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房地產新政

房地產新政

央行宣佈住房非限購城市的居民購房首付比例可以降至2成,當時多少讓大家有點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去年中央就提出要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即促進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户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户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因此,降低購房首付比例,無疑可以刺激居民住房消費的需求。

房地產新政

中國經濟還未發展到“創新驅動”階段

按照熊彼特的經濟發展四階段論的劃分,即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中國應該已經過了要素驅動階段,即廉價的勞動力、土地或礦產等資源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海外直接投資的流入也大大放緩。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的第一大國,產能過剩問題突出,但高端製造業不發達,如與龐大人口規模相對應的飛機和汽車的自主品牌製造規模很小。

出口的大部分也是中低端產品,其中加工品出口要佔近50%,儘管中國早已是出口第一大國。創新驅動是中國的一貫口號,但GDP中創新所佔的份額還是比較低,因為中國的製造業崛起主要靠仿製和加工。中國網購的規模是全球第一,這雖然可以説成是消費模式的創新,但它很大一部分是靠擠出了實體店消費來獲得,故對於經濟體量的提升作用也非常有限。

中國經濟的騰飛是主要靠中低端助推的,這與日本、韓國等國崛起還是有本質區別,所有經歷過創新驅動的國家,都曾有過風靡全球的新產品、新技術或服務的誕生,但中國似乎沒有。所有創新驅動的國家,投資在GDP中的佔比都很低,中國還是較高,2019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GDP的比重已經到了80%,發達國家大約只有20%左右。

因此,要維持經濟增速不至於大幅下滑,還得靠投資來驅動。

投資驅動只有借力居民和中央政府

如果我們把投資或消費主體分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企、非國企和居民這四大主體,並編制這四大主體的資產負債表,就不難發現,中央政府的債務率比較低,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較重,國企的債務負擔更重,居全球之首。民企的債務率應該低於國企,但透明度不夠,債務成本較高,也容易引發債務危機。相比之下,中國居民的債務率較低,大約不到GDP的40%,明顯低於發達國家。

所以,今後要拉動經濟的手段就不言自明瞭,即中央政府和居民可以加大加槓桿的力度,而地方政府和國企只能通過借新還舊來維持了。民營企業之間差距較大,對於債台高築的企業羣體,則更需要關注的風險爆發點。

從今年的狀況看,債券、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泡沫,剛性兑付應該要被打破,而民間理財市場的問題更大,各種非法集資和虛假投資案層出不窮。以上這些,都成為今年的風險點。

如果真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核心目標——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去落實,則會因為這些舉措而導致經濟下行的壓力增大。如處置僵死企業的成本很大,降成本過程又會導致税收收入的減少等。因此,在對企業和地方政府去槓桿的過程中,需要中央政府和居民的加槓桿來彌補。否則的話,一旦出現系統性風險,則改革的成本將大幅攀升。

降首付去庫存估計效果有限

去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只有1%,儘管銷售成績喜人。除了一線城市的房價平均上漲18%之外,二三線城市房價幾乎沒有多少上漲,且庫存規模進一步擴大。這與去年的股市格局有點類似,中小創大漲,大盤股沒有漲多少。股市或房地產的主流資金均流向小眾板塊。

購房主流資金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穿透看本質,實際上是貧富差距擴大的反映,因為一線城市是中國的富人集聚地,具有很強的購房能力,所以,一線城市房價大漲,房價收入比高得離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來人口的高收入所致。

也就是説,中國一線和二三線城市房價差距的擴大,是中國貧富差距多大的表現。中國放貸餘額只有14萬億左右,佔住宅總市值(個人估算為140萬億)只有10%,這一比例遠低於發達國家,且中國人均家庭擁有的住房面積也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這與富裕階層是投資性購房的主力有關。餘下的中低收入階層,就目前的房價而言,實際上缺乏購房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居民放貸餘額大幅增加了23%,説明自住性購房者居多,投資性購房者佔比不大。那麼,這些自住購房者是否存在超前消費現象呢?我覺得是有可能。也就是在股市走強之後,購房消費滯後擴張。如今,股市下跌,銀行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明顯回落。居民財富的縮水或收益率下降,恐怕對購房是一個負面影響。

鼓勵1個億農民城鎮購房,如果沒有對農村宅基地等的改革結合起來,是不可能實現的;鼓勵中西部地區的1個億人就近城鎮化,如果沒有創造相應的就業機會,同樣也不可能實現。

因此,如果一定要給中低收入羣體加槓桿,對中國經濟的威脅是很大的。目前為止,中國的農民工在城鎮購房的比例只有1%。不管你如何加槓桿,如何補貼農民工,也很難讓他們自主買房。

唯一路徑只有靠政府加槓桿

當年日本在90年經濟泡沫破滅之後,陷入經濟蕭條。只有靠政府大幅度擴大國債發行規模,增加財政支出,加大投資力度,大興土木以維持經濟增長和就業。中國目前也陷入了類似的困局,勞動人口數量減少,農民工不再進城,流動人口淨減少。產能過剩,僵死企業不斷增加,房地產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速均下降。故要維持經濟增長,只有靠政府基建投資來帶動。如去年就推出了幾萬億的PPP項目。

民間投資增速也大幅下降,因為報酬率的下降。如果能夠實現富人向窮人的轉移支付,則中國經濟的大部分問題就可以解決,但這是不現實的。所以,在目前中央政府的債務率還偏低的情況下,只有靠提升財政赤字率了。今年應該可以突波3%的財政赤字率。就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而言,中國政府是最有理由提高赤字率了,因為資產端規模巨大,是西方市場經濟國家難以比擬的。

估計3月份的兩會前後,關於加大政府投資和財政支出規模的方案將會集中出台。以防系統性風險為目的的各種舉措,對於改變人們的偏悲觀預期將能發揮作用。如讓政府來購買庫存房產,作為廉住房或經濟適用房,提供給非户籍的中低收入家庭等。

標籤: 新政 房地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8ner6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