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精選28篇)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精選28篇)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

《呼蘭河傳》是一本描寫蕭紅小時候在鄉下生活的書,它的語言淺顯易懂,感情真摯,剛開始讀時輕鬆歡快,越到後面心情就越沉重,語言中處處流露出傷感。著名的作家茅盾曾這樣評價過這本書:“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精選28篇)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敍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裏,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相比較,我們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們更是幸運的。這更讓我感受到了蕭紅在離開家鄉來到香港後,她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用自己那輕盈的文筆寫下了這篇文章,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處處是故事。

讀完整本書,我覺得,與蕭紅相比,我們現在的苦又算得了什麼?我們是21世紀的天之驕子,祖國的希望!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呼蘭河,這個美麗的小城將會永遠刻在我的心中!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一位叫蕭紅的女作家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蕭紅以灰色的筆調描述了整本書,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蕭紅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敍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裏,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豬、雞、鴨。人們有的説拆牆,有的説種樹,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裏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裏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户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裏,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被折磨死了,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使了那麼大的勁,覺得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年代裏,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創造男女平等的世界。當我翻到最後一頁時,《呼蘭河傳》就讀完了,而我的心情一直沉浸在那一片灰暗中。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3

我盼望的一天終於來到了,媽媽答應我國慶節遊武夷山。我們坐上了汽車來到了武夷山。

我們先爬了大王峯,爬到了一半我已經累得氣喘噓噓、滿頭大汗了,我們坐下來喝了口水,休息了一會兒,繼續往上爬,終於爬到山頂,上了觀景台,陣陣涼爽的風吹來,真舒服啊,剛剛的勞累全跑了,四周的風景很美,只見連綿起伏的山峯就像一道翠綠的屏風,藍天上的白雲離我們好近啊,最有趣的就是山下的情景了,汽車小得簡直像螞蟻,房屋就像是小籠子……

後來,我們又坐了竹排,遊了九曲十八彎,這裏風景更美。水很清很清,可以看到水裏的鵝卵石和可愛的小魚,我忍不住拿出食物來逗小魚玩,觸摸着碧綠的溪水,欣賞着小魚互相追趕真有意思啊!那許多奇形怪狀的山石就更讓我留連忘返,有:上下水龜,象鼻巖,狐狸洞,玉女峯……最有趣的是“上下水龜”,從正面看好像一隻烏龜伸着腦袋,想往山上爬,等竹排劃過石頭,再返過頭看那塊石頭,又像一隻烏龜想往水裏鑽。

武夷山真是風景如畫啊!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旅遊,即增長了的見識又鍛鍊了身體。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4

《叫我第一名》的主角是一位從小就有病的人,我看了這個電影后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這個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的人,他從小就有妥瑞氏症,這種嚴重的疾病,導致他無法控制的扭動脖子和發出奇怪的聲音。而這種怪異的行為,更是讓他從小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在學校里老師因為他發出怪異的聲音而批評他,不僅僅如此,就連同學們也是對他常常嘲笑,他的父親也對他失望透了。只有他的母親一向陪伴在他的身邊,母親的堅持與鼓勵,使他能夠在正常人的生活裏艱難前進。

然而在這個不能理解他的世界裏,他失望極了。之後他的校長了解了他之後,在一次全校大會上校長在眾人面前巧妙地讓大家認識了布萊德的真實情狀況,讓他成為一名關愛學生的教師的堅定願望。

他在以後的實現願望的過程中因為他的病症讓他在尋求教師夢想的道路上遭到了眾人的懷疑,屢遭挫折,但他始終堅持着自己的夢想,最後在一所國小他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同學們都很喜歡他的課他還獲得了。他很感謝這個病症,因為是它使他在應對痛苦時沒有放下。他最後還獲得了碩士學位,還有一個南希永遠陪伴在他身邊。

透過看這個電影我明白了在應對困難的時候不能放下,要勇往直前,絕不向困難低頭,要堅持不懈。還有我們要有夢想,永遠向着夢想行走,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實現所追求的夢想。我們每一個都就應向布萊德學習。他在病痛面前沒有放下,而是勇敢的去應對,他真是太堅強了。

同學我們每一個人都就應學會應對。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應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5

看多了太多美好的故事,看這本書的時候難免不適應。從始至終心一直揪着,特別壓抑。看着主人公從青年到中年一步步沉淪,為了逃避現實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伴隨着這一幕幕情節,整本書的陰鬱氣氛很容易把人帶入悲傷之中,不能自拔。

“膽小鬼什麼都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主人公葉藏內心的孤僻,極度缺乏的安全感,內心的敏感脆弱,他不能讓別人發現他自己這般脆弱的內心,所以不得不戴上面具生活。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裏,為了討得身邊人的歡心,他極力扮演小丑,説一些違心的話,來掩飾自己孤獨的內心。被自己的同學發現他一些滑稽的動作其實是裝的,他便陷入內心的不安之中,怕同學泄露出去,便假裝對他很好。直到中學,終於離開家庭,搬到別墅去住,可他依然不能觸摸到幸福,縱然很愛畫畫,有着很好的學習環境,卻依然抵擋不住內心的悲哀,正如他所説“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裏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他如行屍走肉般拖着自己沉重的軀殼,日復一日的在煎熬中生活。

在別人眼裏,這個聰明伶俐、神一般的孩子,有着富裕的家庭,有着漂亮的外表,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被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但他厭惡這虛偽的世界,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整日帶着面具生活的他只能靠酒精麻痺自己,活在虛擬的世界中。“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他想要的是這世上的至真、至善、至美,面對對於這個複雜的世界,難以捉摸的人心,一個痛苦的靈魂在世間掙扎。可是這世間若如深山泉水一般純淨,温暖的陽光總能驅走灰暗的陰霾,那麼身心總歸是完整的、滿足的。

改變不了世界,也改變不了自己,就算是醉了,麻木了,總有清醒的一刻,若是孤獨的靈魂只留下了痛苦,早已被生活的苦味所麻痺,恐怕再濃郁的香甜味也拯救不了自己的舌頭了。不想被毀滅便要學會去救贖自己。

人生如煉獄,要學會與苦難為鄰,哪怕自己只能發出一束微弱的光,也要堅強的活着。

願每一個靈魂都能受到愛的滋養,每一顆飽受煎熬的心都能找到自己的出口,樂觀豁達的活下去。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6

今天,是寒假的第二天,媽媽帶我到上影影城看了電影《奇蹟男孩》,媽媽説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家庭教育片,在外國很受歡迎,它是一部勵志片,鼓勵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所以我也是滿懷的期待。

進入影院,大概開場10分鐘左右,我看見媽媽就被一段畫面感動地掉下眼淚,雖然他們的對話都是英語,但是底下的字都是用中文翻譯出來的,我用心地聽着,認真地看着眼前的屏幕,時而為我認識的單詞和簡單對話感到高興,但又被每一個情節打動的留下行行眼淚。

影片中講述了10歲奧吉天生臉部畸形。又經歷了27次手術,非常不幸,此前一直在家中跟着媽媽自學。國小五年級時,奧吉進入父母為他精心挑選的學校上學,在父母姐姐一家人的鼓勵和他自己努力之下,勇敢的邁出了進入校園學習的第一步。

在學校裏班級上,他飽受同齡人各種怪異的眼神和鄙視,他有過放棄,有過失落,也有過沮喪,甚至大發雷霆……然而奧吉並沒有被嘲笑和譏諷嚇倒,而是勇敢衝破了內心的壁壘,打開頭盔,變得自信堅強。奧吉也因為真心對待每一位小夥伴,處處體現善良,鼓舞大家,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和歡迎,愛上了這所學校,交到了真正的朋友,在畢業典禮上得到了嘉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最後他奇蹟般的成功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很受感動,奧吉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鼓勵和悉心照顧,離不開同學的鼓勵和老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離不開自己的努力。我也從影片中找到了自己,想到了媽媽經常對我説:“心懷感恩,處處温暖,世界是美麗的,你是最棒的!”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畏困難,勇敢的面對人生,學會感恩。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7

一直以來,常常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沒有按時的上課下課,沒有美味前長長的排隊等待,沒有老師的吆三喝四,沒有就寢前熄燈的命的催促,更沒有無聊課上瞌睡蟲的齧噬。終於有機會到外面的世界歷練一番了,今年寒假我利用假期時間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在我向往已久的外面的世界裏闖蕩,還真的有許多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最大的感受就是缺少專長,沒有專長就缺少競爭力,這個苦頭幾乎挫敗了我所有的鋭氣。沒出去之前我就買了很多報紙找上面的招聘啟事,我的首選是應聘老師,這個職位適合我,我的數理化全班數一數二,而且我的口才也不錯,自以為溝通能力強,有親和力,教師是再勝任不過了。但是一聯繫都嫌我是高中生説什麼,現在的本科生都扒拉着挑,什麼沒經驗之類的。自此我是四處碰壁,連端盤子的服務員人家都要接受過培訓的。社會實踐的初次體會是,要融入社會就應該有一技之長,有能立足的那本事。還不能做井底之蛙,就看到自己頭上的那麼一點天空。

終於在一個老鄉的引薦下,走找到了一個工作,工作中的感受更多,我找到的工作是替報攤的老爺爺賣報紙,賣一份給我3毛錢。工作是在寒冷、飢渴、勞累、緊張中度過的,我一再告誡自己要堅持,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這樣在寒冷的冬天裏不停的賣,也只能有不足20元的收入。和我一樣穿梭在車輛中,乘客間、人羣裏的賣報人還有很多。他們要靠着這每天不足20元的收入要活自己、養活家人,他們的生活有多拮据可想而知。我在學校食堂裏飯不可口就到外面吃,食堂裏的浪費現象,現在想想都是犯罪。這之前,我們城市裏有多少人生活在低保線上?他們的生活怎麼樣?我從來都沒想過,如今我對他們又多了許多同情,多了一些責任。難怪有那麼多的企業家、成功人士,把自己的錢捐給了災區人民。難怪有那麼多的老人把自己的退休金捐到災區。不是所有的乞丐都是裝的,不是所有的窮人都是因為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要有收穫。

轉變觀念之後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卻是太一般,開始找點更合適自己的活,於是開始在小店鋪,小攤位裏找工作。他們有很多確實缺少人手,需要幫忙,但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半大的孩子都不願意接受,後來我從一個老奶奶那裏知道他們都從老家找熟人幫忙,説知根知底的,出不了啥事。我知道她所説的“啥事”,無非就是缺少對一個陌生人的信任,我一項覺得人與人之間要誠摯、信任,但是這次我卻被別人懷疑,無語。要想很快的融入社會,真的不容易,我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宅男、宅女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要固守田園了。

終於結束了社會時間,雖然時間很短,但我深深感受到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社會實踐承受的壓力越大,以後學習的動力就越大。現在想想學習其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學校是社會大潮中的避風港,這裏的一切抱怨都是無病呻吟。曾經的趾高氣揚、曾經的躊躇滿志、曾經的滿腹牢騷,如今被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盪滌的只剩下拼搏、腳踏實地的拼搏了。

這次社會實踐是我的人生中寶貴的第一桶金。

也許還有很多同學在抱怨生活,抱怨學習,那就讓他去參加社會實踐去。回來以後會的感覺會爽得不得了。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8

這是一場艱鉅但又必勝的“戰役”,這是一場全民動員、眾志成城的“戰鬥”。面對疫情,要牢築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防線”,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統一包含人民羣眾、醫療科研、社會組織等強大“戰線”,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聚焦微觀人羣,不得不提的是老黨員這個羣體,在疫情面前,他們堅決“亮劍”。

“戰疫”中他們帶頭講自律,坦誠不隱瞞。這段時間來,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觸武漢旅居史的要隔離觀察,過不了心理和思想關,所以存在瞞報情況,最後導致了更多的傷害。我們的一些老黨員就主動站出來,不但坦誠自己的真實情況,還主動協助我們的醫務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等工作,更好地對當地的返鄉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摸排,這其中難免會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們出於整個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義,承受住壓力,做好表率。

“戰疫”中他們就認這個理,倔強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擊戰”的過程中,他們自覺到街頭小巷勸散集聚人員,他們主動勸散紅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羣體性活動,他們不講通融,就認這個理兒,一定要確保把這件事給落實了才行。他們自己守在村口路頭,不讓人員隨意進出,他們幹事一絲不苟、“不講情面”。他們主動到“自我隔離”人員村蹲守,保證他們“乖乖待在家裏”度過觀察期。儘管遭受不少的謾罵和誤解,他們依舊義無反顧,頂着壓力上,他們篤定“責任重於泰山”,這場“戰疫”容不得絲毫疏忽和大意。

“戰疫”中他們做得非常細,細摳不含糊。這些老黨員,他們做得非常細,他們細摳各類宣傳標語,看專業術語用詞是否規範;他們會親自到各老人活動場所、商店、村部查看廣播工具,確保正常使用;他們會親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點擺放、廢棄口罩是否做破壞處理;他們會不定期到街頭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員流竄,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和政府人員的工作。他們把工作做得很細,不容得一絲敷衍。

“戰疫”中他們乾的接地氣,實在不漂浮。我們的一些羣眾,特別是農村地區,有些羣眾的文化素養比較欠缺,存在不識字和聽不懂普通話和對於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問題。這時候,老黨員們又站了出來,他們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編制地方羣眾易於接受的“順口溜”,結合地方特色製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們還自覺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傳,用本地話和實例解讀相關的科普知識和政策措施,他們打通了政策舉措宣傳和落地之間的“橋樑”。

在這次必勝的“戰疫”中,我們要及時用好、亮出老黨員羣體這把“寶刀”,讓老黨員的特殊作用充分彰顯,讓這場“戰疫”調動更多力量,讓舉措落實的“最後一公里”打通,我們堅信在眾志成城的奮戰中,病疫將徹底被掃滅,我們必將取得完全徹底的偉大勝利。

減少串門,關係不會因距離而疏遠,心意到就好;出門必戴口罩,科學丟棄,不傳病毒;勤快洗手,消毒殺菌,病毒趕走;拒吃野味,不獵奇,不貪嘴,病從口入。教訓牢記;科學就醫,沉着冷靜,謹遵醫囑;拒絕謠言,只送祝福,不傳謠言;配合查驗,多理解多耐心抗擊疫情,你我有責!

這個城市承受了很多,人們有很大的壓力,但我們都在努力做對的事。即使城市封閉,我知道我們不是一座孤島,因為有幾億人在關心這裏…讓我們一起,等待這座城市痊癒。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9

電影《叫我第一名》改編於Bradcohen的真實故事。Bradcohen是一位有妥瑞氏症的年輕人他憑藉着對人生的樂觀心態與追求夢想的執着,成為了一位教師。

電影開頭講述了一名名叫布萊德的男孩因患了妥瑞氏症而遭受同學們的嘲笑與老師們的厭煩。因布萊德在課堂上控制不了自己而發出怪聲,老師因此常常責備他,布萊德向老師解釋而老師卻認為布萊德在搗亂,擾亂課堂秩序,於是被他媽媽帶回了家。

經過他媽媽的堅持不懈,找到了布萊德所患的症狀妥瑞氏症。於是,他的媽媽就帶他去了一個有許多跟他一樣症狀的人的地方。回到家後,他的媽媽就開始教他如何控制自己

長大後,布萊克開始追求自己的夢想當一名老師。然而,許多學校因為他的症狀而不讓他任職。好在,在他父母親的鼓勵下,布萊克堅持不懈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電影讓我懂得了:不管遇到了什麼挫折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同時,也讓我感覺到了電影中,濃濃的母愛與父愛。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0

“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被戰火燒的已經殘破不堪可看上去卻依舊鮮豔的紅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峯頂。山下,一片歡聲雷動,士兵們高舉着槍桿,慶祝着戰爭的勝利。”

腦海中的畫面最終定格在了那裏,看完了《紅日》,心境久久不能恢復平靜,心中彷彿有一團熊熊的火焰,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而燃燒,在為那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而燃燒!

《紅日》是一部以解放戰爭為背景,堪稱中國軍事文學創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書籍。書中由我軍軍長沈振新率領的一支英雄部隊串起,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漣水、萊蕪、孟良崮三次戰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戰。在這場戰役中,號稱國民黨十大王牌軍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賁御林的第七十四師幾乎全軍覆滅!“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處遁”。從中,我體會到了解放軍們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捨生取義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無論在過去、此刻、還是將來,她永遠是中國人民最堅強的後盾,永遠是最閃亮的那顆星星。

看我這本書,我覺得我們這一代該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偉大的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換來的,流了那麼多血,犧牲了那麼多生命,我們難道不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嗎?反觀此刻的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後,似乎只記得吃喝玩樂,完全沒有高三時那種拼搏的精神。應對挫折,也少了份勇氣。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選擇自殺。革命先輩們那種堅強、拼搏的精神去了哪裏?還有此刻瀰漫全國的考公務員熱,多少人擠破了腦袋要往裏鑽。為什麼?因為公務員待遇好,工作又簡便。這正好對上了此刻年輕人的胃口。此刻的年輕人怕吃苦,都期望過上好的日子。他們真應當好好學習學習共產黨人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從新中國成立到此刻,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組織,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有過勝利,但也同時面臨着更多的挑戰。作為接班人的我們,我們怎能以這樣的面貌去接過前輩手上的旗幟。我們應當好好珍惜,努力學習,樹立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同學們,我們的肩膀上抗着的,是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使命,我們必須不能辜負了前輩們對我們的期望,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1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要求同學們寫一篇幫助他人或他人幫助你的文章。這項作業已佈置下來,我立馬想起三年級發生的一件事。

那天晴空萬里,春風拂面。我手裏拿着一張嶄新的試卷,邁着輕盈的腳步來到學校。剛踏進我們班教室,就聽到一陣哭聲。尋聲望去,只見胡瑞傑那張每天都是笑嘻嘻的小臉上掛滿了淚珠。周圍還有幾位同學好像在勸慰她,她嘴裏不知再説些什麼,衣袖不停地擦拭着淚水,可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吧嗒、吧嗒地往下掉,眼睛都快哭腫了,他的同桌好像也在訓斥和埋怨着她。

見此狀,我三步並作兩步,急忙趕到她的身旁,一邊幫她擦淚一邊問她發生什麼事?胡瑞傑用那充滿哭腔的聲音説:我........剛才喝水......一......不小心把.....我和同桌的卷子都.....噴上了好多水,卷子濕得.....不像樣了,怎麼辦.......一會就該做卷子了,老師一定.....會批評我。”“就是還有我的'卷子,你賠吧。”他的同桌憤怒地説。這下胡瑞傑哭得更厲害了,嗚嗚.....哦,為這事呀。我腦子一轉,計上心來有了,我摸摸口袋裏那一枚閃閃發光的一元硬幣,可轉念一想那可是我好不容易從勞動中掙來的,是媽媽給我的獎勵啊。我今天還想買....嗚嗚....哭聲入耳,看她哭得多傷心!我不再猶豫,決定把這枚硬幣送給比我更需要的人。我掏出硬幣拉着胡瑞傑的手説:“別哭了,有辦法了。”我倆跑到學校門口複印店,讓複印裏的阿姨為我們又複印了兩份。當我把一元錢遞到複印店阿姨手中時,我又看看那一元硬幣,它是那麼耀眼,那麼的光亮。我把試卷遞給胡瑞傑時,她連忙向我道謝,我説:“沒關係,大家都是好朋友!”她那掛滿淚珠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雖然我為別人做了一件小事,但是我從中體會到了:幫助他人,快樂自己。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高興、高興今個我真高興......"我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2

中學時代是人生的春天,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形成人生觀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段。明確為什麼學習,怎樣學習,是每一箇中學生必須認清和學會的問題。知識像海洋那樣遼闊,像海洋那樣浩瀚。一個人無論天資多高,精力多麼充沛,毅力多麼頑強,學習條件多麼優越,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識學到手。有的同學總想學到一切,要薔薇也要雪。他們希望在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邊又開放着朵朵鮮花,可是,知識大海的守門老人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呀!

知識時常需要更新,隨着時間的流逝,知識又可能遺忘,但獲取知識的方法卻不會被丟失。相傳有一個人,巧遇一仙翁,仙翁點石成金送給他,但他不要金子,而要仙翁點石成金的指頭。這個人為什麼要指頭呢?因為他懂得,不管送自己多少金子,金子總是有限的,但如果有了點石成金的指頭,那就可以隨心所欲了。古人説:"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也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同志説過:"學習是學習,學習的學習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學習方法是學習時採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徑。學法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和運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付出的艱苦努力,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只有每天堅持不懈,日久天長,學習才可能成為自覺的行為,從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所以,學習方法並不是什麼捷徑,它只是踏踏實實、刻苦學習的程序以及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措施。

國維有段為世人常常引用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景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景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景也。"第一景説的是要有信心,"獨上高樓",非信心不可;第二景説的是要有決心,"終不悔"實在是最大之決心了。第三景説的是要有恆心,"眾裏尋他千百度",沒有恆心,如何達得到?

古人説:"凡事預則立,不遇則廢。"智力相同的兩個學生有無學習計劃,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科學地利用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有計劃地學習,這是科學學習方法的一條重要原則。所以學習缺乏計劃性是成績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應把握幾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抓好課前預習。

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勾畫和寫點批註。看完書後,最好能合上課本,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

我國古代軍事家孫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指對自己和自己的對手有了充分的瞭解之後,才可能有充分的準備,也才可能克敵制勝。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準備工作,就好像賽跑的槍聲。雖然賽跑規則中不允許搶跑,但是在學習中卻沒有這一規定,不但允許搶跑,而且鼓勵搶跑。做好預習學習,就是要搶在時間的前面,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

簡言之,預習就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在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地學習新課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抓得紮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步是掌握聽講的正確方法。處理好聽講與作筆記的關係,重視課堂討論,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學生必須上好課、聽好課,首先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心理上的準備、知識上的準備、物質上的準備、身體上的準備等;其次要專心聽講,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始終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重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師講課的條理,要大膽設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善於多角度驗證答案;第四學生還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有選擇地記好筆記。

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一個學生在中學上課的總數大約有二萬多節。把每節課四十五分鐘積累起來這將是多麼驚人的時間數字啊!學習成績的優劣,固然取決於多種因素,但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好的成績,首先就必須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提高聽課效率。

聽課時應做到以下四點

1、帶着問題聽課;

2、把握住老師講課的思路、條理;

3、養成邊聽講、邊思考、邊總結、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

4、踴躍回答老師提問。

這樣基本上掌握了聽課的要求。

第三步是課後複習應及時。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復習,真正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

課後要複習教科書,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嘗試回憶,獨立地把教師上課內容回想一便,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課後還要看參考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複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它將完成預習和上課所沒有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在複習過程中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的技能技巧,進而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使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並且通過歸納、整理達到系統化,使知識真正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知識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複習過程中,既調動了大腦的活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也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鞏固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講,知識掌握如何,由複習效果而定。

第四步是正確對待作業。獨立思考、認真作業、理解提高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

首先要做好作業的準備工作,把預習、上課、課後複習銜接起來;其次要審好作業題、善於分析和分解題目;第三要理清解題的思路,準確表達,獨立完成作業;第四要學會檢查,掌握對各學科作業進行自我訂正的方法。

托爾斯泰説過:"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思維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無論學哪一門功課,課堂上老師講的,筆記本上記的,課外閲讀的......等等,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要把他們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使自己能夠自如地運用,就必須通過作業實踐來轉化。

究竟為什麼要做作業呢?作業的作用主要有:

1、檢查學習效果;

學生學習心得體會4篇學生學習心得體會4篇2、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提高思維能力;

4、為複習積累資料;

在作業時,"審題"是非常重要的。怎樣審題呢?

1、要看得(理解)準確。失之一釐,差之千里。

2、要善於解剖。深刻領會其中的含義。

3、要把握聯繫。運用相關知識解析之。

第五步是課外學習。

要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包括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温故知新;搞好課外學習,包括主動進行課外閲讀,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要掌握正確的課外學習方法,如泛讀法、精讀法、深思法;要掌握讀書要求,如博專結合、讀思結合、學用結合、逐漸積累、持之以恆等等。

課外學習能有效地使課內所學知識與社會生產實踐、生活實際密切地聯繫起來,幫助同學們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擴大文化科學知識的眼界,拓寬思路,激發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與習慣,增長工作才幹。這也就是常説的:"課內打基礎,課外出人才"。

總之,課前要抓好預習,課中聽講要領悟學法,課後完成作業要鞏固學法,課外學習要運用手法,還要不斷總結優化學法,努力探索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習方法,為培養創造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3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然而,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牽動着我們每個人的心。在這場“抗疫”戰鬥中,全國上下盡顯擔當,勠力同心,共渡難關。從黨中央到基層組織,從一線白衣天使到背後默默支援者,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陪我們走過寒冷、漫長的冬天,許我們一場“春暖花開”。

你是陽光,穿過陰霾,給我温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比疫情更可怕的是貪婪。有些人趁機哄抬物價、囤積居奇、以次充好,這樣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的行為就像是陰霾,不僅有勃於道德法律,更令人寒心。所幸的是,貪婪戰不勝正能量,這個社會給我們更多地是感動、是患難見真情。在大喇叭裏苦口婆心勸説的支部書記、挨家挨户排查疫情的村網格管理員、默默向醫護人員支援愛心物資的無名人士……你們就像一縷縷陽光,匯聚起來形成了巨大的光與熱,温暖了我們的心窩。

你是陽光,照進寒冬,許我花開。疫情肆虐之時,大部分人避之不及、閉門不出,可是醫護人員卻選擇了挺身而出,與疫情近距離接觸。你們每天超負荷工作,與病毒交鋒、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你們是“疫”場上的“戰士”,是勇敢的“逆行者”。可是,我知道,你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會受到病魔侵襲,你們也有妻兒老小,你們在家人的牽掛中踏上了“逆行”之路。這個冬天,在你們的努力下,好消息頻頻傳來。你們是陽光,讓我們堅信寒冬即將過去,春天的花兒就要開了。

你是陽光,驅散黑暗,給我希望。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國各個組織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企業日以繼夜地支援物資、相關行業爭分奪秒地建設火神山等應急醫院、基層組織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築起抗“疫”的堅固堡壘。儘管確診病例還在攀升,但是全國空前團結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縷陽光,給予我們磅礴的力量,照亮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勇氣。

你許我春暖花開,我許你不改初心。在這場戰“疫”裏,誰也不是“局外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正直與善良,堅守工作崗位,勇於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我們相信,大地回春就在不遠的明天,勝利終將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4

隨着交朋友活動的結束,我們又迎來了新的考驗。這次,我們要在三秒的時間內,和別人組成一個大組,迎接助教,再做打算。

活動開始了,我們三下五除二地完成了任務。助教李姐姐拿來了四個球,説是道具。什麼?這輪還有道具了?是用來打,還是用來踢呢?正當我還在浮想連篇地想球的作用的時候,老師突然説話了:“看到我手中的這個球沒有?將它傳遞給你最想把球傳給她的人。但要記住,這個球從小組長手裏出發,傳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最後一個人要把球還給小組長。只有小組長能拿兩次球,其它的人都只能拿一次球。”

我們聽了老師説的話,趕忙練習。我們練了一遍又一遍,終於達到了9秒的好成績。可是,火箭組達到了6.73秒,我們又得突破他們的成績。小組長提議:按傳遞的順序圍成一個圈。這方法果然有效,時間達到了5.88秒。老師突然要我們從一個球增加到四個球來傳遞,這可增加了不少難度。於是,有人又説:“兩個兩個的傳。”在我們的`練習和提議下,又得到了4秒的好成績。可老師又公佈了一件讓我們驚訝的事情,這是目前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是0.8秒,要我們爭取在5分鐘之內突破它!這時,有人提議把四個球包紮起來,助教李姐姐剛好帶了一個塑料袋,於是,我們把四個球裝在了一起。經過反覆地試驗,我們一致同意,把手指放在一起,由小組長拿着塑料袋碰一下我們的手指就算是通過了我們的傳遞。正式比賽開始了,我們按照既定的方案操作,0.25秒,耶!

這個活動讓我體會到了團結力量大。那個小球,就像一顆愛心,而我們就在那互相傳遞着它......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5

家鄉的春節,很多風俗與外地一樣。

臘月二十七,是年集,村子裏的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挎着小籃子去集市上買些東西,備着過年用。而這時,孩子在集上看中了什麼,大人一定給買,否則是不吉利的。集市年年辦的都很熱鬧,最顯眼的是賣紅燈籠和中國結的,聽説以前還有賣香囊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要忙活起來了,奶奶蒸一鍋香噴噴的大饅頭,一掀鍋蓋,從門前經過都能聞到香氣;爸爸準備一條木棍放在門口,邁過這木棍就象徵着走向一個新起點,拜託了過去一年裏所有的不愉快、不如意;爺爺在門上貼春聯,我就幫忙貼倒喜字。

除夕夜裏,吃過豐盛的團圓飯,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到了午夜十二點,就要放鞭,爺爺把一長串鞭掛在曬衣繩上,由爸爸點,我就在屋裏,趴在窗前,捂着耳朵,看鞭炮和天上的煙花。放完鞭,奶奶要盛兩碗飯,每碗飯上都插上筷子:一碗飯擺在桌台上,供灶王爺;另一碗則要在院兒裏擺上桌,放水果,酒菜等,以供祖宗。這種儀式,女人似乎是不適合參與的,每年都是爸爸和爺爺在院子裏燒紙、磕頭。夜裏還要守歲,枕頭下面要塞上紅包。

大年七年級,穿上新衣服,先要向長輩行禮,然後就能收到壓歲錢,這種時候,我是很主動的。早飯吃餃子,誰吃到棗,明年一定交好運。吃完飯要去親戚家串門,幾乎要把整個村子走個遍。每去一家,主人都會塞糖給孩子,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家鄉的春節一年比一年熱鬧,可是越來越多的人隨着工作的日益繁忙而淡忘了這些——最初的、最美好的心靈慰藉。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6

手不釋卷的讀完,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時而為兩位女主扼腕歎息,時而為她們倆愚蠢無知爭吵感到失望,跌宕起伏的劇情,畫面感十足,彷彿看到一部電影,還好終於有了善終,書中人物的塑造栩栩如生,時而有喜歡那個鞋匠,看到鞋匠那麼深愛着小兒子,為了寵溺小兒子甚至去借錢,既要維持5個人的生計,又要做一個好父親,拋開他家暴兩位女主的事情不談,在炮火紛飛的戰亂時期,作為唯一一個勞力輸出,真是不簡單。很大程度上老鞋匠保護了兩位女主的安全。

對於瑪麗雅,她也是最好的歸宿,不美好的開始,換來了美好的救贖,關於她的父親,成年人過後的懺悔對無辜的孩子來説無足輕重,那些過往的傷害無法挽回,還好在萊拉身上瑪麗雅找到了希望,在萊拉兩個孩兒身瑪麗雅把母親無私奉獻精神傳遞下去,把她母親娜娜帶着狹隘怨恨的愛得以昇華,等到萊拉這個愛要傳遞到孤兒院,讓更多的孩子受到關愛,接力棒會一直傳下去,愛讓她們成長,讓她們煥然一新,讓生命變得更豐盛,作為母親也深深的感到被震撼,兩位女主經歷那麼多磨難,

從來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一步一步堅韌的走過來,互相幫助,尤其在戰亂沒有任何更好的醫條件下破腹產子,我真是捏了把汗,為母則剛,好樣的萊拉,或許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也未曾有過那麼痛苦的親人離散,那麼離奇的身世,並沒有不是悲催的家暴受害者,我們也有各種各樣的困境和困惑,相比之下都算不了什麼,無論如何堅定信念,為了愛自己的人和孩兒好好活着,給更多的人帶去光明和希望!

和追風箏的人是不一樣的閲讀體驗,祝福阿富汗的人們健康平安,遠離戰爭,為那些失去家人的朋友祈禱!祝福世界和平安康。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7

這個暑假一放假,我就去了山清水秀、層巒疊翠的三峽。

我們坐着遊輪,盪漾在長江上,來遊賞三峽的風景。三峽,顧名思義有三個峽,分別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我們先來到了瞿塘峽,還沒有進峽谷時我看到了夔門,“夔門天下雄”這句話在來三峽之前就已經一直在我腦裏回想,今天終於看到了,它果然是雄呀!夔門像刀砍劍劈形成的門,山危峯兀立,筆直陡峭,羣山起伏高聳,雲霧繚繞,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巨象,真是一個山峯一個模樣!江水奔騰,水勢湍急,奪門直下,此地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萬水匯聚,破門而出,氣勢極為壯觀,確實是“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

巫峽完全進入了原生態,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有十二峯,有女神峯、手掌峯、升雲峯等。女神峯旁有一座駱駝峯,光禿禿的,兩座山峯立在那,那大家會説女神在哪兒呢?就在那駱駝的右下角,有一個六米高的大石頭,遠看就像一位仙女一樣,所以叫女神峯。手掌峯就像你的左手掌,印上去的話,打麻將那可就不用愁了。升雲峯是巫峽裏最高峯,穿過了雲層。巫峽讓我感受到了自然生態的美。

最後我們去了三峽大壩,我們坐着遊輪去了升船機,我們要從上游到下游,三峽大壩是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我們一進了升船機,先關上了船後的閘門,再關上了船前的閘門,這樣就變成了一個大簍子,船在簍子裏面,有很多根可以承受3千噸的粗鐵線吊着我們,等着它下降,從165米,穩穩的降到了85米,回頭一看,就看到堤壩太高了,就像一個巨人站在那,我們在船上只有躺着才看的到頂。等和下游的水平面平行了,船前的閘才打開,我們乘坐的船才慢慢的駛了出去。我們又乘車來到了三峽大壩上,近看它像一個巨大的樓梯橫立在江面上,大壩上立着紅色的發電機,我們站在大壩上,就像在巨人的懷抱裏。遠看就像一座航空母艦站在江面上。

這次的三峽之旅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類的智慧,也感受到三峽大壩的壯觀。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8

孝關乎着人們的精神生活,它讓人的內心充滿温暖,並把人提升到一個莊嚴和神聖的境界。“百善孝為先”的古訓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準則。

今天,孝敬父母不僅要養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這是行孝的三個含義。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是説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贍養父母,就算盡到了孝道,養狗、養馬也同樣是養,如果我們僅僅是贍養,而不尊敬父母的話,怎麼能夠把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區別開來?

在兩千五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很多人對孝的認識仍然還停留在“能養”這個在孝行裏面排在最後的層次上,認為只要滿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順父母了。這是我們時代的不幸,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不幸。當然。能夠滿足父母這些需要,尚有可取之處,也算是一種孝行。可悲的是,有些人在這個層面的孝也做不到。

養父母之心,首先是不能讓父母為你的健康擔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就是説,我們身上最小的器官毛髮,最表層的皮膚都來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體,怎麼敢毀傷呢?

所以今天我們學習《孝經》也好,《論語》也好,《弟子規》也好,就是要把祖先那裏的“孝”轉化為現代“孝”的智慧,與時俱進,融入到現代生活中,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把孝化的習俗作為時尚,上升為信仰。孝心不能等,從現在開始;孝心不用説,從做開始。以孝為本,以孝為榮,以孝為樂。跟風就跟行孝風,追星就追賢孝星,成就我們的孝道人生。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19

“喳——喳——”,這不是燕子的叫喚聲嗎!我抬起頭一看,果然是燕子。我仰着頭,向天空大喊了一聲:“春天來了。”

放學的路上,我走在田間的小道上,聽着燕子的“喳喳”聲,不禁又背起來去年背誦過的一篇課文《春》:“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起都象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一邊背頌着課文,一邊放眼尋找着春天的腳步。近處,田間的水咕咕的,秧苗嫩嫩的,就連路邊的草也綠綠的。遠處的“西山巖”就象披着一件綠絨絨的綠毯。一切就象課文裏所寫的,美極了。

它鄉的美景,又勾起了我對家鄉的思念。不知遠在貴州的老家,今年的春天是不是也這樣的美。前年在回鄉的路上,因為百年不遇的雪災,害得我在車上過了三天。那時的冬景,一個字“慘”。到處白茫茫,電線杆倒了,到處都停電了;公路被雪覆蓋了,交通堵塞,一堵就是好幾天;山路上不去了,山裏斷了糧食。車裏的乘客堵得慌了,山裏的村民餓得慌了。羣眾陷入了困境中,恐慌中。還好,就在最困難的時刻,-----來了,軍隊來了,支援者來了。一切正象-----説的:你們不用驚慌,黨不會忘記你們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一句話,讓災區的老百姓頓時有了希望。在他的鼓舞下,在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下,在家鄉人的自救下,家鄉很快就又恢復了昔日的生機。這場冬天的雪,就象遇着了春天的陽光一樣開始融化了。

我走在路上,繼續欣賞着着大自然的美,心情舒暢極了。心裏想:家鄉的景,這時也該和這裏的差不多一樣美了吧。看看路邊的小草,彷彿不斷地從土鑽出來,探出尖尖的小腦袋,看那調皮的樣兒,舒服極了。路邊的樹上,新葉,成片成片地招展着。老葉,彷彿已經抖了抖風霜,還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説:春天來了。

我不禁也默默地迴應着:是呀,春天來了。

春天在田裏,春天在山上,春天也在人們的心裏。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0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一種綜合性的創造性練習,具有綜合性、創造性和技能性的特點,所以作文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這也難怪封建社會要以“一文定終身”。然而在中學作文教學中,作文難寫、難改卻是很多同學老師共同的感受。作為一名國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方面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 、 “好作文是誇出來的”

經觀察,很多學生對寫作喪失興趣主要是在寫作中缺少成功感。無論文章怎樣,都是學生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所能表現出來的最佳水平,而我們老師習慣以挑剔的眼光來看待文章,以某種權威的身份自居,往往對文章自認為不足的地方大加刪改,曾經的“作品”現已是“滿目瘡痍”。我相信學生拿到被老師點評得一無是處的作文,心中的挫折感是不言而喻的,這樣的失敗感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在學生身上,他怎能對寫作還保有濃厚的興趣 所以,我認為作文的批改思路應該由發現問題轉變為挖掘優點!

每學期,我要建立一個學生作文檔案,在改作文時做好詳細的記錄:好的標題、好的詞語、好的句子、段落等。評講作文時儘可能把表揚的面擴大,爭取讓絕大多數同學的作文都能被提及,這樣學生便會有一種被關注的快樂與滿足感。只要用心去感受,我相信在學生的習作中各色的優點都能被髮掘,即使它在老師的眼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於學生卻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二、 “凡事預則立”

如果做事有目標,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謂“凡事預則立”。我在作文教學中尤其強調目標的重要性。每次作文我通常讓學生擬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範圍可以只是簡單的書寫、段落的安排,也可以是文章的構思、立意等方面,並讓學生把自己認為該次作文較好的句子、段落標註出來,這樣一來,學生作文的徵對性就強了,往往寫作時就會十分注意自己定下的目標。如一個作文語言原本很差勁的學生,把本次作文的目標定位於爭取在作文中努力營造精彩語句,他在這次作文中肯定會精心構思打磨一些語句。老師在批改時只需留意他的目標完成情況,一旦做得好,便不遺餘力地讚美。在這樣定計劃,完成目標,再尋找目標再完成的過程中,學生的作文能力會逐漸地增強。

三 、“ 弟子不必不如師”

“作文的批改是一個繁瑣的工作,從老師的角度看,有時甚至會感覺吃力不討好,因為有些學生只是關注於分數,對老師的批語卻重視不夠。如果把評卷的權力下放給學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做一個客觀的評價,稱之為自評;既而在全班範圍內交換評改,稱之為他評。學生已習慣把自己的作文給老師披閲,一旦要把作文展示給同學看,就會有一種潛意識的比較,要將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示人。作為評卷者,要想着自己的觀點能使別人信服,就會有一種角色換位,批語也會顯得嚴肅認真,小到錯字別字,大到選材立意都可能給同學提及。如一位平時書寫極差的同學要想批評別人的書寫,他留在同學作文捲上的這一句話的書寫肯定是十分在意的。待到下次發作文卷的時候,看到同學繞有興致交換作文,互看批語時,你不得不感歎“弟子不必不如師”

四 、“樣例學習”和“幹中學習”

當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起來之後“寫什麼”的問題就會接踵而至。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涉獵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養成寫作能力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應思考的問題。心理學家總結出學習的兩種模式:一種是“樣例學習”(learning by example),另一種是“幹中學習”(learning by donging)。“樣例學習”要求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找出規律。“幹中學習”首先是確立問題,要求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出規律。徵對作文教學實際,我們可以根據這兩條規律把寫作分為兩點:多記多聽是基礎(樣例學習);多練是關鍵(幹中學習)。

教師可利用語文課堂情感平台的作用,聲情並茂地朗讀一些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老師挑出的一些課外讀物,也可由同學自行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美文,內容不拘一格,讓學生在傾聽中感動,在感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這種樣例給學生帶來的啟發是無窮的。在這種耳濡目染中,學生的眼界更寬了。“見多才能識廣”,讓學生自由涉獵時必須做好讀書筆記,培養他們靜心來閲讀的習慣。這樣是量的積累,只有經過大量的閲讀,在量上下功夫,並有意識地加以模仿,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形成學生一定的寫作能力。此之謂“樣例學習”。

古語云“絕知此事要躬行”,作文要寫才是硬道理。週記是語文寫作中一個易行且有效的方式。這不僅是寫作,也是對學生成長曆史的記載。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每學完一篇課文後思維非常活躍,一方面受作者的影響,展開各種聯想,一方面是對作者的觀點並非完全贊同,而想自己樹立觀點,於是我總是趁熱打鐵,每上完一課總是選一個點讓學生自由闡述,這樣使學生一改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以創作者的身份出現,成為學習、認識的中心和主體,為保證態度的端正,我讓學生把自己的觀點記在書上,字數儘量控制在200字以內,力求觀點鮮明,這種方式,學生反應很好。如學完《咬文嚼字》我出了題目:《讀書一定要咬文嚼字嗎》;學完《故都的秋》,學生便很有興趣的記下了《校園之春》等。這種寫作方式隨意且操作性較強,在練筆的同時又鍛鍊了學生的思辨性,所以學生對此反應較好,真正達到了“我以我手寫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學上的一些心得體會。我相信在這一些方法的引導下,學生對寫作的態度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一改寫作時的懼怕,取之的應是對作文的期待,從而真正實現由被動寫作到主動寫作的轉變。“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對某事能“好”字當先,還有什麼做不好的呢?這樣中學作文就不再是一個令老師、同學頗感棘手的問題了。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1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是《明日歌》僅僅這短短的幾句話,給了我深刻的印象。現在生活的條件優越起來,我們就應該珍惜時間,珍惜這每一分,每一秒。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嗎,我明天再學習不可以嗎?”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也曾經這麼做過。當我讀過《明日歌》時,我才發現我錯了,為什麼要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情放到明天呢?很快,到了明天,還有明天,明天就變成了今天,而每個今天之後,又有無窮無盡的明天,大好的光陰、就被浪費了,到了以後,就會有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歎息。

勤奮,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時間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還寶貴。他們從不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做的。美國著名作家富蘭克林曾經説過:“你熱愛生命嗎?那麼請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從小就珍惜時間,經常利用在車上賣報的時間來做實驗,累了,就在旁邊躺一會兒。渴了,就喝口水,餓了,就吃塊麪包。牛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哪個名人不是如此?他們從不停留在昨天,

更不空空等待明天。他們利用今天,完成他們想要乾的事情。

短短的《明日歌》是一個座右銘,它一直提醒我要把握今天,決不讓時間白白流失。從現在開始,不要讓時間白白流失!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2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這是大詩人蘇軾描寫西湖的詩句,在他的筆下,西湖就像美女西施一樣迷人。

這次去杭州,我們首先就來到了那令人神往的西湖。眼前的西湖,不知要比暨陽湖大多少,湖面寬廣,湖水清澈,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我們乘着遊船來到了湖心的小島——小瀛洲,小瀛洲又叫三潭印月島,它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西湖三島,是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島上橋堤呈“十”字形,將島上湖泊一分為四,從空中往下看,就像一個特大的“田”字。上岸不久,我們便看見了三潭印月,“三潭”就是湖中的三座瓶形小石塔,每到中秋月夜,塔內的燭光、天上的月光、湖面的波光就會交相輝映,宛如神話傳説中的仙島。我一邊在島上游覽,一邊吃着冷飲,咬着咬着,我吃到了一個硬幫幫的東西,低頭一看,是牙齒!那顆已經鬆動了很久也沒掉下來的牙齒,竟然在西湖這個美景勝地輕鬆地掉落了。説來也怪,上次我的大門牙也搖了好久沒有掉,後來還是去海南遊玩時掉的呢!看來,我的牙齒也喜歡美麗的地方,見了美景就醉倒了!

游完了小瀛洲,我們又坐船來到了花港觀魚。在那裏,我看到了康熙皇帝題寫的“花港觀魚”四個字,為什麼他寫的“魚”字下面只有三個點呢?原來呀,四個點表示火,火會把魚烤死的,三點表示水,有了水,魚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康熙皇帝就把魚字寫成了三點底。那裏的池塘裏養了很多很多的魚,而且大多是紅色,爸爸説這代表着吉祥、喜慶。池塘邊種滿了桂花樹,每到八月份,樹上的桂花開了,到處瀰漫着桂花的'香味。如果那時去觀魚,一邊散步,一邊聞着花香,那感覺多好啊!

我們走累了,便坐上了環湖電動車,在蘇堤和白堤上飽覽西湖的美景。清風徐來,就像有隻温柔的手在輕輕撫摸我的臉龐,真舒服啊!下了車,我們漫步在西湖邊,細細欣賞這西湖的晚景,遠處的山連綿起伏,朦朦朧朧,湖面上有幾隻小船在盪漾,不時傳來遊人的嬉笑聲。我和爸爸情不自禁地在岸邊坐下,任憑湖水親吻我們的腳丫,久久不願離去……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3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青草肥我愛她,草原就像綠色的海,氈房就像白蓮花……”今天我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大草原。近了,近了,更近了!一片連綿不斷的草原,一望無際,寬闊無邊。我忍不住將頭伸出車窗外。清爽的風從耳邊急馳而過。深吸一口氣,濃郁的草香沁人心脾。

啊,奔放的草原,我總算見到了你。空氣是清新的,天空是湛藍的,平地是蒼翠的。無邊無際的草原在天空下伸展,蒼茫浩渺。草原是一片沒有風浪的綠海,一碧千里,那種翠色輕輕淌進雲際,在微風的關照下,翻動着小小的浪花。雖不是晌午,陽光也不是很強烈,但在草的的映襯下閃閃發亮。俯下身來,抓起一把青草放在鼻尖,草香夾雜着泥土的芳香慢慢的融入我的血液,淨化着我的心靈。

遠遠眺望,草地上有團團白雲在蠕動,原來這是牧場的羊羣,一隻只白生生的,肥壯可愛,使草原更加生機勃勃。草原雖不是五彩的,但也不單調。走了不遠,就見山丘後有一條細細的小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閃閃發光的銀項鍊。慢慢地,河的那邊羊多了起來,也有了馬羣和牛羣,他們在這大草原上盡情地傾瀉着自己所有的情感。越過小丘,幾座蒙古包納入我們的視線。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為我們倒上了奶茶,放上奶豆腐,端上了大盤大盤的羊肉。不多時我們就毫不拘束地一起玩耍起來。一眨眼兒,太陽偏西了,馬上就要走了,可誰又捨得離開呢?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草原景美,物美,人更美!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4

很多人説,女排有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奪冠》所展現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為了贏嗎主教練郎平在採訪中談到:“女排的精神不是贏,而是有時明白不會贏,卻還要竭盡全力,在所不惜。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必須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沒有哪一場勝利是輕而易舉的。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後繼、頑強奮鬥,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成功,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的挫折和磨難,在每一次低谷中,都是我們養精蓄鋭,等待鳳凰涅槃的時機。只要我們不言放棄、全力以赴,定能實現自我,昇華自我。我們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員,為建設美麗的新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我的一份力。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5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記載。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為那個望背影的人時,才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我們會懊悔,懊悔曾經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聲無息地擋住了。時間讓我們變了,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真的是這樣,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眼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個人承擔,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長了吧。

這是一次關於親情的坦言。“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多麼樸實的文字,卻觸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細想想,好像也真的是這樣。年幼時的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個,向着朝陽邁去,而順着我們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會發現,在那個最隱蔽的角落裏,總有一個或兩個人,他們的眼神,從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時,就從未離開過。他們或許期待,或許渴望我們的一回眸,一絲觀注,但我們一直沒給過。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們的眼神時,那裏總是帶着説不清的深情與期盼。

這是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不管是時間也好,親情、愛情、友情也好,該經歷的會經歷,該遺失的會遺失。生命是一條無法迴轉的軌道,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目送》這個光陰歲月的故事是屬於別人的,但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時光消逝中成長度過,我們的皮膚會由光滑到粗糙,我們的背影會由高大到佝僂,我們曾經擁有的也都會一一消失。這看起來是一場永恆的遺憾,但我們卻能從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煉出最純淨的心靈,最温馨的回憶。

《目送》給我的感覺就是清新,淡淡的清新,但是又扣人心絃,讓人無法忘懷。讀完之後就是深深的感悟,深深的思考……我想這本書真的值得大家都去讀一讀,認真讀一讀!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6

大家都知道,戰爭是可怕的,又是可恨的。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段至今都使國人忘不掉的歷史,那就是長達八年之九的抗日戰爭。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在南京大屠殺中,日本侵略軍共屠殺中國人三十萬之多,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數字啊!相當於非洲地區的一個小國的總人數。

時隔數十年,雖然現在的中國處於和平狀態,但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仍瀰漫着戰爭的硝煙。20__年,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參賽隊伍中,伊拉克只來了一名運動員,還有的國家,連一名運動員都沒有來到中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許多運動員的國家都還處於戰爭之中,有的是在衝出敵人的封鎖線,趕來中國參加奧運會時不幸遇難了;還有的是受到了國家的限制,不能來的中國參賽。這就是戰爭的可恨之處。戰爭使人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戰爭使人們更加貧窮,疾病頻發;戰爭使學生們不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好好學習,不能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時光。

雖然我們制止不了戰爭,但我們可以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長大成為一名勇敢而又堅強的維和隊員,去世界各地扞衞和平,讓世界所有的國家都不會再有戰爭;讓世界各國都團結友愛,共同生活在地球這個美好家園之中。

所以,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7

1月19日晚,由陳可辛導演執導的將於大年七年級全國公映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全球首映禮在北京英皇集團中心舉行,記者現場欣賞了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體育影片。整部影片回顧了中國女排振奮無數國民的奪冠之路,重温跨越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奪冠》讓人熱血沸騰!讚歎的是,貫穿始終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

電影不是歷史,這部電影更不是紀錄片,記者懷着一些細節必然有藝術加工的心理踏進首映禮現場,然而驚人的歷史重現依然讓人感人肺腑,那才是屬於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記者和不少青年球迷説起當年漳州訓練基地竹棚下的艱苦訓練,他們甚至懷疑記者話語的真實性。直到這部影片首映,老女排們的艱苦訓練再現,不少年輕人都感歎道:“這是真的嗎!天呀!”當初上世紀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泥地裏訓練,在粗糙的木地板場地上進行防守訓練,姑娘們身上有不少血水,還紮上了倒刺,訓練完畢,大家相互拔刺,包紮傷口,這是真實的歷史。至今,在福建漳州女排訓練基地的博物館裏,人們依然可以看到當初老女排訓練時用過的舊球衣和護膝,上面還有血印和泥土。

伴隨着著名播音員宋世雄老師的解説聲,人們眼前是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世界盃最後一戰中國女排與“東洋魔女”日本女排的決戰,比賽起伏跌宕,第五局決勝局中國隊14比15落後,日本隊率先拿到賽點,誰的關鍵防守,誰的關鍵進攻扳平,直到中國隊最後攔網以17比15取勝,日本隊球員防守補位將球墊飛的角度都與歷史一樣。當然,還有國人上街慶祝的畫面,體現出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的意義,女排精神就此誕生。

還有20__年女排世界盃奪冠、20__年雅典奧運會奪冠,以及20__年北京奧運會中美女排五局“和平大戰”,幾乎都是神還原。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奧運會奪冠,就是20__年裏約奧運會冠軍,而1/4決賽中國隊與巴西隊五局鏖戰是經典中的經典,最後一球魏秋月並未傳徐雲麗快攻,而是與朱婷眼神一瞬間的默契,由朱婷後攻拿下制勝一分,淘汰巴西隊,簡直就是賽況再現。

關於國中生呼蘭河傳閲讀收穫 篇28

我們一家去了平遙古城遊玩,在那裏,不僅令我大開眼界,而且還了解了許多關於古城的知識。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來到古城,我們租了一輛電瓶車,聽隨車的導遊講解古城的大概特徵,據説平遙誕生取神龜“吉祥長壽”之意,築為“龜城”。 這裏有80多條街道而且條條相通,車子穿行在古城的街巷之中,走走停停,因為道路不寬,錯車時要格外小心。而最窄的地方僅夠兩輛自行車的位置。導遊説古城的建築能保留到現在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在以前抗日時期,日本人因為尊重烏龜,龜有長壽之意所以破壞不是很多。第二是因為當地居民翻蓋舊房的不多,後來平遙古城又被國家保護了,所以能夠保存到現在。

我走上“平遙三寶”之一的古城牆,上面陳列着鐵製的炮筒和兩個鐵人,向城下望去,滿眼都是古建築,古色古香。而我站的南城門,正是“龜城”的龜頭。下了城牆我們先去了“日升昌”票號,這裏是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一進大門就有一個石頭做的大元寶,有許多遊客還往大元寶上坐了坐,也想沾點“富”氣,票號裏陳列着許多舊時的元寶,舊時的錢幣…… 接下來我們的目地的是鏢局,那些仿真的'人做的栩栩如生,我看見許多人拿着刀、斧、劍等武器保護幾個抬着錢箱子的人,原來是哪位大户人家要搬家,但怕錢財被搶了,所以就請了這些會武功的人來保護他的這些錢財。下面我們又去了文廟參觀,在文廟有一個龍門,門檻有半米高,聽導遊説只要跳過這個龍門,就能金榜題名,遊客們聽了都來跳,就連上了年紀的人也跳,我也忍不住跳了一回。龍門旁邊還有個鰲頭的石雕,我站上去,照了一張相,所謂“獨佔鰲頭”。我們還參觀衙門,衙門裏擺着許多刀呀,長槍呀,還有“蕭靜”“迴避”的木牌,好像還能感覺到當時的威武。我最喜歡的還是古城的明清街,店鋪一家挨着一家,房檐上刻着彩雕。我穿梭在摩肩接踵的人羣中,聽着各種吆喝聲,選購着自己中意的商品,最後還品償了平遙的美食——平遙牛肉。

平遙古城真值得一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30jjy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