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禮儀知識 >

餐桌禮儀(精選15篇)

餐桌禮儀(精選15篇)

餐桌禮儀 篇1

1.西餐點菜及上菜順序

餐桌禮儀(精選15篇)

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

應先決定主菜。

主菜如果是魚,開胃菜就選擇肉類,在口味上就比較富有變化。

除了食量特別大的外,其實不必從菜單上的單品菜內配出全餐,只要開胃菜和主菜各一道,再加一份甜點就夠了。

可以不要湯,或者省去開胃菜,這也是很理想的組合(但在意大利菜中,意大利麪被看成是湯,所以原則上這兩道菜不一起點)。

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

1)頭盤。

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

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薰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

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

2)湯。

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

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

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焗葱頭湯。

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

魚類菜餚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

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

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麪包類、酥盒菜餚品都稱為副菜。

因為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

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

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

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為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

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

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

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炸、烤、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

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和肉類菜餚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為一道菜,或稱為一種配菜。

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為沙拉。

和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製作。

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幹島汁、奶酪沙拉汁等。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作為頭盤。

還有一些蔬菜是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

熟食的蔬菜通常和主菜的肉食類菜餚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為配菜。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

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7)咖啡、茶。

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

喝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

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餐桌禮儀 篇2

一、評一評,議一議:這些小朋友做的對嗎?

(1) 不等別人入座自己先吃。(2) 讓長輩先吃。(3) 搶菜、亂翻菜。

(4) 面向餐桌打噴嚏。(5) 當眾惹人倒胃口。(6) 主動擺碗筷。 正確的做法:

1 主動幫助家長擦桌子、擺碗筷、端菜,等人到齊才能用餐。

2 請長輩先夾菜。

3 不搶菜,不在菜盆中亂翻,不碰翻桌上的盤子、杯子。

4 打噴嚏、咳嗽應面朝餐桌後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 在餐桌上不要當眾提到“好難吃”、“上廁所”之類的詞,以免別人倒胃口。

二、練一練: 分小組練一練餐桌上應注意的禮儀。

餐桌禮儀 篇3

讓客人和長輩先吃每一道菜

let the elder people and the customer eat first

餐桌禮儀 篇4

1、吃飯前,主人沒有安排你的位置前,不要亂坐,如果主人沒有刻意安排,讓長輩坐下後再坐。主人左右手旁邊的位置是賓客位,不要主動去坐。

2、在外吃飯如果餐盤裏有公筷和公勺的,不要用自己的筷子。

3、吃進口的東西不要“啪”的吐桌子上,如果要吐骨頭,用紙巾,吐手裏,包住再放盤子裏。

4、嘴巴里面有食物不要説話,如果吃了有味道的食物,説話前自己聞聞臭不臭再説話,如果有味道,吃顆薄荷糖再説話。

5、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管是吃家宴還是外面的宴席!能不能不要拍照!不要拍照!不要拍照!一桌子長輩拿着筷子看着你站起來拿個手機對着菜使勁拍!真的很不禮貌!

6、一盤子不要連續夾三次。這個意思不是讓你一盤菜只能吃兩次,限制你。意思是你覺得好吃的菜,吃了兩次後,就轉給別人分享,是一種禮讓。

7、你覺得什麼好吃,想推薦給別人,不要用筷子去戳!把盤子轉一下,然後和大家説“這個菜不錯,大家都嚐嚐。”就行了。

8、吃完飯,主人沒有離席,就不要動。想去上廁所,和左右的客人小聲説一句“不好意思,我去洗手間一下”,然後再離開。

9、席上發生意外情況,水灑了或者筷子掉了之類的,不要一驚一乍的,在外面就小聲招來服務員幫忙清理就好了,家宴的情況就自己用紙巾擦掉,然後在告知別的客人後離席去洗手間清理。

餐桌禮儀 篇5

食用麪包的禮儀

放置麪包的位置一定是置於主菜的左側。

如果一開始就有面包,要知道在餐具左側的麪包是屬於你的。

塗抹奶油時,要使用個人的奶油刀,如果沒有附上奶油刀,則可使用料理用刀。

必須注意不可獨佔共用的奶油刀。

如果選擇的如法國麪包一般的麪包時:

食用時可用左手拿麪包,再用右手把麪包撕成小塊,然後用左手拿着小麪包,而用右手塗抹奶油。要注意的是把麪包撕成小塊後再塗奶油。

離席的禮儀

在用餐的過程中,如果您需要暫時離開,那麼請注意餐具餐巾的擺放方式,以免引起服務生的誤會。在中途離開時,要把刀叉放在餐盤內,呈八字形擺放,刀口向內;把餐巾疊放在座位上。

如果您已經用完餐了,您可以按照刀右叉左的順序,將刀叉並排縱放在餐盤裏,或者按照刀上叉下的順序,將刀叉並排橫放在餐盤裏,刀口向內,叉齒向下;然後把餐巾疊好放在桌上。

繁複的餐具使用規則

“左手持刀,右手持叉”這基本的西餐規則其實也不是全程適用:歐洲人使用時不換手——從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而美國人則切割後,把刀放下,要用右手叉食物送入口中。

就餐時,取用刀叉的順序由外向裏的。

每道菜吃完後,將刀叉併攏排放在盤內,表示已經吃完;如果還要繼續進餐,則擺成八字形或交叉擺,刀口向內。

吃雞或者龍蝦時,向主人示意後可以用手撕開吃;或者可以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塊。切帶骨頭或硬殼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緊貼叉邊下切,以免滑開,同時注意不要用力過猛而撞擊盤子發出聲音。

喝湯時的基本原則是右手持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而舀湯的方式是從裏向外舀。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會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再吃。

用手拿着吃西餐

西餐中也有需要用手來拿的食物,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該不該用手拿着吃,就跟着主人做。

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有:帶芯的玉米、肋骨、帶殼的蛤蚌和牡蠣、龍蝦,其次是三明治、幹蛋糕、小甜餅,還有一些水果;脆燻肉、蛙腿、雞翅和排骨、土豆條或炸薯片、小蘿蔔、橄欖和芹菜等也可以視情況而用手來拿。

吃三明治時要記住,小的三明治和烤麪包是用手拿着吃的;稍大的在吃之前可以先切開;配滷汁吃的熱三明治則需要用刀和叉。

通過拿麪包的方式,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修養:在吃麪包或蛋卷時,在抹黃油之前先把其切成兩半或小塊的話,就説明這個人很有修養。小餅乾用不着弄碎。使用盤中的黃油刀將黃油抹上就可以。黃油應在盤子裏或盤子上部的位置,黃油刀稍靠右邊放,刀柄要放在盤子外面以保持清潔。熱土司和小麪包是需要馬上抹油的,不必把麪包條掰碎,可在其一面抹黃油;丹麥糕點(甜蛋卷)需要切成兩半或四半,隨吃隨抹。

燻肉吃法很簡單,吃帶肥肉的燻肉要使用刀和叉,如果燻肉很脆,則先用叉子將肉叉碎,再用手拿着吃。

餐桌禮儀 篇6

1: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需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説清楚,首先要説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吸煙區或視線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它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的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餐廳吃飯時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上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該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該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特別是團體活動,更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3: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越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4: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5: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6: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7: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籤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8: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9:喝湯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脣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0:麪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麪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麪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麪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麪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11: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12:略事休息時,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説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

餐桌禮儀 篇7

西餐宴會幾乎每道菜都要跟一種酒。對於吃什麼菜跟什麼酒,喝什麼酒用什麼杯,都有規定。例如:冷盤或海味配烈性酒,用立口杯,喝湯時配淡味雪利酒,用雪利杯;吃魚時喝白葡萄酒,用白酒杯;食烤肉牛 排以及其他肉類時,飲紅葡萄酒,用紅酒杯;食野味時,飲紅葡萄酒、白葡萄酒;食甜品時,飲白葡萄酒、香檳酒或甜味白酒;食水果時,飲啤酒、白葡萄酒;食任何菜時,都可飲香檳酒。在佐以多種酒時,應注意:度數低的酒,比度數高的酒先飲用;不甜的酒,比甜的、濃的酒先飲用;不甜的白葡萄酒,應比紅葡萄酒先用。要避免在吃完甜食或有甜味的食品時,再喝不甜的酒;飯前飲用不甜的雪利酒和雞尾酒,是比較合適的。

葡萄酒是一種普遍受歡迎的低度酒,酒精含量通常在14—21%之間。按飲用的時間來分,有餐前酒、餐酒和餐後酒之分。按顏色可分為白、玫瑰紅、紅色三種。白色和玫瑰紅配魚類,用酒類冷凝器冷凍到5—10°C左右喝;紅色配肉類,不必冷凍,在17—18°C左右時喝。

葡萄酒杯為高腳杯,喝時用手拿住下面杯腳部分,不要用手包圍上壁。要求注酒時,把杯子放在桌上;不想再喝時,只需將右手掌按在杯子上,而不必説“我不再要酒了”之類的話,這不僅限於葡萄酒,對其他的飲料也適用。香檳酒是發泡性葡萄酒的一種,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被稱為酒中之王。它能夠增添宴會的氣氛,適宜在餐前喝,適宜配合每一道菜喝,也適宜在餐後喝。飲用香檳酒時,一般要冰凍,適宜温度是2—7°C。

香檳酒的酒杯有兩種,一種是高腳開口淺杯,另一種是狀似切頭的鬱金香外形杯。

雞尾酒源自西方,傳説外國人喜歡鬥雞,每當鬥雞得勝時,總喜歡拿一支公雞的尾巴毛到酒館飲酒,以表示自己是鬥雞的勝利者。人們便把這種酒稱作“雞尾酒”。現在,雞尾酒已成為人們所喜愛的飲料。由於它色香俱全,光彩奪目,在歐美各國受到歡迎,本世紀初傳入我國。

喝雞尾酒時,需用雞尾酒杯,通常是呈倒三角形的高腳玻璃杯,不帶任何花紋。因雞尾酒要保持其冰冷度,所以手應接觸其高腳部位,不能直接觸摸杯壁,使其變暖而影響酒味。

甜酒一般叫“力喬”,英語叫甘露酒。它是一種含有酒精的飲料,是在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葡萄酒、朗姆、金酒中加入一定的“加味材料”,如果皮、砂糖、香料等,經蒸餾、浸泡、熬煮而成。它是傳統的餐後酒,有助於消化。

啤酒是種清熱、消食的流行飲料,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飲用啤酒時一般要加以冷凍,以5—10°C為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加冰塊,這會加速氣泡的消失,沖淡香味。同樣不加冷凍或温度過高,都將破壞其風味。

餐桌禮儀 篇8

摘 要:在中國和英國的餐桌上,食物和餐具有很大的不同,人們所崇尚的儀態與餐桌的氛圍也不一樣。本文將對二者進行比較,並挖掘其背後的原因,給以建議。

關鍵詞:中英;餐桌;禮儀文化

禮儀根植於文化中,與人羣相連,它的基礎在於尊重,就是説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到自己,還要顧及別人的感受。但是有時將心比心未必會產生好的效果,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傳統,如果不考慮外國的禮儀而草率地使用本國禮儀對待外國友人,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儒家推崇禮樂教化,雖然有道教的調解,但在中國人的腦海裏,“禮儀”幾乎和“人品”是等同的。《詩經》有云,“人而無儀,不死何為[1]”。即使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如果不懂禮貌,做事不合禮儀,也會被説成是“不會做人”。英國是一個看重紳士風度[2]和淑女作風的國家,毫不誇張地説,英國人對禮儀的重視並不低於中國人。但兩個同樣重視禮儀的國家所重視的禮儀卻是有所區別的,這就產生了矛盾。矛盾的解決不是放棄自己來迎合對方,因為禮儀沒有高下之分,而是在彼此接觸的時候,用對方的生活方式去考慮對方的感受。禮儀並非約束,恰當的禮儀會使彼此關係融洽,雙方都會感到舒適。

餐桌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很好地加進彼此的瞭解,增進雙方的關係,但是在雙方初次見面或者半熟不熟的情況下,禮儀就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正式的場合中。在中國和英國的餐桌上,首先食物和餐具就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不一樣的是人們的儀態與餐桌的氛圍。筆者將對二者進行比較,並挖掘其背後的原因,使讀者對中英餐桌禮儀文化有個初步的瞭解。

一、食物與餐具

餐具是由食物決定的,食物是由地理決定的。中國食物多以五穀雜糧為主,牲畜多以勞動力的形式而存在,因為中國人口比較密集,地理上不適合放牧業,而五穀沒有肉食鮮美,所以中國人在烹調上下功夫來滿足味蕾。烹調過後的食物因為發燙和柔軟不適合手抓,所以中國人發明了筷子。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中記載道“紂為象箸”,可以推導出遠在商朝,中國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筷子了。

英國有發達的畜牧業,這是因為當地的海洋氣候適宜牧草的生長。作為典型的西方國家,西餐以肉食為主,肉食需要切割,所以英國人多使用刀叉。無論中國還是英國,正確地使用餐具都是餐桌禮儀的第一步。

中國人看重人倫,在餐桌上表現為對老人的敬重上。如果餐桌上有一道魚,那麼魚頭就應該對着老人擺放,表示老年人是德高望重的。在座次方面,老人是坐在上座的,老人的對面則由地位最低的人坐。在老人動筷子之前,大家都是不能夾菜的,食物的第一口由老年人來品嚐,這是中國人的尊老敬老的表現。如果餐桌上沒有老人,則推崇主人,尊重主人,這是中國人的為客之道。而主人一般會殷勤地招待客人,親手為客人加食物,這是彼此關係好的表現,也是身為朋友的榮耀。

英國的餐具使用方法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3],因為一般人右手有力,方便切割。刀叉分放兩側表示正在進餐,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正規的西餐會配備整套的刀叉,這時每吃完一道菜就應該換一副刀叉,順序由外向內使用。英國文化中有崇尚貴族的傾向,繁複的餐具本身就是一種優越感的象徵,同時不同的食物使用不同的刀叉也保持了食物味道的純正。

二、儀態與氛圍

與中國人相比,英國人更注重餐桌上儀態的優雅。他們就坐時,身體會坐直,絕不會蹺二郎腿或將胳膊肘放在桌面上。在吐魚刺或骨頭的時候,英國人不會直接往外吐,而是用餐巾捂住嘴先吐在餐巾上。英國人在就餐的時候是非常安靜的,如果需要交談,也是悄悄地説話,必要的時候輕輕微笑,絕不會在餐桌上哈哈大笑。而且在喝湯的時候,英國人不會發出聲音,咀嚼食物的時候一定會閉上嘴巴,直到嘴裏沒有食物的時候,才會開口説話。

英國人去高檔的西餐廳一定會注重儀表,穿着得體是英國人的常識。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並且化濃粧,因為西餐廳的光線較暗,淡粧或素顏會讓人顯得很沒有精神。至於男士則必須要打領帶,注重整潔。當男女同行的時候,男士要有紳士風度,比如為女士打開餐廳門,讓女士走在前面,入座和點酒都以女士為先。

在英國餐廳裏不會有人大聲吆喝“服務員”,而是耐心地坐在那裏等待服務員上來點餐。在就餐的時候,如果需要服務員的幫助,則會用眼神或揮手對服務員示意。而且,英國人即便是就餐時,“對不起”和“謝謝”也是不離口的。

而中國人的餐桌氛圍與英國正好相反,中國人認為安靜地用餐是主客雙方過於拘謹的表現。大家喜歡互相勸酒勸菜,説兩句俏皮話,笑聲不斷,越是放得開,越顯得關係好,餐桌上的氣氛熱鬧而親切。中國人認為真正的朋友之間是不該有太多講究的,所以中國人在就餐時不怎麼注重儀態,只要別出醜態就行。

不同於英國的AA制,中國人喜歡請客,今天你請,明天我請,請來請去就會有一種“人情”在其中。主人在餐廳裏會特別熱情地招待客人,而客人一般也不會太見外。因為中國的餐桌是崇尚熱鬧的,所以在吃飯之餘,大家還喜歡做遊戲,正如在《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與眾人一起喝酒行令,是典型中國傳統餐桌的寫照。現代的餐桌遊戲有許多種類,猜拳是比較接地氣的一種,其他還有數數字,成語接龍,老虎棒子雞等等。

如果中英兩國都站在自身的立場上去看對方,中國人可能會認為英國人吃飯時好拘謹,而英國人則認為中國人在餐桌上吵吵鬧鬧沒禮貌。其實,中國人並不是不會在餐廳裏安靜下來,只是中國人追求的本身就是一種熱烈的氣氛,在這種氣氛裏,人與人之間開放、包容,帶着無限熱情的生命力。所以,不是説中國人不懂禮儀,而是按照中國的禮儀,餐桌上本該如此。

三、原因與建議

中國和英國之所以在餐桌禮儀上有這麼大的差別,其實是因為兩者的價值取向不同。中國人注重集體主義和分享,認為彼此心無芥蒂是最好的相處狀態。中國人的人格中有一種坦蕩的霸氣,不怕外人猜,也沒有什麼祕密,誰都活得有理。中國人害怕冷清,不喜歡獨處,這是因為中國人一向很多,從來都沒有獨處的必要和機會。這種性格多少有點孩子氣,但中國人到老也還是小孩。中年人稍成熟一些,但沒有多少成熟的快樂,只有對中年人生的抱怨,中國人是不喜歡成熟的。

英國人沒有美國人那麼開放,其實整個歐洲人都有一種歐洲氣質。這種歐洲氣質既進取,又保守。英國崇尚個人價值,但這種個人價值卻先被包裹在優雅的生活藝術之中,所以沒有顯示出一種肆意酣暢的暢快。英國人在餐桌上選擇安靜地進餐,對朋友的尊重,是出於對私有化的尊重。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貴族,禮貌而節制,即使是對待服務員也會給予禮貌的尊重。優雅本身是帶有疏離的,英國人卻不覺得彼此疏離了,反而認為人與人的相處就該是這樣。

筆者所討論的中國人和英國人只是一般意義上具有某種共性的族羣,人和人的差別其實很大,也有喜歡清靜的中國人和愛好熱鬧的英國人。餐桌禮儀是相對的,一般來説在家裏吃飯就沒有在外面那麼講究,在小餐館裏吃飯和在高檔餐廳又很不一樣。而就餐者的親疏遠近也決定了禮儀的繁複簡約。禮儀是死的,人是活的,雖然文化傳統根植於人的血脈,但絕不可以由此而過度保守。所以筆者認為,在中英兩國的人就餐時,應該在注重禮儀的基礎上學會察言觀色。

在餐桌上,不是説對方是哪一國的人就該以哪一國的禮儀去對應,而是你要看對方的態度,他喜歡熱鬧的時候,你就多説笑,他一聲不響了,你安靜地吃飯就好。不管是在哪裏,識趣又知變通的人總是受歡迎的。

總的來説,中國和英國的餐桌禮儀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從食物和餐具到儀態和氛圍。背後是兩種價值取向的根本不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樣參照着來看,兩個國家的餐桌禮儀就顯得更清晰分明瞭。你可以選擇入鄉隨俗迎合對方,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獨一無二,讓對方感受異國的文化氣韻。只要餐桌上的氣氛和諧舒暢,選擇哪一種禮儀方式都是正確的。

參考文獻:

[1] 張明輝主編.詩經賞析[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xx,(7):47.

[2] 蔡穎.淺議英國的紳士文化[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6)

[3] Table Manners in UK[J].英語畫刊,20xx.(5)

餐桌禮儀 篇9

活動名稱:小班公共場所禮儀 《公共場所説話禮儀》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在公共場所應低聲講話,不影響別人。

2. 培養幼兒在公共場所的良好行為習慣,懂得要尊重他人。

活動重難點:

培養幼兒在公共場所的良好行為習慣,懂得要尊重他人。

活動準備:

1. 各種噪音

2. 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禮物哦!”教師用禮物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三、 出示PPT課件

1、出示禮物可愛的小花貓

2、講故事,教師根據活動目標編講一個小花貓的故事。

三、提問

1、“你喜歡小花貓嗎?為什麼呢?”

2、“爸爸媽媽帶你去過些什麼好玩的地方,那些地方能不能大聲説話呢?” 教師提問引導讓幼兒自己説一説在公共場所應該怎麼做!

四、學兒歌

公共場 有禮貌, 不喧譁 不哭鬧。

説話時 聲要小, 對別人 無打擾

五、教師總結

要幼兒知道在公共場所應低聲講話,不影響別人。懂得要尊重他人。

餐桌禮儀 篇10

隨着中國加入世界WTO與世界的交流也越來越多,作為飲食文化中的餐桌禮儀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本文以中西餐桌禮儀為出發點,以下是“餐桌上的禮儀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現在社會禮儀無處不在,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餐桌禮儀在中西方人們的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西餐在吃的方面都有兩方面的禮儀,一是來自自身的禮儀規範,比如説餐飲適量、舉止文雅。另一個是就餐時自身之外的禮儀規範,比如説菜單、音樂、環境等。儘管有許多不同,但還是有許多規則是大多數國家通用的。有一種説法,不懂得吃西餐的禮儀,就不算是正宗的現代人。那麼中西就餐禮儀終究有些什麼差異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預定

在中國吃飯很少有預約的事,一般在大型的,重要的場合才會預約。而在西方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説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二、着裝

中西方在這方面都很有講究。但在中國,人們在餐館用餐的穿着可以隨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褲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會上才會穿得隆重些。而吃飯時穿着得體、整潔則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着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此外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乾淨,指甲修剪整齊。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鈕釦或當眾脱衣。

三、入座

入座時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員,那麼座位應該聽候主人或招待人員指派,不要過於禮讓。如未定座位,應由尊長坐上座,自己撿低檔的座位坐下,不必過於謙恭。當你快要坐下時,切記要用手把椅子拉後一些才坐下,如果用腳把椅子推開,這樣就表現出你是一個很粗魯的人。小姐們若有男友同行時則不必自己動手拉椅子了,因為這是男友的責任。入座時,要坐得端正,雙腿靠攏,兩足平放在地上,不宜將大腿交疊。雙手不可放在鄰座的椅背,或把手擱在桌上。

進入西餐廳後,需由侍應帶領入座,不可貿然入位。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用餐時,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記得要抬頭挺胸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四、餐巾

中國的餐廳一般會在客人上桌前在每位客人的水杯裏插上一朵用紙製成的小花,便於美觀。而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經常放在膝上,在重禮節場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時的輕鬆場合還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個餐巾角正對胸前,並用碗碟壓住。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擦手,對角線疊成三角形狀,或平行迭成長方形狀,拭擦時臉孔朝下,以餐巾的一角輕按幾下。污漬應全部擦在裏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潔的。若餐巾髒得厲害,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離開席位時,即使是暫時離開,也應該取下餐巾布隨意疊成方塊或三角形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暗示用餐結束,可將餐巾放在餐桌上。

五、取食

在中國,大多數餐館、家宴都使用圓桌,大家圍着菜餚而坐,這樣不僅體現了團團圓圓的氣氛,也取食方便。而在西方國家,大多數是採用的長桌或T型桌,那麼難免遇到取食不到的狀況。西方的“小盤式”避免了這一點,但有時候尤其是在公共場合下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着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有時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會引以為榮。對自己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當參加西式自助餐時,另一次就把食物堆滿整個盤子。盤子上滿滿的食物讓人看起來認為你非常貪得無厭。每次拿少一點,不夠再去。

六、就餐的方式及禁忌

在中國,筷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餐具,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在就餐時一定要注意。

而在西方多使用刀叉。其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刀叉的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摺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進餐途中想要休息或取麪包時,應是刀擺在盤上右側,叉在左側,兩者呈八字形。要注意的是,刀尖端擱在盤緣不可滑落,而且,刀柄後端碰觸到桌面也不行。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叉背必須朝上放置。因為,不管進食時叉子如何拿法,叉子內側朝上放置是用餐完畢的表示。

餐桌禮儀更是一門不可輕視的學問,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運用才能更好地掌握與運用。餐桌禮儀更是一種重要的交際禮儀,本文以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與對比為出發點,在參考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基礎上,對中西方餐桌禮儀進行了充分的描寫。希望通過此對比可以讓英語學習者瞭解更多關於跨國文化交流中的餐飲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趙紅羣.編著.世界飲食文化.時事出版社.20xx

[2]熊經浴.現代商務禮儀.中國物資出版社.20xx

[3]許力生.跨文化交流入門[M].浙江大學出版社.20xx.P48-50

[4]姜若愚.張國傑.中外民族民俗.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xx

[5]金正昆.商務禮儀.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

餐桌禮儀 篇11

餐桌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

(一)就座和離席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枱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是為防止弄髒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口。

4、用餐巾擦拭餐具是有失禮儀的行為。

(三)餐桌一般禮儀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邊,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3、嘴裏有食物,避免張嘴説話。

4、自用餐具不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5、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塞。

6、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7、吃進嘴的食物,不能吐出來。對於滾燙的食物,可以喝水或果汁沖涼。

8、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9、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嚼食物時,都要避免跟對方説話或敬酒。

10、女士儘量避免在餐桌上剔牙。

11、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打嗝。

12、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3、餐具墜地時,示意服務員幫忙換。

14、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15、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6、如吃到不潔或異味,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盤中。發現異物時,不要大驚小怪,而是示意服務人員更換。

17、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摺好,放在桌上。

18、主食進行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19、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0、餐桌上不應談悲傷以及讓人倒胃口的事,不然就容易破壞用餐的氛圍。

21、在餐廳進餐,不宜推拉爭相付賬。被請的客人,不應悄悄地去付賬。

餐桌禮儀 篇12

一、它們源自於西方國家。

二、它們必須以刀、叉取食。久而久之,凡符合以上的兩個特點者,在中國皆可以以西餐相稱。

(一)西餐的菜序

品嚐西餐,少不了首先要弄明白西餐的菜序問題。西餐的菜序,在此是指西餐用餐的先後順序問題。

1、正餐的菜序

在大多數情況下,西餐正餐的菜序由下列八道菜餚依次構成。一頓完整的正餐,一般要吃上一兩個小時。

(1)開胃菜

所謂開胃菜,即用來打開胃口之物,它亦稱西餐的頭盆。在西餐裏,它往往不被例入正式的菜序。

一般由蔬菜、水果、海鮮、肉食所組成的拼盤,多以各種調味汁涼拌而成,其色彩悦目、口味宜人。

(2)麪包

在西餐正餐裏吃的麪包,一般都是切片面包,或是需要當時從整個大面包上切片而食。通常可根據個人嗜好,塗上各種果醬、黃油或奶酪。

(3)湯

西餐之中的湯,大都是口感芬芳濃郁,具有很好的開胃作用。按照傳統説法,湯是西餐的“開路先鋒”,開始喝湯時,才算正式開始吃西餐了。常見的湯類有白湯、紅湯、清湯等等。

(4)主菜

西餐裏的主菜有冷有熱,但應以熱餐為主角。在比較正規的正餐上,通常要上一個冷菜、兩個熱菜。在兩個熱菜之中,還應有一個是魚類,另一個則是肉菜。有時,還會再上一個海味菜。其中的肉菜必不可少,而且往往代表着此次用餐的檔次和水平。

(5)點心

吃過主菜後,一般要上一些諸如蛋糕、餅乾、吐司、三明治之類的小點心,供沒有吃飽的人藉以填飽肚子。

(6)甜點

吃畢點心,接着上甜品。最常見的甜品有補丁、冰淇淋,等等。

(7)果品

接下來用餐者還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酌情享用幹、鮮果品。常用的乾果有核桃、腰果、杏仁、開心果,等等。草莓、菠蘿、蘋果、香蕉、橙子等等,則是西餐桌上最常見的鮮果。

(8)熱飲

在用餐結束之前,應為用餐者提供熱飲,以此作為“壓軸戲”。最正規的熱飲是紅茶或什麼都不添加的黑咖啡。其作用主要是幫助消化。西餐的熱飲,可以在餐桌上,也可以換個地方喝。

(二)西餐的座次

在西餐用餐時,人們對於座次的問題十分關注。

座次排列的規則

1、女士優先

在西餐禮儀裏,女士處處受尊重。在排定用餐為次時,尤其是安排家宴時,主位往往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則須退居第二主位。

2、恭敬主賓

在西餐之中,主賓極受尊重。即使用餐的來賓之中有人在地位、身份、年級方面高於主賓,但主賓仍是主人關注的中心。在排定位次時,應請男、女主賓分別緊挨着女主人和男主人就座,以便進一步受到照顧。

3、以右為尊

在排定位次時,以右為尊依舊是基本原則。例如,應安排男主賓坐在女主人右側,安排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側。

4、距離定位

一般來説,西餐餐桌上位次的尊卑,往往與其距離主位的遠近密切相關。

5、面門為上

面門為上,有時又叫迎門為上。它所指的是,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通常在序列上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6、交叉排列

在正式一些的西餐宴會上,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生人與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因此,一位用餐者的對面和兩側,往往是異性,而且還很有可能與其不熟悉。不過這也要求用餐人數最好是雙數,並且男女人數應當各半。

座次排列的詳情

在西餐用餐時,人們所用的餐桌有圓桌、方桌和長桌。

1、長桌

以長桌排位,一般有以下兩個主要辦法

第一,男女主人在長桌中央對面而坐。餐桌兩端可以坐人,也可以不坐人。

第二,男女主人分別就座於長桌兩端。某些時候,如用餐者較多,還可以參照以上辦法,以長桌拼成其他圖案,以便安排大家一道用餐。

2、圓桌

在西餐裏,使用圓桌排位具體情況並不多見。在隆重而正式的宴會裏,則尤為罕見。

3、方桌

以方桌排列位次時,就座於餐桌四面的人數應當相等。在一般情況下,一桌可共做八人,每側各做兩個人的情況比較多見。在進行排列時,應使男、女主人與男、女主賓對面而坐,所有人均各自與自己的戀人或配偶坐成斜對角。

餐桌禮儀 篇13

1、刀叉

手握叉子時不要像握大提琴那樣,或像握麥克佩斯夫人的匕首那樣。另外,不要手握刀叉在空中飛來舞去用以強調説話的某一點,也不要將刀叉的一頭搭在盤子上,一頭放在餐桌上。刀叉一旦拿起使用,就不能再放回原處。刀子放在盤子上時,刀刃朝裏,頭在盤子裏,刀把放在盤子邊緣上。

2、餐巾

不要拿餐巾去用力擦臉的下部,要輕輕地沾擦。不要抖開餐巾再去摺疊,不要在空中像揮動旗子那樣揮動餐巾。餐巾應放在大腿上,如果離開餐桌,要將餐巾放在椅子上,並把椅子推近餐桌。注意動作要輕。用餐結束時不要摺疊餐巾;否則,不瞭解情況的服務生可能會再給別的客人使用。用餐結束時要將餐巾從中間拿起,輕輕地放在餐桌上盤子的左側。

3、咀嚼

嚼東西時嘴要閉緊,無論你有什麼驚人的妙語,時機多麼恰到好處,只要嘴裏有食物,絕不能開口説話。不能為了着急説話而馬食物吞下,要保持細嚼慢嚥的姿勢,將食物嚥下後會意地露出笑容,以轉達你內心的活動:剛才完全可以有妙語出口,只是口中有食物。

4、坐姿

坐立要直,不要將胳膊肘支在餐桌上。如果手放在什麼位置都不自在,放在大腿上。

5、麪包

麪包上抹黃油尤其要注意,將麪包掰成可以一口吃下的小塊,臨吃前在小塊上抹黃油,不要圖方便將整個麪包上都抹上黃油。

6、速度

切忌速度過快,無論你是場合,大口吞嚥食物不僅有害健康,而且也不雅觀,尤其是和他人共同進餐時,這麼做會顯得失禮。共同進餐時大家的量應該一樣,並保持同時開始同時結束的速度,別人都開始品味甜食了而你還在喝湯是不可取的。

7、剔牙

如果塞了牙,切忌在餐桌上剔牙,如果的確忍受不住,找個藉口去洗手間,你可以在那裏剔個夠。

8、口紅

將口紅留在餐具上是不可取的,工作用餐尤其如此。如果沒有隨身攜帶紙手帕,進酒店時可以順便到洗手間去一趟,或到吧枱去取塊紙餐巾。

9、吸煙

即使在吸煙區用餐,用餐期間吸煙也不可取,吸煙會影響他人的食慾,而且和整個氣氛也不和諧,應該等到用餐結束後再吸煙,還應記住:不要用盤子當煙灰缸。

10、物品

女用手提包及男用手提箱這類東西不要放在餐桌上,鑰匙、帽子、手套、眼鏡、眼鏡盒、香煙等物品都不要放在餐桌上。總之,凡是和用餐無關的東西都不能放在餐桌上。

餐桌禮儀 篇14

吃不僅是人的生理需要,還是一種文化行為。因此,深刻理解吃的心理性、社會性,對於塑造完美的餐飲接待禮儀,提高接待部門的餐飲接待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餐飲接待禮儀,不僅體現在來賓席次、座次的安排上,整個餐飲接待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禮儀要求。尤其是宴請,更加重視禮儀。中國在先秦時期即將各種宴會通稱為“禮”。在《儀禮》中就記載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宴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等。這些不同的“禮”對宴會的儀式和內容都各有詳細的規定。例如,一次“鄉飲酒禮”,從謀賓、戒賓、陳設、速賓到迎賓、拜賜等就有24項程序,筵席的規格、檔次,飲食品種,乃至饌餚在筵席上的陳列方式等,也有一定的禮數,參與者必須熟知和踐行方能無過。今天的宴會禮儀,自然不像古代那樣複雜煩瑣,但宴會仍然是各種交際接待活動中普遍為人們所重視的正式、隆重的形式之一。

在接待工作中,要堅持正確健康導向,堅持熱情、節儉、務實接待,反對鋪張浪費,弘揚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食方式,並以此涵蓋和貫通餐飲接待禮儀的各個方面和環節。

1.注重食品安全、衞生

食品安全、衞生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禮儀要求。所有食品、菜餚、飲粥、麪點、小吃、飲料等,都必須符合安全、衞生的要求,營養搭配合理。重要接待任務應有公安、衞生防疫等部門參加,對工作人員要進行安全保密教育並提出服務要求,對食品進行檢驗檢疫。同時注重菜餚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以味為本。

2.尊重客人的食好、食法和飲食禁忌

“禮者,敬人也。”待人的敬意,應當怎樣表現,不應當怎樣表現,關鍵是要以客人為中心。在餐飲接待中,尤其要注意尊重客人的食好、食法和飲食禁忌。

3.突出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風味、飲食民俗,對於增加客人之於餐飲接待的新穎、快樂體驗,使客人留下美好、難忘的印象,以及節約餐飲成本,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突出地方特色,必須恰到好處。切忌想當然、自我中心,因為,有時你認為最有地方特色、最好吃的菜餚,客人未必喜歡吃。在菜餚的配比上,要注意特色菜餚、中性菜餚的合理比例。

4、整潔的就餐環境

就餐環境尤其是宴請環境,應寬敞整潔、空氣流通、莊重大方、佈局合理。中餐宴會通常用圓桌設席,西餐宴會則多用長方桌。需在宴會廳內懸掛歡迎橫幅時,一般掛在主桌(主位)後方的牆上。可以少量點綴鮮花、刻花等。現在人們愈來愈注重宴會主題設計。通過就餐環境和廳台的藝術設計和美化,突出宴會主題,營造強烈的視覺印象餐飲接待禮儀餐飲接待禮儀。如安排有樂隊演奏席間樂,不要離得太近,樂聲宜輕。宴會休息廳通常放小茶几或小圓桌,與酒會佈置類同,如人數少,也可按客廳佈置。

5.敬酒不勸(逼)酒

“無酒不成宴”。敬酒,既要體現主人的熱情好客,又要堅決反對在公務接待中強行勸酒和逼酒。在接待用餐使用酒水時,原則上應使用當地生產的酒水。

6.分餐與合餐的選擇

工作餐和宴會,是接待用餐的兩大類型。工作餐以吃飽吃好為準,一般不備酒水。宴會是一種禮遇形式。宴會除了中式宴會,還有20世紀初由歐美國家傳入的冷餐酒會、雞尾酒會等西餐宴會形式。冷餐酒會,又稱冷餐會、自助餐等。

傳統用餐形式是合餐制,大家圍成一桌,採用合餐應實行分菜。中式自助餐,既有西式自助餐自在隨意、不受拘束、適宜廣泛交際等特點,在菜點設置上則多選用中式菜點,因此深得人們的喜愛。

7.注意接待服務禮儀

工作人員既要表現出熱情、真誠,又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做到熱情周到、文明規範。

領導吃飯接待席位、桌次安排和場地佈置

1.席位的安排

正式宴會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禮賓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據。客人席位的禮遇高低,根據我國的習慣,由相距主人席位遠近而定,以右為上。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對面而坐,分別以兩位主人為中心。第一主賓坐在第一主人的右側,第二主賓(或主賓夫人)坐在第二主人的右側。其他來賓的席位,可依其身份高低,按離主人席位的遠近和方位安排。譯員的席位通常安排在主賓的右側。我方主要全陪的席位一般安排在第二主賓的左側。在安排席位的時候,要注意我方與外方儘量間隔而坐,以避免“一邊倒”的情況出現。

遇特殊情況,可靈活處理。如遇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對他的尊重,可以把主賓安排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則坐在主賓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

在排席位之前,要把經落實出席的主、客雙方出席名單分別按禮賓次序開列出來。排席位時除了按禮賓順序外,應適當照顧各種實際情況。

2.桌次的安排

如果出席宴會的人數較多,則需分席設坐。桌次的禮遇高低,則以離主桌遠近和方位而定,遵循 “突出主台、高近低遠,右高左低”的原則。台型佈置要根據餐廳形狀、實用面積、主辦人要求以及用餐桌數進行。

多桌宴會各餐桌之間的距離應不少於1.5M,主賓桌四周和主通道的距離應不少於2M,餐桌距四周牆壁應不少於1.2M。重大宴會的主通道要適當地寬敞一些,同時鋪上紅地毯,突出主通道。主桌可設於宴會廳正中位置或者顯著的位置,如果難以用方位設置的辦法來突出主台,也可利用主台與其他餐枱的枱布色彩不同、餐具的不同、餐巾折花的不同以及台花的不同來突出主台。

兩桌以上的宴會,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與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以面對主桌的位置為主位。

在席位席次確定後,要書寫或印製席位卡。當宴請超過兩桌時,還要書寫或印製桌次牌。為避免敏感的“次序高低”問題,在桌次安排上通常不使用數字,而是通過花卉名稱不同加以區別。

領導餐飲接待要求

1.做好餐前準備和現場工作。接待人員應掌握用餐(宴請)對象、規格,就餐的時間、地點、方式,菜單,以及來賓席次桌次安排等。

接待工作人員在宴會開始前1小時到現場檢查準備工作,檢查的主要內容是席位安排和現場佈置。

對席位卡、菜單的擺放進行核對確認,席位卡置於酒杯或平擺於餐具上方,勿置於餐盤內,菜單一般放在餐具右側。

對住宿的客人,接待人員應到所下榻的房間請至餐廳。

迎接參加宴請的領導,安排領導會見,向領導介紹客人。

安排好其他陪同人員、祕書、司機、工作人員就餐。

宴會開始後(主人陪同主賓進入宴會廳,全體客人就座,宴會即開始)接待人員應主動退出宴會廳,並和工作人員一起用工作餐,不要隨便到主桌敬酒餐飲接待禮儀默認。

注意應嚴格按擬定宴會菜單上菜、上酒水等,特殊情況按主陪領導意圖辦理。準確把握上菜節奏,不宜過快或過慢。

在宴會結束前(吃完水果,主人與主賓起立,宴會即告結束),接待人員應在宴會門口做好送行準備。

餐桌禮儀 篇15

一、入座

進入西餐廳後,由服務生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男士或服務生可幫女士拉開椅子協助入座,一般由椅子左側入座。座位的安排於離出口最遠的位置為上位。

二、餐具的擺設

(1).擺在中央的稱為擺飾盤或稱展示盤Show Plate,餐巾置於裝飾盤的上面或左側。

(2).盤子右邊旁擺刀、湯匙,左邊擺叉子。可依用餐順序、前菜、湯、料理、魚料理、肉料理、視你所需而由外側至內使用。

(3).玻璃杯擺右上角,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而細長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視情況也會擺上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4).麪包盤和奶油刀置於左手邊,裝飾盤對面則放咖啡或吃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

餐巾布的位置

餐巾布通常是摺疊好放在位子中間的裝飾盤上,這是正式的晚宴上常見的餐巾擺法。除此之外,餐巾布也會放在盤子的邊上。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餐巾布不是放在盤子中間的位置,它就會在你的左邊,而右邊的餐巾布是屬於坐在你右邊的客人的,注意不要拿錯其他的餐巾布。另外,有時候餐巾布是放在杯子中的,此時你的餐巾布就是在右邊的杯子中。

餐巾布的使用方法

入座後,不要急於打開你的餐巾布,因為第一個打開餐巾布的人應該是女主人,她的這個動作宣佈晚宴正式開始。

很多人認為吃西餐時應該把餐巾布掛在胸前以防止食物弄髒衣服,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優雅。餐巾布掛在胸前或圍在脖子上只適用於小孩或用餐不方便的人。一般人用餐時應將餐巾布平鋪在雙腿上,較大的餐巾布可以對摺後鋪在腿上。

餐巾布也叫口布,是用來擦嘴的,所以不要用它來擦臉或擦餐具。如果需要擦汗,你可以用紙巾。有些人習慣在用餐前先擦一下餐具,事實上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所以一定要避免。有些女士會用餐巾布擦掉餐具上留下的口紅痕跡,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雖然口紅留在餐具上很不雅觀,但需要擦去口紅印時,應該選用紙巾。

在用餐過程中,飲用酒水之前,你需要先用餐巾布擦拭嘴邊的油跡。除了必要時用來擦嘴之外,在餐桌上用餐的整個過程中你的餐巾布必須一直保持平鋪在你的雙腿上。

用餐期間需要中途離席時,你應該把餐巾布放在你的椅子上。這表示用餐未完畢,你還會再回來繼續用餐。

用餐完畢後,把你的餐巾布從中間拿起,放在桌子上,具體位置是你盤子左邊的地方。只需要隨意放好就可以了,不必特意摺疊好,但也要注意不要把餐巾布弄得皺巴巴的。

正如打開餐巾布一樣,把餐巾布放回桌上的動作也是由女主人先做的,這表示晚宴結束。

刀叉的使用方法

(1).西餐進餐時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

(2).用餐中,有事而離席時,宜把刀叉擺成八字型掛放在餐盤上。用餐結束後,則是平行的斜放在盤上一側。

喝湯的禮儀

(1).西餐的湯分為清湯及濃湯,較正式的餐廳再供應清湯時使用橢圓形湯匙及湯杯,供應濃湯時使用圓形湯匙及寬口湯盤。

(2).拿湯匙的姿勢是由內經外側舀食。

(3).西餐喝湯時,不能發出聲音。用湯時,不可用嘴將湯吹涼。可輕輕搖動湯使其稍涼。

(4).食用完畢後把湯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盤上,或是放在盤中。將湯匙的柄放在右邊,而湯匙凹陷的部份向上;湯杯與湯盤都是如此。

標籤: 餐桌 禮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liyi/j7wj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