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通用16篇)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通用16篇)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

屈原是中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生於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的楚國,當時正是中國歷史上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轉變的時期,秦、楚、趙、魏、燕、韓、齊七大諸侯國割據稱雄,不斷進行兼併戰爭。戰國七雄之中,秦國最強,而對秦國的軍事壓力和楚國的政治腐敗,屈原極力主張對外聯齊,對內變法圖強,進而統一中國。屈原的政治主張雖然遭到奴隸主貴族集團的破壞,未能在楚國實現,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軍南下,攻破了郢都最後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自盡,但他的詩篇“離騷”,“天問”等,卻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閃耀着不可磨滅的光輝。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通用16篇)

通過上述所敍及不斷的學習使我懂得了一個強烈的愛國主義者對國家和人民做出的重要貢獻從來都是可歌可泣的一段悲壯歷史的展示。在學習先輩屈原感人的愛國主義先進的思想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屈原與奴隸主權貴之間的鬥爭,其次,就是他門下的兩個門生對人生觀,價值觀差異的鮮明區分和對照,下面就我個人用所學習的觀點闡述以下兩點學習心得體會:

一、對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認識

公元前320xx年楚國內憂外患,國貧兵弱,內有奴隸暴動反抗,外有強秦壓境,以奴隸主貴族勢力為代表的南後集團在此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為保其貪圖享樂,榮華富貴及小集團利益向楚懷王遊説親秦順從策略;而以奴隸,百姓、有識之士為代表的屈原集團則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的策略;這些表現可以在一次眾大臣及屈原與楚懷王的交談中得以佐證:

楚懷王言:楚國內外交困長此以往豈不是動搖國之根本。南後言:如今強秦壓境,大王還是與秦國訂立盟約世代修好順從秦國。屈原言:難道順從秦國楚國就可以安然無恙嗎?秦國自變法以來,國力大增,他不僅攻佔韓國,魏國、趙國的土地,如今又想來攻打我們楚國與齊國,秦國處心積慮要完成一統霸業,征服六國席捲天下,在這種時候還想用討好秦國的辦法來換取楚國的太平豈不是異想天開,自欺欺人嗎?楚國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內修法制,棄舊圖新才能掃除疾病富國強兵抗拒秦國的兼併。

二、屈原門生宋玉放棄信念投奔權貴昭然若揭

因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期間,在這最艱難的時刻,他曾精心教導賦予厚望的門生宋玉棄他而去投奔權貴南後集團,這使得屈原不得不發出由衷的表白感歎道:急風勁草,日久見人心啊!而這一突變卻將宋玉其人貪圖享樂及榮華富貴的醜惡賊臉暴露的昭然若揭,向這樣追逐名利,胸無大志、背信棄義之人豈能留在志向遠大,剛正不阿、愛民如子、博學多才,憂國憂民的屈原身邊呢?因此,向宋玉這樣的卑鄙小人只能屈服於南後集團

通過以上屈原與奴隸主權貴之間的鬥爭及門下門生對人生觀,價值觀差異的鮮明區分和對照,使我感慨萬分,屈原一生追求推行變法謀富國強兵之略,言廢除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無功而受事,無爵而顯榮的制度;主張剷除這些危害楚國的蛀蟲,應將他們押送至邊遠地區開荒;宋玉的膽小弱落及嬋娟的赤膽忠心;這一切的一切反映了萬惡的舊社會對國家和人民離心離德腐朽的一面,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屈原在中華文學發展史上,閃耀着不可磨滅的光輝,佐證了一個國家的命運並不能因政治腐敗專權而改變滅亡的宿命。假設,屈原的政治抱負能得到當時楚懷王堅定而強有力的支持的話,那麼,毛主席那個年代的制度將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提前兩千多年得以實現啊!而後的中華民族現在的情景又將是什麼樣的一個結局不得而知,估計,歷史學家會給出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通過以上我個人對學習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心得體會的敍述,讓我受益匪淺,收穫額豐,受益匪淺的是讓我懂得了人生是如此的渺小而又輝煌。收穫額豐的是使我懂得了一個真理,那就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真正強大緣起於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一代又一代領袖偉人而定。

通過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我的薰陶,使我倍感珍惜,也讓我感到將來在工作中的責任重大,雖説我個人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工作能力遠不及先輩屈原所貢獻的萬分之一,但是,只要我不斷的加強學習,樹立堅強的人生觀,價值觀就一定能夠為祖國,單位、集體的強大與輝煌做出我應盡的責任。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2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後,我受益匪淺。鋼鐵是在熊熊烈火和驟然冷卻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鬥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這部小説以保爾·柯察金在革命道路上的成長為線索,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經過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到經濟復甦時期的前蘇聯社會的廣闊的歷史畫面,通過保爾這一光輝的藝術形象,展現並謳歌了前蘇聯第一代共青團員的崇高精神品質和英雄業績。保爾·柯察金出生在一個烏克蘭的工人家庭。在幾十年的學習和鬥爭中成為了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他從小誠實、質樸,渾身是膽,渴望反抗,要求自我上進,喜歡閲讀各種革命書籍,特別是在一個老布爾什維克的幫助下,思想覺悟提高很快。

十月革命爆發了。一位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在保爾家住了幾天,不久就被抓去了。保爾在路口看到一個匪兵押着朱赫來走來,他猛撲上去,抱住押送兵,奪了他的槍,救出了朱赫來。保爾被抓進監獄,受盡嚴刑拷打,卻沒有泄露任何革命祕密。讀到這裏,我們就可以發現保爾那所具有的革命精神。遠在天亮以前,保爾就悄悄地不驚動任何人地起了牀,勉強地移動着他那簡直僵硬了的腳,獨自走到廚房裏去。他把開水和茶都預備好了以後,才回去叫醒同隊的夥伴。雖然一連五天發着高燒,瘦骨嶙峋的保爾兩眼熬得通紅,他猛烈地揮動大木鏟剷雪。這是修築鐵路的一段情節和場面,在這裏,保爾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就能夠説:'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段話是保爾所説的,説了自己的一生應怎樣度過以及生命的意義。鋼鐵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保爾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煉成了真正的鋼鐵。他的革命思想值得我們學習,他的面對生命的態度,值得我們細細體會。所以現實生活中許多傷病殘弱者,應從中涉取勇氣和力量,擁有保爾精神,增強生活信心和鬥爭意志,重新走上成功之路,成為生活的強者!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後,我才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對他的一生是有多大影響的。就説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保爾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憑什麼使自己繼續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上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這樣,能在十幾歲就立足殺場,英勇殺敵的動力是什麼?是毅力!年輕的保爾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療傷的機會他也不願意放棄工作,這就是毅力的力量!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

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驚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更會堅強地去面對。這是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大的感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生動地描寫了一代工人階級青年在苦難中誕生、在鬥爭中成長的過程;在風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資本家、反動哥薩克、外國侵略者的重重壓迫下,他們懂得了愛和恨,增長了知識,煉就了堅韌頑強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風暴中,經過共產黨的教育,百鍊成剛,從自發的反抗者逐漸鍛鍊成了自覺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保爾的英雄主義是早期布爾什維克的理性真誠,個人價值和集體事業在觀念上處於和諧狀態。小説不僅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困境來塑造這位主人公,還通過激動人心的獨白、發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這種赤誠情懷。 保爾一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麼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鉅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 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一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七年級,家家户户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卧牀不起。

聽着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着牀頭的書説:“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看完了嗎?”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閲,保爾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説:“你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我指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説:“是它教會我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記得學過一篇課文《傷仲永》,説的是方仲永由一個天才變為普通人的事實,文中也着實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同上文相比,文章的主人公在前面的表現當然截然不同,但後面的結果卻更出人所料,一個從天才降為凡人,另一個由不爭氣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無產階級的英雄,打造出這天差地異的結果的,應該就是後天教育與個人努力造成的吧!只有在磨難中歷練過得人才能成才,這就是文章所告訴我們的深刻含義吧!而且本文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寫此書時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強忍着病痛,歷時三年才完成此書,也是想讓我們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擁有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班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吧!我想,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整部小説的主要價值,正在於塑造了保爾這樣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典型形象。然而十九世紀英國的運動中,雖然早以出現了無產階級文學的萌芽。但那主要是詩歌。至於其他的古典作家,他們對舊社會腐朽黑暗的揭露儘管非常深刻,但他們沒有塑造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正面人物形象。保爾的出現,無論是形象的高大或形象的純真質樸而言,都是一個新的高峯。

如果你曾見過大海,見過海的萬丈波瀾,你定會明白什麼叫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如果你曾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體會過保爾·柯察金的頑強沉着,你定會明白什麼叫永恆的生命。

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出生於烏克蘭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已故,只靠母親洗衣服,哥哥打工賺錢。從小受夠了階級歧視的他,參加了革命,併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書中所云:“鋼鐵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鬥爭和艱苦會考驗中鍛煉出來的。”這句話藴涵了比生命更深層的意藴。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中,生命之旅中,都不會一帆風順的。當你“冷卻”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憐,引經據典,以長篇道理來安慰自己。首先,應該讓自己站起來,直着身子走路,去聽一聽水滴是如何匯成河流的,聞一聞梅花在苦寒中散發怎樣的香味。體會發現,生命之美來自於自身的自強不息,鋼鐵,是經過無數大起大落的考驗後煉成的。

曾幾何時,校園裏流行這樣一首詩:“做不成太陽,就做一顆星星吧!”做不成大樹,就做一株小草吧!”這是一個謬論,保爾·柯察金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他們的付出遠遠大於索取;而庸人生生死死,流下了什麼,又拿來了什麼?我想,如果我是保爾·柯察金,我一定會把這首詩改為“不甘做星星,就做一個太陽吧!不甘做小草就做一棵大樹吧!”

人的一生中總要有個奮鬥的目標,然後為實現它而努力。而保爾的目標就是為革命事業而努力。綜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都抱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淌得人憔悴”的信念,才達到“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也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吃苦,鍛鍊意志,實現了自身素質的提高,人生的價值才能不斷的昇華!

其實,生命只是一個形式,而尋夢的過程才是生命中沉澱的感動,靈魂中由表及裏的真情,才是永恆的生命。我願做風雨中一棵參天大樹。怒吼的狂風擋不住澎湃的潮水,澎湃的潮水擋不住我前進的執着;秋的沉醉擋不住淒涼的秋風,淒涼的秋風擋不住我對春忘情的衝動;夜的深沉擋不住閃爍的明星,擋不住我對黎明的企盼!風雨中,我依然是一棵樹,一棵對生活充滿憧憬的樹!是真正永恆的生命!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3

"愛我中華,愛我家鄉"、"熱愛祖國,做四有新人"、"熱愛祖國,立志成才"、"愛祖國,愛科學"、"愛祖國,講文明"、"光輝的五十年"、"走向新世紀"、"講公德,守法紀"、"崇尚科學,傳播文明"、"走向世界的中國"過去十屆的讀書活動無不貫穿愛國主義這個靈魂,緊扣特定時期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

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組委會主任姚維斗介紹説,1993年舉行第一屆活動時,中央正在制定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第一屆活動主題就確定為"愛我中華,愛我家鄉"。活動推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得到中宣部的肯定和支持,並被列入中宣部愛國主義教育系列。第十屆活動的主題"走向世界的中國",更是適應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各項事業迅猛發展的新形勢。

不斷體現時代精神的讀書活動,得到各級黨委的重視和支持,受到學生、老師、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在安徽,這項活動被納入全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在廣西、河北、福建,都有省級主要領導親自擔任讀書活動顧問或組委會主任,指導活動的開展……

探索一種好形式:寓教於讀,豐富多彩

好的主題確定下來了,可是如何激發起青少年的學習興趣,而不至陷入枯燥的説教?十年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既不斷推出適合青少年閲讀特點的讀本,又開展了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活動,用好的教育形式使之成為廣大青少年喜愛和深受教育的好活動。

每屆讀書活動,都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分別編寫國小低年級、國小中高年級、中學生和青年讀本,注意讀書內容與青少年思想實際相結合,編寫方式與青少年接受能力相適應,又注意讀本的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每本書的定價在3元多,使孩子們買得起、讀得懂、用得上。

在20xx年的"講公德、守法紀"讀書教育活動中,海南省不僅通過導讀、導思、導寫、導行等方式,啟發學生思考,還把孩子們請到電視台的演播室,讓他們以此為主題,結合實際進行演講;在20xx年的讀書活動中,福建省南平市圍繞"走向世界的中國"的主題,開展了大中專生辯論賽等十多項活動……

十年來,各地堅持讀書與活動融為一體,寓教育於各種活動之中,通過組織演講比賽、徵文比賽、知識競賽、參觀、社會調查、義務勞動、主題夏令營等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廣大青少年參與的積極性。讀書活動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娛樂性,符合青少年精力旺盛、興趣廣泛、活潑好動等特點,讓青少年在活動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鍛鍊才幹……

取得一個好效果:億萬青少年踴躍參加

現在,每屆讀書活動平均有3000多萬名青少年參加,已有450多萬名學生在讀書活動中獲獎。億萬青少年在讀書活動中,增強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憤讀書、立志成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了青少年素質。

家長們反映,開展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把讀書活動的過程變為實踐活動的過程,變成培養創新精神、創造思維的過程,對提高青少年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正確觀察和認識社會,成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老師們反映,開展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拓寬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領域。主題鮮明、具有強烈時代感的讀本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使讀書活動和課堂教學相結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彌補了課堂教學和教材的不足,也促進了學校、家庭、社會全方位網絡的形成。

隨着讀書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不僅孩子們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還在全社會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極大地推動了全民讀書、終身學習良好風氣的形成。許多家長在孩子們的感染下,也投入到讀書活動中去;有的地方受此啟發,廣泛開展了全民讀書活動和家庭讀書活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十多年年堅持不懈的讀書活動,把愛國主義的種子播撒在億萬孩子們的心田,讓民族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靈中紮根,為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4

因為種花,郵差的生活從此而改變,成為一個快樂的郵差,讓生活煥發無窮的魅力!感動於筆者,在“讀書”、“上網”、“寫作”中充實自己的生活,讓成功和榮譽給自己增添一份自信,努力做一個瀟灑、吹着口哨的快樂教師,像快樂的郵差一樣靜靜地享受着教育,感受着詩意般的教育生活!

我也在思考,我們為什麼就感受不到工作的快樂呢?我們為什麼就體會不到詩意般的教育生活呢?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和文中郵差一樣清平、乏味,教師在繁忙的工作中叫苦連天,充滿疲憊,甚至產生一些消極、牴觸情緒,工作固然艱辛,生活依舊清平,而郵差想到了用種花的方式來調節自己,並滿足於這小小的改變,我們教師如果總是在抱怨中生活,不能擺正自己的心態,不善於發現、感受和調節,是永遠不會快樂的!我們要向郵差和筆者那樣,學會自己給自己創造快樂,用“心”去發現自己身邊的快樂,用良好的心態去為自己營造一種充實、多彩的生活,像郵差一樣種植野花、像筆者一樣勤於寫作,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工作;還要學會滿足,學會改變,只有知足的人才會常樂!願我們都用“心”去做一名快樂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工作才會變得更有意義,教師的生活就會更加精彩!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5

《魯濱遜漂流記》

我們敬愛的毛主席曾經説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我喜歡讀書,也讀過好多書,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是一個英國人,他不喜歡呆在家裏過那種安寧、舒適的生活,於是他開始了一次航海冒險。但是不幸的是,他遇難了,他被風暴吹到了一個荒島上。島上沒有人,沒有房子,只有成羣的動物、成片的森林和魯濱遜。他奮鬥了二十五年,終於和一艘船回到了英國,他的故鄉。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多麼堅強的一個人啊!在他生病的時候,他可以吃任何放在家裏的糧食,但他仍然選擇出去打獵;這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在他遇到食人生番的時候,他可以選擇投降,但是他卻和他的奴隸——星期五一起英勇戰鬥,還救出了一些俘虜;在他遇到船商的時候,他沒有馬上提出回國,卻提出了和他們一起戰鬥,保衞他的領土。

看看魯濱遜,再看看我,相比之下,我是多麼懦弱呀!遇到困難就放棄,心想:讓媽媽幫我做吧!遇到難題就請教家長,卻不聽解題步驟,只是在盼望着,快告訴我答案吧,我好玩手機啊!

遇到困難,魯濱遜會放棄嗎?不!他當然不會。遇到不會的題就請教家長,魯濱遜會那樣嗎?不!他不會。看完了這本書,我突然有所領悟:堅持也是一種品質,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懈可以讓我們渡過難關;但同時,自立也是我缺少的一種精神。不會自立,人無法生存;不會自立,也無法讓我在社會立足。想到這,我立刻昂起頭,去面對、迎接即將向我衝來的困難!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6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關於環保的書,這便是陽光姐姐的新書——《青蛙軍團愛地球》。其中的兩個故事都是關於環保的。

《青蛙軍團愛地球》講的是“笨小孩”黃金鑫和華汪德、秦超逸組成了一個環保小隊一起保護地球的故事。在陽光姐姐的故事中,黃金鑫是個笨小孩,他的爸爸媽媽總覺得他做的任何事都是傻事,只有他的老師——“胡姐”,不這麼認為,她認為黃金鑫雖然笨,但他心地善良,這是許多在別人眼中是“好學生”的人沒有的。

黃金鑫的爸爸老是會罵自己的兒子,説他一點出息也沒有,覺得他組合的環保小隊只是在浪費時間。但他一點兒不知道,黃金鑫其實還挺聰明的,比如:他有一次利用自己撿回來的汽水瓶子,自己做了一個燈套,還有一次他用了已經壞了的搖晾衣架的杆子做成了一根教鞭送給了“胡姐”。通過上面的事例,我覺得黃金鑫非但不笨,而且還懂得節省材料,開源節源,用一些無用的東西做成有用的,保護了環境,他給我的啟示很多也很有用。

第二個故事講的是:“單翼天使”張曉偉得了憂鬱症和失眠症,他媽媽將他交給了朱子同的媽媽帶到鄉下換換環境的故事。在鄉下時,張曉偉發現,許多城市裏的白領,寧願在鄉下過快樂的生活,也不願意在城裏過高檔的生活。因為,他們覺得城裏的汽車太多,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空氣很不新鮮。還有一對專門從上海來的白領夫婦呢!可見,城裏的生活再好,比不上在鄉下吸到新鮮空氣的快樂。

讀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要保護環境,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媽媽”。同樣這本書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環境污染的原因,這本書告訴我的太多太多了,我受益匪淺。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7

今年暑假,我研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書,感觸非常深,這也許是我從教以來對我感受最深的值得鑑的一本好書。我從教學方法探索、教師的語言行為、課堂突發事件、學生的學習狀態等幾個方面入手專心研讀,鄭老師抓住了以上幾個細節的關鍵核心問題來進行研究,但在現實教學中這些大多是被我們忽略了的或完全不以為然的小問題,而在鄭老師的眼中卻成為了非關注不可的大問題。

曾經聽有人説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啊,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談何做大事呢?更何況課堂教學中根本就沒有小事可言。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師生的語言、行為、舉止,都應該嚴謹得體。本書中,鄭老師對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語言、教學中的參與程度、教師的手勢、甚至是教師的行走路線都做了較為細緻的分析和周密的闡述,仔細的品味,確實有理有據,不容忽視。是啊!只有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感覺當一名老師難啊,特別是要做一名時刻都關注細節的老師,更是深感壓力之大。

課堂教學是對教學智慧的挑戰,教師在解決一個問題時,要敏鋭地察覺到還存在的其他問題,並且着力對後者進行思考與探索,在問題的深入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獨到的教學本領,才能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學智慧。關注細節,將是提升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我們應該努力把細節做到位,讓我們的課堂散發着和諧與美麗,讓我們的學生在和諧與美麗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課堂教學也是一個艱辛的的旅程,我們要腳踏實地的,一如既往的堅持探究每一個細節問題,如果説一個細節就是一朵最美的小花,那麼我們應該致力於將其編織成世上最絢麗多彩、最賞心悦目的花環。讓我們一起來採花吧!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8

最近,媽媽給我網購來一套書——《笑貓日記》,我十分喜歡這套書。

一套《笑貓日記》目前有16本,每本我都看過,主人公是一隻會笑的貓,講的是在笑貓身邊發生的事。

別看它只是一套故事書,可是每本書上都折射出一個人生哲理,從《保姆狗的陰謀》中,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美麗的天空,誰都可以在這片美麗的天空下,好好的活着,誰都一樣,不要總想去爭奪別人頭上的那片天空。

從《塔頂上的貓》中,我明白了,不能因為自己做不到一件事,而別人可以做到,就因此嫉妒他,甚至傷害他,要知道,別人這也是努力得出的結果。

從《藍色的兔耳朵草》中,我明白了,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從《小貓出生在祕密山洞》中,我知道了母親生孩子時的辛苦,痛苦,孩子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

關於這樣的書還有很多,如:《虎皮貓,你在哪裏》,《想變成人的猴子》,《幸福的鴨子》,《那個黑色的下午》等等,其中的人生哲學也數不勝數,只要我們認真去看,就一定會發現。

《笑貓日記》真的是套很好的書,我希望大家也能夠看一看。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9

《向孩子學習》一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奇的看到孩子的另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育教學中尚未體會到的。看似平淡的小書,以大量的事實,向我們描述了20世紀末中國社會在代際關係或文化傳承方面出現的“驚心動魄”的變化:人高馬大的父母在小孩子的指點下“怯生生”地打開電腦、移動“鼠標”,或學富五車的大學教師、新聞記者被自己上國小的不起眼的孩子問得“一愣一愣”的„„《向孩子學習》是本親子教育系列的書,同時也是本執教者必讀的書,它挑戰傳統的兒童觀、成人觀、教育觀、學習觀及文化傳承觀,提出了“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這一極具震撼力的口號。

孩子常常有我們想象不到的智慧,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能靜下心來,放下架子,聽孩子説話,是種境界。曾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事例,父親是位成功人士,因此對孩子期望較高,但孩子卻不滿父親的管教,經常早出晚歸,我行我素,終於導致了父與子之間的戰爭。在經過一陣脣槍舌劍之後,兒子對父親提出了一個意見——在我説話時您不要出聲,我説完一句您重複一遍,在您説話時我也會這樣,就這樣父親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同樣體會到了父親的苦心。

向孩子學習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我們應該珍惜:因為孩子使我們擁有了幸運,才成為了師長;我們應該感激:因為孩子使我們能共享歡樂,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學習!讓我們滿懷着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以幸福與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發現的新大陸,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長的欣悦和驚喜;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裏,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會告訴你,雪融化後就變成了春天,世界上最神祕的地方是北緯30°上下,今年最流行什麼顏色,什麼遊戲你應該怎麼玩等等。

《向孩子學習》一書,形象生動,卻令人深思,向孩子學習,作為一名教師的我應該如何處理其中的種種關係,是不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失去自身的威信,使自己在孩子面前説話沒有分量,孩子不再相信家長和教師的話?向孩子學習,學習些什麼,如何去學„„這種種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去思考。

現代社會高度發達的信息網絡,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源,使教師“知識傳授者”的傳統權威受到了空前的挑戰,教師再也不能長期將自己置身於施教者這個固定位置,也不能把孩子只看成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要把孩子當成有時可以讓老師學習的活生生的人,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放手向學生學習的心理品質,這也是現代教師非常重要的觀念。這種觀念,對於培養中國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培養孩子敢想敢説敢幹的開拓創新精神,不斷擴大教師自身的知識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受“師道尊嚴”和“天地君親師”封建倫理思想的影響和統治。現在要動搖教師在學生面前這種統治地位,變成一種相互尊重的、平等的、交互式的學習教育模式,有可能使教師的心理失去一種平衡,因此,我們要在“向孩子學習”的現代教育思想洗禮中戰勝自我,必須進行心理調適。

1、向孩子學習,教師要消除失落心理。

“向孩子學習”,教師最大的心理障礙是失不起面子,放不下架子,似乎是孩子向教師學習是天經地義,而教師向孩子學習是有失尊嚴,有失威信,是教師無知和淺薄的表現。這種理念導致的行動是,有的教師明明是自己錯了,也要堅持到底,寧願委屈孩子,也要維護自己的面子和權威。有的教師甚至採取高壓政策壓抑孩子,在孩子面前橫眉冷對,裝得神聖不可侵犯。有的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使孩子臣服於自己的權威。這些情況儘管願望可能是好的,但在實踐中是非常有害的。現在的孩子不同於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了,教師如果一味地看重那種虛假的面子和權威,勢必導致教育的失敗。不懂就承認不懂,錯了就勇於改正,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放下架子,消除失落心理,與孩子構建一種親和平等、交互式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2、向孩子學習,教師要有善待孩子的寬容心理。

孩子處於成長之中,問題和缺點自然是很多的,但這並不妨礙老師向孩子學習,這正像老師自身也有缺點和問題,但孩子卻在向我們學習一樣。因為孩子們學習的是老師的長處和優點,而善待了老師的錯誤和短處,同樣道理,老師為何不能虛心地學習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並善待他們的問題和缺點呢?“向孩子學習”很明顯並不是學習孩子的全部,更不是説教師就可以遷就孩子的問題和缺點而不

加管教,放任自流,相反,它是要求我們根據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優點或缺點來不斷地修正我們自己,更新我們的教育觀念,調整我們的教育方法,反思我們的工作,提高我們教育水平和藝術,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3、向孩子學習,教師要有憧憬未來的發展心理。

中老年人愛懷念過去,青少年受憧憬未來,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這是社會向前發展的總趨勢。向孩子學習,體現了人類自身“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發展規律,任何人都是從孩子過來的,任何正常的孩子都有令長輩讚賞和欣慰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或特長時,應該給予讚賞,並虛心向孩子學習,教師如果用發展的觀念看問題,就會對孩子多一些讚賞,少一些指責,心理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須知沒有狀元先生,只有狀元學生,孩子在某方面優於老師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正常的,只有孩子優於我們,後代優於前輩,我們的人類才有希望。孩子代表着新生,代表着未來,代表着發展,如果教師能站在時代的高度,並從未來社會發展的遠處理性地思考問題,向孩子學習就不會存在太大的心理阻力的。

4、向孩子學習,教師要有完善自我的成就心理。

像千千萬萬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有出息,師傅希望徒弟把自己的技能繼承和發揚下去一樣,教師總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都是好學生,把自己的成功寄託在孩子的成功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孩子值得教師學習的東西越多,教師的成就就越大,因此,向孩子學習,並不失教師的面子,相反,主動坦誠地承認某些方面的不懂,請教孩子,反而使孩子更感到老師的可親和可敬,使孩子對老師產生信任感,同時對於激勵孩子求知慾,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之,向孩子學習,是教育者使自己永葆青春、不斷地完善自我的應有的心理品質,體現了現代教育新型的師生關係,標誌着新世紀教育工作者的嶄新的精神風貌和海納百川的寬廣的情懷。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0

作為臨沂六中語文學科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我感到十分榮幸,這是一個學習的組織,在這個組織裏,我學習着、成長着並快樂着!

在共同體的學習中,我有幸拜讀了——《靜悄悄的革命》一書,這本書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所寫的一部專著。他在書中極其深刻地指出: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從《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我發現佐藤學先生在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就是通過在學校實施“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為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書中他對學校、教師、課程的深刻闡述,給了我震撼與反思:怎樣創造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怎樣的教師才是一個真正的優秀教師?以下是我對書中關於課堂教學的一些感想:

一、 教育改革應該從每一間教室和每一節課堂教學開始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闡述到:“可以説沒有哪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他的這一闡述,讓我清醒地認識到,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改革),最根本的是改變課堂教學,實實在在解決課堂裏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到每個教室裏去,他還提到“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態度,看他們是否在持續的學習”,這種對教學的評價方式,讓我懂得教學中絕對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搞形式主義,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教學,應該以“投入專注”為要求,而不僅僅以熱鬧為目的,要讓孩子投入專注、持續地學習,而不能只是引發的學生的興奮。

二、教學中要真實有效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每個教師需要追求並達到的目標。但是,教師的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的改革上。曾幾何時,認為只有學生髮言熱烈的課堂才能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差不多已經成了我們錯誤的共識,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不管他們的回答是否是思考後的結果,懼怕課上的冷場,都曾是自己課堂上的真實寫照。正象佐藤學先生所説的“教學必須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考慮教師、教材、同伴和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考慮孩子的經驗,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拋接球”活動。那些“僅僅是白熱化的發言競爭,學生表面活躍地不斷叫着‘是的’、‘是的’,高高地舉手的教室”和“那些空氣沉悶、學生的身體坐得筆直筆直的教室”是屬於同一類型的,同樣是硬邦邦、乾巴巴的關係而構成的教室。

從書中我認識到,要想真正體現出學生主體性,首先教師應能很好地用心傾聽學生的各種語言,包括身體所發出的無聲語言,感受學生在課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動,與學生的想象產生共鳴,從而共同走向創造性的學習。其次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千方百計的在教室裏構築一種讓學生有“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構建學生間、師生間一種相互交往、共同成長的關係。再有就是教師應做到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使學生、家長及教師能夠息息相通。書中最令我觸動的是作者在結束語中的一句話:“學生需要的是能從容平和地、安心地學習的學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確規定、熱熱鬧鬧的學校。”

三、教學中要關注到學生不確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每當提出問題後,如果學生回答的正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時,總會不自覺地舒一口氣,或會心的微笑一下,而當學生回答的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時,總是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回答出自己設想的答案上來。對於這種現象,佐藤學先生分析到“在這些學習行為中,其不確定的思考或表現與那些確定的思考和表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明晰的思考或表現容易變成一種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為,而不確定的思考和表現往往在創造性的思考和表現中更能發揮威力”。這就提醒我們,確定或不確定的答案,我們都要重視,尤其是不確定的,包含有創造思維的過程,應該更為重視,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把這些不確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現相互反響和激盪,課堂的內容就變得豐富多彩了。如果教師能夠做到這些,學生思考的威力就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個性思維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而在這些個性思維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創造出“交響樂團式的教學”——不同的音響,奏出和諧的音樂。

四、教學中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為。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説話而不傾聽別人説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的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為’來實現的行為。” 這個提示,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教師傾聽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多説更重要。有時候我們雖然“恩、恩”地點着頭,熱心地聽着學生的發言,但其實是希望,可以聽到學生的意見和我自己考慮的是一致的。或者到大部分學生髮言完畢之後就總結一句“你説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所以我們其實並不是在專心接納學生的話語。我們往往為了自己的教學進度而忽視某些學生的發言,以至未能與學生的想法產生共鳴。我們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之間才會開始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裏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説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佐藤學先生採用自己多年觀察和參與的教學改革的案例,讓我看到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也呈現出課程改革中的艱辛和努力。讀完此書,讓我對新課程的改革充滿了信心,面對挑戰,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理念,不斷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要學會聆聽,要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個的個體,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享受改革所帶來的樂趣。最後,就讓我以該書最最本質的闡述來表達我的收穫,那就是“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願我們也能學習佐藤學先生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教學改革,以取得實質性的成長。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後,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也許很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很多改變也是艱難的,但起碼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課堂改變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這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1

讀過《忠誠勝於能力》一書,對忠誠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忠誠的面很廣,可以指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對上級、對朋友等真心誠意、盡心盡力,沒有二心:忠誠老實|忠誠勇敢|忠誠可靠|對祖國無限忠誠等。

忠誠既是古今中外予以讚譽的一種美德,又是事業成功的一塊基石。中國文化非常講究忠誠。“一臣不事二主”的觀念具有很深的影響力。在中國,幾乎到處都能見到關公廟,關羽因為“掛印封金,千里尋主”而成為忠義的化身,成為“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典範。關羽無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還是作為一個民間傳説的主角,都被罩上耀眼的光環。拿破崙曾經説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他還説過,不忠誠於統帥的士兵就沒有資格當士兵。“士兵必須忠誠於統帥,這是義務”。

忠誠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統帥與核心。缺乏忠誠,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現代企業竟爭激烈,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更多情況下是指“知識型員工,企業大廈的建構的支柱就是由知識員工所組成的。日本企業明確提出用人的基本原則是“忠誠第一,能力第二”、中國企業用人講究“德才兼備、西方企業用人注重“價值觀認同,其實質都是需要對組織、對企業的忠誠。應當説層面越高的成員就越需要其對組織的忠誠。知識員工一般處在企業內的中高層面,因此,如何提高知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就顯得日益的重要。

一個企業要有好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忠誠。那麼怎樣才能把工作幹好,才是對公司的忠誠呢?每天歡歡喜喜,熱愛他所做的一切,視其為享受,於是,生命就是一支悠揚動聽的歌謠。快樂工作是一種於已於人於公司都有益的職業態度,是一種高效的工作狀態,更是一種通往成功的捷徑與方法。你的笑容會感染你的上司,同事與客户。為此你和你所在的企業都將獲益良多。只有帶着熱情的態度去工作,用一種快樂在於積極的心態,像億萬富翁般快樂工作,保持熱情主動的精神,以老闆的頭腦對待公司,甘於從平凡小事做起,專注使工作做得更完美,這樣才能把工作幹好。同時應確立明確的工作目標和計劃,為成功勾畫一個藍圖,量化工作,一步一步完成,及時修正目標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做事追求高效率,管理時間,就是管理快樂,珍惜時間的每一分鐘,始終抓住重要的事情做,拒絕拖延,現在就去做;另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微笑帶來好人緣,建立雙方平等基礎上的尊重,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團結互助才會雙贏,服從上司是你應盡的天職,成為同事的知心朋友。

忠誠是成就優秀員工的重要的品質,當一個企業的員工都具備了這樣優秀品質,這個企業也會成為優秀的企業。忠誠是企業疑聚力之魂,動力之源;是員工在企業中實現自身價值,取得成就的助推器。像有些人為什麼會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真是工作枯燥乏味、薪酬體制不合理、甚至低得不能養家餬口、自己沒有被重視嗎?不是,是因為他們沒有搞清楚在為誰工作。這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如果發生了偏差,那得到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截然相反的。就如同敷衍和認真這兩種工作態度一樣,敷衍的結果就像故事中的魯西一樣自己為自己造一所精製溢造的房子;而認真的結果得到的會是一麻精美的別墅。

人生就像一場沒有里程的馬拉松比賽,每個人都是場上的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僅要看你是否有速度,更要看你是否有耐力。只有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才會在馬拉松比賽中勝出,也只有對自己負責,對所作的每一件事情負責、對每個人忠誠,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在人生的馬拉松比賽中,責任是你必須具備的首要能力。缺乏責任,缺少忠誠,使你對到底在為誰工作、你工作的方向是什麼等問題永遠是一頭霧水。對於一個人的發展而言,需要明白你是在為誰而工作,需要知道人生的方向。就好像一個人在大海中行駛,如果不知道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對他來説都不是順風。相同的道理,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那麼努力地工作,到底是為何而做,為誰而做,那麼無論他換多少個工作,永遠都不會遇到更好的下一個老闆。只要抱持忠誠精神和負責態度,每個人都可為工作賦予全新的境界,從工作中找到尊嚴和成就感。

實質上個人、企業和社會是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共同體,有互為因果、互為依存的關係。你不忠誠於企業,企業必然不會對你有回報。就像昆明院蔡院長所言:“一個對社會沒有價值的企業必然被社會淘汰,一個對企業沒有價值的員工必然被企業所排棄,一個對員工沒有價值的企業必然被員工所拋棄”、同時三者之間又形成了一個“一個員工服務企業,企業服務社會,社會回饋企業,企業回饋員工的價值鏈”。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2

張愛玲安於生活裏點點滴滴的尋常人事的品味,這與她的性別不無關係。但另一方面,這也是張愛玲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所決定的。“凡事牽涉到快樂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計較了。較量些什麼呢?——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記趣》)“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的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像我們一樣,然而我們每人都是孤獨的。”(《燼餘錄》)在張愛玲的眼裏,人是孤獨、可憐、痛苦的;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

所以,“呵,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傳奇>再版序》)所以,“能夠不理會的,我們一概不理會,出生入死,沉浮於最富色彩的經驗中,我們還是我們,一塵不染,維持着素日的生活典型。” (《燼餘錄》)但是,在她那些沉迷於小歡悦的文字裏,又不時飄過煙雲一般的傷感。“但是可以更分明地覺得自己的手,在陽光中也是一件暫時的東西……”(《華麗緣》)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管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傳奇>再版序》三 “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葱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

(《自己的文章》)正是因為這樣一種審美偏好,在張愛玲的散文特別是那些較長的散文裏,總會有意無意地轉入顧影自憐,感時傷世,營造出一種孤獨、悽愴而又美麗的氛圍。這樣的句子段落在她的散文裏俯拾即是: “我想道:‘這是亂世。’晚煙裏,上海的邊疆微微起伏,雖沒有山也像是層巒疊嶂。我想到許多人的命運,連我在內的;有一種鬱郁蒼蒼的身世之感”。(《我看蘇青》) “古代的夜裏有更鼓,現在有賣餛飩的梆子,千年來無數人的夢的拍板:‘託,託,託,託’——可愛又可哀的年月呵!” (《私語》) “人生恐怕就是這樣的罷?生命即是麻煩,怕麻煩,不如死了好。麻煩剛剛完了,人也完了”。(《論寫作》) “從人頭上看出去,是明淨的淺藍的天。一輛空電車停在街心,電車外面,淡淡的太陽,電車裏面,也是太陽——單隻這電車便有一種原始的荒涼”。(《燼餘錄》) 張愛玲寫的是不徹底的人對亂世的無可奈何,對歲月的屈服。他們不配享有悲壯,然而到底是蒼涼的。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3

可以這樣説,這部小説是我歷時最長時間讀完的書籍。一直有一個和小金共同讀書的習慣,我們在每天睡覺前共同渡過的許多美好時光都是與讀書相伴的。還記得在他很小的時候給他讀《三國演義》《西遊記》,等長大了一些,我們開始讀了許多學習和勵志的好書,比如《夏洛的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豆豆的故事》《環遊地球80天》《戰馬》《巴黎聖母院》等等,現在他很多時候都不等待我的讀書,而是迫不及待的自己讀起來,看着他喜愛讀書的樣子,我這個做父親的喜悦之色溢於言表。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名著,上下兩冊100多萬字數,1400多頁,我們倆經過1年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不是因為我們偷懶,而是小金的學業越來越重,很多時候晚上已經沒有讀書的時間。所以希望晚上要搞親子活動的家長,一定要抓緊,不然等你有時間了可能孩子又進入到學山書海的階段了。

《基督山伯爵》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復仇的故事,用現在的話説是一本很MAN的書,男人都應該好好讀一讀。還多虧了兒子,如果不是給他讀,我可能自己都沒機會看這本書。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小説,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復仇之路神機妙算,整個故事雖然時間跨度很大,但內容緊湊一氣呵成,最終還給主人公一個公道。這樣精彩的好書難怪成為世界不朽之作呢!

唐泰斯是一位勇敢的水手,在即將成為船長並與心愛的姑娘梅塞苔絲訂婚當日,被嫉妒他當船長的會計唐格拉以及情敵費爾南設計陷害,以拿破崙同黨之罪名身陷囹圄。而檢察官維爾福知道其父才真正是拿破崙同黨,為免牽連,他沒有幫助唐泰斯洗刷罪名,而是判處了他終身監禁。在20xx年的監牢中,他與一位智者學習生活併成為忘年之交,老人死前將基督山島藏有寶藏的祕密告訴了他。在他成功越獄後,搖身一變成為了基督山伯爵。他在瞭解真相後,報恩於摩萊爾先生一家。同時他巧妙安排,向他的仇家――已經是巴黎社交界的三大名家展開了復仇。

這是一個並不十分複雜的復仇故事,但作者卻將它繪製的有聲有色,內容精彩絕倫,實不失為一本老少皆宜的好書。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帝會還給你一個公道是本書的核心思想。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4

如果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人、大師進行心靈的交流。那麼讀了中央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教授的《我的閲讀觀》,更讓我的心靈得以洗滌、淨化和認識上的提升。“不讀書的孩子是一個沒有潛力的孩子;不讀書的家庭是一個庸俗的家庭;不讀書的學校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校;不讀書的社會也必將是一個落後的社會。”

一句話,閲讀可以豐富一個人的有限人生,閲讀可以涵養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閲讀可以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多麼富有哲理、多麼現實的話啊!

曾經飽受苦難的猶太民族,之所以能今天崛起於沙漠之上,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同樣與其民族優秀的閲讀傳統有着密切的關係。據統計,1901年—1995年,在645位諾貝爾獲獎者中,猶太人有121位,獲獎人數居世界各民族之首。馬克思、愛因斯坦、門德爾戈等,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猶太裔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和經濟學家。究其原因,酷愛讀書是其不可忽視的因素。

“一個家庭沒有書籍,就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户”。

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文明追求中積累了很多讀書格言,留下了很多刻苦讀書的故事,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鑿壁偷光”等,正是這些讀書的故事和格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

在現階段,新教育的目的主要體現在新教育力圖實現的“四個改變”上: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科研的範式。實現這四個改變的方法與途徑,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六大行動”,即: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

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而營造書香校園是其中最基礎、最主要的活動。在朱永新教授的講座中,最能夠引起我強烈共鳴的是他的下述觀點:沒有閲讀就沒有精神的發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她的閲讀水平;一個沒有閲讀的學校永遠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麗的城市。

同時,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改變”二字。有“讀”就必有“行”,有“行”才有變。我們許多人讀書,以讀而讀,並不思“變”。看了朱教授的書,我們感受到了讀的精彩,那就是一個”變“字。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學生,改變了班級,更變革了教育。讀再多的書,不思,不行,就不可能“變”。這個“變”應該是一種走向境界式的提升。

通過讀書,可以修養內涵;通過讀書,可以提升生活的品位;通過讀書,可以促進專業發展;時代的發展,更注重人的內涵美,生活的美。人的外在美很象一層薄紙,很容易看透,而唯有喜歡讀書的人,能通過外在的言行告訴人們他的精神追求與生活的品位。因為讀書可以平衡我們的心態,可以讓思想走向高遠,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朱教授説,讀了的才叫“書”,沒讀的只能叫“紙”,我心中不禁鼓掌叫好:讀了的,並提升了生活品位的才叫“讀”,不然只能叫“看”。所以讀書要“讀進去”,再“讀出來”,才叫讀書。這個“進去”和“出來”就是“研讀”,讀出了品位。用心讀,就讀出了我們教師的絢麗人生。這,就是朱教授説的,通過讀書,讓自己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也就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教育境界。

通過閲讀我的心開始充實、沉靜,不斷地閲讀使我不停地思考,知道得更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會“拿着一張教育的舊船票每天重複昨天的故事”,讓閲讀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須品吧!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5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爾基也説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知識經驗的載體,它記載着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它可以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龍堅也許他讀了書罷了,就救了他一家的生命:一個星期日的中午,他的爸爸在家的沙發上看報紙,他和他姐姐在家裏的房間做作業,他媽媽在家裏的廚房做飯。突然,龍堅的媽媽大叫一聲,他們飛奔過去,連忙喊:“快!快!快把鍋端起來,不然煤氣壇會的!”爸爸伸手準備拿鍋,可火太大,手伸不過去,他也束手無策了。這時,龍堅和他姐姐看到這裏,姐姐急忙説:“快潑水!”爸爸立即阻止:“油太多,潑水不是火上加油嘛?”怎麼辦?眼看着火勢越來越兇猛,幾乎要燒到屋頂,説是遲,那時快,龍堅一個箭步飛身上去將鍋蓋往鍋上一撲。嘿!大火馬上熄滅了,全家才鬆了一口氣。事後,龍堅、姐姐、爸爸圍着媽媽問起起火的原因。原來媽媽炒菜前在鍋裏放多了油,就去找碗,想把多餘的油盛出來。沒想到時間一長,鍋裏的油就燒着了。爸爸媽媽見龍堅一下子就撲滅了火,格外高興,還誇獎他聰明,問他從那裏學的。他説是從書上學的。

瞧,龍堅之所以可以快速地拯救一家,這知識是從哪裏學地呢?書!書是無言的誠實者,書籍是智慧的海洋船:從野蠻到文明,從庸俗到崇高。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精益求精。俗話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沒錯,田要細耕,書要精讀,只要這樣,你就可以讀懂好書裏的“救濟糧”。啊!對,在此,我想到了名人的一句偉話:“書是精神的糧食。”是的,書可以以糧食的名義替代,生活中的難題可以在書中尋找解決的方法。書就像無聲的導師,引導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使我們學識淵博,使我們心胸開闊。

來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暢遊在書的海洋泛舟,更好地吸取每本書裏的精華吧!

愛國書籍的讀書心得_愛國書籍讀後感 篇16

為積極響應黨員讀書活動,提高自身黨性修養,近段時間我認真讀完了《黨員就該這樣幹》這本書,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共產黨員要重視理論學習和思想修養,跟上時代步伐 在這個複雜多變、飛速發展的時代,機遇與挑戰時刻共存。本公司也不例外,身處複雜的內外環境,我們雖然已經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但仍有各種困難和風險在等着去克服,在多種多樣的挑戰、壓力和風險面前,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共產黨員要重視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思想修養,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通過自己的學習、思考和感悟,內化為一種自身的素養,變成自覺而不是強加的、自然而不是勉強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式,從而提高正確看待事物,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共產黨員要培養高尚的品質和優良的作風,樹立黨員形象 切實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程。雷鋒是一個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他所做的那些“平凡”小事上體現出來的是他的高尚道德,擁有的偉大人格,而這種人格就是一種非凡的力量,值得我們不斷感受、學習;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我們堅守的是一份責任,我們黨員要耐得住平凡,要深守點滴平凡事匯聚成大事的理念,做任何事都要周全到位,不怕艱難困苦,發揚革命傳統精神,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不為名利所動,不為物慾所誘,不為人情所擾,才能永遠保持共產黨員的光榮本色。

三、共產黨員要遵守黨紀國法以及良好的素養,做到自重自警。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迫切要求黨員要保持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和高度的法律意識,保持黨的高度統一性,增強心理素質,發揮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作為一名法官,要想正人先要正己,遵守黨紀國法,遵守法官職業道德,充分認識法官自身的使命和職責,時刻牢一記着自己是一名人民法官,手中的權利是人民給的,只能為人民謀福利,大局意識強,服務意識強,廉潔執法、秉公辦案,能夠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

四、經過這麼多年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也要看到,在這麼多年高速發展之後,也出現了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面對這個形式,我們共產黨員要幹一行愛一行,學一行鑽一行,立足崗位,努力掌握和運用科學文化知識和業務知識,在履行職責時,努力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並通過自己在法庭內外的言行體現出公正,避免了當事人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堅持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羣眾利益無小事的宗旨。

讀書學習,收穫頗豐,讓我受益非淺,它也將成為我的枕邊文書,我將時常翻閲用來指引在今後的工作、生活、學習,與文中最好的共產黨員相比,我還有差距,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樹立大局意識,積極服從公司安排與調遣;做好本職工作,提升個人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增強政治紀律意識、規矩意識、身份意思、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踐行好乾部“五標準”要求,做到“五帶頭無表率”;要持續推進“立即行動,馬上就辦,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執行力建設;主動出擊,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提前準備,尋求最佳解決方法,為項目施工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39kr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