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交際禮儀 >

高中生班級人際交往障礙的解決對策(精選3篇)

高中生班級人際交往障礙的解決對策(精選3篇)

高中生班級人際交往障礙的解決對策 篇1

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交往榜樣

高中生班級人際交往障礙的解決對策(精選3篇)

早在17世紀,英國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在他的教育哲學著作《教育漫話》中,談及兒童的教育時説:“兒童舉止大多是模仿得來的”,進而推而廣之説“我們都是一種模仿性很強的動物,染於青則青,染於黃則黃”。對正處於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説,同樣也是如此。他們需要榜樣性的人物來對他們的認識與行為進行標杆式的指導,而在學生日常可以頻繁接觸到的人羣當中,教師羣體是唯一的長輩集體。所以,教師有必要以身作則,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應做好學生的榜樣。教書育人的職責也決定了教師必須這樣做。

做到這一點,首先是教師集體之間的友好相處、團結互助,使教師羣體成為一個榜樣性集體,避免因為利益或者小的糾紛而相互之間勾心鬥角、互相詆譭或漠不關心。不要怕教師之間和諧的人際關係不會被學生知道,他們都有一雙明亮而敏感的眼睛,來自於教師的每一點燦爛的美好都會被他們盡收眼底。

其次是教師要主動把自己的交往風格展示給學生,包括與學生日常交往時平等的交往態度和平等的交往氛圍。前者要求教師在與學生交往時,情感上是真誠而信任的,態度上是平等而友好的,行為上是自尊而尊重學生的,不能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強人所難或者輕描淡寫、敷衍了事;後者要求教師在做到與學生交往“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同時,還要在班級內加以引導,使師生、生生之間,尤其是生生之間建立起民主的平等交往氛圍,避免出現少數學生的唯我獨尊現象影響班級整體交往氛圍,還要對那些不愛交往、不會交往的學生適當地給予交往必要性與交往藝術的指導,鼓勵他們積極交往。這裏,“幽蘭深谷”不是教師所需要的,也與謙虛無關;而“行為世範”卻是教師為人師表的職責所在,與智慧連理。

高中生班級人際交往障礙的解決對策 篇2

創設友好交往情境,矯正畸形交往

為全體學生創設友好的同伴協作交往情境,尤其是為那些有交往障礙的學生提供交往機會,使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交往之中感受到交往的魅力與樂趣,掌握交往的知識與技巧,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處理與協調各種關係,深刻反思與正確把握對自我的認識與評價,簡言之,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與社會行為能力的發展,併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做好積極的準備和奠定良好的基礎。

班級生活中,這種具有協作特徵的交往情境與活動是很多的。就協作主體來説,如同桌之間的協作、不同性格學生之間的協作、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協作、各種活動小組之間的協作等;就協作形式與內容來説,如各種大小集體之間的勞動競賽、體育競賽、文娛活動、興趣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既為學生搭建起相互交流、合作與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也為學生間的相互學習、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交流提高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會使學生在交往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要想達成共同目標、為了目標的實現――哪怕有時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實現各自的個人目標,也必須要齊心協力、各司其職。這樣,多次活動,多次合作,並長期堅持,必然會孕育出班級成員集體的責任感與團隊精神。在這種情況下,班級各成員之間的和諧人際交往即成為一種必然,部分學生的交往障礙即會逐漸消失,影響班級和諧的各種畸形交往亦會因無滋生土壤而遁於無形。

當然,因為思考與解決問題角度的不同,消除高中生班級交往障礙的方法還有很多,並不僅限於此。並且,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產生主因還是人的主觀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根據班級內學生交往的實際情況靈活組織活動,促進學生交往,幫助其化解交往障礙,又要引導學生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反思內省,提高心理素質與水平。這樣,就一定能夠化解學生的心理障礙,構建起和諧的班級人際關係。

高中生班級人際交往障礙的解決對策 篇3

尊重他人的尊嚴

尊嚴,是人性中一個基本特性,聰明的做法,是否應讓一個人的驕傲為我們所用,而不是與它作對?如何做呢?就像下面事例中的巴利的樣子,讓你的對手知道,你的意見和他的信仰很類似,這樣便會使他易於接受,而不致拒我們的意見於千里之外了,從而避免相反或對立的意念在他腦子裏滋生,增強我們説服對方的效果。

一次,有位無神論者找到威廉?巴利,請他證明“無神論”是錯誤的。巴利是如何回答他的呢?只見非常鎮定地取出表來,打開表盒,説:“如果我對你説,這些槓桿、齒輪和彈簧都是自己做成的,再把自己拼起來,並開始轉動,你一定會認為我是個精神病患者?我們再來抬頭看看那些星星,它們顆顆都按照一定的軌道運行——地球和行星環繞着太陽,每天的速度超過了100萬英里。每一顆恆星都有一羣環繞着它的星羣,就好像我們這個太陽系一樣。它們就是這樣有規律地運行,不會碰撞,沒有干擾,也不呈現混亂。一切是那麼安靜、有秩序、有效率。你相信它們自己發生的,還是有人指導它們這樣做呢?”

在處理這件事情上,巴利教授機智巧妙地展示了他對人性的尊重。如果巴利先生一開始便反駁這位無神論者,如:“沒有神?蠢驢!你一點都不知道自己在説些什麼。”這麼説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一定會是一場脣槍舌劍。那位無神論者可能會一怒而起,死命地為自己的意見而戰。為什麼?因為就如同奧維屈教授所指出的:那是“他的”主張。他寶貴的、絕對必要的自尊受到了傷害,他的尊嚴遭遇到嚴重的危機。

然而,生活中許多人都沒有巴利這種機智的頭腦,大多數人都缺乏這種能力:能夠與敵人攜手進入對方信仰的“城堡”中。他們錯誤地認為要攻奪城堡,就必須對它狂轟濫炸,把它夷為平地。結果又是怎樣的呢?敵人一旦防備,“吊橋即被收起,大門緊閉上,身披盔甲的戰士拉開了長弓”,最後的結局總是兩敗俱傷,誰也不會將對方説服。

我所主張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方法,古時的聖徒保羅就採用過這種方法。他在馬斯山向雅典人發表的那篇有名的演講,便很熟練、很巧妙地運用了這個方法,因而得以不朽。保羅接受過完整的教育,在改信基督教之後,他的演講才對傳播教義起到了重大作用。一日,他來到雅典。那時,雅典的鼎盛時期已經過去,正在走向衰落。聖經上描述這時的情形是這樣的:“雅典人和住在那裏的異鄉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喜歡説説或聽聽近來發生的事情。”

那些雅典人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訊設備,沒有傳播新聞的渠道,因此只好每天下午到處去打探消息。這時候,保羅來了,同時也給那些人帶來了他們喜歡的“新鮮事”。他們圍着保羅,感到非常新鮮與好奇,於是把他帶到阿羅巴古去。他們向保羅説:“我們可不可以知道你所説的新教義是什麼?因為你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奇的事,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所要表達的意思。”

那些人的意思就是,他們是邀請保羅發表關於“新教義”的演講,保羅自然十分願意。事實上,這正是他來這裏的目的。於是,他可能站到一塊木板或在石頭上面,而且就像許多優秀的演説家一樣,一開始都有點緊張。他也許搓搓手,清清喉嚨,然後開始向聽眾發表演講。

由於保羅不是很願意那些雅典人邀請他上台演講的理由,“新教義……新奇的事……”那是毒藥,他必須清除這些觀念,這是一塊不能接受任何不同信仰的土地。他要把自己的信仰和他們原有的信仰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能更好地消除對立,讓對方接受自己。但是他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呢?他經過一番思考後,靈光一閃,便開始了這篇不朽的講演:“我知道你們雅典人凡事都很敬畏神靈。”

這些雅典人對神非常敬拜,同時也非常虔誠,他們為此感到自豪。保羅稱讚他們,使他們聽了心生歡喜,與他親近了一步。這正是使演説產生説服力的重要法則之一。保羅接着説道:“因為我行經這裏的時候,特別觀察你們敬拜的神,我見到一座神壇,上面寫着:給未識之神。看,它表明了雅典人的虔誠。你們深怕疏忽了任何一位你們不認識的神,便將一座祭壇獻給未識之神。這就好比是某些綜合保險囊括了所有可能的保險。”保羅提到那座祭壇,表示他的讚美並非阿諛奉承之辭,而是通過細心觀察後總結出的觀點。

接下來,保羅便非常有技巧地將演講引入正題:“你們不認識被拜的神,我現在告訴你們。”

保羅沒有提到關於“新教義……新奇的事……”的觀點。他只提出一些簡單事實,便使得自己的信仰與雅典人的原有信仰連結起來,這種技巧實在是巧妙,不得不令人感到敬佩。

他接着又提到救贖和耶穌復活的事,同時還將一些希臘的詩句引用了進來,演講就這樣圓滿地結束了。

因此,要想説服別人,或想讓別人對你的話留下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你的觀念植入到他們的心靈裏,並且避免讓對方產生對立的思想。能將這一點做好的人,必能在演講時發揮極其重大的力量去影響他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jiaoji/xrjz6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