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通用17篇)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通用17篇)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

今天,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這一篇名着,因為自從買上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後,一直還沒有來得及讀,幸好有了這個很長的暑假,才讓我讀到了這麼好的書。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通用17篇)

本篇小説主要從黃巾起義,終於到了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鋭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

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裏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裏面的諸葛亮。

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卧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北伐前線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要學習他的“忠”字,他是認定了劉備,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想起當日本人向我們的國家進攻時,我們中國人可是出了不少漢奸,諸葛亮就像是當時跟着共產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那個人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的朋友或戰友,在那麼險惡的時期裏,他能那樣的忠義,真是不簡單!

説點兒難聽的,如果説咱們世界又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那時還會有幾個站在自己國家的,不跑向科技發達的國家的(尤其是那些小的國家),恐怕那時就屈指可數了吧!

所以我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為了那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戰友和朋友的人。

從這本名着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阿斗的江山--白送”。

最後,我要説,《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三得呀!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2

《三國演義》裏有很多人物,其中我最喜歡關羽,最不喜歡劉備。

關羽他“義“字當頭,對劉備忠心無二。即使曹操給了他很多的好處,但他只認兄弟情義,堅決要回去。他有過五關斬六將的英勇,就這一回就體現出了關羽非常好戰,殺了六位大將。

我最不喜歡《三國演義》裏的劉備,他非常狡猾,比較虛偽。

劉備不講義氣,桃園三結義時,他口口聲聲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他根本就沒做到。

《三國演義》裏的還有很多奸臣和忠臣,但關羽才是真正忠臣,我最喜歡他。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3

《三國演義》這本書,剛剛看到他就對他情有獨鍾。已經看了他幾遍了,可還是百讀不厭。《三國演義》中的每一個故事對於我來説就是一次體驗,每一頁就是另一個世界。《三國演義》對於我來説就是一次奇妙的體驗。這也許就是我這麼愛讀三國演義的原因所在吧。

當我每看見一個又一個人物時,我都會興奮的在他名字加一個形容詞,比如:機智聰明的諸葛亮,勤奮好學的劉備,俠腸義膽的關羽,武功高深的趙雲,膽小怕事的劉禪,一代奸雄的曹操,多才多藝的周瑜……

其中不只是人物,其中的36個故事更是讓我陶醉不已:《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顧茅廬》,《孔明借東風》,《趙雲三進三出》,《孔明三氣周瑜》……

在其中我最喜歡的事例是《七步詩》,《七步詩》主要講述了的是,曹丕繼承曹操的王位後,對曹植的才智感到十分的嫉妒,並且又怕曹植奪走他的皇位。打算把曹植直接斬殺掉,可是後面他又想到,我和曹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如果我直接斬殺他,可能會留下罵名。所以曹丕便然曹植在七步以內吟誦出一首詩。曹植便接機寫了一首詩用來諷刺曹植和曹丕兄弟之間的關係,可沒想這首詩卻因此流傳千古。

讀完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知道了兄弟是和睦相處的,不然就不會有好結果,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和自己的兄弟,朋友不要發生矛盾。同時我也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曹植是一位有雄才大略,才華橫溢的詩人。不僅如此我還感受到曹丕的陰險狡詐,不敢和曹植光明正大的PK,而在背後搞一些小偷小摸。

雖然如此,可我在《三國演義》最喜歡的人物卻不是曹植,而是趙雲。

我喜歡趙雲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他嘵勇善戰。就比如他三進三出曹營,想想曹營中至少也是有十萬多兵馬的吧,可是趙雲一個人卻三進三出曹營,無人能敵,雖然不能説是毫髮無損的出來,但至少沒有一個人能攔得住他。我覺得不是曹軍太弱,而是趙雲太厲害。二是膽識過人,還是拿三進三出這件事來講吧。你想想,十萬多人呀,多麼恐怖的數字,而趙雲卻敢在十萬多人中救一個和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嬰兒,這是要多大的膽呀。三是因為他這個人非常耿直,就比如:劉備要伐孫權,劉備問他有何意見?他毫不猶豫的説“:我不贊同。”

所以説他比較耿直。而且這也再次證明他膽識過人,王上都已經想好的事他敢站出來反對。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4

近期我讀了中國古內四大名著之一——由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使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講述了在三國時期,三個大國:魏、蜀、吳中的明徵暗鬥,但最終全歸於晉國。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聰明機智。

當讀過諸葛亮草船借箭後,我的心為這一震。三天吶,三天內交出十萬支箭,那要動用多少人手才行呢?但諸葛亮第一天沒有行動,第二天沒有行動。我暗暗地為他捏了一把冷汗,他可是立了軍令狀,三天交不出箭可就要人頭落地了,一代英才就這樣死了嗎?還是他另有妙計?往下看,第三天四更有毋分,諸葛亮終於行動了,但他只是用草船,我心想:這跟箭又有什麼關係呢?我也像魯肅一樣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我急不可待地往下看,原來諸葛早有妙計,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諸葛亮可真是聰明絕頂啊!

當讀完諸葛亮空城退敵後,我不禁呼道:“妙計,妙計!”雖然馬謖自負失街亭,但諸葛亮則膽大心細,以空城退城外百萬之兵,這一計不傷一兵一卒,用得妙,用得巧,用得準,司馬懿也是對孔明心有餘悸,不敢冒然進攻,可見諸葛亮做事情小心謹慎,熟知敵人的弱點。

讀過《三國演義》之後,我會向諸葛亮學習,多讀一些書,多積累一些知識,熱愛自己的國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的國家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許多重擔還等着我們去挑,我們應該熱愛國旗、國徽,熱愛祖國美麗的一山一水,絕對不容許任何外來勢力干涉我們的內政,絕對不容許敵人侵犯我們神聖的領土,長大後用我的滿腔熱情去報效祖國。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5

寒假到了,我這個“小書蟲”可得多讀一些書。這不,爸爸給了我一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吸引了我的眼球。這本書講述了東漢末年,風雲並起、三國鼎立的故事。書中有許多英雄豪傑: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古道熱血的張飛、亂世的奸雄曹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忠義勇敢的關羽——

《三國演義》第一回就説的是關羽與劉備、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又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刮骨療傷而毅然鎮定。他那勇敢忠義的品質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但是《三國演義》裏最聰明的人物還要屬諸葛亮。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便一心一意地輔佐劉備,奪荊州,出謀劃策使孫劉聯姻。他真是神機妙算: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我反覆讀了許多遍——諸葛亮死後還用木像嚇退了司馬懿。他的機智可是令常人望塵而莫及的呀!魯迅先生曾經在《中國小説史略》中這樣評價諸葛亮:“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諸葛亮最令我佩服!

諸葛亮説過“怠慢則不能勵精”,我以此為座右銘,時時刻刻都告誡自己做事要快些,不能拖拉,慢了就做不好了。以前,我是一個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我常常拖到一個小時寫完。但我認識了諸葛亮之後便立志做一個像他一樣做事迅速的人,把做事拖拉的壞毛病改了。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還讓我得到了許多啟示——我要像關羽一樣忠義勇敢;像劉備一樣重情重義;像趙雲一樣忠心耿耿……這本書,真對我有益!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6

翻開《三國演義》,我像回到了東漢末年,我與關公一起過關斬將,與孔明一起神機妙算,與趙子龍一起勇鬥長阪坡。這一路上,我認識了大仁大義的劉備,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英勇無敵的關羽,疑心重重的曹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最讓我佩服。他是智與忠的典型,賢相的化身。他運籌帷幄,決戰千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首先,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知識淵博,才識過人。在茅廬時,他心繫天下,對當時的形勢有着深入的觀察與研究。走出茅廬後,他用兵如神,處事果斷,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幾乎戰無不勝。在我的心目中,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其次,諸葛亮的忠誠也堪稱絕唱。他忠心耿耿幫助劉備白手起家,打出三分天下。劉備死後他臨危受命,勵精圖治,由於操勞過度,病死在五丈原軍中,終年五十四歲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

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諸葛亮也有失誤,他錯用馬謖,大意失街亭。使蜀漢受到了很大的損傷。他事無鉅細,件件親為,小事抓多了,勢必會影響大事。最後,心力交瘁,勞累而死。

從諸葛亮的身上,我學會了很多優秀的品質和做人的道理。而他的失誤使我想到了“吾日三省吾身。”連諸葛亮這樣的奇能異士都有失誤,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不要因為考試的一點失誤而灰心,也不要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不要做最完美的,我們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好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每當這首《臨江仙》出現在我的視野裏,我就會聯想到四大名着之一——《三國演義》。

奸詐的曹操,仁義的劉備,心胸狹窄的周瑜,謹慎的孔明,勇猛的張飛,獻帝的昏庸。書中有上百個人物,每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都刻畫地淋漓盡致。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這使周瑜非常的嫉妒。於是他對諸葛亮説:“在水上打仗是最好的兵器就是弓箭,如果你不能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如果不能完成就要嚴懲。”但是諸葛亮並不驚慌,他憑自己的智慧和學識。在一個大霧瀰漫的早上,向曹操“借”了十萬餘支箭,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還有一次,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國大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裏。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驚慌失措,面如土色。只有諸葛亮鎮定自若,他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位大臣説:“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叫司馬懿退兵。”再後來,諸葛亮叫人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在大街上掃地。而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着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慢慢彈起琴來。因為司馬懿多疑的性格,導致他以為城內有埋伏,便撤軍了。可見諸葛亮能利用敵軍的性格特點來作戰這一舉動是多麼的聰明呀!

其次,我喜歡的就是關羽。

關羽,字雲長。他有勇有謀,武藝驚人。“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温酒斬華雄”無不顯出關羽的英勇。關羽的忠,驚天地,泣鬼神。“身在曹營心在漢”流芳千古。書中記載:“曹操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以為己用,所以待之甚厚”,既如此,仍未能收得關羽之心。後有人以詩歎曰:“奸相枉將虛禮待,豈知關羽不降曹。”關羽的氣,驚心動魄。“刮骨療傷”時的非凡氣概,歷代傳頌。書載:“華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者,皆面失色,關公飲酒食肉,談笑奕棋,全無痛苦之色。”雖然華佗醫術高明,但能忍受這種痛楚而又不顯形於色的實數罕見。

在三國演義裏,雖有英勇的人,但也有奸詐的人。曹操就是其中一個,他雖被稱為奸雄,但他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説:“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矇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可以説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可以統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因為周瑜的一個小計策,而失去了蔡瑁、張允那麼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為他提供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三國演義》——值得一讀!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8

讀了《三國演義》後,我懂得了一個歷史規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認識了三國時代羣雄割據互相殘殺的歷史背景,令人驚心動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先有董卓、袁術稱帝后都失敗。此時,曹操袁紹兩雄崛起。但於200年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曹操平定北方後,南下欲一統河山,此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孔明出山,又於孫權聯手,以周瑜之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於是三國鼎立的之勢逐漸形成。繼而劉備又用龐統之計奪取西南五十餘州,與東吳達成聯盟,後因關羽失荊州被孫家斬首,張飛遇害。劉備冒然絕定討伐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逃亡白帝城故世。諸葛亮受先主之託南征北戰,七擒孟獲,七出祁山終未成功,病逝五丈原。263年蜀國劉禪因荒廢政事終止滅國。265年司馬氏專政,廢曹家,自稱帝,改國號為晉,司馬炎即晉武帝。蜀國已滅,吳國可謂脣亡齒寒,280年降孫皓,三國遂一統歸晉。

讀了這本書我不禁為關羽的勇武而感到讚歎,為趙雲的忠誠和武功高強而感到佩服,還為諸葛亮的聰明機智而心曠神怡。我要想這些英雄們學習,學習趙子龍單騎救主的精神,學習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追隨劉備的精神,更重要的學習諸葛亮的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品質和他七擒孟獲的仁愛之心。我崇拜他們愛戴他們通過他們來克服我內心潛在的缺點。這些英雄們的實際我不會忘記甚至時時刻刻都會蕩在我的心中……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9

最近,錢老師推薦我們讀《三國演義》,説這本書很好,描寫得很生動,值得我們讀一讀。我一聽,心裏癢癢的,恨不得立馬衝到家中去吸《三國演義》那甘甜的汁液。

好不容易到了放學,我一腳踹開門,衝進書房,從舊書堆裏去把它挖了出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看得五體投地。那老羅寫得確實妙,特別是那“關羽敗走麥城”一回,感動得我都要流下眼淚了。那關羽練得一身好武功,曾經為劉備打下多少座城池,斬過多少個地方將領,曹操為了讓關羽歸順自己,給了關羽多少兩金子,多少座豪宅,可關羽面對這些厚禮不為所動,反而起身對曹操説:“吾一生跟着主公南征北戰,曾桃園結義,吾是不會拋棄主公的。”可到頭來,關羽被孫權的軍隊圍攻麥城,關羽應士兵少,被孫權活捉了過去。臨死前,孫權還説:“你只要歸順我國,可饒你不死,還可以給你高官厚祿。”可關羽卻説:“要殺要剮隨便你,可要吾做個叛國之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那聲音多麼響亮、多麼堅決啊!孫權聽了惱羞成怒,命令手下把關羽宰了。一個英雄就這樣悄然無聲地離開人間。

還有諸葛亮在五丈原那一回,我也感動得流下了熱淚。諸葛亮一生清正廉潔,不圖錢財,本應該輔助劉備一統天下,可最後,誰都想不到,劉備自己最後卻是被自己的得力助手魏延害死的。這使我對諸葛亮的死非常敬佩,也非常惋惜。敬佩的是諸葛亮為國捐軀,為國身亡,是常人沒有的。惋惜的是一代豪傑就這樣消逝了。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0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小説,這本小説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後,就成了一本中外聞名的巨着,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為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户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閲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説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盪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量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説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為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為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為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為之出頭,張飛才會由温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為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瞭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1

四年級,我有了這一書,使我對書中人物典故有了更深的瞭解。像“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氣周瑜”、“官渡之戰”我都能耳熟能詳,我還非常佩服書上的人物。

我佩服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足智多謀。“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佩服劉備,因為他特別善於用人,又有仁慈之心。劉表病危時,諸葛亮建議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好有一個安身之處,但劉備一再推辭,死也不肯……

我佩服關雲長,因為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殺死袁紹二位猛將顏良以及文丑,又過無關,斬六將,還水淹七軍,真是智勇雙全。

張飛武功也非常了得,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我更佩服趙雲,因為他在幾十萬大軍中寧願戰死,也不投降於曹操,他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欣賞關羽、張飛、趙雲的武藝,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2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鬥爭,故事非常精彩。媽媽説著名作家冰心七歲就讀完這本著作了,我今年已經八歲多了,我可不能落後,我決定在這個裏好好地讀一讀這本名作。

萬事開頭難,剛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難倒了。“東漢末年,靈帝劉宏腐敗無能,致使宦官專權,民不聊生……”書裏有好些詞我夢也沒夢到過,更別説理解了。幸虧有媽媽做我的後盾,在她的下,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這本經典鉅作。

在這本書裏,我不但瞭解到當時的歷史事件,如“三顧茅廬”、“大意失荊州”、“七擒孟獲”等,還學會了很多知識,如成語“過五關斬六將”、“身在曹營心在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有歇後語,如“劉備借荊州——一借無回頭”、“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有一些良計,如“美人計、反間計、連環計”等等。同時我認識了很多歷史人物:謙遜愛才的劉備、英勇無比的張飛、攻無不克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厚老實的魯肅、陰險狡詐的曹操……

在這麼多的人物當中,我最的就是諸葛亮了。他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有膽有識,他的“空城計”真讓人拍案叫絕。當我讀到“司馬懿來到城下,見孔明獨坐城樓,焚香操琴,他知道孔明生平謹慎,怕中計,便領兵自退”時,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我真佩服諸葛亮啊!

《三國演義》真好看!有空,我一定再看一遍!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3

若説《水滸》是一首好漢長歌;《西遊記》是一幅頑猴的漫畫;《紅樓夢》是一曲破落家族的輓歌;那麼《三國演義》則是一班將相的粉墨。

在羅貫中的筆下,誕生了許多的三國人物,有人只記得心宅仁厚的劉備;賢相諸葛亮;霸氣十足的曹操;義薄雲天的關羽,然而你們可曾記得那位勇貫三軍,氣貫長虹的常山趙雲趙子龍!

想起在那烽火狼煙的戰場,一員猛將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這一切使我想起一首描寫趙子龍的詩:血染徵袍透甲紅,亂世誰敢與爭鋒,單槍救困扶危主,惟有常山趙子龍。

襲袁紹,獨戰曹軍樹十萬人馬,暫殺曹軍大將五十七員,斬裴元紹,奪卧牛山,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拒漢水單槍寡敵眾這種種汗馬功勞,皆出自趙子龍之手!真是橫刀立馬夕陽下,一朝功成萬骨枯啊!

有人會説:趙雲文不及孔明、公謹;武不及呂布、關羽;威不及曹操、孫策;仁不及劉備、陶謙;無可敬之處,誠然,你説的也對但為什麼不能換位思考呢?趙雲武勝孔明,智勝呂布,仁勝曹操,勇勝劉備!

我讚美趙雲:道勝一籌,義勝一籌,智勝一籌,謀勝一籌,仁勝一籌,文勝一籌,武勝一籌。

雲有八勝,吾等怎能不尊,怎敢不敬。

我佩服趙雲,佩服他在戰場上無懼的膽量,佩服他在做人上高尚的精神,佩服他寧死不降的氣節,更佩服他那顧全大局的品德。

我想羅貫中筆下的三國因趙子龍而精彩。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4

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説,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説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5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他根據民間傳説和史料記載,並且結合他本人的社會實踐、生活經驗和人生感悟,進行整理、加工創作了這篇偉大的鉅著。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草船借箭。主要內容説的是:周瑜想出了一個妙計來對付曹操,他派魯肅去告訴諸葛亮。誰知,諸葛亮料事如神,早就料到了周瑜的計謀,這令周瑜心裏十分忌恨,就想找個理由把諸葛亮殺死。他派人把諸葛亮請來,説是要聯合攻打曹操的水軍。諸葛亮建議用弓箭與曹軍交戰,周瑜聽後暗自高興。周瑜要諸葛亮十天之內負責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説三天足夠了,並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向魯肅借來二十條輕快小船,用黑布把小船矇住,他命令每條船上派三十名士兵,再紮上一千多個乾草捆,排在小船兩邊。在起霧的時候,諸葛亮率眾軍接近曹軍的水寨,大聲吶喊,擂鼓震天,曹軍看到後立刻射箭,不一會草捆上扎滿了箭,諸葛亮迅速撤軍。到了岸上,諸葛亮把乾草捆上的箭拔下來,給周瑜數,果然有十萬支箭,氣的周瑜無話可説。

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出諸葛亮是個善用計謀,寬容的智者,周瑜是個心胸狹窄,善於妒嫉的人,也正因為此他才會在後來的故事裏活活氣死。我們要學習諸葛亮的聰慧,勤用腦,不要學周瑜的小雞肚腸,設計害人。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6

閲讀,是人生的引導,幫我們找到智慧的源泉。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這讓我想到了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大氣磅礴,氣勢宏偉的讚歌拉開了三國的序幕。《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以東漢末年靈武帝中平元年到晉武帝司馬炎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從黃巾之亂開始,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再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三分天下,直至三國統一歸晉的故事。

幾千年前,老子説過:“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幾千年後,法國大作家雨果説過:“謹慎是智慧的長子。”穿越不同的時空,跨越不同的國度,對謹慎的理解始終是一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總是能夠穿越古今中外,沉澱成永恆的真理。

一本書,讓我懂得那麼多,這本書也算是一個知識庫了。閒來無事,捧起一卷《三國演義》,閲讀之餘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温那一段風雲故事,數天之後感慨頗深。

讀三國,品三國,你會發現許多的人生道理,你會對人生多一份瞭解。我相信只要你翻開這本書,一定會喜歡上它。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的體會 篇17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不僅是劉備的得力助手,還是人們心中賢相的化身。

關於諸葛孔明的故事很多,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草船借箭。三天時間內拿到十萬支箭,堪稱奇蹟。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也許是算出了第三天將會有大霧,便令魯肅去"借箭".在船上,抿一口酒,坐等箭來。孔明神機妙算,巧妙利用敵人疑心重重的心理,通過擂鼓吶喊與幾隻稻草人,便輕鬆將十萬只箭"借"到手。不過,當然,有借有還。他成功在下一次的赤壁之戰中將箭全部"還"給了敵人。"神人"諸葛亮實在令我佩服不已。

"七擒孟獲"的典故也很有名。"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這麼大的自信,這麼胸有成竹,不禁令人生疑:孔明真的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孟獲再次抓回嗎?諸葛孔明的智慧與神機妙算卻真的令人驚歎,將孟獲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孟獲卻被他弄得團團轉。最終,第七次抓住孟獲時,他心服口服。終於,孟獲不再與孔明等人為敵。孔明成功的完成了上級佈置的任務——鎮壓南方人民大規模的叛亂。南方地區,又重新回到蜀漢的控制下。利用計策使對方輸得心服口服,從而投降,也不失為孔明身上的一種美德。

而舌戰羣儒,更是顯示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思緒井井有條的風采。為了與孫權聯盟,孔明隻身與魯肅前去勸説孫權,中途遭到了很多東吳謀士的責難。面對七嘴八舌的`謀士們,諸葛孔明不慌不忙的一一駁斥他們。最終,謀士們全部啞口無言;而孔明便很輕鬆地説服了孫權,形成了孫劉聯盟。諸葛亮的口才也是極好的,有了他,蜀國才得以存活下來啊!

作為劉備的謀士,孔明為匡扶蜀漢政權,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死而後已。這位神人還有着可以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同時有着救濟百姓,再創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諸葛亮足以成為我在《三國》中最喜愛的人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4g06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