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

孝敬正當時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説:“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麼説,街坊鄰居也這麼説,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着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麼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國小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佈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着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着、陪着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着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鐘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説:“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牀上一忽兒睡着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着,心想:媽媽不會……

想到這,我衝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着冷顫,我二話沒説,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説:“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着説:“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着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説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着安慰我説;“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

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2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心?孝道。

是誰教會了我們吖吖學語?

是誰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們?

又是誰將自己的年華飛逝換來了我們成長着的生命?

是父母!人們説: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瀰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後,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説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

蘇轍曾説:慈孝之心,人皆有之。還記得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嗎?田世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愛已經堅如磐石。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可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着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而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難道真的不如烏鴉,不如羔羊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卻能引發我們的深思。孝心,並非是長大後才有的責任,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奧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裏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簡單,可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裏滿載着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於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温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3

懂得孝敬父母

自從我們呱呱落地就要懂得感思,孝敬父母。因為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有一種愛,他是無悔的,無怨的,那就是父母對我們無私偉大的愛,對於這份愛,也許,我們這輩子都彙報不了,但我們也要竭盡全力去回報這份珍貴的愛,但這在我們眼裏,這份愛是裏所當然的。

古語説:“羊有跪乳子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作為子女也要“滴水子恩當湧泉相報,”要懂得感恩,回報父母。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無私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感到委屈時,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的是父母………!

其實,父母想要我們回報的並不多————他們只需要我們的一句問候,少一句埋怨;他們只需要我們對他們多一些掛念,少一些忘記,他們只需要平安,快樂的生活……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4

中華民族具有許多優良的傳統美德。例如,寬容,誠實守信……而我卻推崇——“孝”。

俗話説:“百行之首,以孝為先。”孝敬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法律義務。雖然我們還是示成年人,還不需要贍養父母,但是決不能對父母大不敬。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呢?

我們現在應該從小事做起,從周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現在在家中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善事父母日孝。”如果我們現在不知道孝敬父母,長大了可能會在遺棄老人的跑道上出現“大名”,走上被告席。

現在,我們雖然不必“香九齡能温席”,但是從小懂得“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的道理,隨着年齡的增長,對父母“服其勞,憂其疾”是十分必要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孝敬父母要從小時做起。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5

不能等:有人説,等我們有錢了,讓老人家坐在錢堆上隨便花;等我有時間了,帶着父母,暢遊天下,在有生之年瀟灑個痛快!那是不可能的,等我們有錢了,父母的牙還能啃得動包米嗎?等我們有時間了,想帶着父母去周遊世界,他們還能上得去飛機嗎?我們能等,可父母年紀不可等,當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時,對父母孝心,其實不就是在我們平時的“滋潤”中完成。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父母上了年紀,究竟還能有多少個春秋?別讓日後自己徒增遺憾,落淚以視悲哀!“孝盡父母的事情永遠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錢能夠得到全部表達的。

父母要錢幹什麼?他們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更不是在這種時候還自鳴得意的認為老人是欠了我們的,甚至為此而和老人慪氣!當父母上了年紀所缺的應該是與兒孫其樂融融的相處!也就是在父母難於動身時的一個代步,在口渴時的一杯茶水,在寂寞時候的陪伴,在生病時的一次次問候……這些都是老人內心所渴望的!感恩父母養育情,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6

我看到周圍形形色色講孝道和不講孝道的人,感觸很深,覺得歷代儒學之士大力宣揚“孝道”在慢慢的流失。古時,皇帝都緝借推崇“孝道”,來穩定其統治。而現代社會的個體,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往往都忽略了“孝道、孝順”。我覺得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孝道”屬於社會意識形態,僅作為一種美德來提倡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立法!

我們都有孝敬父母的義務,也都有教育子女的義務。張尚昀的孝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這與他所受母親的言傳身教以及他本身的經歷是分不開的。張尚昀真正做到了孝,筆者為其總結為:“敬字當頭,敬養兼備!”

“百善孝當頭”;“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這裏所引用的幾句足以證明:孝道,已不僅僅是一種通過行為表現出的人倫道德,而且還是一種社會行為,行孝者對社會公德負責,肩負着社會責任。古代是這樣,而現代呢?對孝如何理解?不會到了現代,孝就發展變化得面目全非、連道德和責任也變成別的玩藝吧?嗚呼!只差一點!筆者便從古到今的侃侃孝道是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今天這副德行的。

孝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在甲骨文中就有個“孝”字,也就是説,早在十一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們就懂得把打獵得來的肉給父母先吃了,這就是最原始的孝。當人們把樹葉裙變成布衣時儒學也就產生了。孔老夫子將孝道加以概念化並且極力推崇,且達到空前的程度。雖然秦始皇對孔老夫子的調調不大感冒,又統一文字、度量衡什麼的,但怎麼忙活倒也沒將孝字從“字典”中拿掉。他這一心軟不要緊,一晃就是20xx年,再晃就晃到了“五四”。

猛醒的新青年們將新思想帶來了,有了西方的東西,隨之而來的是歇斯底里的反孔。直到一切舊的東西消亡,並且腐爛掉。夠狠、夠絕,孔老夫子的那一套算是被新青年們刨個坑給活埋了,而且還壓了誰都難以搬動的石頭。五四運動固然是掀起現代文化高潮的主力軍,然而現代文化就是簡單的西化?傳統文化中的確有很多糟粕是為人所不取的,但也不能全盤否定吧?真若如此,難道不違背 "批判地繼承"的原則嗎?既然是批判地繼承,那麼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不該被摒棄的。起碼孝道就是其中一個冤死鬼。新青年們這麼一搞,孝道可就變味了,甚至變成灰了。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7

孝道是我國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有一個阿姨叫張嫂,她因為沒去大城市的醫院看病,只在村上的醫護站看,那裏又貧窮又沒有好的醫療器材,醫生的技術又差,張嫂只是得了一點感冒,而醫生卻説她失去了生育能力。張嫂回家傷心的哭了一夜,於是她去福利園領養了一個小女駭,並把她起名叫楠楠。一開始她十分疼愛楠楠,後來她發現自己懷上了孩子,這對她來説無疑是一個天大的驚喜。她去縣醫院把孩子生了下來,母子平安還生了3個,兩男一女。於是她開始對楠楠不好了,一次,她把大兒子和小女兒支去河邊撈魚了,讓二兒子去很遠很遠的外婆家送東西。楠楠剛到家,張嫂假借把楠楠洗澡,把她的手腳綁起來,用燒紅的的鐵往她生上戳,痛的她直叫喚,弄完後還把她洗了一個熱水澡,同學們想一想這該有痛啊?隔壁的李嫂知到後,就把楠楠收養了。

一轉眼十年過去了,楠楠已經是一個天津理工大學的學生了,她成功的讀完了大學後決定回家看看,聽她媽媽説張嫂患上了嚴重的腦癱,大兒子,二兒子,三女兒都棄她而去,楠楠聽説張嫂4天沒吃飯了,立即煮了些餃子送過去,張嫂三嘴兩嘴把餃子全吃了,吃完後還對着楠楠説:“你是我媽媽!”楠楠一直撫養着張嫂。有一天,來了一個老頭,他正是楠楠的親生父親,對楠楠説:“我要死了,還有兩千萬等你繼承。”

好人終究有好報,有人説這是命運,我承認我相信命運,但我更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8

假如這個世界沒有陽光、水源,沒有父母,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那麼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沒有陽光,就沒有温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着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於不會,不願感恩。的確,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説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然而,這不應該是藉口。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所以,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我不會忘記不久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學逛街,一個也就四五歲的小男孩,從前面跑了過來。因為已經是冬天,羽絨服把小男孩撐得圓嘟嘟,像個小皮球滾動了過來。他問我到動物園坐哪趟車,我告訴他就在那邊坐4路車。他高興地又跑了回去。我和同學就往前走。我們都走得挺遠的了,聽見小男孩在後面“哥哥哥哥”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便站在那裏等他,看着他一腦門子熱汗珠兒地跑到我的面前,我問他有事嗎,他氣喘吁吁地説:“我剛才忘了跟你説聲謝謝了。媽媽問我説謝謝了嗎?我説忘了,媽媽讓我追你。”我不會忘記那個孩子和那位母親,他們讓我永遠不要忘記學會感謝,對世界上不管什麼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了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父母。

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9

父母,生命歷程中的最佳搭檔,人生路上彼此的扶手。

父親,智慧、力量的化身。父愛如山,在每個家庭又何嘗不是呢?父親,每個人眼中都為嚴格、嚴厲,確實,男人嘛,一貫的作風都為沉默,即便是生氣,也是在沉默中爆發。父親的愛,不在眼中,與大眾父親相似,在子女面前不一貫不露任何馬腳,讓人感到一股威嚴存在。父親的形象我永不忘記,在這些年來,除了高興,我找不出任何時刻的微笑。因為我理解父親,在兒女面前不輕易流露出歡樂、愉悦的表情,只為了然我們有害怕的對象,有精神上的壓力;只為了我們這一代能更好地發展下去。父親的愛不在言中,更多的是行動。

母親,慈愛、勤勞於一身的女神。母愛如疆,在多少個日日夜夜無不一樣地為家庭服務着,僅僅為了家庭。母親,一個平凡的名稱,當那一刻生下我們時,註定着要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一生而勞累一生。母親的愛融融泄泄,無不伴隨在身邊的細節之中。想想在家時,晚上踢掉的被子是誰為自己掖的;身上穿的衣服又是誰搓紅了手才搓乾淨的……是個享有母親這個平凡名稱的女人做的。在多少個時刻,她為了我們操碎了心,而我們呢,與她爭吵過一次又一次,最終得到的是什麼呢,只是傷痕與悔恨……

父母,一個平凡的名稱,背後卻有不平凡的故事。因為父母,才有我們;因為父母的日出夜歸,才有現在的美好生活。父母的一生為了我們,我們怎麼不孝敬他們呢!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0

讀了這本《中華孝道故事》後,深有感觸,尤其是看了其中的《母愛是鍾》。

故事説:作者讀國小時,家境貧困,沒有鍾,每次都要到附近王麻子家看時間。一次,作者又去看鐘,王麻子讓他買個鐘回家看。作者回家後就放聲大哭,而他的母親卻説:“孩子,咱人窮志不窮,以後別去他家看鐘了,媽給你報時。”他上中學以後,時間就更緊了,每天天不亮就要步行到位於市區的二中上早自習。

母親這隻“鍾”更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使他一次也沒遲到過。但是這位母親也有失誤的時候。一天夜裏,天上陰雲密佈,星星始終未露臉兒,遠處胸肌有死絕了似的未叫一聲,母親沉不住氣了,忙催促他起牀。他到校門口後,只見大門緊閉,原來才凌晨兩點。他就在馬路上來會不停地跑,直到天亮學校開門。放學回家後,母親聽完他的敍述,便摟住他哭了。第二天他放學回到家,一眼看到桌上擺着一支嶄新的小鬧鐘,他又看看母親,見她躺在牀上,面色蒼白。原來是母親賣了血,買了鍾。他頓時鼻子一酸,淚水奪眶而出。

我感覺母親的一生確實如鍾,為了兒女長大成為有用之才,她一刻不停地奔忙着。多麼偉大的母親啊!為了孩子,可以捨得一切,忍受一切,充當一切,包括為兒子上學做一隻報時的“鍾”。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生於我們的偉大母親呢?可憐天下父母心,兒行千里母擔憂。我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尊師重教、孝順父母、團結同學的好孩子。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講究忠孝。這本書還講述了一個關於對老師尊敬的故事,就是毛主席給徐老祝壽。

徐特立是毛澤東青年時期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即使在幾十年以後,身為毛澤東仍舊對師恩念念不忘。他曾經説過:“徐老師我在第一師範讀書時最敬佩的老師。”

寫完這封長信之後,毛澤東仍然顧不上休息,他連飯也不吃,就趕去壽堂親自將祝壽準備情況檢查了一番,知道每個環節都落實了他才放心……

老師把他們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我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多麼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啊!他們是我最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1

孝!自古以來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在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反覆沖刷,仍能煥發耀眼奪目的光芒。然而,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經黯淡無存了!

現在的青年,不專心學習,打架、逃學是屢見不鮮的了。有的,不顧父母的辛苦,回家後母親做的菜不合心了,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腳,指着父母的鼻子就“開戰”,什麼難聽的話都蹦出口了!有的還是網吧裏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兩天,不吃不喝,更談不上回家了!讓父母在家擔心不已、坐立不安就罷了,末了還得等父母三請四請的請回家,有時磨破嘴皮,到最後還被子女大罵一通,撞了滿頭灰。有的,揮金如土,把這種習慣當作闊氣的表現。經常不回家,父母的好言相勸全當耳邊風了,左耳進右耳出。好了一兩天,又不見蹤影了,還三天兩頭的打電話要錢,久不久還惹出了事。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難道,這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就這樣被青年們“征服”了嗎?噢不,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雖然我們沒有億萬家產送給父母,但我們能送一束鮮花;雖然我們沒有豪華的小轎車帶父母出門旅行,但我們能牽着父母的手陪他們散散步……其實父母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需要一點温暖。我們應該盡我們的能力,為他們盡孝!

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孝,你們做到了嗎?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2

唉,又是榴蓮上市的季節!每當這萬果之王上市時,其他各水果都為之黯然失色,無論價錢怎麼昂貴的水果,都將失寵,唯有榴蓮獨佔鰲頭。人們開口閉口,只談榴蓮,由此可見,榴蓮在大馬一帶多麼得寵。

榴蓮一上市,大街小巷,街頭街尾,盡是榴蓮攤。警方與衞生官,似乎也一隻眼開,一隻眼閉,讓那些榴蓮小販在榴蓮季節打撈一筆。

可別小看一個榴蓮攤,如果生意好,每天賺一兩百元是易如反掌的事。難怪許多人當榴蓮上市時,都臨時改行設攤賣榴蓮。欣賞人們選購榴蓮,也是一絕。有的看蒂是否完整有的看刺的疏密來決定肉包的大小、有的捧起來又嗅又吻,嗅嗅香味是否夠濃,裂縫的不要,蛀蟲洞的不選。滿意了才叫小販打開來看。有些人打腫臉皮衝胖子,拿起榴蓮裝模作樣,又嗅又聞、邊搖邊敲,儼然是十足專家樣,其實明人眼裏,尤其是內行的小販,暗自偷笑不已。

上個星期,爸爸心血來潮,專程載我到笨珍去選購榴蓮。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便抵達笨珍了。到了叔叔的攤子,由於爸爸是叔叔的老顧客,所以比較便宜。李叔叔笑臉迎人地招待客人。由於顧客雲集,所以他忙得不可開交。爸爸選了幾粒榴蓮,李叔叔用他的熟練手法剖開榴蓮。當我們看到那黃肉乾包的榴蓮時,讓我們垂涎三尺。於是,我們便毫不客氣地使用五爪金龍把榴蓮塞進嘴裏。那甜中帶澀的榴蓮,令我齒頰留香,真是名副其實的好榴蓮。攙嘴的我吃得嘴脣邊都粘滿着榴鏈。“榴蓮出,紗籠脱”,説明榴蓮魅力無法擋。但是,吃了榴蓮後,我們必須喝些清涼的飲料。以便不會生病。

榴蓮小販,當然也有三兩招,否則怎麼能夠“掙吃?”明知這粒榴蓮已有一部分已經爛了,他們卻很機巧地剖開另一面,讓你看到厚包黃肉,不疑有他而買下,回到家裏才發現,但已太遲了,錢已四平八方地放進他們的袋子裏了。

榴蓮季節到來時,花園住宅或組屋區清潔工人的工作會比平時多一倍,每天垃圾堆裏總有一半是榴蓮殼,甚至有許多自私自利的住户,把一袋袋的榴蓮殼炮製在電梯門口,讓清潔工人去打理,這也許就是馬來西亞人所表現的“公德心”了。

每當榴蓮季節過了,大家都會期待着下一個榴蓮季節的到來。好讓老饕又可大快朵頤一番。我希望明年也一樣能品嚐到齒頰留香的榴蓮。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3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綵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綵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己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

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傷心,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所以二老大笑。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麼孝順,我們現代人就更應該孝順父母了。這使我我想起了一個詞“百善孝當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順。此時我想到了,我有沒有像老萊子一樣孝順父母?有沒有讓父母開心?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媽媽和我在家。突然,媽媽的肚子疼了起來,媽媽叫我拿藥來,可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媽媽,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

這時,我腦子裏浮現出一個身影,那是媽媽,他肯定為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現在,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的機會,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終於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媽媽説:“有兒子真好。”我開心地説:“還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後會向二十四孝裏的孝子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4

常言説“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精神動力。當前社會隨着經濟的發展,經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慾等思想侵蝕了一些人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複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藉口,不能把“孝”付諸於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了滑坡現象。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淨化、啟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體現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老師„„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思想境界的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於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為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着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髮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後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俗話説“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是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説,“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為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醜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發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我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5

孝是一種傳統美德,更是一種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的古代名句。這膾炙人心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近親,從小對父母,親人要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揹着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

當然,世界上也並缺乏有孝心的人。只是看完下面的這個故事,你會感動的流下眼淚。在一些貧困的家庭中,有着這樣一羣少年,他們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為父母排憂解難,照顧弟弟妹妹,承擔家務勞動。她們堅強,她們勇敢,她們和我們一般年紀,他們就是最美孝心少年。在這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吳林香,她六歲時父母離異,有重組家庭。又生下了弟弟,他的外公摔倒了,是右手殘疾,外婆也患腦溢血半身不遂,媽媽也得了癌症,但她仍然堅持着用微笑來面對生活。

相比之下,六歲時的我們,正温暖地躺在父母的懷抱中撒嬌,父母安慰着我們。這個故事使我熱淚盈眶,在我看來,她是多麼堅強!還記的黃香嗎?那個在冬天用自己的身軀捂熱父母被窩的孝子。還記得茅容嗎?總是將美味留與母親獨自享用。還記得陳毅嗎?一位為母親親自洗尿褲和髒衣服的元帥……像這樣的事情還用許許多多!只是缺少了我們的觀察與發現!

如果你想回報父母,並不一定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只需要為了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中,順從父母一點就可以了,相信他們一定會非常欣慰的,因為:百善孝為先!

孝道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6

百事孝為先,在中國的禮儀中“孝”排在第一位的。在中國古代頻頻出現孝子,就咱們的語文報紙上學過的和,就是典型孝子。他們的行為在當時社會看來就是一個標準的孝子。“舉孝廉”是指漢朝作官的一種資格。漢代的察舉制的一種,意義與西方國家的國會和各級主官很近似。所以“孝”在當時很被人重視!

而在現代社會中,“孝”字可能慢慢的從現代人心中淡化,一些人對父母的嘮叨很反感,而父母的嘮叨其實是一種對自己關心。怕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中犯什麼錯誤。而青年人就是不能理解這些老人們的心思,而是用一種冷漠的態度對待父母的嘮叨。當看到父母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嘮叨、一天又一天為子女操心,而子女卻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是很讓人心寒的!

其實在現代社會中,“孝”表現在每一個方面。孝順孝順,以“順”為主。什麼事都應該順着父母,父母不可能會害你或者從你身上得到什麼好處。所以一些事情還是應該“順應”父母的意見,而況他們都是過來人。我們不提倡“愚孝”就像古代人那樣的什麼三年不吃肉,有吐血什麼的。。。我們現在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應該用文明的眼光對待“孝”。

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爭做“孝子”的唯一措施就是看自己為父母多少多少錢,為父母提供何等何等的奢華的生活,其實“盡孝”並不是這樣的,在人老的時候,很需要能和子女團聚在一起,吃頓飯,嘮嘮家常。僅此而已,並非要子女為他們做什麼事情,而一些子女每個月事給父母不少的生活費,但是父母並非能用這些錢,都是攢着,説句不好聽的話,將來有一天兩眼一閉,這些錢不是還回到自己的手裏?與其給父母錢,還不如説和父母出去旅遊一趟,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這有温度的感情,可比那冷冰冰的錢更有心意。

所以説,“盡孝”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父母,和父母嘮嘮嗑,這對父母來説已經足夠啦!

請各位同學今天回家之後就對自己的父母盡一份自己的“孝”,不論採取什麼方法,我想父母一定會很高興的。就從現在開始,不要在將來留下什麼遺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yxkd7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