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精選6篇)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精選6篇)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 篇1

轉眼間,入職康師傅飲品公司已經四月有餘,雖説是在外阜任職,但這裏的工作環境跟大城市沒什麼兩樣。從入職到現在,從天津到介休,我從對康師傅的懵懂無知到熟悉,甚至有某種家的依賴和歸屬。因為這裏給了我礪煉的機會,給我成長的空間和養分,俗話説寶劍鋒從磨厲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精選6篇)

人情往來,説話辦事到到業務水平使我總結了不少經驗,吸取了很多教訓,增了見識長了本事。四個月的成長真是使我受益非淺。入職上崗前,公司組織崗前培訓十天,無論是通識訓還是軍訓以及業務培訓都給了我不少啟發。隨後幾天的跟線實踐更讓我瞭解了康飲的品牌價值和業務人員應盡的職責。我隨業務員劉躍榮跑線,他教給我不少基礎工作的開展方式。帖廣宣,寫定單,插價籤,整冰箱等索碎小的角度開始,給我認真的指導。業代郭敏從思想上鼓勵我這個新手,並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這些對於我前期入門起到很大的作用。候朝飛組長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給予我極大幫扶,並親自領我實地指導。他以自己的心得體會業務技能從説話方式,據理力爭,管控客户,談判技巧等各方面細緻入微的指導。尤其是每天晨會,我都會提一些自己不會的或市場存在的問題,他都能從各角度分析問題原因,找出對策,並考慮還會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藥。

從四個月的學習實踐中,我總結了三點責任心腦精腿勤。責任心是事情成敗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對客户還是對公司都要有較高的責任意識。事無大小都要放在心底責任心是保證客情的重要條件。腦精是指要有敏鋭的洞察力超好的反應思維縝密的邏輯性和良好的記憶能力。作為業務,具備腦精的品質需要我們多走市場,多跟客户交流,多掌握競品動態。腿勤是業務必備的品質,也是達成交易的有效途徑。

有人説膽大心細臉皮厚是業務人員的靈魂,我覺得它是腿勤的精髓。腿勤同時是保證客情的重要因素。拜訪客户一看成功率二看次數,這兩樣都能達成交易。

通過四個月的工作,我在康師傅學到了許多。我會把自己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際工作中,我伴公司共成長。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名業務員,個人覺得最大的特徵就是長着厚臉皮、鐵嘴巴、鐵腳板。他們就是成天尋找買家與賣家扣鏈的經紀人。

頂尖級的業務員形象就是有偵察兵的腦袋、相聲演員的口才、將軍的風範及登山運動員百折不撓的精神的綜合體。有強烈自我價值實現的慾望。有百折不撓拼搏精神以及敏捷、靈活的才智是跨入業務員職業的門檻。

業務員的工作就是從成千上萬噸礦石中淘取閃閃發光的黃金;就是從成千上萬名客户篩出真正的買家;就是在強者如林的同行競爭中擊敗對手,獲得客户的寵幸。陶瓷圈子很小,走到哪裏無外都是在幾個大品牌轉,所以做人做事要謹慎,人品最關鍵,口碑是生存之道。

業務員推銷產品,實際上就是先推銷自已——業務水平、談判技巧、為人品德等綜合素質。如果客人不接受業務員,也就無法接受其產品。

素質高的業務精英,應時時檢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並不斷提升自己的推銷技巧;而水平低的業務員才會不斷埋怨客户如何刁難自已或者抱怨產品不能佔領市場等。從而把自已推向低層次的位置,而被同行業的競爭強者淘汰出局。

信心是燈,毅力是發動機;如果業務員沒有強勁不息的毅力,就不會讓信心之燈永遠明亮,從而就不可能有更豐富的成果。

高超的業務手段就是讓客人心甘情願的掏出腰包付給其報酬,並在心裏欽佩不已。否則客户不但不付款,還會一臉的鄙視。

業務員的動力不是靠上司的逼迫、老闆的誘惑、同事的嘲諷而產生的,而是自發產生的一股旺盛的激情,即“不到長城非好漢”行動。這樣其每天的計劃、行勤及收穫都會在有條不紊中進行。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 篇3

在康師傅河南企劃部實習兩個半月,最大的收穫是對終端情況的瞭解,及河南方便麪市場的簡單瞭解。也瞭解了大公司的情況,這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如果細化一下,可以寫出很多,可惜在公司寫過的兩份工作總結都不能拿回來,但我認為康師傅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必要説一下,儘管這不是我實習的內容。

1、康師傅“美味”定位與超級福満多“年輕就要對味”及福滿多“天天好味道”的推廣衝突,康師傅與福滿多是兩個品牌,怎麼可以有一樣的定位或定位很相似呢,這不是容易給消費者造成一種認知混亂嗎,提起“美味”或“味道”讓消費者記哪一個呢?感覺福滿多一直就是在模仿、沿襲康師傅,但福滿多是做中低價面的,在品牌上,會不會傷害“高價、優質”的康師傅呢?

2、康師傅的品牌線拉的太長了,品牌形象有點“散、亂、不清晰、不鮮明”。根據公司意願,是想把康師傅塑造成一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美食專家”形象但康師傅延伸的副品牌太多了,副品牌又都有自己的鮮明的形象,康師傅珍袋給人一種“優秀的、高品質的好面”的感覺,康師傅“好滋味”給人一種“實惠、實在”的感覺,康師傅“亞洲精選”及康師傅“海陸鮮匯”都給人一種“國際化、現代、時尚”的感覺,康師傅“勁爽拉麪”給人一種“夠勁、爽快”的感覺,康師傅“辣旋風”及康師傅“千椒百味”都突出一種“辣”,有鮮明的產品特色,這還只是在河南市場,康師傅還在各個市場區域內開發了很多地方口味的品牌,如“東北燉”等,同時,康師傅品牌也早已延伸到了“飲料”及“糕點”上,也都有自己的形象,這麼多的“形象”這麼整合在一起呢,怎麼方便消費者記憶呢?

3、康師傅戰略方向過於關注“競爭對手”,而忽略“消費者”,公司提出的“通路精耕、終端掌握”完全是針對“競爭”而言的,但作為方便麪行業的領先品牌,佔據着很高的市場份額,就不要再隨着競爭對手的步子走了,而要隨着消費者的步子走,因為只有最大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競爭對手也只有一直模仿、追隨你,而不能超越你,為何不抽出主要精力來研究消費者呢?

其實,按康師傅人的風格, “不能只提問題,更要提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惜這些問題都是戰略方面的,也或是些大話、空話,又或是像在公司跟領導談這些問題時,領導説這都是很高端的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分析好解決好的。

有時候也在想,康師傅為什麼能有那麼高的市場份額,為什麼能發展的那麼好,我也不能理解的很清楚,單從營銷方面講,感覺康師傅在4個P上做的都非常好,產品質量好,渠道也控制的好,終端控制力強,同時,在管理、物流等其他方面也都很強,市場表現會不好嗎。

有時候又在想,假如我是競品要怎麼跟康師傅競爭呢?好像在4P上都競爭不過他,他的軟肋在哪兒呢?現在在河南市場,主要是白象與華龍在跟康師傅競爭,我覺得白象好好堅持他的“大骨營養”,華龍今麥郎好好堅持他的“彈面”,應該能跟康師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我覺得康師傅的品牌就是他的軟肋,品牌形象“散、亂、不清晰、不鮮明”。他只是知名度非常高,但沒有廣為消費者所知的“利益點”。儘管他定位於“美味”,但這種定位並沒有在消費者當中形成“普遍認知”(只是個人觀察,沒有調研數據),在到康師傅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康師傅“美味”,連他的廣告語也不知道,我也問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廣告語,康師傅要想在消費者心中佔據“美味”定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這方面的流行的廣告語,但他的廣告語也很散:“就是這個味兒”“這個味兒對啦”“這個味兒好”“這個味兒精彩”“這個味兒鮮”等等,這已經有點複雜、混亂了,不便於消費者記憶,別看他都是在説“味道”,可能公司本意還是這個“味道”要上升到“生活、人生”的高度,不僅僅是“面”的味道,但我覺得不如好好提煉一句簡短的、能夠深層次延伸的關於“味道”的廣告語(其實“就是這個味兒”也可以),進行反覆傳播,而且我也沒發現康師傅廣告有很高的媒體投放量。

不過説實話,康師傅面的味道的確相對好一點,自己吃着是,在實習時做口味測試中,發現説康師傅面的味道好的相對多一點,但現在市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本身好也要説的好,更重要的是得想辦法讓消費者認為好。

但白象“大骨營養面”、今麥郎“彈面”定位傳播,都很簡單清晰,簡短易記,這些利益點在消費者心中有着清晰的認知,好好的堅持下去,在此利益點基礎之上,不斷的豐富品牌內涵,打造鮮明形象,提升品牌美譽度,應該能慢慢的提升銷量,擴大市場份額。

當然,做品牌的同時肯定不能放鬆渠道、終端的競爭,尤其是產品的創新,前些陣子“五穀道場”不就鬧了下方便麪市場嗎,他具體是什麼原因死掉的我不清楚。儘量的實現差異化,消費者的第一、第二需求被滿足之後,還有第三、第四需求,還可以以不同方式細分市場,比如按年齡細分,開發針對老年人的面。除了產品創新,還有渠道創新,營銷模式創新,學習一些大品牌的市場運作方式,做公關,做聯合營銷,聯合媒體,聯合其他企業,有效利用網絡傳媒等等。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 篇4

在康師傅河南企劃部實習兩個半月,最大的收穫是對終端情況的瞭解,及河南方便麪市場的簡單瞭解。也瞭解了大公司的情況,這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如果細化一下,可以寫出很多,可惜在公司寫過的兩份工作總結都不能拿回來,但我認為康師傅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必要説一下,儘管這不是我實習的內容。

1、康師傅“美味”定位與超級福満多“年輕就要對味”及福滿多“天天好味道”的推廣衝突,康師傅與福滿多是兩個品牌,怎麼可以有一樣的定位或定位很相似呢,這不是容易給消費者造成一種認知混亂嗎,提起“美味”或“味道”讓消費者記哪一個呢?感覺福滿多一直就是在模仿、沿襲康師傅,但福滿多是做中低價面的,在品牌上,會不會傷害“高價、優質”的康師傅呢?

2、康師傅的品牌線拉的太長了,品牌形象有點“散、亂、不清晰、不鮮明”。根據公司意願,是想把康師傅塑造成一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美食專家”形象但康師傅延伸的副品牌太多了,副品牌又都有自己的鮮明的形象,康師傅珍袋給人一種“優秀的、高品質的好面”的感覺,康師傅“好滋味”給人一種“實惠、實在”的感覺,康師傅“亞洲精選”及康師傅“海陸鮮匯”都給人一種“國際化、現代、時尚”的感覺,康師傅“勁爽拉麪”給人一種“夠勁、爽快”的感覺,康師傅“辣旋風”及康師傅“千椒百味”都突出一種“辣”,有鮮明的產品特色,這還只是在河南市場,康師傅還在各個市場區域內開發了很多地方口味的品牌,如“東北燉”等,同時,康師傅品牌也早已延伸到了“飲料”及“糕點”上,也都有自己的形象,這麼多的“形象”這麼整合在一起呢,怎麼方便消費者記憶呢?

3、康師傅戰略方向過於關注“競爭對手”,而忽略“消費者”,公司提出的“通路精耕、終端掌握”完全是針對“競爭”而言的,但作為方便麪行業的領先品牌,佔據着很高的市場份額,就不要再隨着競爭對手的步子走了,而要隨着消費者的步子走,因為只有最大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競爭對手也只有一直模仿、追隨你,而不能超越你,為何不抽出主要精力來研究消費者呢?

其實,按康師傅人的風格, “不能只提問題,更要提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惜這些問題都是戰略方面的,也或是些大話、空話,又或是像在公司跟領導談這些問題時,領導説這都是很高端的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分析好解決好的。

有時候也在想,康師傅為什麼能有那麼高的市場份額,為什麼能發展的那麼好,我也不能理解的很清楚,單從營銷方面講,感覺康師傅在4個P上做的都非常好,產品質量好,渠道也控制的好,終端控制力強,同時,在管理、物流等其他方面也都很強,市場表現會不好嗎。

有時候又在想,假如我是競品要怎麼跟康師傅競爭呢?好像在4P上都競爭不過他,他的軟肋在哪兒呢?現在在河南市場,主要是白象與華龍在跟康師傅競爭,我覺得白象好好堅持他的“大骨營養”,華龍今麥郎好好堅持他的“彈面”,應該能跟康師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我覺得康師傅的品牌就是他的軟肋,品牌形象“散、亂、不清晰、不鮮明”。他只是知名度非常高,但沒有廣為消費者所知的“利益點”。儘管他定位於“美味”,但這種定位並沒有在消費者當中形成“普遍認知”(只是個人觀察,沒有調研數據),在到康師傅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康師傅“美味”,連他的廣告語也不知道,我也問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廣告語,康師傅要想在消費者心中佔據“美味”定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這方面的流行的廣告語,但他的廣告語也很散:“就是這個味兒”“這個味兒對啦”“這個味兒好”“這個味兒精彩”“這個味兒鮮”等等,這已經有點複雜、混亂了,不便於消費者記憶,別看他都是在説“味道”,可能公司本意還是這個“味道”要上升到“生活、人生”的高度,不僅僅是“面”的味道,但我覺得不如好好提煉一句簡短的、能夠深層次延伸的關於“味道”的廣告語(其實“就是這個味兒”也可以),進行反覆傳播,而且我也沒發現康師傅廣告有很高的媒體投放量。

不過説實話,康師傅面的味道的確相對好一點,自己吃着是,在實習時做口味測試中,發現説康師傅面的味道好的相對多一點,但現在市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本身好也要説的好,更重要的是得想辦法讓消費者認為好。

但白象“大骨營養面”、今麥郎“彈面”定位傳播,都很簡單清晰,簡短易記,這些利益點在消費者心中有着清晰的認知,好好的堅持下去,在此利益點基礎之上,不斷的豐富品牌內涵,打造鮮明形象,提升品牌美譽度,應該能慢慢的提升銷量,擴大市場份額。

當然,做品牌的同時肯定不能放鬆渠道、終端的競爭,尤其是產品的創新,前些陣子“五穀道場”不就鬧了下方便麪市場嗎,他具體是什麼原因死掉的我不清楚。儘量的實現差異化,消費者的第一、第二需求被滿足之後,還有第三、第四需求,還可以以不同方式細分市場,比如按年齡細分,開發針對老年人的面。除了產品創新,還有渠道創新,營銷模式創新,學習一些大品牌的市場運作方式,做公關,做聯合營銷,聯合媒體,聯合其他企業,有效利用網絡傳媒等等。

康師傅工作心得報告

首先我很感恩,我很感謝領導給我的機會,我也很感激前輩們給予我的引導和鼓勵。我相信人生的抉擇很多,機遇卻有限。我更堅信 機遇永遠垂青於有準備的人!每個人從每段經歷中的收穫都不一樣,自從加入康師傅的大家庭,我竊喜,竊喜這次的受益比以前的任何一段經歷都要激-情澎湃和充實。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 篇5

在康師傅河南企劃部實習兩個半月,最大的收穫是對終端情況的瞭解,及河南方便麪市場的簡單瞭解。也瞭解了大公司的情況,這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如果細化一下,可以寫出很多,可惜在公司寫過的兩份工作總結都不能拿回來,但我認為康師傅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必要説一下,儘管這不是我實習的內容。

1、康師傅“美味”定位與超級福満多“年輕就要對味”及福滿多“天天好味道”的推廣衝突,康師傅與福滿多是兩個品牌,怎麼可以有一樣的定位或定位很相似呢,這不是容易給消費者造成一種認知混亂嗎,提起“美味”或“味道”讓消費者記哪一個呢?感覺福滿多一直就是在模仿、沿襲康師傅,但福滿多是做中低價面的,在品牌上,會不會傷害“高價、優質”的康師傅呢?

2、康師傅的品牌線拉的太長了,品牌形象有點“散、亂、不清晰、不鮮明”。根據公司意願,是想把康師傅塑造成一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美食專家”形象但康師傅延伸的副品牌太多了,副品牌又都有自己的鮮明的形象,康師傅珍袋給人一種“優秀的、高品質的好面”的感覺,康師傅“好滋味”給人一種“實惠、實在”的感覺,康師傅“亞洲精選”及康師傅“海陸鮮匯”都給人一種“國際化、現代、時尚”的感覺,康師傅“勁爽拉麪”給人一種“夠勁、爽快”的感覺,康師傅“辣旋風”及康師傅“千椒百味”都突出一種“辣”,有鮮明的產品特色,這還只是在河南市場,康師傅還在各個市場區域內開發了很多地方口味的品牌,如“東北燉”等,同時,康師傅品牌也早已延伸到了“飲料”及“糕點”上,也都有自己的形象,這麼多的“形象”這麼整合在一起呢,怎麼方便消費者記憶呢?

3、康師傅戰略方向過於關注“競爭對手”,而忽略“消費者”,公司提出的“通路精耕、終端掌握”完全是針對“競爭”而言的,但作為方便麪行業的領先品牌,佔據着很高的市場份額,就不要再隨着競爭對手的步子走了,而要隨着消費者的步子走,因為只有最大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競爭對手也只有一直模仿、追隨你,而不能超越你,為何不抽出主要精力來研究消費者呢?

其實,按康師傅人的風格, “不能只提問題,更要提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惜這些問題都是戰略方面的,也或是些大話、空話,又或是像在公司跟領導談這些問題時,領導説這都是很高端的問題,不是一時半會能分析好解決好的。

有時候也在想,康師傅為什麼能有那麼高的市場份額,為什麼能發展的那麼好,我也不能理解的很清楚,單從營銷方面講,感覺康師傅在4個P上做的都非常好,產品質量好,渠道也控制的好,終端控制力強,同時,在管理、物流等其他方面也都很強,市場表現會不好嗎。

有時候又在想,假如我是競品要怎麼跟康師傅競爭呢?好像在4P上都競爭不過他,他的軟肋在哪兒呢?現在在河南市場,主要是白象與華龍在跟康師傅競爭,我覺得白象好好堅持他的“大骨營養”,華龍今麥郎好好堅持他的“彈面”,應該能跟康師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我覺得康師傅的品牌就是他的軟肋,品牌形象“散、亂、不清晰、不鮮明”。他只是知名度非常高,但沒有廣為消費者所知的“利益點”。儘管他定位於“美味”,但這種定位並沒有在消費者當中形成“普遍認知”(只是個人觀察,沒有調研數據),在到康師傅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康師傅“美味”,連他的廣告語也不知道,我也問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廣告語,康師傅要想在消費者心中佔據“美味”定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這方面的流行的廣告語,但他的廣告語也很散:“就是這個味兒”“這個味兒對啦”“這個味兒好”“這個味兒精彩”“這個味兒鮮”等等,這已經有點複雜、混亂了,不便於消費者記憶,別看他都是在説“味道”,可能公司本意還是這個“味道”要上升到“生活、人生”的高度,不僅僅是“面”的味道,但我覺得不如好好提煉一句簡短的、能夠深層次延伸的關於“味道”的廣告語(其實“就是這個味兒”也可以),進行反覆傳播,而且我也沒發現康師傅廣告有很高的媒體投放量。

不過説實話,康師傅面的味道的確相對好一點,自己吃着是,在實習時做口味測試中,發現説康師傅面的味道好的相對多一點,但現在市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本身好也要説的好,更重要的是得想辦法讓消費者認為好。

但白象“大骨營養面”、今麥郎“彈面”定位傳播,都很簡單清晰,簡短易記,這些利益點在消費者心中有着清晰的認知,好好的堅持下去,在此利益點基礎之上,不斷的豐富品牌內涵,打造鮮明形象,提升品牌美譽度,應該能慢慢的提升銷量,擴大市場份額。

當然,做品牌的同時肯定不能放鬆渠道、終端的競爭,尤其是產品的創新,前些陣子“五穀道場”不就鬧了下方便麪市場嗎,他具體是什麼原因死掉的我不清楚。儘量的實現差異化,消費者的第一、第二需求被滿足之後,還有第三、第四需求,還可以以不同方式細分市場,比如按年齡細分,開發針對老年人的面。除了產品創新,還有渠道創新,營銷模式創新,學習一些大品牌的市場運作方式,做公關,做聯合營銷,聯合媒體,聯合其他企業,有效利用網絡傳媒等等。

康師傅工作心得報告

首先我很感恩,我很感謝領導給我的機會,我也很感激前輩們給予我的引導和鼓勵。我相信人生的抉擇很多,機遇卻有限。我更堅信 機遇永遠垂青於有準備的人!每個人從每段經歷中的收穫都不一樣,自從加入康師傅的大家庭,我竊喜,竊喜這次的受益比以前的任何一段經歷都要激-情澎湃和充實。

康師傅業務員心得體會 篇6

我於20xx年xx月xx日開始到貴公司工作,從來公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們的這個團隊中,不知不覺已經二個月。一直以來,我努力實踐着自己的諾言,力爭做到更高、更強、更優。下面,我就這二個月的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與同事作個簡要彙報,以接受大家評議。

1、康師傅不愧是企劃界的"黃埔軍校",在康師傅也是我首次真正在企業內、在市場上感受到課本上、學校內學到的東西,在去康師傅之前,剛學過《銷售促進》這門課,這是我專業首次開這門課,老師講的核心理念就是做促銷要不僅僅能提升短期銷量,更要能和消費者有心裏的實實在在的溝通,能維護、強化、提升品牌形象。到康師傅後公司點評我們做的勁爽拉麪的校園推廣案時就特別強調這點,讓我極其驚訝,而且康師傅選擇贈品都特別注意對品牌的影響,而且企劃MS人員每月都有IMC規劃,以前一直只在書本上見到的IMC沒想到剛一工作就接觸到了,不過這只是很簡單、很表面的IMC。

2、康師傅的終端生動化做的真好,終端控制力真強。康師傅的終端生動化樣式非常豐富,什麼“新品嚐鮮區,插卡、搖搖牌、爆炸籤、海報、帷曼、三層架、四層架、大堆箱、小堆箱……”太多了,我都記不住了,我覺得快消品中沒有比康師傅的終端更“生動化”的了,包括可口可樂。而且對終端的控制力特別強,排面佔比高,SKU數多,生動化佈置多,上新品速度快。

3、康師傅的管理真嚴,不管是哪部門、哪方面都管的很嚴,據説這是台資企業的“通病”,在那兒還經歷了一次總部的稽核,每個人都緊張的要命,而我們這些實習生卻累的要命。

4、康師傅的執行力真強,對細節要求真仔細,對貨架、排面、產品陳列的要求特別細,很佩服。

5、康師傅的會議真多,真長!

6、康師傅的加班真厲害,一般不會正常下班,可能企劃部每個人都熬過通宵。

7、康師傅的下級都叫上級“領導”,辦公桌是平的,都用筆記本工作(是不是方便開會啊),剛到公司時對這些特別不適應,特別想有一個自己的獨立空間,可惜等我適應了,卻又走了。

8、康師傅(企劃部)對實習生的要求真高,每天寫日誌,每月寫總結。都實習了兩個多月了,還有一次面試。從招人到留下得面“四次”。

9、康師傅(企劃部)給新人的工資真高,轉正後2700的工資應該能讓財院的畢業生“欣喜若狂”,尤其是我,可我卻主動離開了。

10、康師傅的人力促銷真多,導購加試吃,每週都做,促銷員帶東西很多,都得打的去,投入挺大的,但説實話我暫時是感受不到他的市場效果。

11、康師傅把“營銷”稱“行銷”,把“渠道”稱“通路”,這兩個明白,應該是中國台灣的習慣,但把“促銷員”稱“工讀生”就不明白了,也是中國台灣的習慣嗎?

12、康師傅連實習生的工資都要扣什麼營業税,始終不明白怎麼回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636lp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