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精選8篇)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精選8篇)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1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蒙台梭利幼兒園園長孫瑞雪經過實際例子敍述了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為一個專注、堅強、完整的人。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精選8篇)

孫瑞雪園長的這一觀點,我是很贊同的。本來嘛,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世界上,對什麼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麼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腳等身體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的不足,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頑皮的行為。如果是真的愛孩子,應當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按照自我的想法發展、完善,豈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總是"干涉"的太多,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什麼事情都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明白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過程和心理,所以我很欣賞書名中的自由兩個字,以前我也只是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可能會和紀律以及自律相提並論呢,能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呢?但經過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身受感觸。

首先,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們的行為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健康成長的孩子。第二,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去仔細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傾聽和交流是最好的橋樑,也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樣,俗話説:"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感到自我肩上的職責很重大。

其實,不只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不歡樂,任何人都不會感到歡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和温暖,人與人之間要是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是不是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要適當放手給孩子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寬容,學會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歡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2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好多年前讀過一次,但已經漸漸忘記,這次重新拜讀再加上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進行思考,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兒童總在“思考”,而且兒童思維需要時光,因此正常的兒童是沉靜而安詳的,甚至顯得“傻呆呆”的,這是他進入了“沉思”狀態。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結合書中描述“正常兒童”的其他論述,着實反傳統。傳統中人們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聰明孩子就應是“活潑機靈”的。應對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會打斷他,叫他的名字,企圖將其“喚醒”,抱怨其“反應遲鈍”。如此一來,反倒寬心了。

二、兒童只對能夠成長自我的工作感興趣,而對純粹的玩具沒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子會捨棄“高檔”玩具,而選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個孩子希希自小喜歡形體富於變化,玩法多樣的玩具,如小熊換衣、磁鐵拼圖、立體造型組、磁鐵釣魚組、積木等,對毛絨玩具、電動玩具卻反應平平。有次媽媽出差沒有給希希買毛絨玩具,而是買了個“魔板”,希希很喜歡,反覆擺弄,在變化中尋求快樂和成就感。兒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會根據內在成長的需要選取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項工作後,孩子會對自我的成果進行觀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續沉默,不要急於提醒孩子“歸位”。的確如此,結合我園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應也是需要一點時光來思考和回味剛才的操作的。

四、“兒童認識成人不以成人的語言和表情來衡量和決定,兒童用心靈感受,虛假的信息兒童用心靈立刻能感覺出來。”

五、國際上,幼兒教育觀念在本世紀初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包括非洲的一些國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給兒童進行“教育”,兒童不斷透過行動來構建自我。國際上幼兒教師的收入和律師、牙醫的收入一齊位居社會前三,很多博士畢業後就去幼兒園帶孩子,因為0—6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階段,整個社會都將最好的資源帶給給了這個階段。

六、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書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關於“順從”的論述,這一點書中出現多處,第一句是“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他會對愛人順從。什麼是順從?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昇華就是順從。”這個順從的含義比較深刻,不僅僅僅是我們傳統中所理解的。那種感覺就像熱戀中的戀人,如果一方請另一方幫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麼這一方必須會很順從地去做,順從中充滿了愛戀、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兒童和成人表現出來的就就應是順從。當我看到“一個快樂的孩子不會搞破壞,一個快樂的成人也不會去破壞。快樂的人類不會去毀壞財富、破壞環境、發動戰爭,他們只會有建設性的行為”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七、關於神遊。比如一個人下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氣,經過在培訓,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這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但是,實際中他每一天只會在家裏唉聲歎氣,一邊想着上述的種.種計劃和過程。這個人的心和力被分開了,蒙特梭利稱之為“神遊”。看來,這種狀態在很多成人身上明顯存在着。

那麼,迴歸到兒童時代呢?兒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能透過幻想來實現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構成。仍是書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裏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而這些,不是就應被反思的嗎?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我,成長自我,首先做一個正常的成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這句話太好了!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3

《愛和自由》是孫瑞雪的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它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她以往説過“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

兒童的智力來自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成人無法代替:個性跟創造力之間是畫等號的,創意不能教”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務本質的本事,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我……本書將蒙氏思想中的一些關鍵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覺練習,敏感期,智力的構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紹,並用相應的事例做了説明,雖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強了可讀性。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我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讀完這本書,我們可能會記住一些叮囑,會改善你的一些行為,給孩子“愛和自由”。但如果內心深處,可能還是把這些作為望子成龍的手段,而不是從本質上放棄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生命,有權利做自我的決定,有權利選擇自我的生活,併為自我的行為負責,那麼這些改良能堅持多久呢?當升學的壓力和誘惑擺在你面前,能給孩子多少真正的選擇自由呢?

如今,我已經是一位國小教師,對於孩子的“愛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關的知識。有時候我和孩子們在一齊的時候會忍不住經常問自我,我該怎樣讓兒童能更加好的學習,更加做到在遊戲中學習。我們班的孩子很調皮,有時候會讓我忍不住發火,可是我愛他們,愛的那樣深切,愛的那樣無奈,更讓我不明白該如何來應對他們。

在那個時候,我就會用一些規矩來壓制他們,雖然我也明白這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並不是很好,可是在愛和自由中,我不明白該如何抉擇,那時候的我甚至認為愛和自由不能存在。可是孫瑞雪卻不這麼認為,她説“因為愛而願意順從,因為有意志而能夠順從。她説無人打擾的兒童是作為一個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感知到這個環境需要遵守什麼樣的規則,他應當採用什麼樣的姿態。而那些對環境無法感知的兒童是因為他受到的壓制太大了,當壓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時,他不但不能把握這個環境,並且他一旦發現這個環境中沒有人約束他,他就開始破壞,發泄自我。

自由狀態中的兒童,因為收到了尊重,因為他所有的舉止和動作都是依靠於自我的斷定,那些不守紀的現象就變成偶然的現象了。可是在我們的國家中,家長還是比較注重孩子的知識和道德,這樣我們必然走到了一條歧路上。

原先愛和自由真的能夠並存,並且十分重要。愛和自由能夠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的更趣味,學的更加自信,學的更加開心。作為教師,讓孩子學的開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學習還不如不學。此刻起,我該試着讓孩子在自由中學會自我學習,在我的愛中幸福的過完每一天。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4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超多的實例來論述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我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以前有位姐姐帶着自我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着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老師!”“老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後。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老師到底對她做了什麼,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光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之後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説了吧!之後,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説:“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樣着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麼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並且對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我,更不用提什麼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應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5

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他人,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

對於“愛和自由”這個話題似乎一直都有很多話要説,可是這個話題太大太大又讓我不知從何説起,不是一一媽的督促,還不知道這個作業什麼時候能交呢,呵呵。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説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是不同的,簡單地説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説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這本書中的自由可以説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可説實話,面對孩子,有時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吧?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尺度不好把握,話扯遠了,談談我對這本書裏感受最深的二點吧!

一、《愛和自由》裏表達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很多觀念強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遺憾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着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孫老師曾説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父母應該都有所收穫,能更寬容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着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二、書中説到其實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對此觀點我是贊同的,為人父母,應該清楚知道對於孩子來説什麼東西是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通常偉大的人物後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過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們有個偉大的父親分不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環境下,她們的爸爸宋查理就經常告訴她們:“我宋查理的女兒都是將來是要做大事業的人!”,玫琳凱的媽媽,從小就一直告訴她“寶貝,你一定行!”,就是這樣一種信念一直伴隨她走過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夢想、自信、積極樂觀的心態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將來一定會是美好的,他會學會享受生活給他的一切經歷,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挫折看做是磨鍊,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我們的心智之間。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成功、升遷、成就85%是來自於我們的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來自於我們的技能,今天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教會我們的都是技能,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於“事實與數字”僅有10%在於“感覺與態度”,花90%的時間來研究只有15%和我們幸福相關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有點問題呢?個人成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上的。”我認為的成長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慢慢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

還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們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而不僅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們要探討和摸索的。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6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那愛到底是什麼?“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受此啟迪,我感覺:愛是尊重,愛是珍視尊嚴。

這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孩子得到的是被動的愛,缺少的尊重。在此我想來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創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觀點:

1、遵循兒童具有與生俱來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

3、重視自發性活動的自然法則。

4、支持兒童的發展要在適宜的環境下,通過自身活動獲得。

這裏有幾個關鍵詞:遵循、注重、重視、支持,在這幾個詞中,彙總一個詞:“尊嚴和獨立”,其實,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説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偽善的,也是善變的。僅僅“愛和自由”,並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責任,需要平等。

不揹負責任,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捨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捨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責任。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並走向成熟。

書中談到了神遊一詞,讓我深受啟發。其實,兒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能通過幻想來實現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形成。書中有一個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裏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

您可以嘗試去看一下《愛和自由》這本書。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己,成長自己。“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嘗試,並且相信會越做越好!“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如果我們珍視孩子的尊嚴,那我們就該成為維護尊嚴的榜樣。從我開始,從你開始,從此刻開始!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7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裏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都説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裏哪些案例和説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閲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裏,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裏,看着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着孩子的臉,在心裏對她們説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着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説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讓我們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 篇8

最近,我看到一本書,叫做《愛和自由》,讓我感觸頗多。這本書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的最新版本,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在這裏,希望推薦給廣大家長朋友們,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啟迪。

《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她説:“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然後,現實中的許多問題又困擾着他們,學校學習壓力的增大,各種興趣愛好班的層出不窮,使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應該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呢?還是應該讓他們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的真知來自於實踐。她説,兒童的智力來自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成人無法替代;個性跟創造力之間是畫等號的,創意不能教;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現在很多家長都推崇智力,他們把智力和兒童的自我割裂開來,他們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各種知識,當知識填滿一個孩子的腦袋時,他的心靈肯定失去了成長的空間和時間。一個沒有玩過水玩過沙,沒有領略過大自然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嬉戲過,沒有發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雖然渾身披掛着知識,卻可能離幸福很遠。讓我們用書中的一首詩來形容所有家長們的心聲: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你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説:“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裏愛他。”是的,不頂用。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着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腳。家裏來人時,你當着孩子的面告訴客人你所認為的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等,這些都不是愛。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我常想,一個成人如果用有賓行為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這個孩子定會快樂、自信、勇敢和充滿愛意。更重要的是兒童能依據這種愛在未來去創造一人新的世界和生活——人相互平等,人與人相互理解;聽不到吐痰聲,看不到蒼蠅和垃圾,人們帶着孩子在門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樹蔭下乘涼,哲人們在窗前的沙發上低聲交談,花叢裏少女們靜坐在木椅上手捧詩集,少年們奔跑在網球場上,詩人們在附近的茶館裏高談闊論……這一切並不遙遠。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這個希望寄託在兒童身上要比寄託在任何成人身上更為可靠。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兒童興趣的動機來自於內在,而獎勵的刺激可能是暫時的。我們可以相信,沒有一個科學家和任何一個專家的成就來自於獎懲,他們都是因為自己的強大的內驅力促使他們學而有成。作為成人,作為家長,我們的責任是如何保護兒童的這種內在的動機不受干擾和破壞。

蒙特梭利有一句話: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兩種,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自尊。我們暫且把“內心力量”放在一邊,因為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了。我只提一下人格自尊,我想我們成人訓斥孩子,或者説成人給孩子臉色看,這是家常便飯。父母認為兒童無自尊可言,兒童也果真喪失了自尊。長久下去,父母罵孩子、打孩子也無所謂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維護自尊,並在矛盾中苦苦掙扎,一方面在不斷地維護自己的自尊,一方面卻又不斷傷害別人。所以我要告訴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尊的話,你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給予過他這樣的財富。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懲罰多於獎勵。當我們看到孩子犯錯誤時,總是要説:“看看,我早給你説過”,“你怎麼這麼笨”等等。但大多數成人不知道,錯誤本身對兒童就是一種激勵。如果我們學會站在一旁觀察而不急於插手的話,很快就會發現錯誤或失敗會促使兒童一遍一遍反覆進行,直到兒童完全掌握並順利做完為止。兒童從來都不太重視他是否一次成功,兒童非常喜歡重複,他會專注地反覆進行,恰恰是成人的態度使兒童有挫敗感。

學會觀察、學會等待。改變一個觀念: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和失敗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東西和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9yeq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