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商務禮儀 >

中式宴請禮儀

中式宴請禮儀

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中式餐桌,但是在宴請的時候中式宴請有什麼禮儀嗎?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中式宴請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式宴請禮儀

中式宴請禮儀

1. 吃飯時候座位的重要性,從我們的老祖宗輩起就知道了。當我們收到邀宴請帖,都很煩惱不安,因為不知道邀宴的真正目的何在,是不是一場鴻門宴呢?會不會在吃飯心情放鬆的情況下被暗殺呢?可不可能刺客趁人不備就得手了呢?於是邀宴用餐的時候,客人們都非常緊張提防。為了讓被請的客人安心,能夠放心享用美食,主人就安排讓被請的主要客人坐在面對門右邊第一位,也就是離門最遠的位置,藉此讓客人知道,這是純吃飯聯誼,絕不會有刺客從背後暗殺。而且如果真有任何異動,客人可以馬上看到進門的人及突發狀況,就能立刻反應自衞;為了表明心跡證明自己沒有其他惡意,正對門的位置由主人(買單者)坐,背對門的位置都是由副主人來坐。中國人傳統圓桌上這樣的安排,主人和主賓之間説話也方便。這個習慣流傳至今,因此在圓桌用餐時,面對門的位置右側就是上位,由主客來坐;背對門的位置則是下位,由請客的副主人來坐

2. 中國人講究長幼有序,進食用餐時也是一樣。通常主賓坐定後,依序次主賓再坐下,最後才是主人坐下。若有長輩在場,當然由長輩先入座,坐定後晚輩再坐下。如果沒有長輩和主賓,就由女士優先就位,服務員或鄰近男士應替女士或年長者服務拉開椅子,然後自己再以右手拉開自己的椅子,從椅子左邊入座

3.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座位的左側入座,入座時要用手來拉開椅子,不可用腳踢開椅子,顯得很粗魯沒禮貌。

4. 平輩同事、朋友聚餐或工作餐,不需太過拘泥座次,通常主人禮讓客人坐較好的位置,餐廳中所謂較好的位置,也就是面向整個餐廳、遠離廁所和廚房、非客人經常過往走動、靠窗等的位置;或先走近桌子的人,順勢向裏移,以方便其他人就坐

5. 中式喜宴、壽宴一定會有主桌,通常設在台下最前列,客人要避開勿坐,冒然落座非常失禮

6. 從聚餐席位安排,就可以看出主人社交段數的高低,因為安排席位需要考慮到許多方面,比如上、下位之分,客人層次是否相當,座位左鄰右舍賓客有無交流話題,性別安排是否恰當等。但非正式場合,只要主人與主賓坐定,其他人就可隨意入座。中國人注重倫常圓滿,因此一般都是夫妻同坐。

中式宴請的點菜技巧

宴請別人吃中餐,你可別小看了點菜這個環節哦,點菜也是藴含着大學問的,要注意的問題可不少呢。

中國飲食禮儀有着幾千年的歷史底藴,而隨着社會發展,各種對外的飲食禮儀也在不斷變化。時至現在一頓標準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盤,接下來是熱炒,隨後是主菜,然後上點心和湯,如果感覺吃得有點膩,可以點一些餐後甜品,最後是上果盤。在點菜中要顧及到各個程序的菜式。要做到“三優四忌”。

三優是指優先考慮的菜餚有三類:

第一類,有中餐特色的菜餚。

宴請外賓的時候,這一條更要重視。像炸春捲、煮元宵、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餚美味,但因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第二類,有本地特色的菜餚。

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在那裏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第三類,本餐館的特色菜。

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説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四忌

在於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要對主賓的飲食禁忌高度重視。這些飲食方面的禁忌主要有四條:

1.宗教的飲食禁忌,一點也不能疏忽大意。

例如,穆斯林通常不吃豬肉,並且不喝酒。國內的佛教徒少吃葷腥食品,它不僅指的是肉食,而且包括葱、蒜、韭菜、芥末等氣味刺鼻的食物。

一些信奉觀音的佛教徒在飲食中尤其禁吃牛肉,這點要招待港澳台及海外華人同胞時尤要注意。

2.出於健康的原因,對於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

比如,心臟病、腦血管、脈硬化、高血壓和中風後遺症的人,不適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魚,胃腸炎、胃潰湯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也不合適吃甲魚,高血壓、高膽固醇患者,要少喝雞湯等。

3.不同地區,人們的飲食偏好往往不同。

對於這一點,在安排菜單時要兼顧。比如,湖南省份的人普遍喜歡吃辛辣食物,少吃甜食。

英美國家的人通常不吃寵物、稀有動物、動物內臟、動物的頭部和腳爪。

另外,宴請外賓時,儘量少點生硬需啃食的菜餚,老外在用餐中不太會將咬到嘴中的食物再吐出來,這也需要顧及到。

4.有些職業,出於某種原因,在餐飲方面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

例如,國家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不準吃請,在公務宴請時不準大吃大喝,不準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用餐,不準喝烈性酒。

再如,駕駛員工作期間不得喝酒。要是忽略了這一點,還有可能使對方犯錯誤。

標籤: 中式 宴請 禮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shangwu/kpnv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