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

小編為你們準備了一些500字左右的讀後感,歡迎來閲讀借鑑~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是一本西方教育專著,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讓——雅克——盧梭,在這本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教育思想。

讀完《愛彌兒》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自由。盧梭在愛彌兒幼年和童年都主張採用順應自然的教育,在第二卷裏面更是非常明確地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念。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順應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這不禁讓我想起中國的經典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觀念。作為一名幼師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生來是善良的,我們所能給與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努力去呵護、保持孩子與生俱來的純真,善良。但是自然教育是不是就是放任自流,不聞不問呢,顯然不是。在幼兒園小朋友身上有一些後天環境所造成的不良習慣,而人的行為結構和人的童年記憶有非常大的關聯特徵,因此如果孩子童年的很多毛病被放縱,會在成年後極大的放大。因此盧梭在本書中還提出與自然教育密切相關聯的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手段,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多,以上兩點只是有感而發的淺談,我想與每一位同行分享的是:每一位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善待他們吧,因為他們還是一羣孩子。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是法國十八世紀著名的啟蒙運動思想家、教育家盧梭的代表作,是他構思20xx年,然後用3年時間撰寫而成的教育哲理小説。在書中,盧梭尖鋭地批判了腐朽的舊封建教育,並通過它所虛構的兒童愛彌兒從出生到成人的教育過程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教育理論,如自然教育、教育分期理論等。

《愛彌兒》開篇即提出:“出自教育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這體現了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也即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盧梭強調對兒童進行教育是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自然本性,使之成長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在盧梭看來,忍受痛苦也是兒童應該學習的一件事情。比如兒童摔倒了,即使她哭了也不要急急忙忙跑過去安撫他。盧梭認為傷痛既然已經發生了,兒童就必須忍受。在兒童年幼時學習勇敢的精神,他便會漸漸學到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否則,在他們長大後面對痛苦時就沒有足夠的勇氣和經驗來對付。“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兒童有它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其成長和發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因此在不同年齡階段應實行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拔苗助長、操之過急只會適得其反。自然的教育必須保護兒童的天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發展,充分尊重他們的自由。

當然,由於受時代和歷史的侷限,盧梭在自然主義教育中不免出現主觀臆斷和過於極端的觀點,比如他認為兒童在幼年時期應該在鄉村的自然中進行教育,應該讀的惟一的書是《魯濱遜飄流記》,應該學的工藝是木工;女子的教育應該以賢妻良母為宗旨等等。但他在教育上的理論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我們要辯證地看待盧梭的教育理念,汲取其合理的成分併為我所用。

愛彌兒讀後感

本是粗人,無有紛爭;牢騷三句,半日浮生。

最近老師推薦了一本盧梭的書《愛彌兒》,對這本書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是很多人向我推薦過,他們都説這本書是如此值得一讀,沒有具體説為什麼要看。學而不思則罔,翻翻這本教育界鉅著,一窺究竟。

先介紹下本書及其作者吧,《愛彌兒》是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本書是盧梭通過對他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是一本被譽為“只要柏拉圖的《理想國》與盧梭的《愛彌兒》留存在世上,縱令其他教育著述被毀,教育園地也是馥郁芬芳的”的不朽之作。

這本書,我拿來時先仔細看過他的總序,中間有一段是這麼説的:“我們對兒童是一點也不理解的:對他們的觀念錯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於研究成年人應該知道些什麼,可是卻不考慮孩子們按其能力可以學到些什麼,他們總是把小孩子當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還沒有成人哩。我所鑽研的就是這種問題,其目的在於:即使説我提出的方法是很荒謬的,人們還可以從我的見解中得到好處。至於説應該怎樣做,也許我的看法是很不對頭,然而我相信,我已經清清楚楚地看出人們應該着手解決的問題了。因此,就從你們的學生開始好好地研究一番吧;因為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説,你對他們是完全不瞭解的:如果你抱着這種看法來讀這本書,那麼,我不相信它對你沒有用處。”

我很想尋求當初的一份自然率性,不是作為兒童的天真無知,不是作為學生的乖巧好學,不是作為孩子的懂事伶俐,而是一個作為造物主的產物的自由和自主,誰主宰着我們的思想,誰支配着我們的行動,誰讓我們成為流水線上的批量產品,誰讓我們覺得現在的自己是最完美的自己,而完美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一切都不是自己控制的,想到這些,很無奈,但更多的是恐懼。我們都是被牽着線的木偶,繩子在不動聲色的上帝手中,上帝在一層一層的夢境當中……

尋求教育中的真實,尋求生命中的珍貴……

標籤: 讀後感 愛彌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dremg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