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1

諾基亞:"危機是改進的機遇"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通用15篇)

諾基亞處理部件供應問題的首席管理人員考豪能得知飛利浦要停產一週的消息當天,就要求考察飛利浦,但是飛利浦拒絕了。在隨後的一個星期裏,諾基亞開始每天詢問飛利浦公司工廠恢復的情況。情況迅速反映到了諾基亞公司高層,諾基亞手機分部總裁馬蒂·奧拉庫塔在赫爾盧基會見飛利浦方面有關官員的時候,把原來的議題拋在一邊,專門談火災問題,他還特別説了一句話:“現在是我們需要下很大的決心來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得知飛利浦兩週不能解決問題時,諾基亞召集了中國、芬蘭和美國諾基亞分公司負責採購的工程師、芯片設計師和高層經理共同商討怎樣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為了應急,諾基亞迅速地改變了芯片的設計,經過考豪能的不懈努力,他們找到了日本和美國的供應商,承擔生產幾百萬個芯片的任務,而從接單到生產只有5天準備時間。

愛立信反應遲緩而錯失良機

與諾基亞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愛立信反應要遲緩得多,顯然對問題的發生準備不足。愛立信公司幾乎是和諾基亞公司同時收到火災消息,但是愛立信公司投資關係部門的經理説,當時對愛立信來説,火災就是火災,沒有人想到它會帶來這麼大的危害。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很多高級經理們剛剛坐上新的位置,還不熟悉火災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應急措施。

20xx年7月,愛立信第一次公佈火災帶來的損失時,股價在幾小時內便跌了14%。此後,股價繼續下跌不止。這時,愛立信公司才開始全面調整了零部件的採購方式,包括確保關鍵零部件由多家供應商提供。

火災後遺症在20xx年1月26日達到了高潮,飛利浦公司的官員説:實在沒有辦法生產愛立信所急需的芯片,"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愛立信公司突然發現,生產跟不上了,幾個非常重要的零件一下子斷了來源。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愛立信公司為了節省成本簡化了供應鏈,基本上排除了後備供應商。當時,愛立信只有飛利浦一家供應商提供這種無線電頻率晶片,沒有其他公司生產可替代的芯片。在市場需求最旺盛的時候,愛立信公司由於短缺數百萬個芯片,一種非常重要的新型手機無法推出,眼睜睜地失去了市場。愛立信公司主管市場營銷的總裁簡·奧沃柏林説:"可惜的是,我們當時沒有第二個可選擇方案。"面對如此局面,愛立信公司只得宣佈退出移動電話生產市場。

諾基亞的努力沒有白費,手機生產趕上了市場需求的高潮,生產按期完成。利用火災給愛立信公司帶來的困難,諾基亞公司奠定了在歐洲市場的主導地位,擴大了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當時,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0%,而一年以前還只是27%,愛立信的市場份額為9%,一年以前則是17%。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這場危機使諾基亞從愛立信的手中搶奪了3%的市場份額。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2

我公司於20xx年9月對財務與審計管理制度進行規範彙總,對切實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切實加強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努力做好會計工作,加強內部管理,是今後會計工作的重要任務。

1、依法建賬,遵守記賬規則設置會計賬冊是記錄經濟業務情況,明確經濟責任,考核經濟效果等的重要依據,是會計工作得以開展的重要基礎。一個單位從設立就應當依法設置會計賬冊,進行會計核算,保證會計核算的有序進行。遵守記賬規則,則是依法建賬的重要保證。在全面加強會計工作的同時,不斷規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質量。並結合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制定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制度。

2、切實加強內部監督和內部控制進行會計核算,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相互聯繫、相輔相成的。沒有有效的監督和控制,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會計監督如果脱離了會計核算過程,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應當將會計監督寓於會計核算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後監督。單位應當充分認識到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緊迫性,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和內部控制制度,明確會計工作相關業務的程序和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在機制上、制度上規範行為,切實保證會計工作規範有序地進行。

3、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在依法做好會計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應當以《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為準繩,認真做好會計工作。一方面,要認真學習,掌握會計法律、法規、制度,並按照規定辦理會計事務,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4、加強會計監督,規範會計秩序

《會計法》在賦予財政部門管理會計工作職責的同時,明確財政部門作為執法主體,賦予了財政部門相應的行政處罰權,財政部門應當切實履行《會計法》賦予的監督職責,監督各單位依法建賬和進行會計核算,取得和填制會計憑證,設置和登記會計賬簿,編制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監督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持證上崗,促進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對做假賬,提供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必須依法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維護《會計法》的權威。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3

公司從事的是消費金融業務,進入公司快一年了,開始接觸公司盈利模式、產品設計的一些內容,發現要把這些搞清楚,最好有一些財務管理的基矗於是就找到了《經理人員財務管理:創造價值的過程》這本書,讀了一下感覺非常好,這本書把複雜的問題講的淺顯易懂。為了更好的學習這本書,開始寫讀後感。

《經理人財務管理——價值創造的過程》第一章已經讀完。通過第一章的學習發現財務管理的本質並不複雜。

可以從投資開始看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進行投資決策。投資包括投資成立一家新公司,為公司添加設備,向銀行借錢投到企業,甚至包括兼併一家公司都屬於投資的範疇。財務管理就是看看投資會不會賺錢,投了以後賺了多少錢。這個賺錢是要考慮資本成本的,資本成本由風險和時間兩個因素決定,風險越大成本越高,時間越長成本越高。財務管理中判斷有沒有賺錢或者是有沒有創造價值,用的是淨現值(NPV)、內部回報率(IRR),市場價值增加和經濟價值增加(EVA)這四個概念,實際上這四個概念是相通的,搞清楚淨現值的概念,其他的概念就很容易懂了。這幾個概念都是在討論一個問題:你付出了多少成本,賺了多少錢。

在一個公司的經營過程中,除了看價值有沒有增加,還有一個關鍵的要素就是現金流,這個要素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在這裏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個概念是淨利潤不等於現金。比如應收賬款是算作利潤的,但它卻不是你的現金,應付賬款是算作負債的,但它卻是你的現金,利潤是在一個記賬規則下面產生的,而現金卻是實實在在的可以用來投資買東西的錢。

企業要保持運營,必須滿足營運資本需求。營運資本需求(WCR)=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這個資本需求就是現金,一般情況下WCR>0,也就是説我們要有現金來維持這個需求,如果我們沒有多餘WCR的現金,現在的營運就維持不下去了,這就是通常説的資金鍊斷裂。怎樣才能更好滿足營運資本的需求那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努力維持營運,一方面獲取更多的現金,另一方面,降低WCR。營運資本需求的計算公式給出了降低WCR的答案:

(1)降低應收賬款,通過一些手段進行應收賬款管理,比如早付款,可以享受一定得返點等等;

(2)降低存貨,豐田JIT模式就是通過降低存貨,來減少資金佔用,提升營運效率;

(3)增加應付賬款,這個就比較壞了,因為你的供應商和你一樣想降低應收賬款。國美被業界詬病的類金融模式就是通過大量佔用供應商的貨款來投資,賺了很多錢。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4

近日,閲讀了德魯克的經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書雖然寫於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後,仍然影響着許多現代的管理者,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本書圍繞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的核心觀點,分為八章展開。第一章主要論述了管理者為什麼要卓有成效及先關問題,二到七章則針對如何實現卓有成效的五點要求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後一章回扣主題。整部著述結構清楚,層次分明,使人一目瞭然。雖然,書中有些專業的內容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過此書,仍然使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書中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適用於管理者,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也有着許多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在真實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德魯克講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並不是成果。”這些論述,激發了我學習管理的動力,並瞭解到有效性才是管理者所應追求的目的。

同樣令我改觀的還有德魯克對管理者範圍的限定。在書中作者將管理者的範疇擴大到了更寬的領域,不僅僅是企業,政府,軍隊,醫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並不都是經理人,而是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他們可以下屬眾多,也可以沒有下屬,可以職位崇高,也可以職位低微,但是他們必須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這一概念的提出,改變了人們對管理者的傳統理解,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們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為我們許多時候要為自己的未來決策,因此,無論是為了將來踏上工作崗位,或者僅僅是為自己的現實生活,我們都應學會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五點要求,分別是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而這五點,必須成為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

儘管德魯克先生的五點要求,部分內容我還無法會意,而且對於並未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來説,實踐起來有些困難。但是他對時間、發揮人的長處等方面的論述,仍然給了我很多啟示。

首先是在時間方面,德魯克先生強調了管理者的時間總是被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佔據,而且職位越高,時間被佔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應該學會管理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時間上的論述對我啟發很大,因為雖然身為一名學生,我同樣也有感到時間不足的經歷。而且很多時候,原本感覺時間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預定的計劃。對此,我認為德魯克先生的解決方法是值得借鑑的。他告訴我們,首先應該進行時間的記錄,認識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從而針對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其次,要進行系統的時間管理。德魯克先生特別強調了要整塊的運用時間,多數情況下,一些事情需要連續的時間才能完成,例如寫一份計劃書,連續的3個小時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個30分鐘,則可能毫無進展,我便常常範此類的錯誤,經常把幾件事情一起來做,一件事情沒完成又去進行另一項工作,而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魯克先生所講,整塊的運用時間,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另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魯克先生對發揮人長處觀點的論述。他講到“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才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真正全能的人”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的發揮人的長處,而“使人的弱點不影響其工作和成就。”他列舉了許多名人,都有着各樣的缺點,但是最終這些缺點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成就。這一點也可以運用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對自己來講,我們不應該總關注與自己的弱點,的確,彌補不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努力發揮自身的長處,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對待他人,我們更應該着眼於對方的優點,包容他人的不足,畢竟,人無完人,發揮他人的長處,不僅可以與他人更融洽的相處,而且可以獲得更多的價值。

在這一章中,德魯克列舉了日本的例子,使我感觸頗深,他講,日本不注重考核,也基本不解僱職員,而是注重怎樣培養職員,這一例子我的日語老師也曾講過,他講到日本企業寧願用更高的工資留住職員,而不會用更低的費用聘請更多的人。拋開這一制度其他的缺點不談,日本企業這種注重人力的做法,確實令我怦然心動,因為他更加註重人的價值和長處,使職員可以更有動力和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以上僅僅是我此次閲讀的感受,相信,隨着生活和工作經驗的增加,我會從這一書中獲得更多的啟發。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就在於其經久不衰的價值,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因此書而受益。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5

在學習零售營銷這門課程之前,我覺得零售就是買東西。可是,通過學習我知道零售業是一種很重要的行業。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很微妙的關係,就是説生活中少不了零售。社會是每個個體的總和,而生活在社會中的我們,又得時時刻刻與外界發生一定的聯繫。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零售業,如果沒有百貨超市,如果沒有便利店,如果沒有超市,那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多麼的不方便。所以説,零售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就是説,零售業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任何的產品和服務都有同質化的危險,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凝聚獨特的精神價值就顯得很重要。自有品牌為零售業所獨有。目前,自有品牌在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受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美國的沃爾·瑪特、西爾斯,英國的馬獅,日本的大榮之所以屹立世界百年不倒,就是因為自有品牌保障其核心能力。而我國的零售商品牌市場幾近空白。所以説,零售業的前景很廣闊。

X老師的講課方式很獨特。老師講課時,條理清晰、案例豐富、循環漸進。這讓我一下喜歡上這個課程。每次同學們講解自己的創業項目時,就覺得是一場頭腦風暴。因為講解的同學沒有時間限制,聽的同學又可以很自由地提出各種疑惑。之後,老師又會適時的表揚,並提出的自己的看法。整個過程很輕鬆,且都在思考中。這大大的提高了課堂的效益。老師説,市場營銷學學的東西是需要“悟”的,不是把書本知識學好就可以的。即將結課了,忽然覺得有點捨不得這個課程了。不過,作為一名營銷學生,日後還有很多時間去感受這個魅力無窮的“市場”。很是感謝老師教給我們的知識,相信這些知識會對我們以後的生活以及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6

《科學管理原理》讀書心得

一個在去世後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人,一個影響了流水線生產方式的人,一個被社會主義偉大導師列寧推崇備至的人,一個影響了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人。一個由於視力被迫輟學的人,一個被工人稱為野獸般殘忍的人,一個與工會水火不容、被迫在國會聽證會上作證的人,一個被現代管理學者不斷批判的人。

這個人就是弗雷德裏克〃泰勒,管理髮展史中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富有爭議的人。泰勒於1856年出生在美國費城。年輕時,他先在液壓機廠做學徒,之後加入一家鋼鐵公司,在那裏開始奠定科學管理的理論基礎。1898年,泰勒來到伯利恆鋼鐵公司,開始他著名的改革。1920xx年,他離開公司,進行無償的諮詢工作。期間,他的《工廠管理》與《科學管理原理》相繼發表,泰勒的影響日漸廣泛,遍及全球。

《科學管理原理》出版於1920xx年,標誌着一個管理新時代的到來。至今,這本書仍然帶給管理人無窮的啟示,是不可不讀的管理經典。我花了一些時間把泰勒大師的《科學管理原理》這本書讀完了,準確來説,從內容上來講這不是一本書,而是泰勒大師的一篇科學管理智慧結晶的論文。

18世紀60年代以來,隨着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管理思想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產生了影響世界的管理思想,如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勞動分工思想,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資本主義贏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然而,社會的大分工、分層使資本主義國家中勞資雙方矛盾突出,工人普遍認為如果她們迅速工作將會導致大量工人失業,於是出現了大家所熟知的“磨洋工”現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泰勒科學管理原理應運而生,泰勒抱着解決勞資雙方矛盾,提高勞動生產率,解決由於沒有管理或管理不當造成的巨大浪費的目的,通過大量的貼近實際的實驗,提出了科學管理原理。

泰勒對科學管理作了如下定義:“諸種要素——不是個別要素的結合,構成了科學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學,而不是單憑經驗的方法;協調,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個人主義;最大的產出,而不是有限制的產出;實現每個人的勞動生產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貧困。”這個定義,既闡明瞭科學管理的真正內涵,又綜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

全書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從“磨洋工”這一現象出發,講述其三個主要原因,闡述了自己科學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基礎。 第二部分,作者認為,在管理實踐中,存在着積極性加鼓勵的制度,但是與科學管理原則比較起來,科學管理所產生的優越性是積極性加鼓勵制度所無法比擬的,在積極性加鼓勵制度下,實際上全部問題由工人決定,而在科學管理制度下,一般問題由“管理者決定”。接着,作者從搬運生鐵、鏟運、砌磚、檢驗鋼珠、金屬切割這五個實例中,分別闡述了科學管理的存在與有效性。這個五個實例,作者分別講述了動作時間、工具、(輔助工作)方法、個人係數,變量模型在科學管理中的運用。作者在列舉上述五個例子的過程,也講述了一些關於組織、福

利等的管理知識。

談到組織,在鏟運例子中,他認為工人數量不易平均分,即應以任務量來分,並且大班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應加以消除。而對於分紅,在檢驗鋼珠的例子中,作者認為,比起一般的福利,個人的雄心大志已經並且永遠起到強大的激勵作用,以促使工人竭盡全力的工作,並且分紅要講究時效性,要準時獎勵,1+1>2的原理在這裏是存在的,以此,也引出了科學管理的別稱“任務管理”,並且得出合適工作由合適的人來做的觀點。在砌磚例子中,作者認為管理者不應只站在一旁,他應該整天和工人工作在一起,幫助工人,鼓勵工人,需要時自己模範做工。在金屬切割例子中,作者拿經驗比較和科學管理來比較,並進行了實驗,證明了科學管理的存在性與經驗管理的不可攀比性,他指出了在一定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經驗的工人,如果有金屬切割科學原則(理論)的應用指導,也能比經驗頂級的老工人,生產出高其幾倍的產量。

最後,就是這本書的總結,也是泰勒先生這篇論文的結論。科學管理是過去就存在的各種要素的“集合”,即把原來的知識收集起來,加以分析、組合並歸類成規律和規則,從而形成的一門科學。“它將為全世界帶來最大的收益。” 泰勒科學管理的對管理學而言有着極大的貢獻。他在歷史上第一次使管理從經驗上升為科學,而其講求效率的優化思想和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也被後人所重視。所以,科學管理的確勝利了。它運用於企業管理中,使得許多企業生產效率成倍提高。它的許多效率措施至今還被人們廣泛使用。泰勒科學管理揭開了幾千年來罩在管理上的“神祕”的面紗,譜寫了管理理論和實踐史上新的一頁,成為人類管理思想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人們把泰勒所處的時代稱為“泰勒時代”,把他的管理理論稱為“泰勒制”。雖然他已作古近百年,但他的科學管理思想對於經濟比較落後,管理水平不高的國家,仍然有着現實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我國現在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需要學習借鑑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

但是科學管理思想仍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泰勒認為工人的主要動機是經濟的,工人最關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錢收入,即堅持“經濟人”假設;科學管理僅重視技術因素,不重視人羣社會的因素;“泰勒制”僅解決了個別具體工作的作業效率問題,而沒有解決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如何經營和管理的問題。

此外,還應當注意到,泰勒的一系列工時研究所用的時間並非一兩個月,而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這也啟示我們,做研究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不應急功近利。這樣,經過縱向與橫向的比較、綜合的比較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具有説服力。

正如編者按:他提出的管理問題依然存在,他總結的管理經驗依然有益,他研究的管理邏輯依然普遍,他創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

泰勒的管理理論看似簡單,其實內涵極為豐富,需要我們不斷研讀,也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才能實現組織管理的目標——“使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同時也使每一位僱員的財富最大化”。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7

小企業管理課程學習體會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小企業管理這門學科,通過對這門學科的學習,我對小企業管理有了較多的瞭解,收益很大。但是由於學習時間有限,加上沒有實踐經驗,感悟不夠深刻,只有今後不斷的加強學習,努力的將書本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才能讓我們學到的知識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書本上的知識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通過老師的授課輔導,以及我們自身對小企業管理平時的學習,掌握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以及對中小企業家的素質要求;如何尋找創業機會;如何預測小企業的融資與資產需求;創立一個新企業的所需要的管理團隊和選擇合理的組織形態;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競爭戰略;掌握企業運營時,如何讓中小企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競爭實力,有效應對日益多樣化、多變化的市場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策略,細分目標市場,分析指定產品策略,結合自身經濟實力確定產品價格及銷售渠道;合理開展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及注重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如何有效的開展人力資源戰略;掌握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和客户關係的管理;掌握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特點和風險、及退出戰略的意義和途徑、企業價值的評估;瞭解企業家創建一個企業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以及道德文化問題、所處的法律環境要求。

這門課程為我們學習者以後創建和正在運行中的中小企業打下一定的基礎。提高了我們對於小型企業的認識,理解小型企業的特點和運營規律及方法,提高小企業管理水平,降低對小企業創業風險和經營風險,並最終提高小企業的成活率。在學習中,正確認識到課程的性質、任務極其研究對象,全面瞭解課程的體系、結構,對中小企業有一個總體的認識。掌握中小企業管理的基本職能、概念、原理及方法,瞭解學科發展的新理論和新思想。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緊密聯繫實際,學會分析具體案例,解決實際問題,把在書本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在現實中的經濟活動實踐相結合,提高我們是對於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能力。掌握課程的核心內容,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付出自己的知識,為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我覺得小企業的管理,簡單點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工作和人。而管理所包括的計劃、組織、控制、激勵、領導等工作,都是可以包含在這兩方面的具體任務中。根據小企業的自身特點,運用一定的職能手段來協調組織成員的工作活動,使其與管理者一起高效率的實現小企業發展目標和工作活動過程。對於工作,所有的企業都是由無數人來擔任無數職位後形成的,都有一定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方式,共同完成計劃的工作。對於人,就是讓人的工作效率達到最大化,這需要人對工作有很大的積極性,並且一切工作因素都是有利於發揮他們的最大工作效率。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8

《生產運作與管理》讀書心得

根據公司的安排,我通讀了陳榮秋、馬士華的《生產與運作管理》,讀後感觸頗深。

公司剛剛起步,內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職責不清,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浪費嚴重等問題,外部市場尚未打開,行業競爭劇烈。因此如何在競爭中取勝,是我們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流的企業,推進生產運作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十分有效的途徑。

什麼是生產運作管理

所謂生產運作管理,是指為了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生產運作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

生產運作管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產運作管理僅侷限於生產運作系統的運行管理,實際上是以生產運作系統中的生產運作過程為中心對象。廣義的生產運作管理不僅包括生產運作系統的運行管理,而且包括生產運作系統的定位與設計管理,可以認為是選擇、設計、運行、控制和更新生產運作系統的管理活動的總和。廣義生產運作管理以生產遠作系統整體為對象,實際上是對生產運作系統的所有要素和投入、生產運作過程、產出和反饋等所有環節的全方位綜合管理。按照廣義理解生產運作管理,符合現代生產運作管理的發展趨勢。 生產運作管理的內容

廣義生產運作管理的內容可分為生產運作系統的定位管理、設計管理和運行管理三大部分。

1、生產運作系統戰略決策 生產運作系統戰略決策是從生產系統的產出如何很好滿足社會和用户的需求出發,根據企業營銷系統對市場需求情況的分析以及企業發展的條件和因家限制,從總的原則方面解決“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如何生產”的問題。具體地講,生產運作系統戰賂決策就是從企業競爭優勢的要求出發對生產運作系統進行戰略定位,明確選擇生產運作系統的結構形式和運行機制的指導思想。

2、生產運作系統設計管理

根據生產運作系統戰略管理關於生產運作系統的定位,具體進行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和投資建設。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

1)產品開發管理。包括產品決策、產品設計、工藝選擇與設計、新產品試製與鑑定管理等。其目的是為產品生產運作及時提供全套的、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技術經濟效果的技術文件,並儘量縮短開發週期,降低開發費用。

2)廠房設施和機器系統購建管理。這部分內容包括廠址選擇、生產運作規模與技術層次決策、廠房設施建設、設備選擇與曲置、工廠總平面佈置、車間及工作地佈置等。其目的是為了以員快的速度,

最少的投資,建立起最適宜企業生產運作的、能形成企業固定資產的生產運作系統主體框架。

生產運作管理的目標

生產運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標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高效、低耗、靈活、準時地生產合格產品和(或)提供滿意服務。

1、高效是對時間而言,指能夠迅速地滿足用户的需要。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誰的訂貨提前期短,誰就能爭取用户。

2、低耗是指生產同樣數量和質量的產品,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最少。低耗才能低成本,低成本才有低價格,低價格才能爭取用户。

3、靈活是指能很快地適應市場的變化,生產不同的品種和開發新品種或提供不同的服務和開發新的服務。

4、準時是在用户需要的時間,按用户需要的數量,提供所需的產品和服務。合格產品和(或)滿意服務,是指質量。

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企業的要求包括4方面:時間(Time,T)、質量(Quality,Q)、成本(Cost,C)和服務(Service,S)。T指滿足顧客對產品和服務在時間方面的要求,即交貨期要短而準;Q指滿足顧客對產品和服務在質量方面的要求;C指滿足顧客對產品和服務在價格和使用成本方面的要求,即不僅產品形成過程中的成本要低,而

且在用户使用過程中的成本也低;S為提供產品之外為滿足顧客需求而提供的相關服務,如產品售前服務及售後服務等。

生產運作管理的任務與目的

生產運作管理的任務與目的可概括為敏捷、高效、優質、準時地向社會和用户提供所需的產品和勞務。

(一)敏捷

美國裏海(Lehigh)大學有影響的研究報告《21世紀製造企業戰略》中提出了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簡稱AM)的概念。儘管對敏捷製造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專家們都承認它描述的不是一個具體的生產運作過程或運行模式,而是一種具有深刻內涵的哲理和思想,用來指導對企業生產運作系統、乃至整個企業發展進行系統的管理。敏捷,即“聰敏”、“快捷”的意思,可以和產品的生命週期相聯繫表示快速;和大批用户化生產運作相聯繫表示適應性;和虛擬組織相聯繫表示暢通的供應鏈和各種方式的聯繫;和組織重建相聯繫表示企業的自我學習、自我調整的良好運行機制和生產運作過程的不斷改進;和精細生產相聯繫表示更高的資源利用串。可見,敏捷意味着生產運作系統能夠對用户的需求變化作出迅速反應。在當代社會,誰能夠在這一點上成功,誰就在競爭中佔據了主動。

(二)高效

指有效利用生產運作資源,以儘可能少的資源投入來滿足用户同樣數量和質量的產品、勞務需求。高效是低成本的前提,為此必須精心編制生產運作計劃,合理組織生產運作過程.加強生產運作控制,從而努力降低資源消耗,不斷縮短生產運作週期,減少庫存。 ·

(三)優質

指以提高用户滿足度為標準.努力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提供高質量酌勞務。這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立競爭優勢的一條有效途徑。

(四)準時

指在用户規定的時間,按用户需要的品種款式、數量、質量和價格水平向用户提供產品和勞務。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重視不斷創新,不僅包括對生產運作系統中的產出和所用工藝進行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上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生產運作管理的概念、目標的實質含義,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

生產運作管理人員所需技能

自從本世紀初,美國推行泰羅的科學管理以來,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一直高於歐洲各工業發達國家。美國在製造業的領先地位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服務業的發展,也使得美國很多企業逐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9

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xx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的重大舉措,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根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從今年9月開始,我校將用半年多的時間,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校校委會已經就如何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行了動員和部署。這些天來,通過對科學發展觀的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對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有了進一步準確把握,思想上進一步統一,認識上進一步深化,行動上進一步增強。下面就本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談些心得體會。

一、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強調指出,“樹立和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發展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世界觀。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局面,就必須抓好“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而“發展”這一第一要務,必須是科學的。

二、以科學發展觀推動教育工作新發展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重大的政治活動,要充分發揮好黨總支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做好精神領會,紮實組織好、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切實做到行動落到實處,效果明顯突出。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學習上採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的方式,組織好全體黨員讀好《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一書,深入帶動全體黨員和廣大教職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不斷推動我校科學發展觀學習新熱潮,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提高全體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實現科學發展觀深入廣大黨員頭腦,進入靈魂,化為行動,實現我校“人人學先進,組織新發展”的新突破。

實踐活動為抓好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機,針對思想不解放,因循守舊,缺乏開拓創新、幹事勁業,視野不開闊,自我滿足,自我欣賞,缺乏進取精神,對工作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學習願望不強,素質提高不快,工作作風不紮實,工作不落實等存在問題進行清除解決,進一步增強黨性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提高教師凝聚力和戰鬥力,推動黨總支工作核心引領、輻射全校的新發展。

三、以科學發展觀促進校教師工作有新突破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要樹立好“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新理念,重視和關心教師生活。充分發揮教師“橋樑”作用,讓教師在學校“大家庭”中感受組織上的温暖關懷,不斷提高教職工幸福指數,鼓勵教師關注學校發展,出謀獻策貢獻力量。要切實把科學發展觀核心理念融會到實處,認真開展好“溝通與共識”活動,積極聽取教職工心聲,及時送上組織温暖,開展教師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增強教師愛崗敬業、樂羣奮進的精神意識,將人心凝聚統一到謀求學校又好又快發展的教育事業上來。

四、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好實際教育教學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既要講究科學,又要謀求發展。首先,樹立好“以生為本”的理念,繼續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為人師者角色,更進一步融入教育教學,發揮好“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角色新定位,積極營造融洽、平等、民主、協商的課堂氣氛,努力實現“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理念融入課堂新突破,深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敢於創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書育人”的職責上下真功夫,在實際細節上滲透體現,不斷紮實工作,切實提高教科研水平,進一步改變工作作用,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重塑教育者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甘為人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無私奉獻,真正把科學發展觀精神融入實際工作當中去,着力提高推進教育教學科學發展,着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實際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着力解決學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促進和諧幸福校園新發展。

在全民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情況下,國小教學也不落後,我校全體國小教師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學校是引領社會發展與文明的機構,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創建和諧校園是全面樹立和落實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戰略部署。而和諧的校園是由一個個和諧的課堂構成的。教師則是在校園中創造和諧的使者。對於老師來説,和諧的課堂是有效教學的基礎,是一切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於新教師來説,更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而,探索有效的、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策略是教師實現和諧課堂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教學策略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優化課堂教學行為能帶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促進學生髮展,和諧校園氛圍。

但是,我們的教師中還存在着教學策略意識不足,普遍缺乏對教學的整體思考,沒有在頭腦中形成有效的、科學的教學策略體系,在教學策略的選擇和運用上還存在一些盲目性。因此,教學策略的選擇和運用對課堂的和諧進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為了讓老師們,特別是新老師,能夠更好地選擇和運用教學策略,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我校為老師們舉行了“生命自覺策略論壇”。論壇上,教師們採用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的方式,針對一個個課堂問題,提出了一條條既科學又實用的策略。

比如,針對如何讓孩子學會傾聽這一問題,要採取什麼策略。要想讓孩子傾聽,首先老師的話題要生活化,其次就是語言要有感染力,表情要豐富。而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貼近學生。如果孩子精神不集中,可以使用讓孩子複述的方法,讓他把剛才老師或同學説過的話複述一遍。

而對於不遵守課堂秩序的孩子,老師就得從一開始就跟孩子明確好課堂常規。何為課堂常規?課堂常規就是在老師要求學生做好的基礎上,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監督別人,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良好的課堂常規能讓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師生共享教學效果。課堂常規就是要看細節、抓細節。國小教育其實就是細節教育。另外一個,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在要求學生實行某項活動之前,明確地給他指令,能讓學生更有效地完成老師所要求的任務。溝通是解決問題、轉換學生問題的最重要方式。要允許學生犯錯。並且讓學生感受到你無時無刻的關注和愛。多與家長溝通,為家長提供比較專業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和家長都信任你。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班級特點,制定有效的課堂常規訓練方案,並長期實行訓練,養成習慣。

對於忘做作業,不做作業,不交作業的學生,我們又得采取另外的策略。對於懶惰的學生,採用留堂、個別談話的方式。給他能勝任的事情做,調動其積極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我們還可以嘗試分層作業與獎勵作業的辦法;同桌檢查作業的方法;優差生交換作業本寫的方法;記錄作業表現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與家長密切溝通,聯繫,爭取家長支持,對家長進行指導,在家裏強制性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而在知識學習上,我們又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很多老師都覺得,在課堂上教授新知識的時候,總是會有幾個同學老是學不會,老師着急,弄得學生也緊張了。其實,學習知識像滾雪球一樣,需要不斷的複習,不斷的鞏固,我們不能奢望學生在一節課裏全部掌握所學的知識,他今天不會,那麼我們明天上課之前就複習,再不會,再複習,這樣堅持下去,他肯定能學會並且掌握得很牢固的。

這一條條科學的小策略,能讓我們的課堂更精彩,更和諧。但是,不論是什麼策略,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我們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同時,一旦決定使用一種策略,就要不斷訓練學生,讓學生適應老師的策略;一旦策略不適合,應該馬上改變;策略在實施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問題,我們要根據問題開發出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的課堂。而老師們在使用了這些課堂小策略後,都有很深的感受。

特別是我們一年級的教師,感觸更深。她們説,一年級的小朋友自制能力比較差,所以在教學中一直為在一年級培養良好的課堂習慣而努力,但是教師發現如果課堂本身沒有麼吸引力,那麼再努力培養課堂習慣也無濟於事。所以讓老師最頭疼的是每次講評試卷的那一節課,學生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老師的評講上,而在於自己的試卷或別人的分數。為了讓學生們讓真聽我評講和更正,我屢屢停下講評來強調紀律,但效果不佳。後來經過教學策略論壇的名師指點,低年級評講試卷時,應用投影儀評講,而且不能先發學生的試卷,讓學生看着投影評講完試卷再發。評講時,為了激勵學生認真聽講,可以叫學生回答,答對的同學在黑板上加分,而且可以在試卷上加分,這樣學生就安靜下來,積極聽講了!這個方法在一年級很適用,很有效!

而英語組的老師也説,學生喜歡新奇的東西,更喜歡逞強表現自己幫助別人。如何使學生們在跟讀光碟的過程中充滿期待和熱情,是一大難題,否則就會造成機械跟讀。在學習了策略論壇後,我採用了光碟跟着學生讀的方法。鼠標指到哪個單詞句子,學生就讀,讀對了,我就點擊讓光碟播音。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很有成就感。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而對於老師來説,則是要“以生為本”。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只有能夠激發孩子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在與一個個鮮活的靈魂對話,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教育的。因為正如魏書生所説的:任何學生都有“兩個我”組成。不做作業的“兩個我”分別是,一是“懶惰、拖拉的我”;二是“想做作業的我”。走進學生的心裏,就應該幫助學生找到“想做作業的我”,並使“這個我”的形象越來越明晰地出現在學生的心中。和諧課堂是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創造和諧課堂的使者是老師,而和諧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和諧發展,我們才能真正創造出和諧的大校園。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10

在20xx年3月綠創集團組織的對管理人員學習培訓中,通過姜鵬明博士對現代管理理論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對企業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針對此次講解的側重點,現將學習心得簡述如下:

一、對“企業再造理論”的學習心得

1、不破不立

經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隨着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發生了多次蜕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在合適的期間採用合適的方式。企業發展到不同的階段,對組織經營運作模式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企業由小規模發展壯大後,原有管理模式就會在新的環境下暴露出的種種難以解決的問題。面對束縛企業發展、解不開理還亂的狀況,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也許可以鑑戒古羅馬的亞歷山大揮劍斬斷難解之結的做法。

企業再造理論要求徹底拋棄勞動分工論,面對市場,在良好的企業文化基礎上重新整合,通過合併工作、簡化流程、組織扁平化等建立起靈敏迅速的信息傳遞機制,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

2、破而後立

企業再造理論為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帶來一股清新的風,儘管在實行再造的企業中失敗的比例非常高,但企業再造的思想還是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納,反思企業再造理論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重要啟示是需要重新設計企業。

? 以價值流為導向進行組織設計。流程的思想實際就是堅持了顧客導向,按照價值增值的過程將相關的操作環節進行重新整合,組成高效率的、能夠適應顧客需要的完整的流程,並以此為基礎重新設計企業的組織結構。

? 重新設計企業流程。在龐大的組織結構中要把各個環節控制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這時企業最好把資源放在自己的專長和關鍵控制上,其他的非主體控制環節可以考慮在機會成熟的情況下采用流程外包、戰略聯盟等方式整合,這樣充分調動企業各級管理者將原本屬於一個業務流程的若干個獨立操作重新整合起來,將被分割的支離破碎的企業流程按照全新的思路加以改造,從而獲得適應新的經濟發展需求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 用徹底的變革代替漸進式變革。與採用改良方式推動企業管理髮展的續編思路不同,企業再造從一開始就要進行完全徹底的變革,而且這個變革直接針對經歷多年的分工思想,為管理理論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二、對“第五項修煉”的學習心得

第五項修煉中倡導的學習型組織,其實是一種由偉大的學習團隊形成的羣體,有着崇高而正確的核心價值、信念與使命,具有強韌的生命力與實現夢想的共同力量。在這樣的組織中,人們胸懷大志,心手相連,相互反省求真,腳踏實地,勇於挑戰極限及過去的成功模式,不為眼前近利所誘。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組織,但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導作用。

系統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項修煉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少了系統思考,就無法探究各項修煉之間如何互動。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煉,並不斷地提醒我們:融合整體能得到大於各部分加總起來的效力。“系統思考”也需要有“建立共同願景”、“改善心智模式”、“團體學習”與“自我超越”四項修煉來發揮它的潛力。

系統思考可以使我們瞭解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以一種新的方式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與所處的世界: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作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從將問題看作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轉變為看到自己的行動如何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

時代、環境、客觀、市場經濟每一個項目,每一個內容都要求我去思考,而且還要進行系統地思考。它告誡我們要活出生命的真正意義,活出自我,創造自我價值,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更好的立足於現代社會、帶動社會的全方位競爭和進步。只有系統地思考才能成為我們去學習的源動力,才能開創我們學習的新篇章。只有改善心智模式才能發現自我,充實自我,瞭解更多的世界風雲,從而使我們樹立堅定的人生目標;樹立有效的學習目標;樹立超越自我的價值目標。

三、對企業管理的感悟

流程優化和再造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展出了一系列工具,這些工具具有不同的適應性。向管理要效益,通過持續改進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每個企業都追求的目標之一。

面對各種層出不窮的管理體系,企業或許因急於引進,而省略了對自身全面認識的過程,當開始執行引進的管理體系後發現,體系之間的衝突問題無法解決。 為什麼企業的目的是提升管理水平,實際結果卻是局部改善帶來系統性混亂。根本目的在於企業管理體系提升缺乏全局性、系統性的考慮,引進管理體系時生搬硬套,沒有和現有管理體系有效融合,沒有處理好各項管理體系之間的接口關係。如何才能有效整合各種管理體系,充分吸收各套管理體系之間的優勢為企業所用,這是每一個企業都面臨的問題。

但企業管理並不能因為改革存在種種必須面對的問題就固步自封、原地不動,成功的企業管理需要經過艱難與痛苦的歷練,不斷改進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企業管理同樣應勇於面對問題、不斷挑戰自我。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11

第一章的主旨是“管理的發展”

關鍵詞是“控制”、“管理”、“激勵”、“引領”

早期的學者和企業家把效率看成是管理的第一要務,在實踐中把人當成機器進行監督和控制。

60年代以來,學者們發展了管理的思想,充分重視對員工的激勵。德魯克把管理分為:設定目標、組織(劃分任務、確定人選)、激勵和溝通、評估、培養和發展員工。他認為管理者要讓員工明確人生的目的。

進入到新時代,管理更加註重實務性和創新性的結合,對企業的中層提出了新的挑戰,他們必須既懂得具體的管理實務,又必須提出激勵的措施,在沒有樹立明晰權威的情況下對團隊成員施加自己的影響。

第二章的主旨是“不同的領導力類型對管理的影響”

關鍵詞是“謙遜”、“意志力”、“類別”、“危機”

領導風格不同,實現目標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偉大的領導者都是傲慢與謙遜的矛盾統一體。

更加卓越的領導者更在意的是企業的發展,他們往往會把企業的發展放在自己的抱負之上,他們的野心更多地體現在公司的前進上。

卓越的領導者會將高層的員工組織為一支忠誠的隊伍,用同一種聲音説話,他們在大部分時間裏只做傾聽的工作,一旦開口就會用鼓勵的語氣同時配以令人信服的行動和語言。

領導的類型或者説領導方式有:

1.提願景;2.在員工需要的時候進行輔導;3.以肯定、鼓勵的方式建立親善的團隊關係;4.以民主的方式樹立共同意志;5.制定很高的績效標準,強調每個員工都要對更好、更快有執着的追求;6.命令式。

領導力與追隨者的需求和目標密不可分。

面對危機時,領導力必須體現為:注重現實;預期應對更壞的結果;積累更多的資金;強調協作而不是單打獨鬥;自己率先表率;能從危機中找到企業發展的機會。

第三章的主旨是:“如何對員工進行激勵”

關鍵詞是:“控制”、“指導”、“使命感”

拿破崙的名言:“領袖的職責就在於定義現實,並給予希望。你必須告訴人們你正在進行哪些進展,這樣他們才能對你保持信心。”

員工的動力只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錢。

現代企業的管理需要領導着給員工創造條件,讓他們自願為公司付出努力,給他們提供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機會。

X理論強調控制,Y理論強調鼓勵員工進行自我管理。

最佳的領導者是將X與Y很好地進行結合。

因為利用薪酬進行控制只能在個人表現能直接進行衡量,並且直接體現在業績上的時候有效。而現代企業的發展更多地來自團隊的合作。

因此,只有將X和Y進行很好地結合,在進行外部評價的同時,注重內部的鼓勵,實現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同時,給工作賦予一定的意義,在團隊中樹立起個人使命感,這才是現代企業管理激勵的關鍵。

個人使命感就是樹立一個高於其本身的更偉大的理由和意義。(我們是在為上帝建造居所)。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12

一般認為,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美國人泰羅開始使用秒錶研究如何如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國人法約爾一直在思考組織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和獨立的規律,這標誌着管理學的誕生。管理是人類各種活動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種活動。近百年來,人們把研究管理活動規律所形成管理基本原理與方法,統稱為管理學。

關於管理必要性的觀點,隨着企業改革的深化,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

1、作為發展中國家,資源短缺將是一種長期的經濟現象,特別是資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為企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桎梏。

2、作為發展中國家,科學技術落後是阻礙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分工是現代國家和現代企業建立的基礎。

4、實現社會發展和企業和任何社會組織發展的預期目標,都需要靠全體成員長期的共同努力。

5、近幾年來,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信息網絡、互聯網等在中國各行各業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應用和普及。

管理是管理者為了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個人發展和社會責任,運用管理職能協調的過程。這一簡短的定義包含了豐富的內涵。

1、管理是人類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

2、管理應當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質是協調。

4、協調是運用各種管理職能的過程。

管理有五大基本職能,分別是: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創新。

1、決策: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目標,藉助於一定的科學方法和手段,從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選出最優方案,並組織實施的全部過程。決策具有目的性、可行性、選擇性、滿意性、過程性、動態性等六個特點。決策受到環境、過去決策、決策者對風險的態度、倫理、組織文化、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2、組織:組織設計的實質是對管理人員的管理勞動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工。它堅持因事設職和因人設職相結合的原則、權利對等的原則和命令統一的原則。它受到外部化境、經營戰略、技術企業發展階段、規模等因素的影響。

3、領導:是領導者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運用權力向下屬施加影響力的一種行為或行為過程。領導工作包括五個不可少的因素:領導者、被領導者、作用對象、職權和領導行為。領導具有指揮、協調、激勵作用。

4、控制:是為了保證企業計劃與實業作業動態適應的管理職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確立標準、衡量績效和糾正偏差。控制的目的是保證企業活動符合計劃的要求,以有效地實現預定目標。為此,我們應該適時控制、適度控制、客觀控制、彈性控制。

5、創新:是一種思想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是一種原則及這種原則指導下的具體活動。它的基本內容是目標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機構和結構的創新、環境創新。

通過三個星期對《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的閲讀,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管理與我們是息息相關的。一個學校能夠蓬勃發展,久立不倒離不開校長等各級領導的管理;一個院系能夠積極競爭,為院爭光離不開院領導及分團委的管理;一個班級能夠能夠團結向上,通力協作離不開輔導員和班團的管理。我們要更好的生活下去,就必須適應各種各樣的管理制度。

首先,我們要有計劃性,計劃是我們從事一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好的計劃能夠是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我們要服從領導,這裏的服從並不是一味地盲從,要在堅持大方向的前提下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再者,我們必須是有組織性的,良好的團體協作總是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真正將自己融入一個集體可以體會到管理帶來的許多趣味;同時,我們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創新精神、實踐精神。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向管理化方向發展,為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為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13

在春意盎然的三月,我閲讀了《危機管理》這本書。通過五天的學習,使我拓寬視野、更新了觀念、改善了心智。

危機對於一個社會、一個組織、乃至一個人都是普遍存在,這是由於社會、知識的不斷變化引起的,當原來的制度、規則不能適應變化時,危機就產生了。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只有時刻不忘學習,真正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彙集力量,定位目標準確,才能適應社會、知識的變化,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機會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機會能改變人的命運。人一輩子只有7次機會,兩次機會之間相隔大約7年,大概25歲以後開始出現機會,經過50年的時間,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在這50年裏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容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後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這樣中間只剩下5次了,這5次機會裏面又有兩次一不小心給錯過了,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如果什麼時間你抓住了一次機會,或是什麼時候一位貴人給了你一次機會,這定是終生難忘的。同樣的道理,在人的一生之中,真正對自身具有重大意義的學習機會也是不多得的。

而我,則在當下抓住了學習的機會。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14

一、以人為本,體現了個人發展的解放要求

李世民説過:“為政之要,惟在得人。”毛澤東説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鄧小平也説過:“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關鍵在人。”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就是將人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動力,努力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

(一)作為社會羣體的組織,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努力釋放人的潛力、迸發人的活力。

眾所周知,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但同時,人也是社會中的人,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羣體的制約和影響。社會羣體,包括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集體組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社會羣體是主體。從社會組織的角度來看,堅持以人為本,一是要有制度保障。制度是一種行為規範,具有約束性和指導性。各類社會組織應該制定符合個人利益、價值和追求的方針政策、適應個人成長和發展的規章制度,以正確的方針政策、規章制度,正視人的地位,發揮人的作用,滿足人的利益,體現人的權利,重視人的價值,維護人的尊嚴,珍惜人的生命,激發人的追求,從而來引導、規範、保障個人的全面發展。二是要有環境氛圍。大力宣傳先進個人的事蹟、自學成才的典型、全民創業的模範,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人才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以造福於人民。

(二)作為社會個體的個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努力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

內因決定外因,堅持“以人為本”,從個人來講,我以為必須要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一是要樹立正確理想。凡人皆有理想,或為官一任,或腰纏萬貫,或哺桃育李,或養蠶栽桑,不一而足。理想無高尚與低賤之分,但有正確和錯誤之別。作為個人,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以促進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標尺,並努力為實現理想而終生奮鬥。二是要珍惜工作崗位。在“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是對人的尊重”的今天,崗位顯得尤其重要。人生崗位三百六十行,但只有珍惜並付之努力,才能行行出狀元。我們周邊有許多人,對自己的崗位並不珍惜,沒有履職盡責,甚至失責瀆職,可是當失去崗位時,他才扼腕痛惜,實為憾事。在工作中,既不因崗位平凡而自卑,也不因崗位顯赫而忘形,愛崗敬業,堅守崗位,守好自己一方土,推動工作上台階。三是要堅持與人為善。簡言之,與人為善,就是儘可能地處理好同志間的關係,團結互助,友愛和善,補台不拆台,幫忙不添亂,以團結形成良好的工作關係,以良好的工作關係產出良好的生產力和戰鬥力,這既是通過尊重別人來體現以人為本,也是通過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二、以人為本,體現了個人發展的羣眾要求

以人為本,提示的是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問題。這裏的“誰”,理所當然就是人民羣眾,也就是“以人為本”的“人”。在具體工作中,如何體現個人發展的羣眾要求呢?

一是要當好公僕,解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問題。毛澤東同志説過:“一定要每日每時關心羣眾利益,時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適合當前羣眾的覺悟水平和當前羣眾的迫切要求。凡是違背這兩條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敗。”這就決定了我們在堅持“以人為本”時,就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作重大決策、出改革政策、拿規劃方案時,以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標準,讓我們的所有工作都能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不斷實現民利,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二是要改進作風,解決密切聯繫羣眾的問題。聯繫個人實際,作為文字工作者,要突出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解決文風漂浮、脱離實際、不知所云的新“黨八股”問題;第二,解決作風浮躁、遠離羣眾、文來文往的形式主義問題,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在督查重點上,既要圍繞重點工作和中心任務開展督查,更要圍繞羣眾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開展督查;在督查方式上,既要利用材料、文件、調查報告開展督查,更要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羣眾,細心體察羣眾願望和利益要求的變化,瞭解真情,開展督查。

三是要艱苦奮鬥,解決發展成果先由人民羣眾共享的問題。科學發展觀提示説,“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決定了我們必須要堅持艱苦奮鬥,一是因為艱苦奮鬥是我們國家和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美德;二是因為我們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三是因為成果先由人民享有,作為共產黨員和人民公僕的我們,還得“後天下之樂而樂”,繼續堅持艱苦奮鬥。在具體工作中,要通過自身的行動,堅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堅決杜絕奢侈鋪張的浪費,努力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廉明的政治生態。

三、以人為本,體現了個人發展的全面要求

古人説:“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在《論加強和改進學習》中有個生動形象的比喻,他説“塑造一個人頭像,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都要成比例。如果不成比例,各個部位雕琢得再好也沒有用。哪怕一個部位沒有安排好,也會破壞整體的平衡和美感”,説的都是全面發展的問題。以人為本,就是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是以人為本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是要苦練內功,努力成為行家裏手。“發展生產力,既要見物又要見人,既要重視物質生產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視人的素質的提高。”沒有個人素質的提高,就沒有成就事業的基礎,更沒有全面發展的可能。在工作中,要堅持從小事做起,“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先掃一屋而後掃天下,積小善、成大德,積小功、成大業,苦練基本功,鍛造磨練,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地工作,實實在在地創業。

二是要全面發展,努力滿足價值追求。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在全國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關心每個人的利益要求,體現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滿足人們的發展願望和多樣化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權;就是要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三是要端正心態,努力達到知足常樂。有人説過,人之所以快樂,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計較得少。這説的是心態問題。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幹部,我覺得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這也是實現個人幸福、從而達到“以人為本”的重要基礎。古人尚且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況我們共產黨員是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呢?要正確對待人事上的進退留轉,辯證看待社會上的醜惡現象,不以偏概全,不一葉遮目,常持平常心,常懷勵己志。

四是要嚴以律己,努力做到乾淨文明。“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與此相對應的是,西方有句諺語,“上帝要使一個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以人為本,講究的是個人的發展,絕不是個人的毀滅。如何避免因瘋狂而毀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防止私慾的無限膨脹,防止權力的無限自由,嚴以律己,乾淨文明。

五是要放眼全局,努力統籌小我大我。這其實是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人的全面發展有個美好的構想和描述,他們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但同時,他們也指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説,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正確對待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既不能以犧牲別人的發展為代價,因為任何個人都是平等的;也不能以犧牲集體的利益為代價,因為集體的利益涉及更廣大“個人”的利益。立足當前,着眼全局,統籌兼顧“小我”價值和“大我”利益,這才是正確的“以人為本”,也才是科學發展。

管理類書籍讀書心得 篇15

根據省電信實業公司薪酬用工制度改革的統一部署和有關文件精神,深圳電信實業迅速成立了在公司黨委領導下、由夏總經理任組長,各直屬公司領導及各部室負責人共同組成的薪酬用工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同時制定了改革工作的具體實施步驟和進度安排,對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進行合理分工,責任到人,進一步明確具體要求和完成時限,力求質量並重,狠抓工作落實。接到上級的工作任務後我司積極按要求落實,為了進一步提升中高層管理人員及相關專業人員工作業務能力,特聘請北京大學盧教授為我們講授企業管理及人力資源開發專題講座。盧教授通過總結自己的親身經歷及管理經驗為我們剖析了勞動薪酬、人員責權、企業文化和如何應對顧客的投訴等理念。這一次學習,加深了我對管理的理解,特別是人力資源的利用。藉此之際談談我的一些見解。

人力資本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因為有了人,技術才可以開發,商業模式才可以改良,制度才可以建立。一家企業投資幾千萬元進行一項技術創新,項目進行到快要完成但是還沒有出成果時,一家外企來挖牆腳,15%的技術股份就把該項目主管挖走了,雖然這個項目主管沒有帶走任何資料以及數據,但企業的這個項目還是搞不下去了,為什麼?原因是這個項目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力資本。在企業中,技術知識往往被視為第一要素,企業管理層總是強調引進最先進的技術設備,而卻無視了人的因素,缺乏對人力資本的科學高效運作。一是無視人力資本價值。把員工看作是一種單純的僱用與被僱傭關係,認為我出錢,你出力,你不幹,有的是人幹,這使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容易產生隔閡,從而使企業人力資本不能穩定甚至造成流失;二是把人才絕對化。一談到人才,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高層次、高科技方面的專業人士。殊不知我國技術工人已經求大於供,高級技工更成了"稀缺資源"。目前我國高級工僅佔技工總數的3.5%。這與發達國家同類比例高達30%-40%的水平相距甚遠。入世,高級技工短缺勢必愈加突出;三是市場配置能力差。人才作為最重要的資源,市場配置作用如果不能有效發揮,將導致各類人才難以合理流動、合理配置、合理使用,也必將出現人力資源失衡。

企業文化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人要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現代企業增值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組織內部共同協作的能力,而這種協作能力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礎上的,企業之間的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人才數量和質量的競爭,企業有沒有競爭力、競爭力是否能持續,從表面上看錶現為產品和市場,但其背後反映的卻是最關鍵的因素--人才競爭力。人才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成為一種比資金更重要的資本。

為此,要求管理層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這就要求企業要將市場機制作為實現人才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激發人才的創新慾望,激勵人才的創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創新潛能,聚集人才的創新優勢,充分發揮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的巨大作用。企業只有尊重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衡量一個企業發達程度,不僅取決於其設備工藝,技術人員素質也至關重要,企業把技術、知識、管理等生產要素納入收益分配之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運作好人力資本的基礎。企業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處理好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的關係,促使人才把個人的事業與企業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激勵員工釋放出最大的潛能。

另外要求管理層要善於溝通,創建和諧、寬鬆、積極向上,具有強大精神凝聚力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層只有充分體現對人才的關心、誠心和愛心,才能換取人才對企業的"鐵心"。願不願與人合作是一個人具不具備管理者基本素質的問題,而善不善於與人合作則是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問題。

管理層還要捨得在人力資本增值上投入。據日本有關資料統計,工人文化水平每提高一個等級,技術革新者的人數就增加6%,工人提出革新建議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而受過良好教育和培訓的管理人員,因創造和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則有可能降低成本30%。所以加強對員工的職業培訓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也是企業人力資本增值保值的有效措施。現代企業管理的實踐證明,把人力資源作為資本來運作是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關鍵,也是一個企業能否對外發揮最大潛能的關鍵。合理的人才組合可以使人才個體在總體的引導和激勵下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從而產生良好的組織效應,若干個個體的集合就會誕生出驚人的"核力"。

總之作為一名基層管理人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的競爭中站住腳跟,成為一名符合社會要求的管理人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6z7zw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