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以德治國”的深刻剖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幾篇關於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的範文!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

20xx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篇一

《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一部明史研究專著。該書以明朝萬曆十五年為主軸,運用了大歷史觀的視角,從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等多個角度,對中國傳統社會進行精闢的解剖,外加之合理闡述同等時期西方社會運轉姿態,揭露了中國明朝由盛變衰的過程。

讀了本書後,改變了我對歷史的看法,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們在瞭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必須以大歷史觀分析中國傳統社會之癥結,才能真正做到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傳統文化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對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進行合理融合,為我所用。

萬曆十五年,表面太平,國富民安,然而在黃仁宇先生的剖析下,整個大明帝國其實危機四伏,各種矛盾激烈對撞。即使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但腐朽政治制度滯後於經濟頗多,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潮流,潰敗實屬必然。從不理朝政的皇帝,到有心無力的首輔;從維持傳統的閣僚,到受人尊敬卻無人效仿的清官;從天生統帥卻被打壓的將領到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各類思想家。

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不再是教科書上的英雄人物,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着獨立人格和思想的人的形象。在萬曆皇帝眼中,或許他自己只是個傀儡,即使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不能去違背傳統的倫理道德,也不能去打破傳統的文官制度。

這就意味着即使是一個英明的、有改革魄力的、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對阻礙歷史進程的倫理制度也毫無能力,何況本身這些制度直接受益者乃是皇帝,他又何來勇氣?這也造就了作為明朝的某些皇帝,還經常以賭氣的方式跟大臣玩捉迷藏,去換取所謂的自由,所謂的非紫禁城的氣息。

在這種倫理制度的壓迫下,反而要求人們去追尋創新,去強調發展,而創新的成果一旦觸犯到該制度又將會無情被壓制甚至為之犧牲,這自相矛盾的去維繫舊制度的做法實在需引起人們反思。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也出現了像反右派、人民公社和等種種主觀不符合客觀的做法,給黨和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誌着改革開放拉開了序幕,這正確的決定迅速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們的生活水平,而依法治國也正式納入憲法,這不能不説是時代的一個進步。但同時,國家當今依舊面臨的不少問題仍需我們從這本書中去學習和借鑑。

面對當今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它帶給我們的啟迪是:我們不僅要借鑑外國優秀成果,更要深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下,產生一個既不同於傳統文化,又區別於西方文化,卻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文化,這文化,產生於對政治體制的不斷改革之中,產生於對自身矛盾的不斷解決之中,產生於對自我的不斷完善之中。只有如此,國家才能不斷髮展,人民才能永遠安康。

以上就是我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20xx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篇二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後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曆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着重挑選具備後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峯,從明成祖設立內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峯。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後世治國者所稱道。經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業人口激增,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農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了以僱傭關係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製造業、紡織業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的重要產業。軍事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由內向外轉移的過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壓內部起義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20xx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篇三

最近我把《萬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當然還沒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這三章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裏極力想説的觀點。

1、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

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後,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於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於法的,也就是説道德是高於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為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裏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本站

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鑽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於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麼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並進,社會才會和諧。可是自秦朝以來,各朝統治者怕蹈秦之覆轍,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團的弊端。

由於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讓皇帝過目,所以各朝統治者創建了文官集團,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可是久而久之,統治者們發現問題本身就是文官集團。但是這個時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為文官集團這個制度已被天下有學之士所接納,如果徹底改變,天下人都會説統治者無道,局部改變又無濟於事。文官集團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呢?科舉制度。

如果想入朝為官、名揚天下,這缺不了祖父的生財致富、父母的辛苦養育、妻子的賢淑達惠、老師的辛勤培養、朋友的鼓勵加油、考官的欣賞錄取、上級的提拔教導等等等等,所以説一個人當官之後都要回報這些人,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僅夠温飽,與實際脱節,就算俸祿可以維持小康,但是不夠回報幫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點,沒良心的就會造成苛政。這全看當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張居正想改革,最後措施全部作廢;申時行和稀泥,最後雖然使明帝國苟且殘喘,可還是阻止不了帝國的衰亡。本站

如果真的想改變這一狀況,還是需要林達所提出的“平衡與制約”。

當然,《萬曆十五年》裏對封建社會制度的看法遠不止這兩條,還有許多的側面描寫和一筆帶過的東西,如:重文輕武的利與弊,憤青的不顧全局等等等等。這裏我就不多説了,如果想全面瞭解,就去看一下《萬曆十五年》吧。

20xx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篇四

週末,天氣蒼白,發黴的心情,覺得該出去曬曬太陽了,和好友一起到書店,買了本中華書局出版的《萬曆十五年》,一口氣看了半本。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

萬曆十五年,沒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敗。高拱,張居正,海瑞,申時行,直到最後的自以為明君的崇禎皇帝,在整體制度體制的腐敗下,中華民族也迎來的自己的文化危機。資本主義的萌芽很難興起,傳統的力量依舊強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國人如何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以德治國的傳統,如何保持以孝道為核心的中國式價值觀呢?這是《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思考的問題,也在現實中不斷激盪着無數中華赤子的心胸。

這一段時間,國學興起,伴隨着百家講壇的推波助瀾,傳統文化復興的勢頭似乎一浪高過一浪。國學、歷史類圖書開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説論語,王立羣講史記,漢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兒,講座,電視劇,小説,歷史以各種形式體裁不斷出現。國學興旺,歷史重温,文化復興,這是好事。我們小時候,四書五經,史記漢書,都是稀鬆荒疏的很。這些書對我來説都是近幾年開始惡補的,感覺也只是走馬觀花,粗略瀏覽,很難記住了。

為什麼小時候沒有早早把它們看過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費問題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視,我輩只是從語文書的枝節中記住了星星點點的古籍名句。中國的古籍、歷史是我們民族的財富,是我們文化的載體。經史子集,諸子百家,裏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這些財富卻在很長時間內不受重視,甚至發生斷層。

有時候閲讀古籍,真的有種韓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個人覺得,五千年的文化積累,既有精華智慧,也有糟粕垃圾。不能丟棄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絕對不能一窩蜂的去全部接受。學習的原則,根本的方法,還是毛主席的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比方説,孝順,古代人講究孝順,今天也要講究孝順。對於老人的孝順,什麼時候能過時呢?區別只是裏面的度而已。但三綱五常放在今天就過時了。這就要整理。像今天做媳婦的很少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婦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是不是也要進行一下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呢,必須的。四書五經中很多言論,像一些禮節的規定,到今天已是陳規陋習,肯定要廢除,但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也...到今天還是不過時的。

今天的社會,國家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體制問題,醫療教育問題,貪污問題,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學習國外先進的科技,求真務實,不説大話,虛心進取,勵志創新,在中西文化的交匯下,產生我們新的文化。它即不同於傳統,又不是西方照搬,而是一個自信自強開放創新的新的文化。這文化,產生於對體制的不斷改革中,產生於對問題的不斷解決中,或許,這是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好書,它讓我思考如此之多,我們學習西方的不只是槍炮,還有思想,但我們傳統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 還在思考中。

20xx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大二觀後感作文精選篇五

本書剖析了16世紀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以及學術思想,洞察內在因果,揭露時政弊端,得出結論“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全書文字優美精練,分析鞭辟入裏,觀點生動鮮明,引人遐想無限。彷彿能夠看見萬曆時期的明朝正迎面向我們走來,由於缺乏有效的制度性聯繫,卻是歪脖子、細腰,無論怎麼費力掙扎也無法邁進。隨着朱翊鈞、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代表人物的粉墨登場,中國傳統社會的一些典型特徵及其中的弊端暴露在放大鏡下,看着它腐朽的肌理,無怪乎世人感慨“明之亡,不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

一、君臣失和、陰陽失調的上層建築

朱翊鈞沒有選擇過當皇帝,是他祖宗朱元璋掙下的這份家業和皇位世襲制度把他推上了龍椅。興趣愛好的扼止、偶像張居正的坍塌、官員權力的博弈、立儲鬥爭的失敗,使他未能在皇權中尋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萬曆皇帝停止了早朝、經筵、日講、謁陵和各種禮儀,隔斷了同外界的交流,對官員的升遷補缺不聞不問,勸諫的奏章留中不發,立儲問題的爭執一拖再拖,以致“上下否鬲,中外睽攜”。

君臣對立對於一元化的國家體制而言是致命的,因為皇帝絕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社會機構。它通過敬天法祖和彰顯禮儀維護國家的等級制度和行為規範,通過人事升降和賞罰分明維護政府的工作效能,通過統一思想和左右全局維護一個龐大帝國的向心力。神祕的天賦皇權思想在賦予皇帝至高無上地位的同時,也賦予了它將人世間一切不合理的處置合理化的決斷力。皇職的缺位,加重了文官集團的負荷。

文官制度與君主制度相輔相成,是維持國家機器運轉的重要行政工具。財政税收、軍備戰事、司法審判、大型工程、搶險救災等國家大事,無不是通過文官集團得以制定和執行。處在這麼重要的一個位置,它的運作也頗為有趣。一是名為下僕,實為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名義上,文官集團是皇帝的僕人,實際上包羅了當時的出色人物,已經成為權力的源泉、國家的實際主人。張居正治理官吏、整頓財政實現了府庫充實、倭患絕跡,申時行運用調劑折衷的人事安排成功治理黃河、化解邊境危機,他們都在歷史的大畫卷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二是陽為道學,陰為富貴。明朝官員薪俸微薄,還要力崇儉樸。把持朝政的高級官員、橫徵暴斂的欽差大臣、瞞上欺下的貪官污吏,儘管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權力獲得大量的社會資源,嘴上還不得不高唱孔孟之道,以致虛偽和欺詐成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三是拉幫結派,上下其手。皇權的更替、定期的考核都關係到官員的仕途命運。為此,官員之間建立起鄉誼、年誼、姻誼等小集團,進入私人派系,相互關照,各取所需。這種小集團在排擠政治對手的時候表現得特別鮮明,稱為“去皮見骨”。先由無名小卒用委婉的文字從細微末節開始,假以時日上升為道德問題,諍諫的官員職位越來越高,辭句越來越激烈,直到時機成熟自有大將出馬。

二、制度往往只是一個理想

皇帝的消極怠工,文官集團的渙散,使龐大的帝國相互掣肘、舉步維艱,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標準。這些問題到253年後的鴉片戰爭時依然如此,以致“衝突既開,恢復故態絕無可能”。而在西歐,這一年是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征英國的前一年,到1840年英國已經處於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發動了侵華的鴉片戰爭。同為大國,為什麼明朝的發展停滯不前,英國卻能擺脱困局、實現強國夢想呢?

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但在這裏,反作用的力道太大了,大到似乎要顛倒規則。明朝施政方針不着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行政問題通過道德原則簡化,以適應政府的低能;財税制度混亂僵化,與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脱節。黃仁宇先生把這種管理狀態下的社會結構比喻為“潛水艇夾肉麪包”。上層是文官集團構成的長麪包,大而無當;下層是成千上萬農民構成的長麪包,沒有有效的組織;上下層之間是尊卑男女老幼的倫理道德。這些倫理道德是明朝立國的根基。它們粗淺簡單、保守僵化,缺乏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範,使貨幣税收、金融保險、交通通信、商業組織等先進制度無從發展,以致國家“不能在數目上管理”,導致國家機構運行遲滯,上下層之間的溝通渠道堵塞,最終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凝固。這是中國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後明清的主要原因,也是明朝走不出死衚衕的根本原因。

貧瘠的土壤無法孕育高大的樹木。在這個大環境下,制度建設成為水中花、鏡中月。比如税收制度,每個縣的税額自朱元璋時代固定下來,無論天災人禍、人口變化均不增減,等到執行不下去發生欠税,將所欠税額按比例減免後徵收,等於變相減税,各地爭相效仿,欠税成為常態,導致國庫空虛。再如軍隊補給制度,軍隊是國家武裝,補給本應由中央統一調配,但明朝將軍隊補給交給地方負責。一個地方要給十幾個衞戍供應錢糧,一支軍隊的補給也來自十幾個府縣。如此犬牙交錯的供應模式無法充分保障軍隊補給,一旦行軍作戰更加難以應變。為適應落實的組織制度,軍隊作戰只能放棄先進的主動戰術,採用落後的被動戰術應敵。還有制度,中央規定的基本工資很低,各地就在税收之外徵收“常例”“火耗”,給自己發地方津貼,而“常例”、“火耗”的徵收又沒有標準,等於地方變相擁有自己的財政權,還不受中央控制。賦役制度,可以稱為吃大户,負責接待官員來往的驛站,使用的交通工具、住宿飲食攤派到當地的富户,家裏越殷實負擔越重,極大地限制了民間資本的積累。就連度量衡,官方與民間使用的都大小不同。

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萬曆十五年》一書散發的強烈現實關懷,於平常處凸現的深刻道理,對於現代社會制度建設仍不乏借鑑意義。

一是去道德化。弱化制度中的道德色彩,讓制度成為可執行的行為導向。一方面道德是道德,制度是制度,莫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剔除制度中模糊性、思想性因素,加強技術性、規範性因素,減少不確定或模稜兩可現象,避免制度在落實過程中名不副實、被高高掛起的情況。另一方面道德拔高了對人的要求,使制度失去了現實意義,正如逼着朱翊鈞做道德範本,他只能逃避;標榜官員低薪,就會出現税收之外的“常例”。要留下一個解決問題的緩衝空間,不要一下子上綱上線,使政府措施得以適合時代的需要,個人的獨創精神也得以發揮。

二是去人格化。張居正是萬曆時期的精英人物,聰明才智堪當大用。他執政期間推行了多項改革措施,如丈量土地、一條鞭法、官員考成法等。這些富國強兵的措施,整頓了吏治,充實了府庫,夯實了軍隊,但隨着他的故世全部付諸流水。這種人亡政息的現象令人扼腕歎息。因此,制度建設應注重連貫性、持續性,減少人為因素的色彩,使之不因領導個人方面的因素而存在或消亡、誇大或削弱,讓制度擁有自己的生命。

三是去特權化。特權本身就是對制度的否定。如果説制度是一條大道,特權就是在道路上劃出的一條快速通道,這條快速通道越寬,佔用的道路資源就越多,行走在公共道路上的人就越擁擠。明朝的賦役負擔由地方富户承擔,但官僚大户享有豁免特權,真正負擔落到中小地主身上,往往使他們傾家蕩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jknr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