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正所謂“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劉備當年也只是一個小官,可他靠的是愛民之心是仁義之心。就從這一點便可看出劉備強。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壓百姓,用懷疑的目光看着每一個人,讓人見了他就覺得害怕,於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復返了。可曹操並不也全是缺點,從後面的故事中我們發現最終還是曹操贏得了勝利,這又是為什麼?答案就是——正是奸詐,幫助了他奪得權位。因為他曾在幾年的奮戰中攻下過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許多的人都信他,這就為今後的魏國打下了創建的基礎,之後,他又用計謀操控了當時的皇帝,這更有助於他與其他兩國對抗,。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20xx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獲得了許多勇士,形成猛將如雲的氣勢。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再説説那大家都認為非常聰明的諸葛亮。大家都認為他有勇有謀,為了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我認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明智的。例如,蜀吳聯合火燒赤壁的時候,曹操敗走華容道。諸葛亮知道關羽欠了曹操一個人情,但卻把關羽放在最後一關。以我來看,諸葛亮可以讓關羽在第一關,由關羽把曹操放走,再由趙雲等殲滅曹操的殘兵敗將,這樣連關羽欠的人情,和曹操都解決了,這不是一舉兩得嗎。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也許諸葛亮當時真有什麼客觀因素吧。

在這本《三國演義》中讓我最敬佩的是曹操。可能別人對曹操有一些誤解,曹操是一個奸雄,他有勇有謀。有官渡之戰的大獲全勝,也有赤壁之戰的失敗經驗。在我的眼中,曹操不再是大眾所唾棄的那個白臉,他是一個英雄。沒了曹操,劉備便失去了光彩;沒了曹操,誰來貫穿整部《三國演義》?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覺得三國時代的生活很苦,國家和國家還經常打仗,讓許多孩子和父母都無家可歸。

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可憐。

我想對三國時代各國的統領們説幾句:“你們不要再打仗了。你們這樣打仗爭奪地位,口上説要讓天下太平,可你們這樣做會讓更多的老百姓失去親人、顛沛流離,甚至失去性命。還是各國和平相處吧。”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最敬佩的是諸葛亮,因為他足智多謀,還很會用兵,幫劉備打了許多勝仗,為國家立了不少的功勞,臨終前囑託讓他手下的一個文武雙全的姜維統治三軍,可誰知最後劉備那個不爭氣的兒子阿斗聽了太監的話,把姜維給趕走了,最後姜維認為自己對不起丞相諸葛亮,自殺了。

我認為這本《三國演義》很有看頭,以後我還要再細細閲讀品味。利用暑假時間我還要看其他幾部名著……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同學們,你們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嗎?我可看過哦!這裏面記載着戰爭時期發生的每一件事。你們知道有哪些人嗎?嘿嘿!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有曹操、劉備、諸葛亮、張飛、司馬懿、魏延、高翔、張角、張寶、張樑等等。在這些人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了,因為,他聰明過人、知識豐富。我想:如果他把知識都傳授給我那該多好啊!在那麼多文章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空城計》這篇文章了,現在,我給你們説説吧!

諸葛亮聽説街亭失守,就趕緊讓全軍撤退,並帶領五行人馬去西城搬運糧草,一切都被諸葛亮設計好了。這時,司馬懿統領十五萬大軍向西城殺來。此時此刻的西城只剩下一丁點兒人,一個個嚇得魂不附身。這時,諸葛亮想出了一個妙計,他下令將所有的旗幟全部放倒,士兵一個都不準暴露!四面的城門全部打開,只留下少數人扮老百姓,灑水、掃街。將士們摸不着頭腦,只能按丞相的軍令去辦了。諸葛亮帶着兩個童子登上城樓,坐下來彈琴。魏軍部隊趕到時,見此情形,不敢前進,派人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不相信,便親自去看,只見諸葛亮笑容可掬,燒香彈琴,旁若無人。再看看城門,只有老百姓在灑水掃地,平靜得出奇。司馬懿越看越疑惑,他趕緊下令:後軍變作前軍,前軍改為後軍,火速撤退。

蜀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魏軍的十五萬大兵被諸葛亮嚇走了,原來諸葛亮設下的是“空城計”。

哈哈!十五萬大兵居然被諸葛亮的一個“空城計”嚇走了,諸葛亮真是足智多謀啊!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諸葛亮:這人太神了。作者刻畫的他太假了,又是社稷壇求東風,又是八卦陣困司馬懿的。我不太相信。不過羅貫中寫了一些我比較喜歡的一部分,就是諸葛亮不是樣樣都擅長。他擅長火攻。而且火攻也不一定成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準備好的火攻計劃,把司馬懿憋在了一個葫蘆口。火攻一開始,天竟然下起大雨。嗚呼哀哉……

曹操:奸而不滑,這人我喜歡。不管那個動亂時代,還是現在和平時代,這樣的奸雄才能成就大事業。曹操“唯才是用”。身邊多少的謀臣啊。荀彧,再看看劉備身邊的謀臣,在諸葛亮出廬前有誰?歎哉,歎哉……(曹操唯才是用比誰都大膽)

孫權:這個人在我心裏有種“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想法。孔融。但是再想想,如果在現在這個年代,他們混的應該不錯了。孫權,接他哥的班,也會是個好集團董事的。孔融,也會是個好的集團領導人的。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看完了《三國演義》,我對人物有許多感想。

有劉備、曹操、呂布、孫權、張飛、關羽等。

第一:劉備。一個雙耳過肩,雙手過膝,長跑加短跑冠軍。一個醜陋的人,他弄丟了自己的老婆、孩子、關羽、張飛……他丟過所有人。劉備是一個比較虛偽的人物,他的馬是的盧馬。

第二:曹操。一個小白臉。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在《三國演義》裏的評價非常低。

第三:關羽。義字當頭,大紅臉。長長的鬍子。他刀是青龍偃月刀,馬是赤兔馬。

第四:張飛。黑臉張飛,掉進炭裏都找不到的。

第五:諸葛亮。是劉備的軍事。他想當中興之臣。諸葛亮是饅頭的創始人。我覺得他十分像一個跑龍套的呢!

這就是我的感想,我最喜歡的就是劉備。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意味深長。《三國演義》是四大名着之一。這本書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把許多人物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説:劉備、關羽、曹操、諸葛亮等。這本書主要寫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鬥爭,這本書從東漢末年一向寫到晉朝那個時代。書中有幾個人物讓我對他們產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就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義,也很有愛心,也十分的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説,劉備為了統一亂世,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後,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必須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必須能聯吳抗曹。

然後是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為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為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後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於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齊去找劉備,最後最後與劉備會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為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述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

最後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説:當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矇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能夠説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能夠統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正因周瑜的一個小計策,而失去了蔡瑁、張允那麼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為他帶給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

透過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好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後事時,託付楊儀主持全局工作,將兵法傳與姜維。此時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楊儀當魏延鬧情緒時可相機處死他。而魏延這邊正氣鼓鼓的:論資格,他最老;論功勞,他最大;論文謀武略,他不輸楊儀、姜維,而到頭來這把年紀,還得聽小輩調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舉動:放火燒了蜀軍回撤的棧道,揚言要擒殺楊儀。最後還是楊儀和馬岱合力斬了魏延。此其三也。

之所以造成魏延悲劇性的命運結局,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很大的關係。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諸葛亮卻始終對魏延抱有成見,而且還當着魏延的面説一些不利於團結穩定的話。無論魏延怎樣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久而久之。魏延心裏總憋着一股火,諸葛亮對後事的安排就是一根導火索,當諸葛亮死後就爆發出來。

諸葛亮用人不當不僅毀了魏延的一生,還毀了自己苦心經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在幾個關鍵性的環節上,在錯誤的地點,選擇錯誤的時機,任用了錯誤的人,導致功虧一簣,抱憾終生!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説得一點兒不錯,今天我們就來説説《三國演義》吧!《三國演義》有很多精彩的歷史,完美的結局,如:“三英戰呂布”、“水淹七軍”、三氣周瑜”……

在《三國演義》裏,我再喜歡關羽,因為他是忠義的化身,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智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温酒斬華雄,水淹七軍。在導演曹操,因為他陰險狡詐。

我們就主要來説説千里走單騎吧。關羽騎着赤兔馬來到第一關,守城的是東關嶺孔秀,兩人打鬥許久,關於最後還是勝了。在關羽的全力拼搏之下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第五關,守城將領——滑周秦琪。兩個人説了些話,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羽。兩馬相交,只一合,關羽到起,秦琪頭落。關羽説:“當吾者已死,餘人不必驚走。速備船隻,送我渡河。”軍士急忙撐傍岸。關羽請二嫂上船渡河。

《三國演義》好看的地方還很多呢!有時間我再給你細細講解。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讓我收穫了許多知識,認識了許多英雄,有刮骨療毒的關羽,有粗中有細的張飛,還有才華橫溢、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下面我説一個空城計。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裏。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説:“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着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着説:“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裏拿着拂塵。城門裏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説:“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説:“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這就是《三國演義》,有機會就去看看吧。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從古至今,《三國演義》這本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被封為了四大名著之一。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的原著,儘管書中的文字很難讀懂,可那精彩的細節和優美的語句還是把我吸引住了。從第一回到第一百二十回,從桃園三結義到三分歸一統,回回都精彩,回回都令人留戀。

這本著作主要講了漢朝滅亡,而後分割成三國,每國都有一個君主,分別是蜀國的劉備,魏國的曹操和吳國的孫權。因三國不和,導致互相殘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後三國滅亡,統一成了晉朝。

看了這本書,我既為他們勇敢、頑強和不怕困難的精神而折服,又為三國的不和而歎息。那英勇澎湃、奮勇抗戰的關羽;神機妙算、顧全大局的孔明,還有那智勇雙全,身為一國之君的孫權那一代代豪傑軍師,無一不讓我敬佩。但是他們分裂三塊,互不團結,總是引發戰爭,一心想統一天下。正是他們的不和,導致了許多農民將士家破人亡,命喪黃泉。那些英勇悍將就這樣相互殘殺。每次戰爭過後,剩下的就是大量將士的屍體、散架的投石車和破爛不堪的旗幟。要是那時三國能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建立大朝,繼續發展事業,使天下太平。

是呀!我們班也是一個團體,就像一個拳頭,握緊打過去才重。記得那是20xx年的學校科技節,我們班的同學踴躍參加,這兒幫幫,那兒幫幫,忙得不亦樂乎,團結一致,結果在科技節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就像手一樣,一根手指頭抓不起一把黃豆,,要五根手指頭齊心協力,才能抓起來,因為團結就是力量。

我們應該向三國裏的英雄學習那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精神,也不能像他們那樣一意孤行,不團結一致。團結就是力量,往往看似普通的團結,其實就是力量的源泉。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此乃明代詞人楊慎在點評《三國演義》時所語,此詞作得好啊,只寥寥幾十字,就將那個時代混亂的情形,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來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諸侯佔據一方。漢室後代劉備不辭勞苦,請出自稱“卧龍”的諸葛亮。劉備駕崩,諸葛亮仍一心輔佐不成器的“阿斗”——劉禪,在此期間,他還寫下了《後出師表》,後兩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劉禪真沒本事,只知道吃喝玩樂,而諸葛亮卻一心一意,忠心耿耿,一直到吐血而亡,真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他為了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生連一個孩子也沒有,他時時刻刻都在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而操心,當19__年他患了膀胱癌時,他還是不辭勞苦地工作着。他死後,聯合國祕書長命令降半旗,説:“哪一個國家總理一生在銀行存款一分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總理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他的祖國?”周總理真是人民的公僕,我們的好總理!

在大街上掃地的清潔工人,他們雖沒有諸葛亮的聰明智慧,沒有周總理的虛懷若谷,但他們有的是和他們一樣的奉獻精神。他們每天默默地清掃街道,馬路乾淨了,但沒有人會去關注他們是誰。周總理把他的一生獻給了祖國,而他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路人,獻給了我們大家,他們難道不是一樣地值得讚美?

魏徵,為民利,對唐太宗的過失直言不諱;魯迅,棄醫從文,救國救民於危難之中……他們,都用他們燦爛的一生,書寫了幾個大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大家一定都聽説過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吧。今天我也給大家講講。

司馬懿佔領街亭之後,立刻率領十五萬丈大軍直奔蜀軍的囤糧基地西城。諸葛亮得到消息,帶領幾千士兵運糧草。忽然士兵飛馬來報,魏軍已經臨近西城。可諸葛亮身邊只有兩千多個運糧兵。

諸葛亮也明白,自己這點人馬是根本戰不過魏軍。但他知道,司馬懿一向多疑,於是決定冒險用計謀迷惑魏軍。

他讓士兵門把旌旗收起,各自守在城牆的哨位上,並打開四面城門。門口派了二十來個士兵扮成老百 姓的樣子,清掃街道,自己身披鶴氅,頭戴綸巾,由兩個小童相陪,坐在盛樓上彈起古琴。

司馬懿來到西城門前一看,大吃一驚,城門大開,門口就只有幾個百姓在掃地,諸葛亮卻坐在城頭,彈着琴。他聽到調子一點都不亂,心想:諸葛亮一身做事謹慎,絕不會冒險。他一定在城中設下埋伏,於是馬上令軍隊撤退。

後來,諸葛亮設的“空城計”成了千古美談。

諸葛亮真是一個在大敵當前,頭腦還十分冷靜,有勇有謀的大智者。可這幾天來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喜羊羊也同樣足智多謀,每次都弄得灰太狼夾着尾巴説:“我一定會回來的。”我們大傢伙也被逗得開懷大笑。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聰明的人。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四年級,我有了這一書,使我對書中人物典故有了更深的瞭解。像“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氣周瑜”、“官渡之戰”我都能耳熟能詳,我還非常佩服書上的人物。

我佩服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足智多謀。“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佩服劉備,因為他特別善於用人,又有仁慈之心。劉表病危時,諸葛亮建議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好有一個安身之處,但劉備一再推辭,死也不肯……

我佩服關雲長,因為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殺死袁紹二位猛將顏良以及文丑,又過無關,斬六將,還水淹七軍,真是智勇雙全。

張飛武功也非常了得,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我更佩服趙雲,因為他在幾十萬大軍中寧願戰死,也不投降於曹操,他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欣賞關羽、張飛、趙雲的武藝,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地動搖了東漢王朝,中國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時代。

劉關張桃園結義後,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

作者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周瑜、劉備等人。

我喜歡《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諸葛亮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不過他,像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諸葛亮精心策劃的,太厲害了!據説諸葛亮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棒了!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我很佩服他。我要向他學習。所以,我一定要認真學習。

描述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如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主題曲.

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講述了許多戰爭謀略的故事.其中的英雄更是多不勝數,就像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等。"既生瑜,何生亮?"這是東吳大將周瑜臨死前發出的感歎.然而恰恰表現出他的小肚雞腸,嫉妒孔明之才,三番五次欲加害孔明,但都以失敗告終.還有一次,他為取荊州,曾使美人計企圖加害劉備,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險些喪了自家性命,最後落得"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話.周瑜智不如孔明,心生嫉恨,年不到四旬便命喪黃泉。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智慧比我們高的人,我們應該虛心請教,不可生嫉妒之心,而應該將自己的無知化為前進的動力,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從社會上脱穎而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yx7o6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