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求職簡歷 >留學創業 >

關於留美同學未來出路的探討

關於留美同學未來出路的探討

選擇留美是一件大事。好多事情不得不仔細考慮清楚。即使在美學習也不得不隨時考慮出路的問題。特發此貼拋磚引玉,希望獲得一些有價值的迴應。ps:這是我的新年第一貼,祝大家猴年大吉,前程似錦。

關於留美同學未來出路的探討

最近有一種趨勢很明顯,那就是繼美國的藍領工作崗位後,白領工作崗位也大量的流失。首先是IT業,許多人可能對外包(Outsourcing)這個詞不會陌生。互聯網帶寬成本的下跌使得網上交流和數據共享變得輕鬆而便宜。開始受益的還僅限於電信行業,但是在過去兩三年時間內,一些更為複雜的工作也開始轉到印度和菲律賓,如金融分析、軟件設計、税務預算,甚至是幻燈演示。

一項調查預計在未來15年內將有330萬的服務性崗位轉向印度、俄羅斯、中國和菲律賓這些國家。金融業將是下一個海外就業崗位的出口大户,預計將在2008年前提供50萬份工作機會,佔到美國本土人力的8%。而醫療行業也開始利用全球化帶來的便利。在美國,一個放射科醫生的年薪是30萬美金,而在班加羅爾同樣一個在美國受訓並且拿到美國執照的放射科醫生一年的收入卻連這一半都不到。

就像水一定會想盡辦法往低處流一樣,資本一定要流向那些成本低的地區。美國商人千辛萬苦建立了全球化的遊戲規則,不可能改變這個方向。最近,很多美國白領抗議美國的全球化政策。可這種抗議有用嗎?美國政府歸根結底是按照自由主義邏輯組織起來的,代表資本家利益。不管誰上台,白領工作崗位外流的趨勢不可扭轉,裁員將如影隨形。2003年底,IBM宣佈,計劃將4730個工作外包至印度、中國等地,同時裁掉幾千名美國職員,就是這一趨勢的最佳註腳。

以前大學文憑或者高級管理階層的經歷通常能夠使人免於失業的威脅,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有數據顯示,2002年有18.1%的長期失業者擁有大學文憑,而2000年這個數字是14%。同樣地,在長期失業者中間管理人員、技術專家和經理階層佔到了20.1%,而2000年是14.2%。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2000年的畢業生有96%找到了工作,去年就降到72%,而今年的形勢一點也不看好。即便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其失業率也從2000年的3%升到了現在的13%。對於那些位於食物鏈下游的學校來説,一個班級幾乎會有一半的學生找不到工作。

在歐洲也一樣,你大概想不到,當你打電話給英國全國鐵路問訊服務部門時,接線的服務生實際上遠在萬里之遙的印度。

美國將來兩極分化會比較嚴重。一些低收入者國家會養着。不會餓死,但生活質量不會高到哪去。資本家一層會很富有。有限工作機會的競爭會更激烈,尤其是白領工作機會。

這種趨勢我想對中國的留學生會有一定參考價值。

我覺得留學生未來的選擇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在美國拿到文憑和工作經歷,然後回來做“包工頭”,改變以往留學——工作——綠卡的模式。現在印度人一般是在美國學習一段時間後,進入一個行業,然後把項目帶回來,利用國內的人力資源優勢做外包服務,類似於建築業的“包工頭”。國人也有這麼做的,我認識幾個人沒有出過國就這麼幹了。客户是微軟,HP和IBM。但現在,外包這塊印度絕對是老大,最近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潛力不可小看,即使從愛國的角度講,在國外的弟兄們也有責任帶着國內的兄弟跟印度人搶生意。

中策是在美國拼上一個白領職位。運氣好的話不會失業,能會過上中產的生活。運氣不好的話勉強維持生活。建議真正的精英人才不要走這條路,如果覺得自己是那類回國也沒有什麼競爭力的人可以選擇。

下策是在美國找工作受挫後來國內搶國內人的飯碗。雖然在競爭中能夠佔據一定優勢,但薪水大跌,博士月薪萬元以下已經很平常。我覺得,如果出國留學辛苦拿了博士只拿萬元以下的月薪,這趟國出的就不值了。

以上僅是我的一孔之見。我感覺,變化已經實實在在的發生了,如果還用傳統的思路來對待自己未來的出路問題,便可能釀成大錯,我已經接觸過幾個海外歸來找工作的兄弟姐妹了,有的情況非常好,因為他有準備,在美國帶回來項目,而有的比較糟,只有外語好這樣的比較優勢,但這點兒比較優勢沒法支撐一個很高的薪水。目前我掌握的案例還不夠豐富,先説這麼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qiuzhi/liuxue/ykvy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