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智慧引領幸福讀書心得3篇

智慧引領幸福讀書心得3篇

《智慧引領幸福》是周國平從價值觀角度叩問幸福的一本最新散文集。下面是本站帶來的智慧引領幸福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智慧引領幸福讀書心得3篇

智慧引領幸福讀書心得一:

本學期我讀了周國平先生的《智慧引領幸福》一書,雖然這本書的篇幅不長,然而卻處處閃爍着智慧的光芒,襯得上是濃縮的精華。書中的一些觀點讓我深受啟發,獲益匪淺。在此,我闡述一下我讀書過後的一些心得。

孤獨對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豐富自己的內心具有巨大的意義。孤獨給予我們一個保持和表達自己思想和個性的機會,當我們置身於喧鬧的人羣和繁忙的日常生活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我們會被他人的思想和生活的節奏牽着鼻子走,我們失去了個性,感到十分茫然和空虛。而孤獨則會讓我們與喧囂的外界暫時隔離開來,使我們不受他人思想的干擾,留給我們廣闊的思想空間,給予我們思想自由。這樣,由於與現實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我們往往會擁有一個對全新的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展現自己的思想和表達個性。同時,孤獨會給予我們舒展內心的機會,由於人是活在社會中,必然會受各種秩序規則的限制,違背這些秩序和規則,我們會受到懲罰和付出代價。為了減少付出代價,我們會約束自己的心靈,剋制自我。

而在獨處時,我們暫時遠離社會,可以解除我們加在心靈上的那枷鎖,解放我們的心靈。此外,孤獨給予我們一個對內心進行自我整合的機會。當我們獨處時,我們會和自己的靈魂相遇,我們的思維會因此活躍起來,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自我思考和反思。人生的生與死,得與失,愛與恨等一切與自己人生有關的東西都在我們的思考和反思的範圍中。在思考和反思中,我們會新建一些價值觀念,堅定原來那些正確的價值觀念,摒棄原來那些錯誤的價值觀念。在這一整合自己內心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更加豐盈,精神境界會得到提高。

相信神聖,有所敬畏這種精神狀態對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安寧有着極大的意義。在一些有濃厚宗教信仰的地區,當地的銀行並不採取安保措施,但幾乎沒有發生針對銀行的搶劫和盜竊事件。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相信神聖,有所敬畏的人心中會有一定的行為界限和標準,當自己的行為逾越這種行為界限和標準,他會覺得褻瀆了心中的神聖,喪失了基本的人格,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嚴,為此感到羞愧和惶恐,收到自己心靈上的莫大的譴責。因此,如果這些人幹了壞事,即使沒有受到外在的懲罰,他們也會在內心付出巨大的心理代價,而這種代價往往要比外在的懲罰更加巨大。

所以,考慮到巨大的心理代價,他們不輕易或不幹壞事,這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而不相信神聖,無所敬畏的人心中無所謂的信仰,沒有行為標準,歪曲是非,顛倒黑白,為所欲為。只要他們能逃過外在的懲罰,他們會在光天化日之下幹任何惡事,欺負和迫害無辜的弱者。這種不相信神聖,無所畏懼的精神狀態外露的話則表現為搶劫,盜竊,姦淫和殺人。內斂的話則表現為對他人生命的漠視,見死不救,無動於衷。這些都會破壞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相信神聖,有所敬畏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心理狀態,更是約束自我和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心靈碼尺。

當今時代是盛產新聞人物的時代,但未必是盛產名人的時代。名人何以能成為名人?因為名人寫下不朽的著作或立下豐功偉績。然而,在當下,要成為人所周知的新聞人物並不需這樣做。由於現代的大眾媒體迅速發展,它能吸引較為廣泛的人羣的注意力。此時,只要你能做一些標新立異,與常人所不同的事情,就可以成為新聞人物。這也是鳳姐,犀利哥等人可成名以及一些專家學者在媒體上發表奇特言論的原因。而出名的效益又是巨大的,例如可獲得經濟和名譽上的效益,這會吸引更多的人通過奇特的言行來成為新聞人物。但這些行為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什麼?恐怕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小丑般的可笑的言行,供我們在茶餘飯後娛樂和消遣。並不會像名人留下不朽著作和豐功偉績,給世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讓世人的精神境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此,倘若我們的社會的新聞人物不斷增加,無聊趣味不斷增多,而名人卻不斷減少,我們的社會也必將成為高貴精神匱乏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即使經濟發展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一些原本是荒無人煙的地區早已高樓拔起,城鎮數量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加。然而,令人可悲的是,一些地區的特色建築和文化傳統被一些城市規劃者視為城市化的障礙,因而被抹去了。漸漸地,中國的城市變得千篇一律,城市的個性不斷喪失。當人們走進一個城市時,人們已很難分辨這裏是哪裏了,因為目之所及,都只不過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罷了,特色建築和文化傳統卻全然不見了。城市個性的喪失,那麼意味着一個城市的獨特精神也喪失了,其身份標籤也不復存在,那這樣的城市即使再繁華,也只是徒有華麗外表的空殼。而這個城市的居民,再也找不到在這個城市居住時所擁有的家的感覺,漸漸地,他們會感覺到,他們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外鄉人,成為了這個城市無家可歸的流浪兒。那麼,城市化後,人們的幸福感會增加嗎?

《智慧引領幸福》一書讓我的視野得到開闊,心靈得到洗禮。我將在今後把讀過該書後的一些心得應用於我的學習和工作中,從而使我的生活和人生更加精彩。

智慧引領幸福讀書心得二:

幸福是一種能力,掌控這種能力在於自己內心力量的強大。肉體只會有快感,不會有幸福感,只有靈魂是享受幸福的“器官”。期中金錢最多隻是獲得幸福的條件之一,永遠不是充分條件,永遠不能成為直接的幸福。快樂是幸福的衡量標準尺度之一,快樂應該不是單一的、短暫的、完全依賴外部條件的,而應該是豐富的持久的,自己精神世界的豐富是獲得持久快樂的基礎,也是擁有幸福的一種能力。

第二輯他談到了享受生命。這一點毋庸置疑。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熱愛生命,即使熱愛生命也不一定懂得享受生命。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卻不時的在殘害自己的生命,抽煙、酗酒、不講衞生、超負荷工作等等。的確如此,我們有幾個人能在工作生活之餘反思一下我們在熱愛我們的生命,在享受我們的生命嗎?讓生命迴歸單純,拋棄一些世俗的東西,每天跑跑步,活躍一下身心,每星期去郊遊一次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你的心胸也將闊達。

神聖的休息日。反問自己?你有周末嗎?你的週末在放鬆,在讀書,在郊遊,在會客,在愉悦身體嗎?現在社會加班,超負荷工作已經是一種常態,然而如果僅僅是工作狂,僅僅為了加班費而加班,為了忙碌而忙碌,那我們反省一下自己,這是自己想要的工作生活狀態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工作,工作就是一件自己的事業,需要自己用心來經營而不是用精力,用加班來為完成工作而工作。我們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一定會發現一些人每天都快樂的工作,而也有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30歲卻有80歲的心態。在忙碌中保持自己內心的從容。摘自 轉載請保留此出處,謝謝。

説到財富與幸福。很多人都知道財富並不代表着幸福。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滲透期中的內涵那。之前跟一位老教師交流,説道財富問題。感觸很深,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説,財富不是問題,只要學會等待。這也是一個人的心態問題。財富不是與生俱來的,死也不能帶走。幸福就是找一個喜歡的和喜歡你的人,互相愛對方的性靈。每天充實而快樂,而不是為了金錢,權利而互相勾心鬥角。就像聖經裏説的幸福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每個人都要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尋找自己的幸福。

學會用智慧引領我們的人生吧。

智慧引領幸福讀書心得三:

自從汪洋書記於中共廣東省委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上提出建設幸福廣東,讓人民羣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過上好日子,增強幸福感以來,一時間,“幸福”不再僅僅只是某一個人自己的事,而是各級政府、領導班子的工作重心和奮鬥方向。

是的,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的物質生活內容已是極大豐富這點絕對不容置疑。我們的居家日子越過越滋潤,個性色彩越來越張揚,生活方式絢麗多姿,生存信條百家爭鳴。科技進步的成果讓置身其中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目共睹並分享其成,但伴之同行的卻是人們的心理壓力的日益增大,精神世界的日漸空虛,在這時候從省政府的層面上提出要建設幸福廣東,增強人們的幸福感,於我而言,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振奮和崇敬。

正如周國平先生在其最新出版的《智慧引領幸福》這本書中的所言“在世上一切東西中,好像只有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東西。你去問人們,想不想結婚、生孩子,或者想不想上大學、經商、出國,肯定會得到不同的回答,可是,如果你問想不想幸福,大約沒有人會拒絕。而且,之所以有些人不想生孩子或經商等等,原因正在於他們認為這些東西並不能使他們幸福。想要這些東西的人則認為它們能夠帶來幸福,或至少是獲得幸福的手段之一。”

那麼,什麼是幸福?怎樣的幸福感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對此,周國平先生在這本書中對幸福做了這樣簡單而平實的表述:“在我看來,一個人若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且靠這養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並且使他(她)們也感到快樂,即可稱幸福”。

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著名的先哲亞里士多德就曾將人生的幸福分為三類,即來自外面的幸福,來自靈魂的幸福,以及來自肉體的幸福,並且肯定説:“幸福是人的一切行為的終極目的,正是為了它,人們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而德國偉大的哲學家叔本華在其《論説文集》中對幸福也進行了詳細的論證,闡述説“人是什麼,人有什麼,一個人在他人的評價中處於什麼地位”是構成幸福的主要因素,並在進行了相關論證後得出“‘人是什麼’以及‘人自身所固有的東西’一言以蔽之,人格,由它所造成的一切,乃是我們幸福和福祉唯一直接的源泉,而其他則只是媒介和手段,因而不會對幸福發生特別的影響。”因此,周國平先生在這本書中提出的“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緒,而是靈魂的愉悦。”也即“幸福只是靈魂的事,肉體只會有快感,不會有幸福感”在我看來無疑是對前輩哲人的認同與追隨。

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周國平先生分別從“幸福與價值觀”、“享受生命”、“親近自然”、“財富與幸福”、“成功與幸福”、“做自己的朋友”、“自己身上的快樂源泉”、“愛的幸福”、“做人的最高幸福”、“面對苦難”、“智慧引領幸福”等方面對幸福以及與其相關的各種因素進行了思考和剖析,並最終以蘇格拉底提出的一個等式“智慧=美德=幸福”也即“一個人倘若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做人就一定會做得好,而這也就是幸福。”作為結語來完成他對什麼是幸福,怎樣的幸福感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的解答。

掩卷的此刻,腦子突然閃現的卻是法國劇作家尚福爾説過的一句話“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難求之於自身,但要想在別處得到則不可能。”唯其如此,所以幸福才是靈魂的事!每個人自己的事!

標籤: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3873w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