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精選18篇)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精選18篇)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

本節體育課貫穿了“健康第一,快樂為本”的指導思想,注重了學生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協調發展,在教學中,遵循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學會合作、學會欣賞他人。 這節課主要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主,在課堂上在學生自主學練過程中,每位學生都非常投入地進行跳繩,我邊巡視邊指導學生練習。 在學生展示活動中,我積極鼓勵大部分學生,要大膽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創新成果,並且鼓勵學生,讓學生參加展示活動,使學生做到"我能行 ",聽到教師激勵性的話,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地嘗試起來,練習的積極性特別高。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精選18篇)

通過對這節課,我覺得在課堂上正確的引導是非常的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不能僅僅體現在教案的設計上,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把握教學機制,即時的調整課堂結構,以學生的主體性為課堂教學的契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為了突破本節教學重點,我在基礎部分的設計中以激情引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展示他們所掌握的各種不同的跳法,從而引出本節教學重點。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2

跳繩是發展跳躍能力的傳統性運動項目。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我首先要突破的難點。

為了突破本節教學重點單腳跳。我在基礎部分的設計中以激情引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展示他們所掌握的各種不同的跳法,從而引出本節教學重點“單腳跳”。當學生看到他們的一些同伴跳得那麼好,早早已躍躍欲試。再聽到教師激勵性的話,學生們都迫不及待的嘗試起來,但絕大多數學生失敗了。此時正是提示方法的有利時機。為了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及互動、合作學習的意識。我邀請會單腳跳的學生説出技術要領。學生們聽完後又紛紛嘗試起來。經過多次的嘗試一些學生學會了單腳跳的動作要領,但仍有一部分學生還不會仍舊在練習,這時的學生渴望有人能幫助他練習。於是我為學生們創設了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氛圍。讓學得快的學生幫助學得慢的學生。學生們在學習中不但自身的優勢進一步得到了展示,而且樹立了堅韌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一節課下來,學生們的收穫很大,而我的收穫更大。

在這節課中我的優點是:1、注意了教法的運用,注意了以學生學習為主體,注意了在練習中自己找尋方法與教師提示相結合。2、教學目標較清楚,圍繞教學目標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意志品質、合作意識、自信心、身體的靈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鍛鍊。3、課程環節清楚,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

本節課的教學也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1、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專業知識的學習仍然不夠。如:教學方法、遊戲方法、訓練形式等。2、在學生的訓練中,如何有針對性指導及指導方法的多樣性。3、對實際教學的預測性備課經驗不足。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備好一節課,如何上好一節課將是我今後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我會把反思作為突破口時刻督促自己改進、學習。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3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及時地、有效地進行反思,科學、全面地分析教學過程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反思,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計劃更迎合實際需要。這對提高教師個人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教學專業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優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綜合素質都有着重要的意義。那麼,怎樣寫好教學反思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反思。

1.思效——自我評價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進行課後反思要做到“當堂思效”。即上完課後要對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作一個自我評價,比如分析學生哪些內容掌握得好,哪幾部分有困難,哪些學生學得成功,還有多少學生需要指導等;同時,還要堅持“單元思效”,即對一單元的教學工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如在學習用英語問候他人時,我根據課文內容作如下的安排:

1、學生聽錄音,感知課文。2、聽音,識圖。3、聽音,重複課文。4、分角色朗讀課文。上完課我發現學生非常的聽話,總是跟着我的思路走。老師讓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狀態,我就思考這樣的學習會不會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呢?答案是否定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教案做了重新調整,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在熱身複習之後,我展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多學一些禮貌用語。我告訴學生要開展評比“禮貌之星”的活動。比一比看誰能獲勝。任務的提出,給了學生一個學習的動力,讓他們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的積極性就高了。當我組織學生參加“找朋友並問候你的朋友”的活動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高潮。他們拍着手,興致勃勃的去交朋友,用英語問候朋友。

2.思得——總結經驗

一節課結束後,回顧教學過程,體會學生學習的成功之處,教師一定能從中受到啟發,總結成功的經驗,如能及時記錄,可作為日後教學工作的借鑑,有助於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如我在教“cock(公雞)”一詞時,突然有個男孩子怪聲怪調地説:”有沒有母雞呀?”頓時,全班一片喧譁。我沒有馬上批評那個學生,而是平靜地説:”有,不僅有母雞,還有小雞這個單詞。”接着一一講解,並表揚了那位學生好學好問,但也批評了他説話的態度。我覺得這樣機智的處理,既沒有干擾正常教學,還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受到了教育。

3.思失——及時補救

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過程總會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法的運用,知識的講解,例子的選用,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反應等方面,課後都會覺得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對於教學工作的不足,要反覆思考,仔細琢磨,採取措施,及時補救。例如在上完《thisisourschool.》這一課時,我進行了反思:時間的把握不好,精神緊張,生怕不能夠上完自己準備的內容而提前講課,而在感覺時間有餘時又沒有及時地調整教學進度,還是快速地講完內容,這對整節課影響很大。因此覺得以後再上這節課,可讓學生仿照課文自編對話,時間可控制得當。或在備課時就要預防時間過多的情況出現,準備音樂或短片,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讓學生欣賞,既讓學生放鬆了身心,緩解了孩子的疲勞,又將時間把握得合理有度。

4.思改——得出新法

“思”的最終目的是“改”,通過對各個教學環節得失的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提出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思“改”對我們從事多班教學的英語教師來講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授用英語問候他人時,因為有了前一個班教學後的反思,所以在後一個班的教學方法就改變了,教學效果有了顯著提高。

5.思疑——提升自我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學生當堂提出的與課外知識相關的問題,我們未必能當堂一一作答,出現“卡殼”現象在所難免,這種“教然後知困”值得我們深思。如在教《atthezoo》這首小詩時,我講到了袋鼠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當時,就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知道考拉嗎?英語怎樣説呢”,就這個問題我確實是不知道的。我對學生們説等老師回去查到了再告訴你們,或者你們也可以從網上找到答案再告訴老師。聽我們這麼一説,學生們回家後就積極查找資料並在第二天告訴了我。當然,我也上網查找了相關資料。

課後反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一位優秀的教師,上完課後必然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反思。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課後反思都必須用文字記述下來,寫成手記。教學手記記的應當是有價值的東西。下面三個方面可供參考:

1.記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了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如在上《新標準英語》第二冊第十模塊第一單元時,我採用了歌曲鞏固句型,即用《兩隻老虎》的旋律,把句型whereis…?it’son/in/under….編成歌詞。同時把學生喜歡的“福娃”當作詢問的對象,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高漲,教學效果非常好。

2.記”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吸取的教訓。在一節公開課上,由於擔心時間不夠,在學生做遊戲時,對於個別學生違反規則時沒有把他指出來。過後我進行了反思,認為這個環節成了這節課的“敗筆”之處。因為這個活動除了鞏固三個方位介詞之外,同時旨在培養學生的誠信理念。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總之,寫課後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只要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會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4

反思一:

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 ,玩 ,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説、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説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説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反思二:

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包天仁語)俄羅斯通常在國中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相當於我國的國小5年級),每週3節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1300個英語詞彙,學生到高中畢業時要掌握1萬以上詞彙,基本可以讀懂英文原著。而我國現在對高中畢業生的要求是掌握20__詞彙(包括詞組),新研製的'課程標準'要求掌握4000個左右的詞彙。我們應該借鑑國外的經驗,儘快解決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

而目前在國小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説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國小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國小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

國小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一向以來,人們國小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國小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着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着。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現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隨着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更因為國際互聯網的形成,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簡捷。説話簡單快捷,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徵。現代英語在這方面的變化表現為“一字多用”。

2、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詞彙急劇增加,並且我們發現,現代英語詞彙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數據),“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3、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也許是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影響日益強大的原因,美國英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以使用美語和發美國音為時髦。

4、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我們的英語教師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不瞭解現代英語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那麼,我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他們會發現他們所學的英語是多麼bookish(書呆子氣)。而教師自己則可能甚至連國小生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些常用語也可能會出現理解性的錯誤。

反思四:

國小英語教師應有文化意識

在國小英語的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簡單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緣故,很多國小英語教師忽視了文化對語言的影響,而導致了一些語言情景的不真實,和虛假的語言的產生。

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濃縮。對英語詞彙的準確理解,和對語言環境的認識和創設和把握,需要對文化的比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對該族文化歷史的研究和學習,通過對該族語言文學作品的研讀,通過對該族文化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瞭解。而讀原版英語經典著作的學習,是達到這三條的捷徑。

反思九:

目前,國小英語作為了主課.讓我幾多歡喜幾多憂愁.驀然回首,自己已經工作了14年了。以前的輕鬆日子一去不復返."有壓力就有動力."我要積極調整好心態.把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反思就有進步.我們要經常反思我們的工作。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會存在着一些問題。一、小組合作沒有生成,變成了簡單的機械重複。二、課堂激勵語言和方式不地道。三、課前與學生交流使用的語言無意義。四、教學方法和手段缺少目的性和實效性。五、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的關注不夠,兩極分化。六、缺少教學反饋,讓學生運用學到的語言進行自主表達(即説和寫)的教學效果檢驗過程不夠。七、提供給學生的語言太少。

對於課堂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我們一定要加大語言的輸入量,注意語言的積累。“語言是有聲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聽和説的積累;語言是有形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讀和寫的積累;語言是有情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情感交流的積累。”我們的教學設計要“可言可語”,教學方法要“有言有語”,教學過程要“又言又語”。我們要使用準確的教學語言,注意語音語調,尤其是句子的重音;減少機械性模仿和重複,給予學生更多時間和更多的學習內容;聽力訓練時使用清晰、地道的聽力材料,聽的同時不要讓學生看材料;不提倡書空,建議讓學生用紙、筆來書寫,以便教師檢查等等。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學技能和教學智慧。令英語課堂教學既具科學性、有效性,更具藝術性。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5

國小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因此,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今天我所教授的內容是PEP國小英語 Unit3 的第2課時,整個活動設計的圍繞“HOW are you? / I’m fine. / very well,thank you… .” 這幾個重點句型展開。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我擯棄了傳統英語教學所採取的“你教我學”的教學方法,千方百計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寬鬆愉悦、民主和諧的英語氛圍。

在課前熱身階段,我有意識地安排了《If you are happy》這首歡快歌曲的演唱,以此減輕學生們對上公開課的緊張感。然後採用遊戲“Magic eyes”的形式複習本單元的單詞,對於四會單詞進行拼讀,三會單詞進性詞組及句子的擴充操練,Black,black stand up;Pink,pink sit down;等,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增加了詞彙量.

在呈現部分,我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先通過創設“尋找老師的盒子“這一情景活動逐一呈現重點句型。之後,再組織學生通過有趣的遊戲和小組或結對問答進行操練,學生興趣高漲,促進了句型的內化、吸收並能將之融入對話練習。讓學生在創設的真實情境中積極參與,大膽實踐,既鞏固當前所學的知識,又為下一步將要開展的句型教學做準備,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當重點句型在這種科學合理的安排下完成之後,我又帶領學生回到書本,學習part A,完成part C、D,讓學生在聽,説,讀,寫的過程中,自覺的組織、運用本節課所學的句型,讓新知在運用中鞏固。這樣,既加深了對詞彙、句型的深刻理解和運用,又提高了記憶效果。

最後的Homework我佈置學生回去根據今天所學的句型設計一段對話,以此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操練機會和充分展示的空間,引導他們將學習內容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創作的靈感,加大了語言的輸出量,使他們身臨其境、各抒己見,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也讓他們體驗了學習成功的快樂。

在其他老師的詳細點評下,也讓我意識到一些需改進之處:語音語調方面,教授新單詞時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靜聽、細看、再模仿的習慣,當學生朗讀單詞時,老師一定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口型,以便及時糾正錯誤讀音。對於語調的培養,可以採用升降符號、手勢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及模仿。總結:對於課堂知識的最後總結,也要少採取老師説學生聽的方法,而應多設計老師問學生答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不光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再次複習鞏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中,也讓老師再次瞭解學生對本課時教學目標的掌握情況。

在今後的英語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探詢更為有效的的英語教學方法,研究英語課程標準,設計針對性強的,內容豐富的課堂教學,努力做的更好。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6

通過課件出示紅色的物體、紅色的畫,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紅色給人熱烈、歡快、温暖的感覺。通過讓學生比較兩張優劣不同效果的畫,使其在色彩與構圖方面有明確的概念。通過比較兩張畫,使學生感受到了紅色的鄰近色的美麗,知道了畫紅色的畫不僅要使用純紅色,而且還要嘗試運用紅色的鄰近色;在構圖上要注意物體在畫面的組合,使物體組合有聚有散,並使畫面物體有主次之分,使畫面看上去完整美觀。通過以上的比較分析,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外,紅色的畫不單單隻用紅色來表現,其實可以用不同程度的紅色表現,也可以適當地加一些其它顏色作為點綴陪襯。但主要還是以紅色為最基本最主要的顏色。

本課第一課時主要是新授,而第二課時內容讓學生們在感受紅色系列的衝擊後再次加深對三原色的瞭解。教學中,最精彩的環節是我讓學生們來説説對紅色的感受,他們竟然運用了那麼多的詞彙:大紅的熱情、紅火、喜慶、快樂,粉紅的温馨、浪漫、温柔、美麗……可能是奇妙的故事給學生帶來的聯想吧!對於紅色的主題,學生也能想出許多:如《過年了》、《果子豐收了》、《貼春聯》、《着火了》、《夕陽晚霞》等等。只是考慮到三年級教室這邊水池很少,調配顏料很不方便,所以我允許學生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那些使用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的,不能現場調配出各種不同的紅,有點小小的遺憾。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7

我的國小英語教學從整體上來看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但是也存在着一個質量和效益的問題。具體來説:

1、有些學生在國小階段已經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

2、有的學生已經形成了令人擔憂的惡性學習模式,把外語課當作知識課去揹着學;

3、語音教學不到位,學生對連讀、爆破音,強讀、弱讀了解很少,通常是逐詞讀或説,不敢大方地開口讀、説英語;

4、嚴重的漢語思維表達,學了六年還是缺少必要的系統的英語結構,不會用英語進行簡單地思維;

5、按照字母順序去背單詞,缺少必要的聽其音,想起形;看其形,讀其音的基本常識;

6、過分注重單詞教學,對句子、短篇教學關注不夠。設想今後要以句子為最小語言單位進行教學。

7、對學生的書寫要求不規範。不少學生對字母大小寫、單詞、句子、標點符號的書寫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

8、多媒體進入課堂極大地方便了教學,但是它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沒有充分認識到位,並很好地克服。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8

《讓我的飛機上藍天》是人美版一年級上冊第11課的教學內容,本課教學內容新穎,學生興趣濃,通過了解人類探索的相關知識,學習摺紙飛機的技法、技巧和用簡單的圖案、文字裝飾飛機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和依照樣圖動手實踐的能力。正是基於這個教學目標,我的教學設計主要以學生小組探究,學會自己看圖折出紙飛機為主線,一心想着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初衷是好的,但是我卻忽視了學情和鋪墊教學。導致學生探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談談這次的收穫:

一、 忽視了學生美術基礎差、學習能力差這一客觀現象

本班學生從小出生在城郊,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都由爺爺奶奶看管,讀的幼兒園也是周邊一些硬件和軟件設施還不健全的學校。導致了這些學生毫無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差、行為習慣也差。

我卻依照教參書上的目標去實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討論研究步驟圖,折出飛機。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讓我大大失望:當我宣佈完小組討論後,大部分孩子們都完全沒討論,直接拿紙開始折,在我的説教下,很多孩子開始打開書研究步驟圖了,但是又一半的孩子無從下手,還一直喊着:老師我看不懂,有一部分學生看的懂2步,也被卡住在那裏了。

我原以為這些學生讀幼兒園的時候肯定也學過一些手工,也有摺紙的經驗,但是現實告訴我不是這樣的。他們還不知道怎麼看圖,不知道圖的意思。看來掌握好學情,瞭解學生的基礎再去設計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是很重要的。

二、 教學內容過多,學生難以完成

原本我設計的是三個折飛機環節:第一環節拆飛機,照樣子再折一架;第二環節學生研究書上的步驟圖,自己折出飛機;第三環節學生自己創新,設計出一架飛機;最後還有一個環節是裝飾飛機。但是在前面兩個環節用的時間太多了,第一個環節中(拆飛機,復原飛機)很多孩子拆開後就不知道怎麼復原,還有一部分孩子沒有在組長帶領下拆飛機,而自己開始亂折。第二個環節:學生照圖折飛機,孩子們研究的動作很慢,很多孩子在第3、4步的時候就看不懂圖了,在這個環節上耽誤了很長時間,因為我看孩子們一直都沒折出來,我就不斷的加時間,最後裝飾飛機的時候只有8分鐘時間了,導致最後只有幾個孩子裝飾了飛機。

如果我能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差的情況,減少一些教學內容,如這節課只讓學生學會看圖折飛機,不裝飾飛機,我相信教學任務會完成的。不求內容多,只在乎學生這個知識點到底掌握沒有,這才是最實在的。學生基礎不好,我們慢慢來,一課時的內容我花兩課時來教,只要學生充分的掌握了,這才是教學的關鍵之所在。

三、 課前沒做教學鋪墊課,導致學生無從下手

本課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自己學會識圖折出飛機,我高估了學生能力,以為他們看的懂圖。如果之前用2節課時間來教孩子們如何看圖折東西,相信今天孩子們探究的效率會大大提高的。如果第一課時:我帶領學生邊看圖邊跟我折一個簡單的東西,引導孩子們有了看圖這個意識,接受了如何去看。第二課時:出示一個簡單東西的步驟圖,讓學生先小組探究這個圖,研究出如何折,再孩子們自己慢慢看圖折出來。如果有了兩節課的鋪墊,我相信今天的看圖折飛機的人物會事半功倍。今天突然碰出一個圖讓學生來看,就連我們同事都開玩笑説:剛開始我都沒看懂是什麼意思,更何況一年級學生。

對於低段學生來説,就好像一張白紙,我們老師要多示範,很多小細節都要設想到,組要拿大人的思維去想孩子,就連一個小小的撕紙遊戲孩子們都需要我們教,以後教學中要考慮周到,細小的東西也要課前調查和引導。教會孩子們方法,相信第二課時會受到更好的效果,會讓我們的課上起來得心應手,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 老師口令要求不明確,導致很多學生不理會

面對孩子們一個勁的折自己的飛機(卻沒看圖折),我就瞭解到孩子們看不懂圖。我就準備開始在投影儀下示範,我叫孩子們停手看黑板,但是很多孩子還是不抬頭,自己折自己的。如果我把命令指向性明確點,如:現在請孩子們把紙和飛機都放到籃子裏,我相信孩子們肯定更清楚老師的要求,也會停手看老師了。

我在示範(投影儀下折飛機)的時候,應該把每個折的環節和向哪個方向怎麼折應該用更明確和準確的詞語來説,相信孩子們學的更快,就不會出現:老師這裏到底怎麼折啊?

對於一年就學生來説,每一個細小的地方,老師都要説的很清楚和準確,説的學生很能理解,用孩子們能明白的詞語和方言來表達,孩子們才會做的好。

總的來説,這次家長開放日收穫很多,心得也很多,一句話來概括:低段學生接受能力慢,所以每個細小的地方都要講清楚和示範清楚,這樣孩子們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9

《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説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着成就感體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步上升。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為什麼會形成火山爆發和地震?蠟燭點燃會有哪些變化?學生帶着問題產生好奇,走進文本。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哪杯水熱》一課,有這麼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温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間隔1分鐘的温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説一説將要出現的結果. 同學們只説出了兩個結果:温度一樣,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説冷水比熱水温度高點,同學們説“那是不可能的.”我説“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説。”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地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學生熱愛科學,對科學現象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科學課的開設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仍沿用那種僵死的教學方法,其結果只能是倒學生的胃口,抹殺學生求知慾望。我們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去認識科學,並鼓勵他們去探索科學的諸多奧祕。只有這樣才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理

我覺得作為一名科學課的教師,應該時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每一節課,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0

這是我到新學校上的第一篇課文。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打算拿出我的看家本領,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上課伊始,在引入課題之後,我就利用新學校新設備,在電視上投影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關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少數民族人民的特點,孩子們普遍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於他們的服飾,印象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我讓孩子們念念這些少數民族的名稱,在認識這些民族的同時,也為隨後開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鋪墊了基礎。

在學習文本時,我讓孩子們找找民族國小與我們在讀的國小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讀讀找找。用“這是一所的國小。”的句式來展開教學。有學生説這是一所團結的國小,從“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等語句中可以體會到。有學生説這是一所美麗的國小。從“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等句子中體會到的。還有的學生説這是一所快樂的國小。從“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中讀懂的。

課文中並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課文中為什麼要寫到小動物,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説民族國小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各抒己見,十分踴躍,有的説:“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説:“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説:“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吸引了許多小動物”……

整堂課總體感覺教學環節還是比較清晰的,重點也挺突出。一些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很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還需細心斟酌。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地學有所得!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1

《生活日用品的聯想》是一節綜合實踐課,本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日用品因為用途不同而造型各異,從而引起學生對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學生在此課中可自由選擇表現形式,從學生的作業看,大體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繪畫表現,二是裝飾製作。在教學中我重點進行兩方面的指導,第一,在觀察同一物品時,可以調換不同的方向和位置進行觀察,因觀察角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聯想;第二,同一物品從同一角度觀察,也會產生不同的聯想。課堂中也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由於日用品的範圍很廣,少數學生一時很難確定自己的表現對象,後來我就帶學生把日用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幫助學生確定表現對象。

《飛天》是國小美術第九冊的教學內容。由於學生對什麼是石窟缺乏感性認識,對飛天的藝術特點不瞭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發動學生課前蒐集大量的圖片資料,儘量的讓學生觀察、體驗和感悟。在直觀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帶學生具體分析飛天人物的動態特徵,學生還提到了春晚上的飛天舞蹈,我也讓幾個學生在集體面前嘗試着模仿幾個飛天的動態,學生的興趣濃厚。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及時解決學生作畫中出現的問題。

《色彩的色相》是一節瞭解色彩的色相知識的課程。通過欣賞生活中色相的呈現以及各類藝術作品中色相的利用,學生能夠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豐富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喜歡色彩也認識這些色彩,但是他們沒有很理性的去分析這些色彩的色相。如為什麼喜慶的時候要用紅色?綠色和蘭色有給我們什麼樣的視覺感受?白色和黑色呢?讓學生分析研究色彩,恰當的運用這些色彩來幫助我們營造畫面的意境和情調,表達創作的主題思想。

《色彩的明度》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有對色彩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本課學習瞭解“明度”的概念,能夠識別基本顏色的明度變化,能利用水粉工具及明度變化表現一幅作品。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在用不同明度表現作品時,一時不知如何畫起,出現心中沒有形象,不知畫什麼,怎樣設計等問題,這時教師給予適當引導,啟發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資料,受到啟發後繼續作畫。

《民藝術家齊白石》是五年級的教學內容,本課將通過學習齊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畫特有的表現形式和特點,體驗畫家的人格魅力,從而提高對中國畫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齊白石作品的欣賞環節交給學生來自己主持和介紹。每一小組重點分析一幅作品,在小組交流討論後,小組推選一位同學為大家介紹,然後小組其他同學再給予補充,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情況,給予適當的補充。以這種形式上欣賞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好。

植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學生的家裏都有植物,因此《植物寫生》一課很受學生的喜愛。本課的目的是通過植物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的觀察物象的方法,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在教學中,很多學生感到如何表現植物的空間層次關係,在作畫時無從下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堂中詳細示範,並請幾位繪畫能力棒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從學生的作業質量來看,教學效果不錯。

《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是一節美術欣賞課,在本課中,我繼續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分小組課前蒐集馬蒂斯的相關資料及作品介紹,課堂中組內進行資料彙總交流,然後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彙報,全班同學分別給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學生的課前準備充分,小組彙報時發言踴躍,看來學生是很喜歡做課堂的主人的,今後的教學應多提供給學生這樣的機會。

《橙色的畫》的教學意圖是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和動手調配顏色,認識橙色的色相,瞭解橙色是黃色和紅色調配而成的。在教學中,我誘導學生自己去調配橙色。在調配橙色的過程中,問題就出來了。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紅,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黃,在教師的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反覆的實踐,學生認識到:1,等量的紅色和黃色才能調出橙色。2,調色過程中紅色比黃色越多,調出是顏色越發紅,顏色越深;黃色比紅色越多,調出的顏色就越發黃,顏色就越淺。

《吉祥圖案》一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吉祥圖案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題材是多樣的,並且藴涵着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蒐集,帶來了剪紙、繪畫、工藝品等多種形式的資料準備。課堂中,教師結合教材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再出示一些吉祥圖案,讓學生討論猜測一下,都藴涵着怎樣的美好祝福,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後,在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欣賞同學們帶來的各種工藝品,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最後,小組探討如何製作吉祥圖案。在這節課中,我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去動手動腦,去探知創造。

《認識身邊的樹》通過實際的觀察,學生所畫出的大樹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表現的是粗糙的樹幹,有的同學表現是是偉岸挺拔的樹的身姿,有的學生畫的是豐滿婆娑的葉子。本課讓學生到户外去實際的觀察樹,所以學生在繪畫中不僅興趣濃厚,而且通過觀察,也很好的表現了不同的樹之間的區別

《四季的色彩》是美術第七冊的教學內容。本課教學我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完成四張圖片下的問題卡片,再進行小組內的交流,以拓展其思路。課前教師讓學生蒐集四季的圖片,在課堂中學生互相欣賞、交流,從畫面色彩、構圖、表現方法等方面觀察分析作品,從多方面認識四季,感受四季的色彩。在學生創作表現四季的色彩時,能準確的表現四季不同的色彩特徵,但近、中、遠景色彩的變化表現不夠。

《生活中的暖色》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識,並能根據觀察或回憶表現生活中以暖色為主的現象。教學中通過對比觀察《紅色的房間》和《尼斯的英格蘭散步大道》,組織學生積極討論,體會冷暖色給人的不同感受。在創作時啟發學生採用多種方法、多種表現形式去創作表現,如油水分離、點彩、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水粉等,在表現暖色的畫時提醒學生注意冷暖色的搭配使用,有少數學生出現冷色使用過多和乾脆不用冷色的情況,教師注意給予適度的指導。

《生活中的冷色》是一節色彩基礎知識課,旨在培養學生感受和認識色彩,能辨別冷暖色調並感受冷色美感,提高學畫色彩畫的興趣及表現技能。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我準備了大量的冷色圖片,充分利用圖片、畫家學生作品等。通過圖片、作品對比,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進行講解舉例。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2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説,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説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3

教學本課,我用一個問題貫穿全文的教學——民族國小和我們的學校有哪些不同學生找出了許許多多的不同,例如:民族國小的學生是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來到學校的,而我們是從開闊的馬路上來到學校的。同學們眼前彷彿出現這樣的景象:早晨,民族國小的同學們歡快地走在上學的路上,空氣多麼清新,景色多麼美麗。接着又有學生找到了:民族國小有古老的銅鐘掛在打青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曳,而我們的學校沒有這些景物。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想象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上發出的聲音是多麼悠長,清脆,想象鳳尾竹的樣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又是怎樣的美麗的畫面,這樣,同學們體會到了這所學校是多麼美麗,讀起來也就美美的。

同學們也找到了"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都成了好朋友",我們的學校有少數民族,但不能稱為民族國小,因為學校大多數同學都是漢族的,我們穿同樣的衣服,説的都是普通話,這和民族國小是不同的。他們也找到了"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我們是在不同的教室學習,他們卻在同一間教室學習,可見他們人數很少,這也是一個不同之處。

從這些語句中,我們體會到他們很團結,他們雖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他們卻成了好朋友,他們還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這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團結。同學們還找到了其他不同之處:我們在教室裏讀書,外面只有轟鳴的汽車馬達聲,他們讀書時卻有小鳥,蝴蝶和猴子在旁邊好奇地聽着;下課了,他們跳孔雀舞,做遊戲,可以把小鳥,松鼠和山狸都吸引過來,我們不跳孔雀舞,也沒有小動物能被吸引過來,通過比較不同,我們羨慕他們的無憂無慮,感受到他們的快樂。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4

經過一年多的英語學習,明顯的感覺到孩子們的英語語感和接受英語信息的能力增強了,有些教學活動比以前好操作了。根據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我們對英語作業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語音拼讀練習和語言綜合運用練習。

語音拼讀練習:根據直呼式語音教學法,在一年級時對孩子們的要求是根據老師的讀音拼讀出單詞;現在要求孩子在拼讀出單詞的同時,還要將其規範地書寫在作業本上,將要求提高一步。這些基本在每個單元的第一或第二節課進行,即在新授課上進行。為了避免因機械書寫而不明就裏,我們還要求孩子在每個單詞後面根據詞意配上簡筆畫。整個流程為:理解新單詞---聽音---拼讀---書寫---簡筆畫,對孩子的要求頗高。因為孩子的程度不一,並且有時間的限制,實施起來有相當的難度,孩子們也在調整適應當中。

語言綜合運用練習:根據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一幅切合本單元教學主題的畫或據此做手工,用自己的語言對其進行描述,在這個過程當中,鍛鍊孩子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家長對這種作業形式很滿意,認為它擺脱了重視抄寫的傳統作業方式,激發了孩子的想象,活學活用。在近段時間裏,我們完成了2A最後兩個單元,分別是關於文明禮儀的標識和建築物的方位。根據教學內容,我們在每個單元結束的時候佈置了下列作業:

A. 做各種形狀的英語文明標識,並對其進行隨心所欲的裝飾。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人吃驚,標識形狀各異,色彩斑斕。我們將這些標識貼在教室後的黑板上,配上插圖。標識被選上的孩子特別得意。

B. 在彩紙上設計“My Dream Park”,畫出自己的夢幻公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公園管理員和遊人的對話,檢驗了孩子對介詞的理解以及對語言的運用能力。設計和描述俱佳的作品被選出來展示在年級展板上。

但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單詞部分。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生詞,每課時的單詞甚至多達二十多個,其中大部分被教材默認為香港孩子已經學過的單詞對於內地的孩子來説確實全新的。在這部分的處理上花費了大量時間,要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計劃很困難。為了趕進度,遊戲的部分少了,老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辛苦,這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希望在後續的教學中能解決這些難題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5

1.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2.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説:“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説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閲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閲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説”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6

新課實施改革的目的是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在於倡導“以人為本,德育第一”的素質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能力。國小語文實施課改幾年來,廣大教師投身課改,融入課改,傳播了新的教育理念;學生也多了思考的空間和實踐的機會,個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張揚,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課改使國小語文出現了許多新氣象,可謂好評如潮,褒揚眾多。但如果我們冷靜面對,認真思考,難道真的就很完美,沒有瑕疵,這確實是一個值的深思的問題。

首先,課堂教學與考試內容的問題。課堂是課改的主戰場。國小語文課改的目的之一是讓國小生“減負”,擺脱“題海戰術”。可是,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今天,考試排名壓力是教師一塊很大的心病。學校與學校的比較往往是升學率的較量,學校中班與班的比較也是如此。有的老師為了應付六年級的升學考試緊張的連覺都睡不好。老師也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要考試,要評比,沒有辦法。要命的是:考試往往不是考學生的能力,而是考學生的熟練程度。在此情況下,為避免學生考不好引起家長埋怨、學校領導不滿和社會誤解,不少教師在“課改”的背後,仍偷偷地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原本要一個學期學完的東西,一定要在4個月內學完,然後大量做練習題,陷入“題海戰術”裏。一方面,教師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學校裏,幾乎沒有多少屬於自己的時間;另一方面,學生機械、重複的訓練,變成了學習機器。説實話,這的確對考試很有用。但對學生,不僅增加了學業負擔,而且不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教師,也是一種折磨,我曾去聽一位優秀教師的報告會,她動情地説:“我是依靠透支健康來獲得事業成功的。”課改幾年了,這種話還從一名優秀教師的口裏説出來,我不禁感慨萬千。無奈!新課程改革非常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需要教師給予其充分的關注和充足的發展空間,實際的情況是老師忙於日常的教學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鑽研教學,為了擠時間鑽研教學,有的教師常常熬夜,有的年輕人甚至不敢要孩子,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在這種情況下,小班化教學是與其相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

其次,教學方式的問題。《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給課改提供了科學、有效的解決之道。可是,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在“自主”方面犯了“隨意性”,上課時讓學生自己看書,一看到底,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沒有要求,沒有指導,或者是指導不力,要求不明確;表面上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實際上學生能力根本沒有得到培養,純粹是放任自流。有的教師為了合作而合作,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讓學生合作討論,給人感覺學生很“忙”,課堂異常“活躍”。我們不禁要問,有的問題很淺顯,答案直白得一眼就能看出來,還需要合作探究嗎?如果個人效率比集體學習還高,為什麼非要合作不可?我還看到一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合作,把一句完整優美的語句拆開讓三個學生合作讀,這樣怎麼能培養出學生的語感呢?還有,國小課改慣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是“表揚式”,學生誰回答對了,教師就讓大家邊鼓掌邊叫:“好,好,你真棒!”想以此來激勵學生。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學生又有多少抗挫折的能力,特別今天金貴的獨生子女,我們不得不憂慮。

也許有人會説,課改是一個創新的活動與過程,是教育領域中一場深刻的變革,出現一些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何必去吹毛求疵、以偏概全呢!正是因為希望課改能更完善、更能促進教學的全面發展,才更要找出它缺點。反思課改歷程,尋找癥結所在,有益於課改的未來。

因此,除了考試製度、評價體系等必須改革外,教育工作者還得在緊張的工作中靜下心來,想一想,總結經驗教訓,提高反思能力;看一看,開闊觀察視野,豐富思考角度。只有這樣,國小語文課改才有新起色、新突破,才會一路好走。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7

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由來已久。幾十年來,我們都在不斷探索國小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問題。經過廣大國小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們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在提高實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在新的課程改革中,由於我們對許多理論、理念的把握還不到位,因此,實踐上再次出現了語文教學低效的問題。

一般來説,有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一看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人數,是100%參與,還是少於100%。二看學生參與的質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態度是否積極認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飽滿,板演書寫是否整齊工整,詞、句、符號、公式是否正確,等等。三看學生的預習筆記,檢查“預習”情況,以便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適時導入下一個環節,準確做好課堂決策。四看教師是否以學生為中心,是否依據模式備課、上課;是否體現了三維目標,培養了學習能力;五看教師的學案備課。教師是否遵循了教學模式,是否使用導學案上課,是否充分使用和調動了小組興趣,是否組織了當堂達標測評,是否注重學習方法,關注學習過程……嚴禁教師上課“對答案”,嚴禁用標準答案囚禁學生的思維。

評價課堂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一般來説,實施高效課堂教學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教學課前準備要充足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上好一節課,課前必須做充分的準備。即備課,即一備教材,二備學生知識儲備,三備學法。備教材就要鑽研教材,本節課需要學生學會哪些知識,具備哪些能力,有什麼發展前景,這些都是老師提前要預想到的。老師的文化知識、培養能力、對待人生的態度等都影響着學生。原來有一種説法是“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有人説這種説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因為學生的思想、知識也是時刻在變化的。於是有人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得變成一個永不幹枯的泉水。”也就是説老師要時時刻刻在學習。所以説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工夫。

2.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每個環節都要設置好,環節之間銜接好,環環相扣,步步為贏。教師的“導”與學生的“練”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特點。

我們要遵循這樣的課堂流程來進行教學設計,即:①預習交流,確定目標;②分配任務,立體教學;③完成任務,合作探究;④展現拔高,師生互動;⑤穿插鞏固,全面掌握。⑥達標測評,檢查驗收。

3.教學活動調控要靈活

組織有益的學習活動小組,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讓師生、生生之間通過信息傳遞,思維得到激活,力求充分發展。教師要“照顧好”每個學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學中,我們儘量給學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啟發,使他們均有“成就感”。教師還要適時鼓勵,使每個學生都有衝勁。教學活動形式要多樣:①合作學習、兵教兵、兵練兵、兵正兵,使氣氛濃厚,人人踴躍;②個體展示、分析、表達精闢,語言通達流暢,聲音洪亮,無語病,儘可能到板前或聚焦處鍛鍊同學們的演講、説理、辨析的能力,並聲情並茂;③板面設計精彩、美觀、規範,作圖科學,突出重點、圖文並茂;④點評恰當,突出要點,重在本質規律,被點評的同學要口述或板演,教師要當即糾正其差錯;⑤每節課要有總結、反思、測評。

4.教學氣氛營造要和諧

課堂上,教師要積極營造一種健康和諧的教學氛圍,努力達到以下目標:氣氛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説,敢下桌討論,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氣氛,讀、説、議、評、寫貫穿始終;拓展、挖掘、提高,重視能力培養;學生活動人次多,密度大,人人蔘與;課堂效率高,效果好,達標率高。

總而言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我們要切實抓好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質量,使我們的學生人人成才、人人成功。

國小體育跳繩教學反思 篇18

設計背景

我會刷牙教學設想: 從幼兒身邊的常見物體着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以幼兒熟悉的牙刷為憑藉,為幼兒創設一個交流、動手操作的平台。讓幼兒快樂的參與,快樂的交流,快樂的操作。創設情景,讓幼兒有參與的衝動,有操作繪畫的慾望。以師幼互動的形式展開,通過撬開幼兒的想象,拓展幼兒繪畫的想法,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達到幼兒對畫身邊的事情感興趣目的。

活動目標

一、初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激發幼兒對畫身邊的事情感興趣。

二、鼓勵幼兒觀察自己刷牙時的動作和牙齒的特點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三、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重點難點

幼兒觀察自己刷牙時的動作,激發對畫身邊的事情感興趣。

活動準備

牙刷一把。畫紙、蠟筆、範畫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喚起幼兒回憶到刷牙時的場景,激發繪畫興趣。

教師:你們每天刷牙嗎?你們是怎麼樣刷牙的?(告訴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引導幼兒回想:洗臉、刷牙場景,鼓勵幼兒積極發言。

二、引導幼兒討論刷牙時的動作並講解示範。

1、 教師:小朋友們,牙刷是什麼樣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師小結: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齊。

2、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刷毛的畫法。

(1)“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啊?”教師出示一張畫好牙刷但是牙刷上沒有刷毛的畫紙。

(2)討論“我們來幫助小牙刷畫上刷毛吧!誰有好辦法?”(請幼兒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紙上畫出來)

(3)教師示範“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隊,一根一根靠得緊”。

(4)再請小朋友上前來畫,教師給予指導:刷毛不要畫得太長太少。(步驟省畫)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你們幼兒用書《我會刷牙》,我們一起來為他們添畫上牙刷毛吧!

2、鼓勵大膽作畫,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

3、指導幼兒畫牙刷毛時,要從上往下、從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畫,要畫得多、畫得緊密。

四、作品欣賞、引導評價

1、互相欣賞作品

2、教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幹,畫了這麼多漂亮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小牙刷》或者做《我愛刷牙》的音樂律動。

教學反思

我直接用回憶刷牙場景,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索問題。從孩子的心理出發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吸引他們看PPT,讓孩子積極參與互動。通過課件的製作,教師的生動講述,讓幼兒像看動畫片一樣瞭解到牙刷與牙齒間的關係,時間不長,充分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注意力很集中。對孩子們來説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整個環節中,既有看PPT,又有老師為幼兒創設擬人化的故事表演。這樣就會充分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提高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及從小講究衞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的意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採用的是漸漸深入的方法,孩子的討論瞭解情節,看PPT體驗情緒,而最後老師的表演環節與《清華早讀》第七課(小牙刷)課相結合,更是進一步深化情感體驗,表達情感、觀察能力的過程。

活動的評析及啟發:

1、幼兒對於刷牙的各個情節的掌握很熟悉,其中的動手繪畫還沒有完全的掌握。

2、幼兒的年齡較小,需要模仿的成分較大,因此幼兒需要有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的帶動。作為膽子較小的幼兒,還是應以鼓勵為主,他們對於生疏的事物在沒有完全掌握之前是不敢表達繪畫出來,必須是有把握才行,因此,瞭解幼兒的實際水平,掌握幼兒的實際情況才能制訂符合幼兒特點的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6rol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