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

《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和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是以後學習多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又為後面的加減法驗算奠定基礎。為此,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是掌握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方法,會正確計算。難點是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算理。由於學習例1時學生已知道計算的法則,在本課着重解決百位上的數怎麼算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在本節課中,我先複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聯繫,溝通和運用遷移的方法,教學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學中,運用遷移是經常採用的有效教學方法,它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技能基礎上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影響。從而,學生在捕捉聯繫和發現竅門的“頓悟”過程中經歷了知識經驗的遷移與同化,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以拓展。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培養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時也體驗了成功,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另外,根據低、中年級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注意力不穩定的特點,鞏固練習時設計了"奪紅旗"比賽、“爭當小醫生”等遊戲,從而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根據例題教學後,有的學生能融會貫通,有的學生基本學會的情況,還設計了必做題與選做題兩種題型,因人而異,速度快的學生兩項都做,速度慢的學生可以只做必做題。

在教學時,我針對計算難點,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別作了個詳細的對比並進行了重點強調。對計算的注意點,一節課從頭到尾都在反覆強調。但課堂練習交上來一看,我就有點發愁了,計算錯誤五花八門,而且計算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還不夠熟練,也有個別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頓時讓我大失所 望,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我的計算教學這麼失敗呢?認真地回憶、細細地分析,我想可能應該歸因於以下三方面:

第一,練習的量不夠。計算畢竟是一種技能,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我覺得還是應該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實現。教材上的練習少,再加上配套的作業題難度偏大,在課堂上得由老師扶着做,在家裏得由家長扶着做,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就太有限了,因此,每天光課本和配套練習的作業都讓師生筋疲力盡,課外也就沒有時間好好地補充一些練習,這樣,僅僅靠課本和作業本上少得可憐的幾道練習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學生的計算不熟練,導致了在計算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第二,缺少良好的計算習慣。我們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漁”,而實際上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還是很不夠的。特別是在讀題的問題上。有的孩子對解決問題的題目只馬馬虎虎讀一遍就匆匆動筆,導致方法錯誤。有的孩子拿到題目就列豎式,導致抄錯數字的現象相當嚴重。另外,在家裏孩子題目做錯了,都是家長檢查的錯誤,孩子們也養成了“做完就放到邊上等待家長檢查”、“錯了可以隨時改正”的壞習慣,從來不自己檢查,使得大部分學生在獨立計算後不檢查,錯誤百出。

第三,對學困生的指導還不夠。孩子們畢竟是有差異的,課堂上老師講的方法、同學講的方法,其實有些孩子是聽得一知半解的,但在課堂上能運用最多隻能算一種正遷移,一種短時記憶。於是,例題後的幾道對應練習,他們勉強還能應付過去,而在獨立練習中,各種題目混為一體,量又相對較多,他們就亂了手腳。雖然孩子們做題時經常在強調“相同數位要對齊,連續進位加法不要忘了加進來的1”等要點。但在實際練習中,部分學困生往往不能與強調的要點聯繫起來,一不注意就問題百出。看來,為學生開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時教師的提醒還是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本節課我堅持以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先學後教的課堂模式,但在集體交流反饋的過程中為突破教學難點、學生估算錯誤等問題的解決用時過長,造成整堂課前鬆後緊,節奏慢的局面。而且部分學生認為問題簡單,自己都會,就沒有用心的聽講,導致計算過程中以前怎麼錯的現在還是這麼錯的,特別是在對向前進 “1”的處理,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記加了。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鑽研教材,紮實備課,認真反思上過的每一堂課,尋找每堂課的得與失,爭取一節課比一節課上的好。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2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全體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思維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創設學生關注的情境。

情境創設要體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功能,必須從學生感興趣的或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事物入手,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本節課的情境設計緊扣教學主題,富有數學味。這個情境看似簡單,但不會給學生一覽無餘的感覺,因為每棵樹上都有兩種顏色的蘋果,簡潔中藴涵着層次性。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兩棵樹為基準,大多數學生能很快列出8+5=13的算式,直奔本節課的主題,顯示出該情境的直觀性,滿足大多數學生成功的願望。以蘋果的顏色為基準,部分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得出7+6=13的算式,這樣給信息獲取能力較強的學生一個機會,顯示出該情境的層次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發現。同時該情境把8、7、6加幾的進位加法的例題和協地統一起來,極少其他非數學因素的干擾,使教學環節的銜接非常自然,在教學中發揮了高效性。

進一步用“湊十法”口算8、7、6加幾的進位加法,我以此為支點,在教學中進行生成點的選擇。當讓學生説説兩棵樹一共有13個蘋果用算式怎樣表示時,居然有學生列出了10+3=13的算式。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3

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是分數乘整數意義的擴展,記住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並不困難,但讓學生理解算理難度就比較大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鞏固和進一部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教學中我主要是採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直觀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並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總結。首先在複習中,通過直觀演示,引導學生依次折出長方形紙條的1/2,再取1/2的1/4和3/4,並讓學生用乘法算式來表示這個過程,初步感受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接着以2/3×1/5、2/3×4/5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後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後在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是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教學中我充分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推理等活動,通過例題的直觀操作,通過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理解了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初步掌握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在探究活動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分析、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的過程,進一步發展了學生初步的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我有了以下幾點思考:

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相結合。

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課教學中就顯得尤其重要了.縱觀教材,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着不同的層次,例如分數乘法前兩節課中是利用具體的實物圖形,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分數乘法第三節課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接下來的分數乘法應用中,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為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為直觀之後,再從直觀變為抽象,也就是要講“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使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

經歷探究過程,優化互動生成。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一新的理念説明:數學教學活動將是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因此,教學本課時力圖讓學生親自經歷學習過程。即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究算法——舉例驗證——交流評價——法則統整等一系列活動中經歷“分數乘分數”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這裏關注了讓學生自己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力真正還給學生後,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在兩個班的上課中,關於分數乘分數法則都有不同的驗證和説明的方法出現,這些方法遠遠超出課前的預設。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的更主動,潛能發揮到了極至。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4

在教學中,我們常會碰到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業:“一棵大樹高10釐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學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長度單位這個概念,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對於什麼東西是釐米、米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學習以前可能是從未聽説過,這樣學習起來學生確實有點困難。這樣的例子從另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對於這樣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學生還是比較薄弱,教學時應當重視計量單位觀念的形成,並將這方面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長度單位釐米和米時,應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原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活動建構對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建立表象

1、體驗1釐米的實際長度,可以通過下面的活動展開。

量一量。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測量課桌的長,進而產生疑問:“為什麼量同一物體,而結果卻不同?”使學生體驗線段的長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測量工具,認識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過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釐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釐米,並且知道從刻度0到刻度1之間就是1釐米。再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之間的長度也是1釐米,加強對1釐米的感受。畫一畫。讓學生在練習紙上畫出1釐米的線段,再次直觀感知1釐米。比一比。請每個學生拿一個稜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然後抽掉小正方體,左手手指不要動,看一看1釐米的長度,再比出1釐米,最後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體塞進去驗證一下,比的長度是不是大約1釐米。估一估。給學生提供長1釐米左右的學具,讓學生利用已有的1釐米表象進行估測,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釐米的物體。記一記。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2、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動。

看一看。直觀感受1米的長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比一比。兩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動,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長度。再把眼睛閉起來想想1米的長度,最後睜開眼睛,用手再次比畫出1米的長度。排一排。排1米長的隊伍,每兩人間保持一腳的距離,看看大約排幾個人。走一走。自然、均勻地走1米長的一段路,數數大約要走幾步。

這樣教學,把教材上“靜止狀態”的學習材料轉化為“動態生成”的活動情境,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對新知的體驗,促進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二、在估測中認識——形成概念

1釐米、1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肢體上的某些大約長是1釐米、1米的部位或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釐米、1米來幫助記憶。如學生大拇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小指第二個關節的長大約是1釐米;二年級學生腳到胸口的距離大約是1米,記住這些“身體尺”,對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概念或進行估測都大有益處。

估測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是對事物數量的直覺判斷。估測與數的認識、量的計量相配合,能加深學生對數的理解,增強靈活處理日常數量關係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大膽估測,比較各自的估測結果,交流各自的估測策略,展示每個學生的獨特想法,相互借鑑,不斷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估測不是信口胡説。因此,估測一條線段長几釐米,一般不要讓學生隨便報出幾釐米,而是要求他們想一想用什麼工具、方法可以幫助估測。比如,引導學生通過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離大約是10釐米來和這一條線段比較,從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結果。教學中,教師除了注意挖掘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如身體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圍的其他物品進行估計、測量,增加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機會外,還要充分運用教材所提供的練習題。要把估測的結果與實際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找出估測與實際測量的誤差,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三、在應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還應與實際測量緊密結合起來。測量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測量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可能會輕鬆順利,但考慮到一些學生已經會測量物體的長度,因此可嘗試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然後交流、討論,總結測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對學生來説容易出現的錯誤有:從尺的一端開始量,而沒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線與所量物體的一端(起點)對齊;不會靈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個刻度都可以作為測量物體長度的起點。另外,在量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直尺的控制不夠自如。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講解,悉心指導,讓學生切實掌握測量方法。把尺的邊與物體的邊靠近着平行擺放,而尺的0刻度線要對齊物體邊的一端。學生在進行操作性學習的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可以豐富感性認識,又能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國小生認識事物帶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較多的具體事例,使他們在思維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抽象出數學概念的方法。基於這種狀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兒童觀察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培養兒童觀察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要透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要指導他們逐漸懂得看問題應該從什麼角度看。同時,要教會他們特別注意進行分析、比較。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5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我遇到了許多問題,在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對我七年級下上半學期的數學教學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對教學目標反思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環節,是一節課的綱領,對綱領認識不清或制定錯誤必定註定打敗仗。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説我自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

1、對教學目標設計思想上不足夠重視,目標設計流於形式。

2、教學目標設計關注的仍然只是認知目標,對“情感目標”、“能力目標”有所忽視,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技巧的傳遞,嚴重忽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學目標的設計含混,不夠全面、開放。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序與認知水平。制定的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學生髮展,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這道題都講過幾遍了還不會做”,碰到這樣情況,我們不應埋怨學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現這樣狀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學生不接受這樣的講解方式,還是認識上有差異;是學生不感興趣,還是教師引導不到位等等;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埋怨責怪學生,不反思自己,只會適得其反,以致把簡單的問題都變成學生的難點,因此教學設計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要教給學生需要的數學。

二、對教學計劃反思

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安排還存在以下幾點缺乏:

(1)缺乏對已學知識的分析、綜合、對比、歸納和整體系統化;

(2)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三、對教學誤區的反思

以前我認為教師講得清,學生就聽得懂。現在覺得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不顧來自於學生一方的反饋信息,教師與學生的的思維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理解的餘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在課堂的業餘時間段內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後發現知識,領悟所學。同時要及時反饋學生,加強效果回授,對未聽清之處給學生以二次補授之機會,及時掃清障礙,將學習上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作為沒有經驗的我常常埋怨學生,“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孰不知,教師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學生而言,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絕不能用教師的水平衡量學生的能力。

因此,在教學時,必須全面理解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低起點、多層次、高要求地施教,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學好基礎知識,在學知識中提高能力。

認清了問題,要解決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我堅信只要我繼續努力,更新觀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規範,就一定能夠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6

教了十幾年數學,我覺得自己對教材和學生都掌握得很好,但今年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我才認識到自己的感覺是錯誤的。

在和學生共同探討認識了“什麼是物體的周長後”,我出示了一個長方形,引導學生開始瞭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們開始分組探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也很投入。很快,一隻只小手接連不斷的舉起來了。我讓小組選代表彙報合作探究的成果:

“9+7+9+7=32(釐米)!”

“9+7+9+7=32(釐米)!” ……

沒有出現我的預設效果。我只好進一步鼓勵説:“誰有更好的方法?”

“9+9+7+7(釐米)!” 一個平時表現很好的學生站起來發言。

我心裏有點失望,可是還鼓勵説:“不錯!誰還有更好的方法!”

沒有同學再舉手了。

我説:“彙報的同學説説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我測量了長方形的長和寬,然後兩條長加兩條寬。就得到了它的周長。”幾乎每個同學都如是説。

看到學生自己歸納不出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我急了,只好硬往公式上引導:我説:“長方形兩條長,那 麼9+9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9×2。寬用乘法算式表示為7×2。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表示: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也可以先算出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和,再×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接下來是課堂練習,我出示了三個長方形讓學生計算周長。全班只有一半左右學生用我的公式方法計算,還有一半學生是用加法做的。

這堂課上完後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樣教的?好像是先告訴學生公式,再引導學生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現在提倡學生自主探討知識,如果硬讓他們死記公式是背離新課改要求的 。也許讓學生先記公式再學計算周長,就學習成績而言可能會高點,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學到的是死知識,他們的思維永遠被禁錮在老師的講解之下。對這些三年級國小生來説,難道學生自己得出的長方形周長=長+長+寬+寬,不是更直觀、更明白的公式嗎?!

既然學生心裏沒有公式,教師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數學知識強加於他們,只要他們的算法有道理,教師就要鼓勵,新課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課本上不是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註明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嗎?今天他們自己總結出最好記、最好用的計算方法,説不定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摘取數學皇冠的明珠呢!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7

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去探索、體驗理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並將自己獲得的知識用交流的方式表現出來。

本次活動重點旨在讓幼兒學習2、3的組成,知道2分成兩份有一種方法,3分成兩份有兩種方法;活動難點是認識分合號,通過分合號和分合式,初步感受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活動以情境創設導入,讓幼兒自主來分蘿蔔,初步感知2可以分成1個和1個,引導幼兒説出“2可以分成1和1”,並緊接着引出分合號,並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手指擺一擺來加以鞏固。在此基礎上,便導出3的分成,同樣利用實物書本的分發來讓幼兒自主體驗3的分成有兩種方式,同時讓幼兒自己能利用分合號來説出3的分成情況。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較為積極,能投入到我創設的情境中去。最後再以“按特徵分類”的操作形式讓幼兒鞏固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分享書本”等遊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2分成兩份有1種分法,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2和3,並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並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不過在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對分合號欠考慮,將分與合分開來學習使幼兒有一定的屈解,在以後的活動中應有所改善。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8

第一節課紀老師努力創設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學環境,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導學生合作探究周長的計算方法,力求讓學生經歷科學發現的完整過程。紀惠玲上完一節課,我們馬上在葉福泉老師的指導下共同探討。李維準老師接着上了第二節課,針對紀老師上節課的不足處怎樣引導學生猜想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他做了一個簡單教具:細繩一端綁着一個物品,甩動成圓形,細繩短,圓小,圓的周長就小,細繩長,圓大,圓的周長就大,體會細繩也就是半徑與圓周長的關係,從而體會到直徑大周長就長,直徑小周長就短的道理。而其他的教學細節也更趨完美了。下午,我接着上第三節課,壓力真的是很大。為了解決上午兩節課精彩有餘練習不足的弱點,我大膽使用了計算器,由於計算周長用到圓周率3。14,同學們算起來數字大計算繁難。使用計算器後,節省了較多的時間,同學們進行的練習更全面深入了。對新課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總結我上的這節課,先讓學生認識圓的周長再通過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並求出它們的比值,得出圓周率;然後通過圓周率和圓的周長的關係推導出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巴班斯基的最優化理論指出:應根據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水平的變化來完善教學方案,實行最佳組合。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遵循國小生的認知規律,把所學的內容按照從直觀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安排。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9

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些比較新穎的方法,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以下即為我的幾點做法:

一、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法進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此,我採取了這樣幾點做法:

(1)用生動有趣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相對於數學的推理計算,學生更容易對直觀有趣的圖案和實物產生興趣。在講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圖形”時,我將大量有趣的圖畫、實物帶入教室,讓學生感悟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幾何圖形,數學就存在於生活之中,學習數學能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供很大的幫助,從而調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在講解第四章“圖案設計”一節時,我在上課時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生動的幾何圖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橋樑等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理解了對稱的意義及用途,體會到數學王國的瑰麗。

(2)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

“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堂提問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於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講解“日曆中的方程”一節時,我讓學生隨便圈出某月日曆上一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數,將這三個數的和告訴我,我就能猜出這三個數是多少。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這三個數的,學習熱情高漲。這時,我告訴學生,我們只需要列一個簡單的方程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自然對列方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從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和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簡化複雜問題。

九年級下冊“三視圖”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有些比較複雜的立體圖形的很不好想像,我就在課前有蘿蔔、地瓜刻出模型來,讓學生面對實物來解決問題,進而來培養他們的空間想像力,從而將問題簡單化。

我在第七章“可能性”時,將一個模擬搖獎器帶入教室,從生活中購買彩票中獎的可能性有多大入手引入課題,告訴學生這一章研究的對象就是事件發生可能性。對於彩票這樣一個生活中人人感興趣的話題,學生自然也願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熱情去學習。從而讓學生去真正理解有用的數學的價值。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為完成新課標提出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較為充裕的活動空間中,參與活動、展示自我。現將本課的實施理念與過程概括如下:

1.活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好勝、好動的心理特徵,課一開始就通過“遊玩”激發興趣,設置“吹泡泡”“森林運動會”“小明乘車”這些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激活,始終精神飽滿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2.小組合作,求異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保護,時刻把學生作為數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各環節穿針引線,關鍵處討論,難點處交流合作,鼓勵學生大膽彙報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兩個有層次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求異探索、同思共想、互説互議的過程中,獲得了展示自己的機會,體驗了成功的喜悦。

3.適當評價,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

在教學活動中,使知識的獲得與情感的體驗同步進行。教師靈活地運用體態、稱號等評價方式,對學生所表現出的參與熱情與靈活的思維進行激勵,使他們獲得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樹立起良好的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教師的激勵語教少,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沒能跟上,小組活動給的時間不夠充分,需在今後教學中引起一定注意。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1

《圓柱的表面積》這節課是我從教以來上的第一節市級公開課,若干年後改用蘇教版教材,又在市級六年級新教材培訓時上了這節課。“圓柱的表面積”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難點在於:理解難,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探索側面積的計算過程,有一個“化曲為直”的過程;易混淆,在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涉及到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以及圓的周長與面積等概念,學生容易混淆;計算難,無論是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中都涉及圓周率。這學期再一次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我深入鑽研教材,並對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了整理,注重了知識的系統化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化曲為直溝通聯繫。

課前佈置預習作業,找一貼有商標紙的椰子汁罐,沿高剪開你有什麼發現,然後給罐的上下底面剪兩個底面給貼上。課上由一張長方形紙捲成圓柱,平面到立體,而後由圓柱展開成一個長方形,立體到平面。滲透了“化直為曲”“化曲為直”的思想。學生碰到圓柱側面積問題時自然能運用,交流時,説沿着側面上的一條高剪開,把側面展開,成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觀察後説出:展開後的長方形與圓柱側面積的關係。兩者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通過“展”、“圍”的幾次操作,讓學生切實建立這兩者之間的聯繫。

二“生活課堂”建立表象

本節課中,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從實際出發,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同桌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圓柱體的側面積就推導出來了。 創建“生活課堂”,就要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體活動中去“實踐”數學、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發現。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創建“生活課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並構建新的平台,讓學生髮現數學問題,並激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個性得以發展。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2

複習開始前,我問“同學們,老師今天把你們剛認識的新朋友帶來了,你們猜,他是誰?”就在學生們的猜測下,我拿出了課前藏好的圓柱。我繼續發問“你們認識它嗎,是怎樣認識的?你們還想知道它的什麼?”由此展開圓柱的表面展開圖。複習引入——提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導出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闖關激發學習興趣。

本課教學,以闖關的形式將課程分為三部分,以闖關成功獎勵一節活動課為誘餌,激發學習興趣。第一關是側面積的計算,探究新知時,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圓柱側面沿高打開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相當於圓柱的高。由此導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第二關開始)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很自然地進行了“進一法”的教學。第三關是練習階段,以生活中的圓柱物體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學生説出要計算哪幾個面,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

三、把握重、難點,合理利用教材。

“圓柱表面積”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以及用“進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但在教學中,我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用“進一法”取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和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教學方法,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相結合。

在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摸一摸,自己觀察、發現,形成圓柱表面積的表象。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之和。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操作推導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俗話説:聽過了就忘記了,做過了就記住了。學生親身實踐了,一定記憶深刻。這樣充分利用了學生現有的學具和準備的圓柱體實物,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觀察,推導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實踐操作展示得不夠。在動手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大部分學生聯繫上節課的經驗説出看法,而沒有實際操作,我也沒有讓他們展示推導的過程,加深印象,只是讓他們説一説,導致一部分學困生只能聽聽而已。

二、學生對圓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不夠熟練,所以,在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時顯得費時費力;小組合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吸取教訓,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3

《角的分類》是人教驗教材第七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角的分類》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並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係,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在分類思想的指導下,三個特殊角同時出現,形成一個問題的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時間和空間。《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是同一課時的兩個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以我分了兩個課時。

首先讓學生充分體驗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很多數學規律、數學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原型,學生善於捕捉生活素材,教師儘量提供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通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其次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説”、“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學生用活動角轉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鋭角,説説什麼樣的角叫鋭角。再轉出一個直角,同樣要求量一量,再得出結論。教學鈍角的時候,同樣也要經歷這個過程。教學周角時,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學具轉動的邊,木條繞着它的一端轉了一圈,由此得出一週角是360度。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類部分的教學環節,由於根據不同的標準,必然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另外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較弱,難免出現思維的漏洞,邏輯的錯誤,這就需要老師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時間,合作學習的機會,相互交流的平台。於是,老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再以小組為單位彙報交流。這樣,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中發現思維的漏洞,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4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國小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在教學3和4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例如:教3和4的組成時,在講完後,我請4個同學上台,每人發一個數字,教師説組成4的兩人是好朋友,學生就兩人手牽手的成為了好朋友,也可以組成4的兩人是好朋友,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3、4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同學之間互相團結、友愛。

二、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 ,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後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自學互學,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樂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如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上學生唱“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交流,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我多次採用"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學生的思維是靈活的,關鍵是老師怎麼調動。本課教學我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練習,讓學生“活”起來,師生一起進行闖關,感覺數學的樂趣和無窮魅力。

四、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 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教學中我以小組為單位,學生紀律好、回答問題好等都可以為小組"得紅旗",小組的紅旗最多的每人一朵小紅花,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5

把數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後想一想“幾和幾合成4”。教學的第一步是開放的,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一種放法,在交流中出現三種不同放法。這裏的交流,一方面呈現了放法是多樣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種放法。另一方面,這也為學生記憶4的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體驗分與合,掌握研究數的組成的學習活動。

通過操作認識數的組成是本單元的教學策略。所有例題和“試一試”都先把若干個物體分成兩部分,再把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然後從數的分解體會數的組合。不斷地讓學生經歷分與合的活動,感受分與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聯繫的。

第30頁例題教學4的組成,分三步進行。首先把4個桃放在兩個盤裏,讓學生邊操作邊體會“分”;接着把分4個桃抽盤裏放3個桃,另一個盤裏放1個桃,得出4分成3和1,讓學生理解431表示什麼意思,是怎麼得到的。接着讓學生思考通過中間和右邊的分桃圖又能得出什麼。先半獨立完成4分成2和幾,再獨立完成4分成幾和幾。教學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礎上推理“合”:因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這道例題是本單元的第一道例題,教學任務不侷限於4的組成,還有分與合的思想,研究數的組成的方法,這直接關係其他各數組成的教學。所以,必須讓學生參加分桃的活動,經歷由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的過程。

2、在分與合的活動中,逐漸提高智力活動的要求。

在數的分與閤中存在一些規律,發現和利用這些規律能提高探索活動的效率和記憶數的組成的水平。

(1) “分”與“合”是數的組成的兩個方面,是1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重要基礎。大多數學生喜歡計算加法從“合”的角度求和,計算減法從“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分”與“合”的關係。

① 教學4的組成,先認識“分”,再認識“合”,把“分”與“合”分開教學,便於逐個理解含義,初步感受它們是有聯繫的。

② 教學5的組成,同時提出“分”與“合”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分”立即説出“合”,使兩者成為有機聯繫的整體。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6

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的《乘火車》一課上,對於72×5是如何計算的,同學們在獨立思考後,都有自己的計算方法了。我請他們在小組內先進行交流之後,全班同學共享多種算法。大家都搶着發言,有的算法是:70×5=350, 2×5=10,350+10=360;有的算法是:80×5=400,8×5=140,400-40=360;有的算法是:5×2=10,再算出72的一半是36,36×10=360;還有的是列豎式…… 算法已經不少了,看來,是達到“算法多樣化”的預期效果了。我很得意,但還是習慣性地問了問:“還有不同的算法嗎?”這時,一名學生站起來説:“我是這樣算的:把72分成8×9,先算8×5得40,再乘9,結果是360。” 我真是笑在臉上,喜在心裏呀!因為,這節課不僅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會了計算,體會了算法多樣化,達到了本節課預定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了如何進行小組交流;如何傾聽、借鑑、反思,達到算法的優化;如何進行相互評價;如何學習數學等等。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課堂中教師的及時、適當的評價不但能激勵學生,而且能引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

這堂課教學並不成功,經過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一、對教材分析不透徹

這一課的教學內容的一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有進位的乘法。教學重點是算理的教學,我在進行教學時沒有突出和落實這一重點,而注重了一些形式上和表面上的東西,沒有深入教材。

二、練習設計不合理

練習設計沒有層次性和挑戰性,並且在反饋中沒有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重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和有效性,並在反饋時要深入挖崛學生的思維和存在的問題。

三、教學形式不合理

教學形式要具有有效性,要有利於完成學習任務,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堂課的教學採用過關的形式,前後較雷同,教學時又缺少激勵性言語,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造成學習效率不高。

數學進位加法教學反思 篇17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我大膽改變教材沒有使用課本上的情景圖,安排了複習積變化的規律,透過例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之後安排了一些練習鞏固。而在實際的學情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會算小數乘法,明白當成整數計算,然後點上小數點,但對於為什麼要這麼算,豎式的寫法還很模糊這一現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編排進行,這樣的問題沒有挑戰性,學生不會感興趣,於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安排:

1、突出積變化的規律

在教材中積變化的規律是複習,我在教學中卻將當它是新知,引導學生髮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充分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縮小)多少倍,積就會擴大(縮小)相同的倍數。引導學生直接運用這個規律計算出0.3×2,同時運用小數乘整數的好處進行驗證,感受規律的正確性。

2、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有了前應對算理的理解,當遇到用豎式計算3.85×59時,學生不再感到困難,但要他們説出為什麼這麼寫,部分孩子還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數點為什麼不對齊了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將3.85擴大100倍,計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據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計算,而不是小數乘法了,最後還得將積縮小100倍。

4、突出小數的位數的變化。

小數位數的變化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因此我為這個安排了兩個練習,一個是推算小數的位數,二是決定小數的位數,在決定小數的位數後選取了兩題讓學生計算,認識到並不是積的小數的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都是一樣的。

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開始對學習充滿興趣,用心的思考,運用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問題,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而讓我覺得困惑的是,在前面這一部分我讓學生髮現規律,運用規律去口算,然後去筆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學的過程是流暢的,順利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擴展,學生掌握的狀況也是很好的,

但過多的暗示是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如果不鋪墊,直接出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潛力是否好些課的下半部分,學生對計算已經不感興趣了,有幾個孩子已經開小差了,事後調查得知,他們覺得問題太簡單了,就是積的小數位數的問題,只要移動小數點位置就行了,計算沒有什麼多大意思.學生説得是實話,最近學的都是計算,都是討論計算方法,而計算方法的發現有時不需要讓他們經歷發現、探究的過程,更多的是老師的提醒和告訴,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怎樣喜歡被動的理解呢。看來計算的教學還需要教師將練習的形式變的豐富些,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大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yx80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