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優選詹天佑450字閲讀感受(精選3篇)

優選詹天佑450字閲讀感受(精選3篇)

優選詹天佑450字閲讀感受 篇1

《詹天佑》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詹天佑為了不讓帝國主義國家奪取京張鐵路的修築權,毅然接受清政府的任命,帶領工作人員攀山越嶺、不辭勞苦修築京張鐵路,最後提前兩年峻工,修築了第一條中國人自己修築的鐵路。

優選詹天佑450字閲讀感受(精選3篇)

文章中讓我深深感動的是詹天佑常常勉勵工作人員的一句話。他説:”我們工作人員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説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正因為詹天佑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最後才成功修築了我國第一條鐵路。

再想想我自己,説實話,在學習上我一點也不夠認真。當我做作業時總會出錯,常常並不是因為我不會,而是因為犯了看錯題、看錯數、寫錯字之類不應該犯的低級錯誤。所以父母總是苦口婆心地提醒我,讓我做題前看清楚題目要求,做完後再三檢查。可我卻為自己辯護,這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無論怎樣,我就是改不了這個壞習慣。

讀完《詹天佑》這篇課文,老師佈置我們寫一篇演講稿。那晚我很認真寫了草稿,細心地改了又改,再小心翼翼地抄在作文本上。最後媽媽看了我寫的作文,她説我寫得很好,最難能可貴的是沒有一個錯別字。這讓我懂得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高度。我以後一定要像詹天佑那樣認真仔細,不再馬虎、不再為自己找藉口。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果在學習上有詹天佑的這種精益求精、認真仔細的態度,我們還會犯看錯題、寫錯字的低級錯誤嗎?如果我們能像詹天佑一樣,遇到困難毫不畏懼,我們還有什麼難題不能攻克?如果我們能有詹天佑的毅力和態度,我們還會有什麼學不懂的知識呢?

雖然我不能像詹天佑那樣修築鐵路,可我一定要修好”學習的鐵路“,我要學習詹天佑的工作態度,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貢獻給我的祖國!

優選詹天佑450字閲讀感受 篇2

六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叫《詹天佑》這篇課文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詹天佑》這篇課文講了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的接受了任務。

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時,他以自己的聰明智慧想出了十全十美的辦法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開鑿居庸關隧道時,他採用了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因為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開鑿八達嶺隧道的時候使用了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過青龍橋的時候詹天佑順着山勢,設計了“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車頭,一個拉,一個推,在轉彎的時候。原先拉的推,原先推的拉。這樣就輕鬆多了!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説:“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説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四年後……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京張鐵路在詹天佑的指揮下全線竣工了!

詹天佑,不怕打擊,不怕嘲笑。任然把鐵路修好了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優選詹天佑450字閲讀感受 篇3

懷着崇高的敬意,我隨着老師一起學習了詹天佑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閉上雙眼,詹天佑高大的形象總是在我腦海中揮散不去。為了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詹天佑付出了太多,太多。

文章敍述了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事。通過對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的描寫,充分的體現了詹天佑傑出的才幹和愛國情懷。

多麼嚴謹的詹天佑呀!他常常勉勵工作人員,工作一定要精密,不能有半點馬虎。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會惹外國人的譏笑,也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在詹天佑和工作人員地努力下,京張鐵路不滿四年便全線竣工了,這不僅讓中國人民重獲尊嚴,也給了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多麼認真的詹天佑呀!詹天佑一絲不苟、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使我慚愧不已。

多麼愛國的詹天佑呀!詹天佑任勞任怨地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他的行為,讓我想起了愛國人士錢學森。在美國,金錢、權利,錢學森都有了,可他卻毅然決然的回國,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錢學森都堅持着自己的信念——我要回到祖國的懷抱!終於,在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多麼偉大的詹天佑呀!在詹天佑面前,我顯得渺小而慚愧,他為了祖國而獻出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與之相比,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詹天佑》這篇文章不僅讓我體會到了中國人民的超常的智慧與驚人的勇氣,更感受到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正因為祖國有了許多像詹天佑一樣肯為祖國奉獻出一切的人,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繁榮富強!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vj97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