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1

首先,該校提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建立“10+35”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10分鐘屬於教師,35分鐘屬於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敢於提問和發表自己的觀點;要求教師敢於創新,實行多形式教學。在此基礎上他們又不斷探索,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第一個“三”是三個特點——立體式,即圍繞情感態度價值觀、“雙基”、過程方法三大目標,採用多形式的合作互動,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容量,即以教材為基礎,師生共同適度開發課程,實現教學的高效益;快節奏,即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的演進過程,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的方式,以促進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第二個“三”是自主學習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其中,預習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學和合作學習,瞭解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學習內容,形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明確學習目標。展示活動一般以個人組內展示、小組代表班內展示、每個人可以自主適時展示,教師則及時點撥;展示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展示和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經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形成生生、師生間的思維碰撞,提升學生乃至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展示模塊之後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測。在此模塊中,突出對學習“弱勢羣體”的關注,注重採用學生“教”學生的學生間的合作互助教學,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合作中受啟發,使學習優秀的學生在合作中提升理解的層次,並且還可以提高學生表達、交往的能力,增強學生間的友情,健全學生的人格發展。其中的“六”是展示模塊的六個環節——在預習模塊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在展示模塊分組合作,展現提升;在反饋模塊穿插鞏固,達標測評。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活動鏈條是:學生自學、學生展示、教師點撥、師生反思、鞏固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貫穿其中,其核心是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一、建設民主的、富有生命意義的教室文化

自主探究,積極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幫,是杜郎口中學教室文化的特徵。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地充實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發展自己。他們在自學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動中提高,從而形成了我參與我快樂、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長的自主發展心理平台。通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持續和諧發展,師生在有效的互動中得到生命意義上的發展。

在杜郎口中學的教室裏,每一名學生的人格都會受到尊重,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都是自主的,不會受到任何的壓抑和束縛。筆者在聽課觀摩時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無論是學習優秀的學生還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能大膽地、自然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事先不用舉手示意,想説就説。即使有時一個同學否定了另一個同學的正確答案,也不會招來非議和嘲笑。在一堂數學展示課上,一名口吃的學生結結巴巴地講解自己與眾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時,本人毫無羞怯,其他同學聽得也非常認真,沒有任何不耐煩的情緒。反觀在許多學校的教室裏,有口吃的學生總是擔心被教師點名回答問題,教師也往往善解人意,照顧遷就,一般不讓這樣的同學回答問題。這看似是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實際上則是對這樣的學生的不尊重和不平等。還有,在杜郎口中學的校園裏,肢體有明顯殘疾的同學與其他同學一樣快樂相處,一樣地參與活動,毫無身殘帶來的鬱悶和自卑。

杜郎口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是良好教室文化的有效載體。每班都是60多人的大教學班,但全班學生不是傳統的排排坐,而是被分為6到8個教學小組,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是相對圍坐,以方便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助;講台、講桌撤掉了,黑板增多了——前後及北面牆壁上都是大黑板,以方便各組的代表及其他同學登台展示(在預習及反饋階段,地板乃至走廊都成為學生書寫的“黑板”);學生可以自由離開座位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尤其是當同學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師在黑板上講解點撥時,全班學生完全是打破了原有的座次,一齊靠攏在前面,有坐在座位上的,有坐在課桌上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立的,總之怎麼方便聽講和參與就怎麼辦。更重要的是在這所學校,傳統教室的座位模式所帶來的不平等已蕩然無存。民主的、開放的教學,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讓學習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讓師生關係充滿了平等與和諧。來自省教研室的專家稱,在大城市也幾乎沒有看到過這麼充滿主動性、充滿活力的課堂。同時,師生交往的過程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課堂上討論問題時,師生是學習的合作伙伴,是平等探討和交流;在課下生活中,他們似乎又成為朋友。在一次全省會議間息,參加會議的杜郎口中學學生和他們的老師頭挨頭、肩靠肩,“竊竊私語”,其親和程度受到許多會議代表的羨慕。

二、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熱情和創造熱情,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傳統課程的一大弊端,就是過分追求事實性知識的傳授,過分注重死記硬背式的教學,結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學生走向社會後缺乏獨立性和創新性。為此,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可是,有的課堂教學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學生隨心所欲缺乏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無論怎樣回答問題教師總是給予廉價的鼓勵和表揚,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收穫卻了了,“雙基”目標無法得到實現。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從開始就把“雙基”目標放在“硬”位置,把情感目標的實現寓於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之中。首先,在以自學為特徵的預習模塊,以學生自主地文本對話為主要內容,間或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與教師、與同學進行對話,但這也是以其自我需求為基礎的。第二,在展示模塊,學生要在小組內部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當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所在組的學習成果時,每個同學又一邊挑剔展示者的成果,一邊主動地對照和檢測自己的成果,接着在教師的追問和點撥中反思自己的思維和言行。第三,在反饋模塊,每個學生都是結合教師的總結、自己的反思,盡力去查缺補漏,提高自己。在民主開放的教室裏,創造是光榮的,是倍受師生鼓勵的。在展示模塊中,如果哪位學生給出了比較奇特的數學題目解決方法,或者對一篇文章的某一片斷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等等,就會贏得短暫的但是熱烈的掌聲。我們從一張張充滿陽光的臉上可以看出,這掌聲發自同學們的內心深處。當初學校採取這種“放水養魚”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並非為了追求先進的教學方式,而是在師資隊伍和教學設施都非常落後的情況下殺出的一條“血路”。他們“放水養魚”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能獲得到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強的能力。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學生之間彼此相互啟發和教育,而且教師在引導、點撥學生的同時也受到了提高和教育。例如,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提出的方法常常讓教師稱奇,學生在討論問題時所表現出的境界和視野常常讓教師受到感動,等等。換句話講,教師在教學中受到了“反哺”。另外,不斷調整學習方式,增強互動的多樣性,實現學習的快節奏,始終讓學生處於學習的興奮狀態,也是杜郎口中學通過提高學生自主性來提高教學效益的一大妙招。同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還在整體學習效益上下功夫,利用反饋模塊努力促進學習困難學生的提高,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 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目標。自從20__年以來,杜郎口中學的會考名次以及七年級年級、八年級年級的統考成績一直穩定在全縣21所初級中學的前4名,其畢業生在高中所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也比較突出。

杜郎口中學的教師還盡力把學生的自主性引入課程評價中。他們倡導學生在反饋模塊中自己設計題目考同學,鼓勵學 生在黑板上提出問題考全班;在教師適度把關的基礎上,有時在小組之間互相出題測驗,有時在一個單元教學之後,讓班與班之間互相出題考查,他們最近又嘗試讓學生設計期會考試試題,教師從中選擇整合製成完整試題。總之,把突出自主性作為課程實施的主線,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得到快樂,在自主交流中樹立自信,在自主反思中得到提高。

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快樂和自信

“自主的課堂我崇拜,我的課堂我主宰。”在杜郎口中學,由於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成為課堂主人,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課堂充滿了生成氣息。同時,在充滿快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的自信不斷得到培養。語文教師何海燕在準備《端午節》的教學時並未認識到這篇“普通”文章的真正價值,感覺該篇文章比較俗、比較土,不夠高雅。於是採用了“略讀”方式進行處理,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己創意表達”。學生通過蒐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認真研讀文章的情節,他們暢談自己學習的體會,提出了許多令何老師深感意外的見解,並以組為單位表演起了“賽龍舟”。桌凳為龍舟,飯盒作鑼鼓,在“五月裏,端陽到,汨羅江上好熱鬧;”的歌聲中,學生體味着節日的歡歌笑語,領悟着團結向上的民族精神,感受着學習的快樂。結果老師被學生的創造感動得熱淚盈眶,受到了深深的啟發,對這篇文章有了重新認識。

凡是到杜郎口中學參觀的城裏人,無不為該校學生的大方、自信所歎服。在校園裏,碰到任何一位學生,他(她)都會親切地向你道一聲“老師好!”20個教學班全部是開放的,參觀的人可以到任意一個班級聽課。在上課時,學生對參觀者“旁若無人”;下課後,學生則常常主動同來訪者交流。他們會充分抓住機會採訪市長,給教育廳領導談自己的想法,向參觀的老師瞭解外面的世界。一次,省教研室的外語教師剛聽完課就被學生“逮住”不放,原來學生識破了他的身份,趁機向他請教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許多專家驚呼杜郎口中學的學生比城裏的孩子甚至還大方、自信,稱這簡直是農村學校發生的革命性變化。

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使人更自由,讓人發揮出最大的潛能。“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並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生成,質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①因此,自主性是課程永遠不變的追求。充分發揮自主性的課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使學生養成獨立的人格和善於獨立思考的能力。杜郎口中學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異常活躍,而且在發言時善於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時,由於教師在學生髮言、“坐座”等方面的寬容,在師生交往中的民主與平等,才使學生表現出了農村學生很難見到的從容和大方。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時特別關注考生的獨立性和開朗性。他們不僅強調學生生活上的獨立,更強調思想上的獨立;他們同時看重學生在人際交往、面對困難時的開朗情緒,認為具有獨立性和開朗性的學生才能夠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輕鬆愉快,才能成為生活的主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倡導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對此人們似乎對於農村課堂教學並未給予過高的期望,但是,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卻告訴我們,只要把課堂放開,把自主還給學生,學校的課堂照樣可以煥發出生命活力。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2

本人非常欣賞杜郎口中學教改的成功,對這堂課最欣賞的是學生根據句型造句後,教師進行的錯誤分析(本人也曾發表錯誤分析的相關文章) 。在各種肯定和頌揚的同時(本人贊同),本人很想以研究者的心態,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供各位同行專家探討。

1.整堂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在西方,對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研究和實踐都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淵源。早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就指出,學生們可以從互教受益。1806年合作學習小組的觀念從英國傳入美國,受到美國教育學帕克(Park)、杜威(Dewey)等人的推崇並被廣為應用。)但是,任何步驟都進行小組合作,是否顧全了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有場依賴型,還有場獨立型呢?如此,考試也不妨合作?

2.鑑於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它是門語言技能而不是一門高深的知識(要深鑽也不是在中學階段)。不是每節課都需要那麼多黑板板書。聽説訓練不容忽視(本人98年曾在省一級期刊發表要重聽説的相關文章)。從這堂課可以看出,學生甚至教師的口語都不夠好。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並且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更應儘量地創造。10+35分鐘模式,對一門外國語來説怎麼夠用?學生能從老師10分鐘當中學到多少?為什麼要規定死呢?

3.學生上課積極並非只表現在表面上的熱鬧。思維的活躍可能更為重要----雖然表面安靜。另外,課堂上或站或蹲,不知是表演還是作秀?

4.我們説“理論指導實踐”。教師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尤為重要。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那樣只會簡單照搬形式,而學不到本質。更嚴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崔校長的改革也絕非憑空捏造。我們的毛主席説過,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我認為,使自己成為有豐富理論知識並富有創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師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5.小組活動學習在本人課堂由來已久。曾被專家肯定“理念與時代同步”。反思本人07年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積極參與,熱情高漲,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組,小組每一次活動成功均在牆上評比表上畫上星星,10次之後晉升為月亮,然後太陽。。。。。。大部分小組順利完成任務。本人每次都把活動成果收集起來。也因此,本人撰寫的論文獲區、市、全國一等獎。與所聽課相比,做得好的是,在小組活動分段進行知識點歸納,板書在黑板上後,作為老師,給學生做了必要的補充,使學生知識面更廣更深。不足之處,杜郎口中學用小黑板展示成果,使學生一目瞭然,本人雖然叫學生把活動成果寫在紙上並互相傳閲,但如果用展示平台展示,效果更好。

6.今天學習了科學發展觀。提及學校發展,本人認為學校的發展必定以教師的發展為前提,反之,不斷髮展的教師在學校得不到發展,揭示了學校發展的侷限性。

總之,從小立志教育事業的我真誠祝願我們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並將為此努力奮鬥,爭取更大貢獻!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3

20____年9月22日,我們一行20人到山東,杜郎口中學是位於魯西南平原上的鄉鎮國中,校門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四周是都是小白楊樹,沒有村莊。

杜郎口中學以前教育教學質量非常差,曾經連續10年在縣裏考核屬於倒數之列;如今被譽為全國具有“原創性、開創性、紮根本土”特色的農村教育改革的先鋒。自20__年始,每年綜合考評都在全縣前3名,教學成績直線上升。校園建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校園寬闊平坦,由80畝擴大到120畝,有標準的運動場、暫新的教學樓,恢弘的學校報告大廳、氣派的學生餐廳等等。

特別是當我們參觀教學樓的時候,每間教室裏充滿着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漲,既有緊張有序的合作,又有個人的自主探究,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我的學習我做主

在杜郎口中學,的學生和學習,真正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由被動變成主動,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我到杜郎口中學之前,我一直在想,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被公認為是農村中學中最薄弱的學科,老師不帶讀、不講解,學生怎麼學呢?但當我走進教室時,分別聽七年級、九年級各一節課後,使我大開眼界,開放的課堂,不是老師不講,而是老師少講、精講,留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只要老師把知識點講清,把難點講明,學生就會在合作學習中發揮漓淋淳盡致,完成得盡善盡美。比如我聽的七年級那節英語課,老師開始上課時,只展示了本節的學習目標後,學生就開始互相學習生詞,分角色、分組進行對話,接着進行表演,之後分組討論本節課的知識點、難點等,最後學生爭先恐後進行展示。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聲音洪亮,解釋得很清楚,快下課的2——3分鐘,老師作了一個總結,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作了簡單糾正。這樣學生學得非常積極、主動。當時我就想測試一下學生學習的效果,然後我就結合本節學習的內容,用英語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結果學生也回答得很好,這説明這樣做效果是很好的。

二、有限的學習資料得到充分利用

在教室裏,我們翻閲了學生的課桌,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3、4本學習資料,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每一本上面都記滿了字,預習筆記同樣豐富。聽老師講,這些學生學習格外自覺,學習資料雖然不多,有的還是借來的,但他們互相借閲,不是自己的就把重要的內容記到自己的資料上。這樣大大地提高了資料的使用效率,擴大了信息量。

三、學生分小組研究學習,有效地縮小了學生間的差異

分小組學習,我們也曾有過,但我們的做法並不象他們那樣。他們由班主任同科任教師協商,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六、七個學生,而且固定人員,做到兵幫兵、兵練兵、兵強兵。好差結合,男女結合。開展人與人、對與對、組與組之間公開、公平競爭,鼓勵學生互教、互學。考試時看二人的平均分,組與組之間看小組平均分,分數高的為優勝者。這樣有效縮小尖子生與學困生之間的差距,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培養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板書展示等方面,老師更是千方百計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而且是給以學生充分的表揚的鼓勵,較好地激發了他們的表現慾望,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四、教室的佈局,有利於學生施展才華

當我們走過時,眼前的一切使我們感到非常驚訝,教室沒有講台,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學系統,三面都有黑板,學生的課桌不像我們的縱橫擺布,而是背靠背擺成六個長方形,學生也不像我們的統一面向講台而坐,而是圍着六個長方形面對面而坐,在三面黑板上,每個小組都佔有一小塊,並寫上自己的名字,上課時,學生分組討論、研究,把要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並在黑板上展示,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刻苦鑽研,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五、學生自主學習給老師帶來更大壓力

很多人都認為,學生在課堂上自主、積極學習,老師很輕鬆、很悠閒。其實,恰恰相反,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需要教師備好課,而且需要備課更充分,掌握的資料更豐富,也就是説工作強度更大,壓力更重。因為,每班幾十個學生,他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獲取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沒有充分的準備,課堂上不但不能很好地點撥、指導學生,碰到難題時可能還會成為學生的“俘虜”。

據老師介紹,一次,一個語文老師遇到這樣的事情。在學習魯迅的《故鄉》時,學生不僅掌握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有的同學還查到兩副哀悼魯迅的輓聯,當時學生向老師發問有關問題,但老師從未見過這樣的內容,被問得措手不及。還有一次,一個數學老師上展示課,在黑板上,一個學生的解題方法,老師不但沒想到,而且剛開始還理解不了。於是,她就虛心地對學生説:“我沒想到這種方法,也沒理解,請你再講一遍,好嗎?”直到學生再重複講了一遍,老師才徹底明白,這使老師非常尷尬。

總而言之,杜郎口中學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班級中人人互動,正如學生所説:“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課堂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努力的一個方向,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點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4

首先,該校提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建立“10+35”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10分鐘屬於教師,35分鐘屬於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敢於提問和發表自己的觀點;要求教師敢於創新,實行多形式教學。在此基礎上他們又不斷探索,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第一個“三”是三個特點——立體式,即圍繞情感態度價值觀、“雙基”、過程方法三大目標,採用多形式的合作互動,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容量,即以教材為基礎,師生共同適度開發課程,實現教學的高效益;快節奏,即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的演進過程,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的方式,以促進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第二個“三”是自主學習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其中,預習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學和合作學習,瞭解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學習內容,形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明確學習目標。展示活動一般以個人組內展示、小組代表班內展示、每個人可以自主適時展示,教師則及時點撥;展示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展示和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經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形成生生、師生間的思維碰撞,提升學生乃至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展示模塊之後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測。在此模塊中,突出對學習“弱勢羣體”的關注,注重採用學生“教”學生的學生間的合作互助教學,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合作中受啟發,使學習優秀的學生在合作中提升理解的層次,並且還可以提高學生表達、交往的能力,增強學生間的友情,健全學生的人格發展。其中的“六”是展示模塊的六個環節——在預習模塊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在展示模塊分組合作,展現提升;在反饋模塊穿插鞏固,達標測評。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活動鏈條是:學生自學、學生展示、教師點撥、師生反思、鞏固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貫穿其中,其核心是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一、建設民主的、富有生命意義的教室文化

自主探究,積極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幫,是杜郎口中學教室文化的特徵。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地充實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發展自己。他們在自學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動中提高,從而形成了我參與我快樂、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長的自主發展心理平台。通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持續和諧發展,師生在有效的互動中得到生命意義上的發展。

在杜郎口中學的教室裏,每一名學生的人格都會受到尊重,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都是自主的,不會受到任何的壓抑和束縛。筆者在聽課觀摩時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無論是學習優秀的學生還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能大膽地、自然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事先不用舉手示意,想説就説。即使有時一個同學否定了另一個同學的正確答案,也不會招來非議和嘲笑。在一堂數學展示課上,一名口吃的學生結結巴巴地講解自己與眾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時,本人毫無羞怯,其他同學聽得也非常認真,沒有任何不耐煩的情緒。反觀在許多學校的教室裏,有口吃的學生總是擔心被教師點名回答問題,教師也往往善解人意,照顧遷就,一般不讓這樣的同學回答問題。這看似是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實際上則是對這樣的學生的不尊重和不平等。還有,在杜郎口中學的校園裏,肢體有明顯殘疾的同學與其他同學一樣快樂相處,一樣地參與活動,毫無身殘帶來的鬱悶和自卑。

杜郎口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是良好教室文化的有效載體。每班都是60多人的大教學班,但全班學生不是傳統的排排坐,而是被分為6到8個教學小組,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是相對圍坐,以方便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助;講台、講桌撤掉了,黑板增多了——前後及北面牆壁上都是大黑板,以方便各組的代表及其他同學登台展示(在預習及反饋階段,地板乃至走廊都成為學生書寫的“黑板”);學生可以自由離開座位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尤其是當同學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師在黑板上講解點撥時,全班學生完全是打破了原有的座次,一齊靠攏在前面,有坐在座位上的,有坐在課桌上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立的,總之怎麼方便聽講和參與就怎麼辦。更重要的是在這所學校,傳統教室的座位模式所帶來的不平等已蕩然無存。民主的、開放的教學,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讓學習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讓師生關係充滿了平等與和諧。來自省教研室的專家稱,在大城市也幾乎沒有看到過這麼充滿主動性、充滿活力的課堂。同時,師生交往的過程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課堂上討論問題時,師生是學習的合作伙伴,是平等探討和交流;在課下生活中,他們似乎又成為朋友。在一次全省會議間息,參加會議的杜郎口中學學生和他們的老師頭挨頭、肩靠肩,“竊竊私語”,其親和程度受到許多會議代表的羨慕。

二、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熱情和創造熱情,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傳統課程的一大弊端,就是過分追求事實性知識的傳授,過分注重死記硬背式的教學,結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學生走向社會後缺乏獨立性和創新性。為此,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可是,有的課堂教學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學生隨心所欲缺乏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無論怎樣回答問題教師總是給予廉價的鼓勵和表揚,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收穫卻了了,“雙基”目標無法得到實現。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從開始就把“雙基”目標放在“硬”位置,把情感目標的實現寓於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之中。首先,在以自學為特徵的預習模塊,以學生自主地文本對話為主要內容,間或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與教師、與同學進行對話,但這也是以其自我需求為基礎的。第二,在展示模塊,學生要在小組內部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當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所在組的學習成果時,每個同學又一邊挑剔展示者的成果,一邊主動地對照和檢測自己的成果,接着在教師的追問和點撥中反思自己的思維和言行。第三,在反饋模塊,每個學生都是結合教師的總結、自己的反思,盡力去查缺補漏,提高自己。在民主開放的教室裏,創造是光榮的,是倍受師生鼓勵的。在展示模塊中,如果哪位學生給出了比較奇特的數學題目解決方法,或者對一篇文章的某一片斷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等等,就會贏得短暫的但是熱烈的掌聲。我們從一張張充滿陽光的臉上可以看出,這掌聲發自同學們的內心深處。當初學校採取這種“放水養魚”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並非為了追求先進的教學方式,而是在師資隊伍和教學設施都非常落後的情況下殺出的一條“血路”。他們“放水養魚”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能獲得到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強的能力。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學生之間彼此相互啟發和教育,而且教師在引導、點撥學生的同時也受到了提高和教育。例如,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提出的方法常常讓教師稱奇,學生在討論問題時所表現出的境界和視野常常讓教師受到感動,等等。換句話講,教師在教學中受到了“反哺”。另外,不斷調整學習方式,增強互動的多樣性,實現學習的快節奏,始終讓學生處於學習的興奮狀態,也是杜郎口中學通過提高學生自主性來提高教學效益的一大妙招。同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還在整體學習效益上下功夫,利用反饋模塊努力促進學習困難學生的提高,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 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目標。自從20__年以來,杜郎口中學的會考名次以及七年級年級、八年級年級的統考成績一直穩定在全縣21所初級中學的前4名,其畢業生在高中所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也比較突出。

杜郎口中學的教師還盡力把學生的自主性引入課程評價中。他們倡導學生在反饋模塊中自己設計題目考同學,鼓勵學 生在黑板上提出問題考全班;在教師適度把關的基礎上,有時在小組之間互相出題測驗,有時在一個單元教學之後,讓班與班之間互相出題考查,他們最近又嘗試讓學生設計期會考試試題,教師從中選擇整合製成完整試題。總之,把突出自主性作為課程實施的主線,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得到快樂,在自主交流中樹立自信,在自主反思中得到提高。

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快樂和自信

“自主的課堂我崇拜,我的課堂我主宰。”在杜郎口中學,由於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成為課堂主人,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課堂充滿了生成氣息。同時,在充滿快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的自信不斷得到培養。語文教師何海燕在準備《端午節》的教學時並未認識到這篇“普通”文章的真正價值,感覺該篇文章比較俗、比較土,不夠高雅。於是採用了“略讀”方式進行處理,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己創意表達”。學生通過蒐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認真研讀文章的情節,他們暢談自己學習的體會,提出了許多令何老師深感意外的見解,並以組為單位表演起了“賽龍舟”。桌凳為龍舟,飯盒作鑼鼓,在“五月裏,端陽到,汨羅江上好熱鬧;”的歌聲中,學生體味着節日的歡歌笑語,領悟着團結向上的民族精神,感受着學習的快樂。結果老師被學生的創造感動得熱淚盈眶,受到了深深的啟發,對這篇文章有了重新認識。

凡是到杜郎口中學參觀的城裏人,無不為該校學生的大方、自信所歎服。在校園裏,碰到任何一位學生,他(她)都會親切地向你道一聲“老師好!”20個教學班全部是開放的,參觀的人可以到任意一個班級聽課。在上課時,學生對參觀者“旁若無人”;下課後,學生則常常主動同來訪者交流。他們會充分抓住機會採訪市長,給教育廳領導談自己的想法,向參觀的老師瞭解外面的世界。一次,省教研室的外語教師剛聽完課就被學生“逮住”不放,原來學生識破了他的身份,趁機向他請教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許多專家驚呼杜郎口中學的學生比城裏的孩子甚至還大方、自信,稱這簡直是農村學校發生的革命性變化。

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使人更自由,讓人發揮出最大的潛能。“教育活動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並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生成,質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①因此,自主性是課程永遠不變的追求。充分發揮自主性的課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使學生養成獨立的人格和善於獨立思考的能力。杜郎口中學的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異常活躍,而且在發言時善於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時,由於教師在學生髮言、“坐座”等方面的寬容,在師生交往中的民主與平等,才使學生表現出了農村學生很難見到的從容和大方。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時特別關注考生的獨立性和開朗性。他們不僅強調學生生活上的獨立,更強調思想上的獨立;他們同時看重學生在人際交往、面對困難時的開朗情緒,認為具有獨立性和開朗性的學生才能夠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輕鬆愉快,才能成為生活的主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倡導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對此人們似乎對於農村課堂教學並未給予過高的期望,但是,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卻告訴我們,只要把課堂放開,把自主還給學生,學校的課堂照樣可以煥發出生命活力。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5

本人非常欣賞杜郎口中學教改的成功,對這堂課最欣賞的是學生根據句型造句後,教師進行的錯誤分析(本人也曾發表錯誤分析的相關文章) 。在各種肯定和頌揚的同時(本人贊同),本人很想以研究者的心態,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供各位同行專家探討。

1.整堂課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在西方,對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研究和實踐都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淵源。早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就指出,學生們可以從互教受益。1806年合作學習小組的觀念從英國傳入美國,受到美國教育學帕克(Park)、杜威(Dewey)等人的推崇並被廣為應用。)但是,任何步驟都進行小組合作,是否顧全了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有場依賴型,還有場獨立型呢?如此,考試也不妨合作?

2.鑑於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它是門語言技能而不是一門高深的知識(要深鑽也不是在中學階段)。不是每節課都需要那麼多黑板板書。聽説訓練不容忽視(本人98年曾在省一級期刊發表要重聽説的相關文章)。從這堂課可以看出,學生甚至教師的口語都不夠好。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並且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更應儘量地創造。10+35分鐘模式,對一門外國語來説怎麼夠用?學生能從老師10分鐘當中學到多少?為什麼要規定死呢?

3.學生上課積極並非只表現在表面上的熱鬧。思維的活躍可能更為重要----雖然表面安靜。另外,課堂上或站或蹲,不知是表演還是作秀?

4.我們説“理論指導實踐”。教師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尤為重要。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那樣只會簡單照搬形式,而學不到本質。更嚴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崔校長的改革也絕非憑空捏造。有人説過,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我認為,使自己成為有豐富理論知識並富有創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師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5.小組活動學習在本人課堂由來已久。曾被專家肯定“理念與時代同步”。反思本人07年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積極參與,熱情高漲,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組,小組每一次活動成功均在牆上評比表上畫上星星,10次之後晉升為月亮,然後太陽。。。。。。大部分小組順利完成任務。本人每次都把活動成果收集起來。也因此,本人撰寫的論文獲區、市、全國一等獎。與所聽課相比,做得好的是,在小組活動分段進行知識點歸納,板書在黑板上後,作為老師,給學生做了必要的補充,使學生知識面更廣更深。不足之處,杜郎口中學用小黑板展示成果,使學生一目瞭然,本人雖然叫學生把活動成果寫在紙上並互相傳閲,但如果用展示平台展示,效果更好。

6.今天學習了科學發展觀。提及學校發展,本人認為學校的發展必定以教師的發展為前提,反之,不斷髮展的教師在學校得不到發展,揭示了學校發展的侷限性。

總之,從小立志教育事業的我真誠祝願我們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並將為此努力奮鬥,爭取更大貢獻!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6

20xx年9月22日,我們一行20人到山東,杜郎口中學是位於魯西南平原上的鄉鎮國中,校門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公路,四周是都是小白楊樹,沒有村莊。

杜郎口中學以前教育教學質量非常差,曾經連續10年在縣裏考核屬於倒數之列;如今被譽為全國具有“原創性、開創性、紮根本土”特色的農村教育改革的先鋒。自20__年始,每年綜合考評都在全縣前3名,教學成績直線上升。校園建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校園寬闊平坦,由80畝擴大到120畝,有標準的運動場、暫新的教學樓,恢弘的學校報告大廳、氣派的學生餐廳等等。

特別是當我們參觀教學樓的時候,每間教室裏充滿着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漲,既有緊張有序的合作,又有個人的自主探究,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我的學習我做主

在杜郎口中學,的學生和學習,真正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由被動變成主動,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我到杜郎口中學之前,我一直在想,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被公認為是農村中學中最薄弱的學科,老師不帶讀、不講解,學生怎麼學呢?但當我走進教室時,分別聽七年級、九年級各一節課後,使我大開眼界,開放的課堂,不是老師不講,而是老師少講、精講,留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只要老師把知識點講清,把難點講明,學生就會在合作學習中發揮漓淋淳盡致,完成得盡善盡美。比如我聽的七年級那節英語課,老師開始上課時,只展示了本節的學習目標後,學生就開始互相學習生詞,分角色、分組進行對話,接着進行表演,之後分組討論本節課的知識點、難點等,最後學生爭先恐後進行展示。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聲音洪亮,解釋得很清楚,快下課的2——3分鐘,老師作了一個總結,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作了簡單糾正。這樣學生學得非常積極、主動。當時我就想測試一下學生學習的效果,然後我就結合本節學習的內容,用英語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結果學生也回答得很好,這説明這樣做效果是很好的。

二、有限的學習資料得到充分利用

在教室裏,我們翻閲了學生的課桌,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3、4本學習資料,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每一本上面都記滿了字,預習筆記同樣豐富。聽老師講,這些學生學習格外自覺,學習資料雖然不多,有的還是借來的,但他們互相借閲,不是自己的就把重要的內容記到自己的資料上。這樣大大地提高了資料的使用效率,擴大了信息量。

三、學生分小組研究學習,有效地縮小了學生間的差異

分小組學習,我們也曾有過,但我們的做法並不象他們那樣。他們由班主任同科任教師協商,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六、七個學生,而且固定人員,做到兵幫兵、兵練兵、兵強兵。好差結合,男女結合。開展人與人、對與對、組與組之間公開、公平競爭,鼓勵學生互教、互學。考試時看二人的平均分,組與組之間看小組平均分,分數高的為優勝者。這樣有效縮小尖子生與學困生之間的差距,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培養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板書展示等方面,老師更是千方百計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而且是給以學生充分的表揚的鼓勵,較好地激發了他們的表現慾望,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四、教室的佈局,有利於學生施展才華

當我們走過時,眼前的一切使我們感到非常驚訝,教室沒有講台,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學系統,三面都有黑板,學生的課桌不像我們的縱橫擺布,而是背靠背擺成六個長方形,學生也不像我們的統一面向講台而坐,而是圍着六個長方形面對面而坐,在三面黑板上,每個小組都佔有一小塊,並寫上自己的名字,上課時,學生分組討論、研究,把要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並在黑板上展示,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刻苦鑽研,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五、學生自主學習給老師帶來更大壓力

很多人都認為,學生在課堂上自主、積極學習,老師很輕鬆、很悠閒。其實,恰恰相反,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需要教師備好課,而且需要備課更充分,掌握的資料更豐富,也就是説工作強度更大,壓力更重。因為,每班幾十個學生,他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獲取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沒有充分的準備,課堂上不但不能很好地點撥、指導學生,碰到難題時可能還會成為學生的“俘虜”。

據老師介紹,一次,一個語文老師遇到這樣的事情。在學習魯迅的《故鄉》時,學生不僅掌握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有的同學還查到兩副哀悼魯迅的輓聯,當時學生向老師發問有關問題,但老師從未見過這樣的內容,被問得措手不及。還有一次,一個數學老師上展示課,在黑板上,一個學生的解題方法,老師不但沒想到,而且剛開始還理解不了。於是,她就虛心地對學生説:“我沒想到這種方法,也沒理解,請你再講一遍,好嗎?”直到學生再重複講了一遍,老師才徹底明白,這使老師非常尷尬。

總而言之,杜郎口中學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班級中人人互動,正如學生所説:“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課堂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努力的一個方向,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點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7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

自主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這也是近年來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教育家沃得説過:“平庸的教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教師解釋知識;好的教師演示知識;偉大的教師鼓勵學生去學習知識”。年年課改,雖説早就提倡自主教學,早就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早就提倡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展示的機會,但是我們反思在實際教學中改了多少?

杜郎口教學模式,乍聽時,真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三面黑板,撤走教室裏的講台,讓學生講授新課,這樣聽起來有些荒.唐,總讓人有些詫異。帶着新奇,懷疑,我不斷的上網看杜郎口視頻教學和查一些有關杜郎口教學的資料,不斷聽課,學着別人的教學經驗,帶着一種嘗試,也帶着一種忐忑,我在自己的化學教學中,也大膽採納杜郎口的教學模式,不再把課堂當作我的舞台,不再是我指揮着學生學這學那,而大膽讓很多學生走上講台。剛開始學生也不很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學生習慣了這種教學模式,課堂有了活力,學生學習興趣明顯與以前不一樣了。為了得到更好的展示機會,學生在課前開始預習,課堂上也丟棄了對知識的等待,取而代之的是對知識的主動積極的探索,為了弄清楚一些難題的解答,上課前主動向老師請教,上課時我都要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各執自己觀點,由同學們評判,我最多給他們一些斷斷續續的暗示。我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越來越得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能力加強了,由於參與了知識的探究,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刻了。看到學生越來越大膽,越來越能主宰課堂時,不得不感慨,這正是一種真正落實自主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展示的機會的全新的教學模式,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杜郎口課堂教學改革徹底顛覆了舊式課堂教學,無論是形式的變化,課堂模式的變化,學生角色的轉變,都是具有開創性的嶄新變化。反思一下我的課堂教學,在實踐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困惑。

教學反思,重點談幾點不足:

1、課堂討論的反思

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於傳統教學的最明顯的特徵。整個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熱熱鬧鬧的背後更多的是隨意和低效。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多數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麼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麼樣”。很明顯,這並不是真正的合作。

首先,“合作”應建立在學生個體需要的基礎上。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後,再展開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應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傾聽別人的意見。在教學中合作很重要,但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強調小組合作,學生將會喪失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缺少對求知事物的猜想、試探與驗證等心理髮展過程

2、如何對待學生在課堂中的失誤

在各組同學展示氧氣製取實驗時,有的同學在操作過程、知識點的講解等有些環節上出現了很多錯誤,本來這正是下面其它同學找錯誤、討論交流互動的絕好時機,可是當同學在很短時間內沒有找出錯誤時,我有點着急,沒有給學生足夠思考的時間就直接給出了正確的點撥。

課後想想,我的這種做法是完全不對的。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糾正錯誤的機會,是反例,應該好好的加以利用,結果被我輕易地點撥出來了,錯失了一次大好的糾錯機會,真不應該。有時因有人在課堂上聽課,所以就見不得學生犯錯,看到出狀況就着急,又想收復失地回到了以前的講台上。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要正視學生所犯的錯誤,要把學生的錯誤放大後再加以化解,儘可能使更多的同學加以注意從而避免發生類似的錯誤。

當然,我們現在的教學依然停留在摸索階段,我們不是杜郎口。如何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把杜郎口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與我們的課堂教學協調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是個難題,也是一個擺在我們眼前的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們參與,我們展望,我們期待。

總之,在學習中,我們要聯繫自己的課堂,不斷地反思,實踐,及時總結,再實踐,借鑑經驗,適時地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用心去思考和反覆實踐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每一點,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我們一定會創造出適合我們學校的教學模式,擁有美好的明天。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8

今天中午在網上看了杜郎口中學語文教研組長徐立峯老師執教的《馬説》一課的視頻。看後很有啟發,對我今後的教學有較大的幫助。

反思一: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教學中,徐老師不是滿堂灌、一言談,要是將思考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這句話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課堂上對學生往往“一統就死,一放就亂”,這是教改中許多教師共同的體會。只有先學,也就是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有意義,一定要加強預習。本課學生的預習是在徐老師指導下自學的,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方法,學生在規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經過充分的預習,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所以今後我要注重讓學生預習,然後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反思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絕對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並不意味着簡單的“領地轉讓”,也不意味着教師無所作為,而是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在各方面還顯“稚嫩”。所以我們不能忽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反過來被學生將了軍。今後我要注意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

反思三:充滿激情的課堂是學生活力四射的原動力。 “沒有激情的學校是沒有希望的學校”,同樣激情的課堂是一潭死水的課堂。徐老師的課堂是激情燃燒的課堂。那種昂揚的鬥志、震天動地的口號,無一不給人以震撼,彷彿使人置身於一個激情燃燒的世界。學生有激情,教師更有激情。因此,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更加充滿激情地講課,創造一個師生互動、活力四射的課堂氛圍。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9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説,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不僅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辨證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必須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4.從自我經歷方面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啟迪。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10

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要提高教學效果,到達教學目的,務必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做好文章: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潛力。

一、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透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説,教師應操縱或控制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各有關變量。在許許多多的變量中,學習動機是對學生的學習起着關鍵作用的一個,它是有好處學習活動的催化劑,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對學習用心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地探索未知的領域。在實際教學中,向學生介紹富有教育好處的數學發展史、數學家故事、趣味數學等,透過興趣的誘導、激發、昇華使學生構成學好數學的動機。

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方法很多。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難為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能激勵學生用心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肯定;組織競賽;設置愉快情景等,使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才華,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悦。堅持這佯做,能夠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重視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啟智功能,透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構成發展的全過程,儘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

在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眼、耳、鼻、舌、身多種感官並用,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構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來。

1.讓學生多觀察

數學雖不一樣於一些實驗性較強的學科,能讓學生直接觀察實驗狀況,得出結論,但數學概念的概括抽象,數學公式的發現推導,數學題目的解答論證,都能夠讓學生多觀察。

2.讓學生多思考

課堂教學中概念的提出與抽象,公式的提出與概括,題目解答的思路與方法的尋找,問題的辨析,知識的聯繫與結構,都需要學生多思考。

3。讓學生多討論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質疑、討論、設問可討論,問題怎樣解決可討論。透過討論,學生間可充分發表自我的見解,到達交流進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教學中讓學生多練習、多提問、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

三、重視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透過創設良好的人場關係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用心性。

現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用心、主動地探索求知,務必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創設愉悦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用心進娶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搞笑、教態自然大方、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為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威信,才能有較大的感召力,才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我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説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説完,保護學生的用心性。

交往溝通、求知進娶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帶給了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羣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潛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四、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透過方法指導,用心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潛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證明,教師能夠透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決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學才有路,學才有效,否則學生只會效仿例題,只會一招一式,不能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儘可能地使教學資料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透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必須的方法。例如:學生學會一個資料後,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結,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並指導學生結合自我的實際狀況。總結出個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自我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學生能夠適當調整自我的學習行為,進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潛力。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帶給參與的機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11

每年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反思,教學中感受頗深的是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對數學感興趣的很少,中游一部分學生數學成績平平,很多同學數學不入門更不要説興趣了。由於個體差異、智商差異、理解潛力差異等,產生了不少的學困生。因此,轉化學困生成了我們數學老師普遍關注的問題。在新科該下應當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改善教學方式和策略,對學困生進行轉化。下方我結合自我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對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數學學困生構成的原因分析

數學學困生構成的原因是複雜的、也是多方面的。我認為大部分學困生是後天構成的,主要集中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興趣

進入國中以後,由於課程增多,對於數學基礎差的學生來説學習的困難就更大了,書看不動,題不會解。再説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容易覺得枯燥無味,從而喪失學習興趣。

2學習目的不明確

學困生由於升學無望,認為讀書無用,無心學習。因此缺乏進取心,沒有樂觀向上、用心進取的良好心態。上課不願聽講甚至違反紀律,對自我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結果導致數學成績越來越差。

3學習意志不堅強

進入國中以後,有的學生適應潛力比較差,表此刻學習情感脆弱,意志不夠堅強,遇到困難和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

4學習品質差

學習品質是決定數學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不能持續的聽課,自控潛力差,學習被動,無自覺性,情緒不穩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平時貪玩好動,態度消極,敷衍應付。

5父母因素

此刻國中生獨生子女佔比例較大,一方面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他們對子女期望過高,超出學生現有潛力,個性是在農村,家長忙於掙錢忙於農活對孩子教育不夠,沒有好的教育方法,成績差就實行暴力。另一方面又過分溺愛,造成學生複雜的心理矛盾,構成自私、蠻橫的不良習慣,沒有吃苦耐勞的、刻苦學習的精神。

二、數學學能的轉化對策

1抓好入門知識,降低難度

在教學中,在入門出我適當放慢進度,降低難度。適當對教材作處理,從具體入手,從簡單入手,在一步步提高難度。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課要善於創設情境,滿足不一樣學生的心理要求,使每一個學生充滿強烈的求知慾。例如,我在上《軸對稱圖形》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一段筆直的公路兩旁有A、B兩個村莊,為了方便果農賣果,收購商定在公路旁設一個收購點P,使點P到兩個村莊A、B的距離相等,收購點P應設在何處呢?你會畫嗎?”學生透過自我探究,他們發現要解決這個問題,用前面的知識是無法完成的,務必學習新知識,利用新知識才能解決新問題,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3。關愛學生,用感情喚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別林斯基以前説過:“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對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學困生在心理上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呵護、理解和信任。課堂上教師的目光應多投向學困生,充滿信任和期望,發現和欣賞每個學困生的閃光點、關注他們的進步。同時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課後多找學困生談心,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用愛心與真情喚起他們學好數學的熱情。

4。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體會成功喜悦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師生關係是保證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學生往往是因為不喜歡某任科教師而放下對該科的學習。因此,要善於用愛心去感染學困生,對他們熱情輔導,真誠幫忙,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當他們有所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悦,讓他們嚐到收穫的甜頭,使他們感到“我能行”,“我並不比別人差”。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到達逐步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5。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困難,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學習意志不強,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更不明白如何去學。教學中要個性注意教給學困生學習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他們如何預習、聽課、複習、做作業、觀察、歸納等方法,對他們進行耐心、細緻的指導,有意識地培養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促使他們願學、想學,最後到達愛學、會學的目的。

總之,轉化學困生是一個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找準學困生的成因,認真分析他們的心理因素,採取有效措施,用心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把愛心獻給每一個學困生,透過努力,絕大部分學困生是能夠轉化的,教師所付出的勞動也會有回報的。

八年級(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由巨人會考網整理,供大家參考,更多精彩資料盡在巨人會考網。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12

我們常有這樣的困惑:不僅僅是講了,而且是講了多遍,但是學生的解題潛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聽見學生這樣的埋怨:鞏固題做了千萬遍,數學成績卻遲遲得不到提高!這就應引起我們的反思了。誠然,出現上述狀況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題教學值得反思,數學的例題是知識由產生到應用的關鍵一步,即所謂”拋磚引玉”,然而很多時候只是例題繼例題,解後並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因而學生的學習也就停留在例題表層,出現上述狀況也就不奇怪了。”學而不思則罔”,”罔”即迷惑而沒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例題教學為什麼要進行解後反思了。事實上,解後反思是一個知識小結、方法提煉的過程;是一個吸取教訓、逐步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收穫期望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講,例題教學的解後反思就應成為例題教學的一個重要資料。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作些探究。

一、在解題的方法規律處反思

例題千萬道,解後拋九霄”難以到達提高解題潛力、發展思維的目的。善於作解題後的反思、方法的歸類、規律的小結和技巧的揣摩,再進一步作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解,挖掘例題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例題的輻射面,無疑對潛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透過例題的層層變式,學生對三邊關係定理的認識又深了一步,有利於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透過例題解法多變的教學則有利於幫忙學生構成思維定勢,而又打破思維定勢;有利於培養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二,在學生易錯處反思

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往往和成人不一樣,而其表達方式可能又不準確,這就難免有”錯”。例題教學若能從此切入,進行解後反思,則往往能找到”病根”,進而對症下藥,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整個的解題過程並非僅僅只是一個知識運用、技能訓練的過程,而是一個伴隨着交往、創造、追求和喜、怒、哀、樂的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參與。其間他既品嚐了失敗的苦澀,又收穫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獨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透過合作協同解決,既體現了個人努力的價值,又無不折射出羣眾智慧的光芒。在此處引導學生進行解後反思,有利於培養學生用心的情感體驗和學習動機;有利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自主探究學習;還有利於鍛鍊學生的學習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養。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就指出:反思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總之,解後的反思方法、規律得到了及時的小結歸納;解後的反思使我們撥開迷濛,看清”廬山真面目”而逐漸成熟起來;在反思中學會了獨立思考,在反思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交流、合作,學會了分享,體驗了學習的樂趣,交往的快慰。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13

語文在各門學科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國中,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現在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1、漠視語文。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後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別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認為語文過去學得不錯,可以先放一放,臨上陣前再搞突擊,於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 冷宮 。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會考中也考不到數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於考試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於上課聽講,課後完成老師佈置的書面作業,滿足於老師問起時,有 我已認真學過了 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 我已努力過了 聊以自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於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儘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於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着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範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並想象失敗後的情境,無法發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迴之後,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國中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着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術,今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 碰 上會考試題,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生,題目也不做。他們抱着 我聰明 、 我運氣 的心理,等到考場 超常發揮 。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閲讀、一次一次説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後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着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語文學習》雜誌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這句話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説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 語文 ,把語文學習僅侷限於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會考語文更側重於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説的 漸進性 。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但是隻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係。近幾年來,為有利於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會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會考已經沒有作用,於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複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 教材是個例子 (葉聖陶先生語),會考試題與教材的關係是 流 與 源 的關係,正所謂 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 。

2、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國中,產生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 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 。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考試複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資料、做作業的方式擠學生的課餘時間,真是 無邊作業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 ,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於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把 語文學習要多讀書 這些無需上交的 軟作業 拋到九霄雲外了。

三、調控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化心態。國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着以前積累的老底夠了, 我不需要學了 ,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現知識上的 空洞 ,產生 我想學,我要學 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中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把班級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單元課文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單元裏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後收集整理的資料,並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後,班上組織交流。最後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穫。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這以後,有一些學生還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因此,教者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織夢好,好織夢

2、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愛因斯坦也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複習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裏 賦 與 興 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於 賦 比 興 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 賦 和 興 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 賦 時,在解釋了 賦 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敍述或描寫後,我引了《小芳》的歌詞: 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説的 賦 。講 興 時,我引了《縴夫的愛》的歌詞: 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説話妹心怎麼想 ,講清了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鬆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複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説: 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 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 壓力 為 魅力 ,讓 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 ,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3、分解大目標,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話説, 信心是成功之舟 。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自信心對於國中學生更為重要。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 滑坡 ,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 表揚和獎勵 代表着一種 權威 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代文閲讀和詩歌鑑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鑑賞複習階段,我採用了分解法教學:瞭解詩歌的常識 鑑賞詩歌的形象 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訓練答題步驟 品味詩歌語言 最後,每人上交一篇關於談詩歌鑑賞技巧的小論文。經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 詩歌鑑賞也就這麼回事情嘛,沒有什麼好怕的 。但是,有一個普遍現象值得重視 他們的閲讀量有限,他們的鑑賞水平太低,必須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並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 準確鑑賞詩歌,這才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 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 , 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 。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穫感、成就感,嚐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14

透過耐久跑教學,讓我受益非淺。由於上課的教學對象是國中女生,他們自控潛力和認知潛力都比較差,因此,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思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圍繞耐久跑教學目標,在課的結構設計上,做了精心的規劃,即:激發興趣、身心準備──培養興趣、寓學於樂──用心實踐、提煉真知──活躍情趣、滲透教學──驗收評價、創導合作──均衡發展、身心放鬆六個階段,力求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創新和改革精神。

一、導入: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熱身活動,教師應努力使其創設良好的課堂導入,學生的參與熱情會立即高漲,而且對整堂課都會產生用心影響。在導入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採用了富有情趣的遊戲活動,營造了一個寬鬆、用心、主動的教學環境。

二、實踐出真知教學:“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出真知。在國中體育教學中提倡“自主式”教學和提出“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創新。所謂“自主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其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透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傳統的耐久跑教學偏重於技術要領的傳授,教學過程枯燥無味,學生有畏難情緒。在本單元教學中,我把耐久跑的資料較好地融入到遊戲當中。較好的解決了學生對耐久跑牴觸情緒的問題。第一種方案:組內的學生排尾加速跑到前面成為排頭。第二種方案:小組對抗,每個小組間隔100米出發,目標前面的小組。第三種方案:兩兩對抗,龍頭拍龍尾。把耐久跑的資料融入到遊戲中,能使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到達鍛鍊的目的。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的重點提示,充分營造了濃厚的民主氛圍,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三、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這節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了分層教學法,以不同的耐力起點來挑戰相同的終點,給素質好的學生給予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用心挑戰自我;給相對素質差的學生給予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總體來説,分層教學重視了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信息的反饋,引進了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使各類學生在練習時都能處於亢奮狀態,既能讓優秀生“吃得飽”,又能讓期望生“吃得好”,還能讓中等生再提高,使學生在求知中感受樂趣。在這節課中,濃縮了許多新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既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挑戰和突破,也有助於改革體育教學模式,作為第一線體育老師的我,還將繼續努力。

杜郎口中學教學反思 篇15

以前上課時,我經常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解題過程也是能省就省,但是慢慢地,發現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甚至有些學生漸漸的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信心。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認識,經過實踐,我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1.關注學生的“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於此刻講的複習課,尤其是集合,命題極其條件,邏輯連接詞等就應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至於淡化課堂筆記,是源於一種現象――我發現筆記記得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必須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因為只明白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下一道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做前面一道題的記錄。這樣的學習,怎能談得上思維的發展呢?

2.反思教學勢在必行

教學中能否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從我的親身感受來説,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有極大的職責心和耐心,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加強教學反思,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

3.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説老師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教,那麼學生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學,並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那麼,高中學生到底怎樣進行反思?教學中我始終帶着這個問題,思索自己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如何養成?怎樣進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我的指導教師對於學生的分析給了我很大的幫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wgmex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