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幼兒園大班評課稿(通用4篇)

幼兒園大班評課稿(通用4篇)

幼兒園大班評課稿 篇1

聽了王老師這節課,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幼兒園大班評課稿(通用4篇)

先來説一説目標,王老師定的目標是1、能用不同的方式打開食物的包裝或外殼。2、提高動手能力,鍛鍊手部肌肉。從整個活動上看,幼兒基本達到了教師制定的目標,同時我們也都能感覺到孩子的參與性、積極性是非常高的,從中得到了快樂。因為孩子們的天性看到吃就會很感興趣。

接着來説説教學過程,王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情景,拿出仙女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利用幼兒對變魔術的喜愛,激發、調動了幼兒情緒。接着出示盒子告訴幼兒裏邊有很多寶貝,讓幼兒用仙女棒把寶盒中的東西變出來(教師教咒語),每位幼兒都拿到東西之後,讓幼兒嘗試打開來嘗一嘗。

接下去就是幼兒的操作部分,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讓幼兒人人動手操作,在於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王老師能關注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通過耐心引導,幫助幼兒掌握基本常識。最後王老師採用的是交流的方法,先個別幼兒交流,再讓全體幼兒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

接着我想來説説這次活動中存在的一些細節方面。

王老師上課非常有激情,所以也帶動了孩子們對這個活動的熱情,但是我覺得你一直是跟着自己走,沒有為孩子考慮的更多,你的思路很清晰,現在是這一步驟,接着又是哪個環節,但就像趕場子一樣,雖然每個環節都經歷過了,但都是匆匆忙忙,你把你要説的説好了就直接進入下個環節,而給孩子説的機會很少,孩子的思維還停留在前一環節上,你已經在講解第二個環節了,所以在打開物品這一部分中孩子的主動性體現的不是很好。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我們大家在這樣一個活動過程中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不斷的創新。

幼兒園大班評課稿 篇2

今天由新老師為大家展示了一個打擊樂活動《調皮的小鬧鐘》。這是一首管絃樂,由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在1945年的時候創作的。樂曲為C大調、4/4,中庸的快板,採用ABA形式寫成。樂曲開始用木魚聲模仿鐘擺的走動聲,非常清脆而且有節奏,之後出現了裝飾音和切分音,使得音樂形象更加活潑,生動、鮮明。第二部分音樂形象變得舒緩,與第一部分音樂形象有着明顯對比。最後一部分重複第一段的音樂。

為了使音樂性質更顯性地呈現給幼兒,老師做了圖譜,同樣是三段,教師把鬧鐘左右擺動作為圖譜的第一部分,用波浪線裏表現第二部分舒緩的節奏,第三部分的圖譜與第一部分相同。

作為音樂活動,老師把音樂貫穿始終這是值得肯定的。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適當調整的話,可能整個效果會更好。

首先教師在請幼兒為音樂選擇樂器的時候,建議把所有樂器呈現給幼兒,並且在此之前,幼兒已經對所有樂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有經驗。當一個幼兒選擇一種樂器以後,教師試着讓他聽音樂打擊一個樂句,這時教師要重點強調樂曲中音樂的形象是怎麼樣的,跟幼兒商討“你所選取的樂器打擊出來的聲音是怎麼樣的”,通過討論,教師為幼兒建立樂器與音樂形象的內在聯繫,從而引導幼兒選擇正確的樂器。

其次教師在分樂器的時候最好把一種樂器分在同一個地方,不建議分散擺放,如把樂器分四類,分別放在每組幼兒的腳下,在徒手練習的時候,幼兒要根據自己腳下的樂器進行徒手練習。這樣做方便幼兒去向同伴學習,同時為下一個環節-合奏,做好準備。

最後在合奏的環節建議教師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聽音樂上面,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嘗試演奏,第一次演奏不好沒有關係,我相信,只要幼兒認真去聽了,效果也不會差到哪裏。

幼兒園大班評課稿 篇3

這是一個心理健康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教師的用意,她要昇華的是孩子愛的情感,要讓孩子知道愛父母,怎樣愛父母。由於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現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所以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孩子首先愛的是自己,然後再是親人,再是身邊的人,再往後就是對祖國的愛,在大班進行愛身邊親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也是極為需要的。

一、 評選材

這個活動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孩子能 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一點一滴,這些都為這個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也使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説,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卻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方式去表達 對父母的愛,這個活動以此為切入點,不僅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應該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 評目標:

雖然我並沒有看到過這個活動的目標,但通過觀摩整個教學活動,卻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活動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對孩子愛的教育,讓孩子學習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而且活動目標的達成度是很高的。

三、 評準備:

1、教師自身的準備:活動中教師態度温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為活動創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詮釋故事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物質準備: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磚塊、愛心卡和音樂,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所選取的音樂緊扣活動主題,又能給活動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氛圍;磚塊是讓孩子來體驗付出和分擔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該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愛心卡是鼓勵孩子讓旁邊聽課的老師畫的,增進了全場的融洽,而且最後彙集愛心卡,讓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

四、 評環節

觀摩活動之後,我覺得活動主要有四個大的環節組成:引題--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搬磚感受父母的辛苦--表達對父母的愛,四個環節一氣呵成,一環緊扣一環,每一環節都能充分地為活動的目標服務。特別是在活動中採用讓孩子搬磚的方式,其用意是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應該為父母分擔一些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這種簡單的方式卻很好地將付出與分擔詮釋了出來,非常具體和直觀。

五、 評教法

教師在活動中運用了很多個提問,但每一個提問都是開放性、發散性的,孩子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教師充分關注到了所有的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表達,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經驗。

教師本身的素質教師是非常有親和力的,説話輕柔,很能讓人覺得親切、放鬆。在活動中教師都能做到與孩子蹲下來説話,可見教師的教育觀念:尊重孩子、用心與孩子交流,而且對於孩子的每一個回答教師都能給予積極的迴應,給予肯定,為孩子營造了想説、敢説、有機會説的環境。

建議今天這個活動是讓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我覺得以後可以生成一個有關愛的主題教育活動,從對自己的愛,到對父母的愛,再讓孩子學習對社會上其他人的愛,比如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殘疾人、各行各業辛苦工作的人,還可以讓孩子知道要愛各種小動物、愛大自然、愛祖國等等,相信在這樣一系列的愛的主題教育活動之後,孩子的心胸會更寬廣,愛的涓涓細流會連綿不斷。

幼兒園大班評課稿 篇4

4月2日聽了機關幼兒園魏老師的音樂活動《三隻猴子》。

《三隻猴子》是一首簡單、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它表現了小猴在牀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這種情形與幼兒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很容易引起共鳴。

魏老師完成了《三隻猴子》活動目標。為學唱歌曲,初步體會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在聽聽、説説、玩玩過程中理解歌曲的內容;嘗試用不同的節奏表現歌曲,培養幼兒感知節奏的能力。

過程中共有四大部分,首先有一個鮮明的導入,今天這麼多老師來看小朋友們學本領,小朋友高不高興?高興的話就唱出來(練習發聲:我們今天真高興,啦啦啦啦啦)

第二部分欣賞歌曲《三隻猴子》,由老師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引出歌曲的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第三部分老師知道有一個地方,那裏叫節奏王國,裏面有很多很多蹦蹦牀,想去那裏玩的小朋友,要根據節奏把歌曲《三隻猴子》跳出啦,才能去,練習跳節奏(出示很多不同節奏),練習完後,跟着音樂跳(請幼兒上台表演)

第四部分出示節奏卡,播放音樂,每組根據自己的節奏跳出來。

整個過程中,老師的準備很充分,教學目標很好的完成了,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被老師所吸引,幼兒玩的很開心,從活動中我能感受到歌曲帶給他們的歡樂,幼兒跳節奏的準確性也很高,不足之處就是在課前分組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由於和幼兒原本座位的混淆,有些幼兒分不清自己是哪一組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q3jr6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