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倡議書 >

白色污染倡議書六年級(精選3篇)

白色污染倡議書六年級(精選3篇)

白色污染倡議書六年級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白色污染倡議書六年級(精選3篇)

綠色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幾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沒有犧牲地球的綠色,但是三百年的現代文明卻使我們綠色的地球日漸披黃蒙黑、黯然失色,尤其是被稱為環保頭號大敵的“白色污染”,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環境和質量的一道難題。

所謂“白色污染”,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快餐盒、餐具、杯盤、塑料包裝等廢棄的不易降解的塑料對環境的污染。目前,我國每年塑料廢棄量多達1000餘萬噸。

不難發現,在我們周圍廢塑料碎片星羅棋佈,隨處可見。這預示着“白色污染”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同學們、朋友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有義務、有責任保護我們的地球,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制止“白色污染”,拒絕塑料製品,使用可降解產品,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

大連作為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當環境保護成為中央和廣大人民羣眾普遍關心的一個主題的時候,一批樂於為公益事業出謀劃策的大連的優秀企業及企業家行動了起來,我們具有強烈環保意識的大連市民行動了起來。

那麼,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在此時行動起來,制止“白色污染”,拒絕塑料製品,使用可降解產品,共同美化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為此,我倡議:

1、 不使用一次塑料飯盒、一次性餐桌布和一次性筷子。

2、 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複使用耐用型購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 積極參與校園的環保活動,為杜絕白色污染而努力。

4、 當好環保宣傳員,帶動家人和朋友使用環保產品。 就讓我們所有的大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用我們的小手牽起越來越多的人的大手,牽出綠色長城,牽出綠色希望,為珍惜綠色、創造綠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讓天更藍,讓水更清,讓地更綠,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美麗。

白色污染倡議書六年級二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這種可怕的污染物現在已由城市走向鄉村。由崇山峻嶺到大海之濱,無處不見他們的身影。

去年,我到我們西南邊陲的一個小鄉村支教,這裏可謂深山更深處,交通閉塞,人跡罕至。可就在這樣的小鄉村,白色污染早已作為外來文化的代表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小店裏的掃除用具清一色是塑料製品,來趕集賣菜的菜農人人手中拿一摞塑料袋。我曾驚訝地問當地老師,此地盛產竹子,為什麼不用竹子做掃帚,這樣即可以就地取材,又可以避免污染。當地老師説,用竹子做掃帚不賺錢,沒人願意做。我懷着悲哀的心情尋遍整個集市,找到了一家賣竹籃子的,選了一個用來買菜。第二天,當我提着這個竹籃買菜的時候學生都圍着我笑。我問他們笑什麼,他們説:“老師,這個籃子太難看了,連我們都不用,你這個來自大城市的人怎麼會用它?”於是,我只好放下籃子,與孩子們促膝長談環保。學校外有一個大垃圾箱,街上來來往往的人都把垃圾丟在裏面,每到週末,學校就要焚燒垃圾,頓時,青山碧水間衝起一道滾滾濃煙,各種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在烈焰中扭曲、掙扎,散發毒氣。

剛才所講到的是深山中的一瞥,那麼,在我們這美麗的海島上,情況又是如何呢?下面,我又要給大家講一個我剛剛經歷過的故事。上週末,我和幾個同事一起到十里銀灘搞燒烤,純淨的海灘上除了細膩的白沙不見一物,我們都不禁讚歎大自然的純美與壯闊。燒烤過後,我和另一個年輕老師負責“打掃戰

場”,我們將所有垃圾收在袋子中準備帶走。這時,一個帶小孩的老師説:“不用拿走了,水會把它沖走的。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不知道,也要把垃圾帶走,我老公告訴我沒必要,水衝過什麼都不會留下。”我詫異的望着這位受過高等教育的高中老師,她怎麼連這點常識都沒有?水衝過了,岸上什麼都沒有留下,那麼水又把垃圾衝到哪裏了?她難道沒有聽説過海洋污染嗎?而且,她身邊站着不足六歲的孩童,母親的這番話不知會影響他多少年。

白色污染,這源於城市的罪惡產物,以席捲之勢撲向鄉村,不知道會帶來多少可怕的惡果!當城市人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開始自覺抵制白色污染的時候,農村的第一代塑料袋使用者已長到二十多歲,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弟弟妹妹、兒子女兒都樂此不疲地繼續使用下去,他們的父輩也跟着他們用起來„„

我有一個朋友,今年二十五,他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土地的熱愛自不必説。他接受過高等教育,學的就是與環境相關的科學,當看到一些環境污染的景象時也是義憤填膺。有一次,我和他談起人可以不使用塑料袋時,他問,菜怎麼買。我説可以用籃子。他勉強同意,又問,那麼垃圾怎麼倒。我説,可以用一個桶提下來倒。他説,倒垃圾都是順便的,還要跑回來放垃圾桶,這樣不可行。我想了想説,也有辦法不用跑上去,可以在垃圾車周圍修一個水池,有專門清洗桶的工具,倒過垃圾就可以去上班,下班後再順便拿桶。他笑説,這麼麻煩,我寧可提塑料袋去倒。我聽到他的話既感到氣憤又有一絲悲涼,難道他沒有從《焦點訪談》上看到塑料袋的來源?這些塑料袋的原料主要是舊塑料瓶、醫院扔掉的一次性針管甚至是農藥桶。一面是對自身乃至整個人類生存環境的極大破壞, 一面是一時的方便,作為一個早已接受新觀念薰陶的人,為何還是如此短視?殊不知,並不是因為有了塑料袋人們才使用,而是因為許多人都要用塑料袋才有人瘋狂地生產。

然而,我們不能過多地責怪他一個人,因為他的想法在當代,尤其是農村很有代表性。下面,我想談談白色污染對農村究竟有哪些影響。農村地區文化教育相對比較落後,對新興事物缺乏辨別力,這就是一切假冒偽劣商品都把農村地區作為傾銷地的原因,例如震驚全國的假奶粉導致嬰兒死亡案件就是發生在農村。同樣,白色污染將毒手伸向農村後也造成了比城市中更為可怕的影響。首先,農村羣眾普遍喜愛塑料袋的方便實用,對其危害瞭解不多;而在城市中,由於信息領域發達,宣傳力度大,人們早已對塑料製品反感,主動擺脱對其依賴。因此,目前農村濫用塑料製品的情況比城市更要嚴重。其次,農村在垃圾處理上也會帶來更多污染。城市垃圾實行統一處理,這就降低了對環境的危害;而在農村,處理垃圾通常使用的是焚燒和填埋兩種方法。焚燒會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而填埋更可怕,會造成土地板結,使有毒物質滲入泥土和地下水中,滲入泥土中的有毒物質會進入種植的糧食作物中,進入人的消化系統;滲入地下水中的有毒物質會直接污染水資源。最後一點是,農村羣眾的思想觀念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他們既已受益於塑料袋的方便,就很難一下子放下不用。而且,他們認為別人都在用,只有我自己不用也於事無補,只會遭人笑話,因此,誰也不願做接受新觀念的第一人。

任何人都需要吃五穀雜糧,各種蔬菜,因而,農村是人類的生命源。一旦農村受污染,整個人類的延續都會受到危脅!而由以上的三點可以看到,目前農村羣眾更熱衷於使用塑料製品,其觀念也更牢不可破,這些製品對農村的危害更大。因此,在農村地區加強環保宣傳是當務之急!

白色污染倡議書六年級 篇2

親愛的師生們:

你們好!

當你習慣性的拎着塑料袋走出食堂、超市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健康正受到威脅,我們的校園環境正遭到破壞呢?當使用一次性筷子時,是否知道每年為此要砍掉多少樹木呢?當隨手將塑料製品扔到路邊時,是否知道這些垃圾需要200多年才會降解呢?

研究表明,一次性塑料餐具對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造成極大危害,目前已經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學校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整潔的校園,美麗的環境能使我們心情愉悦,使我們更加精神飽滿地認真學習。

營造樸素的校園生活氛圍,構造綠色的校園生活理念,崇尚淡泊的校園生活模式,減少使用塑料製品,拒絕製造新的污染。請你做一名抵制白色污染的綠色天使,讓綠色之愛灑滿校園。

在此,為了建設健康文明的校園飲食文化,營造更加綠色的校園環境,我們向巢湖學院全體師生髮出以下倡議:

1.保持健康身體,崇尚健康飲食,遠離不衞生食品;

2.保持良好的校園衞生環境,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3.自覺維護教室的清潔衞生,不帶餐進教室;

4.以愛護教室環境為己任,自覺清理抽屜和地面的垃圾;

5.自覺維護寢室的清潔衞生,愛護寢室環境,保持寢室整潔;

6.儘量在食堂用餐,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拒絕白色污染,走進低碳生活;

巢院食堂

7.不在寢室過道亂丟垃圾,將清理打包好的垃圾扔進垃圾桶;

8.提倡排隊就餐,文明用餐,用餐完後將剩飯、餐具放到指定位置,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作為校園的一份子,維護校園的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健康文明就餐,拒絕“白色污染”,合力共建綠色校園。

白色污染倡議書六年級 篇3

x:

由於我國大部分城市垃圾處理不是衞生填埋或焚燒回收熱能,而是垃圾搬家,由市內運到郊外露天堆置或淺埋,一遇大風,重量輕、體積大的塑料廢棄物,特別是超薄塑料袋則隨風四處流散,漫天飛揚(戲稱為“羣膜亂舞”),或懸掛在枝頭或電線杆上,被形象地比喻為線杆上的“萬國旗”,或隨流水漫延到江河湖泊、排灌溝渠等處,這就是通常所説的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廢棄塑料袋對市容、景觀的破壞,如散落在自然環境、鐵道兩旁、江河湖泊的各種食品包裝袋,或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這些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被稱為視覺污染。

潛在危害是指塑料袋進入自然環境後難以分解而帶來的長期的環境問題。其危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⑴在土壤中大面積積聚的塑料袋(主要是農用塑料地膜)殘留物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⑵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袋,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導致死亡。

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其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且長時間不易分解。混有塑料袋的生活垃圾也不適合堆積起來做化肥。現在社會上反映最強烈的是視覺污染,而對於塑料袋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數據查詢、計算、分析等

調查數據:楊帥家一週使用塑料袋34個,胥瀚文家一週使用塑料袋25個,李林倩家一週使用塑料袋100個,羅涵家使用塑料袋70個,彭思涵家使用塑料袋68個,薛世傑家一週使用塑料袋74個,經統計全組成員一週共使用塑料袋371個。小組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53個。小組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可污染31800平方釐米的土地,合為3.18平方米,約等於3平方米。學校操場總面積約為1.8公頃,合18000平方米,假設每個塑料袋污染600平方釐米土地,小組每天丟棄的塑料袋6000天,即20x年零160天,便可將整個操場污染。

網絡查詢數據:據有關部門統計1998年國內包裝塑料近400萬噸(包括自我配套用的在內),其中難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裝材料以30%計,則每年產生的塑料包裝廢棄物約120萬噸;塑料地膜產量40多萬噸,其廢棄物由於混入了大量沙土,較難回收利用,通常農民把它們撈到地頭燒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雜品及醫療衞生用品約40多萬噸,綜合上述各項,塑料垃圾年產量達200多萬噸。

近十幾年來,隨着商品經濟、交通、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城市數目的增加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長。城市生活垃圾組成中的塑料廢棄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計算,約佔3-10%,按體積計佔20-30%。

到 20x年 ,由於廢棄塑料造成的污染約為 5 00 萬t。而今後 20x年累計污染量將達 35 00萬~4000萬t,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近年,我國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20x億元,其中生態破壞1000億元。據對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抽樣調查,塑料包裝袋 18~ 25億個 ,人均每日 1個 ;農用薄膜每年約 675萬平方米及幾億個飲料瓶。這些品種總重量全年在 5~ 6萬噸 ,是城市固體廢棄物 (垃圾)總重量的 7%~ 10% 。

對環境的危害:導致酸雨的產生,破壞臭氧層,加劇温室效應,為老鼠,蚊蠅,細菌提供了繁殖場所。塑料製品大都含有PVC和丙烯晴等有害物質,當其燃燒時會產生HCL,HCL是導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產泡沫塑料過程中使用氯氟碳化合物(CFC)和氟利昂,導致紫外線過量照射,使温室效應加劇,破壞大氣生態平衡。料垃圾還會釋放出很多種有毒化學氣體,如二噁英。特別是其中的二噁英,會使人消瘦,肝功能紊亂,神經損傷,誘發癌症。由於廢棄塑料包裝物上的殘留物質,如快餐盒的食物殘渣、飲料瓶中的糖份等都會給蚊蠅和細菌提供生存和繁殖的温牀 ,尤其是春夏季,一些常見微生物如芽胞桿菌屬、無色桿菌屬、八疊球菌屬、舊球菌屬等都可以在城市堆放或散落的塑料包裝物上快速繁殖生長 ,同時也可引起大量蚊蠅孳生,危害城市公眾的身體健康和影響環境衞生。在多風季節 ,隨風飛舞的塑料袋可纏繞到架空供電線上造成短路事故。

有效的治理措施:據悉,國內已有許多城市禁止使用此類產品。北京,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和使用0.01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西安,1999年11月1日嚴禁在市區內生產、銷售和使用厚度在0.02毫米以下的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天津,自20x年10月1日禁止生產和使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大同,自20x年5月1日禁止生產和使 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成都市目前還沒有相關禁令。

治理辦法:治理白色污染可以借鑑國外3R1D,即減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對策,實施省資源化(減容、減量)、再資源化(回收利用)、無害化(可降解)等措施。因為近年來開發了許多替代品如紙質、紙漿模塑、植物纖維、全澱粉等餐飲具。它們雖是採用天然材料為原料,比較易腐爛降解,但由於加入了防水防油劑,又增加了腐爛降,而且其降解快解和回收利用的難度,實踐證明它們在用後迴歸自然仍需要一定的週期慢又相當大程度取決於環境條件。

事實上,白色污染不是塑料的悲哀,而是人們自身的悲哀。白色污染的源頭其實並非物質或用品本身,而是人們的行為習慣。在我們調查中就發現,為了圖方便,幾乎人人都在用塑料袋裝物品,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塑料包裝物對環境的危害。

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都是環境災難的製造者,也是環境災難的受害者,更是環境災難的治理者。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共同的環保職責:關心環境質量,監督環境執法

參與政策建議,選擇綠色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選擇的綠色生活方式(5R生活方式)來參與環保: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評價,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救助物種,保護自然。

讓我們牢記:人類尊重自然是人類珍愛自己生命的需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changyi/ej8wz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