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回望與沉思讀書心得

回望與沉思讀書心得

《回望與沉思》裏是這樣介紹這位大師的:“全中國孩子、語文教師的良師益友,一位純粹的知識分子,中國語文教育史無法繞過的精神存在。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回望與沉思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回望與沉思讀書心得

回望與沉思讀書心得一:

葉聖陶建議教師們:“……平心靜氣地問問自己:(一)平時對於學生的訓練是不是適應他們當前所有的積蓄,不但不阻遏他們,並且多方誘導他們,使他們儘量拿出來?(二)平時出給學生作的題目是不是切近他們的見聞、理解、情感思想等等?總而言之,是不是貼近他們的生活,藉以培植“立誠”的基礎?(三)學生對於作文的反映是不是認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認為教師硬要他們去做的無謂之舉?”

葉聖陶先生的這一番話,其實也是這次海門活動給我最深的感受。為什麼寫作文?怎樣來指導孩子寫作文?不管是指導課還是講評課,我想我們的出發點都應該在孩子身上:孩子想不想寫?想寫什麼內容?(內心有多少此話題的儲備),我們如何來誘發孩子想寫的慾望,讓他有“不吐不快”的感覺?在孩子用寫作來傾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給予什麼幫助與引領?何時引?怎麼引?我們的引如何才能自然而然,不着痕跡?我想,我們“自以為是”地站在“老師”這個角度去思考得太多、太久了,那些原先“約定俗成”的思維與行動方式應該來個“大轉變”了。試着,把“三問”牢記在心裏,經常平心靜氣地問問自己吧!

回望與沉思讀書心得二:

——讀《語文:回望與沉思》有感

葉聖陶,一個響噹噹的名字。葉聖陶,一個平民教育家。潘新和教授在《語文:回望與沉思》裏是這樣介紹這位大師的:“全中國孩子、語文教師的良師益友,一位純粹的知識分子,中國語文教育史無法繞過的精神存在。為現代語文教育奠定了平民化方向,併為此踐履畢生。”是的,葉聖陶的語文精神影響了我們中國語文教育史,葉老的精神存在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對象,他作為現代語文教育的先鋒者,其平民化教育思想及紮實的語文實踐理念,是值得我們借鑑的。走近葉聖陶,追尋語文教育的源頭,能讓我在走近大師中,更深層次地感悟語文。

一、目的——言語表現

葉聖陶的語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宏偉厚重,給當代語文教育以巨大、長久的影響。 葉聖陶的平民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其“應需論”、“應付生活論”和“工具論”。他於1942年在《認識國文教學》中第一次闡述了現代語文教育為應付生活之所需的“本體論”見解,並一針見血地指出,語文教學不應只為“應試”,更重要的是為了“應需”,為了生活之所需。葉聖陶所提出“應需”、“實用”的語文本體論,有着輝煌的歷史功績,當時起到的掃盲和文化救濟的作用功不可沒,極大地改變了國民的生活處境和社會地位。葉老的“應需論”和“工具論”是與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一脈相承的,也是我們當今語文教學本質所提的“工具性”的源頭。葉老的“應需論”和“工具論”也正與王尚文教授在《走進語文教學之門》中提出的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學“文”的能力是殊途同歸的。葉老對於這點有詳細闡述:“……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兩個,就是閲讀的學習和寫作的學習。這兩種學習,彼此的關係很密切,都非從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p62)這都告訴我們語文課堂要上出語文味,課堂上必須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現象,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和言語素養.

針對當時“重寫”傾向,葉聖陶提出閲讀是寫作的“根”,是“基礎”。認為閲讀還是一種獨立的能力與目的,強調“閲讀本位”與“閲讀獨立目的”。然而,這一理念卻被實踐者誤解為“一講統天下”,在其誤解之後的閲讀教學中,我們所見最多的便是“講讀課文”、“講透教材” 。讀是為了寫奠基,卻在盲讀中迷失了寫的最終目的。這與葉聖陶的提倡讀寫結合之重視閲讀的原初設計是背道而馳的。潘新和犀利地指出,“閲讀本位的教學,在過分強調閲讀獨立目的而失落了言語表現的目標後,在語文教材言語表現內容的嚴重缺失、語文教師缺乏基本寫作教學能力的現實情景下,致使語文教學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反面:閲讀和寫作兩敗俱傷”(P30)。閲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係。閲讀是寫作的基礎,這沒錯,但是,寫作的基礎不完全是閲讀。潘新和教授指出:“作為學校教育的閲讀,一定是有明確的目的的。這個目的就是言語表現,就是通過閲讀改善人的人格修養和言語素養,使之提升言語表現的水平,如果沒有言語表現這個目的,如何檢閲讀的效果呢?儘管閲讀對於表現未必能立竿見影,然而,就是潛移默化也須在未來的言語表現中見出成效。”(p25)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目的——言語表現。

二、途徑——生本、立誠

如何達成言語表現這個目的呢?“語言文字訓練不應該脱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不應該教學生説假話(看看而今的學生作文,大話、假話、空話連篇),應該在立誠的教育上有所作為。”葉老説,“儘量運用語言文字並不是生活上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的能力”(P14) 葉老倡導學生本位,以“求誠”為核心,引導學生“自悟”和“自求”,推崇“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觀念。(P53)這以兒童為中心,從學生本位思考問題,從學生髮展的角度進行教學正是我們當今教學中倡導的“以生為本”的元理念。在策略上,葉聖陶提出的“重讀”“重吸收”“重感悟”,就是很好的橋樑和途徑,是我們傳統語文教學思想的精髓。葉老的學生本位理念,在寫作觀上有詳細的闡述:“……平心靜氣地問問自己:(一)平時對於學生的訓練是不是適應他們當前所有的積蓄,不但不阻遏他們,並且多方誘導他們,使他們儘量拿出來?(二)平時出給學生作的題目是不是切近他們的見聞、理解、情感思想等等?總而言之,是不是貼近他們的生活,藉以培植“立誠”的基礎?(三)學生對於作文的反映是不是認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認為教師硬要他們去做的無謂之舉?”這正再次提醒我們進行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將學生本位理念落實在教學中。

三、態度——反覆把玩

葉聖陶提出文學鑑賞態度為:玩。對此,葉老有精闢的論述:“‘玩’不是指隨意、消遣、遊戲,而是意味着態度要認真、投入、着迷,非如此不能有心理的親切領略。……其實,‘玩’是再正經不過的,我們玩棋的時,不是忘了一切,把全副精神都放在裏面的嗎?……”(p34) 讀了這番“玩”的理論,算是徹底改變了自己對“玩”的理解。它不是“玩世不恭”的玩,不是“玩物喪志”的玩,不是普通意義的玩樂、玩耍,而是一種“忘了一切”的投入!是以“玩”的心態來“反覆把玩、品味”,是“沉浸其中”的忘乎所以,是真正的精神與文本的自然融合。如果能讓我們的學生也帶着這樣的“玩”的態度來學語文,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那麼身為“引領者”的我們,更要有“反覆把玩”的品質,對語文,對學生!這樣,我們,包括學生將在“玩”語文中,陶醉自我,其樂融融!

回望與沉思讀書心得三:

黎錦熙應該是20世紀的新語文教育領域中最不該遺忘而被遺忘的學者之一。

他和幾位同仁一道促使教育部將國小和國中的“國文科”改為“國語科”(現代白話教育)。這一“開天闢地”的貢獻應該彪炳史冊!

他提出“言文一致,國語統一”的口號,“要使文字和語言一致。”“要使全國的語言統一。”

他認為國語教學的目的有兩個方面:語文方面(形式的)和心意方面(實質的).

語文方面又指理解和發表兩部分,包括:(1)學習普通文字——能讀——自動的研究與欣賞;(2)學習普通語言——能聽——社交上的應用;(3)用語言發表己意——能説——社交上的應用和藝術上的建造;(4)用文字發表己意——能作,能寫——社交上的應用和藝術上的建造。

心意方面包括:(1)擴充知識與經驗——智;(2)啟發想象與思想——智德;(3)涵養情感與德性——德。這三方面都用於輔助鍛鍊人格——個性與趣味的養成。

黎先生提出國語教育的要旨有:“兩方面”、“五能”、“四法”、“四目的”:

兩方面——“語文方面”(形式的)和“心意方面”(實質的)。

五能——能讀、能聽、能説、能作、能寫。其中能“寫”的“寫”是指書法,藝術上的建造。

四法——讀法、話法、作法、寫法。

四目的——自動的研究與欣賞,社交上的應用,藝術上的建造,個性和趣味的養成。

黎錦熙推崇克伯屈倡導的“設計教學法”。由此,黎錦熙將國語教學的材料和教學方法分為三等:

(1)、以讀本為主體的。照現成的國語教科書,按課,分時,依法教學,是最普通的辦法,可是要列為下等。

(2)、以實際事物(或標本、圖畫、故事畫等)的觀察認識入手,使兒童確實瞭解那事物的內容,然後學習那表示內容的聲音和符號。以實際事物為主體,以書本為輔助品,這種教材和教學法,可稱二等。

(3)、隨時隨地利用兒童生活中的種種事實,聯繫他們的種種經驗和環境,作一種普通而流動的教材;按着他們身心的發展的過程,施一種輔導自動、共同創作的教學法。不但讀法、話法、寫法、作法打成一片,就是國語和其他科目也要打成一片。讀本乃是教師和兒童們的共同作品。這才是上品的教學。

教材和讀法,黎錦熙將“形式”和“實質”並重,比葉聖陶重視文學教育。他以“自動主義”為理念,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

他認為在中國小教學中,以文學作品為主,在培養學習興趣、豐富情感、陶冶美感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應用文不是不需要,但應用文太多了,就會破壞學生學習的興致。學生自發的閲讀,是很少有人會選擇應用文的,大多讀的是文學作品。語文教學就要順應學生的這種審美天性,而不是要強制性的壓抑或扭曲他們。只要他們熱愛讀寫,偶爾寫點應用的文字也不是什麼問題。

在黎先生的眼裏,語文從來就是一個開放的整體:阡陌交織,四通八達,來去自由,殊途同歸。

黎先生在“讀法”部分對“自動主義的形式教段”的分析,不但可以看書他的辯證的教學觀,開放的教學方法,而且還體現了“兒童中心主義”、注重實際受用的觀念,同時,還可以看出他的講讀教學不是為讀而讀,其實是培養聽、説、寫能力的手段和途徑。

他的教育觀是“學”重於“教”的。

黎錦熙的寫作教學觀:

他的寫作教學結構也是一個開放式的系統,他提倡相關教學內容的整體聯絡。在作文教學上他的 “非作文的作文”,“作文的藝術化”,“作文與讀法教學聯絡”,“日札優於作文”等觀點至今都有借鑑意義。

“非作文的作文”,在初年級的兒童,就是話語,就是“語言練習”,也稱“口語綴法”,在高年級的教學中,就是“講演”和“辯論”。這樣的“非作文的作文”也許比煞有介事的正式作文,效果更佳。

“作文的藝術化”,説的是記敍文的寫作。“記敍文的要素在於真實而深切的描寫……必先詳盡的觀察認識,是和寫生畫一樣的歷程”“拿圖畫來補助作文的不足之處,或就圖畫加以敍説”,對誘發寫作的動機和慾望都是有益的。

“作文與讀法教學聯絡”:

在黎錦熙的語文教育觀念中,他的“寫作重於講讀”的觀念,顛覆了“閲讀本位”的教學範式,開“表現本位”“寫作本位”的先河,為現代語文教學指示了一條正確的途徑。

黎錦熙認為學習寫作,須從講讀入手。因為寫作能力的培養比閲讀能力的培養更重要,寫作能力對閲讀能力的包容性,大於閲讀能力對寫作能力的包容性;另外,他認為語文教學的矛盾的主要方面、終極目標是寫作教學。但他在強調寫作教學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談到“作文仍以講讀為基礎,講讀教學若不改革,習作必受其影響”,就文章講文章,不是講讀教學的全部目的,要就文章講寫作。作文出題與指導,必使與講讀材料有密切關係,批改講評亦必使能據已讀之文。

黎先生在他的作文教學觀中有“日札優於作文”的觀點。日記日札包括實際服務時寫的報告、記錄等,幷包括堂下的擬題寫作等。他認為,其優越性有二,一是為“實現‘教導合一’”,一般國文教師還不能和學生共同生活時,從每個學生生活的自白與課業心得的自述中,可以得到領導工作上較為切實的參考資料,更便於個別領導。二是為專科以上之論文準備。讀書積累,早定方針,從日札上即可作點滴的蒐集和長期的浸潤。日記日札可以使課業、泛覽、生活與論文一元化。他把對日記、札記的重視,把它上升到“有目的,有用處”,使之進入到了教學的“正統”地位。潘新和先生認為,如果照此執行,學生能堅持寫作日記、札記,尤其是讀書筆記,語文教學可無須教。黎先生認為作文教學應着眼於學生、生活的實際,引起學生作文的動機,使其有目的、有興趣,能寫得真切。

標籤: 回望 沉思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ne0n3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