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精選5篇)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精選5篇)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 篇1

____神學的“惡害論”常成為我們爭論最多、也最沒有統一而有説服力的答案的神學命題之一,在教牧工作中,我們無可避免的遇到這樣的困境:束手無策的面對着“苦難”的事實!公義、慈愛、全能而掌管一切的上帝,為何允許苦難的存在呢?本文就嘗試着對“苦難”(或稱痛苦)作幾點簡單的思考。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精選5篇)

一、苦難的實質

當我們提到苦難時,它並非指向一個具體的存在物(being),它不是上帝在創造周創造的實物,痛苦只是一種狀態,一種經驗,一種感覺,一種讓人和快樂、釋放、輕鬆的感覺剛好相反的感覺。這種感覺只是內心世界的一種經驗,她來自於客觀現實世界的某些現象,如疾病、死亡、離別、失去、求不得、仇恨、不公的待遇等。當客觀現實(的這些現象)與我們內心世界所期待的結果不相同時,我們就會產生一種不釋然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痛苦。也就是説,當外部事物的發展與我們先入為主的想法相牴觸時,我們就會有痛苦。

簡單地説,痛苦可分為兩種:

1.渴望而得不到的痛苦。  2.得到而留不住的痛苦。

比如,你渴望理解,卻不被理解;渴望愛情,卻得不到愛情;渴望公正,卻得不到公正。當你執着地尋求,卻總得不到你的渴望時,痛苦便會產生,如失戀。另一方面,你得到了你夢寐以求東西,但卻沒法留住當初得到它時那種新奇的歡欣,你會失望而痛苦。(或者,你突然失去了你深愛的人或物,你的親人或你珍藏的紀念品或者你的寵物。)比如,你渴望愛情,你得到了你的夢中情人,你渴望着她永遠魅力四射,但隨着歲月的流失,往事如雲煙散去時,留給你的是更加的悵然。所以留不住比得不到更加痛苦,得不到時還有追求的夢想,“留不住”時連夢想也失去了。你愛你的家人,但有一天你的親人離你而去時,痛苦便產生了。這是“失去”的痛苦。由此,我們看到痛苦的實質,痛苦源於我們的“堅持、慾望和執着”,當我們有個強烈的慾望想擁有或佔有某些東西,卻沒法得到時,痛苦便產生了。當我們有了永遠佔有某些東西的慾望,並且得到了,但它一旦改變或失去時,便會產生痛苦。可見,痛苦其實是源於我們對慾望的堅持,對渴望的執着。

我們渴望現實留置於我們認為最美的那一刻,渴望事物在我們的理想中發展,而當事物的發展有揹我們的“渴望”時,痛苦或苦難就出現了。痛苦的產生並非來源於事物的變化,事物本來就在它自己的規律中變化着,這無可厚非,問題是我們常以我們主觀的願望來渴求事物在我們的願望中發展,或者,渴望事物永恆地留在我們的回憶中,結果我們常常失望,這就是痛苦(佛家把它叫做執着。)由於常常失望,會衍生出我們對未來的擔憂,這是痛苦的延伸。

所以,痛苦是以“我”為中心,以變幻的事物代替永恆的必然結果,人性有對永恆的嚮往性,當我們將這種嚮往性錯置於世間變幻不斷、短暫而趨於朽懷的事物時痛苦就成為必然。《聖經》説,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的痛苦比加增。當我們把必朽錯置於不朽時,其實質是對必朽事物的“偶像化”,因為不朽的即永恆的只有上帝,當我們以另一個事物來代替對永恆主宰的“渴望、執着”時,那就是痛苦!

二、痛苦的來源和意義

談及痛苦的來源,我們會想到,上帝是唯一的創造者,是一切存在的源頭,他是善美之源,為何會有惡和痛苦呢?二元論的異端認為還有邪惡之源,按照《聖經》的教訓,除了上帝以外,既沒有別的源頭,上帝也沒有創造邪惡。痛苦來自何處呢?

1、罪惡. 泛神論認為,痛苦是一種幻覺,是不存在的,其實痛苦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如前所述,痛苦非上帝創造的實體,但痛苦卻是實在的現象,我們不可説痛苦是“由神而來”,但卻可説“因神而有”。(唐崇懷《____信仰的評判與再思》p.105)。它是由罪與惡所衍生的必然結果。罪與惡也非上帝的創造或來自於神,按奧古斯丁的觀點,罪惡非實質體,而善是實體,上帝既是善,罪(對神的背叛)與惡(罪的道德性行為後果)是善的或缺(privation of good)。即對上帝榮耀的虧缺(羅3:23)。罪惡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痛苦,沒有犯罪前始祖並沒有痛苦,但當人試圖背叛父神慈愛的看顧,自己做主而摘吃禁果時,痛苦便產生了。那一刻,人與神、與人、與自然、與己的關係都出現了裂痕,咒詛、疾病、死亡、仇恨、猜忌、勞苦、貧窮、欺壓、苦痛、紛爭……都一下子進入人類,從此痛苦便如影子伴隨着墮落的人類陰魂不散。痛苦不光會在當事人身上留下銘心刻骨的傷痛,它還會伴隨着罪惡的曼延而不斷衍生。始祖犯罪其後果不僅禍及自己,更殃及整個受造物,乃至其後代。自那一刻起,朽壞(DECAY,羅8:21)成了受造物必然的命運。人類可以征服外太空、可以涉足量子物理、遨遊於宏觀和微觀的世界,但人類卻永遠擺脱不了朽壞的魔掌,因為人類沒法征服自己和罪惡。今天我們承受的許多“苦難”,正是人類在承受自己犯罪的後果。只要罪惡尚存,痛苦就會不斷。

2、行為的後果 造成痛苦的行為包括個體的行為和羣體的行為,痛苦所侵蝕的也不僅是個體的人,它也要求羣體的人類來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比如,文g e的浩劫所釀就的巨大痛苦不僅落入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也被整個中華民族所承受着,而釀成這場歷史性悲劇的,不能僅僅指向某一具體的個人,也是整個中華民族蒼生必須負起的責任,它是人類人性中醜惡的一面集體性氾濫的結果。所以有時當人們在承受痛苦時,其實是在承受行為的後果,這一行為不一定是他自身的,可能是他人的或社會的,甚至是歷史的,整個宇宙,即所有的時空,從某種角度説是一個整體,是一張分不開的因果網,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我們算是和其有關聯,有着某種的因果關係,我們所承受的痛苦可能正是宇宙某一因的結果。樑燕城博士在其《克勝苦難之道》中設想過這樣一個例子:某男與某女相戀,男提出結婚時,女的説:“我從沒想過結婚,我們只是隨便處處”。男的很受傷害,決心找女人報復,很快和一個女人相處,同居。當對方懷孕,提出結婚時,他説:“我從沒想過結婚……”分手後女人執意生下孩子,遭到人們的非議,女人疏於教養孩子,若干年後,孩子成了流氓。有一次,這個孩子夥同他人強劫一個貴婦人,讓她受了不少苦,原來這個婦人正是當年遺棄男朋友的那位。世界就像一個密封的輪盤,你傷害了別人,説不定哪一天,你行為的果子也會轉到自己的頭上。

3、上帝的美意 有時上帝允許苦難臨到他的兒女,有他特別的美意,藉此可以鍛鍊人的意志,促進人的思考,引導人迴歸本原和尋求生命的意義。有時上帝也會借苦難來試驗(test)人的信心和人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上帝曾經告訴在他試驗的苦難中埋怨、喊不公、問為什麼的先知耶利米説,我讓你與人賽跑你尚且覺累,讓你和馬賽跑又怎樣呢?上帝是要給耶利米更多苦難的考驗(test),好使他的靈性和信心更加強大,使其可以在那樣一個黑暗的時代,挑起神交託他的更大使命,而耶利米在他有限理性思維空間裏,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這一切的不公、不順都臨到“我”身上!神會借苦難來訓練人的意志和適應的能力,以讓他可以接受更偉大的使命。所以苦難本身是中性的,它並非絕對的善或惡、絕對的好或壞,苦難的苦與否、善(good)與否,取決於人們對它的態度。怨天尤人時就苦,當作訓練時就樂,有時我們覺得境遇特不公平,不公本身並非痛苦,痛苦是對比的結果。比如當你和同事的工資都是36.8時,你可能並沒覺得不公而痛苦,有一天你的工資漲到了368元,而你的同事全都漲到400元,這時你可能不會因為漲了薪水而感恩快樂,你會説為什麼別人都是400,只有我是368,本該高興的事,對比反而讓你深覺不公而痛苦。對比時我們又習慣性的偏向那讓我們以為不公的某一片面的一點上,使我們缺乏公平而全局性的評估。例如,一個禿頂的人一進到人羣中,他第一個反映是“所有的人都有頭髮,就我一個人沒有!”他會特別偏向他沒有的那一點上——頭髮!他卻注意不到人羣中還有一個癱子。所以本身不公正的對比更讓我們自覺境遇的不公而痛苦。

4.苦難的意義 上帝有時會命定苦難臨到人,這恰恰是上帝的愛,試看今天那些有着數千年曆史和文明,至今仍能雄居於世界的民族和國家、那些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影響世界的精深思想、能夠產生先知和哲人、又至今不被同化或流失的民族,哪一個不是經歷了特別的苦難?中華民族歷經5千年滄桑,今日能傲立於世界,蒸蒸日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迄今仍為人們所樂道,這中間經歷了多少的苦痛。小小的猶太民族,歷經2千年流散,歷經劫難而不死,今天還能重建家園且能雄霸於中東,是歷史屢屢的苦難讓他們產生了如此的凝聚力和可以在絕望中生存的能力。所以偉大的思想不是產生於温室,而是嚴霜般的苦難中。我們習慣立足於自我,以眼前短暫的功利得失的思想去衡量事物,以我們狹小的眼光和生活圈子的因果論來看待處境,但上帝是以歷史的、宇宙的、超越的因果來度量事物(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門徒見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就問耶穌説,是這人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但耶穌告訴他們“不是這人也不是他父母的罪,乃是神要在他身上得榮耀。”上帝允許苦難臨到你,這正是他智慧的榮耀在你身上的彰顯。我們雖不能盡悉上帝奇妙的作為,但我們可以相信他的信實和美意,因為他叫萬事都互相效力,讓愛他的人得益處。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 篇2

前些時日去一位友人家做客,正逢友人和他的孩子遭遇激烈的爭吵。小孩在這次大學聯考中發揮失利,只剛剛夠 得二本分數線。這位友人最後恨鐵不成鋼地吼到:我跟你媽這些年辛辛苦苦供你上學,你就弄個這成績,你説你對得起誰。本來總是言語迴應的孩子聽到這句話後立 馬閉言不語,顯然,這句話駁倒了小孩,這場爭執終以友人的“勝利”而告終。

我並不認同友人這種“情感綁架”的教育方式,這種情感暴力,對孩子的心靈傷害往往是最大的。

不知從何時起,講述苦難變成一件很時髦的事情,不管什麼場合,大家都喜歡講述苦難,家長教育孩子,“我們辛辛苦苦供你上學”這是最為常縈繞耳際的話語;而官員落馬後涕泗交加,第一句的懺悔往往是“我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家庭供我讀書不易”。

與之同隨,我們的同情更是變得如此的廉價:歌唱比賽中必要先來一段苦難的煽情,作家在出一本書必要説自己是多麼的不易。如同嚴歌苓女士在短篇小 説《小顧豔傳》中所寫的,裏面的一位賢妻良母,即使家裏能買得起一斤肉,她也就買三兩,然後全部讓給丈夫吃,再被自己的高風亮節感動着。她的丈夫終於忍無 可忍,説:“你就是要唱苦肉計給別人看”。

我們深深沉陷在這種苦難敍述所得到的自我滿足感中,無法自拔。當我們脱離沉醉迷情,仔細端詳,發覺其實我們的苦難敍述是多麼的矯情。最起碼,我們從苦難中挺過來了。

沒有人喜歡苦難,尤其是過於沉重的苦難,也沒有人想要再經歷這些東西。只是當苦難來了,我們必須堅強面對,別無選擇。

可如果挺不過去怎麼辦?

我的家鄉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一位十六歲的年輕孩子,他的父親突發腦溢血病情很嚴重,醫院已經下發了病危通知書。由於他的爸爸太不爭氣,總是喝酒,致使他的媽媽在他和妹妹還年幼時就離家出走,整個家庭一分儲蓄也沒有,而他和妹妹至今竟然連户口都沒有。

聽着母親在電話裏講述這些東西,我頓時唏噓不已。言語往往能夠縮小一件事情的可怕性,單單沒有户口這件事情,我想就使得這位孩子在以往的生活中 吃了不少的苦。過上一二十年,倘使這位小孩最後取得不俗的成績,他此時的這分苦難又成了旁人所贊耀的東西。而更多的可能是,這位小孩被苦難所打趴。我們往 往只關注大人物所回首的自以為很苦難的“苦難”,為之落淚。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平常人,苦難並沒有將他們引向成功,反而是推向絕望。

柴靜在《看見》中記道:苦難就是苦難,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可令人忽略的是,對於我們平常的百姓來講,有些苦難苦到你壓根都沒有機會去思考,完全是突然逼臨、毫無預備。你能夠挺過去,不被逼入絕望,就已經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了。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 篇3

苦難雖是始祖犯罪後人類必須承受的後果,但苦難並非不可解脱的永恆枷鎖,苦難中的人應該學會釋放自己。

1. 接受事物變化(decay羅8:21)的必然規律. 苦難是否就絕對的“苦”,絕對的“難”?如前所述,苦與否,難與否,取決於人們對他的態度。當我們以無限的執着去定位不斷變化的事物時,當我們把該對永恆之主的敬虔錯置於趨於朽壞的事物時,痛苦就成為必然。比如當你執着地堅持留住你以為温馨美好的存有,比如你的親人、朋友、地位、財富時,你的痛苦就會加增。《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有兩次最為痛苦的經歷,一次是他的姐妹出嫁,最深的一次是林黛玉的死,這一切促使寶玉逃避和賢惠的妻子薛寶釵的婚姻家庭和現實的生活,而去尋求“太虛仙境”的對林黛玉的回憶,但他總也無法尋回往昔愛情的温馨,回憶只是“太虛仙境”的縹緲。寶玉至終選擇了遠離塵世,但他卻無法逃出記憶的囚鎖。但如果寶玉能從心裏認識和接受事物的變化性(decay)和存暫性(fugacious),對生、老、病、死、離別等現象也就沒什麼不能接受的了。他的痛苦正是對短暫事物的永恆化錯置,即我們所講的“偶像化取向”的結果。另一方面,如果寶玉能認識永恆世界,他就會有盼望在永恆中相聚昨日的温馨。

在苦難中釋放自己,首先需要我們客觀認識受造物的變化性,趨於朽壞的必然性和事物發展的規律性,不是今天你先失去所擁有的,就是你所擁有的將來失去你,失去只是早晚的事,死亡會將你擁有的一切和你隔開。樑燕城博士在其《如何克勝苦難》中有一段非常中肯的勸勉,“切勿將有限的事物無限化,如名利、權利、愛情,本來有價值的東西,但卻屬有限,人若無限的追逐名利,結果終因變化流失而痛苦。故‘偶像’的意思不外指陳人對事物的無限執着,要破偶像即要破執着,使心靈得以超越塵網,去追尋至善,去為較有意義的生活而奮鬥。人至此地步,才不會被現實籠罩和擊倒,卻能反過來面對現實,改變現實,維持創造性的人生。”

偉大的君王和詩人大衞,在對信仰和人生的深邃洞悉中,體悟到這樣的真諦:“耶和華啊,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命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你面前如同無有。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世人行動實系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將來不知有誰收取?(詩39:4-7)”。正是這樣的反省,使大衞可以走出一般封建帝王皆沉陷的名利權欲之泥淖,而能坦然面對人世的風雲變幻、滄海桑田。素有智者之譽,貴為君王的所羅門,在盡嘗人間榮華富貴後,對人生世事有這樣的宣判:“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説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並無新事…… ”這不愧為人類對自身最為深刻的反省,當我們亦對人生有如此洞見時,又有何抓取不能放鬆的東西?對事物的執着是對自我的囚禁,識透世事的變幻即對自我的釋放。

2. 確信苦難有上帝的美意 有一首詩歌唱到:“有許多未來的事情,我現在不能識透,但我知誰掌管明天,我也知誰牽我手。”當我們確信,上帝是全能的父,且掌管着我的明天,也確信他未嘗不將一樣好處不給敬畏他的人時,我們就能確信今天所臨到我們的無不在他的計劃中,且有他的美意。所謂的苦難其實是他愛的彰顯,是他變相的祝福,今天我們雖不能盡曉其作為,但總可確信其美意是為我們的益處。因此,對基督徒而言,臨到我們的本沒有壞事,只是形式不同的祝福罷了。

3. 立於永恆 對權利、財富、名譽、甚至健康等一切外在暫存事物的依戀和執着都會導致痛苦,一個人若被這些東西的得失所牽動,他就會被痛苦牽動。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得到了我們只是管理者,失去了那是一種交託。世物之中沒有永恆,得到是暫時的管理,失去也是早晚的事,當死亡來臨時,一切都將失去,現在是你失去它,將來是它失去你。人要將執着迴歸於永恆之主,以神為樂,因他和他的愛都永不改變。保羅説:“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已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當作糞土,為要得着基督(腓3:8)”。當保羅視萬事如糞土,只尋求永恆之主時,他就釋放了自己於物欲的禁錮,成了基督裏自由的人。立足於永恆,物質的得失將不再能左右那顆執着於基督的心。

4. 從不良的習慣中釋放自己 《聖經》説:“人所行的必為他的報應”。任何的行為都會產生結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良的思維會導致不良的行為,一貫的行為產生習慣;不良的習慣釀就痛苦的果子。不良的習慣不僅會影響我們個人、家人,甚至是整個的村落、民族和國家。中國人愛浪費,法國人愛浪漫,這一切都是長期的習慣所使然。長期的習慣形成性格,而性格往往決定着命運。所以,從苦難中釋放自己,尚需要我們走出不良的生活習慣。

雖然,苦難並非不可解脱的永恆枷鎖,但只要罪惡尚存,苦難就會繼續。苦難繼續,生活繼續,世間事物瞬息萬變,苦難也非永恆,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若比起將來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 篇4

音樂是表演藝術,是人們通過欣賞音樂表演滿足音樂審美需要,同時亦通過參與音樂表演滿足自己的音樂表現需要,因此“表現”在音樂學習中具有重要意義。《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表現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開發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學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歌曲《銀色的樺樹林》是一首簡短流暢的加拿大民歌,歌詞的描繪和曲調的有機結合,即刻在人們的眼前展現出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使人彷彿置身於迷人的大自然風光之中。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發現、表演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相互間的合作,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縱觀全課,反思如下:

從總的課堂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教學目標基本落實。開課之初的發聲練習,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大自然的情景,在潺潺流水、啾啾鳥鳴聲中,配合優美的畫面,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呼吸的調節,用輕柔動聽的聲音來進行發聲練習……一切與大自然的美景融為一體。在激趣導入環節中,我通過大屏幕展示白樺林中的自然風光,及白樺林的春、夏、秋、冬風景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白樺林的美,“這麼美的地方,誰不想再回來呢?”引出歌曲。在學習歌曲時,為了讓學生熟悉歌曲的旋律,掌握音準,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器官,培養學生手腳並用、動手動腦的習慣,採用教材的音像資料,讓生動有趣的形式和情境,為學生創造了充分的活動、參與空間,學生在這種輕鬆、愉快、平等和諧氣氛中很快學會了歌曲。此環節,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學習,用心去歌唱,去感受、體驗歌曲的旋律美、歌詞美、意境美。學生在各種意境中聽了多遍音樂,由生到熟、由聽到唱,由被動到主動,欣賞音樂成了他們最喜愛的活動,教學目標成了他們超越自我、超越同伴的加油站,學生的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他們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之中,培養了興趣和審美能力,享受了成功的愉悦。在本課重難點突破上我首先通過教師範唱讓學生找出最具趣味性的樂句,然後利用節奏模擬、身體律動等方法,使學生在無意中掌握了“蓬得得……”的節奏和音準,降低了學習難度,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了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最後的課堂拓展在加拿大民謠《紅河谷》背景音樂的襯托下,我帶領同學們欣賞楓葉之國美麗的風光以及人文景觀,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這一美好國度的認識,豐富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對本課的內容做簡要的小結,肯定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總的來説,本節課讓學生在輕鬆愉悦、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名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綜合表現力。教學過程的設計追求音樂課堂教學的動靜結合、張馳有度,使音樂課讓孩子們感到親切、清新、輕鬆、美麗,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

反思苦難對於我們的意義 篇5

這剩餘的幾分鐘是課堂機動時間,而我所提出的問題也僅僅是在不脱離教學內容基礎上的,和學生的一次心靈互動。這個問題一提出,我滿心歡喜地期待着大家激情澎湃地回答,渴望着大家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氣宇軒昂、踏實穩健。可教室裏卻出奇地寂靜,好象時間在此刻突然停住。這個看似多餘的提問竟然像重磅炸彈一樣,炸出了孩子們內心世界中鮮為人知的一面。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讓我措手不及。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面有難色,於是我陸續叫了幾人回答,答案卻如出一轍:不想長大!有的説自己長大了,父母就老了,也許就和英子的爸爸一樣離開自己,那時自己是多麼孤單無助,不想面對生離死別的傷痛。有同樣想法的,班級有廖廖幾個人舉起了手,這難能可貴的孝心如此可憐啊!

有的説不想長大,因為要自己洗衣服做飯,還要找工作,工作又那麼難找,不但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還要養活父母。有的説看到了父母為家庭、為孩子太苦太累了,尤其是撫養孩子,教育孩子費心費力的,自己不想走同樣的路。有的説長大了還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一切都需要自己一個人扛。我想也許這只是個別現象。再叫兩個我心目中有思想有覺悟的尖子生來回答,可結果卻驚人的相似。我再一調查,班中竟有多半同學不願長大!究其原因是不想獨自面對生活的壓力,不想別人只想自己。也有個別的人説願意長大,可以不用父母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擁有絕對的自由。

標籤: 反思 苦難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nn3m7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