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通用8篇)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通用8篇)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1

《罪與罰》是一本社會心理小説,在世界文學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小説以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後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展現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在殺放高利貸老太婆和老太婆的妹妹後矛盾的內心世界。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感覺讀不下去,但是慢慢地就會發現,裏面充滿了玄機,讓人感覺壓抑,想要大聲的吶喊。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通用8篇)

書本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前後的心理描寫。拉斯科爾尼科夫是一個典型的具有雙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窮大學生,一個有正義感的青年,但同時他的性格陰鬱、孤僻。他在公園碰見被人騷擾的年輕女子,他用他自己僅剩的幾個錢為她付車費送回家。在馬爾美拉陀夫被馬車撞傷的時候,他把他送回家,看見他們連舉辦葬禮的錢也拿不出來,又拿出母親今天剛寄來的錢送給他們一家孤兒寡母。要知道那些錢是來之不易的,是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母親以養老金作抵押向別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錢。但同時他又是一個讓人難以琢磨的人,陰鬱、孤僻……他讓貧窮給壓垮了,他欠了女房東一身債,怕和她見面,甚至害怕見到任何人。總是像貓兒樣從樓梯上悄悄地過去,偷偷溜掉,讓誰也別看見他。這個年輕人心裏積聚了那麼多憤懣不平的怒火,他蔑視一切,所以儘管他有青年人特有的愛面子心理,有時非常注意細節,可是穿着這身破爛兒外出,卻絲毫也不覺得不好意思。

表面上看來拉斯科爾尼科夫是作為一個救助者出現在馬爾美拉多夫的家中,他先是把受傷了的馬拉美拉多夫護送回家;在其死後又出資幫助其孤兒寡母安排葬禮;在索尼婭受到陷害時又助其洗清冤屈。卡捷琳娜甚至將其當成家裏的靠山和救星,指望着他能夠幫助她開辦女子寄宿學校,從而徹底擺脱貧窮悲慘的命運。而實際上馬爾美拉多夫一家才是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拯救者。當拉斯科爾尼科夫救助重傷的馬爾梅拉多夫後,之前痛苦不堪的心靈卻因一個憐憫和救助而有了全新的感覺,心中產生了一種生命感和力量感,覺得自己的生命並未和那個老太婆一起死去。而索尼婭正是他最終獲得拯救的“聖母”。

《罪與罰》中寫的最多的就是罰,“罪”只是僅僅佔了全書的前面兩章,而“罰”貫穿了大半。不是身體上的懲罰,而是比這更嚴厲的道德的懲罰。所以法律只是我們一種懲戒犯罪的一種途徑,而另一種就是人內心心靈深處的譴責。有時候法律不能使人認識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靈深處的譴責則會讓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2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厲的筆鋒,在《罪與罰》中無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虛偽、冷酷、殘忍和狡詐。拉斯科爾尼科夫是個因窮困而輟學的法律系大學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內,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据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 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很久沒交房租,房東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應。在這樣一種窘迫窮困潦倒的狀態下,他對生活的一切厭倦不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放高利貸的老寡婦阿廖娜,老寡婦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傷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婦無情,冷酷,對社會毫無用處,是吸人血的蝨子。殺機,在他第一次見到老寡婦時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的動機和準備。其實一開始拉斯科爾尼科夫就在掙扎。他並不是一個習慣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這個犯罪的念頭,他都覺得骯髒,卑劣,可惡。可是社會處處可見的不公平又不斷推動着他的犯罪動機。最終,他向老寡婦舉起了斧頭,順便也殺掉了老寡婦的妹妹麗莎維塔。這個妹妹的出現是個意外,他並沒有想過要殺她,只是她出現在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 麗莎維塔是個善良的人,她熱愛上帝,與人為善,她的死不斷拷問着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良心。殺死老寡婦是為民除害,彷彿有一個正義的目的,而殺死麗莎維塔卻僅僅是因為害怕罪行暴露。 拉斯科爾尼科夫不管為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內心始終都無法迴避善良的麗莎維塔。儘管他很聰明,狡猾詭詐的與波爾費利鬥智鬥勇。但對罪行敗露的恐懼,對人生的絕望,時而亢奮,時而頹廢的複雜心裏卻讓他幾乎精神崩潰。殺人,並沒有改變他糟糕的現狀,並沒有實現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絕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作風格非常鋭利,特別對人物複雜的心裏從來不吝筆墨,對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內心如同一個不可揣測的深淵,包含着人類所有的善良與殘忍、誠實與虛偽,痛苦與微笑、平靜與瘋狂、忠誠與背叛、聰明與詭詐。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內心,只是很多時候,生活的美好粉飾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看自己過於美好了。

整本《罪與罰》,充滿了絕望和掙扎,但如果只是這樣,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個偉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罪與罰,還有妓女索尼婭的愛和接納,除了罪與罰,還有十字架的救贖。當拉斯科爾尼科夫不顧一切的向索尼婭吐露了實情後,他問索尼婭:“你為何不罵我,卻擁抱我呢?”索尼婭説:“因為全世界沒有比你更不快樂的人了!”。當他問索尼婭這一生的苦難,上帝的回答是什麼?索尼婭給他念完了聖經中拉撒路死而復活的故事。當他問:“你覺得我卑賤嗎?”索尼婭説:“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內心因一個妓女的愛,在不自覺中走向了救贖之路。他自首了,並向社會承認了他的罪行。索尼婭是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這種美好的背後,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説中一再出現的,是“主動選擇悲憫苦難、選擇與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徵,是基督救贖人類的象徵。拉斯科爾尼科夫自首前,他問索尼婭:“你會離我而去嗎?”索尼婭説:“不會,無論你到何處,我都跟着你。”當拉斯科爾尼科夫向索尼亞要十字架,索尼亞給了他自己帶的十字架,而她帶上了麗莎維塔的十字架。他説:“這是一個象徵,意味着我將要背十字架了。”這個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終於願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穌説:“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人的苦難究其原因是因為人的罪。解決苦難和罪的問題最終都會回到聖經,回到耶穌的十字架。托爾斯泰的《復活》,雨果的《悲慘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無一不是表達了這個主題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從心裏懺悔他的罪行,從願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經脱胎換骨,象拉撒路一樣復活了。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3

我還是非常推薦這本書的。

開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點像論文,而不是小説。不過看完一半以後,故事情節就陸續出來了,開始顯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看完一半的話,不要因為枯燥,而把它停下。因為精彩的在後面。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殺了一個放高利息借貸的老太婆,行兇以後,被她的妹妹發現了,所以他連着她妹妹也殺了。之後,兇手陷於痛苦之中。但是他不斷地為自己辯護,認為他殺了那個老太婆是為了行俠仗義,是合理的,也是公義的。

他想辦法逃脱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卻無法得到平安。他寫了論文説明他是屬於那類改變世界的,不服從律法的人。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他只有向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子索尼雅懺悔過。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告訴了她一切。

隨着案情的發展,他逐漸逃離了警方的調查。證據都顯得對他的逃脱有利。但是,他最後決定自首,去服苦役。因為他坦白承認,又因為他犯罪以前表現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過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間,他開始並沒有悔改,還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他所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不應該自首。索尼雅在這段時間裏面,常常去探望他。最後,他發現他愛上索尼雅了。從此以後,他開始了正確的反思,比起之後永遠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沒什麼了。在監獄裏,他開始閲讀索尼雅給他的那本福音書。

整本小説裏面還捲入了很多人和事。有愛他的母親和純潔善良的妹妹,也有陰險的彼得比特羅維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這本小説給了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人犯罪以後,不管你怎麼為自己辯護,你的良心並不會輕易放過你。所以,與其爭辯,不如謙卑下來,決心悔改。當人決志悔改之後,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會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認罪。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4

某天午夜,我讀了《罪與罰》,這本書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這本書敍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説描寫了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從小就認為自己是個無所不能的人,可以為所欲為。為生計所迫,他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房東跟她無辜的妹妹,這起兇殺案震驚全俄。

在他經歷了場場內心痛苦的掙扎後,他最終在---索尼雅姑娘的規勸下,進行了靈魂的懺悔,並且最終投案自首,他被判流放西伯利亞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殘酷血腥的殺人事件,緊緊纏繞着罪與罰的主題。讀起來真讓人不寒而慄,彷彿我們就置身於其中,彷彿我們就是公拉斯科爾尼科夫。殺人的元兇就是我們自己。

如果貼近拉斯科爾尼科夫狂熱的信念,燥鬱交加的心理和患病的身體,那麼在他殺人之後,那種巨大的恐懼的陰影就一直頑固地籠罩在我們的世界裏,使我們感同身受,就像我們也殺了人,彷彿我們的罪也一直在等待審判。本書就我的理解而言,主人公的主要思想就是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他不考慮殺人後所要承當的罪果,如果在他決定殺人之前考慮考慮我想他也就不會陷入無限的恐懼和罪惡中了。但他那驕傲自大的性格也註定了他將犯下罪惡,讓他從新認識自己的渺小,認識自己的性格缺點,從而昇華自己的精神層次。 

《罪與罰》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社會心理小説,讀完這本《罪與罰》的時候,我的心已經久久不能平靜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已經讓我開始對人生的真理從新認識。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功有獎,有罪就有罰,就像《罪與罰》裏表現出對於完全違反人和人道的生活的罪惡進行無情揭露和批判。他揭示的城市裏貧困人民生活的艱辛,對盧仁的冷酷卑鄙和極端利己主義,地主斯維里加洛夫的荒淫無恥的批判。

《罪與罰》對於我們當今的社會的啟示也是巨大的,當今社會中,人與社會及組織之間同樣存在着巨大的精神壓力,只有正確的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才能夠從精神上找尋到無限的輕鬆跟快樂。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5

《螢火蟲小巷》是一本關於友誼的書。友誼的真諦正如這對螢火蟲巷姐妹花:塔莉和凱蒂。而我更為欣賞的無關友誼,而是一個人——塔莉。

對於塔莉來説,她的家庭便是她的痛處,陪伴她長大的是她的外婆,而她的媽媽白雲則正如她的名字一樣,説來就來説走就走。後來,塔莉的外婆去世。她才十七歲,遭受了媽媽數次的離棄還不夠,上天還要搶走她的外婆,那個可以疼她的人。這份痛苦,她只能一個人承受,因為媽媽不在身邊。並且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聯繫上在外旅遊的凱蒂一家。

外婆的葬禮。沒有人在她身側。

媽媽?媽媽!

媽媽來了。終於有人可以跟自己承受這難以言狀的痛苦了。

可是,當她靠近白雲時,她才明白,那不過是上天跟她開的一個玩笑。白雲一個轉身便走了。你能理解那種感覺嗎?就像,當你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港灣可以停靠,一陣暴風雨毀了你所有的希望,亦如你的幻想才剛剛有了雛形,卻發現它不過是個泡影。白雲,是會飄的,風一吹,它就走了!哪怕“我需要你”,哪怕骨肉相連,又能如何?她知道就算自己用盡全力伸出雙手也抓不住任何美好,與其痛苦地質問上蒼,是什麼奪走了自己挽留的權利,倒不如沉默着,默許一切的不公。

外婆的離世使得還未成年的塔莉不得不進入寄養家庭。而她不願意。幸運的是,凱蒂一家回來了。並且凱蒂一家也非常歡迎塔莉成為他們家的一份子。“我長大以後要當記者”這是塔莉第一次到凱蒂家時説的話。她還説要和凱蒂上同一所大學,去同一家新聞社上班,成為好搭檔。我以為這不過是她的隨口一説,然而,我錯了。後來她真的很努力,最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這個不同尋常的小女孩竟然寫了上百封信給一家新聞公司。我很欣賞塔莉為夢想的執着,可能她真的很想成為一名記者吧,也為不辜負伯母的收留和她對自己的期望。上百封信,這該是怎樣的毅力啊!同樣是怕會讓家人失望,同樣是想讓家人以自己為傲,而我卻不能像她那樣執着,也許是我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吧!

自打塔莉上了大學她就一直纏着教授問各種問題,終於她修完了所有的課程,她也如願進了那家她寄了上百封信的公司,“只要能進來工作,不計一切代價。”這包括泡咖啡、打掃廁所、吸塵,並且沒有工資。沒錯,這樣做真的很需要勇氣,可是,只要能向夢想靠近一步又有什麼關係呢?是的,只要能前行一步就好。後來,她成了炙手可熱的記者,雖然為這她捱了一槍,與死神進行了一番搏鬥。但是,她成功了!於她而言,這就夠了!

之後,塔莉進入了更好的公司,在一個寒冷的早晨,塔莉準備去上班,但因為雪太厚,打不到車,而她在大家都還裹在被子裏呼呼大睡的時候,選擇了在寒風凜凜的道路上留下她的腳印,以至於在她到達公司的時候公司還尚無一人。也正因如此,她被她的上司提拔,從此她真的成了新聞界的大紅人。這便是毅力吧!還有對工作的熱情!然而這,足夠燃燒整個冬天了!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是的,為了一步步到達她想要的高度,她將為夢想的執着化作上百封信,化作上千個問題,化作上萬個可越過的坎,如此,才成就了這樣的自己。

即便沒有媽媽在身旁,也沒有關係,也許正因如此,她才能成為如此優秀的自己。她將對媽媽的那份思念深藏心底,封藏了一封又一封不知該寄往何處的信。我想,即使月亮有殘缺,但它不是還有皎潔的月光嗎?有着這月光的陪伴,便不會太悲傷。塔莉,她雖然到達了頂端,但這依舊是她的缺憾。

而她所到達的高度,卻是好多人都無法到達的。因為她的執着。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也許當你還在為眼下的問題煩惱時,他人便在想辦法了,當你還在抱怨今天天氣不好時,他人早已出發前行,而當你還在睡懶覺時,他人就已經奮鬥了好久。而我,也會努力,像塔莉一樣,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去付出自己應該付出的。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6

我喜歡讀書,我的兒子也喜歡讀書。可是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書才對孩子的發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電視、網絡對孩子的誘惑,在經濟利益驅使下的兒童讀物,雖然孩子很有興趣也喜歡讀,可我覺着很多東西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並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對孩子真正有教育意義的書,孩子卻又不喜歡。

學校開展新教育親子共讀活動非常有意義,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課外閲讀,調動孩子和家長閲讀好書的積極性。為孩子的寒假過得更加愉快和充實,學校專門召開家長會議強調親子共讀的意義和重要性,提供讀書建議,並推薦相關年級的閲讀書目,使我們做家長的也有的放矢。

於是,我和孩子共同到書店選書,大體按照學校推薦的書目,再儘量由孩子作主選書,這也極大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兒子挑選《三毛流浪記》、《吹牛大王歷險記》、《千家詩》、《奇妙的數王國》等幾本他喜歡的書。兒子買到喜歡的書便是愛不釋手。

與孩子一起共讀不僅是分享快樂,同時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會談談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家長和孩子都在閲讀中增長知識,訓練思維能力。如今,我們的親子共讀是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的良好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讀書、思考的習慣,使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7

《一個人的朝聖》講的是哈羅德收到一封年輕時女同事奎妮的來信,得知其病重,將不久於人世。哈羅德內心十分悲傷,一段和加油站女孩意外的對話,讓這個老人決定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步行跨越大半個英國去看望奎妮。在老人獨自困難前行的過程中,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同時回憶了許多關於因抑鬱而自殺的兒子戴維及妻子莫林以及小時候的往事。在哈羅德獨自走完這一段旅程之後,妻子莫林對於戴維的往事也放下了許多,兩人最後能夠鼓起勇氣,理解孩子已經離去的事實。

哈羅德的童年並不快樂,導致他從小性格孤僻,不願意同人打交道。

哈羅德·弗萊是個高大的男人,卻一輩子彎着腰生活。

他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如他所願,連告別會也沒有舉行。

這個可憐的男人,其實都生活在我們心中。大家的內心裏或許都有那個一個膽怯的自己,不自信,而且有着讓自己深深後悔的事情。

哈羅德和莫林的生活自從兒子戴維自殺之後,再也沒有開心過。莫林搬去了其他的房間,房子里拉起來厚厚的窗簾,夫妻之間越來越沉默的對話。兩個人都在懲罰自己,兩個人都沉浸在失去兒子的痛苦之中。

奎妮是一個人哈羅德踏上心靈朝聖旅途的一個契機。對於一個65歲的老人而言,他平常走路最遠的距離也只但是是從家走到停車場,而此時這個老人卻決定獨自一人踏上那麼漫長的一段旅途。

起初,哈羅德的身體經不起這樣大強度的長途跋涉,但是內心的意念在不斷的堅持着他。而在這漫漫旅途中,哈羅德那些封存已久不願想起的回憶一件件湧出。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讓他不斷去審視自己,淨化心靈,打破了自己心靈的桎梏與對兒子的愧疚還有對奎妮友情的回饋。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也是我在這一個暑假最有體會的):

“也許當你走出車門真真切切用雙腿走路的時候,綿延不絕的土地並不是你能看到的事物。”

罪與罰讀後心得高中 篇8

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着幻想。每當想起童年的自己,拿着半懂不懂的西遊記津津有味地讀着,或者聽父親講着那些奇幻的情節時,對那些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仙們的本事更是十分佩服與嚮往。今天,當我的女兒做完作業就纏着我給她講西遊記的故事,讀着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童年的時光。

孫悟空是我女兒最最佩服的,因為他本事、法術,每當孫悟空一喊:筋斗雲!筋斗雲就像聽話的孩子一樣,立刻出現在了眼前,坐上去就在空中騰雲駕霧了,一溜煙便飛出去十萬八千里。而金箍棒更了不起,要它變大就變大,要它變小就變小。一棒下去,妖精就死在了它的腳下。再加上孫悟空那雙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它當然能斬妖除魔、天下無敵了!她對孫悟空的崇拜使得她買了一個又一個金箍棒,時常帶在身旁,不管走在哪裏,總是舞來舞去的。女兒佩服孫悟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忠心不二,總是能在危急時刻歷盡艱辛、打敗妖魔鬼怪,救出師父,他對師父的忠心耿耿,讓女兒深為折服。除了本領高強還有孫悟空,還有時常偷懶耍滑的豬八戒、慈悲懦弱的唐僧以及憨厚老實的沙和尚,都給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給女兒講解西遊記故事情節的同時,我沒忘記積極地引導她:師徒四人為求得真經,就必須有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同樣,想要學好任何一樣本領,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怎麼才能學得好?只有付出辛勤和汗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獲得成功;為什麼孫悟空要不畏艱辛護送師父往西天取經?我告訴她,因為取得真經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真經代表着正義,孫悟空就是正義力量捍衞者的化身。

因此,我十分贊成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把親子閲讀這件事做好並一直堅持下去,共同培養出一代閲讀能力強、喜愛閲讀、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新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mzx0x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