度。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並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侷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葉瀾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要求教師學會反思,即強調教師從反思入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對於教師來説,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發現分析其中的問題,並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着眼於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它是緊貼中國小教師教育教學情境的、常規的、經常性的教育教學研究方式,更有利於教師的成長。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學、反思、行為糾正、科研等手段進行。這大大突破了傳統研究方法的時空侷限。反思強調教師的自主學習。要使每一位教師學會學習,使他們在羣體學習活動的同時實現個性化。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以探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基本點。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性很強,如果離開教育教學實踐,只讀幾本教育理論專着,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學工作的。如果説學生是在為“明天”而學習,那麼教師就是在為“今天”而學習,這是現實的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帶着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覺察到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的教育教學中的習慣行為及其消極後果;找出驅動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各種思想觀點到底是什麼,它與自己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期望是否一致;經過這種分析,教師對存在的問題形成更明確的認識,會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面臨的問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更優化。由於教師是帶着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讀了這本書,裏面的很多章節讓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稱職的服務者》,就是説我們做教師的都要為學生服務,為幫助學生的學習服務。那麼我們又是怎樣服務於學生呢?我覺得在我現在的教育中,教師要擺正位置為學生的服務,應該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服務的好壞要學生來評價。教師還要提高服務手技能和態度,把學生作為服務的對象,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有好的心態,學生就會心存感激。當學生學會感激之後,才會醒悟,才會更好的回報教師。又如《誰是學校的主人》讓我知道了學生、領導、教師誰是學校的主人呢?我們常説學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學生應該是學校的主人。可是決定學校大事的時候學生有沒有決定權呢?那麼學生何來主人之言。那麼教師是嗎?領導是嗎?我覺得真正的主人應該是我們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校的一切,那們你就是學校的主人。還有很多內容如《把困難當作機會》……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

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書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讀書。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於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於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説》,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説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説;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説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衞;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

雖然現在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鋭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真諦!讀書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假期間,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説説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12年前我就在書本中讀過這句話,從教12年後,我對這句話才有了更深層、更具體的理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曾經教過一個叫芳芳的小朋友,聰明伶俐,但由於長輩的溺愛,從小養成了好動、蠻橫的壞習慣,有點偏執。在課堂上坐不住,一點不滿意就大哭大鬧,讓老師無法上課,更不會和同學們交往,讓人覺得又可氣,又可憐。剛開學時連筆也不會拿,坐的歪歪扭扭,捏着筆尖,寫的字就像螃蟹爪,彎彎曲曲,毛毛刺刺的,書包裏亂七八糟,連一支能用的鉛筆都沒有,嶄新的課本角都蜷了,上面畫的滿滿的,連田字格里的生字都看不清了。

後來我和她的家長的多次溝通,共同制定了一個辦法:在學校,只要能坐好,握筆姿勢正確,就畫一面小紅旗;寫好一個筆畫,老師就大力表揚;在家裏,家長每天拿出20分鐘,手把手地、一筆一畫地教她寫字。如果能一次堅持坐好、寫好10分鐘,就滿足孩子一個願望,例如看10分鐘的動畫片、講一個故事、做孩子感興趣的遊戲

半年的時間過去了,你再也看不到那個邋遢、多動、蠻橫無理的芳芳了。課堂上的芳芳平心靜氣地端坐着,聽課認真、回答問題積極;特別是寫字的時候,只見她頭正、肩平,嘴裏默唸三個一一尺、一寸、一拳頭,這一切做好了,再一筆一畫地描紅、仿影、臨貼,起、行、頓、收,寫起字來抑揚頓挫,好象進入了忘我的境地。她作業本上紅圈圈越來越多,書包裏整整齊齊,新書上乾乾淨淨

她的爸爸激動地告訴老師,是良好的寫字習慣改變了孩子的性格,也改善了孩子的生活。

由此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

人生彷彿是一場好習慣和壞習慣的拉鋸戰,假如沒有好習慣,你將很難成功。習慣是選擇出來的,不是天生養成的,當你改變自己的習慣時,你改變的是你自己的人生。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新的課程標準的制定和新教材的使用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思考,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育方法應與時俱進。那麼如何更好地開展英語備課組活動呢?我想這是我們組裏每個人都要好好思考的一個課題。經過大家的交流、討論,我們初步達成以下幾點共識:

一、教學觀念的改變:

重視教育的兩大功能:工具性和人文性。 突出英語教學“實踐第一”的觀點,教學中注意教學策略和學習滲透策略的滲透,注意學生情感態度和動機的培養,促進心智、文化意識的發展,注重教學的反思。根據認知規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範和學習習慣

二、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批改作業要認真,還要勤快。分專題集體備課。在每週的集體備課之前,主講的老師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在每次集體備課的前幾天拿出下一次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材料齊全後發給每位老師,所有成員閲讀、思考,提出個人的意見和修改方案,利用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間進行討論、修改,最後定稿。在集體備課中,每個人要把自己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説出來,把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來,大家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另外教師在集體備課時要樹立以下幾個意識:1、合作意識:合作是進行集體備課的前提條件。集體備課時要創造一種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圍。對每一階段的工作,備課組教師都要有明確的分工。備課組長指定專人負責,準備閲讀、改錯和書面表達等練習材料。

2、整體意識:集體備課時教師要有整體意識。例如,第一次集體備課時要縱覽全局,制定整個學期或整個學年的教學計劃;同時,還要注意教材各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繫。集體備課活動有可能會因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響而暫停,備課組長一定另找時間及時補上,以保證備課內容的系統性和連續性。3、超前意識:教師超前集體備課,不僅能增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而且有利於將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在制定好整體教學計劃後,集體備課時最好能提前準備一、兩個單元的課。指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並讓學生了解本學年段英語學習的常規要求。例如,作業格式、課外閲讀量、寫英語周作文的篇數以及聽力的要求等。集體備課是一項極其細緻且複雜的創造性活動,它是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英語教師羣體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抓好英語集體備課組建設意義重大,每個學校都應持之以恆地做好這項工作。

三、每週的備課組活動內容可以是:分析試卷、大學聯考題,或理論材料(論文)閲讀、分析,或交流自己平時閲讀過的比較好的教學資料。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內容也越來越開放,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博覽課外書籍,廣泛吸收養分,補充最新知識,是教師增加和更新知識積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徑。教師博學多才,學生耳濡目染,也為學生刻苦攻讀,起到了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平時廣泛收集資料。教研寫作需要教師有厚重的文化積澱,因而應注意平時資料的收集。報刊、雜誌、電視等都是很好的資料來源。

四、組織老師多聽名教師的課、或講座,或交流。名師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學識廣博的學科帶頭人,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先進的教學理念。名師的方法指點對我們來講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寫教後反思,或教學筆記,記錄教學中成功或不足之處,或學生的認知情況。通過對教學行為的反思來提高教學能力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眾多在教學上獲得成功的教師都十分重視寫教學後記。有位學者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堅持寫好教學後記,也有利於積累教學經驗和教研素材,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作為常常源於反思之中。 總之,我們要有效開展校本研究,就要使教研活動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服務。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在齊校長的帶領下,我有幸和全校的語文老師在校長辦公室觀看了人教版新教材培訓,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培訓給對我這個一年級語文老師來説是一筆永久的財富。首先聽了編輯張沛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和具體的指導,使我對新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張沛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新教材的編排特色:

一、保護天性,幼小銜接

新教材根據兒童的特點,選取有趣的遊戲來教學,保護孩子的天性,也培養孩子的各種習慣,如“和大人一起讀”,就希望孩子養成課外閲讀的習慣。第一單元先識字,再學“aoe”,漢語拼音已經跑到了第二單元。這一變化對老師和學生來説都是降低難度,識字放在拼音之前,主要想體現幼小銜接,很多孩子在上學之前都認識一些簡單的字,識字的方式父母親教的。第一單元的生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接觸的頻率很高,所以這樣作為開學的教材,降低了難度,孩子見到自己懂得的字,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同時,這次的教材對漢語拼音降低了難度,四線三格不作考試要求。

二、識字教學更具生活化

部編教材新增了傳統蒙學內容。傳統蒙學是中華傳統文化一部分,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教育意義。識字教學的開篇《天地人》,以傳統文化三字經的形式,出現兒童生活中已經學會的“天、地、人、你、我、他”。學生接觸自己學過的生字,信心很足,很感興趣。《金木水火土》也是一樣,在朗朗上口的同時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口耳目》以孩子們最常用的看圖識字的方法,藉助熟悉的人體來認識生字,每位學生都會充滿興趣。《日月水火》以圖文對照的方式學習8個象形字,從中滲透字理教學,通過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加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上突破了傳統的藉助拼音識字的模式,而是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童謠、故事等方式,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識字的方式呈現多元化。

三、擴大閲讀量,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

新教材最大的改變就是拓展閲讀的量。整冊教材的 8個《語文園地》都有一篇《和大人一起讀》,兒童歌謠和故事童話各四篇“和大人一起讀”可以是家長、老師、哥哥、姐姐等,主要用孩子和大人一起讀書的學習方式,做好幼小銜接,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從而拓展閲讀量。作為老師可以給孩子或家長列個閲讀清單,可以做個親子閲讀卡,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這個欄目的核心理念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陪伴孩子進行沒有壓力的閲讀。”

這些是我對本教材的認識,它更注重學生學習的情景性和趣味性,更加關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保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加大親自共讀的力度和作用;這同時對老師的要求也更高了。我會繼續學習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學水平。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着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温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教師應該做到的和能夠做到的》這是一本由美國琳達·達林-哈蒙德,和約翰·布蘭斯福德共同撰寫的教育專著。它是美國中國小教師指定培訓教材。

序言中説到:從前,教師只需要培養少數精英去從事腦力勞動,而現在卻要培養幾乎所有的學生去進行過去只有少數精英才從事的高級思維活動,完成出色的業績。這也説明了現在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個教師,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和技能不僅收穫了一些理念,同時我也對自己提出了要求:

1.幼兒園教師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責任心是做好幼師的必備要素,要把幼兒園教師當作事業來做,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竭盡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2.幼兒教師要平等並尊重每一位幼兒,肯定鼓勵他們成長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熟悉每一個幼兒的個性化特點,明白他們的需求,客觀認知他們身上的優點和缺點。幼兒教師要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任何一個,要公平公正。

3.幼兒園教師要有一顆愛心和耐心

幼兒教師只有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孩子,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愛的教育是沒有效的教育。

4.幼兒教師要善於表揚和鼓勵幼兒,正向引導其言行

5.幼兒教師一定要善於與家長溝通,做好家長的工作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長和幼兒教師要共同攜起手來,一起做好育兒工作。幼兒園應該本着尊重家長、與家長合作的原則和態度開展工作。

綜上所述,遵循了教師應該做到的就能夠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就是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肯定並尊重每一位幼兒,鼓勵他們向上成長,做正向引導,還要經常與家長溝通,做好家長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顆愛心和耐心,以身作則,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將愛和責任集於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歡的幼兒園教師。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説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説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説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最近參加了一次教師培訓,是教師十大素養之科學素養,藉此培訓的機會系統的瞭解了和教師有關的科學素養。原先以為科學素養應該是搞科研的人才需要研究的,通過這次學習明白了原來那是很狹隘的想法,科學素養和我們教師的距離是這樣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兩方面:

首先從科學素養的涵義來説,包括以下七個方面:①具有科學素養的人理解科學知識的本質;②有科學素養的人在與其周圍的世界相互作用時,能準確運用合適的科學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論;③有科學素養的人在解決問題、做出決策、增進對世界的瞭解時採用科學的過程。④有科學素養的人在與他周圍的世界相互作用時所採用的方式與藴藏在科學內部的價值是致的;⑤有科學素養的人理解和重視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⑥有科學素養的人通過科學教育並使其貫穿自己的一生,形成了對世界更豐富、樂觀和積極的看法;⑦有科學素養的人具有許多與科學技術有關的操作技能。這七方面對於教師來講,是我們每天處理事情時都要用到的,是應具有的基本素養。其次再從教師的職業特點來説,由於教師的職業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活生生的人,人人不同,具有明顯的個性差異,使得教師的工作具有複雜性;教師的工作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就決定了教師的工作具有示範性,另外,教師的工作還有創造性和靈活性以及長期性和長效性等特點。教師的職業工作特點也需要教師要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必須不斷充實自己,保持活力,保持發展的動力,以減少工作的不適感和倦怠感。

既然教師需要有良好的科學素養,那麼作為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又應該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呢?

第一,要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樹立適應教育創新的科學觀、學生觀、師生關係觀。現代科學觀的教學是變“教”學問為“做”學問。

第二,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素質的提高,要依賴不斷的學習,不僅可以通過攻取學歷的方式來學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身不斷地積累和留心社會發展變化來學習,還可以讀書,看報等等,只具備學科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既能“一專”,又能“多能”。

第三,還要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還是靠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自我培訓,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大連教學基本功。

第四,要具備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過程本身是教師重新學習的過程,是教師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改善並趨向合理的過程。

第五,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在日常繁重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獲得提升的主要渠道就是教研活動和上課實踐。

第六,中國小教師要同時具備自然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

教師科學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將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反省和積累,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幸福教師!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通過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我進一步明確了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熱愛學生、教書育人體現師德的核心本質。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麼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製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誇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裏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悦。

2、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努力創新,體現師德的新發展觀。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體現師德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4.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總之,我們要處處以師德的要求來嚴格約束自己,爭做人民滿意教師。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書藉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社會進步的階梯,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強盛民族、進步社會、健康人生須臾不 可或缺的巨大支撐。

讀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閲讀中藴含着重要的內涵。閲讀可以不愛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思接千載、出入____,與大家巨擘攀談、泰斗耆宿交流、巨人英雄對話、嚮導領袖請教。他們高屋建瓴的奇妙哲思,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氣勢恢宏的豪邁事業,感染你、引導你站在高山之巔,開闊你包容萬物的胸襟,培養你崇高人格的大度、大氣。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無一點塵。”書藉記錄着人類的真善美和假惡醜,讓你在美醜的世界中行走,使你從正面和反面教材中受到啟迪。如浴清純之水中,自覺洗掉各種心理灰塵,培育真善美的情操。

書藉是人類的知識寶藏。它存儲着政治理論、歷史、哲學、文學、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儒學、道學等包羅萬象的人類智慧。時代的飛速發展,使我們每個人面臨着“本領恐慌”的危機,只有涉獵書藉寶藏,才能在各種難題和挑戰面前獲得解難題和取勝的錦囊妙計,從而使我們產生辦每件事、思考每一個問題,都有大師在前面引路的感覺,創新思維脱穎而出。

鑑天讀書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作用力和感召力,採用正確的讀書方法,則是能否發揮以上“三力”作用的十分重要的前提。

要確定一個讀書座標。書海卷帙浩繁,讀無止境。必須把各類書藉劃分為若干系列,規劃某一階段相對應讀哪些系列的書,從而一個系列一個系列地循序閲讀。

在時間上要善於擠和鑽。要養成手不釋卷,巧用點滴時間的習慣。要儘可能擠掉一些應酬及打牌、下棋待娛樂事項;要儘可能鑽進屬於自己的時間,出差途中利用坐車的時間閲讀,就寢前後犧牲一些休息時間進行晚讀和早讀,工作間隙和飯前飯後利用空餘時間閲讀。

在態度上要敢於下吃苦的決心。面對書藉的知識高地,要敢於橫下一條心,以冬戰三九、夏戰三伏的韌勁,以頭懸樑、錐刺股的拼搏毅力,攻破一個個知識高地。

要勤於動筆,善於思考。學而不思則罔。遺忘是讀書的大敵,動筆則是加深記憶的良方。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把讀書心得、啟迪隨手記下來,把重點語句圈點劃連,是深化大腦記憶痕跡的有效途徑。因此,手中的筆墨是苦攻書藉最直接的利器。

讀書學習對一個民族,對一個人來説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只有建立全民的讀書型社會,終身的讀書型組織,才能走上永不言敗的科學發展軌道,這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旨之一。願更多的人們加入全民閲讀的行列。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説“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説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説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台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為教師時,為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閲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説: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瞭解,《國小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國小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老師們!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推薦》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推薦,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忙,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一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潛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此刻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就應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我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我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持續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就應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我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推薦》,我想對自我及老師們説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温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日子裏,我校召了讀書交流會活動,會上各個年級組的成員都熱烈地討論着自己在寒假期間所讀的書籍,有關於教育類的,有關於文學類的,在集體交流後,每個組都推選出了優秀的代表上台來演講。

美術組的濛濛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做個好老師》這本書,她還結合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給我們舉出了很多例子,比如當遇到孩子調皮搗蛋時,她當時是怒氣衝衝,對孩子們大發雷霆,當讀了此書後,她發現自己做錯了,孩子們有時無心犯的小錯,老師如果抓住不放,放大它的缺點,這只是會讓孩子們會不尊重教師,讓學生認為教師沒有素養,只會發脾氣,吵罵他們。事後,濛濛老師也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欠妥,她靜下心來給孩子們耐心解釋,向學生講道理,以後在美術課上學生們就再也沒有犯類此了錯誤了。

語文組的趙老師講了他所發表的文章,用改編四大名著的方式來講解語文知識,比如他改編的西遊記,用對比的方式來描述西遊記中的人物,比如沙和尚的忠厚和豬八戒的滑頭,孫悟空做事情的執着和豬八戒的遇事退縮。這種教學方式非常獨特,讓學生在看故事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寫對比句。

數學組的孟晴老師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她從李鎮西的《做的老師》一書中就時時刻刻、字字句句窺見此書對於他的影響。在花費了近半年時間仔仔細細、每字每句品讀這本教育聖經之後,她説讀這本書思維上絕對的愉快,遣詞造句也處處體現蘇霍姆林斯基做教育的精準與對教育純粹的熱情。這本書博大精深,一百條建議太謙虛了,每個句子都閃爍着無法計數的靈感火花,老教育家恨不得把畢生所學傾入其中。

交流的最後,孫主任發表了她幾十年來對教育深刻又深情的見解,我從中聽到了她對教育投入的愛的智慧,她的發言是對我們此次演講比賽畫龍點睛般的總結。再一次,中心學校激勵了我,再一次,我在這裏得到成長,感謝所有老師辛勤的付出,為我樹立了前進的標杆。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8

我很慶幸自我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

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書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讀書。

古代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最後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最後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説》,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説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説;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資料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説“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衞;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個性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齊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

雖然此刻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鋭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真諦!讀書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9

《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是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蘇聯教育科學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學與發展問題我實驗室"領導人贊科夫所者。本書現已為美、日、德十多個國家介紹和翻譯。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來形容教師這一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記得當國小老師的第一天爸爸對我説:“教師是全天下最崇高的職業,你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用心去做,一定要對得起這句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那時起我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把所有的熱情和愛心投入到學生身上,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我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和疑問。

於是我一直在工作中探索,不斷請教,總是在盼望有人能為我指引方向,就在這時候,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從而獲得了一次向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學習的機會。

《和教師的談話》——它是一部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親身向教師們“現身説法”的名著。贊科夫在這本書中把自己那深邃的理論體系淺顯易懂地介紹了一線教師,涉及“課堂上的生活”、“教師和兒童”、“學習的誘因”等11個章目的框架設計,很清晰地展現了贊科夫理論體系的全貌和要點。因為深入淺出,聯繫實際,使我很自然的聯繫到自己的教育教學,讀後使我豁然開朗。它使我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師德的核心源自於“師愛”。

一、愛學生,就是要深入地瞭解他們

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裏有他們的夢想,有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多途徑瞭解學生,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我們找到他壞習慣的成因,才能讓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對於學生的學習也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每天,我們都有責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玩耍,他們的世界應該有藍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歡快的笑聲。“學生的很多命運,其實掌握在教師的手裏”。我們班有個學生行為習慣懶散,上課總愛打瞌睡,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後來經過和家長聯繫,和學生談話,得知這個孩子的父母也常年不在身邊,自小跟隨爺爺生活,加上自己有狐臭,常受同學排擠,因此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得知這個情況後我便找他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他爺爺的愛感化他,告知他要自強自立,懂得用行動去感恩。因為身體原因,許多同學不願和他搭檔,於是我特意讓科代表做其師傅,輔導他學習。很快我便發現他狀態好轉,並能主動地和我接近,瞭解就是教育的鑰匙。

二、教育學生,就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作為一名老師,面對這樣有獨特生命的“精靈”,我們不必去美化他們,但是又不能迴避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而是要寬容豁達,善待他們。放大他們的閃光點,賞識他們的優點,充分釋放潛能。因為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看得起”,對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這是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奧祕。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要多説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行”。這樣的話,能讓孩子感到自信,一個“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懼感;一個“行”字,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一個“行”字,喚起了對生命的熱愛;一個“行”字,找到了學習的快樂感覺。這樣,就能夠使孩子在各項活動中保持良好的狀態,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中的主體意識,也能夠縮短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孩子更能親近老師、信任老師。而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用陽光的笑容對待陽光的學生,我們的教育必定會充滿陽光。”以前有個學生上課老愛趴桌子,課堂提醒她,她反而很厭煩。課後我找她談話,説她基礎不錯,完全可以成為語文科的種子選手。結果這次談話讓她大受鼓舞,上課便開始積極發言,後來發現她朗讀功底不錯,於是在課堂上有意識地給她很多朗讀的機會,在同學們的好評和掌聲中,她終於有了學習的熱情。事後她對我説,她很感謝我這麼重視她。其實我只是一根火柴,點亮了那根燈芯。

三、愛是耐心和熱情的結合

《和教師的談話》的第二章講到了教師和兒童之間相互的情感關係。他提到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體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育工作很瑣碎,學生們在成長中總會反反覆覆出錯,這就需要我們要任勞任怨,持之以恆。心平氣和地面對各種學生錯誤。教學初,因年輕氣盛,常為學生的錯誤而惱怒不已,大發雷霆,教育缺少足夠的耐心。因此教育效果很不好,學生不僅不能正視錯誤,還產生了逆反心理,怨恨心理。後來發現冷靜得傾聽,細心的教導,持續的關注,不斷的鼓勵,嚴格的要求才能讓學生聽話。其次,教師的愛還應該與合理的嚴格的要求相結合。贊科夫同時也説到教師還需要很大的熱情。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會很好地去愛學生。這時候對照我自己,有時候我沒有一點熱情就走進了教室裏,結果學生聽了一堂乏味無聊的課,我自己是窩了一肚子火出來。相反,我精神抖擻,學生也是激情高漲,課堂熱鬧,課後有收穫。老師要把課堂變成自己的舞台,走上舞台,就要進入角色。

要用自己的熱情去帶動學生的熱情,用自己的愛去帶動學生的愛。我很信奉贊科夫的這句話:兒童對教師給予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

總之,書中贊可夫談到的問題很多很多,我所學到的知識遠遠不止這些。古人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此我要把這本書當成我前進路上的指明燈,不斷的閲讀它研究它,讓自己重新當一名渴求知識的學生,學習書中提到的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同時從正確的角度不斷去反省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學生,讓他們成為德才兼備的21世紀新人才,也讓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mz7dj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