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黨員心得體會 >

兩項條規心得體會(精選3篇)

兩項條規心得體會(精選3篇)

兩項條規心得體會 篇1

通過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使我充分地認識到,《條例》是關於黨的紀律和紀律處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黨內法規,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有力武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名組工幹部, 如何更好的貫徹執行《條例》,使之成為新時期下全面從嚴治黨地有力武器,我覺得要做到“三個強化”:

兩項條規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強化學習教育。作為組工幹部,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一系列講話精神,全面系統地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主動接受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黨紀條規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不斷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打牢思想基礎,築嚴思想防線。

二、強化責任擔當。作為組工幹部,我們要進一步增強組織紀律觀念,自覺做到遵守黨的紀律不動搖, 執行黨的紀律不走樣, 時刻用黨的紀律嚴格要求和約束自己,規範我們的一言一行。我們要切實承擔起執行《條例》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做到嚴格對照、大力落實,對違反《條例》的行為要敢於開罰單、唱黑臉,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強化率先垂範。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我們應帶頭遵守《條例》、落實《條例》,時刻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記“兩個務必”,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防微杜漸,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自覺增強黨性觀念,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堅持講政治、講學習、講大局、講貢獻、講風格、講原則、講團結、講正派,踏踏實實做事,平平淡淡做人。

兩項條規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了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吹響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號角,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11月24日上午,我在部機關專題學習會上系統地學習了這兩個規定,對修訂後的《準則》和《條例》有以下四點膚淺的認識。一是約束對象更加寬。《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僅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規範,且只針對廉潔從政方面,未能涵蓋8700多萬全體黨員在廉潔自律方面的總體要求。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在對象上拓寬到全體黨員,實現了對全體黨員的全覆蓋。二是內容更加詳實。原《準則》共4個部分、18條、3600餘字,修訂後共8條、309字,篇幅一下子少了90%以上。原《條例》共3編、15章、178條、2.4萬餘字,修訂後的《條例》共3編、11章、1.7萬餘字,新增、去除、修改條文比例高達近90%,有的章節達100%。這個“瘦身”手術,讓新的《準則》和《條例》內容清晰明瞭,對全體黨員,全方位規定了黨的紀律,即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羣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明確的告訴每一位黨員,什麼是倡導的、什麼是禁止的?違反規定將會受到什麼樣的紀律處分?三是時代特色更加明顯。新《條例》增加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方面的問題,新增了違反生活紀律的處分章節。

把政治紀律列為六大紀律之首,特別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等違紀條款,切實結合當前現實。四是規定更加嚴格。新《條例》的一個重要特色是“紀法分開、紀法各表”,紀律的歸紀律,法律的歸法律,使得紀律挺在了法律前面,比法律規定更加嚴格。比如增加了“不服從組織決定,違反民主集中制、隨意傳播政治謠言”等行為的處分。此外,在第114條首次提出了“黨組織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或者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這個説法,可見執行過程中將會更加嚴格。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時刻以《準則》和《條例》來規範自己的言行,切實做好以下三點:一要端端正正做人。作為一名組工幹部,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事才可能有正確的動機,才能使他人信服。二要踏踏實實做事。樹立“組織工作無小事”的思想,高標準、嚴要求,嚴謹細緻,規範操作,力戒浮躁,避免虛誇,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工作上務實、高效,生活上潔身、克欲,言行上慎言、慎行。三要認認真真守紀。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不要去,努力做到潔身自好。

兩項條規心得體會 篇3

最近正在重讀《家》這部經典著作。七年級的時候只讀過一半,這幾天正好藉着電視劇《家》的熱播重讀經典。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內容是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來寫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盪。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對封建勢力進行揭露,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並與這種家庭決裂。《家》這部分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閉塞的內地——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用巴金老先生自己的話説:他“所要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寫過去十多年間的一幅圖畫”。高氏豪門外表上詩禮傳家,書香門第,但掩蓋在這層帷幕之後的,卻是內部的相互傾軋,明爭暗鬥,腐朽齷齪,荒淫無恥。為了維護這個作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臨崩潰的家庭,以高老太爺和高克明為代表的那些衞道者,竭力奉持着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為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並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表姐的抑鬱致死,瑞珏的悲慘命運,鳴鳳的投湖悲劇,婉兒的被逼出嫁……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無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禮教、迷信迫害的結果。作者通過這些描寫,表現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憤,並向垂死的制度發出了“我控訴”的呼聲。

覺新、覺民、覺慧兄弟三人的不同命運也是作品的一條主線,是始終貫串在《激流》三部曲裏的人。

覺新,作者對他所花的筆墨最多,而且可以説是整個作品佈局的主幹。這是一個為舊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裏雖然有着是非和愛憎的界限,也理解奪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奪去了他所最愛的梅和瑞珏的是“全個禮教,全個傳統,全個迷信”,但他無力掙扎,只能傷心地痛哭,忍愛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舊禮教制度下的犧牲者,但同時又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維護者的角色。原著中作者對他是有一些批判的,大多是通過覺慧,批判他的怯弱、“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諒。讀者只有在把他當作一個犧牲者的心情下才可能產生一點惋惜;這種情緒卻往往又為人物自己的行動所否定了。

覺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較定型的;作者給他安排了一個比較順利的遭遇,使他勝利地得到愛情,跨過了逃婚的鬥爭。他也有改變和發展,但都是順着一條路向前的,他自信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五四”的浪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熱情和理想,也回深了他們對於舊的制度和生活的憎恨。《家》中的重要人物覺慧,便是這種受到新思潮衝擊的新生的民主主義力量的代表。他堅決反對大哥覺新的“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他的信念很單純,對舊勢力“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他的確是“幼稚”的,對周圍的一切還不能作出科學的分析,甚至感到“這舊家庭裏面的一切簡直是一個複雜的結”,他這直率的熱烈的心是無法把它解開的。但因為“五四”時代對舊的一切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精神,他知道這個家庭是“無可挽救的了”。他並不想對“家”寄託什麼希望,而熱心於交結新朋友、討論社會問題、編輯刊物,創辦閲報社等等社會活動,“誇大地把改良社會、解放人羣的責任放在自己的肩上”。即使在他與鳴鳳熱戀的時期,他在外面也“確實忘了鳴鳳”,只有回到那和沙漠一樣寂寞的家裏時,才“不能不因思念她而苦惱”。最後,覺慧無所顧忌地離開家而遠走了。作者通過覺慧寫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盪,寫出了包含在舊家庭內部的新力量的成長,也通過覺慧來對覺新的“作揖主義”和別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作品中四位女主人公不同的命運中又有着某種相同——

瑞珏,舊社會的一個女人,可以説死在封建的禮教下,也可以説是死在她對愛情的追求下。我寧願認為她是死在對愛情追求下,也不願認為她是死在封建的禮教下。因為最起碼他追求到了她的愛情,那是有價值的死;但在那個封建思想瀰漫的社會下,如果説她死於封建禮教,那並不希奇,封建禮教下死的女人還不夠多麼?鳴鳳就是一個例子,所以説她死於封建禮教會讓我覺得她的沒有任何的價值。所以我更願意説瑞珏是被愛情葬送……

巴金在回憶自己寫下這些文字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我熟悉我所描寫的人物和生活,因為我在那樣的家庭裏度過了我最初的十九年的歲月,那些人都是我當時朝夕相見的,也是我所愛過和我所恨過的。然而我並不是寫我自己家庭的歷史,我寫了一般的官僚地主家庭的歷史。我寫梅,寫瑞珏,寫鳴鳳,我心裏充滿了同情和悲憤。我慶幸我把自己的感情放進了我的小説,我代那許多做了不必要的犧牲的年輕女人叫出了一聲:冤枉!我真不忍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那裏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令人傷心斷腸的痛史。”

是啊!“青春畢竟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dangyuan/j76g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