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讀小説的心得體會3篇

讀小説的心得體會3篇

小説: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説的三要素。下面是本站帶來的讀小説的心得體會,歡迎查看。

讀小説的心得體會3篇

讀小説的心得體會一:

張愛玲筆下的女性人物形象頗多,在她們身上隱射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女性獨有的個性以及她們的悲慘的命運。

初讀《半生緣》總覺得曼楨的不幸是曼潞和祝鴻才害的,質問曼璐怎麼可以這樣設計害自己的妹妹。其實,曼路也是很可憐的,為了家裏的生計淪落為舞女,但卻不被家人理解,結婚後又無法生育,才會想讓自己的妹妹做自己丈夫的姨太太。應該説這是整個社會形態所迫,社會的腐朽黑暗,人的思想昏庸無能,當然曼楨優柔寡斷、委曲求全的個性也是導致這樣一個悲劇結尾的重要原因。曼潞和祝鴻才對她的所作所為只是一個開始,但把她推向深淵的卻是她自己,並且由於她的認命她的妥協不僅害了她自己更害了深愛她的世均,也間接的害了翠之害了叔惠。她不只是讓自己不幸福更加讓三個家庭都不幸福了。如果她不委曲求全,直接去向世均坦白一切,如果他可以接受那固然是美滿的結局。如果他覺得難已接受她的失貞,那至少以後可以坦然的生活,而不活是活在回憶或假象如果當年如果向愛人坦白可能會是另外一番情形。活着不是為了後悔,曼楨最後對世均説的那一句:“世均,我們回不去了,回不去了。”這句話包含着多少悔恨,多少無奈。她自己也知道原本這幸福是屬於她,但現在她失去了這個資格並且是永遠的失去了,人世間最痛苦的莫過於此啊。沒有死去活來的告白,也沒有山盟海誓的轟烈,一切就如同我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當愛情靜悄悄地到來,又被人生的起落所折磨,被歲月的洪荒所沉澱,被生活的重擔所壓迫,那份堅持與無奈,到最後竟然只是留下一句平淡得讓人幾乎心碎的道白。

張愛玲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不一部悲劇小説,其實也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縮影。很多人到老的時候還在後悔“早知當年如何如何”,豈知這個後悔也將成為後悔,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後悔。

有人説張愛玲的小説除卻《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悲劇的尾巴。《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比悲劇更像悲劇。張愛玲用她的傳奇故事不顯山不露水地表現着人性,尤其是人性的鄙俗與狹隘,描寫了家庭的黑暗,世人的虛偽,所謂愛情自私的本質,對女性奴性思想的提示也毫不留情。

故事的女主人公白流蘇離婚後寄住母家,錢財被騙,又為兄嫂不容,只得尋求再嫁,苦無姻緣,便搶異母妹妹的對象範柳原,範是個老尖精滑的留學生。一個不誠娶,一個但求嫁。兩個人都不愚鈍,很有些小聰明,可謂真正的凡人,凡心熱熾。張愛玲站在白流蘇的背後,讓兩個人的靈魂躍上紙面,鬥來鬥去。白流蘇大家閨秀般的矜持,不時挑逗,範柳原窮形盡相,甚至挪用詩經裏:“死生契闊——與子相悦,執子之手,與子攜老”來做假。滿篇你來我往的小技巧。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以一個城市的陷落為代價而換取一段感情的最終結果看似壯觀但其實又如何呢?也許張愛玲從來不認為愛情是可靠的,愛情在她心裏只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些點綴本無什麼大不了,兩個人因為城市的陷落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感和固有的灑脱,突然間發現兩個人在一起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温暖,於是就有了傾城之戀。他們最終結合在一起了,可是張愛玲卻不説是愛情發展到婚姻的自然結果,反而説:“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這其中充滿了悲劇意味。那時女人的地位太低了,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悲劇性地依靠男人。所以,白流蘇雖然自私,小家子氣,但是也還情有可原。

其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也是另一種世事動亂吧,愛情也像《傾城之戀》裏面的男女主角樣,苟合着。

張愛玲筆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裏不能自拔,而這恰是生活的真實,人性的自私、卑瑣、冷漠、虛偽、扭曲,甚至幾乎病態,在其筆下一覽無遺。《金瑣記》裏那個貪婪的七巧,一生的快樂和幸福早早地被腐爛的空氣埋葬。

在文章的一開頭,是通過兩個丫頭的對話,讓我們初步的瞭解的曹七巧。同時兩個丫頭的對話,讓我們看到,曹七巧很可憐。如文章中寫到“鳳蕭道:‘你是她陪嫁來的麼?’小雙冷笑道:‘她也配!’”丫頭即如此輕蔑地看待她,再加上她的身份與姜家並不算門當户對,且當初是以“姨太太”娶進門……而且她的丈夫是個軀體殘疾,“沒有生命意義的”姜家二少爺,對於一個正常的女人,能忍受,堅持下去麼?還有她孃家哥哥的索取……“不承情也罷!我也慣了。我進你們姜家的門……誰見我的情來?誰有半點好處到我頭上?”這樣的環境怎能不叫她不暴躁,不尖酸刻薄?甚至最後到達性格的“扭曲”呢?曹七巧的命運本是不幸的,但她並不從自身的不幸中滋生出可貴的同情心,而是以製造別人(確切的説是她親身兒女,而且也只能是她的親骨肉,因為那是她所唯一能接觸到的人)的更大的不幸來獲得快感。如小説中説道“有時她也覺得犧牲得有點不值得,暗自懊悔着,然而也來不及挽回了。她漸漸地放棄了一切上進的思想,安分守己起來。她學會了挑是非,使小壞,干涉家裏的行政。她不時的跟怒親慪氣,可是她的言行舉止越來越像她的怒親了”。再如兒子,她以給長白娶媳婦的方式管住他,但又不讓兒子與一個女人有正常的生活和快樂。她處處親近長白,要長白給她燒煙泡,陪她通宵聊天。最後使得媳婦被殘酷的精神折磨致死,姨太太做了"替身"。不到半年,也吞鴉片煙自殺了。其實,人性中本來就有卑劣的一面,它所呈現的姿態完全就由它所處的環境而決定,在一個美好,自由、相互尊重的環境中人性中善的一面被全面激發,時刻體會到愛意的人,才有能力將愛傳遞下去,而在被壓抑被摧殘的環境中,人性中惡的一面被煽動起來,一個處於充滿危機、敵意氣氛中的人,怎麼會具有愛的能力呢,它只能出於本能的自衞,而自衞的方式也是具有攻擊性的。所以,當張愛玲在塑造曹七巧這個人物時也許更多地是寄予同情,更犀利的批判這個使人變成鬼的社會吧。

一位奇女子,以她出奇的才華,敏鋭的洞察力和對生活獨有的詮釋,把三四十年代上海的萬千風貌述諸於文字留給後人品味與感悟,她筆下的女性形象,風情萬種,性格各異,但又都是在那個時代中特有的產物,她們的命運跌宕起伏,讓人揪心,充滿着幾許無可奈何,總激起讀者的幾許長歎。她就是張愛玲,永遠的張愛玲……

讀小説的心得體會二:

有人説,金庸的小説是一種對人骨子裏的“大俠風範”的演繹。我不否認,每個人都有救世主的心理,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不近人意的事情,而且人有無法改變,因此,就會把希望寄託。這應該就是小説存在的最初意義吧。

金庸爺爺一生寫過許多作品,他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豪氣,義氣,俠氣的令人嚮往的時代。無論是傻傻地郭靖,還是怪癖的楊過,他總是讓我們瞭解,世界上是有希望的。沒有人會一輩子落魄。天資蠢笨的人,有過努力,有過奮鬥,總是有所成為的。而那些壞人,即使好人會被他們所迫害,但是最終,他們都會得到應得的報應。就這點來説,金庸的作品會給人希望,讓人能看到美好的未來。金庸的小説不只有像楊過和小龍女的兒女情長,還有這與政治分不開的鬥爭。像《碧血劍》一書,是以闖王李自成的起義為暗線貫穿始終的。文中塑造的英雄袁承志就是為他賣命的。書中也充斥着野史,如公主斷臂的經過。這就讓人對書中所寫充滿閲讀的興趣。但是,在書的結尾,用袁承志的所見所感揭示了戰爭,無論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受苦的總是百姓。從這點上來説,金庸爺爺那呼喚和平的願望就得以體現。

小説的背景喜歡選在亂世。所謂亂世佳人,亂世出豪傑。所以着佳人豪傑的命運總是相連的。這也有利於文章創作的豐滿性。在戰亂年代,每個人的生命都面臨着無法預知的危險,生命不能自控。這就如江湖一般,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人用寒光凜冽的劍結實你的生命。所以,戰亂如江湖啊!人是多樣的,因此,以人為中心的江湖就更可怕了殺戮,鮮血總在一瞬間。或許你都不知道為什麼,就丟了性命。因此。在亂世,江湖中,總要有人來維持秩序。這就有了權利的爭奪。也就將更多的人送上不歸路。金庸爺爺看透了這點,用小説來詮釋權利的可怕,也解釋了人性貪婪的本質。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權利一往情深。也有渴望過平淡生活的人。其實,只有經歷過,才知道滋味是怎樣的。那些嚮往平淡的人,不是擁有絕世神功的豪俠,就是身居要位的政客。他們曾經經歷過那種身不由己,壓抑的,沒有挑戰的生活,就對其產生厭煩。而其他人卻不知道,只顧爭權奪勢,連自己生存的目的都失去了。那麼,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值得的地方!這樣的人生,絕對不會快樂。

金庸爺爺好象十分偏愛温柔如水的,機智善良的女子。阿朱,一個温柔的女子,竟讓蕭峯為之不忘,甚至心中再容不下一個人。小龍女,那麼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竟讓那個與黃藥師一樣桀驁不訓的人為之傾心。同樣,那機靈無比的黃蓉,也被主人公郭靖視為珍寶。更不用説韋小寶,那個既痴情有花心的混混,竟然將7位天下難尋的美麗女子的芳心偷走。還有那被張無忌説又愛又怕的趙敏,温柔的周芷若,文靜的小昭,還有那阿蛛。。。。。。金庸的文章,不僅是江湖的紛爭,更是女子的天下。

他的文章,不只是單純的武俠,那令所有人都羨慕的草原牧馬放羊的生活。雖然,這生活,蕭峯沒有機會再給阿朱,可是,他們的心一直一起,這就夠了。金庸的書,告訴我們矢志不渝的愛情,兩肋插刀的友情,堅持的正義,永遠的和平。。。。。。這也是教育讀本啊!這讀本充斥着愛與和平,讓人無法再去抱怨。就是因為這個,我對有些地方將他的《天龍八部》選入高中課本,是很贊同的。我想,世上還有哪個人可以比的上他?或許有人會説,魯迅,巴金,老舍等人比他好太多。可是我認為,魯迅的文章是讓人認清楚黑暗的現實,很多是在諷刺,諷刺當時的中國局面。而金庸,他也認清了這殘酷的社會,看透了不美好的人生。可是,他沒有抱怨,沒有失望,而是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自己的妙筆,給世人創造着一個讓人羨慕的世界。這個世界,他給了我們希望,他給了我們安定,公平,美好。讓我們不再失望,而是用滿腔的熱愛去演繹我們的生活。有人説,金庸所創造的武俠世界充滿了血腥,不適合青少年閲讀。可是我想,這個現實世界更殘酷,難道就為這個我們就不要生活了嗎?這個世界,有那麼多不公平,那麼多戰爭,那麼多虛偽。而江湖,雖然有陰謀,有詭計,可是金庸告訴我們好人會有好報,告訴我們壞人總會受到懲罰。在現實中,有人隻手遮天,有人謊話連篇。這個世界的血腥,無處不在,只是被人藏在黑暗中,平時看不見罷了。對與這種社會,我們怎能不失望!當然,我認為,就這個,那江湖就比着現實好太多。

江湖,顧名思義,一個充滿波瀾的世界。如人生般起起伏伏。沒有人會喜歡一直平淡的,沒有激情的生活。我們都會喜歡有刺激,有平淡的日子,那樣才是真正的生活。那麼,我們喜歡金庸創造的江湖也就不足為期了。 金庸的作品,凝結着他一生的心血。他那樂觀的思想,在書中傳遞給了我們,讓我們和他一樣堅強,一樣樂觀,這是許多大作家永遠無法擁有的。金庸的説教,不是很直接,可是在那動人的小説中,我們總能感受到。我想,這就是他小説的魅力所在吧!

讀小説的心得體會三:

薛憶溈《出租車司機》、李師江《鞏生與彩霞》、須一瓜《海鮮啊海鮮,怎麼那麼鮮啊》、葛水平的小説《月色是誰枕邊的燈盞》、謝方兒《船》、秦巴子的長篇小説《身體課》等等。

薛憶溈是屬於那種才情作家,讀他作品雖然不多,但是篇篇都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早年他的《廣州暴動》就寫得奇峯突出,叫我震驚,而這篇《出租車司機》則又寫得充滿傷感,叫人想起這名司機對妻女的懷念之情,隱隱透出的情愫難以釋懷……

李師江作品中的深刻和幽默,大概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特行的作家。他的《吳茂盛在北京的日子》就讓我們看出他作品的不一般。而到了長篇小説《中文系》,則把他的才情施展得淋漓盡致。當然他更叫響的作品還有《祝壽春》《逍遙遊》和《他們都挺壞的》。這次讀他的《鞏生與彩霞》更是把他於不動聲色中敍述的冷幽默展示淨盡,妓女與嫖客,這兩個看似骯髒的人物本是讓人所不恥的,然而隨着兩個人物的對話,層層為我們展示出了兩個身處社會底層的掙扎,讀出的是無奈……

須一瓜《海鮮啊海鮮,怎麼那麼鮮啊》和葛水平的小説《月色是誰枕邊的燈盞》同屬都市寫作。兩位同為著名才女小説家,作品在讀者中廣有影響,在這兩篇小説中表現出的卻是不同的情懷:前者才情十足,語言活潑,極盡圓熟,最後的那句“人不如狗”的感歎叫人心酸;後者用詩意的敍述,為我們講述東西方文化差異下的社會風情描寫,讓我們對名牌大學生出國後的各種無奈與心酸產生一掬同情……

浙江作家謝方兒的小説《船》是一篇構思精巧的小説。作品中的主人公排除各種干擾,堅持要造一條船來滿足自己的心願,最後船造成了,沒想到這條小船的處女航行卻帶走了老人的生命,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超脱……

陝西作家秦巴子原是一位詩人,沒想到寫起小説來竟然也這麼漂亮。讀他的首部長篇小説《身體課》,讓我驚訝的是他的構思和寫法。這篇小説由九個部分構成,每一部分都用身體的一個符號進行敍述和講解,然後再借助主人公一家人的生活,闡述他們對過去和現在的回憶、追思,表達出母女兩代人的社會認知心態,同時也揭露出了當下中國家庭人物身份與價值的問題。過去看到的長篇小説多為講述故事,而這篇小説不以故事取勝,卻別開生面地為我們展示出了長篇小説的另一種寫法,從情感和心理入手,大概是這篇小説區別於其他小説的獨特之處。

標籤: 心得體會 小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owjpp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