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入黨程序 >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精選6篇)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精選6篇)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 篇1

黨的xx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這同黨中央一再強調的科學發展觀首先是用來指導發展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精選6篇)

第一,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新時期以來我國的一條基本經驗。馬克思指出:“一定物質財富是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即一切社會歷史的第一個前提。”毛澤東同志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礎上建立的。革命勝利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執政黨義不容辭的使命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但也經歷了嚴重挫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也指出:“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改革開放30年來的實踐證明,堅持以發展為主題,用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路、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就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第二,發展對於我國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我國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紀三大歷史任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始終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應當看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要靠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發展;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要靠發展;履行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責任,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立於不敗之地,要靠發展;解決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要靠發展;增強國防實力,維護國家安全,要靠發展;解決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説服那些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堅定對社會主義和祖國未來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終也要靠發展。因此,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不能放鬆。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發展觀是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離開發展,就無所謂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離開了發展,科學發展觀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也成了無的放矢。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指導發展的觀念也必須與時俱進。

黨的xx大以來,以為的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牢牢把握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既強調要時刻銘記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時強調要着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 篇2

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這一重要論述,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形態的變化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是有其客觀規律的。而客觀規律又是由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構成的。從社會規律的存在範圍、所要求的條件與具體作用來看,普遍規律是對人類社會全部歷史過程及所有國家都起作用的規律,特殊規律則是對人類社會某些階段和一定國家起作用的規律。

作為當代社會主義中國,既要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也要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中的特殊規律。 無論是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還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貫穿其中最基本、最本質、最核心的是“發展”。人類社會是在發展中不斷前進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發展的涵義,是指一個國家或社會由落後的不發達狀態向先進的發達狀態的過渡與轉化。它既指經濟發展,還包括社會發展和人自身的發展等諸多內容,也就是社會整體、協調、穩定和可持續的發展。“第一要務”,是相對於其他各種要務而言的。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表明在我們黨所面臨的各種繁重任務中,處於首要地位和中心任務的是發展問題。

正是從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與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間這種內在的有機統一出發,提出要“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本質揭示,是歷史和實踐的科學總結,是應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戰勝種種風險和經受住各種考驗的迫切需要,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徑。

本世紀頭20xx年,對我國來説,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一定要有憂患意識和主動精神,善於發現規律、掌握規律、運用規律,善於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集中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發展是一項全面、協調的系統工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就必須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繫的若干重大關係。當前特別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過程中各種利益的關係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 篇3

黨的xx大提出了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xx屆四中全會又再一次提出提高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問題,實際上也談到了關於發展的問題。今天,我主要就“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這一主題,從三個方面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

一、深化對“第一要務”的認識,增強發展的緊迫感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體現,目前我們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就是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家都十分熟悉,其重要內涵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而我們談的發展有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人的發展等,首要的應該是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是我們最根本的、最關鍵的因素,發展最終體現在經濟的發展上。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的總和就是我們的經濟基礎,生產關係的總和就決定了我們的上層建築。按照這個邏輯推理下去,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我們的生產力發展起來。從發給大家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可以看到,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講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也不是十年、八年的事,它甚至是上百年的歷史時期。這個初級階段最主要的特徵就是我們的生產力落後,生產力不發達。這個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羣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在這一歷史時期內,我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緊緊的咬住生產力的發展、咬住經濟的發展。如果離開或偏離了它,我們就偏離了大的方向。

所以,這次先進性教育提出了要做到“兩促進,兩不誤”,既要搞好先進性教育活動,又要抓好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先進性教育活動搞得好與壞,就要看我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有沒有較大的提高。如果説XX年我們邁了一步是70公分,而XX年邁的也是70公分,我認為我們的先進性教育就值得打一個問號,為什麼?因為我們去年沒有搞先進性教育,就走了70公分,今年開展了先進性教育,邁的步子還是70公分,那麼開展與不開展一個樣,這樣的結果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開展教育活動是一種手段,目的就是要促進我們的經濟發展。我們陽朔經濟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自己跟自己比,這幾年不斷上新台階。去年,全縣生產總值增長了15.3%,超過了14個億,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五計劃目標;財政收入首次突破了一個億,實現了1.08億元,增長了15.4%,與全市保持了同步。今天上午,王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反映的全市財政收入增長剛好也是15.4%。我們的固定資產投入增長了50%多,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目標,也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五”目標。但是,總體來看,我們的發展速度、經濟總量和經濟基礎還非常落後,落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去年,我們的人均gdp才4729元,不到全國人均水平(10532元)的一半,比自治區人均水平少2050元。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380元,實現了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元,而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多元,低於全市的人均水平。從企業來講,我們缺少大項目、大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只有6家,税收超過100萬元的企業屈指可數,只有3家。我縣是旅遊大縣,但是真正能夠擺得上桌面的沒有幾家企業,這也就是陽朔的現實。從理論及實際上講,縣四家領導班子始終不能偏離加快經濟的發展這個主題,如果偏離了這個主題,我們所講的先進性教育,代表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那都是空話。只有加快我們的經濟發展,增強我們的經濟實力,才能最大地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 篇4

發展既是世界關注的中心問題,也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所要考慮和解決的第一位的問題,並應當貫穿於執政治國的全過程。執政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着眼於發展、圍繞着發展、有利於發展。執政的目的,是要解決發展的問題;執政的措施,要圍繞着發展來制定;執政的成效,也要用發展的實績來檢驗。黨在執政中必須堅持把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其他的事務都要與這個中心相適應、相配合。

1.1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條寶貴的歷史經驗

毛澤東強調發展是基礎。首先是因為新中國的發展起點比較低,需要發展。新中國的發展是在貧窮落後的一個爛攤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水平極其低下。其次是因為新中國的發展任務重,必須發展。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便圍繞發展生產力這個中心任務來系統地思考、研究和闡述中國社會發展問題。在《鄧小平文選》中,一共有1066處使用了“發展”這個詞,發展”一詞出現的頻率,就可以看出,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腦子裏想得最多是發展。首先是因為發展問題仍是我們時代的主題。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建設,我國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雖然上了一個新台階,但整體上仍屬於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仍然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其次,發展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本質中的“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重點在“發展”上,故本質論的定位首先在於能否促進生產力發展上。其三,發展是社會主義優越性得以體現的前提。鄧小平多次談到,“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是要大幅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社會主義要贏得比資本主義更大的優勢,體現出自身特有的優越性,必須極大發展生產力,經濟高度繁榮,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生活富足有餘。其四,“發展是硬道理”。鄧小平反覆強調,發展是其他大道理都必須服從的“硬道理”。

只有發展,才能為解決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才能解決諸如社會就業問題、收入增加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等。也強調“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始終強調:“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國際間的競爭也是經濟實力的競爭。經濟發展了,國力強大了,我們才能有力量抵禦任何自然的和社會的風浪,頂住任何外來的威脅和壓力,才能實現民族振興,對人類做出更大貢獻”。認為:“關鍵是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黨的xx大以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創新型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和新的歷史條件下,把對為什麼要發展社會主義、怎樣發展社會主義等問題的認識,上升到全新的戰略思想高度。他明確地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科技等方面佔優勢的壓力”,所以“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努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為此,就是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大力解放和科學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增強綜合國力,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1.2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提升中國國力和地位的客觀要求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與總趨勢,任何國家要跟上時代潮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都必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切實解決發展問題,把發展作為首選的國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又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中國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都上了一個新台階。但我們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科技的優勢,短期內不會改變。

西方敵對勢力對社會主義中國實行遏制和“西化”、“分化”圖謀,也不會改變。例如美國重返亞洲以來對我國的圍堵和遏制。我們既面臨着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壓力,又面臨着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競爭中佔有優勢的壓力。所以,我們只有牢牢把握住發展這一時代主題,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我們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才能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我們國家也只有真正發展了,才能在多種可能出現的危險面前,遊刃有餘,應對自如,才有解決問題最堅實的物質基礎,迴旋的餘地也就大了;不發展就會被動捱打,就會受制於人。可見,提升中國國力和地位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1.3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實現廣大人民羣眾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們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羣眾實現自己利益、創造美好生活的事業。因而,把發展作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歸根底是為了維護和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是發展的根本目標和最高標準,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黨是人民羣眾的代表,始終忠實於人民羣眾,服從和服務於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羣眾的意願為最大意願,以人民羣眾的利益為最大利益。我們黨的一切活動,都要着眼於為人民謀利益;我們黨一切關於發展的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羣眾的意願。發展的成果,最終都要為人民所享用。這就要求我們在謀劃和推進發展時,要把人民羣眾的需要同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緊密聯繫起來,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讓人民羣眾在發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

1.4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經濟長期搞不上去,人民羣眾得不到實惠,社會不會和諧;經濟搞上去了,但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人民羣眾不滿意,社會也不會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拒絕貧窮。歷史和現實充分表明,經濟快速發展,羣眾生活富裕,則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的和諧程度就高;經濟停滯不前,羣眾生活貧困,則社會的和諧就低,甚至會出現動盪和混亂局面。所以,構建和諧社會關鍵在發展,根本在發展,必須在發展中實現和諧。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 篇5

鄧小平關於“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論斷的主要思想包括:一是“中國發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發展是硬道理是一個帶有國際性和時代性的命題:二是“最終説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要靠我們自己的發展”,只有加快發展,社會主義才能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三是“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我們自己發展”,中國要解決的問題千頭萬緒,對外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對內要儘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還要實現國家統一,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的關鍵是自己發展起來;四是“善於把握時機來解決我們的發展問題”。

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一是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發展生產力;二是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根本要求。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就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能否達到這個目標,關鍵就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三是生產力的發展狀況,關係着社會主義的命運。能否大力發展生產力,直接決定着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決定着社會主義在與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能否取勝。因此,生產力的發展狀況,關係着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四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生產力更具有迫切性,在當代中國,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歷史前提、時代特點和現狀決定的,實現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解決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

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面臨經濟全球化趨勢,科技革命,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更加強烈,乃至霸權的和強權政治的壓力,我們必須努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1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指,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這個命題是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中提煉出來的。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發展問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發展問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發展問題;在“三個代表”基礎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是發展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歸根到底是以發展作為思想紅線來貫穿的。(2)這個命題凸現了發展在我們黨執政興國中“第一要務”的位置,説明發展始終是第一位的任務、根本的任務、中心的任務、壓倒一切的任務。

2、之所以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因為:

第一,這是由我們黨成為執政黨並將長期執政的歷史地位決定的。我們黨執政的目的始終着眼於發展,執政的任務始終致力於發展,執政的措施始終圍繞着發展來制定,執政的成效始終要由實踐來檢驗;

第二,這是科學總結其他執政黨興衰成敗經驗教訓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最為深刻的教訓,生產力、先進文化和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有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關係到執政的物質基礎和羣眾基礎;

第三,這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要求的,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和維護與發展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尤其顯得迫切;

第四,這是適應當代世界發展變化實際的,當今世界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非常迅猛,綜合國力的競爭不斷加劇,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唯一正確決策就是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進一步發揮出來。

總之,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又面對世界範圍內日趨激烈的競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的問題,直接關係人心向背、事業興衰,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實現國富民強都無從談起。

3、將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一是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中國現實,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開拓促進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途徑;二是必須堅持和深化改革;三是必須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要集中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4、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係,是適用於整個初級階段的一個長期的基本的方針,它充分體現了黨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要求。(1)發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發展;(2)改革是動力,是第二次革命,是我們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3)穩定是前提,是保障,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穩定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5、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要在改革和發展中保持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在社會政治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

6、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1)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生活有特殊困難的人們的基本生活權利給予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是保證勞動力再生產,從而也是保證社會再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社會保障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和社會互助等方面組成。

(2) 改革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第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安全制度,這一制度的建立能夠保證社會經濟安全地運行。第二,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搞活企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需要。第三,是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使經濟發展的成果能夠為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享有。

(3) 近年來,分配關係尚未理順,就業矛盾突出已經成為影響穩定大局的一個重要因素,必須妥善處理這些問題,為改革和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要進一步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體系的穩定器作用。

(4) 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必須從我國實際出發,根據“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目標,堅持廣泛覆蓋,適當標準,基本保障與補充保障相結合,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

7、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指,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這個命題是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中提煉出來的。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發展問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發展問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發展問題;在“三個代表”基礎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是發展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歸根到底是以發展作為思想紅線來貫串的。(2)這個命題凸現了發展在我們黨執政興國中“第一要務”的位置,説明發展始終是第一位的任務、根本的任務、中心的任務、壓倒一切的任務。

總之,我們大力搞好社區的物質文明建設,這既有利於方便社區羣眾的生活,滿足社區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又有利於促進社區經濟產出的增長,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多做貢獻,更有利於社區解決民生之本的勞動就業問題,促進社區的安寧穩定。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説,抓住了經濟發展就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民心、抓住了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要素。

黨執政第一要務範文 篇6

黨的xx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從黨的執政實踐中總結出六條主要經驗。這些經驗是我們黨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取得的豐碩成果,是站在時代高度洞悉執政規律的光輝結晶,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根本指針。深刻領會這些經驗,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立黨的根本指導思想。8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從時代條件和我國實際出發,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成功地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不僅引導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而且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鄧小平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使全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使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步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當代中國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立,不僅標誌着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標誌着我們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而且標誌着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開了一個新局面。實踐表明,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作為科學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既不會一成不變,也不會停滯不前,必將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同時要根據新的實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堅持把科學的思想理論轉化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人民羣眾的新實踐,不斷開創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

社會主義從誕生到成熟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和完善,是推進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具體制度,不斷使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相適應,促進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改革作為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必然要在體制轉換、利益調整和觀念更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因而不可能沒有阻力和風險。這要求我們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既堅決果斷,又審慎穩妥,通過深化改革,不僅從根本上消除束縛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體制性障礙,而且妥善解決在體制轉軌過程中暴露的各種矛盾。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們黨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領導全國人民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文化體制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變革。在經濟體制方面,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並創造性地把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政治體制方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斷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發展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司法制度。在文化體制方面,以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目標,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文化市場體系,健全了文化制度法規,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獨立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些改革,不僅使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而且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三、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

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各項事業有了長足進步。同時應當看到,我國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經濟、科技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們只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更好地體現黨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鑑此,我們黨明確提出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黨的全部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都要符合不斷推動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以為的黨中央要求全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要我們切實把黨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實踐中,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黨長期執政就有了堅實基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就有了可靠保證。

四、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工人階級政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也是工人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密切聯繫羣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和政治優勢,也是黨始終贏得人民羣眾支持和擁護的政治基礎。我們黨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眾,最大的危險是脱離羣眾。黨同人民羣眾的關係如何,事關黨的興衰成敗、生死存亡。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和領導幹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記住,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羣眾是真正的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自覺做到心裏裝着羣眾,凡事想着羣眾,工作依靠羣眾,一切為了羣眾,時時處處重實際、辦實事、説實話、求實效,真正把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羣眾特別是那些生產生活遇到暫時困難的羣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五、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了深入實際,聯繫羣眾,民主集中制等一整套科學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這些方法我們必須長期堅持。同時,面對形勢和任務的不斷髮展變化,我們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堅持科學執政,就是要用科學的理論、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立在自覺運用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堅持民主執政,就是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堅持依法執政,就是要加強制度和法規建設,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要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規範黨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係,逐步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各負其責、各方協調一致的工作機制,更好地組織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六、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我們黨作為執政黨,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踐者,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黨和人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黨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使自身的思想觀念、組織結構、運行機制和活動方式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是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也是黨的先進性的內在規定。只有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才能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要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要環節,建立健全各項具體的組織制度、領導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和監督制度。加強制度建設,一方面要全面規劃,精心設計,在差額選舉、職務任期、幹部交流、崗位輪換、辦事公開、情況通報、民主評議、權利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科學的制度體系;另一方面應通過制度和體制創新,建立結構完整、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chengxu/yzok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