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精選16篇)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精選16篇)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是蔡康永的第一本實用書,在“説話”多年之後,首次嘗試教人“説話”。本書開端康永哥便許下宏願:這本書會令“本來已經很討人喜歡的你,在未來變得更討人喜歡”。《蔡康永的説話之道》包括40篇精彩短文,每篇都是讓談話變美的醍醐味,並配以熊寶繪製的令人噴飯的搞笑插畫,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風格一樣犀利俏皮,饒有情趣。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精選16篇)

蔡康永一直是我喜歡的主持人,他那幽默犀利的話語一直深受觀眾喜愛。而這本《蔡康永的説話之道》則是他在説了多年之後教人説話的一本好書。在閲讀了這本書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感受:説話要進退有度,尖鋭的問題給對方留點餘地,有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留個灰色地帶,也是語言的一種藝術。作為新聞系的學子我們應該再採訪等與人交談中學會這樣的説話之道。杜絕言必稱“我”,別總把自己放在首位。與人交談,總是注重自己的發言和想法,生怕別人沒辦法理解自己,每句話都是我怎麼怎麼樣,實乃大忌。一般交流的基調應該是和諧的,和大家分享意見也應該充分去尊重對方的想法,這樣才有更多的人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這也是做人的起碼禮儀,更是新聞學子應該注意的問題。

語言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能夠方便人與人溝通,而語言的魅力就在於我們透過語言,能夠感受到彼此的需要和話中的深刻含義,這就是説話之道。《蔡康永的説話之道》是一本教會我們在社會生存的好書,讀完此書,餘音繞樑,幽默中卻又醍醐灌頂,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實在是應該注意自己的“説話之道”。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2

給自己制定的每月兩本書計劃終於開始施行,《蔡康永的説話之道》是第一本吧!總體來説,讀後自己的收穫還是挺大的。

第一,説話的重要性,正如裏邊所説,有一身肌肉,單位開會或者報告時不一定會讓你展示,唱歌唱的好給女友道歉不一定給你唱歌機會。所以能夠把話説好正的很重要。自己欠缺的也真是這點,所以需要好好學習培養。

第二,人的外表不代表什麼,只要能把自己的氣質展現出來。説什麼養的話才代表是什麼樣的人。並不是説不注重外表,但是外表不是決定性的。説話的字裏行間體現了一個的性格品質以及文化修養。自己之前就走入了一個誤區,看人很看重外表,特別是女性。修養氣質比外表重要的多,自己需要培養這方面的素質,學會看人並且與對的人交往。

第三,沉默問題,有時如果實在沒有話題就不要刻意去交談,有時在一些人多場合沉默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主人請客時由於主人比較忙,不要刻意去和他嘮家常,而是要幫他招待好來的客人,他會非常感激你的。

第四,吃虧有時才是佔便宜,這話一點兒不假,從小爸爸就這麼跟自己説,其實一直不是很理解。為了無謂的話題跟朋友爭個耳紅面赤真是毫無意義,不如把所謂的“勝利”讓給對方,學會適當的“認輸”。當然是不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碰到關係的核心利益的事還是必須據理力爭的。還有就是不要貪圖小便宜。平時要反省自己,如果自己做錯了要放下面子承認錯誤,給對方道歉,這點兒很重要。

第五,説話要多費些心,説一些讓對方能接的下去的話題,比如問問題,問的越仔細越好,讓對方能夠暢所欲言,並且要拓展,各個方面,其實有時不是沒有話題,而是自己不動腦筋。遇到人或者跟別人交談時,要看他的眼睛,這樣才能夠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也能表現自己的誠意和信心。不要眼神閃躲,自己這方面差很多,以後要注意。並且要把對方放在心裏,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多為對方着想。對待別人要多表現出體貼的一面,關心對方,把為對方着想的地方表現出來,要不然別人怎麼會知道你為了他着想呢?你的心思如果不説出來別人是猜不透的。

第六,一個話題卡住了,就可以換下一個話題,別要抱着一個話題不放。説道話題,重要的就是要廣泛涉獵,多讀書,多思考,平時事情上多留心,總結歸納,其實話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每個人都喜歡聊自己,所以要儘量讓對方能夠很好的表現自己,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多説一些為什麼啊,是不是啊,怎麼會呢,你太幸運啦這些話,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讚賞,所以要多表揚別人,別人的突出的地方,還有就是不要説的很空洞,要找到他希望別人表揚的地方,否則別人會認為你不夠真誠。還有就是多把周圍一個人表揚誇獎另外一個人的話轉給這個人聽,這樣才會越來越受歡迎,借用別人這個題目來表揚一個人是很明智的一件事,不管別人説沒説,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

第七,這一點就是一章的那個題目,遇到尖鋭的問題,可以退一兩步來考慮,話不要説的太直了。就如那個例子,你的一個好朋友吸毒了,你想勸他,如果直接跟他説,他不可能聽的進去的,可以退兩步想,為什麼他會吸毒啊?就會想肯定是越到不開心的事或者有難言之隱吧,這樣就可以朝這方面去想,跟對方聊他不開心的事,如果對方能夠感受到你的真誠,那麼他會把吸毒的事情告訴你,你才好更好的勸他。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這樣的,可以退一兩步來想,這樣就會豁然開朗。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是什麼,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他希望甚至他渴望什麼,需要什麼,然後朝這方面去聊就會聊很多,有話題可聊。

第八,説話可以適度的挑釁,才能顯得大家關係很好。有時要體現出一種壞壞的感覺,如果老是像自己以前那樣做一個聽話守紀律的好孩子,很難放開自己,別人也很難接近自己。有時要拿自己開涮,講一些自己的糗事,讓大家開心,這樣是很鍛鍊人的,也可以很好的拉近和大家的距離。

最後就是要避免交淺言深,避開地雷,其實説到底,説話就是要多站在別人立場上考慮,想一想對方想要聽到什麼,然後把自己的真心表現出來,要經常微笑,微笑對比人,微笑對世界,微笑對自己。其實説話是最簡單的一件事了,我當然可以把話説得很好的,相信我自己了,我要慢慢培養,我想幾個月後我在來看這篇博文時自己能夠對自己説我做到了。加油,哈哈。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3

時光一晃而過,轉眼間,我們已經從初入校園的少年變為如今為了未來生計奔波忙碌的大四學生了。近來忙裏偷閒地讀完了《蔡康永的説話之道》這本書。相對於其他那些勵志的書籍,我覺得這本書能在現實層面中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正如作者自己所説的那樣,這是一本實用書,沒有誇誇其談,只有一個個技巧,實例。讓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免去不必要的誤會。蔡康永:這本書雖然談很多“説話之術”,但我相信的不是術。我相信的,是先對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認真看待,然後得到比較多的力量、比較靠近幸福。通過説話,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説話之道”。

而今的社會上,我們如果無法正確地表達自己,常常會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蔡康永在其書中則提到幾點技巧,不僅與説話,更與做人有關:

1。 適度的挑戰,能讓談話熱絡:談話的時候小小的難度,會讓人印象加深。

2。 想知道後來怎麼樣了嗎?懸疑式説話,增加樂趣。

3。 硬生生報出數字,會很難記住。

4。 想表揚人,要找出人感到敏感的主題。

5。 説話要發射感情。

6。 想幫人,要給予小小幫忙。互惠的角度考慮問題。

每天我們説那麼多話,其中到底有幾句話是我們説完之後,會自己找個空當,把那幾句話放在心頭玩味一番的?“我為什麼説出這句話?”“我為什麼會用這個態度説?”如果沒事就想想這樣的事,就會發現,我們心裏其實藏了很多我們自己都沒搞清楚的東西。這些東西藏在我們的話裏,從我們的嘴巴説出去了,變成別人評價我們的依據。如果我們稍加玩味我們的説話內容和説話方式,會比較懂得別人是怎麼形成對我們的印象、怎樣定位我們在他們人生中該佔的比重。

如果,我們練習,把我們相信的事和我們説的話儘量變成一體,那我們比較可能因為説話謹慎,而成為一個謹慎的人;或者因為注意説話的品位,而成為有品位的人;或者,因為訓練自己好好傾聽,而終於變成一個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的人。

這些,就是我在意的“説話之道”。弄懂説話之道,比只是練習説話之術更重要。

鄉間老農一句話,常常比廟堂之上大人物一百分鐘的演講動人,因為老農那一句話裏面的“生命含量”很高,能夠打動我們。這種濃縮而真誠的言論,雖少,卻勝過他人千言萬語。

在文中作者還提到:很多人以為:你説什麼樣的話,透露出你是什麼樣的人。

但我覺得不只如此。我覺得:你説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我覺得這對我有很大的衝擊。很多時候,人們都會自稱性格直爽,然後開始毫無邊際,毫無禮貌地大放厥詞並認為會因為自己的“直爽”性格而得到大家的諒解。殊不知,就是這一次次的諒解,最終把你和所有人的關係都變得疏遠。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之後,我們將真正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在那裏,傲氣,年少輕狂並不能帶給我們什麼。相反,懂得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如何在與人的相處中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印象卻能真真切切的給我們的人生路去除幾塊絆腳石。讓自己的想法被更多人理解,讓身邊的朋友因為你而心情良好,書中的點點滴滴都是為了讓讀者能更好地與人相處。而這也是我們為和諧社會所能做出的一點貢獻,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呢?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4

俗話説,一句話可以説得人笑,也能説得人跳。這話究竟該怎麼説,完完全全是有門道的。中國台灣着名主持人蔡康永最近出了一本新書——《蔡康永的説話之道》,瀏覽翻閲,發現確實是一本值得閲讀的實用之書。

在書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針見血:把説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報告、開會、道歉、要求加薪、演講、傾聽訴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關,就是你會不會説話,知不知道聽你講話的人想聽到什麼。賣了這樣的一個關子,確實能把人吸引住,引發讀者繼續閲讀下去的興趣。看來,深諳“説話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淺,很會抓住人心。

全書一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實都是一個故事,當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節中,末了就會發現在愉快的閲讀中已經不知不覺學到了蔡康永的“説話之術”,閲讀的過程是愉悦的,學習的過程也就變得輕鬆有趣。而不像有些教人説話的書,理論一大堆,説教的方式又讓讀者難以忍受,完全像在學“術”而不是學“道”,心理距離遠,效果自然不會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橫生,應該就是《蔡康永的説話之道》這本書最大的特點。

如果你想要升職加薪,該怎麼説話討好老闆呢?一羣朋友聚會,如何炒熱氣氛呢?和女(男)朋友吵架了,如何打破僵局,和好如初呢?聊天時話題卡住了,又該怎麼解決呢?……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完全會碰到的事情,因此學上一招真的非常有用。作者認為,從我們嘴巴説出去的話,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別人評價我們的依據,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説話的內容和説話的方式,會比較懂得別人是怎麼形成對自己的印象、怎樣定位我們在他人的心中該佔的比重。

所以讀了這本書以後,真的是很多的感觸,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之道,我會像書中説的那樣,很努力的去學習一切。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5

閒暇之餘,看完了《蔡康永的説話之道》,收穫頗豐,也頗有感觸。無論是思想上,心裏上,還是行為上都將進入一個新台階。書中實例新穎,語言幽默、風趣又不失生動,確有很大的啟發。

看完這本書後,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便是“我不在乎説話之術,而在意説話之道。我的説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短短的話語,卻藴涵了多少的人際交往的技巧和內涵。把你放在心上,説起來容易,而真正在談話過程中能夠從始至終毫無變化一路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做起來真的不容易。也許這也就是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和差距吧。人都是自私的動物,也許在談話之初,你強迫自己要設身處地地為對方着想,因此在伊始的時候,一切都顯得很和諧,但是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心中的天平逐漸開始傾斜,你會不自覺地根據自己的想法來交談,這樣,矛盾可能就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把對方放在心上也就變成了一句空話。所以説,我認為能夠做到的人是不簡單的,可能現在我真的無法做到,但它絕對是我以後努力的方向,等我有一天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人際關係絕對會很好,也一定會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這也是我一直所希望的。

另外涉及到的一個問題便是尊重,要懂得尊重,並學會尊重。一直以來都説尊重他人就等於尊重自己,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他人。一點都沒錯,我們需要尊重他人,同樣,我們也需要他人的尊重。我的説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也就是這個道理。尊重,拆開來講,就是既要尊又要重,尊即尊敬,一般都説我們要尊敬長輩,但我認為即使是陌生人、普通人我們同樣需要尊敬,這樣別人的自我價值就會得到肯定,而反過來我們的自身價值也在不斷的得到昇華。重,就是自重,我們要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不應該有絲毫的逾越,這樣我們才會慎言謹行,才會減少與人交往中不必要的摩擦和爭執。真正做到了尊重,我們才會在別人的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拓展自己的人脈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蔡康永説,“説話,無非是表達自己、打動別人。”表達自己是方式,而打動別人則是目的。要想打動別人,就要注意表達自己的方式。人跟人溝通常有障礙,有時候對方就是跟你不同世界,怎樣説都説不通,那也就只能盡力而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子,嘗試得越多,才越可能完成。所以我們需要嘗試着通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來打動着我們談話的對象。當你跟他的想法很不同,但你又很想説服他時,你最好不要強調這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在措詞上轉個彎,讓他感覺,你是“被他啟發”,才產生這個想法的。這麼做最省力,因為所有人,都不會反對自己的想法。這也是處事的技巧,很容易就可以達到打動別人、愉悦他人的目的。

被別人需要,才會比較明確的感到自身的存在。你自己是如此,他人也更是這樣。能夠感到自身的存在,是最重要的,也是對自我存在的價值的肯定,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有人來肯定自己,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這樣,我們就要學會經常肯定他人的效績,多讚揚別人,誇讚他人對我們所做的一切對於我們來説有多麼重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也許就會又多了一個朋友,朋友多總歸是好的,少了一個敵人,我們道路就會寬廣很多。

人際交往之間的技巧太多,絕不是看了某一本書就能立刻體會到其中一二的,也許需要我們花費一生的時間去體會,去領悟。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始終記住,只要我們對他人是真心的好,我們也一定會得到我們應該得到的。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6

原以為這本書就算不會很長,但也不會很短,沒想到他真的很短,有點出乎我原來的預料。

很快就看完了,半個小時多沒用到。感覺則是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感覺,當然,並不是説這不是一本好書。在我看來,這是一本平易近人的書,每一句話都像是在聊天,很輕鬆,不深刻,但真實。

語言這種東西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我一直這樣認為。

而從小到大,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各色各樣的東西,吸引着我們,引誘着我們。就我目前的生命歷程來看,最能吸引我的是人。

人是多麼神奇的一種東西啊!可惜,生性害羞的緣故,我很少説話,尤其是和陌生人説話。近年來,這種情況有了點改善,但不能使我滿意。學習與人打交道,是一輩子的課題。所以,在一堆書目裏,我第一本看的書就是這本,果然,這本書沒有讓我失望。

也許是地域文化的差異,我對於書中的一些對話方式有點不習慣,一點點的距離感,但這並不能掩蓋作者的真誠。是的,真誠。就想是一個好朋友的勸告,不是在教導你,而是一種彷彿一個對你有的地方頭疼的朋友,真心的幫你想辦法提意見。

説了這麼多對書的感受,還沒有説到我真正學到了什麼。

現在仔細回想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句説話要真誠,真誠的和別人説話。想對方的説的話,自己説的話,不是心理學上的試探,更多的是一種瞭解、溝通。

還有,我覺得就書中舉得哪幾個小例子很實用,平時稍微注意一點就可以發現和避免。其實説話是要日常生活的仔細觀察,並有一顆認真真誠的心,這樣才能真正的説話。

希望,我以後能學會説話。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7

《康熙來了》能成為中國台灣本土最為受歡迎的談話節目之一,與主持人的言談有着極大的關係。徐熙悌的大膽作風和稍顯粗獷的主持風格成為節目的一大賣點,蔡康永的急才和睿智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於這個節目,《蔡康永的説話之道》剛發售的時候,我是懷着無比好奇的心情去讀它的,我想知道,這個言談幽默舉止文雅的貴族之子要怎樣演繹和表達自己的談話技巧。

這本書算不得裝裱精美,封面上還印着個大大的蔡先生的近照,感覺有點太自戀了。但是一打開還是讓我小小地震驚了一下,我看到的不是蔡先生的照片,也不是他的簡介,更不是序,而是兩幅可愛的四格漫畫,展現了兩個場景下説錯話的後果,以及對這本書的一個自嘲。我大概翻了一下,它裏面一共有四十篇的短文,每篇短文前面都有一幅這樣的四格漫畫,目的是先讓讀者對該篇短文的內容有個大概的思路。我對這種做法表示新奇和滿意。

這四十篇小短文則用比較淺顯的語言寫就。“約會就是約會,就是要含情脈脈,吃喝點菜都是‘調情’的好機會。”“跟一個寡言的人共處一個小時,是會很沉悶,但跟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共處十分鐘,應該你就會想掐死對方了。”裏面沒有一句學術性強的句子,也沒有什麼難懂的字眼,相反全是一些淺顯的道理,讓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基本上每個人都能接受。用常識去解釋技巧,總比用學術性思維去剖析場景要來得好很多,至少你的觀點能夠為大部分人所接受,而且讓人看着很舒服。

看完一本書,竟不自覺地微笑,因為它讓人感覺妙趣橫生之餘,講的又都是很淺顯的東西,卻有着十分深刻的意義,如果我們真的按照書上所説的那樣去説話和交際,不僅我們自己心裏會有滿足的感覺,而且我們身邊的人也會更加舒服。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8

暑假時閒來無聊,突然想起老師之前推薦過基本不錯的書,因為平時挺喜歡看蔡康永和小S主持的《康熙來了》,所以就挑了蔡康永的這本書來讀。本來讀之前並沒有抱太大的興趣,因為覺得這大概是本教人説話的書,應該有點無聊,但是讀了幾頁卻是讓人愛不釋手。有點感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本書讓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生活中要有意識地留心自己所説的話和別人所説的話給人的感受,然後不斷完善,説讓人感到舒服的話、説妥當的話。這種能力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溝通更高效。每天我們説那麼多話,如果我們能自己找個空當,把我們説的話放在心頭玩味一番的?“我為什麼説出這句話?”“我為什麼會用這個態度説?”沒事就想想這些,就會發現,我們心裏其實藏了很多我們自己都沒搞清楚的東西。這些東西藏在我們的話裏,從我們的嘴巴説出去了,變成別人評價我們的依據。如果我們稍加玩味我們的説話內容和説話方式,會比較懂得別人是怎麼形成對我們的印象、怎樣定位我們在他們人生中所佔的比重。如果,我們練習,把我們相信的事和我們説的話儘量變成一體,那我們比較可能因為説話謹慎,而成為一個謹慎的人;或者因為注意説話的品位,而成為有品位的人;或者,因為訓練自己好好傾聽,而終於變成一個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的人。

“把説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是蔡康永在序中的第一句話。他認為從我們嘴巴説出去的話,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別人評價我們的依據,不可小看,如果稍加玩味自己説話的內容和説話的方式,會比較懂得別人是怎麼形成對自己的印象、怎樣定位我們在他人的心中該佔的比重。不同於其他的口才類書籍,這本書沒有説教分明的模式,不過多強調語言的藝術性技巧性,而是把注意力放到給別人的感受上。通過一個個虛構卻又貼近生活的小故事讓人明白不用能説會道,不用假裝深度,只需懂得傾聽,懂得欣賞,已經是與人交流的一種美德。而與人交流,也無所謂“良心”、“靈魂”這類高貴字眼,太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推心置腹的“感覺”,而不是生死之交!懂得説話不僅可以交到好友,也有可能化干戈為玉帛,化敵人為朋友,如此有利的投資,又何樂而不為呢?讀起來簡單親切。

當然,説話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不是單憑學人家的就能完全掌握,通過這本書可以學到一些對説話之道的捷徑,但更多的是要我們在生活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中多方面去學習和體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同什麼人説話,講什麼話,要真正做到不是件容易的事。我還要好好揣摩和學習蔡康永所謂的説話之道的真意。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9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總認為培根是一個貪慕榮華富貴的虛浮小人,他為了名利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通過讀《培根隨筆》一書,我才瞭解到了真正的他。讀了《培根隨筆》後,我才發現了另一個與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了他對哲學的執着,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度。我恍然明白:“噢!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培根!”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論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開這文章中寫的都是美、德兼備的男性帝王不説,這則是一篇關於“美”的經典之作。它着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展開評述。“善猶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於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宜人。”不錯,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內涵,光有外表,只是一個軀殼,行屍走肉,又怎麼能算得上是美麗呢?所以,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培根的一生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着社會的進步。培根的隨筆集,對我來説就像是一位人生的導師,每當我的思想陷入迷局之時,總能為我點破玄機,柳暗花明,又見一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培根隨筆》正是像這階梯一般,破除一片又一片的迷霧,引領着人們向真理進發。

讀完這書後,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0

月光下,一盞温馨的枱燈,散發出一縷光芒,輕輕柔柔池灑在我的臉上,我翻開了曹文軒的《蜻蜓眼》,閲讀着,感動着。

這本書以太爺爺臨死時叮囑他的外國兒媳奧莎妮永遠守護的項鍊——蜻蜓眼為線索,勾勒出了奧莎妮一家在上海的相扶相幫、相濡以沫的動人場景。

濃濃的愛在文字中流淌。聽,臨終時,太爺爺用十分微弱的聲音叮囑奶奶:“奧莎妮,永遠也不要讓它們離開你!”太爺爺的手無力的落下了,但目光卻一直停留在奶奶的身上。她聽到來自太爺爺內心深處的一句話:“奧莎妮,拜託了……”它們就是太爺爺在奧莎妮與爺爺結婚時給她的一條珍貴項鍊——蜻蜓眼。這是爺爺愛的見證,太爺爺愛的傳承。我的心間不禁泛起了愛的漣漪,陽光拂過,有一種暖意從指尖散開,一直流遍全身,晶瑩的淚花在我的眼眶裏閃爍。

看,在那個日本侵略上海的特殊年代,奧莎妮的異國血統成為家族災難的來源。這天,一夥人突然衝進屋裏,搶劫了一番,還把奶奶最珍愛的蜻蜓眼給奪走了。此後,一家人便開始了尋找之路。知道了搶奪者家的位置,大伯、大姑、小姑,二伯和小叔一一上門拜訪,苦苦哀求,可還是不肯交還。最後,外公只好把他最好的六幅畫統統給了他,才得以討回了蜻蜓眼。為了找回蜻蜓眼,奧莎妮的家人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可看到奧莎妮欣喜的臉龐時,他們一點兒也不覺得辛苦,感到做什麼都值得。他們之間的親情可真是牢固呀。不知不覺中,敬佩之情像一泓暖泉,流淌在我的心頭……

而生活中,也有許多愛。街上,兩個老人手挽着手,一起散步在黃昏的夕陽下,暮色為他們的身影勾勒了一幅温馨的畫面。雖然兩個人都穿着破舊的衣裳,雖然歲月的侵蝕讓他們的臉上佈滿皺紋,但他們的臉上永遠洋溢着幸福滿足的笑容。

愛是傳承,愛是互助,愛是相守。我想,無論是書中的奧莎妮,還是生活中的老夫妻,他們都懂得愛的真諦。這時,夜晚的月光又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地撫着我的臉龐,靜靜地凝望着這本書頁……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1

“魔鬼就在細節中”,這句話我也知道,小事確實比天大——儘管我們並不知道天有多大。現代社會裏,工業化、商業化、信息化,要多大有多大,要多複雜有多複雜。我們從哪兒入手,從哪兒做起?如何把我們從傳統的農業社會推進到現代社會?國民素質和制度安排,哪一個更重要?本書給我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我只對抽象的文字敏感,算是隻看了“半”本書。但收穫一點也不比別的書少。篇幅短小的文字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功力。

作者看西方,説中國,我們的差距其實是社會階段的差距,是國民素質和制度安排的差距。

小事,很多時候是習慣。我們農業社會裏其實不是什麼“精耕細作”,而絕對是“粗放式”的。早收割一天與晚收割一天沒什麼不同,“深耕一寸”也並不等於“上糞”。所以,“差不多”和“將就”成了我們的習慣,馬馬虎虎是我們的第二天性。而大工業化要求精確,要準確無誤,“釘是釘,卯是卯”。因為,“差之毫釐”就要“謬以千里”,這一點都不是誇張。

在農業社會,我們雖不是小國寡民,但也幾乎“老死不相往來”。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註定了我們以“萬事不求人”為榮。而在商業社會,分工與交換是最基本的生產方式,也是生存方式。“商業”就是要以“商”為業,如何與他人相處就成了我們的時代難題。(民主就是協商的結果,正如易中天所説的,我們沒有協商的傳統,民主就難了。)我們的道德,仁愛是有等級的,只是自己集團的道德,對集團之外的,則不用講道德。所以我們有私德,沒公德,遺笑全球。

也説説身邊的小事吧。

其一,這幾天監考,發現有幾十個學生要到我們考試這個教師上自習,而我們在考試,悵然而歸。我以前也有許多次這樣的經歷:興致勃勃地去學習,跑了好幾個教室,都被佔用,“沮喪之中包含了大量的憤怒”,學習的激情早就煙消雲散了。8年前我在北大,就看到他們每一棟教學樓的門前都有教室佔用情況分佈表,標得清清楚楚,學生一目瞭然,而後選擇自習的地點。教室佔用情況分佈表如有變化,會醒目地標註,以提醒使用者。而我們,就差這麼一小步,就謬以萬里了。

如果我早知道此王力是彼王力,我或許就不看這本書了。我對策劃人的印象實在是太壞,他們就是中國人“小智小慧”的代表,總是把損招當作“創意”,使“不要臉”大行其道,把我們殘存的信任摧殘殆盡。

如今,中國策劃人的鼻祖讓我刮目相看。但願他能改變我們的“策劃之道”。

還是阿憶説得好:“絕不氣餒,在未來的歲月中,一邊做着合理的小事一邊耐心地等待。”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2

《史記》讀至此,我就知道該停下來寫點什麼了,或許,不單單是為了我心目中英雄——他,還有他的她吧!他是項羽,他喚他的她為“虞姬”。

於是我穿越這千年蹉跎歲月的層層阻擋,走進與司馬遷一起塵封的那一冊汗青,走進只屬於他與她的那個夜晚,走近他與她於亂世之中的那段並不倉促的對白。

我來的那個夜晚,垓下有一個出人意料的好月色。只是,無論是垓下還是天下,楚霸王的夜晚都來得太早了。

月色初上,寂靜了這一片狼藉的戰場。項王的烏騅馬靜靜地立在帳外,與曠野裏的風一起陷入伸手可觸的落寞之中。身經百戰的項王轉身進帳的那一刻,留給身後的明月一個過於落寞的背影,一如他的沉默無言。他累了,是的,他太累了,以至於可以暫時忘記這還是楚漢爭雄的一片殺場。

“王,你回來了!”

虞姬迎了上去,卻心疼的一眼看穿了他眼中一望無際的孤獨。

項王笑了笑,沒有解下戰甲,就徑直上了牀。帳裏的燈越發亮了,是了,夜又深了。

不久,項王就睡着了,不知夢中他又回到了他昔日的戰場,獨擋着千軍萬馬,還是回又到了他與她的初見,碧月映西樓,總之他笑了,並且用一個充滿孩子氣的聲音輕喚:“虞姬!虞姬!”

坐在他身邊的虞姬徵了一下,一滴淚不經意落到了她的王的臉上,睡夢中的項王並沒有被驚醒。虞姬充滿愛憐地輕輕地為她的王拭去。

“王,我在啊!王,我怎會離你而去?”

帳外歌聲驟起,楚韻獨有的相思與纏綿似一味温柔的毒藥,餵給每一個站在帳外的士兵。虞姬站起,於倉皇的夜色中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或許,這一仗真的不用再打了,勝負之數,任何一個人都已瞭然於胸,她又憑什麼不知道。

項王醒了,他明白這歌聲意味着什麼,他自己尚且無法抵禦,又憑什麼要求他的士兵。在那一片交織的楚歌聲中項王為自己默默地置了酒。連眼神的交流都不需要了,虞姬則拔出項王的佩劍舞動起來,舞出這個英雄末路的曠世悲涼。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王擊案緩歌,把每一個字都敲進了虞姬的心裏。

虞姬啊!我該拿你怎麼辦啊?她的王落淚了,面對着千軍萬馬這紅塵的戰場,他可以稱王,面對着他最心愛的女人,他卻落淚了。

而虞姬,這個處於亂世的女子,此刻卻出奇的清醒了,因為她可以允許她的王失敗,卻不允許她的王絕望。他是她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神,所以她不願給他倒下的機會。

這一支舞所擁有的決絕和悲壯已遠遠凌駕於她的西楚霸王之上,因為這是一支死亡之舞。舞的盡頭,燈滅了,虞姬倒下來,帶着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男人的最後的一絲牽掛。

“虞姬!”他抱着她,淚如雨下。

他忽然明白,原來這場戰爭一被開始就不再只屬於他,也屬於她。

“王,你的劍。”她説,“突圍吧!”

他哽咽着,接過劍,不去看她的眼睛,卻終究點了點頭。

突圍?沒有你,我的突圍又在哪裏?

帳外,敵人的號角已然響起,他的對手是誰,再也不重要了。失去牽掛的項王變得無比強悍,又變得無比絕望。而他留給她的那個點頭,是男人給女人的一個永遠無法兑現的諾言。

項王又跨上了他的烏騅馬,一如他的第一次出征,戰馬還在嘶鳴,而手中的劍卻早已折斷了。他將走近了他歷史的最後一個篇章,帶着一個王者的所有未卜和必然。

我知道,我只是一個多情的旁觀者,我可以穿越千年的歷史,卻無力改變這個故事應有的結局。

王的她死了,她的王也會死,縱然上天還會給他一次機會。

好想看看烏江,看看烏江上那個如血的殘陽,看看那個最後一刻仍然固執於“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的男人的臉上的最後一份堅毅。

他註定是英雄,卻註定得不到天下,但他與她卻曾經擁有唯一的彼此,這就夠了。

我歎了一口氣,知道逃不出歷史的黑字白紙,只好重重地合上了翻開的汗青。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3

讀了李吉娜老師上傳的《暴雨篩》我突然想起了上次我發的那篇博客裏的一句話:我和侯老師説:“這學期的骨幹班活動有點像南爭北戰。”侯老師意味深長地説:“誰能在這南爭北戰中堅持下來,也許誰就是最後的成功者。”是啊,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原來骨幹班活動也像篩子一樣在篩人啊!

我一直在盡力堅持着去參加骨幹班的活動,只是有時學校裏確實有重要任務的時候實在走不開了就沒法去了,但每次心中都有一種點點遺憾又沒辦法的感覺。

這次骨幹班活動又聽侯老師説我們骨幹班快結束了,又有一絲不捨的感覺。覺得自己在這個班裏的鍛鍊還沒開始怎麼就要結束了?難道我們這屆骨幹班的學員沒有鋭意班嗎?本來平常就已經埋在學校繁忙的工作當中了,學習的機會很少,而且在自己身邊像侯老師這樣總在自己耳邊循循善誘勸學的師長又不多。希望以後還有學習的機會。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4

原來,我沒有讀過《貓武士》系列圖書時,還以為是男生們看的恐怖武打小説。可是讀罷《貓武士之呼喚野性》,我便對此有了新的看法——

寵物貓拉斯特發現主人家的花園外有着一片森林,森林深處住着雷、風、影、河四個有野貓組成的族羣它們繼承武士祖先遺訓共統治森林,為了生存彼此戰爭。拉斯特加入雷族,成為學徒,得名“火爪”(成為武士後取名“火心”)。在那火爪認識了同為學徒的火爪和灰爪。火爪從每天無憂無慮、坐享清閒、衣食無憂的寵物貓變成了自謀生息、堅韌頑強、為了生存到處拼搏的武士,成為武士後它學到了很多很多。

這本書向我們展現了大自然裏動物們為了生存而發生你死我活的戰爭。多麼可怕的戰爭呀,這讓我聯想到了我的生活,那是多麼平靜和諧呀,“戰爭”和“生存”對我來説是那樣的陌生。書中的野貓族羣個個互相殘殺,它們為了生存;為了擴張領地;為了爭奪食物。在野貓族羣裏如果一個族的食物短缺,就必須冒着險到另一個族的領地裏捕獵,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撕成碎片。

我的生活呢?整天無憂無慮,衣食無憂,根本就不用為“生存”擔心。如果餓了,就去超市裏買現成的吃;如果累了,就躺到自家小牀上休息;如果害怕了退縮了,還有人來安慰我鼓勵我。有一次吃零食,我嫌那包餅乾不好吃,居然把還沒吃完的餅乾盒一起塞到了垃圾桶裏……想想我乾的那些“好事”真感到有些羞愧。

讀了《貓武士之呼喚野性》,它讓我知道了人世間的醜惡是非;讓我知道了以後不能再浪費食物,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勇敢;什麼是友誼;什麼是忠誠。這本書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珍惜眼前的事物,感受人間的美好吧!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5

在寒假的時候別人推薦我讀一本書,開始還沒怎麼在意,讀了以後就漸漸喜歡上這本書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很大。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傑出作品。講述了一位前途無量的青年水手,遭人陷害,含冤入獄。在監獄裏呆了十四年後,他經人指點,找到了一筆財寶,成了億萬富翁。他自稱基督山伯爵,對有恩與他的人湧泉相報,對那些迫害他的人進行報復。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得不佩服主人公的忍耐力。中國有一句俗話:“君子報中國有一句俗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想小説的主人公也是這麼認為的。他能在跟不共戴天的仇人談笑風生,忍耐力是遠非一般人能比的。

在看完了整本書後,觸動我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直到天主垂允為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到來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這五個字內‘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小説的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在最艱苦的時刻,也是靠着這個信念支撐過去的。愛德蒙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他一直等待檢察官出現,判定他無罪。然而他所等待的人並沒有出現,他所期盼的事也沒有發生,他開始失望了,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對遠方等待他的未婚妻的思念,成了他支撐他活下去的希望。

”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凝聚着大仲馬智慧的小説中學到的兩個詞。我也很崇拜基督山伯爵,在逆境中並沒有自暴自棄。有失望,但他很快找到了他活下去的信念。我覺得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樣,用這兩個詞達到我的人生目標。

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

蔡康永的説話之道讀後感 篇16

一提到狐狸,大家肯定會想到許多上當受騙的故事,如狐假虎威等。覺的狐狸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我看完沈安溪寫的《再被狐狸騙一次》後,對狐狸有了新的看法。

公狐為了救孩子和母狐,不顧性命,扯斷了自己的腿,露出了白森森的骨頭,血一下子流了出來,彷彿在説:“我真的受了重傷,真的跑不動了,快來追我吧!”作者知道公狐在故伎重演,是要把作者引開狐狸窩,好讓孩子和母狐到安全地帶。作者被公狐的責任心感動了,故意上當,讓母狐和它的孩子安全的離開,公狐自己卻死在了草地上。

我被公狐這種不惜犧牲自己性命救母狐和小狐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它對家庭的責任心和對孩子的愛心。這讓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工作不就是想給我一個好環境,讓我快樂成長嗎?有一次,晚上11點左右我突發高燒,爸爸媽媽不顧一天的辛勞,連忙把我送到醫院,在醫院打了一夜的吊針,直到早上5點才回到家。爸爸不顧一夜沒有閤眼匆忙上班去了。媽媽則趕忙向領導請假在家照顧我。經過幾天的治療和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我的病好了。可他們的行為不是和公狐一樣的負責嗎?還有,爸媽平時很節省,吃飯穿衣都很樸素,但他們在我的學習上卻很大方,他們想方設法讓我轉到市裏好的學校就讀,並且媽媽不怕回家工作往返的辛勞,不惜花錢租房,也要讓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問世間最偉大的愛是什麼?那一定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4ppow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