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孟子讀書心得(精選14篇)

孟子讀書心得(精選14篇)

孟子讀書心得 篇1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讀書心得(精選14篇)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則天下之農皆悦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説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説,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__多年的封建社會裏,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麼“仁政”説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説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説,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説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説着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裏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裏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裏是臣子説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説“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裏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衞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説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麼,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説,“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裏説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讀書心得 篇2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暢達的説理,充沛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其“仁者無敵”、“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思想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仁政”觀點,被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宋朝以後直到清末,《孟子》一直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孟子》一書中有關教育方面的內容。出自《孟子》一書的成語“揠苗助長”,曾經被改寫為一則寓言故事編入國小教材。這則寓言通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光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要想使地裏的幼苗長得好,只能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最終必然失敗。教學和植物生長一樣,也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汲取營養,學會知識,提高成績。切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這則寓言故事也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我們應該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當我們急於求成的時候,往往顯得過於浮躁,一味冒進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適得其反。

《孟子.告子下》中説“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教亦多術”反映孟子主張教育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注重差異,因材施教。“不屑於教”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不屑於教,亦是教之。“不屑之教”的奧妙在於,我之所以不屑於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也就是説,不屑於教誨只是不循規蹈矩,不一味地從正面講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遠被教育對象,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變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當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適當地採用“不屑於教”的方法,可以達到優化教育的目的,不失為一劑“良方”。看來,儒家先賢教學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雖然他們當時並不一定概括出了這些原理。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大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其中一條。他認為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為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個性迥異,興趣、需求不同的新生代。要想把他們培養為一代英才,就要心懷所有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快樂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一切為了學生髮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理應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人生快樂的最高境界!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閲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閲讀它,可以啟迪心智,提升境界。與經典為友,與聖賢神交,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孟子讀書心得 篇3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心得 篇4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説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於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了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後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裏,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孟子説過父子有親,羣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這個故事裏講的是仁義,這個經常聽到的詞,在孟子看來,就好像良好的種子一樣,種下去以後生根發芽,耐心呵護,最終使之成熟收穫。如果種下去了,但沒有收穫,那和雜草沒什麼區別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標,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廢,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孟子讀書心得 篇5

內容講的是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孟子的母親是很好的人,天天織布過日子,因為家裏沒有多少錢。可是孟母很愛孟子,讓孟子天天上學唸書,孟子也是一個挺聽話的孩子。可是有一天,孟子在學校裏不到放學就回家,孟母見孟子這麼早就回來,心裏很傷心,她沒説出來,想想法子勸告他。孟母把剛織好的布割斷了。孟子感到很奇怪,問母親:母親,為什麼割斷織布?孟母説:你念書就像我織布,今天割斷了,是一事無成,你不好好讀書,就不能成大事。孟子聽了母親的話,立志要好好讀書。後來他成為一個聖人。

看了這篇故事,我的感受是孟母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把唸書如同織布這個道理講給孟子聽,讓我們覺得沒有什麼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所以我們都離不開母親的關懷和呵護。

孟子讀書心得 篇6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我只是隨意地翻看了幾頁,就認定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就再也沒有動過它。後來,我在書櫃裏找書時,偶然發現了這本《孟子旁通》。當時並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懷瑾寫的時候,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也許我得認真看看這本書才能下定結論。”那時我是這麼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本書的確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孟子的故事。在這本書裏,南懷瑾用了許多的人來做對比,更能看出當時孟子的淒涼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蹟及其學説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於它。歷代註釋亞聖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鬥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而《孟子旁通》這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權能問題》這一篇。齊宣王問:“你所説的‘不為’和‘不能’這兩種情況,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呢?什麼樣具體的情形是‘不為’?什麼樣的具體事實是‘不能’呢?”看了齊宣王的這個問題,我暗暗發笑,這個國君還真是幼稚,連不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來。沒想到下面的一句話駁回了我剛才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觀念去讀這句話,否則的話,差勁、幼稚的就該是我們了。我臉“刷”地就紅了,急急忙忙接着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該怎麼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腋下,跳過北海,這人説,這種事情我辦不到。正如現在我們叫世界拳王阿里,夾起日本的富士山來,跳過太平洋,落到美國西海岸去,阿里説,我辦不到。這是不能,是能力不夠,不是不願意去做。假如叫一個人去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樹枝,而這個人説,我沒有辦法,折不下來。那麼,這個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沒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講一個童話故事,但其實不然,這裏面的內涵很深,這正是孟子暗示齊宣王,你有此權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讀了《孟子旁通》這本書後,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讓我的生活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孟子讀書心得 篇7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心得 篇8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説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於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了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後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裏,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孟子説過父子有親,羣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這個故事裏講的是仁義,這個經常聽到的詞,在孟子看來,就好像良好的種子一樣,種下去以後生根發芽,耐心呵護,最終使之成熟收穫。如果種下去了,但沒有收穫,那和雜草沒什麼區別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標,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廢,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孟子讀書心得 篇9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説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羣眾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羣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以人為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

孟子讀書心得 篇10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暢達的説理,充沛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其“仁者無敵”、“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思想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仁政”觀點,被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宋朝以後直到清末,《孟子》一直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孟子》一書中有關教育方面的內容。出自《孟子》一書的成語“揠苗助長”,曾經被改寫為一則寓言故事編入國小教材。這則寓言通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光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要想使地裏的幼苗長得好,只能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最終必然失敗。教學和植物生長一樣,也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汲取營養,學會知識,提高成績。切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這則寓言故事也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我們應該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當我們急於求成的時候,往往顯得過於浮躁,一味冒進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適得其反。

《孟子.告子下》中説“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教亦多術”反映孟子主張教育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注重差異,因材施教。“不屑於教”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不屑於教,亦是教之。“不屑之教”的奧妙在於,我之所以不屑於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也就是説,不屑於教誨只是不循規蹈矩,不一味地從正面講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遠被教育對象,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變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當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適當地採用“不屑於教”的方法,可以達到優化教育的目的,不失為一劑“良方”。看來,儒家先賢教學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雖然他們當時並不一定概括出了這些原理。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大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其中一條。他認為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為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個性迥異,興趣、需求不同的新生代。要想把他們培養為一代英才,就要心懷所有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快樂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一切為了學生髮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理應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人生快樂的最高境界!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閲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閲讀它,可以啟迪心智,提升境界。與經典為友,與聖賢神交,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孟子讀書心得 篇11

只讀《論語》是不夠的,還要多讀古人、聖人留給我們的精髓思想。

讀中國台灣學者傅佩榮的《孟子的智慧》,是為了在孟子的思想裏找尋自信的快樂。引用傅教授的一句話,“現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樂嗎?現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嗎?那麼,為何不向孟子請教呢?真正的快樂不是源自外在的成就,而是來自內心的真誠。”學習孟子,可以明白人類之所以偉大,人性之所以可貴,從而使我們加倍珍惜時光,進行自我成就的修煉之旅。在這一過程中,自信的快樂就會泉湧而出。

孟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足夠真誠,就能發現內心的一種自我要求的力量,並能督促提醒自己去努力完成他應該做的事情。該做的事情總稱為“善”,其內容是需要教育來界定的。所以,人們在接受教育後,始終會以真誠的態度面度自己的責任,勇於實踐,擇善固執,最後止於至善。

教育這件事。誰有資格當老師?四點要求。

第一:要自我修煉。

第二:要開拓心胸。

第三:要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無類。

自我修煉:當然很重要,好老師要用自己覺悟的道理去讓別人覺悟。兩點:1、要廣博得學習攝取知識,把學問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2、要詳細的闡述。把自己領悟的道理,學到的知識,清楚完整的表達出來。

開拓心胸: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到東山上,魯國變小了,登到泰山上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孟子説:“故觀滄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而難為言,”看見了大海,就不會被別的水所吸引,在聖人的門下學習過,就不會被別的言論學説所吸引了。老師和學生一樣要開闊心胸,老師要比學生更用功!否則,幾年後,就沒有材料可發揮了。

知行配合:知識要與行動配合。講的是言行身教的重要,理論與實際一致。

有教無類:先生開設課程,只要是誠心來學的,都接納,學生中途離開也不追問。

其實,孟子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只是,孟子的一生是飽受委屈的,他的偉大的才能未能被當時的國君所引用,甚至,兩千多年來,孟子被當時的人們,乃至被後世一再誤解、誤讀!

因為,對“仁、義”的追求,對人生價值的終極追求,所以,孟子現在被我們所理解,所推崇,所喜愛!亞聖孟子的一生是偉大不朽的,他把儒家的思想與精髓完整清晰的著書立作,流傳後世!

孟子讀書心得 篇12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着經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後,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着帶有拼音的詩詞,並背;上了國小,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併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説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羣,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説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鍾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她)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她)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她)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着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孟子讀書心得 篇13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則天下之農皆悦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説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説,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裏,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麼“仁政”説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説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説,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説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説着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裏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裏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裏是臣子説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説“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裏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衞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説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麼,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説,“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裏説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讀書心得 篇14

俗話説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鼓勵孩子會使他們更加健康發展,而批評打擊的一句話,會讓幼兒變得畏縮猶疑。 作為教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斷增長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們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會發現孩子是在不斷成長進步的,從而對他們加以表揚。“你剛剛學畫時,連筆都拿不住的,現在已經會畫手絹了。”“你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勵後,學習熱情和思考探索的積極性會很高。有意識的表揚,對與幼兒良好學習行為的養成無疑有着積極意義。

在活動課上,還有在幼兒園裏的一些簡單勞動、遊戲或其他活動,教師要鼓勵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觀察、多思考,如外出參觀、遊玩,目的是讓幼兒與外界多接觸,從而放鬆身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這樣教師就要對認真、能積極思考的幼兒多表揚,這既激發了這樣的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其他幼兒也起了一個正向引導的作用。在勞動中,有的幼兒不怕髒、不怕累,而有的幼兒則拈輕怕重,有躲避勞動的傾向。

教師就要講明勞動的意義,大力表揚前者,對後者既不批評又不縱容,而是諸如此説:“_平常非常熱愛勞動,今天的勞動熱情還沒全發揮出來,希望_成為小朋友中最能幹一位。”這麼一説,大家肯定都幹得熱火朝天,結果是既美化了環境,又培養了幼兒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對孩子的鼓勵,不一定必須用語言表現出來。老師滿意信任的目光,親切喜悦的笑臉,都會給孩子帶來力量。他們從老師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對了,“啊,我進步了老師多高興呀。”於是孩子在盤算着,怎樣讓老師更高興,不用你嘮嘮叨叨的數落孩子,他們自己會給自己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這樣孩子會在鼓勵聲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讓我們用真誠的鼓勵來幫助孩子,我們也希望他們成功、進步,但是我們也應該允許他們失敗。同時,不要忘記留給他們時間和空間,這樣孩子才會在我們的掌聲中走向成功。

標籤: 孟子 讀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qwy4e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