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讀狂人日記心得(通用12篇)

讀狂人日記心得(通用12篇)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1

《狂人日記》儘管是魯迅先生寫在八十多年前的,但今天再看仍然是震撼人心的。

讀狂人日記心得(通用12篇)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這實在太令人毛骨悚然了!幾千年來,引以自豪的“燦爛文明”,竟然被先生叱之為“吃人”。而且是“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許多年來,人們對魯迅先生的論述總是牢記在心,多少志士仁人對傳統文化口誅筆伐大加攻擊。但是時過境遷,每每想起,好象許多事情還是依然如故。張志新雖然沒有被吃掉,但她的死卻是叫人毛骨悚然的,某人的一句話就能將她的生命奪去,為防止她胡説什麼,竟然活生生對她的喉嚨做了“手術”。還有,幾年前,在某省打工的一些“草民”在宿舍起火中竟然無法逃命,因為這些打工仔住的地方,就象我們在動物看到的某些獸類的住宅,是有籠罩的!……

為什麼對“吃人”的問題,我們聲討這麼多年,還是沒有對“吃人”的文化傷筋動骨。有人説,這是因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不徹底,隨着經濟的發展、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一切就會……。言下之意是因為沒文化,但對張志新下毒手的人不就是很有“文化”的人嗎?而且是深受“五四”新文化薰陶下成長起來的社會精英分子。為打工仔製造籠子的人也絕非深受傳統文化教訓的古董。看來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多數人在被人吃的同時,也在吃人。看來,我們古代的文化無論怎樣的令人自豪,都抹不掉這些叫今天人看來極不人道的東西。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餓死是小,失節是大……”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確實不象在西方文化中有崇高地位。人的價值、人的尊嚴都是從屬於極其專制的社會秩序的需要。人是什麼?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只不過是能説話、會穿衣、過羣居生活的“高等動物”,“食色性也”。

對人的定義必定是建立在對世界的認識之基礎上的。由於世界各民族的世界觀是不盡相同的,所以不同民族文化所塑造的人是不同的。在中國古代,人們對世界的理解是不明確的,是感性直觀的,除了對世界起源童話般的解釋外,僅有的一點理性所能述説就是“道法自然”,道又是什麼呢?“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面對這樣的世界人除了現實物質追求外,還有什麼令人心馳神往?人不過是會説話的“高等動物”!所以就不難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無芻狗。聖人不仁,一百姓為芻狗。”牛羊之肉,人可以吃,因為人比動物聰明智慧;的確有的人確實比別一些人更聰明有能力,理所當然的就可以有“人吃人”了,“伴君如伴虎”,“養臣如養狼”。你不吃他,他就要吃你。當然,人與動物是不同的,吃的方法是巧妙的。想來想去,還是有序的吃為好,什麼“綱常”,什麼“禮儀”,不就是一部分“勞心”的聰明人對付另一部分“勞力”的蠢人的好手段嗎?“克己復禮”不難,但“為仁”卻很難,因為有限的物質利益總是“你多我就少的”。

“存天理,滅人慾”更是“吃人”的武器,因為“天理”

本身就是一部分人的“人慾”得到充分滿足,另一部分人的“人慾”得不到滿足的“公理”。

但是,在此我們不僅應看到“禮儀”本身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壞作用,同時也應注意到“禮儀”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本身並沒有什麼罪過。問題在於“人性”,就是為深厚歷史文化傳統所塑造的人最本質的追求——“食色性也”!古代中國社會,個體欲求只能被限制,否則任其發展,整個社會就會陷入到無政府主義的災難之中。除非重新回到叢林之中,過原始人的生活,是沒有別選擇的。儘管有一次次的改朝換代。但兩千年來沒什麼改變,每一次“革命”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都沒有真正的改變,所以就無法改變中國人的“人慾”,就更無法改變“吃人”的社會現實。悲劇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在於:就是“吃人”也是吃的有理,不“吃人”還不行!回顧歷史,我們不能不説:“吃人”專制的制度及其文化正是中華民族曾值得驕傲的東西。

如果不是西風東漸,我們今天還會沉醉在古有的驕傲之中,欣然地承受着“吃人”的好處,忍受着“被人吃”慘痛,是西洋人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視覺。我們首先自慚形穢於西洋人的堅船利炮,而後是西洋人的國富民強,最後是西洋人的科學民主,但是學來學去只學了點皮毛,西方文化的根到底建立在什麼樣的世界觀上,我們是不清楚的。淺嘗輒止,感性直觀的學風叫我們一下子似乎就覺醒了……。我們在高呼打倒孔家店時候,忘記了還要倒老子的李家店……。不破不立,沒有徹底的破,就沒有真正的立。我們的前輩根本不知道要立什麼,儘管有很好的理想,但種下的龍種卻長出了跳蚤。對西洋人的文化之根——基督教我們只看到一個“教”字,而沒看到“那文字是叫人死的,那精意是叫人活的”。

魯迅先生在小説的結尾寫到:“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如何救呢?他不知道,他只能發出吶喊,他希望有人能夠。中國人是聰明的,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是不清楚明白的。除非有一個真誠的心靈,否則還是會對醜惡視而不見的、還是會拒絕對真理的信仰的。吃是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為了吃,人和動物不同,人活着是為了靈魂,人的價值在於精神的而非物質的。改變我們的世界觀吧!人的世界只有“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人才能成為萬物之靈,人才能彼此相愛!人間才是真正的樂土!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2

近幾天,我拜讀了魯迅先生寫的《狂人日記》這部小説,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當時舊社會的黑暗。

這部小説主要講了在舊社會中,魯迅來到了大哥的家鄉。但那裏的人卻很奇怪,當魯迅一人走在路上時,路上的人都面色鐵青的議論着他,似乎怕他,似乎又想害他。當我讀到有個女人在街上打自己的兒子,邊打還邊説:“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看到這,我不禁嚇了一大跳,虎毒還不食子呢!況且這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人怎麼會如此殘忍呢!但是,更可怕的還在後面。那天,一個人來告訴大哥説村裏有一個大惡人死了,村裏的幾口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拿來吃了,還説是可以壯壯膽子。直到最後,魯迅終於明白了大哥與那些人是一夥的,目的是想吃魯迅。才明白妹妹五歲時的死,是因為被大哥吃了,才知道這裏是一個吃人的地方。

我想:舊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太恐怖了。那些人太殘忍了,以為吃別人身上的什麼就能補自己身上的什麼這樣一個荒唐的謠言,就去忍心去傷害自己的親人。哎!可悲啊,可悲,舊社會實在太黑暗了。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3

前兩天,老師要我們看魯迅的書,媽媽便給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説集《吶喊》。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是《狂人日記》,描寫的是一個有所謂“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狂人”認定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制度。他半夜查看歷史,見整本書都寫着“吃人”二字。他最終還是相信未來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並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喚。

這個故事我看了三、四遍還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瞭解封建社會的可怕與可惡,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還小,不能完全讀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吃人這種可怕的現象真的存在。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救救孩子……。”,最後四個字在我腦中浮現。這四個字的意思一定不是那麼簡單吧?應該不只是肉體上的拯救吧?還有什麼呢?心靈上的拯救?或許還有更多我不懂的……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4

魯迅的作品並不是那麼通俗易懂的!我看了好多他的作品,略微讀懂了他的着作,《狂人日記》。其實也不是都懂了,一些深奧的詞句,一些難理解的詞語,不多看是看不懂的。

《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用人物自述的方法,暴露家庭制度和禮教的弊害。那片地方都是吃人,半夜查看歷史,滿本也都是吃人,相信將來社會容不得吃人!

文中有一句:救救孩子們,我深受感動!魯迅以這樣一個小説,呼籲:救救孩子們,不要讓孩子也迷信。

魯迅先生是無私的,他是以個當之無愧的大文豪。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5

《狂人日記》最初發表於1920xx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號,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説,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魯迅語)而在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這篇小説受到俄國小説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説的影響。《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代白話小説。令人驚異的是,這部中國現代小説史上具有開山意義的作品,已經顯示出極其成熟的特色,使後來的許多研究者為之傾倒,究其原因,除了魯迅深厚的文學素養外,我們也無法不歎服於魯迅先生的天才。這篇文章是通過以虛寫實,徐徐漸進,然後撥開迷霧的手法帶領讀者的醒悟。

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讀者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這個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過“常人視角”敍述出來的:狂人發病棗旁人側目棗家人延醫救治棗狂人復原。這一層的意思凡識字者均可以解讀出來,在小説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閲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

第一節中狂人記道:“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着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

因為得知狂人發了狂,因此大家對他有些害怕,並且議論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裏,卻認定是大家謀劃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請了醫生來給狂人診治,開了藥,囑咐大哥趕快給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裏,卻是這樣的情形:

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説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從狂人意識到封建禮教的吃人到揭露吃人的本質,他們從遮遮掩掩到赤裸裸露出兇惡的真面目,白厲厲的牙齒,可看出禮教的吃人與暴戾。

狂人,從作品的敍述來看他確實是個瘋子,他有種種瘋子的病症:

狂人總是時時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體寫出了他的狂態:(1)變態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視、撫摩都看作是吃人行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兇的一個人,張着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跟,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將別人善意的“笑”理解為暗藏殺機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離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軌道。(2)混亂的邏輯。狂人在這種變態的心理下,正常的邏輯必然會被打破,這就造成了邏輯的混亂。“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三十多年不見月光,從生活邏輯來説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與“趙家的狗”沒有必然的聯繫,那狗看“我”兩眼更是與“我”不相干,但狂人卻將他和“那狗”與“我怕”與“月光”的不見都聯繫了起來

四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四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統治的社會,也就是四千年吃人的社會,封建禮教的迫害使得現在的人們變得麻木愚昧對於別人的遭遇沒有同情心,對於自己所遭受的,沒有反抗,渾渾噩噩的度過一天又一天。

當我們以“狂人視角”對作者筆下的世界進行關照時,我們就開始瞭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傳統”殺人、吃人的罪惡棗周圍人無法容納清醒者開始對他進行迫害:加之“瘋”的罪名棗狂人重新屈服於惡勢力,同流合污(或被吃)。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麻木的無視和可笑的維護羣抗,激昂放大聲的疾呼換來的是無力的共鳴,以及有力的吃人。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然從第一段"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看出仍有所遺憾,狂人的最終屈服,意識到封建禮教根深蒂固,拔除非一人之力所能為之,保持自主是多不容易,可作者仍補失憧憬未來。文章的最後一句呼喚"救救孩子……"意欲新的希望的呼喚強調科學的啟蒙教育思想的行為,國民性的改教。孕育新文學,倡導新的文學革命。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6

“狂人”出生於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在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他半夜察看歷史,看見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他對吃人社會發出勇敢的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小説揭露了封建禮教在仁義道德掩蓋下“吃人”的本質,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

“狂人”的第一則日記就吸引了我。雖然,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話。但這平凡與普通卻又與別處不一樣,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勝。簡單的“我怕得有理”這句話,就讓我的心開始猜測:下面會寫些?

《狂人日記》中所謂狂人,就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語無倫次,意識好象也有些不清,魯迅用了非常顛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敍述了中國從前的本真:人吃人。雖説文章是虛構的,可也微微泛出點點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讀上去會感到壓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調子,可你只要細細“品嚐”如此深奧的小説,興許也會感到憂愁:高遠的夜空,朦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魯迅以神一般的描寫,敍述了舊中國兒女的悽楚和絕望,又以神奇的筆觸,有道出幾千年無人敢道出的詠歎。

是啊,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優勢誰是能足以相信的呢?當然了,除了自己,還有誰呢?

在那位“狂人”眼裏,他不僅想保護自己,又想保護那些千千萬萬人當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這篇小説是描寫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覺柔和一體,用人物自敍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於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在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他半夜察看歷史,看見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他對吃人社會發出勇敢的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小説揭露了封建禮教在仁義道德掩蓋下“吃人”的本質,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

“狂人”的第一則日記就吸引了我。雖然,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話。但這平凡與普通卻又與別處不一樣,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勝。簡單的“我怕得有理”這句話,就讓我的心開始猜測:下面會寫些什麼?

《狂人日記》中所謂狂人,就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語無倫次,意識好象也有些不清,魯迅用了非常顛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敍述了中國從前的本真:人吃人。雖説文章是虛構的,可也微微泛出點點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讀上去會感到壓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調子,可你只要細細“品嚐”如此深奧的小説,興許也會感到憂愁:高遠的夜空,朦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魯迅以神一般的描寫,敍述了舊中國兒女的悽楚和絕望,又以神奇的筆觸,有道出幾千年無人敢道出的詠歎。

是啊,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優勢誰是能足以相信的呢?當然了,除了自己,還有誰呢?

在那位“狂人”眼裏,他不僅想保護自己,又想保護那些千千萬萬人當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7

書中狂人説:“我三十年未見過明月,......趙家的狗惡狠狠地看我幾眼,似乎馬上就要吃了我了......”當然這都是假的,一個人怎麼可能三十年沒見過月亮呢?狗怎麼會見誰吃誰呢?所以,這都是“狂人”瘋癲的想象。如果真把這當做想象的話,那就真的是在看瘋子的日記。

在我看來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禮教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心理扭曲,卻還要對下一代灌輸封建理念,將下一代埋葬在這吃人的封建禮教之中。而在這樣幾乎人人都被封建禮教“吃掉”的社會中,被封建禮教毒害得太深的人們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們拉進“吃人”的圈子。民眾的愚昧更是在對孝子應割肉煮了請生病的爺孃吃上體現出來。可以説實際上主人公發狂的階段是他短暫的從封建禮教中醒悟過來的時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語,在當時只被人誤解為是發瘋是所説的瘋言瘋語。事實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時,他心裏正苦澀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許是預料到自己在短暫的醒悟後,終於還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所吞沒,於是他在自己被吞沒前的最後一篇日記中發出了“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喚。作者借狂人的日記,借其狂的狀態呼喚着被封建禮教所毒害的人們的人性的迴歸。那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正是還未被封建禮教毒害的赤子。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這樣現實與想象相交融的日記裏,魯迅先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發現。這樣的理解我或許達不到,我僅能借助先生的視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歷史。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8

我讀過一些魯迅的文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先生創作的第一部白話文小説,是《吶喊》的初篇,也是現代中國文學的一篇傑出的作品——《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中所謂的狂人,就是指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他語無倫次,意識好象也有些不清。狂人出生於封建社會,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他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他處在“吃人”的世界中。雖説文章是虛構的,可也有點恐怖的味道。

文中一個不懂世事的瘋子道出了世間的本質,而那些將“瘋子”稱為“瘋子”的人卻故意裝作糊塗,明明幹出一些吃人的勾當,卻做起了“君子”。文中寫道“他們一翻臉,便説人是惡人”,及其“翻天妙乎,與眾不同”的處世原則更是將封建統治階級顛倒黑白的本領描述的淋漓盡致。他們“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接下手”,這正是他們缺乏勇氣的體現。他們“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正如瘋子對他哥哥的勸説中所説的一樣:“吃人的人,什麼幹不出!”的確,吃人的人,什麼幹不出!為了吃人,竟連自己的同胞兄弟也要謀害。從中可以看出在封建社會中,少的是親情,多的只是殺害、暴力與兇殘。所以,小孩子,狗,醫生,陳老五以及大哥,都在以同樣兇殘的目光看着“我”這塊肥肉,他們要“育肥我”,然後再逼“我”自戕,這樣他們“沒有殺人的罪名,又償了心願”,多麼狡猾無恥與兇殘!更可悲的是我們的孩子們,他們何以有此等的心思呢?!無非是老子娘教的,“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而如此無知善良的“我”也在無意中成了吃人的人,成了吃人的人“銷贓”的同夥。所以他們將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因此主人公在文章的末尾高聲吶喊:“救救孩子!”

文中'吃人'這個驚人的字眼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魯迅借狂人之口,令人們意識到封建主義'吃人'!這一振聾發聵的吶喊使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人醒悟了,震撼了!

《狂人日記》是一種自由的流露,一次正義的爆發。魯迅先生的聲音在那個充滿惡臭、血腥味的封建社會,喚起了沉睡的人,沉睡的真的人,喚醒了整個世界。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9

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讀者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這個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過“常人視角”敍述出來的:狂人發病棗旁人側目棗家人延醫救治棗狂人復原。這一層的意思凡識字者均可以解讀出來,因為在小説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閲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

通過常人視角,我們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的“迫害行為”。比如小説的第一節中狂人記道: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着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因為得知狂人發了狂,因此大家對他有些害怕,並且議論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裏,卻認定是大家謀劃好了,要害了他了。再如:狂人的大哥請了醫生來給狂人診治,開了藥,囑咐大哥趕快給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裏,卻是這樣的情形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説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有了這些描寫,於是我們得到一個完整的符合邏輯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由於腦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但不久之後由於醫生的治療年輕人的瘋病治癒了,重新進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赴某地候補矣)。我們所看到的“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個醫學上的病例的記載。由於魯迅曾經學習過醫學,並且護理過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這份“狂人日記”模擬得十分真切、詳盡。

以上是對《狂人日記》的第一層解讀,然而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輕易地透過病例的假象,看到魯迅以象徵的形式對封建傳統所進行的批判棗在這裏,我將它作為我的第二層解讀,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層批判”。

當我們以“狂人視角”對作者筆下的世界進行關照時,我們就開始瞭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傳統”殺人、吃人的罪惡棗周圍人無法容納清醒者開始對他進行迫害:加之“瘋”的罪名棗狂人重新屈服於惡勢力,同流合污(或被吃)。這是在《狂人日記》發表的當時和以後,大多數評論者所解讀出來的共同結果。在這種解讀中,出現了一個時代化的批判對象:“傳統禮教”----這正是新文化運動着力批判的對象。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的第一篇小説《狂人日記》以此為自己批判的焦點,是無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確是魯迅當時的創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來: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另外,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説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正因為有了這種共同的解讀,《狂人日記》才被作為“五四”啟蒙運動的一個文學範本,通過它,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然而一個文本在它被創作完成之後,便脱離了作者成為獨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時代中,不同的讀者將會有不同的解讀出現。

正如世紀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記》可以解讀出的第三層意義:這就是狂人“對人類的深層批判”。依然是通過“狂人視角”關照周圍世界的真相:敢於對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提防、傾軋、殘殺,並且已經成為一種難以扼止的惡性循環: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於是狂人呼籲人類和睦相處: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然而: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絕望當中狂人吶喊、呻吟,發出“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

對人類整體的批判也許並非魯迅創作時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卻具有廣闊的共時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決不僅止於五四前的中國國民而可以延伸到整個人類;其批判所指的人類劣根性也不是僅僅消滅“封建文化制度”並可以根除----也許它本就是人類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個分子,永遠無法消除,並將在最終導致人類的自我毀滅。這徵兆,我們在今天已經可以看出:可以將地球毀滅幾千次的核武器、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的對地球的污染、因人類道德淪喪爆發出來無法治癒的世紀疾病“愛滋”……魯迅正是因為看到了人類的這種難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絕望,“救救孩子”的呼聲之後才不是一個“感歎號”而是“省略號”。在他看來,這呼聲儼然如將封閉在無法打破的鐵屋子裏的將死之人喚醒,使他們感到無法解脱的痛苦。

然而魯迅始終是一位直面現實的勇士,即使他內心中已經感到絕望卻仍然站起來進行絕望中的反抗。而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並非全部滅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人在呼籲保護地球、建立綠色家園,有人在“以筆為旌”,尋找人類的終極價值……雖然這呼聲十分微弱,但卻令人看到了人類世界的最後曙光。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10

這篇小説是描寫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覺柔和一體,用人物自敍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於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在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他半夜察看歷史 ,看見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他對吃人社會發出勇敢的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11

犀利的思想與凝練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裏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懼有恐懼多疑,知覺障礙和邏輯思維不健全等特徵。但作品的主旨並不是要挾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因而作品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是一個站在時代前面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啟蒙者,是一個勇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和反封建民主主義象徵形象。他的超前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

在那個變態的社會裏,狂恰恰是現實的不狂。

讀狂人日記心得 篇12

雖然這篇文章是有關“吃人的”,但在文中並沒有血腥的畫面,而是從一個故事的形式中揭露封建主義社會的黑暗。

“我”只是踹了一腳“古久先生的陣年流水薄子”,也就是封建社會的歷史,就引來了大家對我的厭惡和想吃掉“我”的惡毒心靈。即使是“我”的哥哥,也與他們有勾結,想吃掉“我”,可以看出在自己的利益(只是一個可以壯膽的鬼話)面前,親情已不復存在,所有人都想有更多的好處,所以幹出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歷史上的易牙為了使齊桓公的“從未吃過嬰兒肉,想嚐嚐鮮”這一願望,竟可以把自己的兒子蒸了獻給君王吃,可以看見人性在利益之下已不復存在,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

文中提到的“徐錫林”先生,為了攻佔軍械局,讓混亂的清末得到改變,被衞隊發現,心和肝被他們拿來炒食。都是中國人啊!本是同根生,為何還這麼慘絕人寰!為了自己,小團體的利益,做出這麼侮辱人類的事,是中國人的恥辱!封建社會竟還有這樣愚蠢,令人唾棄的事,是必須讓我們知道的!

“大哥”對別人説“都出去!瘋子有什麼好看!”時是否想到“我”還是一直尊敬他的弟弟?!他們是覺得用一個莫須有的名目稱呼“我”,然後順理成章就可以吃人了嗎?還好,“我”站出來了,用激昂的聲音向所有的“想吃人的人”大聲呼喊,想讓他們覺醒。但是,在更早的封建統治中,有多少人被他人這種“欺負”所跪下?!有多少人為了自己讓自己的朋友甚至親人受害?!現在是該反抗了!當時為什麼沒有人像“我”一樣不怕他們,大聲的呼喚,想改變他們的心靈呢?

但是……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兒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無意中,你受到的一點小恩小惠,但最後,你還是會被他人拿來當利益的。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人,終究會被人知道,收到應當的懲罰。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現在的社會,看似沒有以前的封建統治,卻有更多令人心寒的事。為了中國的未來,放下手中的“屠刀”啊!救救孩子的肉體吧……

標籤: 狂人日記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6zoel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