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7篇)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7篇)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這本書是由楊鵬著作的,他是童書作家,動畫編劇,影視劇片人。中國首位迪士尼簽約作家,楊鵬還是幻想大王。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7篇)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是楊鵬在某天寫作時,看見桌上一張草稿紙,突然浮想聯翩,幻想草稿紙下面是不是躺着一個拇指小人,於是"裝在口袋裏的爸爸"最初的創意就誕生了。

每一本的第一篇都會一個故事情節來引出爸爸為什麼會只有我們拇指那麼大,原因是因為媽媽老師罵他,罵他一次縮小釐米,時間長了就成了拇指大了,整天呆在楊歌的口袋裏,當楊歌的"教育部長"隨時隨地見識楊歌的一舉一動,正因為這樣,他成了名副其實的"裝在口袋裏的爸爸",爸爸,變小以後,發明過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聰明飯,後悔藥,搖錢樹等等。

百變昆蟲想寫了楊哥在回家的路上發現一直被欺負的螳螂,楊哥把它救了螳螂,螳螂給他一片金葉子,楊哥把金葉子交給了爸爸,爸爸__了金葉子的一部分,按金葉子找來一些昆蟲,楊哥還被蜈蚣咬了,但是爸爸卻從動物體內提煉出液體,射入楊歌體內,楊歌變成了大力士,一下子把桌子拍碎了。

後來,楊哥的爸爸發明了百變魔錶,神奇戒指等發明楊哥帶上他的擁有了昆蟲超能力。他見義勇為,楊歌利用超能力抓劫匪,打擊____,預知地震?有一次班上來了一位轉校生綠蒂,原來他是綠星人,正是她化做為螳螂,警告楊歌地球即將受到邪惡力量的功擊,最後楊歌靠爸爸發明的昆蟲超能力,拯救了地球。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閲讀了《裝在口袋裏的爸爸》後,我知道楊歌非常想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竟招來了一把神祕的金鑰匙,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絕對的正確。楊歌成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小天才成了國小生的榜樣,他非常高興,裝在口袋裏的爸爸卻不以為然在金鑰匙的幫助下,楊歌成了無敵英雄,卻遭到了別人的痛罵,原來金鑰匙裏有一個王子,王子深有感觸的説: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巫婆卻爭辯説:永遠正確才好。巫婆無法與他爭辯出結果,於是就把王子鎖到鑰匙裏。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之魔力金鑰匙告訴我們人不能只追求正確,只有有了愛,一切才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有了愛才會懂得關心別人,尊重別人,不能輕易冒犯別人,這樣別人才能尊重你。

我真佩服楊鵬叔叔,因為楊鵬叔叔寫出了一本本的小説,深受我們的喜愛,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我從新報裏知道他上學的時候父親給了他一千元的人生啟動資金,創造了智慧的結晶,這些年他的一些作品正在呈現良好的普及效應,大小讀者,學校都自發推薦他們。這些作品的重印率、銷量,在不斷的猛增,他曾體驗過一個收入低微,但全家和睦的工友家裏生活。他曾有寫含着淚笑這篇童話小説的衝動,他的作文,必須達到三個審美標準:不可思議的想象、不同凡響的誇張、不可複製的喜劇,而這:你希望自己的心理年齡是幾歲?楊鵬説:永遠十四歲!

我最喜歡《裝在口袋裏的爸爸》,因為他的開頭總是説一些或做一些不對的事情,可通過他們父子倆的精心思考下找到了一些我們領悟不出的道理,並加以改正,比如説這一冊告訴我們,無論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其中包括着,對朋友的關心,對小孩的愛護,對不同家庭的愛心都讓我感同身受,他還教會我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有愛心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記住,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書叫《裝在口袋裏的爸爸》,這套書的作者是楊鵬。其中一本《我家有棵搖錢樹》是我最喜歡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楊歌的五年級男孩。

這本書的內容是:楊歌的爸爸被楊歌的媽媽罵得變小了之後,有了特異功能——能發明一些古怪的東西。起初這些東西總會給他們帶來益處,可慢慢地就會製造出無窮的麻煩。這一次,他發明了搖錢樹。搖錢樹長得很快,沒多久就快把天花板頂破了,楊歌一家決定把搖錢樹移植到小區的花園裏。後來他們發現這一決定是錯誤的,大人們為了搖一下搖錢樹打起來了。在激烈的戰鬥中,許多人掛彩了。後來,一位富婆的到來終於揭開了搖錢樹的來錢之謎,原來這些錢全是她老公貪污來的。她和她老公被抓以後,搖錢樹就不再長錢了,成了小區居民保護的“吉祥樹”。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躺在牀上的時候我在看,上學等公交車的時候我在看,課間休息的時候我還在看,甚至有一次我沉浸在書中,都沒有聽到課間出操的音樂。總之,只要有時間,我就會看這本書。

我喜歡這本書首先是因為它的情節很離奇,裏面都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樹上會長錢,錢上還帶電,搖錢樹還能分辨善惡,只有真正需要錢的人才能得到它的幫助。

這些離奇的情節像科幻大片;其次是因為作者的用詞非常誇張,好像隨時隨地都能用上誇張的修辭手法,讓讀者開懷大笑。他寫每次楊歌的爸爸説話,楊歌都得喊“打住”,因為爸爸的話“猶如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他給書中人物取很搞笑的外號,叫大富婆“瓢蟲”,因為她很胖,圓滾滾的,就像個瓢蟲,叫居委會主任“快嘴西施”,因為她是女的,講話又快。每當讀到這樣的地方,我就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家有棵搖錢樹》這本書太好看了,我打算反覆品味它的幽默和誇張。我也期待作家楊鵬寫出更多更好的小説。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4

這幾天,我看了《裝在口袋的爸爸》,我覺得非常好看。一開始我也覺得為什麼口袋裏會有爸爸呢?為什麼呢?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看完書才知道哦,你們一定會覺得很好奇吧!讓我講給你聽吧。

原來楊歌的爸爸是一個一米八、五大三粗的大高個,他之所以會變小。你們知道嗎?不知道吧!還是我告訴你們吧!因為楊歌的媽媽老是罵他。楊歌的媽媽每罵他一次,他就會縮小一釐米,久而久之楊歌的爸爸就變成了一個拇指小人兒,變小後的爸爸什麼都不能幹,只能呆在楊歌的口袋裏,當他的"教育部長",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讀着,讀着,我忍不住想:我的爸爸要是變小會是什麼樣子呢?哈哈如果我的爸爸也變得和楊歌的爸爸一樣只有.8釐米高,他就不能批評我了,坐公交車他就不用買票了;考試時他可以藏在我口袋裏幫我解難題了;平時在我寂寞的時候就可以給我講故事了,小夥伴們欺辱我他就可以挺身而出了,可以和我們一起玩捉迷藏了……

但是,我的爸爸喜歡搞發明,他自從變小後也從不閒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拋出一個"偉大的構想",比如"聰明飯"、"搖錢樹"什麼的,有發明天賦的他總能夢想成真。不過,這些發明最後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幸運,反而將大家都還得慘兮兮的,讓人心有餘悸。

故事圍繞楊歌爸爸的每一次奇怪的發明而展開,因為他只有拇指那麼大,所以每次發明都要拜託楊歌收集材料,還要幫他瞞着他媽媽,這在楊歌看來可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楊歌每次都是被迫的。

像他發明的魔藥能使家裏的仙人掌能夠走路,雖然惹出了不少麻煩,但是還能幫忙抓小偷,不能不説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家很窮,楊哥也是相貌平平,成績平平。有一次楊歌喝了他爸爸研製的新魔藥,變成了一個天才少年,這讓楊歌很受歡迎。但是到最後楊歌發現這並是真正的自己,他還是想找回那個真正的自我。

這本書讓我深深認識到,生活中並沒有什麼真正的使人變聰明或漂亮的魔藥,也不可能有裝在口袋裏的爸爸,不要心存幻想,要實實在在的生活,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你們覺得呢?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一這是為班級所有孩子共讀一本書提供的書籍,作為老師的我也理所當然地和孩子們一起閲讀啦!看到這個題目,我就被吸引了,爸爸怎麼能被裝在口袋裏呢,他是有多小,口袋能有多大,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口袋呢?故事的主人是一個國小生,名叫楊歌,還有他那個只有拇指大的爸爸。楊歌的爸爸本來也是個身高一米八、五大三粗的壯漢,但是因為他總是挨楊歌媽媽的罵,每罵一次,身體就變小一點,到了最後,就變得像拇指一樣小了。變小後的爸爸什麼都不能幹,只能呆在楊歌的口袋裏,當他的“教育部長”,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但是,他的爸爸喜歡搞發明,他自從變小後也從不閒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拋出一個“偉大的構想”,比如“聰明飯”、“搖錢樹”什麼的,有發明天賦的他總能夢想成真。不過,這些發明最後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幸運,反而將大家都還得慘兮兮的,讓人心有餘悸。

故事圍繞楊歌爸爸的每一次奇怪的發明而展開,因為他只有拇指那麼大,所以每次發明都要拜託楊歌收集材料,還要幫他瞞着他媽媽,這在楊歌看來可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楊歌每次都是被迫的。

像他發明的魔藥能使家裏的仙人掌能夠走路,雖然惹出了不少麻煩,但是還能幫忙抓小偷,不能不説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家很窮,楊哥也是相貌平平,成績平平。有一次楊歌喝了他爸爸研製的新魔藥,變成了一個天才少年,這讓楊歌很受歡迎。但是到最後楊歌發現這並是真正的自己,他還是想找回那個真正的自我。

這本書讓人深深認識到,生活中並沒有什麼真正的使人變聰明或漂亮的魔藥,也不可能有裝在口袋裏的爸爸,不要心存幻想,要實實在在的生活,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讀書,讓我擁有一份絕美的心境。

每當恬淡的黃昏,或是靜謐的夜晚,我會倚在牀的一角,手捧一本書靜靜地讀,默默地品味。打開一本書,我從書中,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我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我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我是海浪,澎湃不息……

讀小説,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簡便詼諧的書,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世界,一天學習的疲勞和一些生活瑣事的煩惱便頓消大半。此時,我便擁有了一份絕美的愉悦心境。

讀書,讓我的教育理論更豐富。

“書籍是人類提高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經過讀書能夠加深自身底藴,提高自身學養。利用課餘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着,很有感觸。

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我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為我們解惑。

李鎮西教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盪,“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着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讓我重新反思自我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夢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夢想與信念……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啟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讀書,讓我更自信地應對生活。

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活力;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百折不撓的居里夫人就會浮此刻我的眼前,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抱怨自我一無是處,“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名言會告誡我。

當我志得意滿時,“一杯水的`容量”會提醒我,看似滿滿的一杯水還能容納100多個回形針,自我還有許多能量可挖掘;當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會在我耳畔響起;當我流連於書墨暗香,聆聽諄諄教誨,就會彷彿置身於智者雲集中,心靈得以淨化,精神得以弘揚。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暑假,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美國作家羅伯特?麥卡蒙創作的小説《奇風歲月》。它是推理,是奇幻,是驚悚,也是深情動人的成長故事,讓我開始瞭解什麼是人生。

這本書的主題涵蓋了親情,友情,死亡,寫作,勇氣,正義,善良,惡勢力,種族偏見。寫了一個簡單又不簡單,淺顯又深刻的一生。小説以發生在寧靜的奇風鎮的一件謀殺案為線索,講述十二歲的主人公科裏追查兇手,探索奇風世界,探索生命的真相,探索人性中交織的善良與邪惡,探索生與死的意義的故事。但在敍事技巧上,作者讓我們感覺到,那男孩同時用兩種不同的角度看這個世界,一個是孩子的角度,一個是大人的角度,兩者互相交融,形成一種完美的平衡。通過長大成人的男孩回顧過往,我們彷彿也親身經歷了那小男孩的成長過程。

全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那貫穿全文的神祕的力量。“這個世界要求孩子趕快長大成人,要求他們遺忘那神祕美妙又純真的力量。”《奇風歲月》中反覆提到這“神祕的力量”,但卻沒有給出它的解釋,那它到底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童年時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大無畏精神以及純真的心靈,是追求真善美的美好願望。

我們在不斷成長的同時也“被”丟棄了許多珍貴的東西。從當年作文寫“同桌借我半塊橡皮”的同學誼,到現在揭露社會黑暗面的胸懷天下;從當年看見花草樹木凋零的悲傷,到現在看見路人倒下卻見死不救的冷漠;從當年因得到一粒糖而歡天喜地,到現在卻寧可在寶馬上哭,也不願在單車上笑……

“人之初,性本善。”杜甫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為理想;范仲淹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己任;諾貝爾女性得獎者卡曼以為女性安全和女性權利抗爭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他們之所以仍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在這複雜的世界中仍舊持有一顆赤子之心,是因為他們都沒有失其本性,還守着那“神祕的力量”。所以,千萬不要丟掉我們與生俱來的“神祕的力量”!

《奇風歲月》,過目難忘的奇書,書寫了每一個人的少年情懷。當你找不到感動的時候,當你覺得人生找不到方向的時候,那麼就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來看這本書吧,這樣你就會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愛和活力。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一個除夕的夜晚,下着大雪。一個小女孩穿着一雙大拖鞋,手裏拿着一大把火柴。不久,在匆忙中,她把拖鞋弄丟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腳走路。小腳凍得又紅又青。賣火柴的小女孩很美,但她顧不上自己的模樣美不美。因為她正飽受着寒冷和飢餓的折磨。一整天誰也沒有買走她一根火柴,沒有人給她一個小錢。家家户户燈火通明,沿街瀰漫着烤鵝的香味,因為今天是除夕,而小女孩卻不能回家。 小女孩在一個角落裏坐了下來,把把兩條小腿放在圍裙底下,不過她覺得比先前更冷了。她抽出一根火柴,在牆上一劃,火柴燃出了火花。小女孩彷彿自己坐在火爐前,裏面的火燒得正旺。突然,火爐消失了,只剩下一小截燒剩的火柴梗。

小女孩又點燃了一根火柴,火光照在牆上,牆變透明瞭。她看到了一個桌子上放着一盆燒鵝,肚子裏塞滿了梅子和蘋果。突然,那隻燒鵝從盆子裏跳了出來,徑直朝小女孩走了過來。這時,火柴滅了,一切又沒了。 一次接一次的幻想,讓她看到了生前關愛自己的奶奶。奶奶把小女孩抱了起來,越飛越高,來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天國。 一根渺小的火柴,照亮不了這個開闊的世界,但是卻能温暖一個小女孩的夢想。在小女孩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她感受不到寒冷和飢餓,在她的眼前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所以,我們沒有太多的悲傷獻給她。但是,這個世界的殘酷和冰冷,卻不能不讓我們深受震撼。除夕之夜,一個小女孩不得不走上街頭,赤着腳走在雪地裏。這幅不幸的剪影是那個不公平時代的最好見證。我們的同情心和善良,在這裏得到滋潤和洗禮。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具備這樣一種基本的美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幫助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可是,我們有多少人的手裏有那樣一根火柴呢?而這個一無所有的小女孩,卻用她微薄的渴望和夢想幫助了我們。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握一卷詩書,添一杯香茗,盤膝而坐,讓暗香盈袖。

我愛讀書,愛那一本本放在書架上可感可觸墨香飄逸的書,愛那一張張似有餘温留有殘香的紙。當朋友們大談各種體育運動後甘暢淋漓的快樂,我辯不過,也不願辯,我只是單愛那靜坐書屋的靈動美妙,我只是單愛那閒走在花香小徑上的一縷暗香。

課餘間,我總愛矮紙斜行閒作草,悄悄翻動一業一面,改動那一語一言。彷彿自己是那側卧草屋一把辛酸淚的曹雪芹;彷彿自己是那充滿怪異夢想的蒲松齡;彷彿自己是那熱血沸騰、心猶澎湃的羅貫中。

初看紅樓夢,看一個朝代大家族的昌繁與到頭滅亡。總不捨看主人公坎坷曲折的命運,便改動一語一句。當一回李時珍,當一回子翼,將最後結局補完,賈家蘭桂齊芳。雅緻幼稚的語句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我亦愛在燈光下陽光下大聲誦讀每一卷歌書。彷彿自己是那斗酒作詩,“高呼安能催眉舉腰示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太白;彷彿自己是那不染塵事的白衣相卿柳永;彷彿自己是那一代詩聖杜甫。

初念《三字經》,總願大聲誦讀,讀多了,便想背。一句一句,磕磕碰碰,一氣之下,我摔書乾脆不背了。

還是幾日後,一回想決定再努力克服它,一背順多了,之後便如行雲流水。

之後當飛快地背出《三字經》,心裏便百感交加,五味猶生。

累了倦了,出去走走,聞聞花香,鞏固知識,心裏自然特別開心。

散步時,我亦會默默輕吟,會像杜甫一樣不能甘眠,輾轉反側。書中有貧有孽,有孝有逆,有喜有憂。我樂於合上書時不禁淚流滿面,我樂於花一個陽光午後去品書,我樂於在書中永不止步地尋找、追求。

如今,回想那讀書一路,總能感到自豪不已。讀書,是蛹化蝶的壯麗和甜美!

願握一卷詩書,添一杯香茗,盤膝而座,暗香縈懷。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最近可能是天氣的緣故,我變的越來越沒有精神,學生更是如此。於是每節課我都讓自己強打起精神,可是總是感覺不夠很好。學生和我的狀態都有點散漫,昏昏沉沉的。我看到這種情況,內心也是非常的着急的,怎麼這樣了,精神代表了班級孩子們的朝氣,代表了課堂的靈魂,我特別害怕就是失去這些所謂的靈魂,因為課堂中不能缺少活躍的氣氛。於是我每天早上都爭取早起一會,讓自己變得精神十足點,早早的來到教室,和孩子們一起讀書。目的是希望孩子們和我一樣努力變的有精神些,有活力些。我總會有意無意的把聲音抬高,在抬高聲音的過程中來刺激孩子們的聲音。我的意識裏總感覺孩子們的童音是最清脆響亮的。所以我希望孩子們可以比我發揮的更好。

每天早上讀書班長都會領讀,我每每遇到讀不好的時候,就總是要批評一下讀書班長,因為我發現孩子們的情緒和讀書班長帶頭的聲音精神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今天找的讀書班長聲音響亮,而且很有帶頭作用,精神面貌也好,那麼毫無疑問,今天的早讀課,就會非常的順利而且讓人滿意。所以我深深體會到情緒對人的影響有多大。榜樣的模範作用對孩子們的影響更為之大。

因此,我最近總是在努力的改變自己,讓自己變的精神點,更精神點。希望孩子們也可以受到影響。我上課時有時會給孩子們開一兩個玩笑來調侃一下,給課堂添加點生命力。現在發現這樣的課堂確實不錯。因此,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到了我們俗話説的:夏打盹的階段。所以,我想現在更是該給自己打打勁,增加點興奮物的時候了。多讓自己動起來,也許運動是可以使我們精神煥發的最為有用的催化劑吧!吼吼吼!夏天到了,讓我們的心情舞動起來吧!讓活力伴隨我們身邊!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國民失了人格,國便慢慢失了國格。沒有人願與沒國格的國合作的。我們承認別國有對貓國不講理的地方,但是,誰肯因為替沒有國格的國説話而傷了同等國家的和氣呢?火星上還有許多貧弱國家,他們並不因為貧弱而失去國際地位。國弱是有許多原因的,天災,地勢都足以使國家貧弱;但是,沒有人格是由人們自己造成的,因此而衰弱是惹不起別人的同情的。

他借別國的貓人的口,説出上面的話。如果説狂人看到的滿紙都是“吃人”二字,那麼在這本《貓城記》裏,我看到的全是“屈服”二字:對外國人屈服、對迷葉屈服、對不公屈服,對所謂的現實屈服,對懦弱屈服……

那兩萬年曆史最古的貓國,可不就是當時的中國,大家做着天朝上國的夢,吸食着鴉片;那些學者喊着應該多娶幾個老婆,如同“一個大星總要帶着幾個小星”,多熟悉!這不就是辜鴻銘説的“一個茶壺可配四個茶碗”;喊着要革命啊革命,到頭來是革了誰的命,反而把哄(黨派)的頭領舉上了皇位;外國人入侵了,皇帝和大臣先跑,還下了法令説老百姓不準跑;文物、書籍,一切只要還有點價值的,都換了錢,而這錢卻叫“國魂”;為了民族大義甘願赴死的義士,死了以後不過成了來往人的談資:呀,那個大壞蛋抓住啦!為了什麼而死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又有熱鬧看啦!

讀的過程中,我時常覺得,長歌當哭。有些話是不能直白地寫出來的,動搖民心。可是這樣諷刺地寫,恐怕許多人真的就當笑話看。但又或許不點破,老舍才能躲在貓國的故事裏盡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可是情到深處,仍不免露出馬腳,只看他好幾次不再説“貓人”而説“人類”,以及最後“我”無處可去,還要回貓城,因為那裏是“我”的家。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上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發給我們一本《三字經》。我打開一看,就讀了起來。可是不管我怎麼讀就是不懂裏面的意思,後來經過老師的講解,我這才明白《三字經》中的意思。從那以後,我就越來越喜歡讀這本書了。因為它告訴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深受感觸。“幼不學,老何為”呢?所以我們現在要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人不學,不知義”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讀書時,必須懂得“學則智,不學愚,有不滿,則進步”。

書上還有“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這兩句已成為我的座右銘,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我常用這兩句告誡自己:抓緊眼前的光陰,好好的學習。我也常想起這樣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杵。李白問:“老奶奶,您磨鐵杵做什麼呀?”老奶奶説:“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疑惑地又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説:“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能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為大詩人。李白的故事教育我學習要勤奮,要持之以恆。經過讀《三字經》我知道了:學習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而不是讓別人去為你努力。學習是需要有耐心的,總有一天你會從這裏面脱穎而出。

讀了《三字經》後,我更喜歡這本書了,因為我還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説:“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等好的品質。

《三字經》真是我的好老師、好朋友!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把夢留住》讀書筆記,這是廈大志願者葉楠寧夏西海固一年支教紀實~優秀的作品能讓讀者的情緒跟着作者走,時喜時悲~很平常的場景,在作者筆下卻寫出了不同的韻味,可見文學功底之深厚~有些困難,有些貧窮是你無法想象的,謝謝國家還有勇氣讓我們看到這些落後的東西,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作者是一個幽默樂觀的人,很多幽默的語調,似曾相識,卻漸漸遠離,看來還得珍惜~很多時候也許平凡的做法才是理智的合適的,但是瘋狂的行動才能留下美好的記憶,而不是碌碌無為的一生~相對於温飽需求,精神需求更需解決,支教工作更多是支援精神糧食,給他們帶來太陽,感受到温暖,心存希望,把夢留住~是否要有個更好的道別呢?我無從議論,因為自己面對離別,也常是靜靜的等待到來,並不比作者做得好~

許多的同學們在讀完《把夢留住》一書之後,開始認真考慮投入西部支教和西部建設的洪流之中,或者投身於社區志願者的愛心之旅,我也考慮了,雖然不是開始也不夠認真,但也比之前的想法進步了不少,有時候一點善舉,卻改變別人的一生……讀了這本書感悟還是不少的,謝謝作者,推薦看~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這個假期我讀了《狼王夢》這本書,它主要講了母狼紫嵐一心想讓他的寶寶們成為狼王的願望和所做出的努力的故事。講述母狼用機智對付大白狗,而好不容易生下自己的孩子——五隻小狼,但是因為馬虎與疲倦使得其中一隻小公狼被凍死,而且母狼紫嵐僅剩的三隻小公狼——黑仔、藍魂兒、雙毛又連招不幸,相繼死去,使母狼紫嵐想讓他們成為超狼,成為狼王的狼王夢變成泡影,然而,不幸再次發生,她僅剩的一隻母狼媚媚又和最低地位的公狼吊吊相好,母狼紫嵐為了子孫可以成為超狼咬死了吊吊,讓媚媚與上好的狼卡魯魯相好,生下了一窩小狼崽,而且,母狼為了子孫的安全,與金雕同歸於盡……

這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因為,他寫出了母愛的偉大,他讓我知道了,母親永遠是愛孩子的。文中母狼紫嵐為了把自己的子孫後代培養成超狼、狼王,寧願犧牲一切。她為了讓雙毛從自卑中站起來,她寧願做一隻奴隸狼,她寧願把好吃的東西都給雙毛吃,他寧願折掉一隻腿,為了媚媚的孩子,他寧願與金雕同歸於盡……

這就是《狼王夢》,願意讀的同學可以讀一讀。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我看了秀蘭鄧波兒主演的電影《小海蒂》後,在圖書館裏我又借到了這本《海蒂》的書,我迫不及地地讀了起來。

海蒂是一個沒有父母的孤兒,她的姨媽照看了她4年之後,有了新的工作,就把海蒂交給她暴躁的爺爺來照看。海蒂跟爺爺一起住在山上。一天從早到晚都在跟羊倌彼得和他的山羊們一起玩。時間慢慢地過去了,冬天來了。冬天時,彼得要去上學,雪也下得很大,所以海蒂只能天天待在家裏,什麼都不做,無聊極了。不過一年一年很快過去了,轉眼間,海蒂8歲了。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是牧師多次來問問爺爺讓不讓海蒂上學,但爺爺還是沒有同意。不久,海蒂的姨媽來了,説要讓海蒂到法蘭克福去照看一個小女孩,做她的同伴,就這樣,海蒂走了。

海蒂到了法蘭克福,發現了她要陪伴的是一個不能走路,只能靠輪椅移動的女孩,名叫克拉拉。海蒂一來,這家子就出了很多卵子,從家裏養了貓咪到家裏鬧鬼了,不過對於克拉拉來説,這些事都蠻新鮮的,好玩得很。他們一起度過了快樂的時光。不過,後來海蒂想回家了,克拉拉不捨得她離開,克拉拉的爸爸就答應克拉拉以後可以到海蒂住的地方去看望她。海蒂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收集的白麪包給了奶奶,接着又去看望了爺爺,爺爺看見和海蒂又重逢了,心裏可開心了。她真是個善良孝順的小女孩。之後,她又去看望了好朋友彼得。看見海蒂回來,大家都非常開心。不久,克拉拉也來看望了海蒂,她看到了海蒂居住的小鄉村,感覺美極了,吃的食物也很美味可口,感覺太美妙了。

我覺得海蒂是個又可愛又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可愛體現在她做的每件事情上,她的善良體現在幫助別人上。她給大家都帶來了歡樂!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我看了一本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説《雪豹悲歌》,它告訴了我許許多多。

此書的主角是一隻名叫雪妖的雌雪豹。書中的許多情節都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富有真情實感。雪妖是一隻不幸的雪豹,半歲時不小心掉入獵人設下的陷阱,從而被人類抱養,從小喪失了母親的關愛與培養。等到它一歲半時,作者把它放歸山林,卻意外地碰到了雪妖的生身母親北斗母豹。母親雖然還有另外三隻嗷嗷待哺的弟妹需要撫養,但還是儘量抽出時間與雪妖在一起,每天準時來到它的洞穴,精心照料它的生活,悉心教給它捕獵的技巧,以補償過去一年對女兒的損失。

雪妖對媽媽的依戀日漸加深,它渴望每時每刻跟媽媽在一起,可是媽媽卻只能給予它一半的愛了。弟妹尚還年幼,需要母親的照料。在母親陪伴它幾個小時後匆匆返回自己的棲身之所時,它感到了不解。終有一天,得知真相的雪妖妒火中燒,趁母親不在時將弟妹殘忍殺害,以為能讓母親的內心沒有牽掛,把所有的心思投在自己身上,坐享其成。然而它錯了,媽媽發現了之後,悲痛欲絕,心碎地永遠離開了自己的女兒。

再一次被母親拋棄,也失去了人類的保護,憑着它三流的狩獵技巧,在野外根本生存不下去。在迫不得已之下,雪妖像以前那樣,放下高貴的身段——以半強盜半乞丐的方式向豺羣索要食物。直至一天,它的行為引起了豺羣的公憤,最終慘死在它們骯髒的爪下,成為它們的食物。

書上説,雪妖與其是被豺羣害死的,還不如説是被自私和貪婪害死的。雖然我認同雪妖殺害弟妹而想要獨享全部的母愛是錯誤的,但是導致這一後果的罪魁禍首還是人類。假設當初人類不下陷阱的話,雪妖就不會掉下去,從此不見母親一年,而是跟隨母親和兄弟姐妹一起健康地成長。自從人類收留了它,它的天性就遭到了抹滅。不是人類不喜愛它,而是人獸不同,人類永遠不可能採用母豹的方式去養育它。因此它的身心兩方面受到了扭曲。直至被放歸山林意外遇見母親,也不去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親情,從而去殺害弟妹,導致眾叛親離,最終釀造了慘死豺羣爪下的苦果。

人類是萬物之靈,有責任去維護自然。其實應該不要太多地去幹涉野生動物的生活,而是要以正確眼光去看待自然及自然生物。弱肉強食、以大欺小通常是動物界的生存守則,雖然不叫人類去這樣做,但看見動物這樣也不要去幹涉。競爭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沒有競爭就不會有和平。順其自然,自然界的生物就會得到良好的發展。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我的教學生涯》這是關於中國教壇的泰斗人物——斯霞的一本書。這本書我是向學校圖書管借閲的,説實話最初剛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並不十分感興趣,一方面作者從事的是國小語文基礎教育,這與我自身的情況大相徑庭;另一方面這本書已經出版二十多年了,那發黃的書頁裏的理論,我擔心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説並沒太大幫助。但是隨着一天天的閲讀,當初的想法一點點的煙消雲散,讀過之後真是受益非淺。

在《我的教學生涯》一書的扉頁上,詩人臧克家為斯霞題詩一首:“一個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靈永遠活潑像清泉。 一個熱情培育小苗的人,她會欣賞它生長風煙。一個忘我勞動的人,她的形象在別人的記憶中活鮮。一個用心温暖別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 這是斯霞老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她“童心母愛”的真實寫照。

斯霞老師從事教學72載,包括解放前20多年和建國後各個歷史時期,她所走過的是一條很不平坦的道路。在舊社會裏被人嘲笑、瞧不起,受盡貧苦的折磨,在新中國成立後又曾被打壓和評判,但即使是在這樣的逆境中她都不悔做一名國小老師。有人説過:“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顆明珠,既能在陽光下熠熠發亮,也能在黑夜裏閃閃發光。”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信念在支撐着她的行為,又是什麼讓她身處逆境卻對教育事業義無反顧?在書中我找到了這樣的答案:“關於信念,斯霞自己也是説過的。‘當我在黨的教育下,逐步樹立了一切為着孩子的成長,一切為着祖國的未來這樣的信念時,我感到我是幸福的。……有了對所從事的工作執着的熱愛,再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的:“信念只有在積極的行動之中才能夠生存,才能夠得到加強和磨鍊。”斯霞老師正是如此,她沒有讓自己的信念成為“花瓶”,而是用她的實際行動豐富了她的信念,讓它看起來是有血有肉的。她用她的信念和行為詮釋了愛崗敬業的真正含義。

對於一名教師來説什麼是愛崗敬業呢,在《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第二條是這樣説明的“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它是一個標準更像是一個方向標。這讓我想起了一則故事: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牆啊。” 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説:“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呢。”第三個工作文人哼着小調,歡快地説:“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訴你,我正在建造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這也許就是問題的癥結。有些人,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工作。他們把工作視作取得麪包、衣服、房子的一種討厭的“需要”,一種無可避免的苦役。而在一個人將他的工作視為苦役與痛苦時,他是決不能在工作上竭盡所能的。愛眼下的工作吧,選擇了做教師,就努力做一名像斯霞一樣的人民教師。也許不能像她一樣成功,但只要我們努力了就不愧教師這個稱謂了。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醜、可愛與可憎,全操縱於我們的手中。人們常説:教師是紅燭,犧牲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師是人梯,讓別人踩着自己的肩頭攀登輝煌;老師是艄公,把一電影批批的學生送達理想的彼岸。這些都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讚許,但同時也強調了教師的平凡。教師這個崗位是平凡的,一個人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同時也就選擇了平凡和奉獻,在芸芸眾生中,他平凡得像銀河裏的一顆星,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他的一生中,也許不會幹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然而,只在真正做過教師的人,只有把自己熱情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

斯霞老師的教育理念是在漫長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澱下來的,她的教學思想、教學經驗是從一節節課中凝鍊出來的,她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既重視學習,又大膽創造,因此她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經驗,不僅是鮮活的,而且是先進的。這些理論和經驗已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的寶貴財富。

《我的教學生涯》其中絲毫看不出理論的成份,每句話皆讓人感覺出自實踐的經驗之談。雖然時間離我們已有二十多年,但對於我們現在的教育,依然具有指導性的意義。這不得不讓人感歎。

書中提到“只要我們立足於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能積極地、愉快地參加到教學過程中來,給學生充分的機會,使他們無拘無束地、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麼我們的辦法也會多起來。如果我們教的學生是在他們積極的思維活動下掌握知識的。那麼,是否也可以這樣説,他們就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了;而我們培養的正應該是這樣的學生。”也許這些理論在現在看來不足為奇,但在二、三十年前那就是難能可貴了,不由得要讚歎斯霞老師的創新精神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此同時,更令人感覺到現在的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育教學理念反倒更像是“返樸歸真”了。

斯霞老師面向全體、追求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觀在她在這本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她那時可能還不熟悉素質教育這個名詞,但她的教育、教學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思想。她十分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對發表創見和大膽質疑的學生熱情鼓勵,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認識真正落實到教學之中。她的教育、教學始終面向全體學生,對調皮的孩子或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她給予更多的幫助和鼓勵。她始終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她一貫反對“負擔過重”“高分低能”,認為每個孩子各有所長,既要承認差異,又要善於發現特長,使每個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通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從小打牢進行創造性學習的基礎。

斯霞老師在教學中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做法和理念,讓身處新課程改革浪潮中的我自愧不如。目前我們的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有聲有色地進行,正要求教師改變觀念,建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的理念。如今,我們再來學習斯霞老師的教學理念,便有一種新意,把斯霞老師的理念融入課改課堂中,會給我們更多的新的教學靈感。

無獨有偶,再看看蘇霍姆林斯《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的:“母親和父親打心眼裏關心兒童的成功和失敗,他們就逐漸懂得了尊重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這門很微妙的學問。同時,在學前進行一些教學,還可以防止家長們產生一種錯誤的想法,即認為‘只要逼得緊一些’,就能使兒童在學習上得‘五分’和‘四分’。我們力求使父母們懂得:對學業成績的評定,並不反映對兒童道德面貌的評定。違背了這一點,會給兒童帶來很深的痛苦,有時候甚至摧殘他的心靈。把學科成績的評分跟道德面貌的評價等同起來,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績(分數)的結果。我們認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歸結為一條簡單化的結論——好分數就是好學生,沒有得到‘應得’的分數就意味着這個學生‘不夠格’。在這種奇怪的、缺乏教育學常識的觀點裏,沒有把人看成是多種特徵、品質、才能和愛好的和諧的統一體。”

蘇氏也早已作古,但現在有的家長、老師竟還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數,這樣的應試教育是要付出代價的,是應該屏棄的。現在經常説以人為本,但何嘗是真的“以人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養人,就應該以人為本,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現在即便是在大力倡導新課程理念的今天,有些人的教育理念依舊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種功利。這種功利,讓一些教師和家長忘記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試考得怎樣。其實,正像書中所説的那樣,考個60分對有些孩子來説可能是一種退步,但對有些孩子來説就會是一種大進步。總之,尊重差異,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觀。

從《我的教學生涯》這本書中感悟到的東西又何止這些,只是擇取其中的兩點來談談心得。隨着時間的流逝,希望泛黃的只是書頁,沉澱的真知不被埋沒。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以前,我喜歡讀中國歷史類的書,在哪些書中我認識了許許多多中國歷史上的名人,知道了中國古代許多的戰役,讀完這一本本的書,我大概明白了中國發展的歷史。而一本《希利爾講世界史》為我打開了認識外國曆史的大門。

這本書先是從萬物的出現講起,講了人類的出現,人類怎麼從石器時代演變到現代的。和其他歷史類書不同,我讀過的有些歷史書都很枯燥、單調、沒意思,讓人讀了一遍都沒興趣再讀了。這本書呢,像一位老師飽含激情地在給學生講故事,它用那活潑、愉快的文字吸引着每位讀者,讓大家讀了一遍還想讀,手不釋卷。

這本書中的每個小故事都吸引着我,堅硬如鐵的斯巴達人,他們的殘酷讓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猶太人的王所羅門,他的智慧真的讓人敬佩;愛林匹克的桂冠讓我瞭解了奧林匹克運動的來歷;世界的另一邊,印度,講述了佛教的創始者,喬達摩是怎樣傳教的;少年國王亞歷山大,在20歲開始征服世界的故事;中國人自己的世界,講述了我們中國的偉大發明和智者孔子的故事;小巨人拿破崙,他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人,一生只有一次被打敗。書中還有其他許多小故事,它們同樣也讓人喜歡。書中的插圖都是非常精美,有的是世界名畫的照片,有的是世界級的雕塑,還有古代的地圖和名人的照片。這些插圖讓我更瞭解當時的歷史情況。

《希利爾講世界史》系列,還有另外兩本書,我非常想看,希望媽媽會給我買。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讀了《沉香救母》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沉香的千辛萬苦和勇敢堅強。為了救出媽媽,他的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但是他一點也不在乎。

沉香的孝心也感動了仙人,仙人送給他一把神斧,他在仙人的指導下學了一身高強的武功。他最終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來到了華山腳下,望着高聳入雲的華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媽媽見面了,心裏無比激動,身上也充滿了力量。他舉起仙人給他的神斧,奮力把大山劈開了,沉香的媽媽被救出了。

這個故事裏沉香的勇敢、堅強很值得我去學習。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如果我是一棵小樹,那麼書就是燦爛的陽光,任我成長;如果我是一隻小鳥,那麼書就是湛藍的天空,任我高飛;如果我是一條小魚,那麼書就是清澈的河流,任我遨遊。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愛書人士,他們寫出了家喻户曉的名言。例如:周恩來説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杜甫説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爾基説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記得小時候,晚上睡覺前,媽媽經常給我講書上有趣的故事,聽着聽着,我慢慢地、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在悠藍色的天空中,我彷彿成了一顆長着翅膀的小星星,在宇宙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上學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學會自己看書了,只要一有時間我就跑到圖書館,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書的百花園裏採集花粉。

隨着時光的流逝,我一天一天的長大,一本本書更是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夥伴,我捧起了童話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説,捧起了百科全書,捧起了世界名着。在書裏,我發現了一個有一個祕密:猿人是人類的祖先,恐龍高大可怕,遠古時代人們鑽木取火……哦,世界原來這麼奇妙!從《水滸傳》中,我結識了忠義寬容的宋江;在《三國演義》裏,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我吸取了戰勝困難的力量……書是無窮的寶藏,為我增添了豐富的知識;書是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憂傷。書是冬日裏的陽光,帶給我春的温暖;書是沙漠裏的綠洲,給予我新的希望。就這樣,書陪伴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我在書香中漸漸成長。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將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書籍好似一座航標,它能引導我們尋找求知的方向。

書籍如一滴滴海水,將我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書籍如一把把蔬菜,給我們補上知識的營養;書籍如一盞盞路明燈,讓我們攀登科學高峯……

讀書,真好!同學們,讓我們愛讀書吧!擁有書,我們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擁有書,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自控力》這本書分為10章,每一章都講述了一箇中心概念和它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如何將它應用到你的目標上。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講述了什麼是意志力,意志力如何發生作用,以及為何意志力如此重要。

什麼是意志力?本書給出的答案:意志力實際上就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這三種力量。“我要做”的力量就是即使你並非心甘情願,它也會逼你完成必須做的事。抵制誘惑,改掉不良習慣就是“我不要”的力量,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願意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的重要生活目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這三種力量協同努力,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大腦的功能,在原有的衝動系統和本能系統之上,我們進化出了自控系統。這些系統就造成了腦袋裏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克服衝動、深謀遠慮。它們互相競爭,試圖控制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動。

每個意志力挑戰都是一次自我博弈。要想讓更好的自己佔據主導,我們就要強化自我意識和自控力。這樣我們才會擁有意志力和“我想要”的力量,讓自己選擇去做“更難的事”。提高我們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財務安全、人際關係和事業的成敗。因腐敗落馬的幹部都是缺乏自控力,面對誘惑,無力抵制。自控力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自控力》這本書提供了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你認清自己的目標,增強自控力,並做出改變的決定。

這本書不僅僅讓人驚歎於神奇的科學研究。實際上,每一項研究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關乎我們自己,也關乎我們的意志力挑戰。他們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天生就有自控的能力,即便是有時我們不太會運用這種能力。它們幫我們找到失敗的原因,為我們指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它們甚至告訴我們,做人意味着什麼。比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並不是只有一個自我,人是多個自我的混合體。

人類的天性不僅包括了想即時滿足的自我,也包括了目標遠大的自我。我們生來就會受到誘惑,也能抵制誘惑。生來就能夠感受到壓力、恐懼或失控,但同時也能讓自己平靜下來,能夠掌控自己的選擇。自控力的關鍵就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自己。在追求自控的過程中,罪惡感、壓力和羞愧是我們通常用來對付自己的武器,但都不起作用。

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相互衝突的自我,並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如果説真的有自控力祕訣,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説確實有一個,那就是集中注意力。當你作出決定的時候,你需要訓練自己的大腦,讓它意識到這一點,而不是讓它自行其是,因為不控制的大腦總是去選擇最簡單的方案。你需要認識到,你是如何允許自己拖延的,你是如何用善行來證明自己自我放縱是合理的。你也需要知道,獎勵的承諾並非總能兑現;未來的你不是超級英雄,也不是陌生人,你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你需要看清,自己身處的世界,無論是銷售陷阱,還是社會認同,都在影響你的行為。當你的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或者你即將向誘惑投降的時候,你需要靜下心來,弄清自己的慾望。你需要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能真的讓你更快樂。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星期二,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

當我讀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的時候,我被激怒了。

圓明園素稱“萬園之園”,是一個美麗的、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長春、萬春3園組成,用了150餘年的時間才修建成。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又象徵着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着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鋒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台,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着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如此秀麗、華美的一座園林,就這樣被英法聯軍蹂躪、摧毀,變成一片廢墟。那幫可惡的、無惡不作的強盜軍隊,奪走了無以計數的珍奇異寶、名書古畫,肆無忌禪的焚燬了“萬園之園”。是誰給予了他們權利,讓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橫行霸道?他們燒燬、破壞了中華多少代人智慧的結晶啊!

再想想一個半世紀前,圓明園是多麼豪華美麗。人們常説,希臘有巴特農,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競技場,巴黎有聖母院,而中國有圓明園。而如今,圓明園只剩幾根殘柱。回想起來,英法聯軍當初獲得的可真是“豐功偉績”,收穫豐碩!將那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搶掠一空,放火焚燒後,兩個勝利者眉開眼笑,“光榮”地返回了歐洲。

難道他們就不感到羞愧?在歐洲列強眼中,我們中國就是野蠻人,可這就是“文明人”對“野蠻人”的所作所為嗎?

在圓明園毀滅後的一個世紀裏,英、法兩國還在笑嘻嘻地議論、炫耀着各自從圓明園掠奪來的精美絕倫的寶貝。我真盼望有一天,他們能夠洗心革面,將所有搶掠去的珍寶物歸原主。但這可能嗎?

讀完這篇課文,氣憤之餘,我感到一絲悲哀。一個擁有上億優秀兒女的民族,一個擁有上億雙有力的手的民族啊,卻只能待在那裏,眼睜睜地看着這座“萬園之園”被搶掠一空後化為一片灰燼……

這就是清政府的腐敗與無能。我深知,英法聯軍焚燒、毀掉的不僅是圓明園,更是一個民族的自尊。

所以,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讓今後的祖國日益強大,讓圓明園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這兩天正在讀《歐也妮葛朗台》,看完之後稍微有一點感想。都説葛朗台是吝嗇鬼,可是我想從另外一方面來談一談他。

葛朗台是一個從做箍桶生意發家的生意人,他經歷了法國的拿破崙時期,形成了節省的習慣。不過,他的節省過了頭。一方面,他不斷壓榨他所在城市其他人的利潤,一方面,又對自己及其家人的生活習慣嚴格控制。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無不計算到了極點,一絲一毫也不放鬆。所以,即使他這麼富有,他的妻女仍然像女傭人一樣,整天呆在那個黑暗的住所。她們的生活毫無樂趣。

但其實,我覺得這樣挺好。儘管索漠是一個小城市,但這裏人的勾心鬥角依然很厲害。歐也妮就是他們所虎視眈眈的一個對象,因為他的父親很厲害,或者直接説他很有錢吧。涉世不深的歐也妮很可能就會被欺騙,這也許是葛朗台對女兒的保護。

但是我想的重點不在這裏,説句實話,我也喜歡錢,試問,誰會與錢有仇?但是葛朗台這種徹頭徹尾的一切以前為中心的態度,我想,現在應該不會有人這樣了。但是我認為,葛朗台的這種態度很好。這種“態度”不是我們平時説的態度,我的意思是他一心一意的撲在錢上,為了錢,他可以不管外界的一切事物。我只是説他“一心一意”很好,並不是想提倡他的一些行為。

比如説,在他的親弟弟自殺後,他沒有好好的照顧他的侄子,不,他根本就沒有要照顧他的意思。他甚至認為父親死了都沒有關係,錢沒了才是世界上的不幸。真的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有這樣做哥哥的嗎?還有,他在妻子生病後,為了省錢,執意不請醫生,眼睜睜的看着妻子離開自己。若不是害怕女兒要求分遺產,他會一直把女兒關在自己的房間軟禁。真令人難以想象。

《歐也妮葛朗台》幾乎把法國一時期的歷史都囊括進去了,是一部法國資產階級的真實寫照。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春》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出色散文,將它與此前的同類題材《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兩點突出的變異:感情格調有所不同和語言風格的變化。讀《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而《春》的感情基調則輕鬆愉快、充滿活力。何以會如此?我猜想至少有這樣兩個原因:

一是本文系朱自清應約為中學撰寫的語文教材,從培養青年進取向上出發,作者採用了相應的積極、樂觀的感情基調。

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寫作時的心境。

《春》大概寫於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遊歐洲回國不久,便與陳竹隱女士結為美滿夫妻,並於同年9月出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貴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順境與幸事,不能不對《春》的抒情格調產生影響。作者樂觀感情的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詩情與畫意結合。再從語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的語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跡,不夠自然。

《春》的語言則簡樸、活脱、口語化。如寫草,“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些語言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生動活潑,節奏明快,語短意豐,表現力強。作者為了更好地描寫春天,還採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結尾部分,便是這方面最好的例證。朱自清不愧是語言大師,他用文筆把短暫的春天從自然界拉回到書面上,使其四季常駐,隨時可睹。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敍述了一段人生,俗話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書,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在別人眼裏,它卻是比精神支柱還要寶貴的東西,就像高爾基先生,他曾經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書對他來説就是最寶貴的東西。

書!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我們的家人……

讀書,對愛書的人來説是一種享受,尤其是一本情節曲折動人,語言優美生動吸引人的書,那更是一種享受。

有的同學會説,看書有什麼好的啊?一大推螞蟻般的字,看得心都煩了。可是,當你細細品讀一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眼睛因為讀書而明亮,靈魂因為讀書而純潔……

書是燈,孰能照亮前面的路;書是橋,書接通彼此的岸;書是帆,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時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精彩。

讀書,是好事,讀大量的書,更值得稱讚。

有一位叫亞克敦的外國人,他的書房裏雜亂的堆滿了各科各類的書,而每一本書都有他的手跡,説到這裏,是不是有一種敬佩之意呢?讀書就像鳥兒有翅膀可以遨遊的飛一樣,自由自在。

朱熹説過,“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由此可見,讀書不在多,而在於是否讀的精。

對於書,只有善讀,才能像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一樣。讀書是為靈魂尋找的鏡子,我們必須用心去領會書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樂趣,讀書更給了我力量。

讀書,讓我知道什麼是酸?什麼是甜?什麼是苦?什麼是辣?讀書讓我知道了怎麼為人處事,讀書給了我最大的東西就是,“知識,它豐富了我的大腦,增長我的見識。”

書,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所以我們要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着知識的點點滴滴。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阿道司·赫胥黎,英國著名作家、學者、詩人,赫胥黎家族傑出的成員之一,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後畢業於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他以小説和大量的散文作品聞名於世,看着他在書中描繪的批判性文字,眼前也已然浮現出了他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他心中的社會道德,他為人處世的標準以及對於理想的拷問。他是一個人道主義戰士,人文主義者,同樣的他也是一個批判社會的現實主義作家。我想他和比他早半個世紀的羅曼羅蘭也許是同樣的人,他們有“人”的思想,而非“神”的思想,他們有自己信仰的東西,但絕不單單隻信仰宗教,他們不盲目,是標新立異的,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赫胥黎一家在英國曆史上可謂是名門望族。從托馬斯·赫胥黎到奧爾德斯·赫胥黎三代中,出了很多傑出人物。他們在生物學、人類學、工程學、物理學、文學、商業、藝術、外交、教育、國際事務等領域作出了卓著貢獻,可謂真正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的典範之家,這不僅在英國,就是在全世界也罕見。赫胥黎家族的傳世名言:"儘可能廣泛地涉獵各門學問,並且儘可能深入地擇一鑽研。"也正是因為他出生於這樣一個家...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前幾天,我的好朋友劉可借了我一本書,這本書是《海蒂》。這裏面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主人公海蒂從小就失去了雙親,一直是由她的小姨帶着她的,可是小姨卻為了一份工作而將她交給了冷酷的爺爺,不過生活的壓力卻並沒有讓這個小女孩絕望,不久她就以自己天真、直率的性格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另外,她還做了不少好事呢,她用自己的愛心幫助了殘疾小姐克拉拉,還用自己的愛融化了爺爺那顆冰冷的心。

海蒂的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們身邊的一些好少年,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了一個又一個殘酷的事實,如青海玉樹地震時當起了小小志願者的才人旦周他雖然只有十歲,可是他那顆火熱的心不止十歲。如四川地震時不惜一切衝往教室救出一名又一名同學的少年林浩。這些在大人眼裏看起來的小不點在關鍵時刻卻有如此大的動力促使他們前進,此時此刻我只想對他們説你們真是好樣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63zy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