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精選20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精選20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説。作者張德芬以其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精選20篇)

它以小説的形式,講述女主人公經過偶遇的一位老人的指點,從煩惱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快樂,並取得生活事業雙豐收的故事。它通俗易懂,少了純心理學書籍的深奧枯燥,講解和詮釋一個個耐人尋味又貼近生活的道理。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煩惱,比如對某人的討厭、對工作的煩惱、對待遇的不滿等等,都是我們自己人為地在放大。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我們為什麼不快樂?那是因為我們失落了真實的自己。學會用潛意識的方式去處理情緒。

我們所揹負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帶來的,別人是無法強壓給我們的,因為我們可以不接受。總是認為自己的苦惱時因誰或其他什麼而帶來的,其實不然,真正讓自己苦惱的是我們自身,過於看重那些會讓自己苦惱的事。

我們多少人是因為與別人攀比而疲於奔波,為財富為地位,可一旦擁有了所追求的財富地位卻並沒有感到幸福反而有些人更懷念以前清苦的日子。因為那不是真正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那是外在的東西。就象作者在書中所談到的快樂和喜悦的區別,快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悦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所以因與別人攀比去追求財富地位過程會帶來快樂,但一旦實現了快樂也就消失了。而如果是自己真正想擁有財富和地位且明確擁有了財富和地位就會造福社會讓更多人幸福那就不一樣了,那就達到了喜悦的境界。

個人都有自己的最頂端,不要為虛榮追求那遙遠的不現實,自己會被自己活活壓垮。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你逃也逃不掉,不是你的得到了也會失去至少失去原有的光澤。那麼你得到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外在環境影響着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讓我們容易失落真實的自我;認識真我,從自身做起。因為外面沒有別人。這本書讀了之後讓人受益頗深,要試着學會放下,當我們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另外一種結局,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2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本關於身心成長的小説。作者張德芬以其樸素的筆觸揭示了人們煩惱和痛苦的深層原因,用平實而樸素的語言詮釋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書裏解釋了我們一生追求的東西,但只能用五個字來表達,那就是愛!喜悦!和平!為什麼這麼努力了,還是追求不到想要的幸福?真我與愛、喜樂、平安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我們要遠離真實的自己?我們不是每天都在演戲嗎?演各種角色,但是我們願意演多少?為了在這些生活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根據當地的情況戴上一些面具。這是我們看不到真實自我的原因之一嗎?我也這麼認為我也同意這個觀點。

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你內在自我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射着你的內在自我。當外界有什麼東西觸碰到你的時候,記得往裏看,看看自己的哪一面又被觸碰到了,看看哪些陰影沒有整理好。不要把精力浪費在外在的、不可改變的、不可抗拒的事情上。首先在內心層面做一個調和,然後把精力放在應該付出什麼,外部能改變什麼上面。因為我們所有痛苦的根源,都來自於不知道自己是誰,盲目的執着和追求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快樂取決於外在的東西,所以一旦讓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再存在,你的快樂就會消失。而快樂,則是由內而外的綻放,從你的內心油然而生。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外界也拿不走。

所以,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積極的思想,那麼好的人、好的事、好的事都會和他產生共鳴,被他吸引。同樣,如果一個人總是悲觀、憤世嫉俗,那麼他身上發生不好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大概就是書裏説的味道相近,物以類聚的原因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3

幾年前,結識了一位朋友。工作成績顯著,生活悠然自得的他贈送了《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我認真的拜讀後,寫下一些體悟,與各位分享。

作者從一位知書達理的電視新聞主播,轉行到一位為追求自我真相不辭艱辛跋山涉水的心靈脩行者,張德芬融匯貫通了理論與現實,通過一個主人公的小故事,傳達了她生活及工作的精髓。引導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找到自我價值。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及工作。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環繞了女主人公若菱與智者老人的多次對話,揭示了人身的奧祕。“你是誰?”這是老人問若菱的第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是誰,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書中,讓我明白什麼是真我。真我由愛、喜悦、和平三者構成。那麼真我對於人生有何影響呢?書中老人給我們畫了一幅畫,一輛馬車,加上馬車伕,後面還有位乘客。這輛馬車的前進要靠這匹馬,如果你問這匹馬,你有沒有權利決定怎麼行進嗎?馬兒會説:“有啊!我這不就是努力地在前進嗎?沒有我,這車是走不動的呀!”但是你要問它“那你剛才為什麼往左轉哪?”它會説:“我覺得左邊的臉緊緊的,我就轉彎了。這這匹馬其實是我們的表意識,我們自以為可以操控生活,做出自由的選擇,但實際上,我們是一個自動化制約模式下的機器,很多時候身不由己。讀到此處你會明白,這個馬車伕就是我們的潛意識,也就是我們人生的自動化導航系統。這位乘客才是人生的真我。真我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方向,理想和追求。在尋找真我的過程中,我們先要努力地把潛意識的部分儘量帶到意識層面,這樣我們離真我也會愈來愈近。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麼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向身邊靠近。

那麼,如何找尋真我呢?書中介紹了一種瑜伽尋找法。基本上,任何能讓你專心一致、活在當下的運動,都可以幫你與身體重新連接,所以運動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時的心態和狀態。所以無論是跑步、快走、游泳、瑜伽,只要你能夠專心地關照自己的身體,這些運動都可以成為探索自我的方法。

除了身體上需要淨化外,我們還需要擺脱負面情緒的圈套。負面情緒就像痛苦之身在我們的身體裏,自成一格。想要扼制負面情緒,書中告訴我們一個小方法。每天要念,要寫——我看到我正在尋求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納這種感受,並且放下對它的需要。負面情緒,你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而且還會更強。所以,看見了以後,就先接納它,然後告訴自己,我不需要這個情緒啦,我要放下對它的需要。這是説給潛意識聽的。久而久之,潛意識接受這種信息,我們的負面情緒會越來越少。情緒是一種能量,會來也會走,對於教育孩子來説,大人不要過多地干涉,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怎樣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無限的愛和支持。

本書中有一句話説得好,讓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當外界有任何事物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再集中精力去應對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每一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恨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藴含豐盛美好且精心為你打造的禮物。

書中的老人其實就是一面鏡子,印照出我們心態的陰影面。所以藉由老人的指引,我們反求諸己,修心、正心、養心,才能有好的心態。生命來去匆匆,無法臆測也難以捉摸。無論身處力爭上游的快跑階段,或逢人生變故減速慢行的彷徨時刻,或是看盡千山萬水絢麗歸於平淡的躊躇關頭,面對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唯有抱着關照內心並時刻感恩的心態,一切事物才會自動還原水落石出。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4

最近看了本書,朋友推薦的,書名是《遇見未知的自己》,講述的是關於都市身,心、靈脩行的書。

這本書教會我們如何快樂地生活,如何走出困境,也教會我們如何循序漸進地改變生活,使之更加美好。她以小説的形式來向人們講解和詮釋一個個耐人尋昧又貼近生活的道理,感覺很特別。人生,在瑣碎的細節中,讓天性的純真蒙塵,不能讓我們再以純真明亮的眼睛注視身邊的人、事和這個世界。競爭和自由主義經濟模式,極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慾的膨脹,於是,人就陷入到這些貪婪和佔有的漩渦之中,正如書中主人公若菱所言“活着好累!”,以至於累得漸漸失去自我,以至於到連“我是誰”這個基本問題都看不清楚的地步。正因為失去了真實的自我,極力追求內心真實需要以外的東西,所以,人們佔有得越多,迷失得就越嚴重,內心也就更加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家庭中,壓力越來越大,失望越來越多,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

書中一位老者給出答案:那是因為我們失落了真實的自己,沒有學會用潛意識的方式去處理情緒。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許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和標準來約束自己,也用這些來衡量和批判他人。這些是我們每日所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都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基礎,也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們會根據我們的經驗和掌握的知識去判定它,不管它帶給我們的是快樂還是痛苦,其實大多數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導致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它自然的發生,而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我們自己選擇他們這樣的或那樣的發生。就像書中所説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書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沒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終會走到哪裏,但是人們總可以確定想去的方向。無論是力爭上游的快跑階段,或者是人生變故減速慢行的彷徨時刻,或是看盡千山萬水絢麗歸於平淡的躊躇關頭,我們都會面臨其中許許多多的喜怒哀樂,唯有保持惜福感恩的心態,一切才會走向完美。

我們要記住,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恨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滿懷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藴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只想説一句,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5

《遇見未知的自已》,這本書是我上次去金瀚展覽中心參加書展時買的。第一次去書展的時候,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人那麼多,卻意外的有那麼多喜歡讀書的人。逛了一上午,一無所獲,就買了一些香港的英文報紙,公考的熱門理論書,還有這個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已》。

斷斷續續翻了好幾天,終於又看完了。看完最後一行字,合上書,仔細想想上面説的是什麼,但是很模糊,記不住幾個完整的句子。不是裏面的故事不精彩,而是很多都挺專業的,懶得去理解。書的封面上有“都市身心實踐班”、“中國世界第一部身心小説”等字樣。廣告上的信息看似很大,其實講的是一個城市白領遇到老人的故事。像大多數勵志書籍一樣,這本書只是告訴我們要找到真正的自己,追求崇尚愛、歡樂與和平。然而,通過講故事,讀者可以深刻理解內心世界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改變許多現實。

説實話,也有點像鼓吹“唯心主義”。但是,“理想主義”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必要的。人往往需要審視自己的內心,看看有沒有扭曲。太現實了,會很辛苦。想要單純的快樂,平凡的幸福,可以更容易的從“心”開始,在意識上做一些改變。

書中有一句話“外面除了你自己沒有別人”。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但看完整個故事,我們就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外面沒有人,所有外在的東西都是你內心投入的結果。意思類似於“吸引定律”。進取樂觀的意識能吸引進取之光,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負面想法惹出來的。所以要關心內心,勇敢一點,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喜歡泡一杯綠茶,聽着輕柔的鋼琴曲,靜靜地翻頁,放鬆自己,享受寧靜,享受自己的娛樂…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6

兩年前第一次接觸《遇見未知的自己》的時候,只對『真我就是愛、喜悦、和平;快樂是短暫的,喜悦是長久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別人的事、自己的事』這幾句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又重拾起這本書,經過2年多歷練的我對這本書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這本書濃縮了在初次閲讀此書之後所接觸的身心靈課程和資料中所涉及的理念。是身心靈愛好者入門的上佳閲讀書籍。

這次的重讀讓我注意到與身體的連結是第一層需要做的。如果能一直堅持做,或者是定靜力比較強的人,就可以達到入定的狀態。這是真正定的開始,真正內觀自己的開始。定能生慧,當慧升起時,就會知道如何處理障礙自己的人、事,所有的情緒、思想都會平復。內在的喜悦自然的迸發出來。並且會帶着臣服、感恩、寬容的心態看待萬事萬物。帶着這樣的心態也就會到達心想事成的狀態了。可以説與身體的連結就是迴歸生命本源的一扇門。當你完全開啟了它,後面的幾個層次都是觸類旁通的。

第二層的情緒在第一層的基礎上就比較容易接受和臣服了。

第三層的思想強調的是定靜和轉念的作業,在沒有情緒平靜的狀態下,人會意識到人對事物的看法有很多面,不再固着在某一個看法上,念頭一轉,心境就轉,態度也會跟着轉,結果就會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第四層的身份認同是告訴我們要時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明確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目標。不去餵養貪得無厭的“小我”。

當你情緒平穩,內在充滿着感恩之心和強烈的願力,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去做的時候,你就會心想事成。

但如果你無法跟你的身體取得連結,你也無法接受你的情緒,無法改變自己的思想,靠外在的認同來定義自己。你就會像女主角一樣活的痛苦不堪。女主角在智慧老人的帶領下突破一層層的障礙,最終活出了真我。這只是小説美好的願望。現實生活中沒有多少人會像女主角這麼幸運,很多人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後才不得不放下、臣服、面對,一部分人有幸被喚醒去認識真正的自我和做真正的自我。但因改變的願力不夠還沒能突破這四個層次,還被“小我”的需要所牽絆着。

我有幸得到兩位老師的幫助從身體入手,打通身體內的能量管道,清除身體細胞的負面“胜肽”,讓身體與生命的本源真正的連結,讓內在本就存在的愛和光湧現出來。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7

看了李強老師的《為你自己工作》之後,感受頗深。我感同身受地聆聽着每一節都有現實意義的課。李強的話語字字珠璣,不經意間所説的每一句話都給人予很大的啟迪和反思。

首先,你是在為誰工作

這看似很簡單的問題,有很多人會説:"我只是某個企業中的普通一員,我是為着薪水而給老闆打工的。"在現實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是為薪水而工作的,因為薪水對每個人都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從客觀方面去講,這其實是一種消極、被動去對待工作的態度。正因為這樣,很多人進到某個企業去工作時只是關心自己眼前的利益,只關心這個月自己能領多少工資,希望自己在上班過程中偷懶時不要被老闆抓到。慢慢地,在思想上發生了變化,進而迷失了方向。在這種情緒的帶領下,表現出來的工作態度就會是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待會再説,明天再説","浪費就浪費吧,反正不是我的",如果每個員工都是這樣想,這個企業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誰認為每天只是在為老闆、為薪水打工,那就是大錯而特錯!抱着這種心態工作的人,永遠不會成長和發展,亦將永無出頭之日。

李強老師説:在他的公司中,新入職員工都要填寫這樣一份調查表:一、你想要住房嗎?二、你想要配車嗎?三、你想要百萬年薪嗎?四、請問您能給我做什麼?當他講前三個問題時,我認為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當他講出第四個問題時,無疑是當頭一棒!是啊,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有很多求職者往往只會想到:工資多少?有養老保險嗎?有福利嗎?有假期嗎?有住房補助嗎?等等。唯獨沒有想到的卻是:自己能為公司創造多少財富?説到底,就是沒真正弄清自己是在為了什麼而工作。為此,李強老師告誡我們: "不要僅僅為薪水工作,你應該為夢想而工作,為自己的前途而工作,為你未來的人生和成長而工作。"要想得到,必先付出,心在那裏,收穫就在那裏。只有從內心裏明白都是在為自己工作,個人價值、個人能力才能充分得到發揮。

其次,擺正心態對待工作

李強老師説:"所有的規章制度永遠是你生存的工具。"是的,一個企業的規章制度不是用來約束個人的行為,而是用來提醒你應該如何去學習和工作,怎麼做才能得到提高和進步,更能強調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制度就像是一條底線,只有把自己的心態擺在正確的方位上,才永遠不會去觸碰這條底線,才能把企業真正當成自己的家,才會知道自己原來就是這個家的主人,才能安心以主人的心態用心去工作,在工作中獲得快樂。李強老師道出了工作的四種境界:認真-認識體會,掌握時間1-3年;務實-認識體會,掌握時間3-5年;求新-認識體會,掌握時間4-7年;合作-認識體會,掌握時間7-20xx年。

心態決定自己的命運,從改變思想開始,定位不同,心態就不同。心態將直接決定工作的進展,積極向上的態度使得我們工作更有激情,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我們應始終抱着謙虛謹慎學習的態度去對待我們的工作,積極和周圍的人溝通,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能因為認為自己薪水不高而工作大打折扣,敷衍了事。學會擺正自己的心態,個人的情緒不應該與工作產生矛盾。"多説一句話不會死人,少説一句話就會死人,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溝通,才能正確對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只有通過溝通,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只有通過溝通,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只有通過溝通,才能使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以人為本,樹立"自己不是在為企業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的觀念。只有充分認識到為自己工作,才不用別人督促就主動去完成自己的任務,才不會懶惰、不會報怨、不會消極、不會馬馬虎虎、不會推諉扯皮。"認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工作做好",所學到的任何一項技能和知識都將是你未來生存的工具,那些都是自己的財富。積極用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不斷超越自我!

再次,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待人處事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李強老師説的很實在,這正是每一位老闆希望員工具有的。企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我們應該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就象對自己的家人負責一樣。我們應該感謝企業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感謝企業給了我們展現自己的平台。我們應該用感恩的心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回報企業。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會努力找工作" ,這是很真實的話語!今天,我們有工作,就應該珍惜工作,在工作中要隨時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幹任何事都不要拖延,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克服困難,不要找任何藉口。本着"誠實做人,精明做事"的原則,以"嚴、細、精"來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執行力,恪盡職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到年底回顧這一年來自己所做的工作時,你就會感慨:原來自己這一年來很好地完成了許多工作,取得了這樣那樣的成績,原來企業這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奉獻!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感,也是感恩的一種體現!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會產生抱怨;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會感到乏味;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不會在困難面前退縮;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會覺得工作是為自己;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在受到批評時就不會感到委屈;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才能真正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最後,再次引用李強老師的話:當你擁有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你正在體現你生命的價值!當你做好一份工作的時候,你正在使你的生命升值!只有懂得工作是為自己的人,才真正能懂得工作是多麼的快樂,生命是多麼的有意義!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8

學校組織的心理講座教師推薦我們讀一讀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已》,很快從網上下載了下來,但拖了很長時間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去讀一讀。最近總是被一些事情困擾,便想起了這本書,一看便不忍放下,用了兩個晚上讀完了,雖然有些地方自我不是很明白,但還是覺得收穫頗多。。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觀點,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觀點,我挺喜歡這本書的,應當説我喜歡這類書——“心靈雞湯”類的勵志書籍,以前也讀過幾本,這類書總給人帶來一場心靈之旅,讀的時候總有一種熱情澎湃的感覺。我總是説自我的心態很好,其實不然,我的心態沒有自我想的那麼好,我會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並且有些事情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對思想方面,更是不會研究,對於已發生的事情不會學着理解,我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其實我明白就算我不能像女主人公那樣真正地從思想、情緒和身體的桎梏中解脱出來,但讀完後還是有一種如浴春風的感覺,思緒不再是剪不斷,理還亂。人人都會遇到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但卻從來沒有去深究人為什麼會有那些情緒,那就好比是明白了機器是怎樣運轉卻不明白原理,讀了這本後,明白了人喜怒哀樂的源頭,明白了我們要什麼,我覺得書裏説的很正確,人類所追求的東西,像權利啦,財富啦,健康啦,最終的目的還是追求喜悦和內心的和平。

心境決定人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點無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緒無法調節,我們蜂擁着學最熱門的技能、找最賺錢的工作、報考最時髦的學科……我們總是期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實現我們的夢想。但生活永遠不會和我們想象的一樣,所以我們要有自我的一套方法來舒緩殘酷的現實帶來的壞情緒,從此刻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惰性與私心,珍惜時間和夢想,告別庸俗、浮躁,堅持信念,永遠追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經常審視自我,自我給自我上課,自我給自我打分,尋求真我,解放自我。有時間休閒時不妨靜下心來認真讀書,讀一些關乎身心靈成長的書,修心,養心,正心。

這本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9

前幾天,我閲讀了張德芬的《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故事講述了遙遠大陸的神祕傳説:神祕國擁有一個祕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很完美。公主招親宣佈:只要有人能夠找到那個祕密,公主就跟他結婚。阿南一心想娶公主,他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靜,所以能夠在旅途中克服重重困難,也從中學會了心想事成的祕密,並收穫了真愛。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我覺得,很多人都沒有想清楚,那是否是自己真的想要的,所以當他們達成了自己的目標時,發現失去了很多,而變得不快樂。其實追求自己想要的沒有錯,但追求任何一個目標時,要明白自己為什麼想要,要想到任何事情都會有一些得失,要明白什麼是自己不能失去的。只有這樣,才不會在一開始出發的時候,就錯了方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期望有一盞阿拉丁的神燈,心裏想着什麼,吹一下神燈,結果就會如願以償。這是多麼美妙的好事情阿!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盞神燈,那就是我們的信念,是內心真正迫切渴望實現的願望。我們有了堅定不移的信念,內心才會生出源源不斷的力量,指引着我們的方向,我們要相信自己必須能成功,這樣我們才有勇氣克服各種困難,最終能夠心想事成,得到內心真正想要的。

誠如書中所言“心想事成”確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潛力。但為什麼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能事事都“心想事成”呢?最主要是我們沒有聽到來自心靈深處的吶喊,心靈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但他們又是如此脆弱,外界的太多想法遏制了他們的吶喊。我們從一生下來,耳邊充斥的就是父母教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再大一點,是老師的諄諄教導。我們到底是否有停下來,好好想想,我們沒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老師的話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潛意識裏,成了那所謂的信念。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國古代的陋習——纏足。纏足始於隋,也源自民間傳説。相傳隋煬帝東遊江都時,徵選百名美女為其拉縴。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她痛恨煬帝暴虐,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製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並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也儘量把腳裹小。然後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隋煬帝見後龍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吳月娘慢慢地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便投河自盡了。事後,隋煬帝下旨:日後選美,無論女子如何秀麗,“裹足女子一律不選”。但民間女子為紀念月娘,便紛紛裹起腳來。至此,女子裹腳之風日盛。

白天一雙腳痛得寸步難行,到了晚上一雙腳放在被子裏不但痛,而且蒸熱燠悶,有時簡直像炭火燒着一樣痛苦,睡覺時只能把腳放在被子外,半夜起來捱着腳痛哭是常有的事。如此陋習,在當時竟如此風行,這恰恰就是我們忽視了心靈的吶喊,我們聽不到那悲涼的哭聲,聽不到女子在被裹時的痛呼。

我們要正視自己的心靈,傾聽心靈深處的呼喊,讓自己時刻都能“心想事成”。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0

去年,閒暇之餘讀了兩本書,其中最為感動的是作家劉墉文集中的《超越自己》,那是他兒子考入美國著名的高中史岱文森學校時,他寫給兒子的一系列信件。劉墉本意是啟發兒子怎樣面對艱險橫逆的環境和未來的挑戰,教他怎樣發揮潛能,超越自己!對於以為人父、四十不惑的我來説不僅是收穫了教育兒子的良方,更收穫了做人的道理。“你不能失敗”是他寫給兒子的信件之一。文中引用西方哲學家赫伯特的話:“一個人如果二十歲時不美麗,三十歲時不健康,四十歲時不富有,五十歲時不聰明,就永遠失去這些了。”也就是説,這個世界是不等人的,時間是不等人,如果在你年輕的時候該耕耘的時候不去拼搏,那麼在你該收穫的時候也會一無所有。

這篇短文也在我原本平淡如水的心緒中激起了層層浪花,使我這十多年來日漸麻木的心有了再度振作的慾望,讓我感覺到儘管單調的法警工作很多年沒什麼變化,但社會是不斷變遷和飛速發展的,即使工作內容沒變化,但是偵查工作的方式在不變化、偵查設備在不斷更新,如果不學習理論、不掌握技術,就不能適應提高檢察工作技術創新的要求,那就是一種落後,是一種失敗。猶如作者所説:“馬斷了腿,當然還能活!但是身為一匹馬,不能跑了,就算活着,又有什麼意義?”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你的語言、語言影響的行為,行為結果決定你的思維,思維影響你的態度。做為一名老法警,曾經崇高的理想和澎湃的激情,已隨時間消磨殆盡,對待工作的態度平平淡淡,猶如“斷了腿的馬兒”。想想七十多歲的老人尚有考上大學的,我才四十沒有理由不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對待人生就是要有不懈的努力與強烈的責任感。我要在法警技能上有所突破、在偵查方式上有所提高、在日常的檢察工作中有所創新,實現自己曾經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人生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面對安逸的生活,我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因為有着“鐵飯碗”能吃“皇糧”,我就沒有憂患意識、迷失前行的方向!而劉墉的文章中總是有許多勵志和心理輔導性的東西,總是能提出許多不凡的見解,讓人看了就覺得備受鼓舞,振奮人心,看了就覺得生命應該活出精彩!是劉墉的字字珠璣,告訴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家人,如何對待紛雜的社會。告訴我的孩子如何戰勝自己的惰性,克服依賴心理,找到自己前行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人生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超越別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1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教師閲讀推薦書目中唯一的一本小説,可以把它當做一本有趣的小説讀,也可以當做一本生活指南細細品味。讀的時候聯想到自己的經歷,聯繫到自己的困惑深入思考下去,對自己尋找未來的路徑有一些啟迪。細看封三美女張德芬的照片,你會相信這是一個45歲的女人嗎?簡直就是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小女生。這時你也許會相信改變自己的心態,輕鬆地去活可以抗拒歲月對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人容顏的改變,進而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活出別樣的自己。

全書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區,一個沒有手機、沒有汽油的孤單白領階層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時恰逢老人為故事的開始。隨即引出老人的提問:“你是誰?”讓人逐步地去理解“小我”與“真我”。

是啊,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誰?總是把外在的條件,或者自己的一個身份,一個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東西理解為自己。為去追求我們所定義的某個身份,總是在不知某個時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我們總是在做我們自己思想的奴隸。就像書上説的警示的句子“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東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虛假認同”“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應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我是誰呢?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快樂”與“喜悦”有所發現。快樂是短暫的“快之樂”,稍縱即逝,我們尋找快樂往往是向外界去尋覓,比如有人喜歡購物逛街,滿足自己的物慾,但這種快樂是短暫的,慾望滿足了又有新的慾望膨脹,正所謂慾壑難填。有人喜歡聚在一起搓麻將、打撲克,玩的時候是興奮,不過這只是短暫的精神麻醉,曲終人散後是更多的孤寂與空虛。所以我們要尋找喜悦要向內去尋覓,去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自己的靈魂。從內心發出歡喜心,微笑着面對生活中的人和事,以感恩的心態面對生命的每一天,那麼你會倍感輕鬆。向內尋找你會逐漸地瞭解我是誰,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我離我的真我到底有多遠的距離,我真正渴求的是什麼。

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和呼吸永遠是當下的`。活在當下,讓自己的身體與心靈聯接起來就從吃飯睡覺開始。吃飯和睡覺是生命中的兩件大事。吃飯就吃飯,把飯吃飽,別老是憂心忡忡,總想着沒有做完的工作。以莊重、感恩的心情捧起手中的飯碗,細細咀嚼,慢慢品味,生活的滋味就在吃飯的過程裏了。睡覺就睡覺,把覺睡好,可以擁有充沛的精力面對全新的一天。我的奶奶在世的時候就説:“力氣是個寶,晚上去了早上到”,這就是睡覺休息的神奇功效。一夜睡不好,十夜補不了。睡覺時氣定神閒,甭胡思亂想。擁有你所擁有的,享受你所享受的。一般人只能做到前者,只有智者才能擁有後者的追求。

“欲速則不達”。放慢生活的腳步吧!生活如此美妙,請關注此刻。過去與未來都屬渺茫,只有此刻真實,抓住此刻,用心吃飯,用心睡覺,同樣以細膩的心思用心做事,要用心,但永遠不要操心。時風來哉,種子自然會破土而出,長成挺拔的參天大樹,耐心地等待,時機成熟,所有的期盼自然水到渠成,所有我們應該遠離浮躁與焦慮,取而代之的是學會安靜、寧靜與平靜。

隨着女主角生活上的衝擊和起伏,以及配角的經歷我成長理性的帶着我們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去探討,研究“真我”幫助我們從思想,情緒和身體中解放出來。“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些事在生理學上來説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來長期且固定的關係,比方説,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悲慘痛苦……那麼你就每天都在重複地為那張神經網絡連接線和整合,這就是變成了你的情緒模式。”教我們如何去操作我們的身心;感受我們的潛意識;擺脱我們的情緒;檢視我們的思想。逐漸的揭開層層包裹的同心圓,找到“真我”和我們的本質“愛,喜悦,和平”

愛過,痛過,哭過之後,學會臣服當下。這話好像是對我説的,要試着活在當下,臣服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就像書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會持續”事實擺在那裏我們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勞,同時還要臣服我們對事件衍生的負面情緒。就像老人的那句“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他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願我們都像春蠶破繭而出。開始就是未來!我的同事王寶坤幾年之前就對我説:“不完美才是人生”。過分追求完美,事事苛求完美,受傷的必然是自己。我們必須適應社會,不可能讓社會來適應你。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對於可能改變的事情嘗試着去努力。做到做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最喜歡書中的一段話:“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藴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所以,雖然現在我們正在低谷,請你開始感恩,因為我們已經開始拆開那個禮物了,請讓我們繼續勇敢的、樂觀的去面對,我們會看到那個不一樣的驚喜!”沒有人可以給我們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也沒有道理可以徹底讓我們覺悟。因為這個相對的世界沒有絕對的道理。但是,我會把這本書比作靈脩地圖,只是每個人可能選擇不同的主幹道。而它讓我在心靈成長的路上又有了新的進步,去讓我開始真正的關心自己,並且學會如何真正的關心自己。它教給了我不同的思考方法,對心靈有益,可以療傷,可以勵志,可以讓人沉靜下來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2

讀了幾本劉墉的書,越來越喜歡他了,一個很認真生活,總是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快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對兒子劉軒的關愛、教誨與期許,在這本書信《肯定自己》加以發揮及引導,寄理於的字字句句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面向人生挑戰的殷殷提醒和深切期翼。他是智慧、大度、仁愛的父親,父情子心相互輝映的一對父子。劉先生的人生經歷或自己身邊事寫出來的,內容實在,看後感悟良多。從別人的故事中悟出自己的人生哲理,並整理精彩語句保存。

1.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看重自己,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自己。

2.睡覺,是為醒來之後,走更遠的路。

3.這世上沒有永無爭執的朋友,卻有俞摩擦愈光燦的友情。真正朋友的爭執,不見得非要錯的那方先伸手。當對的一方,先伸出友情的.手,錯的一方將握得更緊。有珍惜,更有感激!

4.世上許多人苟且、拖延,最後失敗,都是有了“再賭一把吧!只一把就好!贏了就走!”心理造成的!

5.成功不是可以等到的,成功也不必靠機緣,成功是要積極“去成功”的!

6.人生不可能都是順境,小時候太嬌,只怕未來難以刻苦,也不容易瞭解別人的疾苦,使你變得孤獨。

7.從小做起,從家做起,自助助人。一個真正成熟的現代人,是能屈能伸,並懂得充分自助的。

8.朋友不在於平常多麼熱乎,而是在最需要的時候,是否能及時出現。

9.生與死常在一線之間,有與無也沒人能保險,只是生長在福祉中的人,常不知道世間會有不幸這件事,直到有一天他真正地失去!現在你有了這種恐懼對你會有很多好處,使你有憂患意識、使你惜福。使你感恩,也使你更加愛家人,並知道把握現有美好的一起!

10.年輕人有叛逆並不壞,但你更要知道,什麼情況是需要大勇的時刻,最重要的是他能“知恥進乎勇”,在眾多同學面前翻然改過。叛逆期過後,往往能把那種特有的衝動,發揮到學問或事業上,而在未來有傑出成就!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3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是上次跟去錦漢展覽中心逛書展時買的。第一次逛書展,感受最深就是人好多,想不到喜歡看書的人還真不少呵。逛了一上午,也沒啥收穫,就買了幾份香港的英文報,一本考公的理論熱點書,還有就是這本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

斷斷續續翻了幾天,總算讀完一遍。看完最終一行字,合上書時,再仔細想想裏面講什麼,卻都很模糊了,也記不起幾句完整的句子。不是裏面的故事不精彩,只是有不少挺專業的,也懶得去多領悟。書的封面寫着“都市身心靈脩行課”、“華語世界第一部身心靈小説”等字樣,標榜的資料似乎很大,但其實就講了一都市白領偶遇一老人的故事。跟大多數心靈勵志書籍一樣,這本書無非也是告訴我們要尋找真正本我,要追求崇尚愛、喜悦、和平。但它經過講故事的形式,讓讀者更深體會內心世界的變化,是能夠改變很多現實的東西。

説句實在話,確實也有點像在推崇“唯心論”的意思,可是,必須程度上的“唯心”確實也是必需的呀,人很多時候,就真的需要好好審視下自己的內心,看看是否有哪些被扭曲了。太現實,會很辛苦的。想要簡單的歡樂,平凡的幸福,從“心”開始,從意識上稍作些改變,其實能夠變得更容易。

書中有一句話,“外面沒有別人,僅有你自己”。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沒有多大的感觸。但看完整個故事,才明白這話的意思: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身出來的結果。意思也就跟“吸引力法則”差不多,進取樂觀的意識能夠吸引到進取的光芒,很多不好的東西都是自己的消極想法招惹過來的。所以,要關心內在,要勇敢一點,做更好的自己。

看這本書時,喜歡泡杯綠茶,聽着柔柔的鋼琴曲,安靜地翻動書頁,放鬆自己,享受着寧靜,享受屬於自己的一份娛樂……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4

《遇見未知的自已》,這本書是上次跟去錦漢展覽中心逛書展時買的。第一次逛書展,感受最深就是人好多,想不到喜歡看書的人還真不少呵。逛了一上午,也沒啥收穫,就買了幾份香港的英文報,一本考公的理論熱點書,還有就是這本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已》。

斷斷續續翻了幾天,總算讀完一遍。看完最終一行字,合上書時,再仔細想想裏面講什麼,卻都很模糊了,也記不起幾句完整的句子。不是裏面的故事不精彩,只是有不少挺專業的,也懶得去多領悟。書的封面寫着“都市身心靈脩行課”、“華語世界第一部身心靈小説”等字樣,標榜的資料似乎很大,但其實就講了一都市白領偶遇一老人的故事。跟大多數心靈勵志書籍一樣,這本書無非也是告訴我們要尋找真正本我,要追求崇尚愛、喜悦、和平。但它經過講故事的形式,讓讀者更深體會內心世界的變化,是能夠改變很多現實的東西。

説句實在話,確實也有點像在推崇“唯心論”的意思,可是,必須程度上的“唯心”確實也是必需的呀,人很多時候,就真的需要好好審視下自我的內心,看看是否有哪些被扭曲了。太現實,會很辛苦的。想要簡單的歡樂,平凡的幸福,從“心”開始,從意識上稍作些改變,其實能夠變得更容易。

書中有一句話,“外面沒有別人,僅有你自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沒有多大的感觸。但看完整個故事,才明白這話的意思: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身出來的結果。意思也就跟“吸引力法則”差不多,進取樂觀的意識能夠吸引到進取的光芒,很多不好的東西都是自我的消極想法招惹過來的。所以,要關心內在,要勇敢一點,做更好的自我。

看這本書時,喜歡泡杯綠茶,聽着柔柔的鋼琴曲,安靜地翻動書頁,放鬆自我,享受着寧靜,享受屬於自我的一份娛樂……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5

我們難以把握機會,因為猶豫、拖延的毛病;我們容易滿足現狀,因為沒有更高的理想;我們不敢面對未來,因為缺乏信心;我們未能突破,因為不想去突破;我們無法發揮潛能,因為不能超越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有超越自己的經驗,在幼兒期,沒有人逼我們學走路,我們卻試着自己站立,不斷跌倒,不斷站起,不斷試步,終於能從爬的階段,進入走的時期。然後,我對走也不滿足,又要學習跑。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能跑、能跳、能説、能寫之後,那原先所具有的、不斷超越自己的衝力,竟漸漸消失了呢?

因為這是上天設計的,讓我們有了謀生的能力之後,就少有那繼續超越的想法。也就這樣,我們才會安安靜靜地作為一個“凡人”。

只有那少數人會説:“我們不要做一個普通人,我要超越!超越我那看來有限的自己。”於是在這種不信自己辦不到的憤怒和努力下,他們將自己提升了。且隨着不斷地提升、不斷地超越,為人類的歷史,創造出更輝煌的成就。

在這個速度的時代,同一時間永遠只能做一件事的人,將肯被淘汰。

掌握時間的原則:

1、決定事情緩急、輕重,以優先順序來安排時間,免得該做的到頭來沒有做。

2、以大的時間做大的事情,以小的時間做小事,絕不將大時間打碎,用來處理瑣事。

3、以速度爭取時間,將爭取到的小時間,集中為較大的。

4、如果可能,在同一時間,做更多的事情,使時間多元化。

上帝給每個人同樣的時間,只有那事半功倍的人才能有過人的成就;也只有知道計劃的人,才能事半而功倍。

你成功,所以我們奉承你。由於我們如此地奉承,所以你應該成功。如果你失敗,則有負與我們的招待。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可能遇到貴人,這些貴人不願意定真的尊貴,他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你的敵人。

當我們要找自己生命中的貴人時,也絕不見得要得到世俗所謂的榮華富貴的階層去尋覓。許多貴人,都出奇的平凡,而平凡的我們,也隨時可能成為別人生命中具有重大意義的“貴人”。甚至當我們成為別人的貴人是,自己都還不知道呢!

在我們的四周,到處都可能發現自己的貴人,他們不一定是直接提拔你的尊長,反而可能是毫無關係的陌生者、一面之緣的過客,甚至是你的敵人,只要你能在他們身上領悟到重大的事務,以至導引你走向更好的未來,後由於因緣,使你免於原版可能發生的厄運,就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所以,不要輕視任何人,也不要輕視自己,因為平凡的人可能是你的貴人,你也可能成為別人的貴人。

失意人前,勿談得意事;得意人前,勿談失意事。失意是交的朋友,得意時常易失去;得意時得罪的朋友,失意是也難以挽回。

沒有失敗的成功者,只有成功的失敗者;沒有失敗,只有失敗者。

不要以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也不要認為過去的光榮,可以被永久地肯定。在這個世上,“現在的成功”是重要的,而現在馬上便成為過去,下一刻又得有下一刻的成功。

“驚豔”,對的!我們可以説靈感來臨是,會像你突然看到一個出奇美麗的女孩子一般驚喜。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希望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最好是常參加交際,或往女上比較容易出現的場所跑,如果天天待在家裏,或往男生堆裏鑽,你又如何驚豔呢?

所以,驚豔看來是一種機遇,但是這機遇卻可以創造。靈感看來是一種“天外飛來”,可遇不可求的東西,實在卻可以因為我們的努力尋找而變得容易。

如果你沒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戰勝自己的惰性;無法戰勝惰性,就很難把握時間!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這麼一個堡壘:在人生的戰場上,他可以一戰一戰地敗退,但是到那最後的堡壘時,就算下面仍有退路,他也要堅持地與那堡壘共存亡。

快樂是要付出代價的!要被愛,更要去愛;要獲得,更得付出。快樂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先建立目標,並完成它。而就在完成的過程中,在那憂心與釋懷、走人困境與突破萬難之間,我們享有了真正的快樂。

在學習間工作,是一般人所謂的打工。在工作中學習,則是打工者應有的態度。

相信當你拿着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時,會覺得那特別重,也特別輕。特別重的原因是它非不勞而獲的,是你早起晚睡、奔波勞累之後的成果,所以你會珍視它。特別輕的原因,是因為它完完全全屬於你,所以你有最大的支配權,不必像從父母那裏拿到的錢,隨時要考慮使用的方法合不合旨意。如果能這樣,錢對於你才真算是錢,因為一個不勞而獲的人,錢對他沒有意義;一個拿着錢不敢用的守財奴,錢對他也沒有道理。只有賺取它、珍視它、把握它、使用它的人,才算是懂得錢的意義。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6

從書裏面體會到了許多在生活上會碰到的問題,作者藉由寫給自己就讀紐約曼哈頓史岱文森高中的兒子的信中慢慢的去蕪存菁,經挑細選之後所創作出來一本值得我們細細品嚐,慢慢體會書中所有的問題以反解決之道。

書中的第一偏當中提到了作者兒子上學途中所會經過地方都是紐約最亂,也是最常發生強暴,搶劫,殺人的地下鐵,作者告訴他的兒子上學的這段路就好比是人生所要走的路一樣,陸上潛藏著許多的危險,未知,但這條路就像是一個佈滿毒蛇猛獸,危機四伏的森林一樣,不過要是不走過這條閉精的道路,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書中也提到了幽默感在於生活上的重要性,它可以使你的人際關係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它也代表一個人的智慧,機智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胸襟,寬宏的肚量能夠接受別人的冷嘲熱諷,如果我們能有效的運用幽默感,那我想在生活中一定也有不斷的歡笑。

作者説上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公平的,但有的人的時間永遠不夠用,但有的人不但時間夠用,而且甚至還有很多剩餘的時光做自己喜歡的事,對於已經上高二的我來説,如何好好的運用一天之內所有的二十四小時的時間,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必須優先解決的一個問題,作者提出了四個非常好的方法提供我們供做參考,第一,決定事情前的急重輕緩並排好優先順序,免得該做的是沒有做完。第二,用較多的時間做需要花長時間做的事,用較短的時間來處理一些鎖事。第三,以速度爭取時間,將爭取到的時間集中為較大的。第四,如果可以的話,在同一時間內做更多的事,史時間多元化。我也得從以上四點中多多的學習了。

作者提到了他在創作這本説的時候,他的朋友來到了家中拜訪,並看了他的稿子不夠有説服力,應該站在更多立場去想,作者起先很不以為然,但是後他又重新把稿子全都看了一遍,自己也發現這些個稿子的確有必要重新改過,於是作者放棄了前面二十幾篇的稿子全部都再重新改過,終於完成了這本「超越自己」,後來這本書月賣越好,從這件事中又可以瞭解一件事若要達到更好的境地就必須不斷的修改,最好是能夠重新來過。

書上還説絕對不能安於現狀也不可乙太自滿,因為成功的榮譽是短暫的,若不從現在開始準備為了下一個成功,當你失敗的時候只會遭人白眼,因為古人説過「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別人只會看見你的成功,鮮少人會因為你的失敗而同情你。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很有用方法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很幸運的我能看到這本難得一件的好書。現在也推薦給你一看。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7

看了李強老師的《為你自己工作》之後,感受頗深。我感同身受地聆聽着每一節都有現實意義的課。李強的話語字字珠璣,不經意間所説的每一句話都給人予很大的啟迪和反思。

首先,你是在為誰工作

這看似很簡單的問題,有很多人會説:"我只是某個企業中的普通一員,我是為着薪水而給老闆打工的。"在現實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是為薪水而工作的,因為薪水對每個人都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從客觀方面去講,這其實是一種消極、被動去對待工作的態度。正因為這樣,很多人進到某個企業去工作時只是關心自己眼前的利益,只關心這個月自己能領多少工資,希望自己在上班過程中偷懶時不要被老闆抓到。慢慢地,在思想上發生了變化,進而迷失了方向。在這種情緒的帶領下,表現出來的工作態度就會是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待會再説,明天再説","浪費就浪費吧,反正不是我的",如果每個員工都是這樣想,這個企業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誰認為每天只是在為老闆、為薪水打工,那就是大錯而特錯!抱着這種心態工作的人,永遠不會成長和發展,亦將永無出頭之日。

李強老師説:在他的公司中,新入職員工都要填寫這樣一份調查表:一、你想要住房嗎?二、你想要配車嗎?三、你想要百萬年薪嗎?四、請問您能給我做什麼?當他講前三個問題時,我認為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當他講出第四個問題時,無疑是當頭一棒!是啊,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有很多求職者往往只會想到:工資多少?有養老保險嗎?有福利嗎?有假期嗎?有住房補助嗎?等等。唯獨沒有想到的卻是:自己能為公司創造多少財富?説到底,就是沒真正弄清自己是在為了什麼而工作。為此,李強老師告誡我們: "不要僅僅為薪水工作,你應該為夢想而工作,為自己的前途而工作,為你未來的人生和成長而工作。"要想得到,必先付出,心在那裏,收穫就在那裏。只有從內心裏明白都是在為自己工作,個人價值、個人能力才能充分得到發揮。

其次,擺正心態對待工作

李強老師説:"所有的規章制度永遠是你生存的工具。"是的,一個企業的規章制度不是用來約束個人的行為,而是用來提醒你應該如何去學習和工作,怎麼做才能得到提高和進步,更能強調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制度就像是一條底線,只有把自己的心態擺在正確的方位上,才永遠不會去觸碰這條底線,才能把企業真正當成自己的家,才會知道自己原來就是這個家的主人,才能安心以主人的心態用心去工作,在工作中獲得快樂。李強老師道出了工作的四種境界:認真-認識體會,掌握時間1-3年;務實-認識體會,掌握時間3-5年;求新-認識體會,掌握時間4-7年;合作-認識體會,掌握時間7-20xx年。

心態決定自己的命運,從改變思想開始,定位不同,心態就不同。心態將直接決定工作的進展,積極向上的態度使得我們工作更有激情,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我們應始終抱着謙虛謹慎學習的態度去對待我們的'工作,積極和周圍的人溝通,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能因為認為自己薪水不高而工作大打折扣,敷衍了事。學會擺正自己的心態,個人的情緒不應該與工作產生矛盾。"多説一句話不會死人,少説一句話就會死人,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溝通,才能正確對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只有通過溝通,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只有通過溝通,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只有通過溝通,才能使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以人為本,樹立"自己不是在為企業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的觀念。只有充分認識到為自己工作,才不用別人督促就主動去完成自己的任務,才不會懶惰、不會報怨、不會消極、不會馬馬虎虎、不會推諉扯皮。"認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工作做好",所學到的任何一項技能和知識都將是你未來生存的工具,那些都是自己的財富。積極用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不斷超越自我!

再次,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待人處事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李強老師説的很實在,這正是每一位老闆希望員工具有的。企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我們應該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就象對自己的家人負責一樣。我們應該感謝企業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感謝企業給了我們展現自己的平台。我們應該用感恩的心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回報企業。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會努力找工作" ,這是很真實的話語!今天,我們有工作,就應該珍惜工作,在工作中要隨時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幹任何事都不要拖延,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克服困難,不要找任何藉口。本着"誠實做人,精明做事"的原則,以"嚴、細、精"來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執行力,恪盡職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到年底回顧這一年來自己所做的工作時,你就會感慨:原來自己這一年來很好地完成了許多工作,取得了這樣那樣的成績,原來企業這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奉獻!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感,也是感恩的一種體現!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會產生抱怨;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會感到乏味;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不會在困難面前退縮;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會覺得工作是為自己;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在受到批評時就不會感到委屈;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才能真正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最後,再次引用李強老師的話:當你擁有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你正在體現你生命的價值!當你做好一份工作的時候,你正在使你的生命升值!只有懂得工作是為自己的人,才真正能懂得工作是多麼的快樂,生命是多麼的有意義!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8

摘要:這本書收錄印度著名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講以及談話集,全篇以人為本位,破除各種宗師,熱門哲學的思想,強調要想接近真理,獲得真相,必須在沒有任何嚮導的前提下認識自我,繼而覺察自己,付出全力和專注力去覺察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同時保持赤子之心,在這種覺察中,也許那扇真理的窗户會打開,吹進使你革新的風,讓我們體會頓悟、大愛、至美等等,於是在空靈的境界中,我們認識自我,得到自由,並與真理相遇。

關鍵詞:認識自我 克里希那穆提 自由

一. 沒有任何嚮導,避免成為“二手貨”人類

人類總是尋求真理而不得,在於傳統的探求模式是“由外圍向內包抄,通過世間、修煉和壓離,逐漸才能開花結果,才能培育內在的美及愛。 然而事實上,這樣反而使人變得更加狹隘、瑣碎而低劣,就像剝春筍般一片一片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許明年,也許下輩子才能看到結果”,所以要摒棄形式主義,宗教家既定的模式等等,要想真正改變,必須拋開昨日種種,探尋無嚮導,而不是“總是滿足於他人的描述……活得即膚淺又虛空,我們充其量只是二手貨人類。”如此這般才能真正走上接近真理的道路。也就是説沒有任何的理念權威能指導你自己, 克氏也不能,能做的是提醒你,幫助你。

二. 大部分人的現狀

書中有關於恐懼,暴力與憤怒,人際衝突,煩惱,昨日重擔的獨立篇章,每一章都是可以單獨成為主題的演説,我暫且理解為這是大部分人的現狀。對現狀有深入的瞭解能幫助我們迴歸本心,走到認識自我的道路上來。在這裏選取部分闡述如何認識這些侷限的現狀。“恐懼、暴力、憤怒”是由念頭引發的,只有思想停止活動,我們才能看見他們的全貌,要想超越暴力,既不能壓抑它,也不該拒絕它。我必須正視它,研究它,跟它親近——觀察、覺察。”筆者的理解在於並不是觀察恐懼,暴力,憤怒本身,因為這些是無形的,我們也很難做到真正觀察他們,並且我們觀察到的大多是令我們產生這些的對象,我們應當觀察自身的感受,例如呼吸,體會心緒和源頭,或者這樣內觀的方法來的有效。

三.觀察真相,覺察自己,認識自我

在書中提到認識自我應當沒有嚮導,既然沒有什麼可以做我們的嚮導,那我們究竟如何去真正認識到自我,可以説這是克里希那穆提希望幫助眾生的核心,首先要做的是觀察真相。在文章中,克氏提到“時間最難的事之一,就是單純地去看一件是。我指的是那種毫無恐懼、直截了當地看一件事的單純。我們要好不扭曲地看到自己的真相,我們説謊是,就承認自己在説話,既不掩飾,也不逃避 ”,我們必須成為自己的導師與徒弟,正視自己,這種認識需要謙卑的態度,同時正視當下,時刻保持敏鋭的心思覺察“活生生的是你的本來面目—你的憤怒、你的殘忍、你的兇殘、絕望、痛苦和悲傷。能認清這些就是真理。只有學會如何去觀察生活中的這些真相,你才可能瞭解真理。你是無法透過空想、文字障、期望或恐懼的得到它的。 ”一如作者傑德.麥克納在《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闡述的觀點:開悟是由自身觀察,不分好壞判斷的心,以澄清空靈的心境觀照,自然完整地得到的。我想這種開悟即觀察真相,覺察自己。

四.認識自我得到自由境界

自由究竟是什麼,隨心所欲?讓我們看看克氏是如何解讀的:“自由乃是一種心智狀態,它不是某種東西掙脱的自由,而是一種自由的意識,一種可以懷疑和追問一切的自助遊,它強烈、活躍而富有生氣,能清楚各式各樣的依賴、奴役、臣服及逆來順受的陰影。這種自由意味着徹底的孤獨……你從來不曾孤獨過,因為你充滿了記憶、限制、昨日的怨言和牢騷,你的心從未好好清理過這些垃圾,也唯有死於昨日的種種,才可能獨處。內心享有獨處的空間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那意味着存在的自由、行動的自由以及任意翱翔的自由。”自由是向內的,是自我充盈的圓滿狀態,停止對外的追求,是一種靈與肉合二為一,心靈上的平靜與和諧。

總結

克氏的書中提到“我們心智從出生到死亡,一直在不斷的接受某種文化的定型,然後形成一個狹隘的自我。多少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受到國籍、階級、類型、宗教、傳統、語言、教育、文化、藝術、風俗習慣及各種政治宣傳、經濟壓力、所吃的食物、所處的氣候、家庭、朋友、經驗等等各種事物的影響。”我想這本書就是可以治這些影響的良藥,他如同一位激進又不乏温柔的智者,幫助讀者一步步走進自己,通過如何認識自我,認識人的現狀:什麼是快感、恐懼、暴力、人際衝突,最後達到什麼狀態來闡述,使我們瞭解自身侷限所在,促使我們靜思,冥想,進行自我發現之旅,真相就在你心中,亟待你自己去探索。另外他對人性種種卑劣的展現始終是抱着不排斥不壓抑的態度,而是轉成空無,以清明澄靜的狀態達到真正認識自我,並與真理相遇。讀克氏的書有如枯草遇見醴泉,通讀下來無疑是暢快,大有裨益的。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19

《遇見未知的自己》應該算是我看的第一本靈心小説。作者在自序中寫到:如果你在追尋人生的答案,或是在嘗試解決人生的一個難題,或是你正處在一個停滯的階段,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也許就在本書的字裏行間,你會有心領神會的一刻,因而答案自動浮動。我有同樣的問題存在,於是抱着希望讀了這本書,讀完之後心中有很多感觸。

書中的老人其實就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心態的不合適,繼而指引我們反求諸己,修心、正心、養心,擁有好的心態。老人説: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戲,這個內在真我不會隨你的身體而生,也不隨着死亡而消滅,它可以目睹、觀察人世百態,欣賞日出月落,雲起雲滅,而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老人還告訴我們: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的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藴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

下面談談書中主要的觀點與我的看法。

1、從古老的問題“我是誰”開始,當然書中的老人也不會告訴你這個千古之謎的答案,“我是誰”“我到底要什麼”“我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三個問題帶我們進入,告訴我們“我們所有人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地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我們平時都戴上了太多的面具,似乎很少是活在真我中。

2、書中介紹了吸引力法則:“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麼好的人事物會和他共鳴,被他吸引;反之亦然”。其實,這個就是潛意識法則中的信念的力量。

3、我們不斷重複的行為、情緒、思考模式,造就了神經細胞之間的網絡佈線系統,這就是我們人生腳本或人生模式的成因。

4、臣服:就是看到自己的抗拒,接納自己與外面的所有一切,包括負面的一切,沒有評判沒有目的。

5、很好的結尾語:“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

我們不知道命運可以改變,我們所做的,就是去和現實抗爭、對現實不滿、想要改變他人,改變環境,但卻是徒勞無功,反而適得其反。我們不知道一切的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變了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面鏡子,正如智者的指引,讓我們擁有好的心態,力量是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正如女主角若菱最後能夠在智者的指點之下,改善內在的狀態,進而改變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蠶破繭而出,迎風飛揚。

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讀書心得 篇20

讀了這本書後,使我感觸很深,震撼很深,這本書是一位用心良苦的父親把兒子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寫在紙上,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與他進行愛的溝通。通過看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感悟了許多。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重視自己!創造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麼去要求別人來肯定我們呢?真實的世界充滿誘惑,充滿憂患,充滿生死離別,陷阱與不公平。如果一個人不能超越自己,用自己的腳來站立;不能創造自己。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就不能肯定自己;就不能無怍於天的説:我肯定自己。

另外,一個人,還要學習接受失敗。利用倒下的時間喘氣,並思考再攻擊的辦法。許多敵人,就看準你“輸不起”的個性,使用激將,起鬨和幸災樂禍的方式,逼你失去理智,陷入更深的泥潭!人生不可能都是順境,小時候太嬌,只怕未來難以刻苦,也不容易瞭解別人的疾苦,使你變的孤獨。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

之處。在恰當的時機,把你特有的美好一面表現出來,讓別人驚訝的發現,就是驚豔!如果你發現這個社會不公平,與其抱怨,不如自己努力,去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當你發現原來的計劃行不通時,不要去想那計劃花了多大功夫,或有多完美,因為不通就是不通,再完美的計劃也沒用。

讓我們在肯定自己的基礎上再來創造自己,超越自己,然後再無怍天地的説一聲;我成功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zjd4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