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1

經過一年《品德與社會》執教實踐過程,我覺得《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在具體的教學中,我有以下感受。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一、把握課程特點、深鑽教材、充分準備是上好品德課的前提。

現在的《品德與社會》課本,每一課都是幾幅圖配幾句話。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學,一課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上完。如果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學生品德素養的提高。上好一節課很難。在具體教學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品德與社會老師,是越來越需要豐富的知識。在備課階段一方面深鑽教學目標,充分運用教材上的內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關知識和內容,另一方面老師也在課前充分的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合理利用相關的社會資源。如備課時一定收集網上或學生預先實際中的一些資料,豐厚教學內容,從而接近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必須以學生生活為基礎,才能享受成功

真實的生活有利於《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實了,可在實際的課堂上,教師卻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夠把這種聯繫體現在實處。有的擔心生活太大,無處着手;有的考慮學生的接觸有限,難以體驗;還有的顧慮生活太隨意,難得控制,會導致課堂學習一團糟……凡凡點點,都有一定的道理,難道走進生活,開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麼難嗎?在教學《走進殘疾人》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殘疾人需要大家的關愛,我設計真實的社會情境,開展體驗殘疾人生活艱難的活動。一是讓學生用一隻手去收拾書包,體驗肢體殘疾給生活帶來的不便,二是讓學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來在教室行走,體驗盲人行路的不便。學生們通過這兩個體驗活動後,真正體驗到了殘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殘疾人需要我們正常人的關愛。課堂上短短几分鐘的生活體驗,勝過了教師多少空泛的講解,可見生活對於德育知識的教學是何其重要,而聯繫生活組織教學又是多麼的簡單。我覺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教師都有必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多樣性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儘量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突出課程的社會性

延伸課堂還要求教師開放課堂教學的空間,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訪問,去調查,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社會現象,展望未來的世界,讓他們在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體驗,真正領悟生活的真諦,並從中認識社會,獲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課堂真正延伸到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這樣才能立足於各類富有積極意義的教育載體,着眼於學生未來的生活世界,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終生髮展。例如《貨比三家》就需要學生在課外調查某種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價格,再進行比較分析,讓他們知道同樣的商品,價格可能不一樣,影響價格的因素制約着商品的價格。如果不延伸課堂,不親自比較,光靠老師的説教,學生很難理解這些道理。 文章來源:

個人轉載本站內容,請務必保留上面文章來源信息!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總之,通過這一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品德與社會》是提高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習實踐,瞭解社會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蒐集、整理、歸納、討論、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獲取知識和能力。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在我教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對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有了一點心得體會。

1、新課標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故事和名言,在課堂上要注重用教材上的故事啟迪學生,用優美生動的名言引導學生。同時教師還應用同齡人的故事當鏡子啟發學生,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正確認識自我。

2、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大量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給學生搭建成功的平台,讓學生在活動中,鍛鍊語言表達的能力,在自我表達中增強對知識的理解,督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努力達到相關要求。

3、鼓勵學生大膽參與教學,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切身體會到事物發展的過程及規律,更清楚地瞭解社會、認識社會,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從而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

4、課後應安排一些與現實結合密切的作業,學以致用。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3

九月十三日,我無比榮幸地來到重慶長江師範學院參加了國小品德學科的“國培計劃”的培訓。通過培訓,我深深地被專家教授們的精闢見解所折服,也被來自宜賓市各區縣學員們的學習熱情所感染。雖是秋天,我們卻如沐春風,十五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現將所學總結如下:

此次培訓,專家引領我們走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源頭活水,讓我們走出老式教育的誤區。此次培訓,內容廣泛,圖文並茂。每個模塊都有許多優秀教師進行講解,學習了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師,比較了中西方的德育教育,感悟了品德課教學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提高教學技能。這次培訓,給我思想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讓我懂得要以“情”為紐帶,讓感情走進課堂,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與學生互動,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成長,教師要充分挖掘品德課的課程資源,採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喚起孩子成長的渴望,給孩子一個夢想的天空。

培訓中,我們還學習了品德課的備課、上課,評課技能,互動研討在借班演練中的得失,觀摩了郭老師的品德優質課。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對教師這個行業,以至於對全社會的每一個人都面臨着終身學習。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一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同時加強必備知識的學習,如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學習,使自己更好的解讀教材,更加深入的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合理的選擇合適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二是向有經驗的專家學者、教師,甚至是學生學習,集百家之長為我所用,可以少走彎路,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

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通過此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用所學知識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並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感謝國培!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4

3月27日,我到談固國小聽了一節由張紅恩老師執教的冀教版國小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中《通信的種類和發展》一課。課後聽課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的研討,以及市教科所的王小香主任的點評,使我受益匪淺。

通過本次聽課,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是老師展示才藝的平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自始至終施行的是“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智力得不到開發,嚴重製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明理。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靈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點撥者,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學習主體。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

《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不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總之,通過教學和課後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成功與失敗,加以總結和昇華,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教訓,這是難得的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在老師引導下學會如何做人處事,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5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説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品德與社會》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誌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巧妙運用各種形式的活動,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一、 角色換位,內化認識 思想品德課的有些課文由於受編寫時間的制約,無法與時代同步,往往與當前飛速發展的形式有較大的反差,有的歷史題材,跟當代國小生的生活實際相距久遠,因此,學生對課文中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認識、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難,導致不能自主學習,而通過“角色換位”的方式,可以使學生輕鬆理解課文內容,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 例如,教學《誠實守信》一課時,如果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説老實話,做老實人吃虧”的説法理解得不夠“清”,不夠“透”,就會對道德認識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學時,我就用具體事例,以“角色換位”的方式,啟發學生“自我體驗”——當別人對自己誠實時,講信用時,自己的心情怎樣,做事又怎樣;反之,當別人失信或欺騙自己時,自己的心情又怎樣,對別人又會怎樣看待。

經過“角色換位”,使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情感體驗的對比,從而使學生明白了“做老實人,説老實話,雖然暫時吃點虧,最終卻利國利民又利己”的道理。 又如,在教學《愛護有益動物》一課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張平為什麼把蜻蜓全放了?”對這個問題學生回答有一定難度,於是我通過“角色換位”的方式,引導學生這樣思考:“蚊子送給張平什麼禮物?”“假如你是張平,你會怎麼做?”通過“角色換位”,是學生有一種情感體驗,從而明白了“張平之所以把蜻蜓放了,是要它消滅蚊子”。這樣,學生就輕鬆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深化了道德認識。

二、 辯論比賽,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侷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徵博引,脣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衝突或抓住學生認知衝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創設道德認知衝突,為學生營造有利於開展課堂辯論的環境。如:在教學《真正的友誼》一課時,我給學生準備了一道討論題:國小生過生日,該不該請同學吃飯?再把全班學生分成正反兩方,讓他們展開自由辯論。

由於這一問題與學生思想、生活實際聯繫非常密切,有的學生自身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於是雙方各抒己見,展開辯論,脣槍舌劍,異常激烈。 正:過生日,請同學吃飯,能使大家增加了解,增進友誼。 反:請同學吃飯,互相交流,大家確實可以增加了解,增進友誼,但完全可以採取其他方式,如平時的交談、活動、遊戲等。 正:大人們交朋友,經常互請吃飯,感情常常越來越深。 反:大人們有工作,有工資。我們國小生花的錢全是靠他們辛苦掙來的,不能浪費。再説,國小生請吃飯,也給爸爸、媽媽帶來了麻煩。 正:可是爸爸、媽媽並沒有反對,常常對同學很熱情。 反:那可能是照顧你的面子吧。再説,爸爸、媽媽不反對,也不一定正確呀! 正:我們是獨生子女,過生日互請吃飯,互贈禮品,友誼不是加深了嗎? 反:那不是成了“酒肉朋友”、“禮品朋友”了嗎?這難道是真正的朋友嗎? ……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學生認知衝突,開展辯論活動,同樣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教學《言而有信》一課時,有一道題是這樣的:某班主任王老師答應同學們星期五下午舉行班級小小運動會,可那天下了學雪,地面很滑。王老師説“今天因為下學雪,運動會改期舉行。”張同學噘起説:“王老師不講信用,説今天開運動會,又不開了。”對這件事,談談你的看法。結果有些學生認為王老師對,有些認為王老師不對。面對兩種不同意見,我趁機把他們分成正反兩方,讓他們展開自由辯論。 總之,學生在辯論中全體參與,大膽發言,此起彼伏,結果反方用正確的觀點駁倒了正方,大家形成了共識。最後,教師總結,肯定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表揚他們勤于思考,善於辯論,這樣,在辯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實處。

三、 模擬實踐,知行結合 教學中,我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用學生親身的實踐去鞏固道德認識,去規範自己的言行,促進知行統一。教學《禮貌待人暖人心》一課時,學生知道禮貌待人的意義後,我讓學生回答這樣幾個問題:在與別人交談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在飯桌上就餐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在集會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學生髮言回答鞏固了禮貌待人的規範。這種規範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書面上,還必須以此來規範自身的實踐。於是我又設計了一情景讓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如“把你的幾位同學介紹給你的朋友,”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禮貌待人的要求去做。學生不僅再顯現了課本中的禮貌待人的情景,還調動了原由的積累,使學習的“禮貌用語”和“禮貌動作”更為豐富。 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必須遵循特有的規律,即通過管束、訓導和陶冶,使兒童逐步地從“無律”、“他律”過渡到“自律”的道德水平。其中,最有效的途徑是讓學生在實際中做,“行吾所知”;知行結合,反覆練習,最後把道德規範示為自身的一種自覺的義務。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説:“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思想品德課的模擬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這種“做中學”的方式有一定的模式讓表演者重複地做,也為其他同學提供了示範和榜樣,促進兒童有“知”向“行”的轉化。

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自己活動,不是自發形成的,它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將富有情趣、廣受歡迎的手段、方式等遷移到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既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提高了主體參與能力,從而增強了《品德與社會》課的實效性。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6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創設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民主、自主的環境中充滿興趣地學習,再加上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使學生的現實生活成為課堂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繫學生生活的主題活動或實踐活動為載體,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與社會課真正成為一切學生喜歡的、真實的課程。

六年級是學生在國小階段的最後一期,學生對《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的興趣濃厚。學生能對所學的知識有較深的印象,對合作與競爭、新中國建立以來的成就、世界和平、地球環境等方面的知識理解較深,識記較好,對國小六年的生活也有全面回顧,對時下的社會熱點問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母校和老師同學的留戀也訴諸於筆端。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教學性、情感性很強的課程。“激情、明理、導行”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三要素,而激情則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與社會課更要摒棄空洞説教,注重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的的各個環節,在愉悦的心情狀態中學習、掌握、深化道德認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 。通過教學筆者感受如下:

1、品德與社會科目的外延非常豐富,教師備課的時候需要找許多課外知識進行補充,學生特別喜歡聽一些與課本中聯繫密切的小故事,這就需要教師精心備課。如教學“合作”和“雙贏”這個道理時,教師用 “龜兔四次賽跑”的小故事形象生動地讓學生明白“合作”與“雙贏”的道理。這樣,在此基礎之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談自己的理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採用多種方式來學習。如小組討論交流活動,小組彙報活動,團隊心理遊戲活動等,學生上課能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尤其喜愛團隊心理遊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理解深刻的道理。

3、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在課前我會佈置學生蒐集資料,在課堂上來交流,課後再做拓展的要求,每個學生選擇其中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自己本期研究的對象,形成一個專題,期末的時候再將同一專題的同學集合起來召開發布交流會。這樣,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學生興趣濃,教學效果好。

4、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品德與社會科目涉及歷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諸多領域,對教師的要求也相當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許多資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收集,在找尋與教授的過程中,教師也受益匪淺。品德與社會教學,力求給學生展現更大的更豐富的世界,同時又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調適,要教好這一門課程,任重而又道遠。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7

要讓國小生將來成為誠實和富有責任心的人,重在加強學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養。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必須重視國小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嘗試和耳濡目染,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真正走進學生中間,瞭解學生的現實生活

品社與社會課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並不需要一味講大道理。教師必須實際走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前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談話,都應該在課前有所瞭解,課上才能有的放矢。讓學生自由結組調查、討論自己關注的某一方面問題,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匯合起來,然後各小組派代表到講台上彙報等等。課堂上的熱烈交流,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也體現了合作的樂趣。

二、注重體驗,讓學生獲得真實感受

體驗產生理解,體驗產生情感。體驗學習活動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的模擬活動,它可以分為直接體驗和模擬體驗。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以體驗肢殘人、盲人及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讓學生在小組裏、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促使學生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這就是品德教育的成功之處。

三、注重解決問題,獲得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

《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讓他們學會與他人平等交流、合作,民主的參與集體生活。解決問題是使學生直接面對實際問題,學習、研究並且嘗試提出某種解釋或解決方案。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討論、製作等途徑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了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

如上《我們的合作》這一主題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完成學校平面圖的製作後,説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及其範圍,接着詢問學生回家的道路,然後按照四個方向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調查學校不同方向都有哪些建築物等。在調查活動中,我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明確分工,引導學生記錄好自己的整個調查過程和體會,完成小組調查表,將調查結果進行組合,共享成果。最後,我讓學生根據調查所得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再進行交流。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8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説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品德與社會》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誌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巧妙運用各種形式的活動,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一、 角色換位,內化認識 思想品德課的有些課文由於受編寫時間的制約,無法與時代同步,往往與當前飛速發展的形式有較大的反差,有的歷史題材,跟當代國小生的生活實際相距久遠,因此,學生對課文中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認識、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難,導致不能自主學習,而通過“角色換位”的方式,可以使學生輕鬆理解課文內容,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 例如,教學《誠實守信》一課時,如果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説老實話,做老實人吃虧”的説法理解得不夠“清”,不夠“透”,就會對道德認識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學時,我就用具體事例,以“角色換位”的方式,啟發學生“自我體驗”——當別人對自己誠實時,講信用時,自己的心情怎樣,做事又怎樣;反之,當別人失信或欺騙自己時,自己的心情又怎樣,對別人又會怎樣看待。

經過“角色換位”,使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情感體驗的對比,從而使學生明白了“做老實人,説老實話,雖然暫時吃點虧,最終卻利國利民又利己”的道理。 又如,在教學《愛護有益動物》一課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張平為什麼把蜻蜓全放了?”對這個問題學生回答有一定難度,於是我通過“角色換位”的方式,引導學生這樣思考:“蚊子送給張平什麼禮物?”“假如你是張平,你會怎麼做?”通過“角色換位”,是學生有一種情感體驗,從而明白了“張平之所以把蜻蜓放了,是要它消滅蚊子”。這樣,學生就輕鬆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深化了道德認識。

二、 辯論比賽,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侷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電視台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徵博引,脣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衝突或抓住學生認知衝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創設道德認知衝突,為學生營造有利於開展課堂辯論的環境。如:在教學《真正的友誼》一課時,我給學生準備了一道討論題:國小生過生日,該不該請同學吃飯?再把全班學生分成正反兩方,讓他們展開自由辯論。

由於這一問題與學生思想、生活實際聯繫非常密切,有的學生自身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於是雙方各抒己見,展開辯論,脣槍舌劍,異常激烈。 正:過生日,請同學吃飯,能使大家增加了解,增進友誼。 反:請同學吃飯,互相交流,大家確實可以增加了解,增進友誼,但完全可以採取其他方式,如平時的交談、活動、遊戲等。 正:大人們交朋友,經常互請吃飯,感情常常越來越深。 反:大人們有工作,有工資。我們國小生花的錢全是靠他們辛苦掙來的,不能浪費。再説,國小生請吃飯,也給爸爸、媽媽帶來了麻煩。 正:可是爸爸、媽媽並沒有反對,常常對同學很熱情。 反:那可能是照顧你的面子吧。再説,爸爸、媽媽不反對,也不一定正確呀! 正:我們是獨生子女,過生日互請吃飯,互贈禮品,友誼不是加深了嗎? 反:那不是成了“酒肉朋友”、“禮品朋友”了嗎?這難道是真正的朋友嗎? ……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學生認知衝突,開展辯論活動,同樣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教學《言而有信》一課時,有一道題是這樣的:某班主任王老師答應同學們星期五下午舉行班級小小運動會,可那天下了學雪,地面很滑。王老師説“今天因為下學雪,運動會改期舉行。”張同學噘起説:“王老師不講信用,説今天開運動會,又不開了。”對這件事,談談你的看法。結果有些學生認為王老師對,有些認為王老師不對。面對兩種不同意見,我趁機把他們分成正反兩方,讓他們展開自由辯論。 總之,學生在辯論中全體參與,大膽發言,此起彼伏,結果反方用正確的觀點駁倒了正方,大家形成了共識。最後,教師總結,肯定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表揚他們勤于思考,善於辯論,這樣,在辯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實處。

三、 模擬實踐,知行結合 教學中,我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用學生親身的實踐去鞏固道德認識,去規範自己的言行,促進知行統一。教學《禮貌待人暖人心》一課時,學生知道禮貌待人的意義後,我讓學生回答這樣幾個問題:在與別人交談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在飯桌上就餐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在集會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學生髮言回答鞏固了禮貌待人的規範。這種規範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書面上,還必須以此來規範自身的實踐。於是我又設計了一情景讓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如“把你的幾位同學介紹給你的朋友,”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禮貌待人的要求去做。學生不僅再顯現了課本中的禮貌待人的情景,還調動了原由的積累,使學習的“禮貌用語”和“禮貌動作”更為豐富。 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必須遵循特有的規律,即通過管束、訓導和陶冶,使兒童逐步地從“無律”、“他律”過渡到“自律”的道德水平。其中,最有效的途徑是讓學生在實際中做,“行吾所知”;知行結合,反覆練習,最後把道德規範示為自身的一種自覺的義務。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説:“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思想品德課的模擬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這種“做中學”的方式有一定的模式讓表演者重複地做,也為其他同學提供了示範和榜樣,促進兒童有“知”向“行”的轉化。

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自己活動,不是自發形成的,它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將富有情趣、廣受歡迎的手段、方式等遷移到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既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提高了主體參與能力,從而增強了《品德與社會》課的實效性。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9

經過這一學期三年級和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工作,使我對課程有了更進一步較深刻的認識,它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具有淵博的知識,熟練的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和自己的身邊事息息相關,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們,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必然想要開口説,想要參與活動,易產生急於參與的衝動。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控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呢? 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訓練習慣,使活動具有實效性。活動教學中,大量活動的使用,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口的廣闊空間,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也許學具就成為玩具,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訴説,表演,甚至會損壞東西,互相責怪。在學生探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這樣的要求探討活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二、創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繫。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興趣偏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着手進行的:

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不同的教學內容決定不同的教學形式。一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學生有切身體會的內容,適宜表演活動。一些社會事例,則更多的側重於蒐集採訪和交流活動。例如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中“關心你,愛護他”學習單元,在該單元的教學中,我採取了“採訪蒐集+交流”的活動形式,大大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2、根據知識形成階段設計活動。學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學生的知識形成有其階段性的不同。應根據學生知識形成階段設計活動。例如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期與下期中都有對家庭生活關注的內容,上期的要求是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和不易,下期則側重於學生對家庭生活的參與和對父母家人愛的表達。因此,上期適宜開展觀察和交流活動,而下期開展實踐彙報活動更為合適。

3、根據學生年齡特徵設計活動。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多具直觀性,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動貫穿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是有效的組織方法,如遊戲活動、動手操作、小競賽等。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學生逐步提出較高的要求,加強意志、情感、動機等的培養,不僅給學生提供外顯的直觀活動,更要注意思維層次方面的活動的開展,如開展嘗試活動、整理活動、探究活動、辨析活動、自學活動等。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通過學習《品德與生活》新課標,加深了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學習過程中,我也收穫頗多,倍受鼓舞。下面談談自己的收穫體會和一些感悟。

現在的《品德與社會》最大的改革是把學生良好品德、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培養目標切切實實地放在兒童的生活中去培養。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生為主”的發展性戰略計劃;真正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密切聯繫兒童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當我們翻開《品德與社會》這本教科書時,我們會發現這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它是伴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而開設的一門活動型綜合課程。它通過遊戲和各種兒童喜歡的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倡導“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我們的《品德與社會》教學不應該侷限於課堂,脱離兒童的現實生活世界,侷限於書本的世界,迴避紛雜的現實生活,只是沒有生活的空談,這樣往往造成學生的思想跟行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所以,《品德與社會》教學必須走出小課堂進入大社會,迴歸兒童的世界,迴歸生活的世界,迴歸現實的世界。唯有如此,才會有知行和諧統一的可能,才會使《品德與社會》課成為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

《品德與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讓品德迴歸生活,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注意觀察生活,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藴,捕捉生活中的點滴信息對學生進行三維目標的教育。相信通過這次培訓,我們的老師一定能夠更新理念,正確地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上好每一節課,以實際行動踐行品德迴歸生活這一理念。

通過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材觀上,教師由教材的忠實宣講者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確立起自己作為課程教材的創造者和實施主體的意識,學會用教材來教,在內容上關注兒童的實際,設計上注重以主體活動的方式呈現,將教學的目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學內容;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交互、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體驗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更懂得珍惜兒童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中引發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重視兒童在真實生活中感受、體驗、領悟,突出活動,讓學生自主地、能動創造性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

新學期,我將不斷加強自我反思,加強與其他同行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與研討。站在一個真正的品德課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的學生,與學生共享品德課自身的魅力。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今年有幸成為思品工作室的一員,為了在教學中能不斷以課標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策略,呈現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我們全體工作室成員學習了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通過學習,我對《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通過認真閲讀課程標準,我明白了本課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1、生活性。

2、開放性。

3、活動性。

其中“活動性”提出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踐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脱離兒童生活實際,説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要知道國小生並不是一無所知的,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經過幼兒園和國小低年級的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

《品德與社會》課正是在學生這樣的發展基礎上建構,並予以繼續教育與培養的。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就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一張閤家歡的照片,可以回憶起濃濃的親情;解讀自己的名字,可以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隊活動成功或失敗的經歷,有助於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師應十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善於發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也能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應該積極嘗試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反對過去那種程式化、教條化的做法,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靈活變通,既講原則又不失靈活,既注重規範又體現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新教材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設計還是在呈現方式的設計上,均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拓展、延伸的平台。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應生成一種開放的教學運行環境,在開放中搞活。品德與社會課應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學生的發展,挖掘學生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價值。

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到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課程。教育不應用僵化的形式作用於人,否則就會限制和束縛人的自由發展。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學生應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地學習,主動地體驗和感受,這樣,教學與過程才能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把品德與社會課堂變成一個關注學生成長的樂園。

總之,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感覺自己心裏更有底氣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把新課標中學到的新知識,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上,讓學生樂於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4月14日到16日,我有幸到臨沭縣實驗國小參加了全市品德與社會優質課評比活動。短短三天,一共聽了12節課,她們設計的教學理念新穎,教學手法靈活多變,教師個人的素質之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穫頗多。下面分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聽課感受

一、新課改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深入到課堂的每一個角落。在這12節優質課中,幾乎每節課都有小組合作學習,都可以見到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所有教師的個人素質都比較高,尤其是課堂語言都優美動人,充滿激情。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替代了過去的單純説教,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師道尊嚴”的師者形象,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了一種興趣,我想,這正是新課改的春風給課堂教學帶來的盎然生機。

二、教師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課件,使單調枯味的教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更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課堂不再侷限於教室,擴展到了家庭、社區及其他生活空間,而且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訪問,去調查,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社會現 象,讓他們在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體驗,認識社會。12節優質課,幾乎每節課都有學生課前蒐集資料、調查探訪的活動。學生蒐集處理信息、自主學習和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習慣也都得到進一步強化。

四、每一堂課教師都非常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一句具有親和力的評價語,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激起孩子的成就感,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教學的實效。

五、執教的教師基本功紮實,駕馭課堂能力極強,能靈活有效的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及時的調整教學思路。

總之,這十二節優質課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深受啟發,在教學《品德與社會》時,我們作為教師必須正確把握其特點,實施有效的策略,相信我們學習了《品德與社會》新教材教學理念並且通過這次《品德與社會》優質課評比的活動之後,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感謝領導為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學習的平台,感謝執教老師的辛勤付出,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教學方法,提升了我們的教學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9j84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