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精選10篇)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精選10篇)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1

翻開《水孩子》這本的童話故事集,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精選10篇)

《水孩子》主要講的是在愛爾蘭北鎮住着一個掃煙囱的孩子——湯姆。他不會讀書、寫字,也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誰,每天過着痛苦的生活。湯姆天天都被他那狠毒的師傅逼着去替人家打掃煙囱。

湯姆從小就受師傅格林姆的嚴厲管教。有一次,他陪師傅去幫一個大户人家打掃煙囱,由於湯姆不小心闖下了大禍,嚇得到處逃跑,最後在仙人的指導下,跳進了水中,並且變成了一個水孩子。起初,湯姆還是像以前一樣很調皮,在水裏總是跟各種動物搗蛋,後來在仙人的幫助下湯姆逐漸長大了,也成熟了。有一次仙人派他去幫助他的師傅格林姆擺脱困境。湯姆聽了很不願意去,因為他害怕師傅會再一次把他變成掃煙囱的小孩。可是仙人告訴他,一個人如果想成功就不能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後,湯姆戰勝了自己,鼓起勇氣去幫助自己的師傅脱離了困境。

經歷了重重考驗,水孩子——湯姆,從一個淘氣的壞孩子變成了一個勇敢、善良、聰明、懂事的好孩子。

跟湯姆相比,我覺得羞愧極了,我是一個外表温柔,內心卻淘氣的女孩子。媽媽説我哪裏不對,我卻不服氣,還經常頂嘴,現在想想,媽媽説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是培養我將來能夠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水孩子》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它成為了我心靈上的好朋友。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懂事、勇敢、善良的好孩子吧!

寒假裏,我和媽媽共同讀了一本優秀的童話書《大林和小林》。這本書主要講了父母雙亡的大林和小林因遇到怪獸而分離。大林遇上了世界富翁:哈巴,並做了他的兒子,過上了他想要的富裕生活,整日無所事事,最後,卻因太過貪財而喪失了性命;小林被一隻名叫皮皮的狗賣到四格格家裏,每天被迫給她做很多工作,卻吃不飽穿不暖。在那裏,小林和其他的小夥伴們吃盡了苦頭,最後,小林和他的夥伴們依靠他們的聰明才智,戰勝了可惡的四格格的故事。

這是一本很好的童話書,它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不要太貪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我最佩服的,就是小林,面對那樣的環境,他卻毫不放棄,勇於同壞人做鬥爭,他就是我今後學習的榜樣。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掌握本領,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2

俄國小説家契訶夫在一部作品《凡卡》中塑造了一個由鄉下來城裏做學徒的9歲男孩——凡卡。講述了凡卡童年的悲慘生活。讀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凡卡是個孤兒,只有爺爺一個親人。而爺爺也因為經濟困難,不得不將9歲的凡卡送到城裏當學徒。凡卡在城裏無依無靠,備受欺侮。他受盡了折磨——老闆動不動就打他,食物也少得可憐,可那裏,沒有人同情他。

讀着《凡卡》,我不禁為自己出生在社會主義新中國而暗自慶幸。在家有父母疼,有爺爺、奶奶愛;在校還有老師、同學的關心。我們現在能享受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在學校上學,老師教我們各種知識,使我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漸漸長成一個有一定知識的少年。而凡卡呢,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可他卻只能在老闆家做苦工……凡卡是多麼可憐啊!再看他的食物也少得可憐——一點麪包和一口稀飯,每天一成不變。而我們每天都有美味可口的飯菜,甚至有些同學還浪費糧食和挑食,多麼不應該啊!

凡卡童年的生活十分悲慘,和他相比,我們是多麼幸福啊!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3

今年寒假假期裏,我讀了美國自然文學之父約翰·巴勒斯的成名作《醒來的森林》。

這是一本寫鳥的`書,讓我瞭解了許多奇特的鳥,比如:柳林鷹、冠藍鴉、紅頭啄木鳥、隱士夜鶇、白頭鷹……在書中暢遊,可以傾聽森林的百鳥歌唱,欣賞鳥類建築和鳥類分別吃什麼,鳥兒們的生活習性,可以説是鳥類的百科全書。

巴勒斯用擬人的手法來敍説,讓我感覺鳥類如同我們人類一樣。在巴勒斯的百鳥園裏,我最喜歡的是極樂鳥。因為它羽毛鮮豔無比,體態華麗絕美。不過它可是個膽小鬼,只要對手強硬一點兒,它就會投降。天才的建築師那就是橙腹擬黃鸝了。它們的家是由一種特殊的材料構成的,看起來和亞麻相似,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懸掛的大葫蘆。雖然單薄,但是很結實。即便是再大的風雨也不怕。棕林鶇有很高的音樂天賦,她對各個音階運用十分自如,是歌唱冠軍……

這是一本美妙而生動的書。讀的過程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鳥類圖景呈現在我的眼前,彷彿身臨神祕的鳥類世界,可以從中學到許多鳥類學的知識。

如果你也喜歡鳥類的話,那就趕緊打開《醒來的森林》吧!讓我們一起和鳥類做朋友,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4

每個季節,是書,它陶冶了我的情操,開闊了我的視野。是書,陪伴着我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書,與我交上了最好的夥伴

每當我走過書店,就會情不自禁地就走了進去,在裏面一看就是2個小時。記的有一次,媽媽和我一起去商店買衣服,突然看見了新華書店,我就獨自一人去看書了。看着看着就忘記了時間,害的媽媽着急。最後媽媽實在沒辦法,只好把沒看完的書買回了家。

還有一次,我寫完作業後,就在我的卧室裏看書,媽媽做好晚飯後喊我吃飯,我卻因為沉浸在故事的情節中,沒有聽見!後來,媽媽只好把我拉到餐桌旁,可我仍然抱着心愛的故事書,在餐桌旁邊吃邊看。直到看完最後的一個故事,才戀戀不捨地放下書。

媽媽説:“你看看你,快瘋了吧,真是名副其實的書迷!”可我卻沒反應過來,津津有味的繼續看着書。媽媽歎了一口氣:“哎……”每一次睡覺前我都要看一會書,有一次我8點看書,看了兩個小時才睡覺。

這些是我從看過的書裏面找到的:偉大的文學作家高爾基曾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做了這樣的比喻“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詩人歌德也發出過同樣的感慨“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從古至今,無數的學者,哲人,都談過讀書使人快樂的話題,儘管他們已經遠離了這個時代,但那一篇篇優美的文章和一句句警示後人的箴言,卻勢不可擋地穿越時空激勵我在浩渺的書海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

我讀書我快樂!跟着他我可以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因為他是知識的海洋,快樂的源泉。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5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希望擁有一份完美的幸福,總想時時、事事都隨人願,工作、金錢、家庭、房子等等,無不令人趨之若鶩。但是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是不會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活好像在時時考驗着人們,打擊着人們的心靈,讓人感覺不到完美,就像俗語説的“人生不如意絕大部分”,或許這就是生活給人們的令樣的美的享受吧。張愛玲的代表作《半生緣》,就是在字裏行間體現了這種令樣的美。

主人公沈世鈞和顧曼楨從相識、相愛到分手,讓讀者從一開始的興奮和祝福,到最後為他們惋惜、痛惜,讀者會隨着故事情節的變化心懸此間。相愛時她在他眼中是一個温柔美麗可以相伴一生的人,他在她眼中是一個温厚善良可以託付終身的.伴侶,然而命運卻和他們開起了玩笑,天性單純的顧曼楨被別有用心的姐姐設計殘害,落得個受辱、關押的境地,而沈世鈞多次尋找未果又在聽信顧曼楨與別人結婚的謠言下匆匆與不喜歡的人走上了婚姻的殿堂,過着平俗的生活。極度失落的他隨工作取得成就依然放不下那曾經的一份純情,直到十幾年後真相大白卻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時間是殘酷的,生活是蒼涼的,一生的情半生的緣也只能在蒼涼中變得了無痕跡。小説的最後作者在有意無意之中又將那羣十多年前的故人安排在不同的場合下再次相遇,所不同的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面對曾經,唯有仰天歎息此情可待成追憶吧。

是的,生活中殘缺時時存在,就看人們如何去面對了。就像有人喜歡初生的朝陽,認為它代表着新生和希望,但是有的人卻喜歡夕陽西下的餘輝,因為它好像自己此時的心境。有人偏愛秋那豐收的碩果,有人卻認為秋天帶來的是淒涼……不同的心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張愛玲的就給人一種殘缺的美的感受。雖然讀起來有時感受到隱隱的心痛,心底的那種異樣的感受卻是不足與明言道出的,這也是一種令樣的美吧。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6

近日重讀《半生緣》,這是我讀的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説,從此,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張愛玲文字的風情裏。

世間事推究起來都很宿命,一旦電光火石般的碰撞起來,才發現因果的導線早埋在紅塵裏。大一寒假,我高中時代最要好的男同學把一本《半生緣》輕巧的放在我案頭,以先知的口吻告訴我:“看看吧,你會喜歡的,符合你的氣質。”就象中了魔咒一樣,看看,就喜歡了。

除了初戀男友直接晉升為丈夫的他之外,這位男同學是唯一的相交最深的異性。高中畢業後,我們保持通信五年,頻率當以周計。青春懵懂的歲月裏,一份至真至純的友誼,但已失了音信四年多了,一如這小説的名子“半生緣”,多少情緣是無法一輩子的。淡若水的友情亦或書中的風月濃情,陰錯陽差中,丟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知為何,小説中的這個句子——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總在某種情境漫上心頭,浸的心酸酸澀澀的。任是繁華,任是落寞,誰又能回得去呢?

曼楨和世均是回不去了,所以張愛玲安排他們向前走,讓世鈞與翠芝卸下舊情愛的包袱,達成一種諒解,去了新的天地。讓曼楨在慕謹處照水臨花,再現生機。初讀時,我甚至是厭惡這樣的安排。“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是我那時無法理解的,真愛一次,足可澎湃一生的,如何就潮平浪靜了呢?漸經了一些人事,也相信了,命運的風無止息的吹,情感和靈魂行走在路上,總渴望寓所的,再執拗的人也走不回光陰裏去。

一直都喜歡張愛玲以平靜的筆調寫愛情,平實瑣碎如家常日子。愛情到底不過是凡俗生活的一部分,任心底陽光普照,如花怒放,欣喜和激動,纏綿和深摯,表現出來,不還是一粥一飯,半絲半縷的沉溺和庸常嗎。愛的佳境當是愛着而不自知,就如世鈞冒雨走了遠路為曼楨找回丟掉的一隻手套,然後頗費躊躇的交給她。就如曼楨要為世鈞整理回家的衣箱,他的襯衣領帶和襪子,一樣一樣經過她的手,那種異樣感覺,就如他們在不甚乾淨的小飯館吃午飯,曼楨在水杯裏為世鈞涮乾淨了筷子。當時過境遷,這此曾漫淡不經的細節,成了心上的落英繽紛。有時越是情真意切,表現出來越淡越淺,回味起來越綿久純正。

太多的人習慣把愛情戲劇化,一旦説了愛,就要約會,禮物,急着關懷和殷勤,生怕負了愛的浪漫,而忘了捫心自問,正如張愛玲筆下的另一個人物所言“太忙着談戀愛了,哪裏還有工夫戀愛。”

世鈞和曼楨是盡了工夫戀愛的,沒有情書和密約幽會,只慢慢走近,漸生了解,情朦如隔霧,全非言情小説中,搭台唱戲一樣盡情悲歡,是讀到後來,曼璐鴻才這對卑鄙的夫婦,設了陷阱把同一軌道的兩個人驅散,曼楨的抗爭,她在絕望裏對世鈞的信任和盼望,曼楨被囚禁後,世鈞的焦灼和追尋,十八年後知道了使他們分離的,多少年來困惑與痛苦的那些事情,他們感到的淒涼的滿足,我也才滿足的確知,他們是那樣愛着的,曾是彼此全部的需要和存在的快樂。如許深情,張愛玲只以淺語寫就,看罷方知,一旦這愛消歇,便從此無心愛良夜,十八年都糾纏不能釋懷的,就是,那時彼此是不是一心一意的。

是的,是一心一意的愛的。擦肩而過的瞬間都奮力伸出了攙挽的手臂。奈何命運佈下陰霾,讓他們看不見對方,錯過,漸遠,再也回不去了。

多少年後,我才理解了,我同學所謂的符合的氣質,那時,我是愛生活的,如許多的年青的人,愛的熱烈,簡單,唯美,自然就有隨之而來的惶然和落寞,張愛玲恰站在時間之流的彼岸,拍擊着浪花,涼冽的漸落在此岸人的頭臉上,指引我們向時間的深處望去,向人性的膚淺和算計裏望去。他總是一副歷經滄海指點歸帆的閒雅姿態,一語就道破了我的寞。

何止我,這一定也符合了許多人的所謂氣質吧,總有一些人,如翠芝在新婚紅燭下悲泗淋漓,對世鈞的問:“怎麼辦,我不愛你,你也不愛我?”但依然得把生活繼續下去。也許生活就是這樣,有些東西擁有過,卻無法永恆,還佔去了心地,只剩荒蕪。不僅愛,許多東西。

生命的底色就是蒼涼。我們只是僥倖活得有些色彩。

市場門口有賣氫氣球的,美麗而飽滿。一個漂亮的小女孩,惶急又惋惜的喊:“我的氣球飄遠了,我抓不到它了。”她媽媽勸慰她:“飛就飛吧,放在那兒也慢慢癟了。”其實,飽滿的生命也如此,不知所終或日漸空癟,抑或暴破。生命是終將荒蕪的渡口。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7

第一次聽説《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在一個同學的作文上。我記得她的筆下這樣寫道:“我們的教育制度不是因材施教,而是致力於把孩子們塑造成一個個標準的模型,讓大人滿意,讓老師滿意,讓社會滿意……我們何時才能像巴學園裏的小豆豆那樣,盡情享受我們的興趣,盡情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以至於我現在還能感受到當時看到這篇文章的驚歎。於是,帶着一份好奇,我翻開了《窗邊的小豆豆》,想品味驚歎之後的餘韻,抑或是失望。

結果,這本書帶給了我震撼!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的關於她自身小時候的學習經歷。小豆豆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是個怪怪的孩子。因淘氣被退學後來到了小林校長的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中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裏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細細讀下來,温馨瀰漫了心房。

這本書中最讓我驚歎的是巴學園的教學方式。每一天的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重點都寫在黑板上,於是小朋友們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要知道,當時小豆豆還只是一年級呀!巴學園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興趣,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深深觸動了我,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的一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的計劃重要。”

這讓我深深地反思了我們的教育。不説西方學校着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國古代聖人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但是,從國小,甚至是幼兒園開始,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們就被迫參加各種補習班。重重的書包,壓彎了小小的腰!我們的興趣,讓步於分數。國小,國中,高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最後的大學聯考分數。“高分低能”成為了社會的悲哀。

這種情況的出現,究其原因,離不開社會與教育的功利化。家人的“望子成龍”,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壓力和名牌大學的吸引,用“美好未來”的名義,把我們塑造成了一個個相似的玩偶,回頭一看,你我是如何的相像。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有其生命力。現今國家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這,是教育的福音。相信我國未來的教育,定能用興趣做羅盤,帶着孩子們揚帆起航。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8

前些天,我讀了張愛玲的一部小説——《半生緣》。其實之前電視裏也有熱播過,但是由於對張愛玲的敬仰和對這部小説的喜愛,我還是把原著讀了一遍。有時我還真覺得文字比電視更有吸引力,小説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氣息總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半生緣》是以一種最樸實平凡的語言講述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用“殘缺的完美”去形容《半生緣》是再貼切不過了。《半生緣》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並被人們所贊稱,或許並不僅因為張愛玲這個作者和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還因為它能以悲劇的形式打動人心。筆者很喜歡女主角曼楨,而她是當時受社會迫害的典範;被姐姐出賣;母親卻袒護姐姐,認為姐姐求子心切的做法也情有可原;被姐姐從中阻礙,使她與她當時的未婚夫相隔十四年後再相見。可結局已定,哪怕兩人再相愛,卻再也不能回到那一段已失去的歲月。

而我喜歡她並不僅僅是同情她,更是敬佩她,她每時每刻都在和當時社會上可悲的制度作鬥爭,每時每刻都在努力爭取自己的幸福,儘管她這一生已註定成為悲劇,但她至少竭力地爭取過。我作為一個讀者只能説,在當時社會中像她這樣的人太少,而她自己也能力有限,因此才沒有化悲為喜。但是她的精神是可嘉的。當十四年後曼楨與男主角相見時,儘管他提出與他妻子離婚再與她結婚的提議,但曼楨還是沒有答應。並不是她不愛他,而是因為太愛他,不想因為自己而使對方原來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更是因為道德與良心的緣故,畢竟男方是有家室的人,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逼着人家妻離子散是不是太殘忍了!曼楨的善良與無私讓我折服;或許這世上真的沒有那麼多“敢不敢”,而是“能不能”了,如果一段感情沒有道德作底線,沒有責任作保證,又何談“愛”呢?

紅塵中浮沉着太多個夢,又到底多少個夢能生死與共?《半生緣》這段愛情故事也有其“可喜”的二面,至少曼楨這輩子能如此轟轟烈烈地愛過一回,真的是死而無憾了。

半生匆匆,半生如夢。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説,七、八年如同過往雲煙,而對於年輕人來説,二、三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現在的我,只想好好珍惜我的這一生,不要讓我這短短的一生留下長長的遺憾。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9

我愛讀書,因為書就像一把智慧的鑰匙,讓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讓我瞭解歷史,走近名人,領略世界各地的絢麗風彩……書,讓我着迷,讓我瘋狂。

小時候我住在唐山的姥姥家,媽媽每次去姥姥家看我,總要大包小包的給我帶好些禮物,有衣物、有各種食品、有玩具、還有一些圖書,讓我挑選自己喜歡的。我總是先把兒童圖書拿出來翻閲,愛不釋手地讀上幾頁,才去看其它的禮物。姥姥每次帶我去超市,我就掙脱姥姥的手,跑到賣書的地方去,總要買上幾本喜歡的書回來。

走進我的書房,書架上有三層擺滿了我的各式各樣的書:有圖文並茂的四大名着、有革命英雄故事、有知識豐富的少兒百科全書、有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書、有富於幻想的童話故事書、有歷史故事、有上下五千年、有科技書、還有作文指導書。每次的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也是我最愛的書。

我的每一本書裏都夾有我親手製作的一個漂亮的小書籤。只要媽媽給我買來書我就如飢似渴的看起來,每次吃飯,叫我幾次,我就像沒聽見一樣,一直沉迷在書中。媽媽只能使出“揪耳朵絕招”,一邊揪一邊對我説:“小書蟲,吃飯時間到了,快來吃飯。”剛放下筷子,我又溜到書桌前,捧起我的寶貝書讀了起來。可是我剛坐下,姥姥又站在客廳喊我:“剛吃完飯要休息一會兒,保護眼睛,有利於消化。”可我還是禁不住書的誘惑,剛走出書房,又趁姥姥不注意,溜回書房繼續在書海里暢遊了。

《少兒百科全書》中我最愛讀的一部是《自然·環境》,因為它讓我從中知道了“大自然是哺育生命的搖籃”,使我更加熱愛大自然,懂得了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童話故事中我讀的最多的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書中那些可愛幽默的人物和優美的文學語言特別吸引我。最近媽媽又給我買來一本《世界金獎童話庫》,這本書裏有各國童話家經典的童話故事,更讓我愛不釋手,我都看了好幾遍了。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不僅豐富了我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啟迪了我的智慧,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的生活充實而有趣,悠閒而舒適,恬靜而豐富。讀書使我快樂,我愛讀書!

六年級讀書心得分享 篇10

古人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一直不太相信,憑藉一本書,真的能得到巨大的財富和快樂嗎?直到學校轟轟烈烈的讀書,我讀了一些書,才明白了這句話中的分量。

“讀書”一個多麼熟悉,但又好似非常遙遠的字眼。在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幾乎天天都讀書,但在聽到老師説希望我們可以認真閲讀幾本又大又厚的名着時,我不是頓然間充滿求知慾,而是像背上了一塊大石頭,充滿了壓迫感。

抱着完成任務的想法,我開始讀第一本書,我恨不得一目十行看完它,擺脱這個困擾,不知為什麼,在看了一半的時候,我的心態漸漸發生變化,只要一寫完作業,一有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看書,就連吃飯、睡覺也想捧着它。書的吸引力真的太強了,我不得不為之折服。

我迫不及待地看起第二本、第三本書,我像一塊乾渴的海綿在拼命的吮吸着甘露,書填滿了我所的空閒時間。

書中有的不是物質財富,而是一筆巨大而讓你受益匪淺的精神財富,就像讀《魯濱遜漂流記》,它讓我明白了在困難面前勇敢面對,渴望的光明也許會變成現實;就像讀《男生賈裏》,它讓我看到了一個樂觀向上的男孩形象,《女生日記》,它讓我熟悉了一個女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過程;《草房子》,它讓我同桑桑經歷了他一樣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國小生活,讓我接受了人生的啟蒙教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讓我懂得了,擁有健康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書具有永久的魅力,它們像一盞盞明亮的神燈,給予我們温暖、光明、方向,還有智慧和力量。所以,書讓我受益無窮,書讓我快樂無比,我讀書,我快樂,書將陪伴我終身。

標籤: 六年級 讀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g787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