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心得體會 >

煤礦生產實習心得體會

煤礦生產實習心得體會

。搞好煤礦安全管理必須採用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配套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煤礦生產實習心得體會,供你參考!

煤礦生產實習心得體會
煤礦生產實習心得體會篇1

我叫,是建井一處班煤技校20xx級學生。20xx年已離我們而去,回顧這學期的實習經歷,感受是深刻的,收穫是豐碩的。

為了工程處生產目標和二礦可持續發展,20xx年8月我們全隊職工來到二礦北山第八項目部。施工-700米配套工程,先後建設井底繞道和井底水倉,現在施工管子道。以前幹過巷道和暗立井,通過這兩個項目的施工受益匪淺,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以後進一步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作為一名井下電工,淺先介紹一下供電系統

地面變電所供電採用雙迴路供電,進出線電纜均選用YJV22-10-3×120型10KV銅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鋼帶鎧裝聚氯乙烯護套電力電纜,電纜附件選用WRSY-331-2型交聯電纜熱縮型户外終端頭和JRSY-331-2型交聯電纜熱縮型中間接頭,並有獨立的供電間隔.供電的可靠性、安全性好。變電所的接線方式為單母線分段,安裝KYGD-Z高開櫃,JSNP2313智能型微電腦保護裝置,每台高開櫃具有選擇性漏電保護功能;低壓開關櫃選用礦用一般型KYDD-Z開關櫃,具有以下功能:

(1)、封閉式結構;

(2)、近控、遠控操作功能;

(3)、微電腦後台操作系統。安裝兩台S11-630/6/0.4主變壓器,一台工作,一台熱備用.入井為雙迴路供電,入井選用MYJV22-6-3×95高壓交聯電纜,由地面變電所直接敷設至井底變電所。井底變電所安裝兩台礦用防爆型乾式變壓器KBSG-500/6/0.69,一台工作,一台熱備用,安裝KBZ-400饋電開關,輸送各分隊和井底泵房,還有信號綜保供大巷照明。

二·煤礦機電安全

1·礦用電氣設備防爆的重要性

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或故障狀態下可能出現火花、電弧、熱表面和灼熱顆粒等,它們都具有一定能量,可以成為點燃礦井瓦斯和煤塵的點火源。大量統計資料表明,電火源是井下瓦斯爆炸的主要點火源,約佔50%左右。而且隨着煤礦井下電氣化程度的提高及井下電氣設備電壓等級的提高,電氣設備的事故更易發生,因此搞好電氣設備的防爆,對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礦用電氣設備防爆的基本措施

(1)採用間隔隔爆技術,比如我們使用的防爆開關,把正常運行或故障狀態下可能引爆瓦斯或煤塵的電氣設備置於堅固的具有隔爆結構的外殼內,當隔爆外殼內發生爆炸時不會引起外殼外部瓦斯或煤塵的爆炸。

(2)採用本質安全技術,其特點就是限制熱源的熱量,使本質安全型設備在事故或故障狀態下所產生的電火花不能點燃瓦斯或煤塵,但這種防爆技術只適用於“弱電”系統。

(3)採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主要依靠提高設備的安全程度,降低故障率,從而防止電弧、火花或危險温度的產生。

(4)採用快速斷電技術,又叫超前斷電技術,其特點是採取可靠的自動快速切斷故障電流的措施,使可能產生的電火花或電弧存在的時間小於點燃瓦斯或煤塵所需要的最小時間。瓦斯爆炸的感應期一般為10ms以上,煤塵爆炸的感應期一般為40-250ms。

3·井下電器隔爆性能的保證

(1)隔爆結構要符合要求,隔爆結合面的長度和間隙直接關係着隔爆外殼的隔爆性能,只要寬度設計適當,在爆炸壓力作用下,結合面的瞬間和殘餘變形都不會影響隔爆間隙。隔爆面要求清潔等,隔爆面的粗糙度也應符合要求。

(2)隔爆面要有防鏽措施,如電鍍、硫化等,但不準塗漆,因為油漆在高温作用下易分解,使得結合面間隙變大,影響隔爆外殼的隔爆性能。

(3)隔爆面之間的緊固及防鬆。

(4)聯鎖和警告標誌的設置。

4·停送電要按《供電系統安裝措施》。

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服從領導;在變壓器上工作時,必須斷開高壓配電箱;操作高壓設備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站在絕緣枱上,一人工作,一人監護;停送電工作,由井下安全責任人在井下變電所填寫工作票;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和有關規定製度,高壓配電箱斷開後,必須將可動部分隔離插銷全部拉出 ,抬起閉鎖板,處於檢修位置,並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只有執行此項工作的人員,才能取下此牌送電,操作送電時聽從機電負責人指揮;所有停電結束後,必須進行驗電,放電;拆除、安裝結束,需要送電時,必須與工作面其他人員取得聯繫,確認所供範圍內無其他人員工作時,方準送電;工作人員必須兩人一組嚴禁單獨工作;在檢修、運輸、移動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時,要保證設備和人身安全;工作結束後機電隊負責對每一台設備懸掛銘牌,註明電壓等級。

三·電氣設備管理

電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非專職人員和非專職值班電工不得私自操作電器設備,井下不準帶電檢修、搬遷帶電設備和電纜電線 ;實行包機制度、掛牌制度和制度化管理;各種電器開關必須上架,接地必須符合規範,杜絕失爆;工作面用電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應做到“三無、四有、兩齊、三全、三堅持、十不準”: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電纜懸掛整齊、設備排列清潔整齊;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 、圖紙資料全;堅持使用漏電繼電器、堅持使用煤電鑽照明信號綜合保護、堅持使用瓦斯風電閉鎖裝置;不準帶電檢修和搬遷帶電設備、不準甩掉無壓釋放裝置和過電流保護裝置、不準甩掉無壓檢漏繼電器、煤電鑽、照明綜合保護、不準明火操作、明火打點,明火放炮;不準用銅鋁鐵代替熔斷器中的熔體;工作面停風、停電不經檢查瓦斯不準送電;失爆設備和失爆電器不準使用;不準在井下拆卸礦燈;有故障的供電線路不準強行送電;電器設備的保護裝置失靈不準送電。通過每班的細心觀察 ,仔細研究,精心維護,確保了設備衞生整潔、電纜懸掛整齊、設備運行良好,並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檢修計劃,使得設備的故障率大大降低,確保了生產的正常進行,

四·井下工作條件對電氣設備的要求

1·井下環境潮濕,有的地方還有淋水,因此電氣設備要求防滴(濺),隔爆外殼及隔爆結合面要求防鏽蝕,電氣絕緣材料要求耐潮。此外,井下温度高,故還應對礦用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進行濕熱試驗。

2·井下常有煤、巖石冒落、片幫,運動設備的拉、掛、碰、撞,易使設備受損壞,因此要求電氣設備具有堅固的外殼。

3·井下采掘工作面經常移動,電氣設備也將隨着移動,因此要求電氣設備選材和結構應便於搬運。

4·井下工作繁重、負荷變化大,因此要求電氣設備運行可靠,有一定過負荷能力。

5·井下空間狹窄,照明不足,因此要求電氣設備體積小、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6·井下存在着沼氣、煤塵等爆炸性混合物,因此要求使用在爆炸性環境的電氣設備具有防爆性。

通過實習工作,我深深感到煤礦機電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掌握了雄厚的專業技術,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才能保證供電安全可靠。通過實習,使我的實踐能力增長了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熱情主動、勤學鑽研的精神學好本領,嚴格要求自己,紮實工作,為做一名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而不懈努力,為煤炭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煤礦生產實習心得體會篇2

白源煤礦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白源鎮鏡內,距市區6公里,320國道、浙贛鐵路從礦區經過,並與319國道毗鄰,交通十分便利。

白源煤礦是1990年12月竣工投產的新型現代化礦井,設計能力為45萬噸/年。92年核定生產能力為18萬噸/年,97年核定生產能力為27萬噸/年,改擴建後,98年至20xx年,實際產量在39萬噸/年左右。礦井為雙立井加暗斜井中央石門開拓方式,中央分列式通風,工作面採用長壁後退式採煤法,爆炮落煤。全礦現有職工2469人,其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139人。建礦以來,累計產煤240餘萬噸,固定資產8034萬元。

白源井田位於青山至赤山橋勘探區之西南段,東西走向長3.9公里,南北寬1.9公里,井田面積約7.5平方公里。井田內無煤系出露,自上而下,全區為第四系與白堊系,上三疊系安源組(T3a)、上二疊系茅口組(plm)、石碳繫上統黃龍組(C2)。井田可採煤層為91和82兩層,煤厚0-5.58m,平均厚度為1.67m,傾角0-45度,平均28度,煤層結構複雜,高灰,低硫。礦井正常現湧水量為140噸/小時。煤層自燃情況為三至四類,煤塵具爆炸性,屬低瓦.

這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憶。體會到了煤礦工人的艱難和堅定。在對您們肅然起敬的同時,也為我有機會成為九龍礦一份子而驚喜萬分。 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並對煤礦井下生產有了更深的認識。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沒有經過實踐烤煉的理論永遠都是紙上談兵。實踐,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成長的必修之路。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我的的確確走進了社會這個大課堂,體驗着與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為今後一步步走進社會打下了基礎!

這次實習雖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我覺得這樣的經年卻是很寶貴的。我零距離的接觸到了煤礦工作者的生活,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瞭解到做一名好礦工的不易,沒一頓煤裏都有這些礦工的辛苦汗水。他們的生活規律完全被打亂,有時為了井下生產連飯都顧不上吃,正是有了這些敬業的煤礦工作者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平煤的強大發展。經過這次實習,讓我對礦工這個職業更加肅然起敬,更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成為一名優秀的礦工。我們很高興的看到,同學們的熱情和努力。我們認識到煤炭企業工作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這次實習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社會經驗,提供了社會實踐鍛鍊的大舞台,讓我們瞭解到了煤礦的複雜而有序的生產系統。一個煤炭企業由採煤系統、掘進系統、運輸系統、排水系統、通風系統等五大系統組成。其中採煤系統是最重要的生產系統,煤炭企業所有的生產組織都是圍繞採煤系統佈置的。排水、通風系統則為煤礦的生產提供安全保障。運輸系統承擔着物質和人員運輸的任務、

煤礦測量工作涉及地面和井下,不但要為煤礦生產建設服務,也要為安全生產提供信息,以及領導對安全生產做出決策。煤礦測量的任何疏忽或粗率都會影響生產或有可能導致嚴重事故發生。因此,煤礦測量在煤礦開採中的責任與作用都是很大的。它的主要任務包括建立礦區地面控制網、礦區地形圖的測繪、煤礦施工測量、地表移動沉降觀測和礦體幾何圖繪製等。其中煤礦施工測量時煤礦建設和開採過程中為各種工程施工所進行的測量工作,即地面上的土建工程測量、井下控制測量和施工測量、豎井定向測量和豎井導人高程測量、豎井貫通測量。在施工建築過程中和運營管理階段,還需要定期進行巖層與地表移動沉降觀測,以及為礦區的復耕進行測量服務等。

此外,在煤礦開採階段還有很多複雜的技術問題需要煤礦測量來解決。如主巷道的定向與測量,掘進時中、腰線的給定,井下巷道貫通,彎道設置、豎井聯測、斜洞佈設,井下場地開拓,回採定水平,礦量計算,井下對照等等,處處都離不開測繪。比如巷道貫通如果不經過精確的測量,就不能隨便開挖,否則將造成大量巷道作廢,不僅浪費大,而且影響生產甚至會引發事故。

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部錯,一旦實際接觸到,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次實習帶給我的部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總之,我覺得態度很重要,態度決定着我們的工作成績,無論在哪個單位,做什麼事情,只要自己的態度端正和積極,我們總會找到辛苦工作的價值和樂趣。也許,我做的不是很優秀,但我對這次的實習所付出的是對我最大的安慰,因為我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我走進了社會這個大課堂,體驗着與往不同的世界,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後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煤礦生產實習心得體會篇3

一、實習目的

《煤礦地質學》課程的認識實習是有關地質科學的野外實習,是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能力,也是加深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這次實習是該課程課堂教學的繼續,也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 通過實習,能夠使我們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運用這些知識去觀察、研究、分析和判斷各種地質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我們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鍛鍊我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地質精神。樹立熱愛專業以及勤奮學習的思想和決心。 實習的主要任務:

1、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着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2、初步對三大類巖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瞭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佈狀況。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採集、地質現象觀察和描述記錄等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

二、實習情況

(一)時間

20xx年X月2日至20xx年X月4日,野外實習共三天。

(二)小組成員

王 王 王 吳 武 薛

(三)實習路線

(1) 20xx年1月2日 星期四 晴

河南省XX市輝縣市上八里鄉薄壁鎮鴨口村

(2)20xx年1月3日 星期五 晴

河南省焦作市龍洞鄉XX村後溝

(3)20xx年X月4日 星期六 晴

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常平鄉向南100米左右

三、實習內容

1、認識實習區常見的礦物和巖石,學會區分三大類巖石。

2、認識實習區地層剖面,瞭解地層劃分,對比方法,熟悉地層時代。

3、認識實習區地質構造(褶皺、節理、斷層)學會識別方法。

4、學會使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斷層)產狀。

5、學會做標準的野外地質記錄。

6、編寫實習報告

第二章 地層

地層:是地殼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層狀巖石的總稱,包括沉積巖,火成巖和變質巖。地層可以顯示地層形成的先後順序,因此它和 一定得時間含義相聯繫。所以在底層形成以後,老地層在下,新地層在上,此種順序稱為正常層序。

區域內出露與發育的地層由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變質巖系、元

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奧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疊系、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其中,二疊系下統,為區內主要含煤地層。

【分述】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再細到系、組)新生界

古生界為地球上首次大量出現生物的時期,距今約 7.5 億年到

2.3 億年前,主要包括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在焦作地區因為地層遭到侵蝕,缺失了全部的志留系和泥盆系。其中寒武系和奧陶系為整合接觸;奧陶系和石炭系為平行不整合接觸;石炭系和二疊系為整合接觸。

2.1 太古界(A r)

輝縣市上八里鄉鴨口盤山公路沿途的太古界可見底層為贊皇羣

(Arz ),所 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為:在盤山公路邊可以看到黑雲斜長片麻巖、角閃斜長片麻巖、花崗片麻巖、混合巖及小型巖脈或巖牆侵入巖體。

(1)

(2)呈黑褐色及黃褐色,鱗片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斜長石、黑雲母和石英。斜長石佔55%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澤,風化後呈土狀光澤,黑雲母佔 15%~25%左右,呈片狀。石英佔 15%~25%左右,油脂光澤。

(2)角閃斜長片麻巖主要由斜長石、角閃石、石英及黑雲母、透輝石、紫蘇輝石等礦物組成。明顯的片麻狀構造是由暗色礦物、淺色礦物相同排列的條帶表現出來。角閃斜長片麻巖,由中基性巖漿巖及富鐵白雲質泥灰巖經高級區域變質作用形成。角閃石佔50%~60%左右,呈柱狀 或粒狀,斜長石佔 20%~30%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澤,風化後呈土狀光澤。石英佔5%~10%左右,油脂光澤;

(3)花崗片麻巖(肉紅色),其礦物成分主要是正長石、石英、黑雲母、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可包括三種不同類型:

①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鹼性長石片麻巖;

②混合巖化作用形成的花崗質混合片麻巖;

③與造山運動同時在強應力作用下,由壓力結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狀花崗巖。

(3) 混合巖 由混合巖化作用形成的巖石。它是變質巖和巖漿巖之間的過渡巖類,混合巖的礦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 在盤山公路觀察到的混合巖:含有一定數量近於平行的淺色長石英質或花崗質脈狀體的混合巖,多呈厚度不等的層狀特徵特徵,圍巖中大量的侵入體(脈狀、條帶狀)與圍巖組合在一起形成巖石,圍巖稱為基體,侵入巖稱為脈體,主要有石英脈和長石英質巖脈。巖漿沿着與巖層層面垂直或斜交的斷面侵入,形成了規模較大,似牆狀的巖體,稱為巖牆。構成巖脈和巖漿的巖漿巖從酸性到基性都有。

(4)變質巖 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是組成地殼的主要巖石類型之

一。先期形成的巖石在地殼中受高温、高壓及外來物質深入的影響下,引起其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的改變,而形成的新巖石,稱為變質巖。變質巖的主要特徵是這類巖石大多數具有結晶結構、定向構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變質作用形成的特徵變質礦物。

2.2 元古界(Pt )

元古界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代中期發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冰川遺蹟。在元古代末期,開始出現了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但這些動物都沒有堅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遺蹟。元古代也曾發生廣泛的地殼運動,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時期。在中國北方為“呂梁運動”。元古代時期的地層中藴藏有豐富的鐵礦、銅礦和稀土金屬礦物

在輝縣上八里鎮盤山公路前進方向右側可以看到元古界雲夢山組的巖性組成和地層不整合接觸現象。雲夢山組其下部顏色為紅色、紫紅色變質石英砂巖,上部顏色為淺色的厚層狀結構。以石英為主(大於 90%),硅質、鐵質膠結,層理明顯,大部分為中粗粒的結構,層面上有波痕和泥質龜裂紋,多形成陡峭的懸崖。該地區的石英砂巖的厚度比較大,達到 100m 以上。

在當地可以清楚的看到雲夢山組與贊皇羣上下兩套地層產狀不一致,呈一定角度斜交;兩套地層巖石變質程度差異較大;缺失某年代地層,可以得出雲夢山組與贊皇羣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2.3 古生界(Ph)

古生界分為下、上兩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奧陶系和志留系)海相沉積為主,其中寒武系、奧陶系砂巖、竹葉狀灰巖和筆石頁巖代表淺海相沉積。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陸相沉積大量發育,含煤沉積廣泛分佈。其中石炭紀紡錘蟲灰巖屬較深的海相沉積,煤層屬沼澤相沉積。二疊紀的硬石膏層、石膏層、巖鹽層、泥灰巖和紅色砂巖均屬瀉湖相沉積。

在中國華北及東北南部,下古生界由淺海相石灰巖為主的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組成,缺失上奧陶統、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的泥盆系及下石炭統。中上石炭統為海陸交互相的含煤沉積,二疊系以內陸盆地堆積為主。在南方古生界是一套巨厚的淺海相石灰巖。上二疊統早期夾有重要煤系。在東北北部,古生界為巨厚的海相沉積和海陸交互相沉積並夾有中酸性火山巖和凝灰巖。在西北古生界以巨厚的海相沉積為主,有大量火山巖和火山沉積巖。

2.3.1 寒武系(∈)

寒武系是寒武紀形成的地層,分下、中、上三個統的7個地層單位,即下統的饅頭組,中統的毛莊組、徐莊組、張夏組,上統的崮山組、長山組、鳳山組。

下統 主要為灰黃色的鈣質頁巖,紫紅色的鈣質泥巖及薄層石灰巖。主要為粘土類礦物,有一定的方解石。由於頁巖、泥質灰巖抗風

化能力弱,容易風化破碎。地貌上常為低山丘陵。

(鈣質頁巖)

中統 主要為青灰色的石灰巖,呈厚層狀,常有鮞狀結構和豆結構,地形上構常為陡坎地形。

(鮞狀灰巖)

上統 白雲質灰巖,風化面呈灰黑色或深灰色,新鮮面呈灰色,與奧陶系石灰巖正好相反。厚層狀,礦物成分有方解石和白雲石,以方解石為主。當方解石含量大於90%是石灰巖;當方解石含量大於 75%時,白雲石含量大於 20%時,為含白雲質石灰巖,當方解石含量大於 50%時,叫白雲質灰巖,白雲石大於 50%時,叫鈣質白雲巖。在野外判斷時可以用稀鹽酸來檢驗,反應劇烈的是石灰巖,反應緩慢的叫白雲巖。結構為隱晶質向顯晶質過渡,典型的特徵為風化面上有淋濾溝,又稱披麻狀結構或刀砍紋。撞擊時冒白煙,且有臭味。可以作為冶金熔劑。

(白雲巖)

2.3 .2奧陶系(O)

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O2m )主要為青色、青灰色的石灰巖,以及方解石(主要礦物成分為碳酸鈣)為主,質純,性脆,呈厚層狀。層面上能夠看到白色的方解石脈的充填,其風化面上由於受到風化故顏色較淺,新鮮面的顏色較深。奧陶紀全球海洋較穩定,沉積平穩,此時期產生較厚的灰巖,新鮮斷面有閃光,方解石晶粒的緣故。

2.3.3 石炭系(C)

自奧陶紀後,海水退出整個華北及東北南部地區,長期遭受風化剝蝕,直到晚石炭世時,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這一地區,形成一般不超過500米的海陸交替相的含煤沉積,所含動物羣與華南相似。東北北部區下石炭統以海相碎屑巖為主夾灰巖,時夾陸相碎屑沉積,厚度較大;上石炭統以海相灰巖為主,所含動物羣與華南相似。西北區的石炭系比較複雜,厚度大,所含動物羣與華南相似。石炭紀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時期。在華北有本溪組和太原組,太原組是中國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層,其他沉積礦產有鐵、錳、黃鐵礦、鋁土礦及石膏。

中統:本溪組(C 2b)

本溪組的巖性組成,主要是粘土巖、鐵質巖、鋁質巖、砂質巖。下部為紫紅色的、褐紅色的鐵礦層,稱為山西式鐵礦,中部或中上部為灰色或青灰色的鋁土質泥巖或鋁土礦。當鋁的含量大於 40%,鋁硅比大於 2:1 時為鋁土礦,否則為鋁土質粘土;上部為灰白色薄層狀的粘土巖,高嶺石含量高時可以作為耐火材料的原料。本溪組的厚度為 0 ~20m 左右,一般為 8~10m,沉積時基底不平行成雞窩狀或串珠狀的賦存狀。

上統:太原組(C 3t)

為灰黑色的中厚層狀、厚層狀的石灰巖,單層厚度比較薄(與奧陶紀石灰巖的相比較),有8 層左右,從上到下依次為L 1~L 8 ,石灰巖中含有黑色的燧石結核或燧石層,石灰巖中有化石(珊瑚化石、

腕足類化石等),太原組中含有煤層,薄煤層,焦作僅有兩層可採煤層一2 和一5煤,石灰巖常構成煤層頂板,其底板由深灰色的或黑色的薄層狀泥巖組成。

2.4 二疊系(P)

二疊系是指二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海相; 另一種是以陸相為主為主。二疊系以淺海相灰巖為主,底部常有煤系。

2.4.1 下統 山西組(11Ps)山西組的巖層性質為灰色的砂質巖、泥質巖和深黑色、灰黑色的薄層泥巖,該組下部含主要煤層為二 1 煤,又稱為大煤,平均厚度在 6m左右,以中厚煤層為主,是焦作地區的主要開採煤層。頂板為砂巖,其表面富含白雲母,又稱為大佔砂巖,在焦作地區,大佔砂巖不是很明顯。在鑽井勘探中,遇到大佔砂巖,就預示着將要接近煤層。

2.4.2 下統 下石盒子組 其巖性特徵為:主要由黃綠色、灰色砂巖及

泥巖組成,偶夾紫紅色團塊狀泥巖,厚 2~140m,平均 80m,本組以底部砂鍋窯砂巖與山西組分界。底部為灰白色、淺灰色厚層狀含礫風化面呈灰黃色的中粒砂巖,俗稱“砂鍋窯砂巖”,厚 0.5~9.3m,平均 6.0m,是本組與山西組分界的主要標誌。下部為淺灰色、灰色泥巖、鋁土質泥巖及鋁土巖,具紫斑,局部含有鮞粒;中部為青灰色細長石英砂巖,含海綠石,其間夾青灰色鋁質泥巖及黑色泥巖,上部由淺灰色泥巖、砂質泥巖和薄層狀細砂巖及粉砂巖組成,與下伏山西組呈整合接觸。下石盒子組的三、四、五煤段和上石盒子組的六、七、八煤段均形成於向淺水海灣進積的複合三角洲沉積體系,在小規模海平面升降的影響下,使三角洲各種亞環境向海、陸方向進行了多次交替演變。在上三角洲平原和靠分流河道的部位,煤層變薄甚至尖滅,整體厚度不穩定、變化大,僅局部可採,全硫量低,一般小於 0.5%~1.0%,而灰分產率則一般大於 25%~30%。在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間

灣充填淤平演化的泥炭沼澤環境中形成的煤層較厚,較穩定。此地層在焦作地區不含煤或煤層為不可採煤層。

2.4.3 上統上石盒子組 其巖性特徵為:主要由黃、黃綠色淺灰色的砂巖及泥巖組成,厚 0~200m,平均 50m。該組遭受剝蝕嚴重,出露不全,與下伏石盒子組呈整合接觸。本地區晚二疊世晚期孫家溝組不含煤,為一套由細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及泥巖組成的湖泊沉積。

第三章 構 造

3.1褶皺

在地殼運動的影響下,巖層受水平方向擠壓力的長期作用發生塑

性變形,形成波狀彎曲,這種構造形態稱為褶皺。

(焦晉高速邊褶皺構造 背斜)

(焦晉高速邊褶皺構造 向斜)

(構造示意圖)

3.2 節理

破裂面兩側的巖塊未發生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根據受力可以分為:張節理和剪節理;根據構造成因可分為:構造節理和非構造節理。張節理的描述:張節理指巖石受張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它的張口開裂,節理面粗糙不平,延伸不遠,當穿過礫巖時,常繞開礫石,張節理常發生於脆性巖石中,並多被石英、方解石等充填。剪節理的描述:剪節理指巖石受剪應力作用產生的節理,它的張口緊閉,節理面光滑平直,節理面延伸較遠,常有兩組相互交叉同時出現,組成 X 型共軛節理。

3.3 斷層

構造運動產生的地應力超過組成地殼巖石的強度極限時,巖石便發生斷裂,斷裂後的巖塊(或巖層)若沿破裂面發生相對位移,這種斷裂構造稱為斷層。它對礦產的開採及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均有影響。在煤礦礦井地質工作中,對斷層的研究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

本次地質實習所看到的是輝縣上八里鎮鴨口斷層,斷層的上盤為寒武系地層,巖石為石灰巖,下盤為震旦系地層,巖石為石英砂巖,該斷層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為正斷層。該大型斷層附近有很多伴生的小型斷層,且大部分為正斷層。由於斷盤的巖性組成為石英砂巖,強度大,性脆,故斷層面呈現出懸崖峭壁。

(鴨口斷層面)

3.4沁陽地塹

斷層:上盤為二疊紀上統上石盒子組的砂巖和泥巖,下盤為奧陶紀馬家溝組的石灰巖,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為正斷層。走向近東西方向,走向43°,傾向 312°,傾角 62°。

沁陽地塹構造控煤的地質示意;

走向43°,傾向 312°,傾角 62° 由上示意圖可見,本地區的含煤層為二疊紀上統的山西組煤層,但是由於巖層的斷層結構,F1 斷層為正斷層,其下盤上升,其含煤層高出地表,被風化剝蝕掉,上盤下降,保留了含煤層系沒有被剝蝕掉,F2 斷層為正斷層,其上盤下降,與F1斷層的上盤形成了沁陽地塹,保留了含煤層系,下盤上升,使煤層高出地表面,被風化剝蝕;由此可知該地區的煤層範圍小,F1和F2斷層之間的沁陽地塹間的煤層溝通了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O2石灰巖強含水巖層,故該煤層的礦井湧水量比較大,開採條件差。

斷層造成該地區煤層賦存條件差及煤炭質量不好的原因。斷層同樣也是正斷層,下盤上升,使煤層高出地表面,被風化剝蝕。上盤下降,保留了部分煤層,但由於F3F斷層的切割,保存煤層的範圍很小,離地表較近,為風化—氧化帶,煤炭的質量不好,該煤層的深部煤由於斷層的作用被抬升,被風化剝蝕掉,故未受風、樣氧化的煤炭未能保存。斷層帶附近,由於上盤下降,力的作用方向向下,上盤巖層向下彎曲,下盤上升,力的作用方向向上,下盤巖層向上彎曲,由此,可判斷對盤巖層的運動方向。

第四章 礦 產

焦作礦產資源品種較多,儲量較大,質量較好,經過普查的礦產資源有40餘種,佔全省已發現礦種 25%,探明儲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等20多種。 其中煤田東起修武,西至博愛,南接武陟,東西長65 公里,南北寬 20公里,保有儲量32.4億噸,為單一的優質無煙煤(發熱量:5500 -6700 大卡/ 公斤,含硫量:0.5-0.8% ,揮發分:8 -9%,灰分:22 -27%),是化工和鋼鐵工業的理想原料。

耐火粘土主要分佈於修武至沁陽一線的太行山南側,埋藏淺,易開採,耐火度達1650 ~1770 ℃,是生產陶瓷、耐火材料的優質原料,已探明儲量 4686.9 萬噸,佔全省保有儲量的 9.5% 。

(鋁土礦)

鐵礦主要分佈於焦作和沁陽,保有儲量 2726 萬噸,工業儲量 740.6萬噸,以磁鐵礦為主,含鐵量 32%;硫鐵礦保有儲量 3475.5 萬噸,佔全省儲量的 41%,品位一般在16 ~20%左右,洗選性能良好,主要位於馮封礦區,礦體長 3000米,寬300- 600 米。

河南理工大學煤礦地質學實習報告

(奧陶系鐵礦)

石灰石分佈廣、儲量大,工業儲量33 億噸,遠景儲量100 億噸, 厚度穩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鈣 52~54%,主要分佈於北部山區,面積 500 平方公里,是生產純鹼、乙炔、水泥等產品的優質原料。 此外,焦作還有銅、鐵、石英、大理石、鋁、鋅、磷、銻等礦產資源。

第五章 結束語

首先感謝各位導師,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對我們的耐心指導。雖然天氣很寒冷、環境比較的惡劣,但是指導老師們耐心細緻地為我們講解,我感悟到了老師們的勤懇的治學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誨人不倦的為師之道,讓我非常的感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ixi/shixi/mng6v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