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看見》的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看見》的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

柴靜坐在一羣老人中間,大家温和笑着看向一個正在搬凳子的稚嫩小孩,這就是《看見》的封面。起初我一直覺得這張封面照片與《看見》總歸不恰當,可是讀完整本書之後,若要換其他封面照,恐怕卻是行不通的。

《看見》的讀書心得(通用15篇)

柴靜用《看見》講述了她十年記者的一路成長和感悟,沒有選擇刻意選取記者生涯的重大事情,而是更多的娓娓道來那些觸碰內心深處的人與事。正如她所説的,“看見世界,看見自己”,我們通過柴靜的視角,看見當時的非典,汶川地震、徵地拆遷、家庭暴力、虐貓事件、華南虎事件,還有盧安克、藥家鑫事件,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讓人思考,思考社會,思考現實。

“別當了主持人了,就不是人了”

十年前柴靜被選擇成為國家電視台新聞主播,那時候的柴靜才是二十幾歲的小姑娘,採訪時青澀,緊張以及一身忸怩的文藝氣息,問的問題也比較尖鋭,有的時候甚至是帶着自己的情感以及答案去問問題,為此沒少遭到各種痛苦和挫敗感。陳邙一直時刻犀利的提點着她,新聞是播給觀眾看的,觀眾都是人,就得先從人出發。柴靜最終選擇在痛苦中勇敢前進,一點點的改變,一步步經歷成長,在思考中逐漸領悟如何做好一個採訪。正如陳邙所説的,“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

“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關於災難,20--年的非典,舉國恐慌,今天還在你身邊的人明天可能就不在了,那時人麼還沒有很多防護治療措施,感染者只能絕望的等死。20--年唐山大地震過去三十年,20--年汶川地震,太多的人流離失所,失去親人,有的在午休,有的在上課,還有人一回頭一棟樓就坍塌了,與生死只隔一線之間。爸爸媽媽失去了孩子,爺爺沒拉出被埋的老伴,小孩從此變成孤兒,愛跳舞的女孩失去雙腿。真的,我一直覺得生命是偉大的,在災難面前它卻是脆弱渺小的,但是生命的堅強往往會帶給我們更大的感動和力量。

“生命本身就是矛盾密佈”

這是柴靜的好友小宏説的一句話,我印象一直深刻。關於人性,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桃李天下,功成名就,但是卻被曝出虐待妻子,讓學生下跪的事情;一位本應有“天使”之稱的護士卻公然拍視頻用高跟鞋踩殺一隻小貓;一向內向老實的藥家鑫在開車撞倒人之後下車對着傷者連捅六刀致死。站在法律道德的角度講,這些人應該被譴責被判刑嗎?那是當然的,但是,通過柴靜的採訪視角,你會了解到李陽從小就非常自卑,他把成功定義於家庭的目標;踩貓事件的女主一直被人肉受到良心的譴責無法過活,她生活更多的是對丈夫的暴力的憤怒和無奈;而藥家鑫從小的家庭教育方式一直軍人父親的嚴厲説一不二不敢違抗。人性從來沒有善惡之分,每個人都有其兩面。

“教育就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關於教育,一個德國人盧安克在中國的偏遠山村支教十年,你説他懂教育嗎?可是他不管做什麼事都是憑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從不問目的,他和孩子打成一片,卻從沒教過孩子什麼事正確應該做的什麼事錯誤不應該做的,你説他不懂教育嗎?班上的學生都天真具有創造性,一個最皮的小孩曾對盧安克唱着,“我知道雖然我不完美/但是我願意為你/努力變得完美”。雖然盧安克的行為一直遭受着很大的爭議,但是誰説過教育就是萬法不變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能按着自己的想法簡簡單單又有何不可。

“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

整本書讀下來,有時平靜,有時震撼,看見過陰暗也看見了陽光,生活的本質在敍敍述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卻又讓如執着眷戀,就像歌詞裏講的,“不要問我為何如此眷戀,我不在與世界爭辯,如果離去的時候鐘聲響起,讓我回頭看見你的笑臉”,這世界那麼大,你看見了什麼?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2

“一個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閲讀量以及詞彙量成正比的。”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這句話,不必考究這句話出自誰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覽羣書總是好的。牢記這一點,所以週末空閒的時候就會帶孩子去克拉瑪依書城閲讀。在一樓收費處的櫃枱後,是“推薦書目”,第一次看見了《看見》擺在最顯眼的地方,心中洋溢着我對柴靜的印象:非常喜愛的一個新聞人,很喜歡她作為記者時央視播放的《新聞調查》。柴靜,個人覺得不漂亮,但卻很美麗。這又使我想起國中時代語文老師的話:“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因為孩子年齡小,我收看《新聞調查》並不按時、準時,只是偶爾打開電視時喜歡鎖定央視“新聞頻道”。柴靜那清秀的臉龐,以及犀利的語言總是令我對她深深地敬佩。

《看見》作為暢銷書擺放了很久,決心購買吧。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攝像機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是柴靜的簡介,寥寥幾句寫完了她的工作簡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會在簡介一欄寫滿各類獲獎信息或頭銜。

看完柴靜的《看見》,感覺她是用心在寫書,就像是對讀者講述一件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並且講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內心的感受,讀來讓人有特別真實的感覺。但心裏卻有一種説不清的滋味,這本書看得很沉重,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在閲讀的時候,心情總是格外的沉重,時而皺眉,時而落淚,時而震驚,時而無奈。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記錄一個記者在十年以來的採訪,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這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讀它時,讓我猶如身在其中,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樣不斷的肆意翻滾着、流淌着。

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彷彿跟隨着柴靜一起走進了一件件毫無頭緒的事件,對話,思考,對話,思考,周而往復。抽絲剝繭之後真正獲得的黑與白交織的真相,往往引得一聲聲歎息。柴靜透過文字造就的一個個畫面,讓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讓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來對話。

藥家鑫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看見》是從藥家鑫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初次聽説藥家鑫,心中想法:“怎麼會這麼殘忍地殺害同學呢?”讀了《看見》後,當知道藥家鑫的同學是怎樣歧視他,甚至將小便尿到他的牀上時,對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這也使我記起:很小的時候,不管看到什麼電視,第一個反應就是問這個人是好人嗎?其實長大了才真正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人們都是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中罷了。正如《看見》第178頁描述一樣:“新聞調查”的同事小莊有句話,電視節目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為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看見》中藥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記: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為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來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為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這個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她)!

柴靜用柔軟的刀子刻削別人的同時,她同樣毫不留情地對自己下手,不斷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給自己,然後亮給讀者。偌大的世界,繁雜到哲學,便只剩下兩樣,一樣是現象,一樣是本質。柴靜看到了什麼?她看到了一如我們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尋蹤覓跡,試圖把一切異樣的現象努力變成真相。不管變成變不成,她都真誠地幫我們揭開了新娘的帽頭紅,讓我們看到了新娘或俊或醜或真或假的模樣。

《看見》向我們展示的是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能看得見的。去年暑假讀的這本書,讀罷內心有種説不出的力量還是信心的東西。時隔幾月後再來寫感想,它仍然使我對自身、對世人、對世界有種渴望,讓人去思索、思考吧!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書裏的話:不惹眼、不鬧騰,也不勉強自己,要做個落後於時代的人,凝視人心。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3

《看見》發佈六年後,我終於在室友的驅動下翻開了這本書。

一週時間,我翻了近兩百頁,這可能遠不及你的閲讀量,但我得向你坦白,這已經是我最快的閲讀速度了。旁人眼裏的中文系學生是熱愛閲讀的,我是個例外。我不喜歡讀書,尤其是被翻譯過來的外國文學,那些奇奇怪怪的句子實在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因此,我的許多被迫買來的外國文學書籍都逃不開被拋棄在書桌一角的命運。

在看了三節內容之後,我從寢室牀上撲騰而起,衝着室友喊:“怎麼辦?!我好喜歡柴靜啊!!”“你有毒啊?”室友這樣回覆我。她們早就習慣了我的神經質。

説得沒錯,我深中這本書的毒,連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居然可以堅持讀下去。看到這本書的一半,我就迫不及待的從網上找了有關柴靜採訪和演講的視頻,看完之後,我心裏的那個聲音越來越清晰了:我好喜歡柴靜!真的。

和書名一樣,柴靜將她記者生涯中真真切切看到的東西寫進了書本。她的經歷是對她的一種獨特的歷練,面對種種,她的表現讓我肅然起敬。從她個人來講,我很佩服柴靜。在央視,巨大的工作量,領導對片子的嚴審,採訪中存在的問題都沒有讓她放棄留在央視,而是憑着一股子倔勁兒讓她逐漸在新聞這一行聲名鵲起。作為記者,她很專業,採訪的問題層層展開,問題間藴藏的嚴密邏輯讓她向真相靠近。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麼瘦削的一個人居然大着膽子走進了非典病房,揭露環境污染的現狀,關注同性戀以及被家暴的女性,一個個尖鋭的話題都是對她的考驗,因為這當中的風險未可量也。我發現她已經做了超出記者本職之外的事情,因為她有一種憫人的情懷。

柴靜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為普通人,她有被文靜外表遮蓋的剛毅和執着,作為記者,她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力圖還原真相。

我和《看見》之間隔着六年的距離,我與書中的柴靜似乎相見恨晚,柴靜滿足了我曾經對記者的期待:掛着記者證在眾多鏡頭前向新聞辦公室發言人提問,能採訪像周星馳、李連杰那樣的大咖,能氣定神閒與受訪對象侃侃而談,始終奔跑在新聞第一線……如果我能早點遇見,此刻我的身邊又會是另一番風景吧。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4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為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為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裏,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説説為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説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説:“我心裏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着艾滋病孤兒的事,瞭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説,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才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説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着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為這隻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為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為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眾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為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為“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藴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説的: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才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説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説: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迴歸理性、迴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説,就是迴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説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煙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正是基於這種迴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這就是我曾經為“相似的你我”這個網名深深激賞的原因),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我認為,所有的章節裏,《無能的力量》是核心,讀明白了這一篇,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我讀完這一章只有兩個感受:第一,為什麼我們要歷經千辛萬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適的人讀到合適的書才會形成的一些觀念,在一個德國人盧安克的世界裏竟是如此稀鬆平常和理所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樣想,也那樣做了,他們覺得尋常的事情,到了我們這裏為何如此之難?看來,我們對於“尋常”的理解,早就錯位到一種離譜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聞和教育。既不可為了印證自己想好的主題去採訪,也不要想象孩子應該怎麼樣就拿這個去“規範”孩子的發展;新聞歸根結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為了讓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潑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做的那樣“讓心死去”。

現實有些殘酷,中國的事情就像柴靜引用的里爾克的詩: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麼辦?柴靜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給出了一些答案:要麼像錢剛説的“讓問題浮出水面,自會一步步解決”;要麼像盧安克説的,不帶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變什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陳丹青説的那樣從內心深處“認了”,覺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勞。柴靜舉出的例子很多,美國民權之母帕克斯説“我只是討厭屈服”,中國的胡適説“要獨立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而眼下她的採訪對象、為一瓶礦泉水要發票的郝勁鬆説:我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説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像盧安克説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才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5

魯迅先生曾經説:“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央視十三年,奮鬥的十三年,成長的十三年。非新聞專業畢業,摸爬滾打中,探尋在人性之間,製作了柴靜風格映照大眾靈魂的節目——《看見》。

寫下這寥寥數語時,內心忐忑,還未曾在工作中抬起頭來的我,怎敢評價頗有成績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從平凡處解讀我內心的波瀾起伏。

“總結,不為給任何人,只是自己給自己的總結。”

若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若要走得遠,就一起走。初進新聞調查時,柴靜就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業業站穩腳跟,每一位有職業理想的前輩的幫助,讓她在不斷質疑與實踐中看見了生命的最遠處。

每一步的紮紮實實,勤勤懇懇,都是個人價值最大化的完美詮釋,為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才有足夠的正能量不斷的帶領大眾從矇昧中睜開眼來,為社會,為百姓,為人,提供了見證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給生命一個救贖的機會。”

“看見”節目播放藥家鑫案的時候我看了,有一些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見》時,我首先偶然看到了“採訪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捧着呈現的文字,這一次我哭了。

柴靜用最平淡的陳述再現了事件中人物的經歷和對白,讓我們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骯髒的批判,也有充滿仁愛的理解。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親對藥家鑫總是以打擊為核心的教育方式,導致了最終車禍時,藥家鑫猶豫了,特別是看到了女孩微抬着頭望着車牌時,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記下了車牌號。他表明殺人意圖時,説道“農村人難纏”,“怕她沒完沒了的纏着我的父母”,這種託詞表現了不敢勇敢的承擔責任,脆弱到害怕受傷,自我保護的意識。有人也説,他並不壞,並非主觀踐踏生命。

面對孩子的錯誤,不能縱容或忽視,但在批評孩子時,應善於發現孩子哪怕是微小的優點,及時給予認可、肯定,這就是心理學中講到的“放大效應”,國中階段的孩子有三個顯着特點,極強的自尊心,強烈的獨立意識,還容易受到壞的方面影響,他們很需要被重視,需要表揚自己來認識自我、增強自信,更需要表揚他人為自己的言行樹立榜樣。

因為尊重,更加珍惜。

“當一個人關心別人時,才會忘記自己。”

斷斷續續的讀完《看見》,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兒説真話。

我們追求優質教育,高端教育,這背後藏匿着隱忍?

高分的現實迫使人們追求的只是成績單上的數字,我們關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裏放聲大哭?

優質教育的環境中,我們幸運的是鮮有正面衝突與暴力的反抗,但面對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無意中逼迫他們走進了青春期?

為了保護做師長的尊嚴,我們抗拒不服從,反對個性,以愛的名義教化孩子無條件的跟從,才覺欣慰。

當一個人忘不掉自己時,如何能換位思考,真正關心別人?

如在廣西山村陪伴當地的留守兒童的德國人盧安克,沒有收入,沒有愛情,沒有房子。

又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國醫生施韋澤,在非洲叢林韋黑人服務五十年,他在書中説:

“無論如何,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蟲,它是像你一樣為了生存而奮鬥的生命,像你一樣喜歡太陽,像你一樣懂得害怕和痛苦,現在,它卻成了腐爛的機體,就像你今後也會如此。”

“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説,我理解你。”

柴靜呈現汶川地震的畫面時,多是無聲的狀態,默默的走,靜靜的聽,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關於生死離別。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麼是失去。

小時候,家教嚴厲,在父母身邊多是“不能做”,“不許做”,而姑姑總是以無所謂的態度讓我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得學習包餃子時,我把一個餃子捏露了,如果在家裏,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會用笑聲寬容一個孩子的成長,看到是在無法挽救時,再教我拿一個餃子皮包裹在外面,讓小餃子穿着兩件衣服下鍋。

高中時,姑姑在大連突發腦溢血,當我見到姑姑時,她已經痊癒了,我極力掩飾自己的悲傷,仍然控制不了,放聲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個親人的感覺。

我坐在姑姑身邊,淚水肆意的湧,就像小時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時,跑到她跟前訴苦一樣,只有到了這裏,小小的我才會自由的哭,好像只有這樣才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種清洗。”

虐貓事件風波已然平息。而備受家庭重壓孤獨的當事人依舊不能被大眾原諒,因為手段的殘忍已經越過了大家的底線。

被採訪時,她沒有滿足大眾的需求,表現出懺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會理解那笑容的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記事兒後,我的記憶中便沒有經歷過大的波瀾,或者説因為痛苦已經成為向前的力量,這之後的艱難已經能夠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戀,失業,痛苦於當時的自己是難以忍受並平復的,但挺過了之後,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對問題時需要的力量。

愛的基礎是理解。

這個假期,拼音不熟練的父親終於會發信息了,轟隆的火車上,給我發了一條有別字的信息,説我離家後,一關燈他就能感覺我在另一個房間看電視,這種感覺至少需要調整半個月。

我淚水奔湧,放下手中的雜誌。

過了一會兒,對面的男孩兒問我借《讀者》,我強顏笑着遞過去,他問:“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6

恰逢看了柴靜最新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回憶起之前看過她寫的《看見》,便翻出來再回味一遍。結果重讀那些事件,發現仍然感觸頗深。讀完書,閉上眼,那些事件猶如一部電影,在我眼前一幀一幀閃過。

我曾思考過,究竟是什麼力量給予我如此大的震撼。最終,我在章節題目中找到了答案——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一句話狠狠地敲擊在了我的心上,心都為之一震。無論是華南虎照片的真假之爭,採訪排污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質問,還是記者隱瞞教師收留兒童卻收報酬的事情,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真實的力量。"準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工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這是一名觀眾在博客上批評柴靜的話,令我感觸頗深。讀完這句話,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客觀看待一件事物或評判一個人的困難之所在。尤其對於像柴靜這樣的記者身份來説。因此,我認為記者和法官在某個層面上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公正。用旁觀的角度去看問題,記者亦需要以中立客觀的立場去報道真相。一味地批評、抨擊只是譁眾取寵,只會誤導人們,引起公憤,社會秩序甚至會陷入無限的黑暗當中。因為,記者是最接近事件真相的人,是真相的搬運工。當人們無法準確瞭解真相時,只能通過記者來尋找答案。而輿論,往往是無法估量的強大武器。

"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這句話,我認為是全書的精髓所在。新,即新聞;舊,即舊識。它們之間本無衝突,因為時間車輪不止,新的始終會變為舊的。而真偽,永遠是兩個對立的層面。記者雖總是奔跑在新聞最前線,但讀歷史,卻能鍛鍊追求真相的精神。"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不僅是記者,學會不隨聲附和地盲從,不一知半解地盲信,不激烈評詆地盲衝動,更應該是我們所應培養的素質,是體現一個人的修養所在吧。

我的夢想職業是律師。因此,書中的律師郝勁鬆吸引了我。他並不是什麼為大企業大事件辯訴的人,他只是以"公民"的名義,在與這社會上的不公、不合理作鬥爭。"我要把他們拖上戰場,我不一定能贏,但我會讓他們覺得痛,讓他們害怕有十幾二十個像我這樣的人站出來,讓他們因為害怕而迅速地改變。"的確,任何地方出現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都可以説是長期温水煮青蛙的過程。權利擺在那兒,不是用來做政治題,用來供養,而是切切實實落到百姓自己身上的。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應勇於糾正錯誤,與不公抗爭,這不是反動,而是對這個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努力讓它變得更好,不是嗎?"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郝勁鬆,這個名字讓我認識到了"公民"兩個字的含義,讓我看到了正義,讓我看到了曙光。而我,也決心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獨立而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柴靜對於人性及精神的挖掘讓我懂得,當真到極致,便不再存在什麼無法抹平的矛盾。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7

對於柴靜最早的結識不是《看見》,而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演講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其實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已經沉睡了很久了,最近閒來無事,無意間在飯後翻了幾頁,便一發不可收拾讀完了這本書。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鋭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鋭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那些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如今此書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書中敍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鋭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聞裏到底是應該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裏非典期間隨時面臨着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裏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裏默默無聞地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着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現在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信息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保持着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添加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後,我想説柴靜是一位有良心,敢説真話的新聞工作者,她有着犀利和敏鋭雙眼、堅定與堅持精神。她冷靜客觀,有着一顆熾熱的扶持弱者的心靈,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不怕危險,不向惡勢力妥協,是一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我們需要這樣的新聞工作者。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8

非淡泊無以寧靜,非寧靜無以淡泊--柴靜總是這樣的。她總是潛伏在漫長的沉寂當中,先是慢慢的積蓄力量,去爆發一場重大啟迪的文化盛宴。而《看見》就是這樣,帶給我們一場無聲的文化革命。但巾幗不讓鬚眉説的就是她吧。這個清瘦堅韌的女子,內心似乎有着一片波瀾不驚的深海,鐵馬驚河,可以爆發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就是中國脊樑吧。

不同於周樹人文化革命,周樹人向來是直麪人生的犀利,文字像金槍一樣直擊對方的心臟。而柴靜像水一樣,淡到極致變成了濃烈。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某種特質,帶給我極大的精神鼓勵。她是自信、堅毅、骨子淡然到極致,説的少,做的多,用行動去證明自己。20多歲柴靜不斷為自己去爭取機會,以一封信投到電台支持人那裏去,成功地為自己爭取到電台 《夜色温柔》,在看見的同時,讓故人再次聽見。信中有一句話格外的深遠:尚能也曾有夢,可替我圓夢。因為柴靜,我常常在想,是什麼讓她這麼堅定而自信,去勇敢而不懦弱去説出這樣的話來。也許,應該是時候打破思想禁錮了。因為柴靜,讓我懂得去嘗試和珍惜時間。鼓勵着我為夢想插上翅膀,去完成自己想要乾的事情。

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睛。在我們這個血氣方剛、用墨筆指點江山的年華,柴靜的文字像一速温暖的光,照進我們的世界。低沉有力,偏正而不偏激,以客觀事實視野講述。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人總要擺脱愚昧去活着。20--年的一場非典,像惡魔一樣使一座城市都在寂寞空虛地狂叫着,不知染白了多少家庭的頭髮,跨累多少人的雙肩,當時人與人信任的距離不斷地拉大。世界末日沒有來,人們就倒下了。而這時的柴靜是英勇、無所畏懼的,她深入非典感染人羣,連同事都感到害怕,做真實的新聞人為了取得一線的資料,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工作。儘管這樣的她去任勞任怨,在當時節目播出去後還是有很多人去不理解她,認為她是製造恐慌,博得人們的眼球。人類與非典最大艱難的一場遭遇戰在這裏發生。人與病毒之間抗戰,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一場非典被卷列去。但 她始終堅持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與正義,揭露一個欲蓋寧彰的謊言。

柴靜給我展示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社會最底層小人物,這些人物渺小而卑微,脆弱而真實。帶給我很多思考和感悟,感謝有柴靜,遇到看見。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9

《看見》這本書23萬字,柴靜説陸續寫了3年,羣友推薦、讀者雜誌報道、微博上傳播,終於決定買回來,一方面為了羣友間交流有共同話題,一方面也想借鑑一下暢銷書到底如何打造的。從一開始泛讀到後期精讀摘錄包括讀後感整理約用了12小時,收穫還不錯:

瞭解新聞媒體業一些知識和新聞背後的故事,柴靜採訪的一些人物給她的啟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別關注她從湖南衞視“新青年”主持紅人到央視轉行新聞從零開始的艱難轉型。

一、新聞背後的一些故事,對人的關注,對人性的理解。

對藥家鑫採訪報道那篇,讓我又一次深刻體會到,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太重要了;藥家鑫因恐懼不敢面對嚴厲爸爸才在剎那間失去人性,殘忍捅殺張妙;柴靜採訪過的一個憂鬱症孩子給她來信説,他能理解藥家鑫,他也曾因為爸爸嚴厲管教而恨他,得了憂鬱症,後來慶幸在心理醫生那裏得到了宣泄,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藥家鑫沒有,直到他被執行死刑後,他爸爸可能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他的嚴厲缺愛對兒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也許這也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吧—中年失子。

二、獨特人物採訪,給她啟發也讓我收穫頗豐

1、老爺子大智慧;

柴靜某次採訪一位老爺子,做企業十幾年,掙了幾百億,捐出四十億做公益。他崇拜曾國藩,要“求缺”。閒着沒事的時候,我説你經商很成功,那要你來經營新聞,能做成麼。他認為跟企業一樣,抓住核心競爭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説負面新聞你怎麼處理?他搖搖頭説,新聞不分正面負面,新聞的核心是真實。這老爺子大智慧:核心競爭力基礎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業和個人可能都一樣

2、胡適的自由獨立觀點;

1946年,胡適在北大演講中説,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你們説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手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問一個哈佛的老教授,社會上那麼多問題,改起來有很多惰性,怎麼改?他説,讓問題浮出水面,讓它“不得不”改變。聯想到當下不斷爆出各類貪官腐敗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據哈佛老教授的觀點,原來讓問題浮出水面不是情況更糟糕,而是我們已進入改進過程。電台新聞聽到,7月1日起中央在從上而下自上率下改進作風,恩,對這屆政府有信心,對中國未來有信心,明天會更好!

4、長期默默廣西支教的德國人盧安克轉而高調:

在接受柴靜採訪時,盧安克説:“以前我不想見記者,不想給別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後來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話,他説,如果因為怕別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把它隱藏起來,那就等於説誰都不能做這個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來並讓人看到,那就等於説誰都可以這樣做,然後很多人都會這樣去做。因為這句話我才考慮接受你們的採訪。”當下我們看到社會中的很多人在高調做公益做慈善,我們終於可以找到依據出處了。

前期有羣友對美麗去陽光之家給智障孩子上公益閲讀課並拍照分享有非議,他們認為做好事就該低調,不該張揚。我是這麼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認為,慈善就該低調,作為個體這麼想也是對的。但如果是站在社會管理者角度,一定是發動更多人加入愛心奉獻團隊為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國家財力有限,社會需要更多資源和力量來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沒有我的分享,包括還有其他很多媒體的宣傳,大家還知道有那麼一個弱勢羣體存在嗎?説實在話,沒去那兒體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陽光之家這些孩子們的存在,根本瞭解他們的需求”,也許我們高調宣傳推廣幸福讀書會愛心公益也是一樣,希望通過我們的先行動再帶動更多人愛讀書,讀好書,提升幸福感,傳播正能量,讀書是件幸福快樂的事!

猶太人年均讀書40多本,美國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國人均讀書4.3本,也許中國人廣泛閲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許也正是我們幸福讀書會存在並發展的社會意義所在吧。

三、從省台娛樂紅人到央視新聞的艱難轉型。

她從湖南衞視“新青年”當紅主持人,到央視時空連線16分鐘時事評論,連線多方專家同時討論,這對柴靜是很大挑戰:從頭開始,點滴學起,不斷積累,打磨三年,終於在新聞調查中,積極主動爭取20__年非典報道並憑此夯實在央視地位。時空連線同事説,柴靜那時天天採訪前打40分鐘電話,寫出100多個採訪問題,化粧時還斜着眼睛繼續寫。

觀眾説那個就是報道非典的央視記者,柴靜聽到這句話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幾個月的辛勞。她在央視的起步是專業還是勇氣?!反正有些在一線工作的人比如醫務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沒有人隨隨便便可以成功,也許需要智慧、需要專業、有時更需要奮不顧身的勇氣!

讀完這本書延伸出自己想進一步讀的書一是胡適傳記和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另一是斯賓羅莎《倫理學》,深入研究幸福學也需要專業積累。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0

我喜歡柴靜,所以我不認為自己是追星,只覺得,我看她、傾聽她,閲讀她,可以看到那些能引起我思考的思想。喜歡的思想有很多,柴靜碰巧是無論在年齡、閲歷、思維方式上,其豐富程度多過我,卻又離我最近的那一個。所以,很喜歡柴靜在首發式上的那句話,讓我們在字裏行間中見書如唔吧。

拿到《看見》這本書後,一週之內讀完,勾勾畫畫,圈圈點點,大部分都是引起我對自身的思考和審視的句子。比如説“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比如説”正義是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期許,不是用來脅迫人的“;比如説”可貴在於產生分歧“。從前不知道,我為什麼喜歡她,第一次看到她不是在時空連線,是她作為記者,只看了一次就開始喜歡這個記者。看完這本書,有一點感悟,原來一個人的思想、性格可以通過他的眼神、行為、談吐表達出來。我感覺到了從那雙犀利的眼神後面傳遞出來的她倔強、獨立的靈魂。

想寫篇讀後感,記錄我的想法。觸動心靈的句子有很多,每個人喜歡的柴靜都不同,我只寫我看到的柴靜、我為什麼喜歡柴靜。

一、關注內心的變化,關注自己成長的過程。

初次接到陳虻的電話,柴靜心高氣傲,説:”我知道我能達到的高度“、”體制裏的工作我幹不了“。開始了中央台的工作,有一陣連話都不會説了,再然後知道什麼樣的題能拿獎和被表揚,然而那只是工作,為了虛榮心和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這個過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關注了並重視自己的內心的感受,然後追求變化;一些人迷失於這個過程,變成了那個當初自己反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社會總有它的規則將你的驕傲搓殺,稜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尋找那個契合點,那個能被社會接納,又能聽從內心的契合點,才能綻放你的顏色出來。當了記者,報道了地震、非典,讓真實的生活紮紮實實的敲打了內心,讓內心的觸動貼着地皮長了出來,量變之後,一個契機,開始質變,才有了之後不斷漸進的完善、再完善。只是這一變化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就像在事實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追求真相的、獨立思考的、堅持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尊重自己的內心。內心是那個起點,獨立的起點,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的起點。

首發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靜要幸福。幸福的柴靜要抱着孩子、攜着老公、面帶微笑。我不這麼認為,我不認為已經結婚、有了孩子,衣食無憂,或者滿臉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認為單身的、未婚的、或者還沒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沒有公式,沒有條件句,幸福是一種內心感受,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個人的幸福都不同,每個時段的幸福都不一樣。我喜歡柴靜的回答,她説,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執着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靜到北京,去一家雜誌社實習,寫國內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編輯的要求修改內容,失去了來北京後的第一份工作。還是九八年,給一家刊登了一張十六歲的三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雜誌寫了一封《生命本身並無羞恥》的信,願意給他們無償做記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張照片的攝影師趙鐵林合作。在東方時空時,看到女子監獄,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殺夫入獄,到了新聞調查,要繼續完成這個事,做女殺夫女犯人的調查。後來柴靜越來越有名,有名之後,很多追求容易被掩蓋,看不見。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棄。書裏寫到山西這個煤炭大省嚴重的環境污染,寫到焦黃色的天空、惡臭的河流、各種各樣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裝的現金。一個官員問她:你是山西人,怎麼就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説:我辦的就是好事。

同樣是執着,最初的拒絕修改和無償自薦是執着,後來的山西報告也是執着。後一種,更難一些。看過柴靜的兩個採訪,一個是採訪《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導演,劉震雲和馮小剛,十年,不斷拿起、不斷擱下,然後再拿起這個電影,一個是採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一個電影界公認最不可能拍成的電影,一部拍了四年的電影。也許記者有時候會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和答案通過採訪表達出來。如果我認為是對的、應該做的,就一定會做。柴靜説,原來她也不怎麼求實,總是用那股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是後來經歷了嚴格的思維訓練。其實,我覺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骨子裏的那股執着和堅持。哪怕是對待導師陳虻的勸誡、批評,也是一樣,錯的還是對的,你説了不算,撞了南牆,也我要自己認識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説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困難無比。尊重不是禮貌;理解不是可憐。新聞調查,柴靜連續做了幾期節目,關於戒毒所強迫戒毒的人賣淫;關於一個1974年,因撿了一張蔣介石的傳單,而無卷宗、無判決、無罪名被超期羈押28年的謝洪武;關於被鄙視、被拋棄、極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戀者。她寫到“沒有人會關心一個吸毒的人的死活”;寫到療養院工作人員把謝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齊的背對滿天紅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視前方,看上去無動於衷,她還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員説“能不能把他們的椅子轉一下,換成另一個方向”;寫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於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於這個人本身”。在記錄這幅內容章節的結尾,她用了一句話“我們最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對不同於大多數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接受。對於已經聲名鵲起,或地位尊崇的人,需要的同樣是尊敬和理解。柴靜書中,周其仁推薦陳錫文時,説“就算反對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朋友談論她從鬥士轉為採訪官員,她説,不管報道誰,都是平等的吧。當然,她談到,哪一種尊重和理解之後,職業要求的是準確。其實這對於每一個人也都一樣,要真正做到不卑不亢的尊重和理解每一個人,要求以理性的態度和豐富的知識為基礎。

四、真誠的感激每一種情感。

在《看見》首發式上,最後一刻,邱啟明發自內心的表達了自己對於柴靜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麼變,也還是那樣的欣賞你、喜歡你”,我覺得,我看見,那一刻,柴靜有些羞澀的低下了頭。書中,柴靜寫到非典結束了,“數月之後,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後説:‘你會覺得好笑嗎?我曾以為你會是我的另外一半’。”這兩個細節,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真誠,因為她相信別人的真誠;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摯的感情。

首發式上,主持人,稱柴靜為柴老,柴靜自己提到很多人稱她柴記者,也有人稱她為柴姑娘。我想就稱呼柴靜,因為在字裏行間閲讀柴靜的時候,在思想交匯的時候,在沉思的時候,我們平等。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1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我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為這可是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閲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明白這本書,是在手機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為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先那隻可是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述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為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之後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可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向在訴説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我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我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閲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向在尋找着自我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可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我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鋭,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一樣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我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我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向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眾不偏頗。擺脱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我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脱“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説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我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堅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我毀滅在自我的意識,多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我看見。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2

深藍色的封裝,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身旁,每個人臉上都掛着愜意祥和的笑容,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柴靜。這本講述她本人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從20__年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記錄了她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也記錄了一位尖鋭、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稜角,温和圓潤,破繭成蝶的過程。

在看這本書前,我沒認真去探究過一件事背後到底包含了多少東西,在這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時代,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機會,沒有去深層次的剖析,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是表面,對一件事的看法也永遠停留在人云亦云,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變得機械化,生活中變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這章中對非典時期的災情采訪時,我看到了在災情面前人的脆弱,頑強,看到了那些不顧生死的醫生、護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類最原始的温暖,這種震撼遠不是當時的新聞報道所能體現,也不是未經深入剖析的我們所能體會,未經剖析的背後是我們看不到的真相,顯示的是我們的無知。想想看,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若我們不去反思,不去深層次剖析,我們又能看到什麼,又靠什麼去進步,當我們嘲笑他人無知時,我們自己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在生活中,我們總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個人,總是想把自己的感情、意識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個過程中,我們忘記了什麼是客觀,什麼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從《看見》中看,柴靜一直給人一種冷靜客觀的感覺,這或許是作為記者必須具備的,但即使是這樣的冷靜,這樣的沒有點綴和修飾的描述,也讓我們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這些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她沒有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現給我們的只是客觀事實,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們自己去塗色。

用《看見》書裏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起。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着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3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敍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裏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説這個視頻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裏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説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説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鋭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裏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着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為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為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説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為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為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為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為全民公敵,這樣我們才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才開始能夠説“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4

最近,我們班組織了大家同讀一本書的活動,書目叫做《看見》。起初,我對這本書的瞭解是非常少的。可是,經過同學的講解,我對它感到十分好奇,也充滿了熱情。通過閲讀,我知道了在人間中鮮少為人知的辛酸,那些深陷泥塘中的人,也認識了柴靜。

柴靜,一名央視主持人。她關注着社會上深受痛苦磨難的人羣,用她的真誠與勇敢,用《看見》這本書揭露了社會上存在的醜惡,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解救了同樣處在那樣的生活的人。柴靜讓我敬佩,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五章節——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文中的阿文因吸毒而在戒毒所戒毒,殊不知這實際上是賣淫所。她絕望地説出:“我被賣了”。然後,沒有人相信,反而戒毒所變成精神病院繼續開。這是人性的扭曲吧,當時的記者和警察知道後,事情都沒有得到解決,這給違法犯罪的人更加囂張的氣焰。他們要像阿文這樣的女人在街上站街接客,要是她們想逃,就殘忍地打死她們。社會的醜惡不禁觸動了我以往對社會美好的想象,原來社會之中存在着這些不為人知的現象,我過了很久才慢慢平靜下來。我也在想,為什麼當時的政府沒有對這件事上心,讓它得到解決,解救痛苦的人。説到底,是腐敗吧,太多的金錢誘惑使人心的善良喪失,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魔鬼。做人一定要有底線,懂得善良,讓愛在社會上傳播。人人付出一點,社會的愛就多一點。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同性戀這個名詞,對於我們來説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都不願談起這個話題,甚至厭惡與嘲笑。柴靜頂着壓力,把同性戀的痛苦公之於眾,只希望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愛。翼飛是一名舞者,也是一名同性戀患者。書中有一張他跳舞的影子,十分動人。很多人嘲笑同性戀,説他們噁心。他們也備受欺負,遭受侮辱等。他們為了隱藏自己,往往會與異性結婚。文中一位同性戀丈夫被妻子揭露後,他抱頭痛哭,在黑暗的閣樓中説,“我這個人就不應該結婚,我傷害了一個女人,這是我一輩子的痛”。讀後感·看到這句話,我心裏面很難過,也十分心疼。同性戀有什麼錯,這不是他們所想要的,有天生的成分在裏頭。他們無端接受社會的指責,父母的不解。最終,在痛苦中死去。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包容之心,愛不分性別,別讓他們痛苦,我們要給社會的關愛給他們。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藴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想水溶於水中。

《看見》的讀書心得 篇15

深藍色的封裝,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和幾位老人的合照,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是柴靜。無意間,在網上看見這本書,思索良久決定了買下它,不為其他,只為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為本書是一位記者輝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實往往出乎意料,她在這本書中寫下的是她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

從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我看見的是一位尖鋭、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稜角,温和圓潤,破繭成蝶的成人禮。將近一週,匆匆看完了這本書,它給我最大的震撼與共鳴,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話語交鋒中正與逆的悖論。

在第二章《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走進非典病房內,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處那心若死灰不復温的呢喃,更不是那個護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難中柴靜奮勇當先的決絕,“我不知道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必須知道。”霎時我的心臟猛地一頓,血液停了一秒。腦海中又迴盪起她的話語“我摸着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第三章《雙城的創傷》裏,“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故事最後的無解給我們以一種無能為力,但更多的是真實,柴靜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裏,《山西!山西!》頗有文藝範的開篇層層遞進引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環保——污染!她用近乎於白描的語言,平鋪直述講:“山西省長誰來幹,臨汾人民説了算”,“當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國土局的一個科長,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兩句話,給予了同為山西人的我一種深深的共鳴。

《看見》寫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維性、邏輯性和真實性,引發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對一個個現實悲劇的無奈與無能為力。我想“中國夢”就是想要建立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讓這些悲劇不再重演吧,這是國人的夢,也是我的夢。終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夠的高度,為着這業奉獻我的熱血與生命。這是我的夢也是中國夢!

標籤: 讀書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8znn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