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精選5篇)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精選5篇)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 篇1

合上《呼蘭河傳》,腦中縈繞的是蕭紅作為一位女性,在創作中對於時間和空間的審視,從某種意義上説,“呼蘭河”就是蕭紅途經的所有地方,有蕭紅生活過的全部歲月。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精選5篇)

“呼蘭河”就是蕭紅靈魂的肉身:她的起源與歸宿。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的回憶,以樸素率直、悽婉細膩的筆調,真實而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意識對人民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時,對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對蕭紅來説,“呼蘭河”顯然是一種意味深長的空間形式,它同時是一條綿延的具有貫穿性的線(河)和一個固定的點(城);事實上,它象徵性地暗示了蕭紅生命的兩重性:對流浪與安居有着同樣強烈的渴望,這樣,蕭紅的“呼蘭河”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得以凸現。一方面,“呼蘭河”在某種空間———東北小城,和時間———蕭紅十六歲以前的歲月上靜止着,作為一種有效的參照物和目擊者,見證着蕭紅的“在”與“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流動不息,穿越眾多認識紛紜和離合聚散,與蕭紅一起經歷一次又一次出走,體驗生命的創痛和無奈。始終在她心裏,大門外的流浪者,在沒有回憶的空虛的景色中,我們每一個人帶着一甕家鄉的土,很久以來收攏來的能摸得着的土。

值得一提的是,“呼蘭河”在蕭紅那裏極具私人性和獨特性,它更多地屬於蕭紅的個人體驗:她的想象、記憶、夢幻和文字———屬於蕭紅的心靈空間和私人地圖。在香港,“呼蘭河”以話語的形式公開而完整地浮現,這使蕭紅在世的最後一個空間香港和最初的空間呼蘭河有某種程度的混淆。換句話説,文字、記憶和幻想吞噬了蕭紅的現實生活,香港作為一個現實空間,開始出現了無法彌補的裂痕和縫隙。這種空間的相互重疊和彼此滲透緣於一種相似的寂寞。

蕭紅有一個寂寞的童年,“呼蘭河”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蕭紅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寂寞環境中過去的,寂寞從此像烙印一樣深深留在她心靈上,即使許多年過去了,即使她從最北端走到了最南端。她仍然是寂寞的:在香港,“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在醫院裏她自然更加寂寞了。”這種寂寞對她是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威脅,皖南事變以後的香港文壇,其實是熱鬧、空前活躍的,而蕭紅感到寂寞是難以索解的。這是個“廣闊的進行着生死搏鬥的天地”,一個“悲壯的、鬥爭的大時代”,一個小女孩的寂寞心境,被遺忘、被忽略、被批評,甚至被誤解。

蕭紅唯一可以把握的,可以和她呼應的,只有自己的童年記憶了,以寂寞的心境,回憶她那寂寞的幼年———這可以解釋蕭紅在《呼蘭河傳》裏,幾乎竭盡全力地抓住了一個又一個童年細節,像要抓住些什麼,把自己從虛無中解救出來。

作為一名女性,她是孤獨和寂寞的。青年時逃婚離家,與蕭軍相戀、結婚、離異,孩子夭折,受病痛的折磨與病中無人照顧,直至孤寂的死去,年僅31歲。她的人生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人生的遭遇、心靈的創傷和文學天賦,成就了蕭紅的文學創作。她以女性視角對生命進行了獨特的觀察和敍述,使悽迷哀婉的氛圍貫穿作品。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這種感受和體驗在蕭紅的另一部代表作《生死場》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相同的寂寞,使蕭紅的過去和此刻,遠方和此地相互滲透,這種滲透中包含了吸引與排斥、擁抱與抵制、清晰與模糊、凸現與隱匿等諸種可能性。在《呼蘭河傳》裏,蕭紅充分顯示了一個出走的靈魂,對肉身的曖昧情緒:她所渴望的,也是她深深恐懼的;她想靠近的,也是她曾經拒斥的;她已放棄的,其實一直深深糾纏;她勇往直前,卻只為了落葉歸根。

她離開時,沒想到要回來。她回來時,卻是永遠離開。

“呼蘭河”成了蕭紅擁有無法統一、永遠矛盾着的女性空間的象徵。她或者留在這個固定空間裏,享受穩定、可靠、安全、温暖,同時忍受沉悶、單調、壓抑、封閉,甚至窒息;或者像水一樣四處漂流,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流浪,同時也要面對孤獨、受傷、各種陷阱、無法識別的危險以及風風雨雨。這種尖鋭衝突着的空間意識是一種截然對立、不能調和的空間,但蕭紅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猶豫反覆,她的生命力也被慢慢地侵蝕,損耗殆盡。既“極端渴望能自持自立”,又“極端需要依靠他人,特別是男人”的蕭紅,終其一生都沒有解決內心的矛盾。

《呼蘭河傳》,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部作品的完成,標誌着蕭紅文學創作已進入成熟時期。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 篇2

“有一種小説學,小説有一定的寫法,一定要具備某幾種東西,一定學得像巴爾扎克或契訶夫的作品那樣。我不相信這一套,有各式各樣的作者,有各式各樣的小説。”

——蕭紅

也許正是因為欣賞蕭紅女士這種不凡的寫作風格,欣賞她雖然短暫但卻充實飽滿的生活而被她的小説深深吸引。

今年寒假有幸讀了以她其中一篇代表作《小城三月》為名的同名小説集,我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漸漸走進了她的世界,才開始真正地認識蕭紅,理解她的精神。

無論從《手》到《牛車上》到《山下》到《後花園》到《小城三月》到《呼蘭河傳》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自身的獨特氣質和她本人對於小説的不同的詮釋方式。就像她自己所説的那樣,她並不拘泥於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小説。她認為人應該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文學,表現文學。她在《小城三月》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表現了她的獨創性。蕭紅女士深具衝破現存小説格局的魄力。她成功地打破了介於小説與非小説之間的厚障重壁,創造出了一種介於小説與散文詩之間的新形式。然而她的作品也不失那種女性作家特有的纖細敏鋭。她的描寫精緻別樣,使我們能深刻感受到她的作品包含的巨大文化含量和獨特的生命體驗。

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手》。她所描述的不僅僅是一雙普通的手。它被“發黑”、“發青”這兩個詞概括地淋漓盡致。這雙手在文章的開頭就已給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讓人在開始就產生了一種厭惡感。這雙手貫穿了小説的始終,它幾乎成了這篇小説中的專有名詞,也成了主人公的代名詞。然而作者要表達的不僅僅只是這麼一雙特殊的令人厭惡的手,也不是為了讓人厭惡而塑造這麼一個人物。她述説了一個出身農村染房的鄉村女孩來城市學習的一段經歷。然而,這個人物自始至終都受到人們的歧視。雖然她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依然無法改變人們對她的看法。她所得到的只有嘲諷。她及她的父親帶着希望來到學校,卻滿載失望地離開。似乎這雙發黑發青的手就是她的身份證。然而她就像永遠無法洗淨那雙被顏料玷污的手一樣,永遠無法改變那些所謂城裏人對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見。

文章以語言描寫為主要的表達方式。校長對她的陰冷的語氣,同學們尖酸的諷刺,以及她質樸、厚道的話語和父親對女兒充滿希望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人物的形象。文中許多極為細緻的神態描寫也生動得表現出了人物的心理話。而文章也以“我”的心裏變化為線索。“我”從對她有一種莫名的抗拒到對她有一絲好感到她離開時的一線惋惜,表現了“我”的無奈、同情。這雙手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它不僅向我展現了這些人物,也向我展現瞭如此一個社會,如此一種氛圍,留給人無限的思考空間。

而這本小説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值得一讀的。不管是《小城三月》還是《曠野的呼喊》等等都與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繁華世界全然不同。它似乎帶着我走進了不同的世界,讓我去了解一種風俗,一種文化,一個社會,一種生活……顯然,這種筆觸與如今商業性極強的文學作品有着天壤之別。蕭紅女士通過該書所要表達的那種對人性美的追求是值得我們這些青年好好細讀的。

蕭紅女士的生命雖然如此短暫,但她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小城三月》,一本懷舊經典的小説,就像一杯陳年老酒,香濃四溢,使人回味無窮!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 篇3

合上《呼蘭河傳》,腦中縈繞的是蕭紅作為一位女性,在創作中對於時間和空間的審視,從某種意義上説,“呼蘭河”就是蕭紅途經的所有地方,有蕭紅生活過的全部歲月。

“呼蘭河”就是蕭紅靈魂的肉身:她的起源與歸宿。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的回憶,以樸素率直、悽婉細膩的筆調,真實而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意識對人民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時,對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對蕭紅來説,“呼蘭河”顯然是一種意味深長的空間形式,它同時是一條綿延的具有貫穿性的線(河)和一個固定的點(城);事實上,它象徵性地暗示了蕭紅生命的兩重性:對流浪與安居有着同樣強烈的渴望,這樣,蕭紅的“呼蘭河”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得以凸現。一方面,“呼蘭河”在某種空間———東北小城,和時間 ———蕭紅十六歲以前的歲月上靜止着,作為一種有效的參照物和目擊者,見證着蕭紅的“在”與“不在”;另一方面,它又流動不息,穿越眾多認識紛紜和離合聚散,與蕭紅一起經歷一次又一次出走,體驗生命的創痛和無奈。始終在她心裏,大門外的流浪者,在沒有回憶的空虛的景色中,我們每一個人帶着一甕家鄉的土,很久以來收攏來的能摸得着的土。

值得一提的是,“呼蘭河”在蕭紅那裏極具私人性和獨特性,它更多地屬於蕭紅的個人體驗:她的想象、記憶、夢幻和文字———屬於蕭紅的心靈空間和私人地圖。在香港,“呼蘭河”以話語的形式公開而完整地浮現,這使蕭紅在世的最後一個空間香港和最初的空間呼蘭河有某種程度的混淆。換句話説,文字、記憶和幻想吞噬了蕭紅的現實生活,香港作為一個現實空間,開始出現了無法彌補的裂痕和縫隙。這種空間的相互重疊和彼此滲透緣於一種相似的寂寞。

蕭紅有一個寂寞的童年,“呼蘭河”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蕭紅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寂寞環境中過去的,寂寞從此像烙印一樣深深留在她心靈上,即使許多年過去了,即使她從最北端走到了最南端。她仍然是寂寞的:在香港,“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在醫院裏她自然更加寂寞了。”這種寂寞對她是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威脅,皖南事變以後的香港文壇,其實是熱鬧、空前活躍的,而蕭紅感到寂寞是難以索解的。這是個“廣闊的進行着生死搏鬥的天地”,一個“悲壯的、鬥爭的大時代”,一個小女孩的寂寞心境,被遺忘、被忽略、被批評,甚至被誤解。

蕭紅唯一可以把握的,可以和她呼應的,只有自己的童年記憶了,以寂寞的心境,回憶她那寂寞的幼年———這可以解釋蕭紅在《呼蘭河傳》裏,幾乎竭盡全力地抓住了一個又一個童年細節,像要抓住些什麼,把自己從虛無中解救出來。

作為一名女性,她是孤獨和寂寞的。青年時逃婚離家,與蕭軍相戀、結婚、離異,孩子夭折,受病痛的折磨與病中無人照顧,直至孤寂的死去,年僅31歲。她的人生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人生的遭遇、心靈的創傷和文學天賦,成就了蕭紅的文學創作。她以女性視角對生命進行了獨特的觀察和敍述,使悽迷哀婉的氛圍貫穿作品。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這種感受和體驗在蕭紅的另一部代表作《生死場》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相同的寂寞,使蕭紅的過去和此刻,遠方和此地相互滲透,這種滲透中包含了吸引與排斥、擁抱與抵制、清晰與模糊、凸現與隱匿等諸種可能性。在《呼蘭河傳》裏,蕭紅充分顯示了一個出走的靈魂,對肉身的曖昧情緒:她所渴望的,也是她深深恐懼的;她想靠近的,也是她曾經拒斥的;她已放棄的,其實一直深深糾纏;她勇往直前,卻只為了落葉歸根。

她離開時,沒想到要回來。她回來時,卻是永遠離開。

“呼蘭河”成了蕭紅擁有無法統一、永遠矛盾着的女性空間的象徵。她或者留在這個固定空間裏,享受穩定、可靠、安全、温暖,同時忍受沉悶、單調、壓抑、封閉,甚至窒息;或者像水一樣四處漂流,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流浪,同時也要面對孤獨、受傷、各種陷阱、無法識別的危險以及風風雨雨。這種尖鋭衝突着的空間意識是一種截然對立、不能調和的空間,但蕭紅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猶豫反覆,她的生命力也被慢慢地侵蝕,損耗殆盡。既“極端渴望能自持自立”,又 “極端需要依靠他人,特別是男人”的蕭紅,終其一生都沒有解決內心的矛盾。

《呼蘭河傳》,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部作品的完成,標誌着蕭紅文學創作已進入成熟時期。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 篇4

三月春光美,情竇初開,煞憔悴。

從未有過一種心境,像滿懷渴望大膽追求那般撩人心脾;從未有過一種風景,像少女懷夢笑靨盛開那般美麗動人;從未有過一種愛情,像鬱結在心相思成疾那般傷感悲慟。

《詩經》中説:維以不永傷。可是翠姨,一個令人心疼的女子,被有始無終的愛情折磨、成傷乃至乾涸而死。

她很樸實,卻也喜歡新鮮的流行的東西;她很靦腆,卻也能為一雙鞋執著地跑遍全城;她很勇敢,卻懷揣愛情從不説出口;她依從父母,面對包辦婚姻只有暗自嗟傷;她沒有過人之處,但在精緻細節的刻畫下愈顯動人;她沒有太多的話,沒有太美的相貌,但她那悄悄沉澱至死不渝的愛情讓她煥發生之光輝,死之哀傷。

蕭紅的刻畫很細膩,雖從“我”的角度側面述説翠姨,但翠姨彷彿生活在了我們身邊,形象鮮明生動,我們為之感慨復歎唏噓不已。

我不想把這樣一個形象附以過多的時代背景和封建特色,僅僅從人的角度她就足以讓我們輾轉緬懷。

我見識過許許多多讓人感慨的愛情,如崔鶯鶯誓死不屈的愛情,杜十娘破釜沉舟的愛情,林黛玉悲傷辛酸的愛情,子君衝破世俗的愛情,簡愛堅強勇敢的愛情,等等。可翠姨的愛情又是區別於這些多種多樣的愛情的。她不喜歡母親給她定下的婚姻,卻接受了,而又遲遲不肯完婚;她跟表哥相愛,又從不表露,只是一味地喜悦,一味地哀傷。她像一棵風雨中的小草,悽悽地搖晃,不屈不撓又無比沉痛地生存,終不堪忍受抑鬱至死。

看完這篇小説之後,我久久無法從悲傷中返回,我為翠姨的死和整個世界的懦弱而悲傷。可是過後當我重新回憶,我發現我腦海中浮現的卻是翠姨的微笑,悠久而甜美的微笑。

她已經掙脱了現實的樊籬,擺脱了軀體的困擾,她的靈魂永生,她可以在精神上延續她的愛情、她的生命。

“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念君兮君不知”。而生之所依、愛之所伏卻讓翠姨得以永生,她再不必眉頭深鎖而可以永久地微笑。

三月的花開了,三月的花又謝了。翠姨的愛情之花開了,隨風消逝而去,卻又開遍了整個星空。

我想這便是永恆。

沒有禁錮,沒有紛擾,像櫻花盛開般爛漫;沒有痛苦,沒有哀傷,像撓撥金鼓般高亢。

只是生命,維以不永傷。

在這樣一座小城中,三月的花開了;在這樣一座小城中,翠姨的愛情之花開了。

在這樣一座小城中,悲情下的妖嬈之花開了。

小城三月讀書心得 篇5

課文中蕭紅的《小城三月》這部作品,反覆讀了幾遍,每讀一遍,心裏都會有莫名的失落,從初讀時的隱約的傷感,到最後似乎變得有一些沉靜,就像許多外國小説一樣,被時代背景所壓迫,深深的無奈,人性想要掙脱枷鎖觸碰美好時卻友被巨大的壓力所牢籠住。

終是被時代所絆住,悲劇收場,外國小説屠格涅夫的《貴族之家》、艾米莉·簡·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就類似這樣,不過不同的是蕭紅作家的敍述方式以及各自的社會背景,作者那小孩般的平靜的敍述,似乎沒有很重的悲憫氣息,就像對於這個悲劇的最終的形成,似乎是早就註定的,它在那個陳舊、封閉、黑暗的社會裏也許不過是那許多不幸裏的千分之一,在一個沒有愛情的時代,婚姻只是一種人們習慣了的應有的無需任何感情來作為其根基的形式,只是那俗語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是這些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所謂倫理道德,阻攔了我們的女主人公追求其自身真正的幸福的道路,而在一種接受了新的思想的影響後,想要擺脱卻又無力擺脱舊的思想的左右,想要追求卻又不敢追求真正愛情的悲哀中無從選擇而最終悽楚的死亡。

她的死正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一個東方女性的愛情悲劇。 別林斯基説:“內容越是平淡無奇,越能顯出作者的才能過人”,在這個故事裏,一切都顯得那麼平淡,所有的情節彷彿司空見慣,就像你自己身邊的生活,它沒有像偵探小説裏那樣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它所有的那麼簡單,逛街,聊天,家庭的小小的音樂會,或是元宵節裏的花燈,你感受到的故事是那麼平常,但也正是在這麼平常的生活裏,這樣的悲劇不斷的上演,生活在歲月的年輪裏剝蝕着它的華美的色澤,也剝落了幸福和快樂。

翠姨她是這麼樣一個細緻的女人,當她那般想要買到那麼一雙絨繩鞋而終究不能如願以償時,她悲涼的感歎:“我的命,不會好的。”作者用一雙買不到的絨鞋做道具,巧妙地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劇命運。生活的悄然流逝,讓這個最初單純可愛的少女對婚姻和命運日漸恐懼,更增添了作品的悽楚和悲涼。蕭紅對翠姨很少做直接的心理描述,但她的追求、嚮往、痛苦、幻滅的心理歷程,我們都感同身受、歷歷在目。

在那個時代裏沒有人理解她為什麼死去了,甚至連她摯愛着的我的堂哥哥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孤寂的死去,那種典型的東方式的戀愛,深愛着對方,卻始終不肯説出,只是深埋在心底,直到最後帶去墳墓,翠姨就是這樣不自覺的覺醒者,她的苦惱、哀怨以及小心翼翼,無不打着時代的烙印。她只能“一個人站在短籬前面,向着遠遠的哈爾濱市痴痴的望着”。即使和自己深愛的人單獨相處時,也是拘謹着,互相説一些言不由衷的空話,而且一聽到有人來,就趕緊慌亂地掩飾自己的窘態。只有在即將離開人世的彌留之際,四顧無人,才第一次失態的拉着愛人的手,“像要把心哭出來般”大哭。可是她的力量那麼單薄。命運真的存在嗎?在這個世界裏的某個角落,會有那麼一種無形的力牽引我們走向天堂或者走向黑暗的深淵,她的那顆小小的心裏滿足了,帶着那一點用她的生命換來的執着,她苦笑着安靜地離開了,她或許去了天堂,那片聖潔的純白的地方,然而她究竟得到了什麼,她的世界荒蕪一片,憂傷蔓延。

也許那些值得紀念的生命裏曾經確乎真實地快樂過,那些曾經的相遇,曾經在一起的日子,對她來説都是美麗的,正是為了這些美麗,她認為那些付出值得,她總是把自己看得過於卑微,那些過於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在她的眼裏是奢侈的,於是她羨慕着‘我’的“讀過書”,她羨慕着那種在她認為清白的出生, “她自覺地覺得自己的命運不會好的”,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啊!她沒有發現自己其實是有那麼許多美麗的,她會沉靜而美麗地走路,會帶着一種平靜的感情講話,她甚至還會彈大正琴,會吹簫、吹笛子,她有着那麼多女孩兒所沒有的,然而她的萬般的美麗也沒能讓她逃脱這世俗的厄運,悲哀是早已醖釀着,她不能逃脱,沒有人逃脱。

就是這樣一個含情轉睇、顧盼生姿的婉約的女子,表面似乎不露聲色,而內心卻時刻忍受着劇烈的痛苦,她忠於自己的愛情,不惜以生命獻祭。三月的原野綠了,作者用散文樣的筆調開始訴説,又用散文樣的筆調結束了這一段悲劇的生活,春天的命運那麼短,像極了翠姨她的那段短暫也許美麗過的生活。這“春”的背景,這麼優美而悲切,這種東方女性的悲劇,在她身後留給了人們更多的思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lzk3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