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徵文演講稿 >

中國夢我的夢專題徵文作品

中國夢我的夢專題徵文作品

中國夢 我的夢專題徵文作品

中國夢我的夢專題徵文作品

第一次聽到中國夢三個字是在課堂上,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由於很長時間沒有在網絡上瀏覽新聞,所以並不知道是誰提出來的,有什麼特殊的內涵。但僅僅就這三個字來看,我也知道中國夢,中國的夢是什麼!

90後的很多人都喜歡看快男、快女、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等選秀節目。我想不僅是因為這是一種時尚,而是當我們聽着他們的歌,瞭解他們背後的故事,我們被感動了。這是銀幕上給予人最直接的衝擊,堅定、堅持、堅強,就是這些精神讓歌者走到了這一步,站在舞台上,又用自己的歌聲更多的背後的那些精神打動所有觀眾。

每每看感動中國人物總會落淚,那些平凡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定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時間大愛面前,他們表現出屬於他們自己最真實的反應。身為局外人,我們被深深的震撼了,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中國精神吧!她不是空洞的詞彙,而是包含着飽滿的深意。就如同我們的中國夢一樣,她不僅僅停留在這簡單的三個字上。中國夢,民族振興,中華崛起,人民安居樂業。

中國夢是一個大夢,也是每一箇中國人民的夢。將中國夢分解到每一箇中國人民身上,我的夢又是什麼呢?

我的夢,平凡的夢。我希望我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蓮 山~ 課件 ]真實對我而言就是快樂。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這個社會裏,自己所生活的小圈子裏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個角色對自身的要求又是不同的。然而,不管扮演什麼角色,人最本質的東西是不會變的。真實的自己在處理各種角色轉換時能夠自如。

我的夢,需要勇氣的夢。我對我着二十幾年的人生做過幾個階段的歸納與總結,發現我的人生有三個偶然點。一、國中階段,我接受了復旦大學學生的幫助並作為他們的嚮導在我所生活的小地方做調查。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大學生,那時我還是他們眼中的小朋友。二、高中階段,就是在高三備考期間,我將自己的目標定為做一名公益大使。我很認真的將這四個字大大地寫在紙上並貼在了牆上,每天一抬頭就可以看到它們。三、大學階段,我學的專業是社會工作,它教會我如何看待人,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助人自助。我很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也越來也發現這三個偶然中又夾雜着些必然的點是多麼的契合。於是,我便不想讓這些偶然僅僅是偶然而已。於是,就在大三這個轉折點上,我決定了自己以後要走的路。這個決定,我用了很長時間,感覺像是用盡了我所有的勇氣。我知道,這條路並不好走。突然想到林志炫的浮誇:“幸運兒不是我,因為我選擇的路很難走,如果夠出色卻不能出頭,至少要做到沒有第二個我。”我的夢,需要勇氣的夢,用盡所有力量做到極致的我。

我的夢,需要勇氣的夢。XX年的最近幾天,我去親戚家放鬆心情,緩解最近一直緊繃的神經。接近下午四點,我做在電視機旁關注雅安地震的最新消息,就在這時姑姑卻瞬間在我身邊失去意識。當時我很緊張,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於是我不停地想要叫醒姑姑。

大學生是知識分子的代名詞,也是某種能力的象徵。但就在那一刻,我覺得我什麼都不是。所以我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擁有豐富知識與能力的人,給與周圍的人以幸福感,與我自己也是一個提高。我的夢,需要勇氣的夢,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個人的夢,我的夢,看似弱小但若沒有也難以匯成整個國家的夢。自科教興國提出,教育就被放在了整個國家發展及興盛的重要位置。

盧安克,德國漢堡人,畢業於漢堡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1990年夏天為期3個月的中國之旅,改變了他的一生——從1997年至今,他在中國廣西的大山裏已經待了十年,輾轉多處山村,過着簡陋的生活。他在華支教十年,是感動中國XX候選人。

如果沒有看到柴靜採訪他的視頻,無法想象一個德國人會中國過着這樣的生活。他在最偏僻的山區支教,這裏的民族語言裏甚至沒有“教師”“學校”這樣的詞彙。他和留守兒童們一起住,和他們一起去滾爛泥,他光着腳穿球鞋,他穿行在相見的田埂上,他吃着粗陋的飯食,他一個月只花費幾百塊的生活費——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用於資助他的學生以及用於他研究的支出。

有人在知道盧安克和他的故事之後説:這樣的人不能太多,因為他是一種顛覆。他會使我們懷疑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那些常識和價值觀。

盧安克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想可以回答他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一種生活。他説:我追求的生活是跟我熟悉的人,跟我身邊的人一樣的生活,但我去生活所靠的動力卻不一樣。這個動力也不是什麼我想達到的目的。我並不想改變中國的教育,那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我僅僅是喜歡自己的生活方式,願意與學生共同去追求我們所喜歡的生活,而我很幸運,能實現自己所喜歡的生活。

盧安克很好的向我們展示了夢想的力量。我記得我曾讀過莫言的一句話“每天早上叫醒我們的不是鬧鐘而是我們的夢想。”多麼美的一句話,充滿希望與陽光的一句話。

教師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呼,然而有人説“工程師”是搞技術的,教師當然也需要技術,但更多的是需要藝術,需要的是人性的關懷和藝術的薰陶。這是一項創造性極強的工作。因為它所面對的是有血有肉,有靈有感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零件。教育絕不是要製造出整齊劃一的流水線產品,而是培養出各具個性的人。所以,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激發每個人內心存在着的對善的嚮往,讓每一個充滿個性的靈魂在陽光下自由地生長,而不是機牀的切割打磨。

《共產黨宣言》中有這樣一句話,説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也應該是教育努力的目標。中國教育的現狀還不是很好,中國的素質教育還有待提高。中華要崛起,人才發展不容忽視,而教育夢的實現無疑對此意義重大。

標籤: 徵文 專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zhengwen/ke6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