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禮儀知識 >

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原因

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原因

優秀的管理團隊應當有核心外,還告訴我們身為領導更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修養,道德修養有一定的重要性。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希望對你有幫助。

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原因
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舉例説明道德修養重要的原因

翻開歷史的畫卷,道德品行修養,古往今來都被人們看作是立身之本、治國之要。在中國,先秦時期就十分重視道德修養,他們把個人的道德修養,同齊家、治國、平天下結合起來,認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一切都要從修養個人的道德品行做起,只有修身才能齊家,然後才能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宋明時期的理學家們也提出要 “居敬窮理”和“省察克治”。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顏元等人則強調“習行”,主張在習行中遷善改過,提高人的道德品質。在中國革命過程中,許多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十分重視道德品質的修養。劉少奇曾作《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長篇講話;周恩來曾手訂《我的修養要則》作為自己政治、思想、道德修養的座右銘。在本世紀之初,我國頒佈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強調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實行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在西方,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強調“教養是有教養人的第一個太陽”。亞里士多德更是把教育和修養看作是人們能否具有美德的重要條件。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修養對於純潔人們的道德意識、培養道德品質、形成道德行為,進而達到理想的道德境界,具有重要意義。它指出,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鬥爭中,人們的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得到改造。

道德修養缺失的後果

縱觀改革開放30多年來,雖然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城鄉面貌都有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在社會道德建設方面,還存在着不少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諸如 “毒膠囊”“虐童”“人體試驗” “白酒塑化劑”、 “速成雞”…… 等道德失範、誠信缺失、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之類事件屢屢發生。這些問題不斷衝擊着社會的道德底線,挑戰着社會的公序良俗,拷問着人們的道德良知。

深入闡述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於發展大局而言,很大程度上,全體社會成員的道德品行修養素質,關乎一個社會是否文明進步,關乎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於公民個體而言,道德品行修養就是一個人的第二身份證,相對外表而言,個人的道德品行修養才是他真正的形象。這正如五千多年前,“四書”之首《大學》所倡導的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也正如意大利詩人彼德拉克所強調的“不朽之名譽,獨存於德”。的確,相對於任何其他東西來説,個人的道德品行才是第一位的。財富雖然可以讓人的物質需求得到豐富、得到滿足,但唯有道德品行才是真正充實自身的精神食糧,個人的道德品行修養才是至高無上的。

 如何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那麼,個人如何提高自身道德品行修養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加強自修。生活就是一門自修課。只有不斷的自我修煉,個人的道德品行素質才能不斷的提高。美國的富蘭克林就是一個加強自我修煉的很好例子。他在青年時代就對自己提出了13個條目的道德修煉計劃:節制、沉默、程序、決定、 儉樸、 勤勞、誠懇、正直、中庸、清潔、寧靜、貞潔 、謙遜,並且製成冊子,堅持天天努力,不懈修煉,嚴於律己,最終成了十九世紀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學家。

二是要不斷自省。多多自我反省。只有不斷的自我反省,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才會取得進步。曾子啟示我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通過自我意識不斷省察自己言行,達到揚長避短。

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説:“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三是要強化自律。堅持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隨時隨地,自覺養成一種修煉道德品行的習慣。偉大的無產階級導師列寧就是我們注重自身道德品行修養的榜樣。還記得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髮室理髮。當時,這個理髮室只有兩個理髮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着排隊,等候理髮。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着對大家説:“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髮。”他説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1、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誇美紐斯

2、道德教育成功的“祕訣”在於,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

3、道德和才藝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鉅富的財產蕩毀,而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亞

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5、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温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薩迪

6、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貝多芬

7、啊,有修養的人多快樂!甚至別人覺得是犧牲和痛苦的事他也會感到滿意、快樂;他的心隨時都在歡躍,他有説不盡的歡樂!——車爾尼雪夫斯基

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9、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1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11、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12、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13、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飾。——都德

14、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康熙

15、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

16、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黃石公

17、感情有着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凱洛夫

18、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9、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20、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温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須順應天意,要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準則,順應天理,方能國泰民安。

表現在十個方面即“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裏,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説,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繫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

“信”:誠信、信任。《説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準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併發揚光大。

“忠”:忠誠、忠良、忠恕。“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張的一種優良品德。一提“忠”,人們往往想到“愚忠”,其實這是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只是對“君”,對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忠”的問題。孔子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實,孔子很反對愚忠,對路對心才能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忠”講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謂忠,就是內心求善,外求盡職盡責。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華民族崇尚祖輩傳承理念。主要是對父母、長輩之“孝”,強調長幼有序。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説“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人們往往把“孝敬父母”與“包銷祖國”起來,認為“忠孝不能兩全”,甚至貶低“孝敬父母”。這是誤區。其實“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二者都光榮。二者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忠孝可以兩全。個別人受條件限制不能統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們要把二者儘量同意起來,既盡到“報效祖國”之“忠”,又盡到“孝敬父母”之“孝”。這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

“節”:節氣、名節、操守、節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説:“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在《騰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講氣節、重操守、重名節、軟利慾,歷經千百年的錘鍊和發展。熔鑄成為不圖名利、為政清廉、公正無私的高尚品質,克己為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支柱和一個人湧葆錚錚鐵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堅強、剛毅。中華傳統文化對“勇”賦予了豐富內涵:“持節不恐謂之勇”,“持義不掩曰勇”,“投身為義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懸命為仁曰勇”,“棄命為仁曰勇”,“勝敵壯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幹、敢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承擔責任,敢於説真話,敢於堅持原則,敢於實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斷、徇義不懼、剛健不屈。中國傳統文化藴涵的這種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剛健精神,是中華民飽經磨難、歷久彌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奮的不竭動力。

“和”“和睦、和氣、中和、和平、和諧。求同存異。中華傳統文化把“和”作為最高價值,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禮用之,和為貴。”(《論語*學而》)提出為政應“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和”以治國。周幽王大夫史伯針對當時周政權危機,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濟”的理論。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離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間詁》卷三)“和”被認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標。傳統文化還把“中”與“和”並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中和”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強調“和諧”、“允執其中”、“時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順和鄰里、和諧社會、協和萬邦、天人合一、和氣生財、和平天下、和衷共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

“十德”可分為兩組:原“五常”——“仁、義禮、智、信”為一組;新“五德”——“忠、孝、節、勇、和”為一組。10個字內涵外延,相對區別,難免有交叉,主要取其本意、主意。“十德”既有內向的,就自身內心修養而言的;又有外向的,從與他人關係、社會關係、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組各字之間,均有次序,相互對應,仁忠、義孝、禮節、智勇、信和,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基本內涵概括更加完整、豐滿、全面。孟子認為,“四德”不是平行的,“仁”是之首,是“四德”之根本,“信”貫穿;新“五德”,“忠”為首,是根本,“和”貫穿。“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核心思想。“和”也是貫穿“十德”整體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標。

“十德”具有綜合性、全面性、現實性。“十德”是全方位的,“十德”中有道德,有價值,有人格,有文化,有制度,有法治,有經濟,有政治,有實踐,有家庭,有國家。

“十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內涵,是要義,是精華,是人生的基本準則,是社會倫理規範。“十德”充分表明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博大精深,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深厚底藴,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

“十德”是個很高、很全、很美、很理想的目標,是崇高的境界。每個人,甚至每一代人,不可能徹底做到,不可能完全達到,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嚮往之、為之奮鬥之,不懈努力,不斷地接近,直到永遠!

“十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至德要道。中華民族堅持“十德”、弘揚“十德”、追求“十德”、實踐“十德”,那麼,我們的社會一定是非常和諧的,我們的國家一定是非常發達的,我們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強盛的,我們的人民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標籤: 道德修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liyi/gqv8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