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商務禮儀 >

跨文化交際商務禮儀

跨文化交際商務禮儀

跨文化是對於與本民族文化有差異或衝突的文化現象、風俗、習慣等有充分正確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以包容的態度予以接受與適應,那麼你們知道跨文化的商務交際禮儀嗎?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跨文化商務交際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跨文化交際商務禮儀

跨文化商務交際禮儀

一、 強調獨立性、崇尚個性

作為一個建國只有幾百年的國家,美國在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之際,必須鼓勵個人獨立創造的精神。與此同時,在建設新大陸的過程中,每個公民都必須發揮其最大用處,尊重並吸收其他人的優秀成果,堅信自我,尊重他人的文化成為新大陸的共同原則。此原則深入美利堅民族的民心,並以各種形式得到了充分發揮,由此形成了美國人民的特殊性格:相信自己,自己就是最好的,獨一無二的,並把依靠自己作為人生信條。

二、鼓勵創新

美國在建國之初幾乎是一片文化荒原,而闖入這片文化荒原的,是一羣勇於挑戰歐戰傳統制度束縛的極富有自由主義精神的人。正是在這種初期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帶動下,這種冒險而崇尚自由的精神成為了美利堅人民發展的精神支柱。目前來看,美國人民在生活的很多地方都有數不清的這種精神存在。這種精神存在於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密切不可分割。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種結論,那就是美國人民對創新精神是非常看重的。眾所周知,美國的歷史很短,比不是很多悠久的文明國家,更不用説和四大文明古國了。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美國人民受到的束縛和條條框框也很少,具體的表現就是美國人非常能夠接受新生的事物和新生的科技。對於現代科技的發展,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這一點美國人的認同度非常高,這也是他們所提倡和崇尚的性格。

三、自由、平等的精神

美利堅是一個崇尚自由的民族。美利堅歷史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封建秩序從來沒有在那裏存在過,在美利堅民族的形成過程中,許多從歐洲大陸來的移民把資產階級自由思想帶到了那裏。新大陸崇尚自由的氛圍以及大自然的艱苦環境陶冶了美利堅民族的特性:熱愛自由、珍惜自由、崇尚自由。在美國,民主自由的環境為平等開闢了道路。美國人相信這樣的格言:“萬物生而平等”,也就是説,他們認為每個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因此他們不迷信權威,而更崇拜白手起家的成功者。

與美國人交際商務禮儀

一、見面禮儀:美國人與客人見面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他們習慣手要握得緊,眼要正視對方,微弓身。兩人為異性時,要待女性先伸出手後,男性再伸手相握;兩人為同性,通常地位高的伸手給地位低的,主人伸手給客人。親吻禮是僅限於在彼此關係很熟的情況下的一種禮節。正式社交場合,美國人通常是先介紹,再握手;在非正式場合,或者初次見面禮較簡單,笑一笑,打個招呼,説聲“hello”或“hi”即可;美國不用行政職務如局長,經理,校長等頭銜來稱呼別人直呼其名,這是親切友好的表示。

與美國人交際時還禁忌離得太近,因為美國人十分講究“個人空間(private space)”。在和美國人談話時,不可離得很近,一般保持在一米左右為宜。公共場合儘量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實在不得已與別人同坐一桌或緊挨着別人坐時,應該先打個招呼,問一聲“我可以坐在這裏嗎?”得到別人允許後再坐下。與美國人交往忌問:年齡,體重,收入,私事等。

在美國,“請”、“謝謝”、“抱歉”之類的話隨處可聞,不絕於耳,即便家人之間也不例外。 在美國,不論任何人得到別人的幫助時都會微笑着説一聲“謝謝”,即使總統對侍者也是如此。 在商店裏,售貨員的臉上總是堆滿着笑容,每當顧客進門時,他們總會主動迎上來,熱情地問一聲“我可以幫助你嗎?(Can I help you?)”

二、做客禮儀:上門做客不可早到,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禮。

三、餐飲禮儀:用餐時,把碗碟、刀叉平放好,左手用叉右手用刀。美國人習慣喝點加冰的飲料、葡萄酒,大型宴會喝雞尾酒。一般不喝烈性酒。喝酒,不能大口大口地喝,不能發出響聲。同樣吃飯時也儘量不要發出響聲。否則,他們認為是不雅觀的行為。用餐結束時,要把你用過的餐具整理好,放在你原來的位置上,並把剩下的東西收拾乾淨。在和美國人一起進餐時,一直保持沉默是非常不禮貌的,應該不時與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嘴裏咀嚼着食物時千萬不要講話。即使此時有人同你説話,也必須嚥下口中食物後再回答。與人談話時可以不放下刀叉,但切記不可拿着刀叉在空中揮舞。

四、贈送禮儀:一般來説,美國人不隨便贈送和接受禮物。有的美國人在收到禮物時常常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如果他們湊巧沒有準備東西回禮,就更是如此了。但是每逢到節日、生日、婚禮或探望病人時,贈送禮物還是免不了的。美國人最流行在聖誕節互贈禮品。聖誕禮物多用彩紙包好,再繫上漂亮的絲帶。按照美國的傳統,聖誕節的前幾天還有個“白色聖誕節”,屆時,人們用白紙包裹好禮物送給附近社區的窮人。

探望病人大多是贈送鮮花,有時也視情況而定贈送其他禮物。送朋友外出遠行時,也常贈送禮品。禮物通常是鮮花、精緻的點心、水果或書籍雜誌等。此外,與中國人喜歡成雙成對不同的是:美國人認為單數是吉利的。收到別人贈送的禮物時,受禮者一定要馬上打開包裝,當着送禮入的面欣賞或品嚐禮物,並立即向贈送者道謝。美國人贈送禮物時包裝十分講究,外表富麗堂皇,裏面裝的卻不一定是太貴重的東西,因為贈送者不希望受贈者因禮物過於貴重感到過意不去。

商務溝通是一種動態的、多渠道過程,它包括特定組織內部和外部的溝通。商務溝通的動態性是指它總是隨着商務內容的變化而變化的。永遠不會處於一種靜態的情形之中。而多渠道性指的是在日常溝通中,商務人士用多種方式進行聯繫,如他們有時會與對方面談或是電話交談。有時他們向對方發電子郵件或是傳真。有時他們選擇電話或電視會議的形式來討論一些重要的問題。有時他們把活動記錄在磁帶或光盤上,以便促銷時攜帶方便和分發。商務溝通的多渠道性為今天的商務人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使他們能夠選擇最有效的方式來進行預期的溝通。由此可見商務溝通在我們商務活動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針對跨文化溝通出現的問題一些人提出了一些關於跨文化溝通的理論。第一個是Kluckhohn提出的六大價值取向理論,所謂的六大價值是指對人性的看法;人們對自身與外部自然環境的看法;人們對自身與他人關係的看法;人的活動導向;人的空間觀念以及人的時觀念。研究表明,不同民族和國家的人在這六大問題上有不同的觀念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態度和行為。其次是跨文化順應理論,它涉及兩個中心概念:順應和同化。由於跨文化順應涉及到學習與忘卻兩方面,還由於陌生人文化身份與個人特徵與異文化的各種力量存在衝突,因此陌生人的跨文化經歷並非一帆風順。他們可能忘卻或乾脆拋掉一些舊的文化習慣。還有由荷蘭Hofstede提出的文化模型理論,他把文化比作是洋葱,最外表的一層稱為象徵物,人的肉眼能夠看風;第二層是英雄人物性格,第三層是禮儀,禮儀是每種文化裏對待人和自然的獨特表現方式,最裏面一層是價值觀,指人們相信什麼是真、善、美的抽象觀念,也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最後也是由荷蘭Hofstede提出的文化維度理論,他針對對IBM員工的文化價值觀調查的研究結果指出有四大因素對員工的文化價值觀和工作態度產生影響,它們是:權力距離,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不確定性規避,事業成功與生活質量。

在合資公司和企業中要消除跨文化溝通的障礙,首先實施本土化策略,加強與當地社會文化的融合,減少當地社會對外來資本的危機情緒。其次實施多元化文化相容策略,刻意模糊文化中最容易導致衝突的部分,保存其比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從而減少“文化摩擦”。在一個員工文化背景眾多的企業內,有必要建立一種新的、共同的價值觀,前提是要對各種文化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找到各種文化的結合點,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慢慢建立起統一的價值觀。同時對員工進行跨文化培訓,加強他們的文化適應能力,避免在異文化交際中的“自我休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shangwu/684j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