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精選17篇)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精選17篇)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

1、中國兩千多年以前出現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在相互辯難中形成的“百家爭鳴”,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後世中國人的心理、觀念、習慣、行為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漢民族獨具的文化傳統。但是,教材在這方面的結構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幾乎只是在介紹各派學説的觀點,而沒有能夠很好體現地“爭鳴”這一內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如何體現“爭鳴”這一重要的內容也是本節課的一大難點。另外,關於百家爭鳴的原因和意義,教材中並沒有涉及到這一塊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深入地挖掘這方面的內容;進而體現整節課的深度。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精選17篇)

2、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關於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一方面學生在國中時候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另一方面語文課本中也有一些先秦諸子散文的相關內容。但是,由於年代的久遠,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仍舊是感到比較生疏的。因此,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並讓學生深入其中來感受先代哲人的智慧成了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3、高二學生認知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已經具備了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交流的能力。但是,學生對於“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經濟發展的反映”這一觀點的理解不夠。因此,教師應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釋。

4、學生在初高中都在學習文言文,但是,在本節課中,學生對一些古文理解不清。因此,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5、學生知識面有些狹窄,如“三教九”,學生不知道。教師應加強古代文化知識的教學。

6、學生探究能力不強。學生可以根據教材與教師提供的材料以及課前自己的學習所得,進行推理分析。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並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等方法學習有關問題,學生要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因此教學上教師應注重啟發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並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及時而恰當評價。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2

在上課之前,我一直在思索:《百家爭鳴》這一課,怎樣 才能既激發學生的興趣,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授課實踐後,我有了以後幾點感悟:①弄清“百家爭鳴”的時代。“百家爭鳴”開始於奴隸制瓦解的春秋時期, 興於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統治地位的戰國時期。②明確“百家爭鳴”的背景:各國地主階級通過不同形式先後奪取政權、封建諸侯割據天下並不斷進行兼併戰爭。 ③把握爭鳴的特點。每位思想家,各個學派都對共同關心的每個問題分別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各抒已見彼此辯論。

這節課按要求是認識非常多的思 想家,在教學上我重點突出孔子和韓非子。因此,對於其他思想家學生只有一個淺顯的理解,而重點在於探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內容和影響。學生通過閲讀課文 概括重要思想家的成就,概括得比較到位。另外,我再加一些思想家的故事,學生比較感興趣。尤其是介紹老子的故事,介紹《道德經》的由來,學生既感覺有興 趣,又增長了知識。另外,我讓學生講故事、講格言,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如孟子“孟母三遷”的故事、莊子“坎井之蛙”“庖丁解牛”“遊刃有餘”的故事、韓 非子受李斯迫害的故事等,學生講得非常生動。

一堂成功的歷史與社會課要以建構主義為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因此,教師要立足於學生髮展的學習方式及教學方式,進行詳細的備課和反思,學正為師,身正為範。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3

11月5日,陳昔安老師帶領工作室成員以及廣東省骨幹教師一行14人來到了皇崗中學開展教研活動,聽我上一節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課——《百家爭 鳴》,課後工作室老師們對我這節課進行了深入點評,並共同探討了我校教與學方式轉變的情況,在這裏由衷的感謝大家對我真切的指導,謝謝!

我 校推行教與學方式轉變,嘗試按照“五步三查”模式開展學生自主高效課堂,其中五步是:獨學---羣學---小展示---大展示---反饋;三查是:查預習 訂正---查展示問題---查學情反饋。對於這種還課堂自主於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理念我還是很贊同的。課前我給班級學生分成五組,分別代 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收集資料,為課堂合作展示做準備;課堂中我設計了預習檢查、百家講壇、治國辯論、名言競猜、 達標測試、拓展運用等環節來帶動學生學習、活動。

雖然只是40分鐘的課堂,卻給了我很多思考:

1、課前準備和展示習慣養 成不夠。由於是借班上課,師生不熟悉,對學情不夠了解,學生沒有養成參與課堂的語言習慣、秩序習慣,以致課前做的很到好的作品,如:手抄報、課件、讀書 卡、詩詞等資料沒有和語言、知識內容緊密結合,以致表達不夠流暢、精煉,影響了組與組之間的互動、交流。

2、課堂設計環節過多,對內容的深度和學生的思考挖掘不夠深刻,課堂理性分析和情感提升不夠。

3、導學案應更貼切學生,符合學生水平,結合學情,貫穿於教學的預習、合作、課堂、課後等環節,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順課堂程序。

在辛苦之餘,我也十分感謝工作室給我這次講課的機會,讓我能全身心的投入的課堂中去,讓我對教好一堂課有了更多的思考、提升,好的課堂應該具備真實、愉悦、參與、思索、知識、情感等等重要因素,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探尋學生成長、教師成熟的教學之道。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4

第一堂歷史課對於教師與學生來説,雙方彼此陌生,卻都有互相瞭解的強烈願望。如何上好第一節歷史課,打破師生雙方原有的陌生感和距離感,實現自主對話意識與能力養成非常的重要。如何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是第一課就要解決的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七年級的學生對歷史是什麼,歷史課講什麼是很疑惑的,所以第一課必須讓學生體會這一課程內涵。

《我們的遠古祖先》開課的第一部分內容是關於“人類的起源”問題。在導入此課時我先對自己的“歷史”向學生作了介紹,其中包括姓名、出生地、家庭環境、個人成長曆史,包括興趣與愛好等,我的這一做法深深感染了學生,他們對我頓時親近起來,還不是的向我提問,我藉此也讓學生解釋説其實歷史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真實的、可感的;歷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歷史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邊。

之後我引導學生以拜訪的形式瞭解了洞穴中祖先(北京人的頭部復原像、北京人用過的石器),定居的祖先(山頂洞人的骨針和“項鍊”),並向學生展示了豐富的圖像材料,並引導學生對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東西進行交流。這種拜訪式的教學,使學生似乎成遠古時代的人,在那樣的環境裏親自體驗當時的生活,也體驗到我們遠古祖先的智慧和淳樸的情感。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也讓我感受到這節課學生是主動的在學習,主動的去探究,並且非常快樂的要把自己所想的、所感受的東西表述出來與大家分享。這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實現學生自主對話意識與能力養成必須首先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同時要深入挖掘課程資源,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要賦予學生思考交流的環境空間與方法。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5

以往的生物教學主要讓學生背誦課本知識,因此學生只是機械性地死記課本內容,一碰到理論聯繫實際地問題就無從下手。為此我們應從傳統的教學方法、觀念中解脱出來,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大膽創新,勇於探索,注重運用多種方法和形式,強化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以下是我個人對教學的幾點反思:一、在教學中融入一點生活味,把“死知識”變為“興趣生活”

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説過:“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或用眼睛看科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好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既有經驗及社會實踐為基礎展開,創設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做”和“動腦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動中體驗、感悟,乃至發現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到“光對鼠婦的影響”時,學生提出疑問,為什麼平常在有陽光或是大白天時見不到鼠婦 由此提出問題:光對鼠婦有影響。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自己動手抓鼠婦,設計對照實驗: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經過反覆實驗,查閲資料,驗證了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這樣的教學既抓到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綴入一點文學味,讓“課本劇”化為“教育詩”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閃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輝,而且藴涵一定的科學道理。如在講到“動物的發育”時可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若根據所學的生物知識,可將其改為“春蠶化蛹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外還可引用成語、諺語來説明生物學道理。同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潛在的情感,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心理需求,能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教學中“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自主式學習

要使學生掌握生物學習基本功,並在學習中不斷地實踐和應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必須改變傳統教學的重教不重學、重記不重做等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應做到洋思中學的“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會的不教,學生教學生”。洋思中學一直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而且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短短的八個字,卻體現了該校的教學理念。為此我們學校也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六步教學法”,而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滲透素質教育首先轉變教育觀念,同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新課程、新教材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少數尖子生。這就意味着教師應同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個體差異,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造能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他們通過學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應從教案的設計到課堂教學的實施,都力求滿足每一個學生,承認他們理解能力以及最終發展程度上的差別,在討論中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從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待學生,用賞識教育的觀點評價學生,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使每個學生都充滿學好生物課程的信心。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地備學生,而且要從學生地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分層備課,精簡講授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地自學、觀察、操作、思考、表達、交流、表現地機會。在作業的設計上,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不同學生的需求,儘量留一些發散和開放性的題目,為不同的學生留有餘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這樣可以給教師創造性地教和學生創造性學留有充分的空間。總之,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及探究性很強的學科,應充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這樣學生不僅主動地獲取了知識,領悟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6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範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麼“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髒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麼“醜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裏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裏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裏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誇、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為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説話講課總是囉嗦重複,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2、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語言?

對學生所聽:

1 、孩子們對這些問題這麼感興趣,真讓我高興。

2、我不知道我這樣説是否合適。

3、不知我説清了沒有,説明白了沒有。

4、“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説的一段話。

對學生所言:

1 、雖然你説的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很佩服你的勇氣。

2、 你説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幫幫他,再補充。

對學生所讀 :

1 、“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

2、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3、默讀,要講究速度。現在我請大家在十分鐘內看完這段文字,並請思考……

對學生所問:

1 、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個善於動腦筋的孩子。

2、有一個問題,是我要請教大家的,誰能幫我解決。

對學生所寫:

1 、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本很整潔,書寫也端正。我為你們高興。

2、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裏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3、“沒有老底子,就沒有新文章”,有積累才能夠表達。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閲讀量。

4、××同學從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的本領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他的寫作材料總是那麼新鮮、獨到。

三、語文課堂的問題意識--學生沒問題,教師有問題。

學生沒有問題,教師就有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不積極理睬,教師有問題;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有問題。有效的問題: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位置,用適宜的方式提出。讀應是語文教學的主幹,想象,思維,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都是附着在這一主幹上的,是融合於其中的。課堂是要放手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並順着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從小種下探索思考的種子。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課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的聯繫,而不應囿於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我們不應該帶有 什麼什麼不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問題 這種錯誤觀念。我們只有打破學科分界,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而且所提問題不一定當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給學生一個善於思考的頭腦。最後,教師要儘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開闊學生的思維,先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前我們經常談論的是:如果課堂上學生提出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怎麼辦?而如今我們應該思考 學生提不出問題該怎麼辦 了。

四、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1、自主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鬆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以下是課堂實錄的片段:師:通過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大榕樹是那麼生機昂然,鳥兒是那麼生機勃勃,如果請同學們再這兩者之間選擇其一的話,你會選擇“樹”還是“鳥”?

請你作出決定。

(生選擇 )

師:選擇“樹”學請齊讀 7 、 8 自然段)

師:選鳥的同學請齊讀第 12 、 13 自然段。

(生齊讀)

師:其實你們不知不覺的已經進行了第一次較量。覺得過癮嗎?待會兒要進行第 2 回合的較量,看看大榕樹和鳥兒誰更有魅力,喜歡“樹”和“鳥“的界限要分明一點:”鳥“往那邊去,”樹“朝這邊來。

(交換位置集中)

師:現在請“樹“和”鳥“仔細品味一下描寫自己的段落,找出形容自己的詞語,分別寫到黑板上。

(生朗讀,交流後,爭先恐後的上台寫詞語)

師:現在“樹“和”鳥兒們“把寫自己特點的詞都寫在黑板上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裏面有些詞不太合適,不合適的要修改,重複的要刪去。

(生思考交流後上台修改)

師:剛才我們只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認為合適的詞語寫上去,現在我們能不能把這些詞語組織起來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

(生準備,小組討論交流)

師:請“樹”先來,可以嗎?

生:大榕樹枝葉繁茂,顏色明亮,有數不清的枝椏,沒有大榕樹,小鳥不能生存。

師:如果這樣介紹可能會更好一點:“我們枝葉…….”(師把“我們”念成重音,暗示學生角色變化)。

生:我是一棵南國的大榕樹,我有數不清的枝椏,枝葉是那樣的繁茂。我顏色明亮,每一片樹葉都在閃耀,好象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生命力特強,沒有我,我們可愛的朋友——小鳥就不能生存。

師:鳥兒們。你們上來吧!

兩女生:(甲)我聰明伶俐,(乙)我活潑可愛。(合)我們羽毛美麗。沒有我們可愛的小鳥,榕樹就沒有這麼旺盛的生命力。

兩男生:我們是南國的小鳥,我們的羽毛色澤明亮,我們的歌聲婉轉動聽,我們聰明伶俐,我們活潑可愛,沒有我們的身影,大家就不會去看榕樹。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去看大榕樹,是衝着他們去的。(面向“樹“組同學)你們同意嗎?

眾“樹“:不同意;

兩女生:我們是南國之樹-----榕樹,我們枝葉繁茂,能讓鳥兒築窩棲息;我們枝葉繁茂,能為鳥兒擋風遮雨。我們是鳥兒生存的基礎,如果沒有我們大榕樹,小鳥就不能生存,我們就是鳥的天堂。

師:多有詩意的表述!榕樹就是充滿詩意地生活在這個空間裏。老師想請教一下,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剛才鳥兒説,沒有他們可愛的身影,人們就不會去看我們,您也説人們去看我們是衝着“鳥“去的,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本生也是很美麗的,是充滿藝術感的。

換位整合

師:請你們考慮一下,在這篇文章中樹和鳥是什麼關係?

生;我認為樹和鳥應該和睦相處,就像花和綠葉一樣,有了綠葉陪村,花才顯得更美。

生:我贊成剛才着位同學的話。我認為榕樹和鳥是朋友關係,而且關係非常密切。

生:大榕樹是鳥兒生存的基礎,鳥兒在大榕樹上棲息為大榕樹增色添彩,使他富有生命力。我認為鳥和榕樹是相互依賴的。

師:你不但善於傾聽,而且善於思考。

生:我認為鳥和樹是形影不離的,就一定會有鳥窩,一定有鳥兒,如果沒有鳥兒的話,樹就沒有生命力。

生:樹和鳥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鳥,樹很快就會衰老;如果沒有大榕樹,鳥兒也唱不出動聽的歌。

師:可以説樹因鳥而年輕,鳥因樹而可愛!

生:如果説大榕樹是一幅美麗的畫,那麼有了小鳥,這畫才更完美。

生:我覺得要是把大榕樹比做一個人的軀體話,那麼鳥兒就是這個人的靈魂。

師:樹和鳥都真心地感謝你,你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同學們。樹和鳥密不可分,還留着這條線幹嗎?(師將黑板上劃分樹和鳥的線擦去)我們應該互相欣賞。

師:有了這個認識,“樹“讀寫鳥的部分,感覺可能會更好;同樣,”鳥“讀寫”樹的部分,也會更有新意。

(“樹”齊讀寫鳥的自然段,“鳥”讀寫樹的自然段)

師: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我覺得鳥兒的確非常活潑可愛,歌聲也那麼清脆動聽。我認為有了鳥兒,大樹才會更有情趣。

生:我認為大榕樹枝葉繁茂,給我們鳥兒帶來了生存的空間。大榕樹養育着我們呵護着我們,我們應該感謝大榕樹。

生:我認為這些鳥兒的確是羽毛美麗,歌生動聽,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我想,如果它們是在為榕樹塑造靈魂的話,塑造的應該是活潑的天真浪漫的孩子靈魂。

生:讀了這段話,我彷彿來到一棵十分美麗、茂盛的大榕樹下面。聽鳥兒歡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鳥兒可愛,大榕樹美麗。宛如一幅漂亮的風景畫。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讓這幅美景永遠留在我的心裏。

生:但願我也有這個眼福。

生:我不是很喜歡寫景的文章,一開始沒在意這棵大榕樹,現在覺得這大榕樹就是我們鳥兒真正的家園,我們不能沒有大榕樹!

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而剛才,你們已經識得廬山真面目了,真不錯!互相欣賞本生就是一種和諧的美!!

2、有趣的作業形式

五花八門的教學內容和名目繁多的作業任務也兼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理想,並常以自主活動的方式進行。為了解決自己熱衷的問題,學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圖書館蒐集資料、到社會上做調查、寫出報告等等。由於這些活動多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所以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帶給學生由衷的快樂。對問題的答案教師並不做統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學生可以探索,可以懷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標新立異。也許正是這種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創新的火花,也使語文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面向生活的教學內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國語文教學的內容多向社會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選文以“時文”為主,報紙、雜誌及各種單行本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料,甚至路標、圖表、時間表、新聞欄目等也被選入教材中來。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瞭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成為語文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準則。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温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新的語文教學應用全人類文化的神韻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神奇美麗,充分享受徜徉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新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7

1、我對學生的活動組織不夠到位,缺乏對課堂的隨機應變的駕馭能力。例如我在分析秦國統一六國原因時,分析到秦國地理位置,指出在西部時,當時學生在課堂中拋出一個問題,西部這麼落後,為什麼秦國經濟卻如發達呢?我就以屯田制來回答。同時,有一位學生提到秦國交通還發達,沒有路障,四通八達方面來分析,而我沒有加以點拔引導,還有分析中央集權時,講到地方實行郡縣制,我以秦朝開始確立,混淆秦朝和秦國的區分,導致學生知識性錯誤,缺乏科學性。

2、上課節奏上掌握得不是很到位。我原來在講到難點,落實重點方面原本打算讓學生寫秦始皇墓誌銘,這裏睡着一位...........

以此達到本節課的一個高潮。但是很可惜時間不夠,快下課了,我就把這個環節草率處理。所以我只是把評價歷史人物的粗略理了一遍,沒讓學生消化。

3、要大膽地處理課件中不緊湊的教學材料,這樣導致教學時間拖長,影響教學效果。例如,本人教學統一貨幣時,牽強地把“貨幣不統一可能會帶來哪些不便”問題放入教學,導致拖長時間,影響教學。

由此可見,教學是一門藝術,而教無定法,但我們要關注生活,駕馭課堂教學,合理安排進度,突破重難點,使學生在課堂中樂於,愉快中健康成長,同時,使教師的專業知識有了長足進步。雖然我這次上課有這樣那樣的遺憾和不足。但是比以前所上的課來講還是有進步的。我開始在上課想靈活安排課上的內容了。但是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會靈活起來的。同時,我還要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課上得更精彩。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8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教科書中有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還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實驗。通過這些小實驗,可以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

調節教學以和諧教育思想為指導,滲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創造教育,以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為科學依據,使教學系統優化運行、教學信息優化傳遞、教學過程優化控制。

發揮小實驗在物理學科調節教學中的作用,符合調節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訓練為主線、調節為關鍵、能力為目標的原則,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一、充分發揮小實驗的作用,降低自學釋疑環節中學生遇到問題的難度。學生在預習和自學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對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對某些物理規律將信將疑,有時想不通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自學效果。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呢?指導學生做個小實驗就是好辦法。例如小實驗“筷子提米”,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確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認識了摩擦力與壓力的關係。小實驗可以起到“引導”、“解惑”的推動作用,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物理知識,降低學習難度,通過對實驗的製作、研究、討論、改進和提高,幫助學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效果會大幅度地提高。

二、充分發揮小實驗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學生在訓練操作中的主體作用。訓練操作就是要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操作是檢驗能力的關鍵。小實驗從開始設計到製作,從演示實驗到觀察現象,從總結規律到運用理論解釋現象

三、自己設計一些小實驗,應用於教學。只要在教學中肯鑽研,一定會有很多發現,和學生教學相長。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9

近日的實習學校的語文備課組展開了一場以“如何提高語文網絡教學”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感悟頗深,收穫甚多,對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作為_師大第_期頂崗實習大隊的一份子,我也積極投入實習學校的線上教學活動中。經過三週的線上教學結合本次教研,現作出反思如下:

一、做好“停課不停學”宣傳發動工作

利用QQ羣、微信、釘釘等交流平台,向家長、學生宣傳上級有關“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爭取家長的支持、學生的配合。

二、明確學生的學習要求

結合集體備課的要求,提前把閲讀、積累的篇目發給學生,讓學生學有抓手,學有目標。同時,要求學生加強自我管理的能力,嚴格執行作息時間,並請家長進行監督引導,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三、精心做好備課工作

線上課堂難以實時把控課堂狀況,這就要求在網絡授課時要做到圖文結合、講解精煉、生動有趣。認真鑽研教材,把握重難點,努力蒐集優秀網絡授課資源,視頻錄播、微課、PPT課件,結合實際選擇切合實際的授課形式。

四、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網上授課對於學生的學習狀態難以掌握,上課前五分鐘,提前提醒學生上線並點名。授課前,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在釘釘羣裏發佈,讓學生學有方向。授課時,力求避免枯燥的講解,努力增強趣味性。隨時通過連麥點名提問,以此來保證學生的上課質量。

五、抓好練講改環節

配合授課內容,及時佈置適量的作業。及時以私聊的形式督促不交作業的學生。批閲時,對學生的作業尋找亮點進行表揚鼓勵。每次作業完成後進行集中講解。針對學生背誦檢查的問題,小組老師們共同商議決定要求學生每日完成背誦後及時提交閉眼背誦視頻,任課老師也可採取自習課、早讀課的時間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檢查。

六、做好學生上線分析工作

學生在家學習,家庭環境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家長素質差異,學習情況有差異。要及時與家長溝通,與學生交流,讓後進學先進,提升網上學習的質量。

疫情之下,網絡之上,三個星期的線上教學已經結束。對我來説,線上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實踐、學習、完善的過程。它雖是初次嘗試,卻是對我們師生教法學法改革的一次嚴峻考驗,更是教會了我和孩子們如何面對困境,如何在逆境中不斷成長。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0

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教師的教學反思的重要性,而且針對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進行了照鏡子,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反思點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就這方面今後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反應從而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予以改正。另外,對於反思的重要性是在於“思”,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不應該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流於形式。

教學反思” 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學,並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師生互動情況以及如何小組合作探究新知的經驗過程寫下來。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學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在來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將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1

疫情當前,全民宅家,開學臨近,教育部分提出“停課不停學”,各個學校,各個老師摩拳擦掌。找設備,下軟件,查資料。雖然有些手忙腳亂,但是依然做好了“十八線女主播”的準備。從慌亂和各種卡頓開始,到現在各種手段協調配合,老師們已經能夠靈活的適應網上教學,並且教學效果大大提升!

我就自己的做法和感悟做以下彙報:

一、課堂教學從容應對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經歷了開始的各種慌亂,對直播軟件一竅不通,各種操作,各種轉換讓我頭疼欲裂,但是面對現實,我告誡自己,這正是自己跟上時代的機會,發動家庭所有的力量幫助我,物質支持,技術支持必須一呼即應,家裏解決不了的,就諮詢同事,在心驚膽戰中第一節課還算順利,我鬆了一口氣,第二天就出現了嚴重的卡頓現象,導致我“倉皇脱逃”。又是不停的整改。終於連續流暢的上了幾天課。課件、提問、學生練習能從容轉換,這一成功還讓我喜歡上了上直播課。

二、借力同步課堂,學會使用暫停鍵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期間,省教育廳投放了一些名師的同步課堂,這是一個很好的資源,學生們能近距離的聽到名師的課,我們也能很好的向名師學習。當決定藉助名師課堂的時候,又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名師平時面對的是基礎較好的孩子,而且這次錄播課是無生授課,我們的孩子要怎麼跟得上?我自己先試着聽了一節,覺得一定要配合我們的講解才能適應我們的學生,暫停鍵就幫上了大忙,需要做練習的時候、需要提問的時候、需要強化知識的時候、需要補充知識或習題的時候。停並不是慢,而是讓孩子們不流於上課形式,把基礎打紮實。

三、每日教研穩紮穩打

新的教學形式,我們每個人都是新手,羣策羣力是我們適應並進步的做好方法。小組的線上教研每天集中一次,然後就是有問題隨時教研,半個小時,甚至是一個小時的教研時間,我們不但研究授課內容:本節課的重點、難點、考點還一起精選同步習題,也解決我們遇到的技術問題。“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一羣人才能走得遠”,特殊的環境我們更加團結,有愛,攜手帶領孩子們學好知識。

四、班會課與課堂教學比翼齊飛

作為班主任,除了上好課,還要時時關注學生的生活和思想狀態,並引導他們積極的面對生活,正確的看待疫情並能獲得正能量的感悟。直播班會課就應運而生,在學校的安排下,我們進行了一次線上的社會實踐彙報,兩次班會課,主題都是圍繞這次疫情展開,目的在於讓孩子們靜下心來思考,從不同的途徑獲得正能量的感動,進而引導自己的行為。這次疫情,在給我們帶來災難的同時,又何嘗不是一次生命教育、一堂人生大課。班主任要利用活生生的教材,引領孩子們上好這一人生大課。

五、專業成長不停滯

這次教學模式的新體驗,讓我意識到一個老師,不僅僅要“站好講台”,還要與時俱進,“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從開展直播教學至今,我不但上好自己的數學課,還堅持和學生一起聽其他老師的課,做到取長補短;每天再累也要讀專業的書籍;每週三、週六聽名班主任講座,記筆記,寫感悟。還參與了班主任聯盟公眾號的編輯工作,併成功編輯出第一篇公眾號推文。我們經常説“言傳不如身教”,我的自律或多或少的對學生是有一定影響的。

天使在前線,教師是後盾,教育青少年,科學抗疫情。停課不停學,讀書又鍛鍊,師生同努力,戰役必勝利。家校攜手,積極主動,我們既要面對現實,更要面對未來,盡我們所能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祝福武漢,祝福湖北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2

1.寫成功之處。體育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某些體育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體育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供以後體育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在今後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體育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

5.寫“教學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6.寫心得體會。體育教師可以經常閲讀報紙雜誌,記下一些好的材料或寫些心得體會。豐富的教學經驗是靠着平時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零零碎碎的經驗教訓,從量變到質變,凝成寶貴的經驗。

教學反思有利體育教師經驗的積累,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不但能使新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化,而且也有利於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3

秦並天下建基於商鞅變法,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確立與發展,則是法家思想的應用和發展。教材從不同方面描述了秦朝採取的中央集權的各種措施,突出了秦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一節課下來我有以下體會:

一、創設情境導入教學,學生學習興趣高

我首先用多媒體放映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戰國末期強大的秦國不斷通過戰爭,兼併東方各國的土地,最後統一六國的影象資料。首先提問:“為什麼秦有條件來完成統一?”讓學生自由發言。通過剛才氣氛的渲染,學生好象置身其中,興致盎然,情緒活躍,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之中.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我“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也為後面的知識難點作了鋪墊。

二、通過情景假設法, 讓學生感受歷史,參與課堂

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歷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歷史是講過去的事情,時間相隔太遠,無法理解當時的歷史氛圍,也無法體會當時歷史人物的感受。另一方面,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總是站在歷史發展的旁觀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歷史事實,也無法激起他們內心的波瀾。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走入歷史人物的內心,以至“觀史如身在其中”。誘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走進歷史情境,體驗人物心靈,思考歷史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本課中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哪位同學能談一談如果你是秦始皇,你統一六國後將會做什麼?學生積極討論,課堂效果良好。

三、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習內容有機的結合,一些抽象的歷史概念用多媒體演示出來,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帶來了學生思維的活躍。

如講到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這一內容.教師首先放映一段動畫:秦統一後天下的百姓是一家人了,一個原來齊國的百姓到秦國來買布,由於貨幣不同,沒有買到。然後他又到原來的楚國,由於布的尺寸不一樣,他又沒有買到。最後他到原來的趙國,但由於不認識趙國的文字最終還是沒有買到。這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剛才的動畫片段進行分組討論,然後提出:“秦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有什麼意義?”通過剛才的討論學生可以很輕鬆的回答這個問題。又如焚書坑儒,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教師放映課前蒐集的“焚書”“坑儒”有關的影象資料,讓學生可以清楚的瞭解“焚書坑儒”是怎麼一回事,然後分組討論:焚書、坑儒這兩件事發生的背景、動機,最後讓學生談談對這兩件事的看法,教師可以在旁邊引導:秦剛剛統一不久,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一。我這樣安排主要是因為中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往往要依賴大量具體生動的史實,藉助想象和再加工,才能形成歷史概念,接受抽象的史學觀點,從而系統地掌握歷史知識,然後讓學生學會從具體史實中進行思考、分析,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

四、本課結尾部分把歷史與現實聯繫起來,拓展學生的思維.

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秦統一的原因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所採取的措施,也知道了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現在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一直被“統一”問題困擾着,中國台灣這個遊子至今也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請同學們結合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談談你自己的看法。對於學生的看法,教師不做任何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讓他們暢所欲言,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以鍛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拓展想象空間。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4

教學《找春天》,最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們始終保持着高漲的熱情。這裏有驚訝、有欣喜、有展示時的成功感,學習成了一件非常主動、快樂的事。他們在學習中成長。反思教學的過程,有以下幾個收穫:

一、注重情境的創設、興趣的誘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我想,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新課程致力追求的新理念。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與文本對話,首先要喚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這需要老師努力創設一個充滿新奇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中內化語言,運用語言。

由於氣候的關係,我沒能事先帶着學生去觀察春天,但我利用多媒體為他們模擬了一個令人嚮往的境地,使他們興趣盎然,為接下來的學習調好了情感基調。“找找春姑娘藏在哪兒”“和它們打打招呼”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參與的興趣。

二、營造寬鬆的氛圍,平等對話,個性閲讀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學生始終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在潛心會文後,談及對春天的感受時,更是折射出多元理解。學生在課堂上靈性飛揚。正因為為創設了讓學生思維自由馳騁的空間,學生在進行語言實踐的過程中,處處閃現出智慧的火花。

三、樹立課程資源意識,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課標指出,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必須要有開放性的課程意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巧妙整合各種教學資源,融合課內課外,把語文與生活融為一體。同時,語文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作為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正是在這種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的指引下,我引導學生課內吟春頌春,課外尋春賞春,多次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在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以致生活走進了語文,語文走向了生活。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5

通過一學年來的教學實踐與不懈探索,總結出新課標下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點滴體會: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二、讓學生在評價中激勵自己;三、創設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作為服務員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地貫徹新課標的理念。

新課標下的七年級《思想品德》,與以往的《思想政治》相比,更貼近於學生的生活及思想實際,更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

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之一。那麼,如何在七年級《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滲透新課標的這一目標,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育和教學都應以學生為中心。今天的中學生,面臨着很多的機會和挑戰,需要在大量紛繁複雜的信息中做出恰當的選擇和判斷,必須具有一定的收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學會獨立思考,提出質疑並進行反思。所以作為教師不應該唱獨角戲,而應做服務員,為學生搭建表演平台。在教學中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課堂資源,善於為他們創造、選擇條件,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善於抓住有關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讓他們的思維迸發出火花,同時善於指導學生去“做”,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在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中,我一直嘗試小品表演、角色扮演、遊戲、討論等多種情境教學法,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其教學模式是:情境——理論——情境。情境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探究情境需要學習理論,學習理論是為了更好地探究情境,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精選情境是情境教學法的首要條件,情境是教學的主線,要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能起到組織教學各環節的作用,比如,導入、表演(過程)、討論、總結等。不過為了順利而有效地進行情境教學,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首先,選準情境。每課的教學目的都不同,而每課又有不同的教學環節,那麼,在教學中就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環節來選擇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情境。如《認識新夥伴》適用遊戲;《男生女生》適用角色扮演;《文明交往》適用小品表演;《感受青春》則適用專題討論等等。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

其次,課前必須組織並認真指導學生做好各種情境表演的有關準備工作。如選好人、準備好道具並指導學生進行排練等。為了讓每次的情境教學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本學期開學不久,我就在各教學班以自願為原則成立了小品(角色等)表演小組,這樣就避免了情境教學“走過場”的情況發生,真正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

另外,為了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避免顧此失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來確定表演的學生。我的一般做法是每課“探究園”中的漫畫一般都是隨堂以自願為原則請學生即興表演;而根據各教學目的及環節的需要,由教師設計的小品、角色扮演等則由小品組的同學課前排練好,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讓學生在評價中激勵自己。

從新課標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來看,課堂教學不能再把知識的死記硬背作為我們教學的唯一目標,評價學生也不是讓學生背出一些零碎的知識點,並由考試分數的多少來決定。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是人,是一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的人,記住幾個知識點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通過學習過程,來真正激發學生的個人意識,並通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個體自我的心態調適,真正達到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統一。

而新課標對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在重視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為了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起起學習的熱情,我在這方面的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課本原有的知識板塊進行評價。如“探究園”、“實踐與評價”中的某些小設計,我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腦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講,讓大家各抒己見。對學生所出的“點子”、所想的“辦法”及各種“計劃”的設計我都會給予恰當的評價,特別是對他們各自的獨到之處,更是給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評價,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

(二)、認真做好課後評價。每學完一節課、一課書、一個單元我都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在評價中,我一般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形式,比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簡單小結、談感想、寫心得、進行活動設計、同學間互相打分、舉辦學生的小作品展示、個人才藝表演等等,以此來肯定學生,激發學生。值得注意的是絕不能把評價變成對學生的問卷考試。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6

回顧本學期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了以下兩點反思:

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説、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説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説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努力培養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説,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國小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隨着社會的發展,英語變得來越重要,這個社會需要我們學會英語,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在教學中不斷充實自己,做到終身學習,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百家爭鳴教學反思 篇17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線上教學”以其時空上的自由性,在20__年這個漫長的寒假尾聲,成為溝通師生雙方教與學的首選方式。不管是目前網絡平台的“線上教學”猛火熱炒,還是個別發聲的“線上教學”冷靜思考,所謂“教無定法”,非常時期,先不妨採用“線上教學”的變通之法。迴歸正軌後,我們將更能體悟“線下教學”的情境之妙。兩相結合,博採眾長,方顯“教學有法”。因為,只有親歷“實戰操作”的得與失,方能體會“紙上談兵”的深與淺。

對於農村學校來説,線上教學何其之難。老師並不精通,學生也無電腦、智能電視。學校考慮再三,選擇釘釘作為直播平台。

釘釘直播的好處是老師們能夠更好的監督學生,查看他們是否在上課,作業有沒有及時完成,以免他們從父母那裏拿來的手機在“王者大峽谷”裏遊玩,或者在和平精英中“吃雞”。

方案敲定後,班主任組建釘釘羣,老師們忙着學習怎麼釘釘直播,熟悉相關流程,學校制定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所有學生在一片嘰嘰喳喳聲中進入了線上學習。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學習從來不是快樂的。線上學習也是學習,老師在管理學生上無法掌控,慢慢地有些學生開始聽幾分鐘課後,退出直播繼續玩。

面對家長的不支持、學生的貪玩、線上教學效率低等諸多問題,我們老師也有彷徨、心灰意冷,但是仔細想想,不能因為少部分人的不積極就放棄大部分學生。那些喊着暑假補課的專家也沒有考慮過農村學校基建不完備,特別是我們這種寄宿制國中,教寢室都沒有空調,怎麼熬過炎炎夏日。

在農村,孩子的未來是他們家庭的希望,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少些怨言,多些實幹。辦法總比困難多,多點忍耐,多點努力,總會看到希望。

對每節課的聽課數據分析,監督聽課、檢查作業反饋情況,及時勸學。

我們雖平凡,但平凡人肩上的責任凝聚起來也就彙集成了排中的責任。我們雖普通,但普通人敬業奉獻的執着追求也是排中蓬勃發展的能量源泉。排中的夢想由每一個平凡的我們守護,排中的未來由每一個普通的我們打拼。

線上教學仍在進行,我們將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6zjln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