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禮儀知識 >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精選16篇)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精選16篇)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

引言: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精選16篇)

在精神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對外交流也愈來愈密切。不管是在商業洽談,或是朋友的聚會中,我們都意識到,瞭解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異,對我們日常交流有着至關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禮儀則是一個門檻,它是我們交流與合作的前提和試金石。

從餐具擺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異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差異。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還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如中餐進餐時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國筷子的擺放應該放在飯碗的右側,並且一定要兩端對齊的整齊地擺放。如果是就餐期間使用筷子夾完菜之後,但是並沒有連續進食,筷子則應整齊地豎向飯碗的正中間。在餐具擺放中,各個西方國家擺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規則是:“墊盤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內”。[1]具體的規則有:“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拾撿。

從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異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座次安排。中國人請客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因為在中國,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中座為尊,面門為上,觀景為佳。”[3]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

從中西方上菜順序方面差異看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就餐程序不同。中餐的出菜順序:首先是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盤組成的大拼盤。主菜緊接在開胃菜之後,又稱為大件、大菜,“主菜的道數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數,因為,中國人認為偶數是吉數。”[4]點心指主菜結束後所供應的甜點,如餡餅、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後則是水果。“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5]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頭盤,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湯,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副菜,魚類菜餚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主菜,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如布丁、煎餅、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咖啡、茶,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

從就餐氛圍上看中西文化差異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是中西餐桌禮儀最根本差異。中國人以食為人生之至樂,排場之大,氣氛之熱鬧常常令人歎為觀止[6]。中國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盡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餚。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自內心的歡快。這種“鬧”能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中國人家庭温馨、鄰里和睦、國人團結的“一團和氣”。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的去靜靜的切割自家的盤中餐。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咀嚼食物不要説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要等嚥下食物後再回答。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

結語:

探究中西餐桌禮儀文化差異,有助於我們加深對中西方餐桌文化禮儀差異的瞭解,避免不必要的信息誤解,同時這必將在我們日常交流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將更好地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民以食為天”,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度,飲食是人生活第一要素,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映射,能在不同餐桌禮儀文化中游刃有餘,是做好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也必將是現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催化劑。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2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席位安排禮儀

(1)中餐餐桌禮儀。在中餐宴請活動中,往往採用圓桌。不單是在不同位置擺放的圓桌有尊卑的區別,每張圓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通常是兩桌橫排或兩桌豎排的形式。當兩桌橫排時,面對正門右邊的桌子是主桌;當兩桌豎排時,離正門最遠的那張桌子是主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數桌所組成的宴請除了注意#門面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還應兼顧其他各桌離主桌的遠近。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

每張餐桌上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點:%主人大都應面對正門而坐,並在主桌就坐。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主人的右側和左側。

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各桌次的尊卑,應以與這桌主人的距離遠近來定,離主人近的位置比較尊貴。(與本桌主人的距離相同的位次,則以本桌主人面向為準,主人座位右邊的位置比較尊貴。)如果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尊重,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置上。對於少於5人的便餐,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右高左低;中坐為尊;面門為上;靈活安排。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西餐餐桌禮儀西餐中,一般均使用長桌。在正式宴會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離主桌的位置遠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貴,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貴。在正式宴會上,英國式座位的順序是: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兩頭,客人男女錯開坐在桌子兩側,男主賓和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邊。如果客人中沒有主賓,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齡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邊。在非正式宴會上,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如果是男女二人進餐,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還要注意不可讓她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若只有一個靠牆的位置,應請女士就坐,男士坐在她的對面;如果是兩對夫妻就餐,夫人們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先生們則坐在各自夫人的對面;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如果兩位同性進餐,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此外,男士應當主動為女士移動椅子讓女生先坐。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餐具的使用禮儀

1、中餐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的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放在飯碗的正中。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和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豎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撓癢或用來夾取食物以外的東西。

(2)勺子。勺子主要是用來喝湯的,有時也可以用來取形狀比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免得溢出來弄髒餐桌或自己的衣服。用勺子取食物後,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裏,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裏等涼了再吃,千萬不要用嘴去吹,也不要把勺子塞進嘴裏,或反覆吮吸。

(3)盤子。盤子主要用來盛食物的,根據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狀不同而大小形狀各異。稍微小一點的盤子為食碟,一般放在碗的左邊,是用來暫放從公用菜盤裏取來享用的菜餚。用食碟時,一次不要取過多的菜餚,不要把多種菜餚放在一起,以防它們相互串味。不吃的殘渣、骨、刺應放在食盤的前端,放的時候不能直接從嘴裏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加放到碟子旁邊。

(4)水杯。水杯主要用來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一般放在碟子的左上方。不要用它來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喝進嘴裏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在用餐前,比較講究的餐廳或主人,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塊濕毛巾,它只是用來擦手的,擦手後,由服務員或主人拿走。有時候,在正式宴會結束前,會上一塊濕毛巾,它是用來擦嘴的,不能擦臉、抹汗。

(6)牙籤。剔牙時,應用另一隻手掩住口部,剔出來的東西,不要當眾欣賞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隨手亂彈,隨口亂吐。剔牙後,不要長時間的叼着牙籤。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3

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是很多的。不少人在吃西餐時,都會擔心失禮。其實,所謂餐桌禮儀是為了讓餐膳可以不受阻礙和破壞,而得以順利流暢地進行的實用守則。謹記整齊、清潔和保持安靜三項原則便可無往而不利。

一、宴會禮儀

(1)在當你應邀赴宴時,你對同桌進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要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因此進餐時,應該儘可能地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隻小麪包;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把它取也,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雙疊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開。千萬別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亂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或髒物。千萬別用它來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從湯開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湯匙,它就在你的右邊的盤子旁邊。不要錯用放在桌子中間的那把匙子,因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醬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後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6)如果有魚這道菜的話,它多半在湯以後送上,桌上可能有魚的一把專用叉子,它也可能與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總之,魚叉放在肉叉的外側離盤較遠的一側。

(7)通常在魚上桌之前,魚骨早就剔淨了,如果你吃的那塊魚還有刺的話,你可以左手拿着麪包卷,或一塊麪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撥開。

(8)如果嘴裏有了一根刺,就應悄悄地,儘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將它取出,放在盤子邊沿上,別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二、法國餐桌禮儀七忌

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鐘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在點菜時自己應選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沒有頭緒的話,可請侍應為你推薦餐廳的招牌菜,但要給明確的表示,如想吃海鮮、不吃紅肉等,切記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説是但(隨便也罷)的人只會為同台客人添加麻煩。用餐要注意的細節甚多,但其實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禮儀,只要保持冷靜,不做大動作,不出聲響或阻礙別人用餐的話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則是由外至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類時(如牛扒)應從角落開始切,吃完一塊再切下一塊。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將它移到碟邊。

3、如嘴裏有東西要吐出來,應將叉子遞到嘴邊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邊沿。整個過程要儘量不要引別人注意,之後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類或飯一類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將豆類或飯輕撥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調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對方遞給你,千萬不要站起來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後,如將刀叉四邊放,又或者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正確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4

一、從餐具使用上看,中餐使用筷子,西餐使用刀、叉,這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的差異。在使用餐具時中西方均有不同的規範。吃中餐時,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吃西餐時,如手裏拿着刀叉切勿指手畫腳。説話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子上才合乎禮儀。忌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撿拾。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帶湯汁的餐品,要一小塊的逐一切食。

二、從座次安排上看,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座次安排。中國人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時,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三、從就餐氛圍上看,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是中西餐桌禮儀最根本的差異。中國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盡情地享受美味佳餚。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自內心的歡快。這種“鬧”能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中國人家庭温馨、鄰里和睦、國人團結的“一團和氣”。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靜靜地切割自家的盤中餐。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説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要等嚥下食物後再回答。

四、從餐桌話語上看,中國人請客吃飯時,擺在桌上的菜花樣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而主人卻往往要説“今天沒有什麼好菜招待大家”、“多多包涵”之類的話。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分量以吃完或稍有剩餘為最佳。如果在家裏,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認為大家喜歡她做的菜。面對豐盛的宴席,主人會説“已經傾其所有來招待大家”的話。

世界上各種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無優劣之分。避免用自己的文化、道德、價值觀作為標準去衡量、評判,而應採用一種客觀的、寬容的態度對待異國文化;同時,又要避免盲目地追隨、模仿異國文化,而應堅持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5

人們的餐桌禮儀的變化,是經過很長時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地域形成的,在人們完整生活秩序中,餐桌禮儀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十分注重。

餐桌禮儀包含着飲食文化、餐具、進餐方式、離席禮儀等一系列,反映了出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樣式和文化取向。現代社會禮儀無處不在, 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經驗,在餐桌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瞭解每個地方不同的餐桌禮儀文化有助於防止失禮於人。可以簡單的從以下幾個禮儀方面瞭解中西方餐桌文化:

一、 餐桌氣氛上的差異

在中國,中國人平日好靜, 一坐上餐桌,喜歡客氣敬酒,然後便滔滔不絕聊天, 相互讓菜, 盡情享受美食。這樣才能突出主人的熱情好客,餐桌上的熱鬧才能反映出賓客的內心的快樂。而在西方,就餐的時候不能大聲喧譁,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一般都是最後餐點或者咖啡上了以後小聲耳語交流。總的來説是西方餐桌上靜, 中方餐桌上動,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二、 餐具上的不同。

在中國,餐具較簡單一般只有杯子、盤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幾種,而西方分有刀叉匙杯盤等,刀叉又會細分成很多種。茶杯,咖啡杯為瓷器並配有小碟,水杯、酒杯多為玻璃製品。由於中國人喜歡全體共享菜餚,餐桌大多數是圓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長形餐桌。

三、 進餐禮儀的不同

在中國,賓客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吃的菜品會很豐富,而且要符合賓客要求。賓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萊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裏。酒菜有剩餘最佳,不然會認為主人有怠慢賓客的地方。在西方,主人或者侍者會準備好餐具,每一道菜會配有不同的餐具,賓客由外向內使用,如果是在家宴請,一定要吃完,表示對主人的尊敬也是對主人的讚美。

四、離席方式的不同

在中國,中途暫時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擱在碟子或者調羹上。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碗上,那是表示客人已經酒醉飯飽不再進膳了。結束時,會先等主人起身離席後,賓客才會起身離席,並由主人送至門口,表示對賓客的尊重,賓客同時向主人致謝 。在西方,略事休息時,會將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意味着要略作休息;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説話邊揮舞刀叉也是失禮舉動。宴會結束時,會很紳士的為隔壁長者或者女士拉動座椅服務,並向主人致謝。

看過中西方餐桌禮儀的不同之處,覺得中國禮儀更講究人和人的秩序,這種禮儀是以中國倫理規則為基礎的,形式化地去表現和演繹,突出地宣揚一種“人際”的理念;西方的餐桌禮儀更突出的表現於“人和工具”的和諧應用,相互融合,從這點看來中國人比西方人更懂人情,而西方人也許更理性。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6

1、席位安排禮儀

(1)中餐餐桌禮儀。

中國餐桌座位的設置十分講究。《禮記》 中講“天地位焉”,意為天地萬物各有其位, 不容紊亂。在我國, 宴會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為上,以面向北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傳統觀念。傳統做法除以南北為尊卑外,在民間吃飯,首座可以是主人就坐, 但當有前輩、領導、師長等或年齡比主人高或認為是重要的客人時,首座必須請最長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坐, 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然後是左為上,右次之,再後的排列順序是左右,以次類推,逐個排列下去,最後一個是背對門的座位,也可以是主人或者買單的人坐,這樣買單時進出就不會影響其他的客人。主人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切不可讓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如果是圓桌子,則對着大門的是主座現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第一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第二主賓坐在主人的左邊或者第一主賓的右邊。男性往往與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請客,女主人往往在廚房和餐廳之間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2)西餐餐桌禮儀。

西餐宴會中,一般使用馬蹄形或長形餐桌,其中女性一直佔據了重要的位置。晚宴的程序一般是這樣的:女主人宣佈晚宴準備就緒,之後男主人引賓客依次就座,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以右為尊,左為次。入座方式為從左側入座,男士應拖拉餐椅,協助女士入座,以顯示女士優先的紳士風度;若家庭宴請,男女主人都應始終陪同。就餐者入座後,姿勢要端正、自然,後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邊沿。在正式宴會中,英美和法國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為:左右兩端為男女主人,男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邊,女主賓坐在男主人的右邊。男女主人的左邊是次賓,陪客一般坐在中間位置。而法式長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間,對坐。女主人右邊為男主賓,男主人右邊為女主賓,男女主人的左邊為男女次賓,陪客儘量坐旁邊。正式宴會中,坐席座次的高低依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左高右低。男女交叉安排,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

2、餐具的使用禮儀

(1)中餐餐具的使用和擺放。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通常放在菜盤的左上方,酒杯放在菜盤右上方。筷子是吃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使用筷子也是有講究的,中餐進餐時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也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筷子使用過程中,運用的是以中指的關節作為支點的槓桿原理,通過食指控制筷子的運行,在協同中完成整個的吃飯過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過程中,筷子作為一種文化一直保留了下來,成為中國文明的一種象徵。

(2)西餐餐具的使用和擺放。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子、 叉子、 碗 、盤子、 碟子等。都有各自的用途。用餐前先把餐巾打開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結束後把餐巾大略摺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在西餐桌上通常擺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則上是從外向內取用,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刀用來切割食物,叉同於送食物入口。據遊修齡教授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的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後來走向定居生活後,歐洲人以畜牧業為主,麪包之類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仍然用刀切割肉食。而且西方人用刀叉也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在使用刀叉時也有一些禁忌。如:手裏拿着刀叉時不能指手畫腳;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忌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拾撿等等。

3、就餐氛圍和餐桌話語的差異

(1)中餐的用餐氛圍

中國餐飲一般採用圓桌共餐的形式,這種就餐方式往往能夠製造和諧融洽的氣氛。古往今來,中國人也非常習慣在飯桌上表達感情。孟子曾經説過,“食色,性也。”可見中國人常以食為人生之樂, 講究排場,並追求熱烈的氣氛。當然這種大聲喧譁的就餐方式已經日益為現代就餐禮儀所摒棄。在用餐過程中中國人喜歡在酒席上勸客人進食,生怕客人吃不飽、吃不好,不斷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盤子裏夾菜,還不停地説:“多吃點, 多吃點”, 這樣才能表明主人的熱情和誠意。在宴請結束時,主人往往會説:“今天沒什麼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請多包涵,等等。”不難得出,中國人遵循 “貶己尊人” 的原則。可見,從餐桌禮儀可以看出中國延承至今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特色。

(2)西餐的用餐氛圍

西方人用餐習慣是在長條桌上進行,實行分餐制,每人各自點菜,各持一份。餐食在廚房被分裝到每一隻餐盤中,由服務員從廚房端出,再快速禮貌地送給每位客人。用餐時他們一般是輕聲細語,低聲交談。他們舉杯喝酒時,也要説祝酒詞,但一般是利用上菜間隙致祝酒辭,祝酒時力求做到話語簡短、幽默詼諧。所以在西餐廳, 很難看到大聲喧鬧。用餐時,不替他人取菜, 不吸煙, 不勸酒。西方盛宴一般只有四到五個菜,以恰好吃完或者稍有剩餘為最佳。如果在家裏,最好吃完所有的菜,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認為這樣是大家喜歡她做的菜,對她烹飪手藝的一種認可。面對豐盛的宴席,主人會説已經傾其所有來招待大家。

4、餐桌上離席的禮儀

西方人用餐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開手機,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機鈴聲都會很小聲,有電話來你要先跟大家説“對不起”然後起身離席出去聽電話。用餐結束時,人們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隨意疊好,再放回餐桌的左側,然後起身離座。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客人才能離開,告別時還要向主人致謝,更為正式的,回家後還可再以電話或致謝卡致謝。吃中餐時,接聽電話雖然也是不禮貌的表現,但是中國人對此細節並不太在意,手機響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結束後會等主人來宣佈結束,感謝賓客們前來用餐。在主人和主賓離開座位後,其它客人才慢慢離開。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7

餐桌禮儀對你我都非常重要,它在中國人的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西餐在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瞭解了兩者的不同防止失禮於人,讓你舉手投足優雅於餐桌之間,絕對是現在人士必須學習的。

通常説到這個話題時人們經常會聯想到西餐的禮儀,忽略了東方餐飲禮儀的重要性,作為具有幾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中國的餐桌禮儀自然也很全面,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中餐禮儀慢慢被人淡化了。中餐的餐桌禮儀實際上是非常講究的,而作為中國人我們首先來簡單瞭解一下中餐禮儀。

東方餐飲禮儀的特點

1、首先,中餐很講究座位的排序。

如果是家宴首先是老人先入座,而且要坐首座,一般以正中為上座(即首座),至於什麼是首座和正中位置則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待客當然是客人坐首座,而且最好左右要有陪客之人,方便招呼客人就餐。入座後不能先動筷子,要等長者和客人先起筷,你才能起筷,別看這點似乎很簡單,其實不然。有些人也許是性格太急或是餓得飢腸轆轆,看到美食當前就將禮儀放到一邊,自顧自得大吃起來,讓人甚是尷尬。

2、其次是喝酒。

酒文化在中國太源遠流長了,或許酒能拉近彼此距離,國人在待客過節時都會頻頻舉杯。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千方百計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為不喝到一定量就是不實在。“以酒論英雄“,有時過分地勸酒,也是十分失禮的做法。

3、而敬酒更是一門學問。

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與不熟悉的人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避免出現尷尬局面。有求於某位客人在席上時,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要一定先給尊者、長者敬酒,這樣才能讓眾人舒服。

4、不要打嗝。

很重要的還有一點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比如喝湯、吃麪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些,不要發出“呼嚕”聲,會讓人生厭的。假如打了噴嚏、腸鳴、咳嗽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類的話以示歉意。這些都是中國人經常犯得錯誤,所以你務必要注意,別讓人以為你很沒有禮貌,這些細節會很影響你的人際關係。

5、各地的禮儀差異。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禮儀也不盡相同。如有些地方過年的魚是不能吃的,主要是取“年年有餘”的好意頭,而因為平時很少機會吃魚,過年做了之後只是擺一下台面,所以你要慎重起筷。有些地方女人和小孩是不能入ZX的;再有不準吃湯拌飯或胡亂挑菜等。

東西方的餐桌禮儀的差異

説了這麼多中餐禮儀,作為現代人知道西餐禮儀也是必不可少的大眾課,在這裏只能簡單的介紹一下,作為基本瞭解的西餐禮儀禮儀知識。

1、西餐的餐具在你就餐之前基本都被主人和侍應擺好了,你只要遵循由外向內用即可。儘量不要發出餐刀刮碟子的尷尬聲音;

2、西方人在就餐的時候很少説話,他們的聊天時間基本是飯後甜點的時候才會開始,許多人會邊吃甜品邊聊天,也有些邊喝酒邊聊,而且音量都很低。總之你只要在就餐的時候儘量少説話,你自然會變得很有教養。

3、中國人喝湯要求不要發出聲音即可,西方人亦然。在喝湯的時候發出任何聲響都是不禮貌的,你沒看到西餐廳總是很安靜嗎?所以要好好使用湯羹,記住舀湯的時候要由裏向外舀,不要像中國人是由外向裏舀。吃魚和吃骨頭都有特殊要求的,你要弄明白才好上手,否則會好難堪啊,總之記住一條不會用刀叉吃的東西,就暫且別先動手,靜觀形式,入鄉隨俗,大不了不吃這道菜嘛。

4、手機:在吃西餐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開手機,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機鈴聲都會很小聲,有電話你要給大家説“對不起”,然後起身出去聽電話。這一條吃中餐的時候也適用,在用餐的時候聽電話走到哪裏都是讓人唾棄的。

看過中西方就餐的簡單禮儀有什麼體會呢?是不是覺得中國禮儀更講究人和人的秩序,這種禮儀是以中國倫理規則為基礎的,形式化地去表現和演繹,突出地宣揚一種“人際”的理念;西方的餐桌禮儀更突出的表現於“人和工具”的和諧應用,相互融合,從這點看來中國人比西方人更懂人情,而西方人也許更理性吧。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8

1.座次安排:

中國的是:

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輩入座客人旁。入座的時侯要從椅子的左邊進入。主人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切不可讓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如果是圓桌子,則對着大門的是主座。 現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其座次借西方以右為上的法則,第一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第二主賓坐在主人的左邊或者第一主賓的右邊。 在西方的中,女主人宣佈晚宴準備就緒後,男主人引賓客依次就座,一般座位的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的原則,男主賓先就座,其位置在女主人的右邊,而女主賓則在男主賓的右邊,其他的夫婦則以對角方式入座。

2.上菜順序:

中餐的上菜順序一般是先上涼菜、飲料或酒,然後是熱菜、主食和湯,最後是水果和甜點。而西方的上菜程序通常是:冷菜、海鮮、主菜、甜點、咖啡和水果。冷菜也叫開胃小菜,作為第一道菜,一般和開胃酒並用。

3.餐具: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通常放在菜盤的左上方,酒杯放在菜盤右上方。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子、叉子、碗、盤子、碟子等。 4.餐巾:

中餐在正式用餐前,服務員會為每人遞上一·9·塊熱毛巾,它只能用來擦手,擦完手之後,應放回原來的盤子裏,由服務員拿走,在宴會結束前,會再上一塊濕毛巾用來擦嘴,千萬不能用來擦汗、抹臉。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裏,要麼放在盤子的旁邊。

5.停菜方法:

在中餐結束時,筷子應整齊地放在靠碗右邊的桌上,並應等客人們都放下筷子以後,主人示意離席後方可以離開,不能自己吃完了放下筷子就走,這樣做是很沒禮貌的表現。而在西餐結束的時候,要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併攏,平行地放在盤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盤子內以便於服務員收拾。

一聲“hello”或按時間來分,説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大多有兩類:

第一,談天氣.如英國人見面説:

“今天天氣不錯呵!”這是因為英國終年西風帶的影響,大西洋吹來的潮温氣流使得天氣無常,就連天氣預報也沒準,因此人們最關係天氣.第二,談近況.但只侷限於泛泛而談,不涉及隱私,可以説:

“最近好嗎?”初次見面總要説:

“認識你很高興”之類的客套話.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9

中餐禮儀

入席就坐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坐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就餐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用餐時須温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説話。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地塞,食物未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1.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嘔氣。萬一不禁,應説聲"對不起"。

1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着付賬,推拉爭付,甚為不雅。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賬。

西餐禮儀

餐巾擺放

餐巾不僅要擺在腿上,還應該注意將其對摺,並將摺痕靠近自己,中途暫時離席時應該將餐巾放在椅子或用刀叉壓着餐巾一角任其垂下,絕對不要將其掛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

刀叉

西餐的基本使用原則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湯匙,若有兩把以上,應有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刀柄上。讓吃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也可以換右手拿叉。

用餐

向自己的盤中取食物時,一定要用雙手。不要只用一隻叉子將食物叉到盤中了事,那是極不禮貌的。

湯很熱也絕不可以用嘴吹氣。舀第一匙的作用就是"探熱",一般不要舀太滿。湯匙要由內向外舀,湯剩下不多時可以將湯盤輕輕向外傾斜。

各國餐桌禮儀

Don’t arrive on time, never look at someone else’s dinner and always kiss your bread if it is dropped on the floor.

切勿準時赴宴;切勿緊盯他人食物;麪包落地,得趕緊撿起來親上一口……

These are just some of the table manners travellers will encounter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Mexico, the Middle East and Afghanistan, according to a new infographic.

是不是聽得你大吃一驚?出國在外,你就可能遇上各種奇奇怪怪的餐桌禮儀。

Not knowing how to slurp your ramen in Japan or how many flowers to bring your date in Russia can cause embarrassment or even offend locals – but this guide has compiled several warnings to help tourists avoid a faux pas when they sit down for dinner.

平時,你可不會在吃拉麪時咂吧下嘴,送花時也從沒在意過枝數。可放在日本和俄羅斯,這些"不經意"不僅會讓自己難堪不已,還可能招來他人的白眼。在此,我們為你盤點各國餐桌禮儀,以備不時之需。

Table Etiquette from around the World

各國餐桌禮儀大盤點

Britain

Always: Eat with your fork in your left hand and knife in your right.

Never: Speak with your mouth full.

英國

√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説話時嘴裏塞滿了食物。

Denmark

Always: Place your fork downwards on a plate if you want seconds.

Never: Take the last item on any given plate. You must continue to halve it until only crumbs are left.

丹麥

√若要添菜,可將餐叉朝下,置於盤上。

×取走盤中最後一份食物。若盤中留下一人份時,可考慮分而食之。

Japan

Always: Indulge in slurping. It is considered polite.

Never: Pour yourself a drink. It is tradition to pour drinks for one another.

日本

√吃飯大聲咂吧,在日本被視為禮貌之舉。

×自己倒飲料。食客為彼此倒飲料,才符合傳統習俗。

Thailand

Always: Consider meals as a social event where only the person perceived as the riches pays.

Never: Leave your chopsticks in the bowl. It symbolises death.

泰國

√飯局其實是個社交場合,最有錢的那個自然會買單。

×將筷子插在碗中,那很不吉利。

Mexico

Always: Wait for your host to say ‘Buen Provecho’ (Enjoy your meal) before eating.

Never: Arrive on time. Arrive 30 minutes late, if not later.

墨西哥

√等主人説完"用餐愉快"(Buen Provecho)後,再開始吃喝。

×準時赴宴。遲到30分鐘以上,並不為過。

Middle East

Always: Eat your meal in silence.

Never: Pass food with your left hand.

中東

√用餐時保持安靜。

×用左手遞食物。

Germany

Always: Cut as much food as possible with your fork to compliment the cook that the food is tender.

Never: Cut lettuce in a salad. Fold it with a fork.

德國

√取食時,能切多大切多大。在德國,這意在稱讚廚師技藝高超,做出的料理入口即化。

×吃沙拉時切生菜。食客不妨用餐叉叉起食用。

Mongolia

Always: Keep your palm facing up when holding cups.

Never: Spill milk or dairy products. It is considered bad luck.

蒙古

√持杯時,手掌朝上。

×將牛奶或乳製品灑在地上。蒙古人認為,這會帶來厄運。

Kenya

Always: Wash your hands before eating: a basin may be brought to the table for you.

Never: Eat before the eldest male. He must eat first before anyone else can start.

肯尼亞

√餐前洗手。餐桌上甚至備有洗手盆。

×搶在最老的男性長輩前用餐。要知道,家中最老的男性長輩享有優先用餐權。

Chile

Always: Let the woman sit down before the men.

Never: Speak with cutlery in your hands.

智利

√邀請女士先入座。

×手持刀叉,與他人交談。

America

Always: Wait for the host to sit down before you take your seat.

Never: Blow on your food.

美國

√待主人坐下,方才入座。

×吹涼食物。

Egypt

Always: Keep pouring tea until it spills over into the saucer.

Never: Look at someone else’s dinner.

埃及

√倒茶時,茶水需溢出至茶托。

×盯着別人的食物。

Spain

Always: Use silverware, as eating with our hands is very uncommon.

Never: Dip bread into your soup as it is considered very rude.

西班牙

√使用銀質餐具。在當地人看來,徒手用餐極不尋常。

×麪包蘸湯吃,這非常不禮貌。

France

Always: Tear the bread into pieces instead of biting into it.

Never: Spread the cheese that is on your bread.

法國

√將麪包掰成小塊,細嚼慢嚥。

×攤勻面包上的奶酪。

Russia

Always: Gifts or flowers must always be in odd numbers.

Never: Nothing should be mixed with vodka, not even ice.

俄羅斯

√送鮮花要送奇數枝。

×伏特加中加冰,或伏特加中混入其他酒類。

South Africa

Always: Take a small gift as a token of appreciation for being invited to dine at the home of the host.

Never: It is considered rude to leave your shoes on. Also, avoid making eye contact when eating.

南非

√受邀上門,攜帶細禮。

×穿鞋上飯桌,用餐時與他人眉來眼去。

Afghanistan

Always: Lift and kiss bread when dropped on the floor.

Never: Sit your guests closest to the door. They should be seated the forthest away.

阿富汗

√麪包不慎掉在地上,需立即撿起並親上一口。

×將來賓置於靠門位置。賓客與房門應該離得最遠。

South Korea

Always: Keep pace with all of the other diners. Do not eat too fast or too slow.

Never: Make any noise by hitting your spoon/chopsticks against the bowl.

韓國

√用餐進度和其他進餐者保持一致,既不太快,也不太慢。

×用湯匙或筷子敲碗。

Tanzania

Always: Pour beer into a glass rather than drink straight from the bottle.

Never: Show the soles of your shoes when you’re sitting on the floor to eat.

坦桑尼亞

√用玻璃杯盛酒喝,切勿開蓋暢飲。

×席地而坐用餐時,露出鞋底。

Ethiopia

Always: Clap your hands to get a waiter’s attention.

Never: Lick your fingers during a meal as it is extremely rude.

埃塞俄比亞

√若想呼叫服務生,請擊掌。

×用餐時舔手指,此舉粗魯至極。

Zambia

Always: Continue eating until you’re completely finished. It is offensive for a younger person to stop eating and then begin again.

Never: Ask what ingredients are in the food. This suggests you suspect your host of trying to poison you.

贊比亞

√用餐時不可間斷。年輕人若用起餐來時斷時續,會招致旁人的白眼。

×詢問食物原料。這會讓人產生誤解,以為你害怕被毒殺。

Cambodia

Always: Indulge in slurping and lip smacking to convey the enjoyment of the meal.

Never: Show your fillings or tonsils. Always keep your mouth covered.

柬埔寨

√用餐時,不時咂吧咂吧,舔舔嘴脣,以此表示你甚是滿意這頓飯菜。

×狼吞虎嚥。用餐時切記掩嘴。

Philippines

Always: Refill your neighbour’s drink if it is half empty.

Never: Arrive early. 15-30 minutes later than told.

菲律賓

√若手邊客人的杯子已半空,記得為他們斟滿。

×提前赴宴。遲到15至30分鐘為佳。

Inuit

Always: In some Inuit cultures of Canada, it’s an act of appreciation to fart after a meal.

Never: Keep your gloves on round the table. No matter how cold.

因紐特人

√在加拿大一些地區的因紐特人看來,飯後放屁,實為褒獎。

×用餐時還戴着手套。不管有多冷,上了飯桌,需除下手套。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0

一、中西方餐桌文化差異

有人説,中國文化思想內核是“羣體意識”,西方文化的思想內核則是“個體意識”。所以西方人即使請客吃飯,也是各點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吧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中國文化則認為個人的意志,必須服從羣個體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緣,則其方式禮儀,自認也就以和為貴了,因此中國人愛聚餐、喜共食、講和合。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想飲食觀。這種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卻大大阻礙瞭如飲食文化的發展。西餐講究營養、菜色的搭配,講究餐具與服務,但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較為單一。

而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名義食為天”的後半句是“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使不夠營養成為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協調唯獨,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

(二)飲食方式的不同

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節日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雖然從衞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名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三)餐桌上用語的差異

中國人熱情好客,請客吃飯時一般都要菜餚滿桌,但無論菜多麼豐盛,嘴上總要謙虛的説:“沒什麼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隨便吃點。”然而,當英美人聽到這樣的客套話,會覺得很反感:“沒什麼吃的,又何必請我?菜做得不好,又為什麼要拿來招待我?”按照中國的習俗,為了表示禮貌,習慣上會一再勸客人多吃點,而中國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餓,嘴上卻説:“我飽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沒那麼講究,簡簡單單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時,一般主人會説:“Help yourself, 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個人意志,講究事實就是,一再問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強塞食物給客人,是很不禮貌的。所以,當主人給你添菜或問你要什麼時,如果你想吃的話,可以直接了當的回答説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間,一定要讚美主人所準備的食物好吃,稱讚主人的手藝好,否則不管你吃得多飽,主人都不會高興。

二、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

(一) 座次安排

在中餐中,在按習慣,桌次的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牌。宴會可用圓桌方桌或長桌,一桌以上的宴會,桌子之間的距離要適中,各個座位之間的距離要相等。團體宴請中,宴桌排列一般以最前面的或居中的桌子為主桌。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條:

(1)主人在主桌面對正門之位就坐。

(2)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3)各桌位次的尊卑,以距離該桌主人的遠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為下。

(4)各桌距離該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講究以右為尊。

在西餐中,席位排列有五個規則:

(1)女士優先。

(2)距離定位。

(3)以右為尊。

(4)面門為上。

(5)交叉排列。

一般,在女主人宣佈晚宴準備就緒後,男主人便會引領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則走在最後面。座位安排原則一般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為原則,男主客優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邊,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邊,其它夫婦則以對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婦分坐顯示出了美式宴會的開放及活潑,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來增進彼此間的熟稔,同時也可使用餐話題多樣化,氣氛和樂。入坐原則是客人先入坐,長者先於年輕人入坐,已婚者先於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於熟識客人或家人入坐。

(二) 上菜順序

中餐上菜順序是:先上冷菜、飲料及酒,後上熱菜,然後上主食,最後上甜食和水果。宴會上桌數很多時,各桌的每一道菜應同時上。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賓後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麪包黃油→冷菜→湯鬥海鮮→主菜→甜點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湯,同時就着麪包吃。冷菜也叫開胃小菜,作為第一道菜,一般與開胃酒並用。湯分漬湯和奶油濃湯。主菜有魚、豬肉、牛肉、雞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後是咖啡或紅茶。至於水果,可上可不上。

(三) 餐具的擺放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調羹、碗、調盤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座子上或放在紙套內。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要備好牙籤和煙灰缸。

在西餐中,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盤子、玻璃杯等。世界上高級的西式宴會擺台是基本統一的。共同原則是:墊盤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內,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裏,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裏放某種事物時,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

(四) 停菜方法

在中國餐桌上,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並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後,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席。

在西方餐桌上,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併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儘量將柄放入餐盤內,這樣可以避免因碰觸而掉落,服務生也較容易收拾。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為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中途需是談話或休息時,應該將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盤子兩邊。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並列放在盤子裏,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了,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前菜或是甜點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沒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沒用過的刀子,就這樣放在桌上即可,服務生會自動將它收走。

總結:

所以,中西方餐桌文化差異歸根結底還是感性和理性之間的差異。文化促進飲食的形成,飲食反映出各國的文化。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着科學的發展和世界的交流而變得模糊。中西方餐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結合,使兩者更趨於完善、科學。在商務活動的宴會安排中,保持良好的商務餐桌禮儀能夠給對方留下更好的印象,能促進協議的達成。因此,對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瞭解在商務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1

不少人在吃西餐時,都會擔心“失禮”。其實,所謂餐桌禮儀是為了讓餐膳可以不受阻礙和破壞,而得以順利流暢地進行實用守則。謹記“整齊、清潔和保持安靜”三項原則便可無往而不利。

一、宴會禮儀

(1)在當你應邀赴宴時,你對同桌進餐人和餐桌上談話,大概要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因此進餐時,應該儘可能地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隻小麪包;如果是那樣話就把它取也,放在旁邊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雙疊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開。千萬別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亂揉。可以用餐巾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油漬或髒物。千萬別用它來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從湯開始。在你座前最大一把匙就是湯匙,它就在你右邊盤子旁邊。不要錯用放在桌子中間那把匙子,因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醬用。

(5)在女主人拿起她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後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此外,我對法國餐桌禮儀忌諱有些瞭解,如後:

二、法國餐桌禮儀七忌

答應對方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但若超過15分鐘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壞印象。在點菜時自己應選定想吃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沒有頭緒話,可請侍應為你推薦餐廳招牌菜,但要給明確表示,如想吃海鮮、不吃紅肉等,切記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説“是但(隨便也罷)”人只會為同台客人添加麻煩。用餐要注意細節甚多,但其實大部分也是日常禮儀,只要保持冷靜,不做大動作,不出聲響或阻礙別人用餐話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原則是由外至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2、如嘴裏有東西要吐出來,應將叉子遞到嘴邊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邊沿。整個過程要儘量不要引別人注意,之後自然地用餐便可。

3、遇到豆類或飯一類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將豆類或飯輕撥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調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對方遞給你,千萬不要站起來俯前去取。

4、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油漬便可。

5、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6、吃完每碟菜之後,如將刀叉四邊放,又或者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正確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2

一、宴會餐桌禮儀

(1)在當你應邀赴宴時,你對同桌吃飯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要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因此吃飯時,應該儘可能地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隻小麪包;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把它取也,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雙疊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開。千萬別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亂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或髒物。千萬別用它來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從湯開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湯匙,它就在你的右邊的碟子旁邊。不要錯用放在桌子中間的那把匙子,因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醬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後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此外,我對法國餐桌禮儀的忌諱有些瞭解,如後:

二、法國餐桌禮儀七忌

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鐘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在點菜時自己應選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沒有頭緒的話,可請侍應為你推薦餐廳的招牌菜,但要給明確的表示,如想吃海鮮、不吃紅肉等,切記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説“是但(隨便也罷)”的人只會為同台客人添加麻煩。用餐要注意的細節甚多,但其實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禮儀,只要保持冷靜,不做大動作,不出聲響或阻礙別人用餐的話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則是由外至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2、如嘴裏有東西要吐出來,應將叉子遞到嘴邊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邊沿。整個過程要儘量不要引別人注意,之後自然地用餐便可。

3、遇到豆類或飯一類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將豆類或飯輕撥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調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對方遞給你,千萬不要站起來俯前去取。

4、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

5、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6、吃完每碟菜之後,如將刀叉四邊放,又或者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正確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3

聚餐成功的關鍵不僅取決於飯菜質量的好壞,而且取決於聚餐的'氣氛,在聚餐中客人們可以互相交談,相互理解,因此就要安排合適的座次。不管是正式宴會還是家庭聚餐,安排恰當的座次都非常重要。合理安排座次要考慮性別、年齡、職業、客人的地位以及客人與主人的關係。由於文化及風俗習慣的不同,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座次也存在差異。

一、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產生的原因

餐桌的座次反映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體現出人們的社會地位及背景。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其影響因素有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科學和經濟發展狀況、政治體系以及地域風俗習慣。這些因素也是中西方座次差異的主要原因。

中國自古就非常注重禮儀。各種禮儀也反映出社會成員的地位。在中國封建社會,婦女地位較低,在一些大的家庭聚餐中婦女不允許在餐桌就坐。然而在西方法律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男女社會地位也是平等的,體現在座次上也亦如此。中國的社會以家庭為基礎,崇尚孝順感恩父母,因此在中國家庭中父母擁有絕對核心地位,因此年長者或家庭地位高的人居首席。與中國家庭不同,西方推崇獨立自主的家庭觀念。在這種家庭觀念的影響下,孩子和父母可以平等的討論問題、交換意見。在西方餐桌座次中,位居首席的不是年長者而是主要客人,即使有時主要客人為年輕人。西方的餐桌座次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宮廷禮儀。那時,座次反映了人們的階層和地位以及在宮廷從事的職務。

二、國際慣行的餐桌座次

儘管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存在餐桌座次差異,國際上也有慣行的餐桌座次禮儀。男士不能先於女士入座,要等女士和老人落座後方可入座。入座時男士應照顧女士和老人入座。離主人坐得越近的客人社會地位越高,客人的座次高於親友的座次,年長者高於年輕者,國際友人高於本國客人。

三、中西方不同場合餐桌座次的差異

年長者或主要客人不一定總是坐主位,在特定場合中,誰是核心誰位居主位。因此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座次安排。由於文化背景及風俗習慣的差異,在不同的場合中中西方的餐桌座次也存在差異。

(一)大型家庭聚會或正式宴會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

在正式宴會中,最好在邀請卡或座位席上清楚的標明姓名及座次,入席時由邀請方中的一人引領,這樣客人才能順利的找到位置落座,避免尷尬,同時也會為這次宴會留下美好的印象。

西方古典的餐桌座次要求極其嚴格。男女客人應該一男一女交叉而坐,夫婦包括主人夫婦不能坐在一起,兄弟姐妹、母子、父女也不能鄰座。已經相互認識的客人不能安排在一起。外國客人應該被安排在能用其語言溝通的客人旁邊。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使客人們更好的交流溝通,結識更多新的朋友。在西方餐桌座次中藝術家擁有較高的特權,許多邀請者會給他們安排比傳統的等級座次更高的席位。總之在安排座次時要考慮客人們之間更好的相互融合,要將那些對彼此很感興趣並且有共同話題的客人安排在一起,使宴會的氣氛更加愉悦。具體的西方傳統餐桌座次為:地位最高的男客人通常坐在女主人左邊,地位最高的女士坐在男主人的右邊,地位次之的男士居於女主人的右邊,而男主人的左邊坐地位次之的女士。以此按照客人的身份來安排座次,男女叉開而坐,女士的位置地位通常高於男士。

現在中國正式宴會的餐桌座次也有一些發展演變,一方面繼承了一些傳統禮節,另一方面也借鑑了國際的禮儀文化。中國餐桌座次主要遵從四個原則:居中為上、以右為上、面門為主、各桌同向。“居中為上”是指許多桌子擺放在一起時,位於中心的桌子居主位,主要客人應坐主位桌。“以右為上”意思是一張桌子上右邊的位置地位高於左邊。“面門為主”即面朝門的座位是主位,首要客人應坐於此位。“各桌同向”是指每張桌子的主位朝向相同。具體的餐桌座次為:首要客人居於主位面朝門,女主人坐其左邊,男主人坐其右邊。當邀請方有人地位高於首要客人,地位高者居首位,主人坐其左邊,首要客人坐其右邊。

(二)小型家庭聚會或非正式聚餐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

西方在小型家庭聚會或非正式聚餐中座次的要求不是十分嚴格。主要原則是便於客人相互更好的交流,認識新朋友。男士和女士通常花插坐。長方形桌子主人夫婦一般坐在朝門的桌子末端,年輕人位於桌子尾部。如果有新認識的情侶不願分開坐,可以向主人提出。小孩子最好在有老人的監護下另外安排一桌。

中國在小型家庭聚會或非正式聚餐中座次是,年長者居於面朝門首位,其他人以家庭為單位分別坐在年長者兩側,地位越高的人離首位越近,年輕者一般位於桌子末端背對門而坐。也有一些家庭聚餐中,男士喝酒,因此男士坐一側,女士坐一側,分別位於首位兩側。

四、中西方餐桌座次比較

通過對不同場合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點:

(一)西方餐桌座次中女士地位較高,男士會先等女士落座後方可入座

座次以左為上,首要客人應坐在女主人左邊,並照顧她落座。而在中國餐桌座次中,男士的座次地位較高於女士。

(二)首要客人在西方餐桌座次中居首位,即使有其他客人比首要客人年長

然而中國餐桌座次崇尚尊老,年齡最長者或地位最高者通常坐在首位,遵從“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富輕重皆有稱”。

(三)中國的餐桌座次中,夫婦雙方挨着坐在一起

而西方正式宴會中,夫婦不能鄰座,男士和女士交叉而坐,地位高的男士位於女士左邊。

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代人崇尚簡單自然。一些複雜的餐桌座次也隨着時間慢慢消失,而在一些場合也會有新的座次產生。隨着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在跨文化交際中,為了避免尷尬和誤解,人們通常會遵從國際慣例上的餐桌座次。我們應該瞭解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掌握國際通行的餐桌座次,才能在宴會中合理安排客人,使宴會氣氛更加愉悦,客人也可以更好的相互交流,才能最終達到交際目的。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4

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差異總結 飲食文化、餐具、進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禮儀等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樣式和文化取向。現代社會禮儀無處不在, 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經驗,而中西方在餐桌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 瞭解了兩者的不同防止失禮於人。

1. 餐桌氣氛上的差異

總的來説是:西方餐桌上靜, 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絕, 相互讓菜, 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2. 邀請的提前與赴宴的守時的差異

一般,不管是中方還是西方,邀請別人吃飯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預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請客要提前幾天以上,這是表達一種對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請也要提前通知,像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另外,如果宴會時間是7點,你最好是6點55就要到。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鐘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

3. 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的差異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我國的傳統作法是"以左為上",即認為居左之位高於居右之位。並且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國際通行作法並排排列座次時,國際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為上”,即認為居右之位高於居左之位。他們會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為中心,左手的位置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為上;夫婦不應相鄰,男女依次相鄰,主人和主方陪客應與客人依次相鄰;譯員可以坐在主賓的右側。有些大型場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賓背後,另外安排用餐。

4. 從餐具的擺放中看差異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盤子等。它的擺放就相對比較簡單。餐具的擺放是這樣的:大盤是離身體最近的,正對領帶;餐布一角壓在大盤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盤疊在大盤之上;大盤左側放手巾;左前側放小碗,小瓷湯勺放在碗內;右前側放置酒杯;右側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順序是有外向內的,所以,他的擺放也是有外向內的。它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匙也放在食盤右邊。食盤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疊放啤酒杯(水杯)裏或放在食盤裏。麪包盤放在左手,上面的黃油刀橫擺在盤裏,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數目要和菜的道數相等,按上菜順序由外到裏排列,刀口向內,用餐時按順序由外向中間排着用,依次是吃開胃菜用的、吃魚用的、吃肉用的 比較正式的餐會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檔的餐廳餐巾往往疊得很漂亮,有的還繫上小緞帶。注意,別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臉。

通過對比,我發現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中西方思維方式不同。從筷子與刀叉的區別看出,筷子是由兩根組成的,缺一不可,在協同中完成整個的吃飯過程。可見,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吃飯過程卻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的民族心理和集體主義的國家理念。而西方國家體現的是,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用刀進行切,然後用叉將其夾住,最後才是送到口中的過程,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可以分析出,每個獨立的工具所承擔的是各自獨立的責任,完成的是分別的任務。

其次便是中西方價值觀不同。每一個社會和國家都在使用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在餐桌禮儀中人們所表現出的行為是各個國家的價值觀的一個縮影,是在各自不同的價值觀的指引下采取的與之相對應的行為。如在中國這樣一個以“禮儀之邦”,並強調“孝”、“忠”的國度裏,體現出集體主義價值觀。在餐桌上就餐的時候,人們點好了菜以後,從座次就可以很明顯的表現出來,中國人強調尊老愛幼,因此,座位的擺放很有規律,座位不僅有上下等級之分,而且還有具體的座位排序。 對於西方國家來説,個人主義價值觀佔據主導地位,人們之間實行的是各自的價值,體現的是每個人的個體力量。這是因為在西方人的哲學思想中,傾向於側重個人主義、個性發展與自我表現。他們認為一個人若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懶惰,缺乏鬥爭的精神。通過在就餐時候的分餐制就可以看出,他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吃自己餐具裏的東西,每個人都選擇自己愛吃的東西,不會出現在中國可能出現自己勉強吃主人夾的菜餚。

以上,就是對於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的總結。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5

餐桌席位安排禮儀

1、中餐餐桌禮儀

在中餐宴請活動中, 往往採用圓桌。不單是在不同位置擺放的圓桌有尊卑的區別, 每張圓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通常是兩桌橫排或兩桌豎排的形式。當兩桌橫排時, 面對正門右邊的桌子是主桌; 當兩桌豎排時, 離正門最遠的那張桌子是主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數桌所組成的宴請除了注意門面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 還應兼顧其他各桌離主桌的遠近。通常, 距離主桌越近, 桌次越高; 距離主桌越遠, 桌次越低。每張餐桌上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點:主人大都應面對正門而坐, 並在主桌就坐。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主人的右側和左側。舉行多桌宴請時, 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 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各桌次的尊卑, 應以與這桌主人的距離遠近來定, 離主人近的位置比較尊貴。(與本桌主人的距離相同的位次, 則以本桌主人面向為準, 主人座位右邊的位置比較尊貴。) 如果主賓身份高於主人, 為表示尊重, 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 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置上。對於少於5 人的便餐, 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 右高左低; 中坐為尊; 面門為上; 靈活安排。

2、西餐餐桌禮儀

西餐中, 一般均使用長桌。在正式宴會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離主桌的位置遠近而定, 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貴, 在同一桌上, 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貴。在正式宴會上, 英國式座位的順序是: 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兩頭, 客人男女錯開坐在桌子兩側, 男主賓和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邊。如果客人中沒有主賓, 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齡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邊。在非正式宴會上, 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如果是男女二人進餐, 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 還要注意不可讓她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 若只有一個靠牆的位置, 應請女士就坐, 男士坐在她的對面; 如果是兩對夫妻就餐, 夫人們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 先生們則坐在各自夫人的對面; 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 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 如果兩位同性進餐, 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此外, 男士應當主動為女士移動椅子讓女生先坐。

餐具的使用禮儀

1、中餐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當中, 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的放在飯碗的右側, 用餐後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放在飯碗的正中。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着食物, 都不要去舔; 和人交談時, 要暫時放下筷子; 不要把筷子豎直插放在食物上面; 不能用筷子剔牙、撓癢或用來夾取食物以外的東西。

(2)勺子。勺子主要是用來喝湯的, 有時也可以用來取形狀比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時, 不要過滿, 免得溢出來弄髒餐桌或自己的衣服。用勺子取食物後, 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裏, 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 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裏等涼了再吃, 千萬不要用嘴去吹, 也不要把勺子塞進嘴裏, 或反覆吮吸。

(3)盤子。盤子主要用來盛食物的, 根據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狀不同而大小形狀各異。稍微小一點的盤子為食碟, 一般放在碗的左邊, 是用來暫放從公用菜盤裏取來享用的菜餚。用食碟時, 一次不要取過多的菜餚, 不要把多種菜餚放在一起, 以防它們相互串味。不吃的殘渣、骨、刺應放在食盤的前端, 放的時候不能直接從嘴裏吐在食碟上, 要用筷子加放到碟子旁邊。

(4)水杯。水杯主要用來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 一般放在碟子的左上方。不要用它來盛酒, 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 喝進嘴裏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在用餐前, 比較講究的餐廳或主人, 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塊濕毛巾, 它只是用來擦手的, 擦手後, 由服務員或主人拿走。有時候, 在正式宴會結束前, 會上一塊濕毛巾, 它是用來擦嘴的, 不能擦臉、抹汗。

(6)牙籤。剔牙時, 應用另一隻手掩住口部, 剔出來的東西, 不要當眾欣賞或再次入口, 也不要隨手亂彈, 隨口亂吐。剔牙後, 不要長時間的叼着牙籤。

2、西餐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方法

(1)餐具擺放和取用原則。餐具擺放時托盤居中, 左叉右刀, 刀尖向上, 刀口向內, 盤前橫匙, 主食靠左, 餐具靠右, 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 擺法是從左到右, 依次擺烈性酒杯, 葡萄酒杯, 香檳酒杯, 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裏, 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裏放某種事物時, 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餐具的取用應由外而內, 切用時可以使用法式方式, 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邊切邊用; 也可用英美式, 即右手拿刀, 左手拿叉, 切好後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一般用右手拿湯匙和杯子, 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裏, 而不要把盤碗端起來。

(2)餐具的使用方法。刀叉的使用原則: 使用刀叉進餐時, 刀用來切割食物, 叉用來送食物入口。使用刀時, 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子上, 另一端放在桌子上; 進餐中需要暫時放下刀叉時, 應擺成# 八。字型, 分別放置餐盤邊上, 刀刃朝向自己, 表示還要繼續吃; 用餐結束後, 將叉子的背面向上, 刀刃向內與叉子併攏, 平息放置於餐盤上, 表示用餐結束。談話時有肢體語言或傳菜時, 應將刀叉放下, 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揮動。用完刀叉後, 應將其橫放於餐盤中央, 而不是盤邊或餐桌上; 放置方式為刀口朝着自己, 叉口朝左, 以便於取走時的安全性。 餐匙的使用原則: 通常, 餐匙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湯匙, 個頭比較大, 被擺放在右側最外端, 與刀並齊擺放; 一種是甜品匙, 個頭比較小, 被橫擺在吃甜品所用的刀叉正上方。當用湯匙合調味料時, 需右手拿湯匙, 左手拿叉。食物切好後, 在盤中上將食物與醬料一同舀起食用; 喝完湯之後, 應該把湯匙放在餐盤對面的一方。要注意餐匙絕對不能直接用來舀取任何主食或者菜餚, 已經開始使用的餐匙不能放回原處。。 酒杯的使用原則: 在西餐中, 吃不同的菜需要搭配不同的酒, 通常不同的酒杯用來喝不同的酒。在每位用餐者右邊餐刀的上方, 會擺着三四隻酒水杯。可一次由外側向內側使用, 一般香檳酒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不可缺少的。

3、西餐上菜順序的差異

中餐上菜順序是: 先上涼菜、飲料及酒, 後上熱菜, 然後上主食, 最後上甜食和水果。宴會上桌數很多時, 各桌的每一道菜應同時上。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 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 上單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賓後主, 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 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上菜的方式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一是把大盤菜端上, 由各人自取; 二是由侍者託着菜盤逐一給每位分讓; 三是用小碟盛放, 每人一份。在正式宴席上, 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 每一次一道菜。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 麪包黃油+ 涼菜+ 湯+ 海鮮+ 主菜+ 甜點心+ 咖啡和水果。冷菜、湯, 同時就着麪包吃。涼菜也叫開胃小菜, 作為第一道菜, 一般與開胃酒並用。湯分漬湯和奶油濃湯。主菜有魚、豬肉、牛肉、雞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

4、用餐過程中應注意的禮儀

(1)餐桌上取食的禮儀。中餐的取食原則: 菜品需由主賓先取; 取菜時, 不要取得太多。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務高低、賓主身份為序, 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應注意的事項: 取菜時不要左顧右盼, 在公用的菜盤裏挑挑揀揀; 多人一桌用餐, 取菜應注意相互禮讓, 依次而行, 取用適量; 夠不着的菜, 可以請人幫忙盛取, 切忌起身甚至離座去取; 進餐時不要打嗝, 吃麪喝湯時也不要發出# 呼嚕聲。; 假如打了噴嚏、腸鳴、咳嗽, 應説一聲# 對不起。之類的話以示歉意。西餐的取食原則: 進餐時儘量不要發出餐刀刮盤子的聲音; 就餐時儘量少説話, 飯後吃甜點時才是聊天時間; 喝湯時, 用湯勺從裏向外舀, 不要發出聲; 吃麪包時, 先用刀將其切成兩半, 然後用手撕成塊吃; 吃意大利麪時應用叉子慢慢將麪條捲起來送入口中, 如果不是條形面, 直接用叉匙舀起來即可; 吃水果時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 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幾瓣, 再用刀去掉皮、核, 用叉子叉着吃。應注意的事項: 不要用自己的餐具為他人夾菜; 不要將盤子裏的食物全部切好後再用右手拿叉子吃; 骨頭或者不吃的食物, 不能扔在地上或放在台布上, 而應當放在盤子的一角。

(2)餐桌上交談的禮儀。中餐講究熱鬧, 喜歡邊吃邊聊。交談時注意幾點: 講話要有分寸、有禮節、有教養、有學識。避隱私、避淺薄、避粗鄙、避忌諱, 不宜深談對方不感興趣的話題, 交談中要神態專注, 用詞委婉, 禮讓對方。西方餐桌上以靜為主, 進餐時與左右客人交談, 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 左右客人如不認識, 可選自我介紹, 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5、餐桌上離席的禮儀

中餐在宴會結束時, 只能由主人來示意宴會結束; 在主人和主賓離開座位後, 其它賓客才能散席; 主人應在門口為賓客送行; 客人應向主人致謝; 如果中途道別只需和主人打個招呼或向左右賓客點頭示意即可。西餐在宴會結束時, 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 隨意疊好, 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側, 然後起身離座。用餐後, 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 其他賓客方可離席。離席時, 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告別時應向主人致謝, 更為慎重時, 還可再以電話或謝卡致謝。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篇16

在精神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對外交流也愈來愈密切。不管是在商業洽談,或是朋友的聚會中,我們都意識到,瞭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我們至關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禮儀則是一個門檻,它是我們交流與合作的前提和試金石。

第一,從邀請的提前與赴宴的守時中看差異。

一般,不管是中方還是西方,邀請別人吃飯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預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請客要提前幾天以上,這是表達一種對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請也要提前通知,像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另外,如果宴會時間是7點,你最好是6點55就要到。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鐘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守時間,這是我們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從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禮儀的差異。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關於中國人的宴席座次禮儀,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不學禮,無以立,禮的核心是人的社會行為規範,是中國民眾已經習慣和風俗化了的社會性行為準則、道德尺度與各種禮節。

我國傳統作法是在排列並排的座次時,我國的傳統作法是以左為上,即認為居左之位高於居右之位。並且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國際通行作法並排排列座次時,國際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為上,即認為居右之位高於居左之位。他們會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為中心,左手的位置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為上;夫婦不應相鄰,男女依次相鄰,主人和主方陪客應與客人依次相鄰;譯員可以坐在主賓的右側。有些大型場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賓背後,另外安排用餐;

儘管在排列座次時,國內外的基本座位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場合排列座次時,一般均應遵守國際慣例。

第三,從餐具的擺放中看差異。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盤子等。它的擺放就相對比較簡單。餐具的擺放是這樣的:大盤是離身體最近的,正對領帶;餐布一角壓在大盤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盤疊在大盤之上;大盤左側放手巾;左前側放小碗,小瓷湯勺放在碗內;右前側放置酒杯;右側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順序是有外向內的,所以,他的擺放也是有外向內的。它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匙也放在食盤右邊。食盤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疊放啤酒杯(水杯)裏或放在食盤裏。麪包盤放在左手,上面的黃油刀橫擺在盤裏,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數目要和菜的道數相等,按上菜順序由外到裏排列,刀口向內,用餐時按順序由外向中間排着用,依次是吃開胃菜用的、吃魚用的、吃肉用的 比較正式的餐會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檔的餐廳餐巾往往疊得很漂亮,有的還繫上小緞帶。注意,別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臉。

這樣看來,西餐中的餐具擺放是很有講究的,所以我們用餐的時候絕對不能失禮。要嚴格按照餐具的擺放進行用餐。

第四,從進餐時的禮節看差異。

一般中國人吃飯也很有講究。

首先在進餐時,要先請客人,若站着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

其次,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另外,如果你口裏在嚼着東西,切記,不要説話,以免噴出飯粒,造成尷尬。

相反,西方人,一般是每個人一個盤子,就不存在夾菜的問題,但是他們一般不喜歡,吃東西的時候説話,所以吃東西時儘量的不説話的,只有在吃甜點的時候,可以聊一些,輕鬆地話題。

只是,一般西餐的餐具很複雜,如果弄錯了餐具也是件很丟人的事情。一般的餐具使用是這樣的:菜盤兩邊如擺放了幾副刀叉,應先用最外邊的。第一道菜吃完,侍者會將菜盤 與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如果有幾把不同大小的刀叉匙,則用途不同。

謹記整齊、清潔和保持安靜三項原則便可無往而不利。

這裏,總結一點小經驗,如果你不是很懂的西餐的禮儀,最實際的辦法就是別人做一步,你跟着學,看着別人怎麼做,這樣至少不會出差錯。

基本上你學會了這些,一般用餐都不會太失禮。

結論【禮儀雖有差異,但是沒有高低貴賤,只有我們學好這些用餐的禮儀規則,才會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更加如魚得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liyi/3046j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