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交際禮儀 >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精選19篇)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精選19篇)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精選19篇)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

【摘 要】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手段和展示自身才華的舞台。班集體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和諧的班集體人際關係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重要內容。本文筆者從班集體人際關係的各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班集體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一種關係。班集體人際關係是指班集體中師生、生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建立起的關係。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班集體人際關係的教育功能及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的障礙和調整措施。

一 班集體人際關係的教育功能

1.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班集體的紐帶,沒有協調的人際關係就不可能有真正團結的班集體

班集體並不等於幾十位學生簡單相加的算術和,學生只有在共同活動中通過交往建立一定的人際關係後,才能形成羣體。如果班裏的幾十位學生只是坐在一起聽課,從不一起交流,一起活動,可想而知,那班級將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個集體。

2.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源

對學生來説,一天之中,他們與同學的接觸最多,受其影響也最深。優秀的品格――正義、愛心、慷慨等從來不是某個孤立學生的品質,它們必然是在人際交流過程中受別人影響而形成,進而也對他人施以影響。協調的人際關係是孕育學生完美個性的肥沃土壤。

3.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提高教育活動效果的重要手段

當學生在班集體內具有有利地位時,他在豐富的人際關係體系中也能表現其特長和施展才能,當他的這種能力被班級其他成員所珍視時,他就會在相應的教育活動中表現出高漲的積極性,並努力與其他同學協作,創造性地完成任務。良好的人際關係所創設的條件,能顯示出強大的教育和管理功能。

二 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的障礙

綜上所述,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對於班集體建設的教育功能是相當大的,然而由於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着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在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的過程中定會遇到許多障礙。如班內學生有關是非、善惡、美醜的一般觀念,在對人的品格和事物性質的基本評價及態度方面,通常有較大的認知距離,從而在交往過程中會出現種種矛盾。但最主要的障礙是學生對於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定位,也就是學生在班集體的人際關係體系中確定或取得自己的位置,尤其是有利的地位通常會很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班幹部的定位

有些學生在沒有當班幹部時與同學相處和諧,深得人心。但當了班幹部以後,在班級中居於有利地位,以前很親密的朋友反而疏遠了,由於沒有情誼性關係作調節,有時很難開展工作,以致威信下跌,使班集體建設難以順利展開。

2.“頭領”的定位

有的學生有很多朋友,也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但由於其他方面能力的缺憾,集體並不委任他辦理重大事情,由於他在公共關係中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就常常會由集體的積極分子變成消極的成員。於是,他千方百計地在小羣體中爭取有利地位,甚至使小羣體偏離集體,或不惜以任何代價達到引起同學們注意的目的,這種代價會導致各種惡作劇和偶發事件的產生,因而阻礙班集體的良好建設。

3.“沉默者”的定位

平時常聽同事談到某同學時説“這個同學有他沒他一個樣”之類的話。確實在每個班級裏,都可能有幾個默默無聞的學生,他們不引人注目,似乎在班級裏不起任何作用。他們大多在班內受到排斥、歧視,甚至成為“不受歡迎的人”或“替罪羊”。這種現象很不正常,容忍它,就會使其他成員變得麻木不仁,對班集體的人際關係產生銷蝕作用,有礙班集體的建設。

可見,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面臨着較大的障礙,那麼,作為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應如何去排除這些障礙,調整班集體的人際關係呢?

三 調整人際關係的措施

1.優化集體背景,豐富人際關係

第一,運用組織手段,建構關係網絡。教師可運用組織手段,為學生提供日益擴展的交往範圍,建立豐富多彩的生活聯繫,從而使每個同學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集體建設中去,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實。如變單人活動為多人合作活動,進行小隊與小隊之間的各種競賽,讓每個學生都能與其他同學和諧交往,增進彼此的瞭解,感受到同學之間的情誼,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會覺得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享受到集體的温暖,也同時把温暖送給班裏的每一位學生,從而使集體變得生機勃勃,健康成長。

第二,採取接納態度,引導非正式羣體。所謂非正式羣體,就是沒有正式規定的自發形成的羣體,如班級中的夥伴羣體,其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以個人之間的好感、喜愛為基礎。這種非正式羣體的共同活動比較協調,結構也比較穩定,有較高的凝聚力、功效性,所以對於學生的非正式羣體,既要承認他們的存在,又要積極引導。而對於那種反集體的非正式羣體,可採取情感疏通,積極引導的方法,逐步使它們與班集體的關係趨於正常化。

2.創設教育情境,克服定位困難

為了使學生在班集體中克服由於定位困難而帶來的情緒波動,班主任應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教育情境,併發揮其教育功能,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減少消極的人際影響。如班主任可利用班會這一陣地,通過演小品、啞劇、小辯論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一些具體的情境,如信賴情境、成功情境、挫折情境、道德選擇情境等,使學生在與同學的合作中受到教育,從而使班集體的生活具有強大的情緒吸引力。班主任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克服自私、冷漠的情感,從而逐步養成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

3.改變控制方式,優化師生關係

為了成功地調整班集體的人際關係,班主任首先要對自身的言行進行調整,調整自身的思想和行為,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創設前提條件。師生關係對班集體人際關係的結構有着一種舉足輕重的影響。班主任必須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並使他們居於有利地位,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在實踐中會發現,如果某位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冷落,那其他同學也會避開、冷落甚至鄙視他。可見班主任應認真、慎重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在師生交往中把自己擺在恰當的位置,實行符合教育要求的適度控制,真正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

所以,班主任和全體教師應把良好的人際關係看做教育的真正對象,並積極開展工作,使班集體建設能較好地發展,學生也能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條件下正常交往,共同愉快地完成學習和其他任務,並形成各種積極而高尚的品質,從而大大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章志光.學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2]曾仕強、劉君政.人際關係與溝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3]黃正平.班集體問題診斷與建設方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2

摘 要: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最為複雜的。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發展對於很多人來講都非常重視。在職場中,人際關係處理的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個人將來在事業上的建樹,不管是對於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是身經百戰的職場工作者,正確掌握人際處理關係,對於你未來的事業和前程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職場禮節、忠於職守、換位思考、善於欣賞、真誠待人、善於分享、樂於付出。

職場人際關係,就是在職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各種關係。人際關係是一種資源,我們建立人脈、維護人脈,需要很大的氣力。擁有人脈,是我們成就自己事業的巨大保證。從某種程度上講,人脈就是我們的命脈。職場人際關係如何,在於個人的為人處事以及職場態度。如何才能處理好職場人際關係,具體如下:

一、 職場禮節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從博大中華文化誕生之時,中國人一直都非常注重禮節,禮節做得到位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更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必備的修養。

對於已經步入職場的工作者來説,在工作中會遇到一些難解的問題,而禮節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職場中,一個人應該注重自身的修養,能很好的把握禮節問題,看到領導能做到該有的禮貌,見到工作夥伴能禮貌待人。時刻能保持良好的禮節氣質,顯現出自身有修為的一面,不要居高自傲自以為是。

事實上,不管是跟上司還是和職工打交道,不能缺少的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禮節。禮節方面做的好,給領導的印象自然而然就好,而工作夥伴對你也有好的評價。

二、 忠於職守

在其位,謀其職。忠於自己的職業,堅守自己的職業崗位是一個在職者的應該例行的。選擇了這個職業,無論未來多麼艱辛,也應該始終要有份對自己職業的忠心。做到忠於職守,就會對以後的工作更加有追求,做很多事將會更加有激情。從另一方面來講,能專一自己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為提高自信心埋下了深厚的一筆。自信一提高,工作效率就跟着提高,個人成就也會比別人更多。因此這樣一來,不管是領導、同事、朋友還是合作伙伴都會對你刮目相看。

你渴望得到同事們的認同,必須比別人更優秀,更能吃苦耐勞、勤奮工作和忠於職守。一定程度上,有了工作上的成就,職場關係也就得到一定的昇華,即使以後競爭激烈,有了這份追求和精神,不管是對工作的認可度上還是人際關係上都會比別人更勝一籌。

三、換位思考

現代的社會,在利益下,不管是什麼都可能變得變質,有的人為了利益可以不惜一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特別是在職場中,競爭壓力大,每個人都努力的達到自己的利益目的,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些元素。

在很多方面,人們觀察問題時都只是習慣性的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只顧及自己的利益、願望和心情,處理事情想當然的考慮自己,而沒能和別人做到及時溝通。因此這樣,常常很難了解別人的想法。當與人發生衝突時,很多時候雙方都只是各講各的,各忙各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做到換位思考,為別人考慮。大到公司與公司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都是如此。事實上,只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就會發現,衝突雙方几乎是完全不能理解對方,完全是互不體諒。

想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從自我出發的單向思維,而應該結合對方的角度進行觀察,替對方着想,別人也同樣如此。雙方都做到換位思考,這樣處理人際關係,相信再怎樣複雜的矛盾也會變得明朗。

四、 善於欣賞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和欣賞,得到鼓勵和欣賞能給人奮鬥的強大動力。一方面,欣賞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補充自己的缺點,從而使自己更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欣賞他人也是欣賞自己,可以同別人做個對比,也許別人沒有的東西而你卻有,對於充分認識自己和他人都有幫助。

進入社會工作後,領導和同事的欣賞是一個人工作的最大動力之一,得到別人的欣賞後,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會不一樣。而同樣,我們去學會欣賞別人,別人同樣也可以受到極大鼓舞,同時對你的態度和看法也會不同,對於人際關係的發展有着極大的幫助。如果沒有欣賞,即使是天才到最後也會變成庸才。

五、真誠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和觀點。不強求別人這個原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環節。古往今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個人的尊嚴都應該收到尊重。在職場中,更應該做到如此,你真誠待人,別人就會真誠待你。無論的對待工作還是對待同事之間的感情,都應該用自己最真誠的一面去對待別人,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六、善於分享

古人推崇與民同樂,把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將會變成更大的快樂。當你把自己的想法和點子與別人討論後,就會得到更多的思想火花。在一定情況,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與別人分享,別人就會覺得你工作態度認真,會覺得你是個心胸寬廣的人,覺得你是個值得建交的好朋友。

你的分享成為別人的快樂,你的分享是對別人的信任。你給別人分享,別人也同樣會給你分享。對於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得到。你渴望被理解與關心,就要知道如何能力所能及地給予他人理解和關愛。給予他人理解和關切,會在更高的水平上增進彼此的關係。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學會與人分享,學會共同分享。既促進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的感情,又能講自己寬廣的一面展示出來。

七、 樂於付出

不勞無獲,誰都懂的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付出才有回報,你的所得總是與你的付出成正比的。在工作中,對於自己的工作任務要在有效率的基礎上認真完成,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你懂得抓緊時間把別人不想做的事做到,而你就是獨放光彩的、最優秀的一個。

懂得付出,才能懂得對工作的珍惜,才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快樂。如果心中常有不勞而獲的想法,常常令人萎縮、心靈低劣,長期這樣下去絕對不會獲得好的收穫。有的人整天嫉妒別人的成果,而忘了自己也需要付出,這樣的人也將被人看不起,他們的心裏總是擺不平,從而少了奮鬥之心,對待同事的態度可能也將會愈來愈來差。

處理人際關係,你懂得付出了,領導和同事也會把你的認真態度放在心裏,對你的態度自然好,而你和領導同事之間的各種關係也迎刃而解了。學會慷慨的對別人付出,在你困難的時候,你也會得到許多真切的幫助。

職場人際關係的處理不僅要講究原則,更要講究親身實踐,以實際行動來證實自己的能力。以一個好的心態勇敢的去面對職場中出現的複雜人際關係,處理好人際關係,你的前程將會是一片光芒。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3

摘 要:為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的內在聯繫,用《情緒智力量表》和《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整體上有顯著的正相關。

關鍵詞: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關係;顯著的正相關

1.問題的提出

情緒智力主要是指個體在加工和處理情緒信息和情緒性問題的一種能力[1]。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某種交往方式產生相互影響而形成的比較穩定而直接的心理關係[2]。大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但是現階段大學生的人際關係並不理想。因此,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試 以班級為單位,用整羣隨機抽樣法選取鄭州大學在校大學生,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問卷45份,有效問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緒智力量表》。採用Schutle等人[3]編制的情緒智力量表(EIS)來考察大學生情緒智力的特徵。

2.2.2 《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採用鄭日昌等人編制的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分數越高,説明人際關係行為困擾越嚴重。

2.3 施測過程 測量過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測試,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指導語的要求填寫問卷。全部數據採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3.結果

3.1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係在人口統計學上的特點

3.1.1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係得分的差異比較

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鄭州大學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上以及在各個維度上的得分均無顯著性差異。

3.1.2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係得分的差異比較

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不同年級的在校大學生的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得分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知覺情緒、調控情緒和情緒智力總分上差異顯著,而在理解情緒和運用情緒維度上差異不顯著。在與人交談、交際交友和人際交往總分上差異顯著,而在待人接物和與異性交往方面差異不顯著。結果見表1

3.1.3 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交往得分的差異比較

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除在理解情緒的能力方面的差異顯著外,他們在其他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結果見表2

3.2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相關分析得出結果:情緒智力在與人交談維度上,與情緒智力各個維度和情緒智力總分有顯著相關,人際關係總分與知覺情緒、運用情緒和情緒智力總分上顯著相關。具體結果見表3.

4.結論

性別對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四個維度和總分沒有顯著性差異。年級在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總分上差異顯著,對各個維度的影響不平衡。除在理解情緒的能力方面的得分差異顯著外,獨生和非獨生子女在其他方面的得分都不顯著。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總體上呈顯著的正相關。(作者單位: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 許遠理.情緒智力組合理論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

[2] 時榮華.現代社會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314-315.

[3] 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emotional 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8,6(25):167-177.

[4] 陳偉偉.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初步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11(1):107-112.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4

【摘 要】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緊張突出表現在認知、情緒情感和行為三個方面。解決的對策主要是積極激發大學生投入和諧宿舍建設的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人格的不斷完善;加強人際關係知識輔導和交往能力訓練;加強對心理障礙學生的輔導力度;加強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設等。

【關鍵詞】 大學生;宿舍;和諧人際關係;問題;對策

“人際關係是人們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為尋求滿足各種需要而建立起來的相互之間的心理關係。”[1]宿舍是大學生在學校最主要的聚集點,宿舍人際關係是大學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際關係。

沒有大學生不渴望良好的同伴關係。現實中,多數大學生用心經營自己與室友的關係、與室友互動良好,心情、學習與生活不斷受益。然而,宿舍人際關係確實令許多大學生感到煩惱,令學生管理工作者感到頭痛。調查稱,“90後”大學生最頭疼寢室關係,表示滿意的僅佔四成[2]。宿舍人際關係緊張作為大學生人際關係最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認知、情緒情感和行為三個方面。

1、認知方面

一些大學生對宿舍人際關係存在有認識偏差。一是對宿舍功能的認識。只將宿舍看成“睡覺的地方”、“上網的地方”、“放鬆的地方”,忽視宿舍對自身成長成才的作用,忽視自身情緒、言行對宿舍成員的影響。二是對大學人際關係特點的認識。大學人際交往是社會人際交往的預備,平等、相容、互利、信用是最基本原則,只有走出自我中心、擺脱自我好惡限制,才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宿舍中更是如此。而一些大學生卻認識不到這一點,與室友關係中加入過多的以個人價值觀、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為標準的評判,對人際差異不理解、不包容,甚而不相容,引發室友之間的對抗與衝突。三是對自我人際吸引力的認識。大學生不少來自社會最基層,相當數量來自貧困家庭,許多還有留守兒童經歷,自卑情結較重,對自己的人際吸引力評價過低,或自我壓抑、渴望友誼卻不敢主動交往;或封閉自己,在室友面前自我暴露過少,難以與室友建立親密感;一些學生敏感、多疑,對正常的人際差異和矛盾反應過度,使別人無所適從。

2、情緒情感方面

人際關係是一種心理關係,情緒情感起着基礎性作用。對於人格成熟的人而言,即使對他人有不舒感,也能在尊重和文明禮貌原則下維繫必要的交往與合作。大學生的人格正在健全過程中,加之“90後”強烈的自我感、獨立感,一些大學生不能夠有效調控自己的情緒情感,過於情緒化,隨意、直接地表露對室友的消極情緒,造成相互情感隔閡、對立以至衝突。一是情感依賴。出於擺脱孤獨的心理需要,有些大學生將過多感情投注於某一、二室友,形成情感依賴,苛求室友有同等強烈的情感投入,不能接受室友與其他人親密。這種情形在女生中多有表現,結果造成室友的不耐煩感和自身被忽視、被拋棄的痛苦感。二是情感冷漠。一些大學生人際交往動機不足,缺乏建立親密關係的興趣和能力,對室友之間的交流與活動缺乏興趣,對室友的病痛和困難缺乏同情,對室友的求助行為不熱情響應,不僅使自己陷於孤立,也對室友的感情造成傷害;三是敵對情緒。有些大學生對於自己看不慣、不滿意的人和物冷眼相對、粗言粗語、動輒非難,使人難近接近;四是嫉妒情感。隨着大學生活逐步展開,同室同學會在學業成績、社會實踐機會、人際吸引力等方面出現差異,使一些同學感到壓力,產生嫉妒,不僅自己感覺不舒服,也對嫉妒對象的感知和評價喪失了客觀性。

3、交往行為方面

行為是認知與情感的外在呈現。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認知偏差和情緒情感問題會通過不良人際交往行為表現出來。一是自我中心。只考慮個人需要和滿足,不考慮他人感受,在宿舍行為隨意,不加約束,不肯為他人稍作犧牲,如不講個人衞生、物品胡亂擺放、休息時間大聲打電話、電腦音樂聲很大、出門不關門或關門聲過響等等。這些行為的不斷持續使室友的不舒服以至憤怒感不斷累積,埋下衝突禍根。二是結團行為。和諧宿舍關係需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成員,不分彼此薄厚。而在大學生的一些宿舍,學生會因為有相同興趣愛好、相同地域、相同或互補的性格而形成兩人、三人的小團體,這些小團體在宿舍同出同進,擁有共同的話題和經常性的一致行為,對宿舍其他成員情感投入明顯減少,使其他成員產生被疏遠、冷淡、甚至被孤立的感覺。三是攻擊行為。一些學生出於自我防禦或嫉妒,對有關室友或冷言相向,或詆譭、排斥,或散佈對對方不利的言詞、貶低對方形象;或對對方視而不見、不言不語;或拉攏宿舍其他成員孤立對方,嚴重者會出現行為攻擊,吵罵、打架鬥毆,甚至打羣架。四是自我封閉行為。一些大學生一回宿舍就埋頭電腦,長時間打遊戲、上網、看電視劇,很少參加室友之間交流與活動;一些學生獨來獨往,除了休息很少在宿舍。五是因人際敏感而導致的過度反應行為。人際敏感一直是大學生中比較普遍的心理問題。大學生的人際敏感有許多同宿舍關係聯結在一起。人際敏感的學生敏感、多疑,室友一些與己無關的或者中性的言行也會引起過度反應,或因自感被輕視、感到宿舍人際環境險惡而傷心、憤怒、恐懼、內心煩惱不已;或因感到被傷害而與室友冷戰熱吵。六是因為人際交往技巧缺乏導致的不當行為。許多大學生在上大學前沒有集體住宿的經歷,交往圈小,生活經驗缺乏,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缺乏技巧,時有不當言行,常在無意中剌傷他人,引起人際問題,雖有自知而無能為力。

和諧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大學生對宿舍人際關係重要性的認識,激發他們積極投入和諧宿舍建設的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關調研顯示,43%的大學生不認為宿舍人際關係對自己學習生活影響有較大影響,19%對和諧宿舍關係渴望度不很高,28.5%不願為和諧宿舍人際關係付出較大努力。[3]這些大學生雖然在統計上不佔多數,卻是一個很大的人羣,其存在不僅使自身成為和諧宿舍人際關係的不利因素,也會給其他學生和諧宿舍人際關係的願望和努力構成障礙、造成挫敗感。目前,人們更多是從學生管理角度認識這一問題,沒有充分認識到宿舍人際關係對學生情緒情感、心理健康、個性完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的影響和對當前、未來社會和諧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的教育中缺乏感染力、説服力和切實有效的手段。需要加強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通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班級主題活動等形式促進大學生深刻認識和領悟宿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二是大力推動大學生人格的不斷完善。有關調研顯示:具有善良真誠、包容大度、風趣幽默、生活習慣好、熱情開朗等性格特徵的人,特別容易為室友所接受,其本人就像是寢室裏的“粘合劑”,特別能促進宿舍的團結,結成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而有自私自利、敏感善嫉、自我中心、操縱慾強、小氣不容人、虛偽做作、生活習慣嚴重干擾他人的人則不易為大家所接受,常會遭到大家的疏遠和冷淡。[4]大學生正處自我同一性建立和人格整合的關鍵期,可結合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形式,引導大學生優化個性特徵,培植樂觀、真誠、開朗、積極進取、自律有恆的人格特質,以推動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質量的提高。

三是加強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知識輔導和交往能力訓練。作為一門學問,人際關係是一個包含諸多內容的知識體系,就能力而言即包括建立關係的能力、交流與溝通的能力、合作與協調的能力、説服與影響他人的能力、處理衝突的能力等等,掌握它需要一個學習和訓練的過程。大學使學生從一個地域、語音、習俗等差異不大的人際環境進入一個五湖四海、南腔北調、風俗習慣差異巨大的人際環境,這給學生提供了成長機會,也形成了壓力與挑戰,許多學生面對這樣的環境感到知識和經驗缺乏、技能不足,需要學校安排專門的足夠的課程與活動幫助學生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四是加強對心理障礙學生的輔導力度。心理諮詢實踐中發現,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大多有人際關係問題。抑鬱障礙學生的情緒低落、缺乏活力,既妨礙自己交往,也會造成室友的心理壓抑;焦慮障礙學生經常心神不定、惶恐不安;強迫障礙學生對生活細節的過分計較;人際敏感學生的多疑、敏感;敵對傾向學生的敵意、對抗;偏執障礙學生的執拗等都會給宿舍人際互動帶來困難,特別是有輕生傾向、攻擊傾向的學生,不僅因為安全問題給宿舍同學造成壓力,而且極易釀成宿舍惡性事件。在這方面,單純依靠輔導員、班主任的思想工作,依靠學生間的互助不能解決問題,必須依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強個別心理諮詢工作,對以上問題學生進行及時有效輔導。對於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需要及時向社會專業機構做治療轉介。對於多數心理障礙程度較輕的學生,可以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五是加強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設。要健全並認真執行宿舍管理制度,如宿舍衞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作息制度、宿舍文明公約等,約束學生的行為,促使他們增強組織紀律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宿舍文化活動,組織學生以宿舍為單位交流、合作,促進宿舍團體互動,培養同宿舍認同感、歸屬感。可以舉辦各類以宿舍為單位的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宿舍榮譽感。同時,高校也要花大力氣改善宿舍條件,美化宿舍內外環境,滿足大學生對宿舍生活的基本需要,減少因為宿舍設施短缺、條件簡陋、空間狹窄而導致學生磨擦,以美好環境陶冶學生,柔化心靈。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233.

[2] 徐媛,肖冠林. 光明網.

[3][4] 許莉婭.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學生為例.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2.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5

摘要: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由於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關係,它主要表現人與人之間在交際過程中關係的深度、親密性、融洽性和協調性等心理方面聯繫的程度。在不同的羣體中,在不同的職業、年齡、性別的人們之間,交往的特點不盡相同。在這裏我要談的是中學生間的人際關係。

關鍵詞:人際關係 價值觀 個性修養 個性缺陷

從事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我感到中學生在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較差,或考慮問題過多地從自己的利益和角度出發;或自視清高、孤獨離羣;或是非淡漠,交友不慎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多與長者相處,缺少夥伴,受到的遷就溺愛多些;二是因為家庭、學校對培養這方面能力重視不夠,學校現行教材中缺少這方面知識的系統內容。《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有關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要求也不夠詳盡。因此,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任課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重視學生間的人際關係,創造一個和諧、温暖的集體,這樣可以使學生時時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在培養過程中,我覺得讓學生明確處理好人際關係意義重大。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處理好人際關係也體現着人的知識和修養,人際關係狀況關係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正確處理好學生間的人際關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培養好學生的人際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教給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優化人際關係的策略指導,以形成正確的良好的人際關係。以下是我關於如何培養中學生健康的人際關係的幾點看法。

1、不能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在生活上以自我為中心,對於集體生活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沿襲着在家中當“小皇帝”、“小公主”的習慣,覺得周圍的人讓着自己是應該的;在學習上以自我為中心,因為自己是班上的尖子,就覺得自己在學習上佔有較大的優勢,看不起一般的同學,不願與他人共同探討、相互學習,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在社會活動、集體活動中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和想法,總希望別人依照自己的“吩咐”去做。這樣的交往方式最易導致孤立、不受歡迎的局面,給自己、他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給集體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應該學習偉人的謙虛美德,從他人身上汲取養分。

2、尊重別人的價值觀

人是複雜的,各人的價值取向也會各不相同,所以很難、也沒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對方的價值觀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學會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讓人反感的人。

3、友誼需要經常維護,要真誠

維護友誼,不等於遷就對方、附和對方。靠一團和氣來調和矛盾,雖然表面上不傷情感,但實際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離。交朋友必須堅持原則,有時不妨做諍友,給予他人真心的批評與建議,建立真正互幫互助的、和諧的人際關係。

4、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努力理解對方的苦心

當觀點不一致時,應想辦法心平氣和地向別人講明你的想法,增進相互理解,使彼此間的感情融洽。切記不可粗魯、頂撞,那樣會傷害朋友的自尊心。凡事多從他人角度着想,自己有錯時應主動承認、道歉,對同學的缺點也要給予寬容。平時多參加集體活動,多和同學交往。

5、交往的方式要及時作調整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丁瓚教授説:“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 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也意味着進入了一種新的人際關係之中。對中學生來説,對新的人際關係的適應要遠比對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適應困難。 有的同學還像上國小那樣,只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對自己看不慣的人根本不理。也有的同學還是動不動就“我不愛理他”,在交往中顯得十分幼稚。這些較為情緒化的交往方式很容易造成交往障礙,增加自己的心理壓力。所以,中學生要調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和不同的人多接觸,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好朋友

6、加強個性修養

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因為個性缺陷往往是導致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背景因素。在學校教育中,應加強學生的個性品質修養。一般説來,具有豁達大度、寬宏大量、謙和熱情、正直誠實等優良個性的人,人際關係較為融洽;而心腸狹隘、猜忌多疑、虛偽滑頭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際關係。

因此處理人際關係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術,它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來培養和提高。如增加交往頻率。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不妨主動地找同學談談心,討論某些問題,交換一些意見,從中加深情感聯繫。崐平時真誠關心同學,當別的同學有求於自己時,只要是正當的要求,就要盡己所能,滿足對方的要求;當看到別的同學有困難時,要主動去幫助。此外,學會寬容待人,謙恭禮讓,惜時守信等等,也是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一種技能。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6

【摘要】 目的:本文着重於初探大學生情緒調節方式與人際交往的研究。方法:選取712名蘇州大學本科生,分別接受情緒調節方式量表、人際交往能力量表的評定。結果:大學生對於不同的情緒,調節方式有很大差異,男生偏向重視調節,女生則無明顯偏向。針對悲傷和害羞兩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能力有較大的影響,對於害羞進行維持調節的大學生比那些運用重視調節的大學生更易獲得較好的人際關係,其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概率是重視調節學生的1.74倍。結論:當下大學生對於害羞、悲傷等情緒的忽視調節欠妥,對於悲傷、害羞、憤怒等負面情緒,建議大學生採取正確的宣泄以及積極的調節方式。有效的情緒調節能幫助個體獲得良好的情緒和人際溝通技巧,更好地滿足社會和環境的需求。

【關鍵詞】 情緒調節; 人際交往; 學生

情緒人人都有,但未必人人瞭解,也未必人人都能調控。日常生活中,因情緒失控造成的悲劇和失誤比比皆是,再加上生存壓力產生的催化劑,好情緒、好心情着實難覓。情緒是個體對重要的機遇或事件作出適應的生物反應傾向:一般認為,情緒包括基本情緒和複雜情緒[1]。Lzard[2]指出有8~11種基本情緒,如快樂、驚奇、憤怒、悲傷、恐懼、厭惡、興趣、羞澀、羞愧、蔑視、內疚等。情緒調節最早出現於發展心理學領域,根據調節的努力程度,情緒調節可分為重視調節、忽視調節和維持調節[3-5]。重視調節指對情緒進行積極的干預,努力使某些情緒增強。這種調節在臨牀上常被採用,如對抑鬱或情緒淡漠症的患者進行增強調節,使其調整到積極的情緒狀態;忽視調節主要指對強度過高的情緒,尤其是負性情緒所進行的調整和修正,如降低狂躁患者的狂躁強度,使之恢復平靜;維持調節主要指人們主動的維持和培養對自己有益的正情緒,如興趣、快樂等,使這些情緒維持在一定的程度或範圍。能力按照功能劃分可分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其中,人際交往能力已成為人的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6]。依據文獻[7]所述,本文將人際交往能力定義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個體為了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表現出有效和適宜的交往行為所具備的能力特質。大學生不同的情緒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有影響,尤其對大學生個體健康化人才發展起較大作用[8-9]。本文將着重研究三種情緒調節方式,分別為情緒忽視(簡稱忽視)、情緒重視(簡稱重視)、情緒維持(簡稱維持)。從主動交往、廣交朋友、衝突解決、情感支持、語言表達五個維度測量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展開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被調查者為蘇州大學各個校區本科生共712名,包括文史類207名、理工類100名、藝術類14名、醫學類391名。其中男228名,女484名,年齡18~22歲,平均20歲。

1.2 方法

1.2.1 情緒調節方式問卷 這是一個自編問卷,用於測量生活中對10種基本情緒(內疚、害羞、快樂、厭惡、痛苦、興趣、悲傷、憤怒、恐懼、羞愧)進行的減弱型調節、維持型調節、重視型調節。調節頻率用“1-從不這樣,2-極少這樣,3-有時這樣,4-經常這樣,5-總是這樣”表示。

1.2.2 數據轉換 將每種情緒在三種調節方式的使用程度相加,得到10種基本情緒的調節量,根據調節調節量的大小,將各個情緒的調節分為忽視、維持、重視三種方式。

1.2.3 人際交往能力評價方法 人際交往能力量表採用Buhrmester D,Furman W,Wittenberg M(1988)的人際關係能力問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ICQ)[10],結合中國當代大學生心理特徵,進行文獻綜述、訪談即開放式問卷調查,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問卷由主動交往、廣交朋友、衝突解決、情感支持、語言表達五個維度構成。數據轉換:將各項目評分相加,得到人際交往能力水平的平均數,大於等於3分表示人際交往能力良好。

1.3 統計學處理 採用SAS 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相關分析和迴歸分析,計數資料採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大學生對10種情緒的調節方式 由表1可見,對於不同的情緒,其調節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對快樂的維持調節明顯高於忽視調節,對興趣的重視調節最顯著,而對厭惡情緒普遍採用的是忽視調節,對內疚的調節則三種方式差距不大。

2.2 三種情緒調節方式的性別差別比較 由表2可見,對於內疚、快樂、憤怒和痛苦四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在男女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男生的情緒調節方式偏向於重視型,女生則比較偏向於維持調節和忽視調節。

2.3 不同情緒調節方式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係以及交際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迴歸結果 表3反映了人際交往能力好的大學生的情緒調節方式是否有差別,用 字2分析得出結果顯示:在10種情緒中,害羞和悲傷兩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能力產生了影響,對害羞和悲傷採取不同調節方式的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得分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不同情緒調節方式的交際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迴歸結果反應了對於害羞進行維持調節的大學生比那些運用重視調節的大學生更易獲得較好的人際關係,其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概率是重視調節學生的1.74倍,而對於悲傷和羞愧的忽視調節比重視調節更難獲得良好的交際能力。

3 討論

情緒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情緒聯繫着個人情境,反映着人們的生活目標、信念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大學生自身發展需要有良好的情緒狀態、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和適當的情緒調節方式[11]。本文初步探索了情緒調節方式和人際交往之間的關係。

3.1 情緒與情緒調節方式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它具有鮮明的生理基礎。Lazarus[12]情緒狀態標誌着個體適應環境時的生物性動力狀態,每一種情緒都代表着某種適應動力。情緒調節發生與情緒感受過程之中,情緒調節就是在感受情緒時忽視、重視、宣泄的傾向。良好的調節能更好實現情緒的適應功能。

按照Gross[13]的情緒同感模式,人們在感受和表達情緒時,總是要考慮情緒發生的原因、情緒表達的時間、地點及形式的適當性,所以,在情緒感受過程中調節也同時發生。從10種情緒的調節方式來看大學生對於快樂的維持調節明顯高於忽視調節,對憤怒的忽視調節明顯多於重視調節。另外,對恐懼、厭惡、羞愧等情緒,大部分人會採取措施進行調節,但是分重視忽視兩種選擇不一,對內疚的調節則三種方式差距不大。

3.2 性別差異 情緒調節方式與個體內部情緒相關模式有着密切關係,這些個體內部情緒相關模式涉及由生理、文化及學習決定的許多個體差異,性別差異包含着複雜的生理、文化及學習因素,就成為情緒研究的重要變量[14]。本研究表明,情緒調節方式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性別差異:男生對於情緒的調節多采用重視的調節方式,女生則傾向於選擇重視與忽視調節方式。

3.3 人際交往能力與情緒調節方式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個體為了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表現出有效和適宜的交往行為所具備的能力特質。在人際交往能力與情緒調節方式的表格中顯示了在10種情緒中悲傷、害羞兩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對人際交往能力產生了影響,對於悲傷、羞愧進行重視調節的大學生更易獲得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而對於害羞,則是採取維持調節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較好。

綜上所述,合理的情緒調節方式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處理自身發展、社會交往等問題。而當下大學生對於害羞、悲傷等情緒的忽視調節欠妥,對於悲傷、害羞、憤怒等負面情緒,建議大學生採取正確的宣泄以及積極的調節方式。有效的情緒調節能幫助個體獲得良好的情緒和人際溝通技巧,更好地滿足社會和環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Gross J J,Levenson R ional suppression:physiology,self-report,and expressive behavior[J]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1993,64(6):970.

[2] Lzard C psychology of emotions[M] York:Plenum,1991:27-57.

[3]李梅,盧家楣.不同人際關係羣體情緒調節方式的比較[J].心理學報,20xx,37(4):517-523.

[4]方平,李改,劉金秀.大學生情緒調節方式的調查與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xx,19(5):60-65.

[5]李璇,侯志瑾,黃敏兒.社交焦慮大學生元情緒評價,情緒調節方式的探索及指導[J].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xx,19(2):231-233.

[6]王翔南,程一波,周玲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干預的構建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xx,8(22):63-66.

[7]黃敏兒,郭德俊.大學生情緒調節方式與抑鬱的研究[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xx,15(6):438-441.

[8]王慧,孟婷婷,陳仙.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衞生,20xx,28(11):1031-1032.

[9]劉佰橋.人際交往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xx,16(5):489-491.

[10]方翰青,繆寧陵.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調查分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7(5):69-73.

[11]展寧寧.大學生情緒調節策略與人際關係困擾及生活滿意度的關係[J].石家莊學院學報,20xx,12(6):115-120.

[12] Lazarus R the primacy of cognition[J]ican Psychologist,1984,9(2):124-129.

[13] Gross J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J]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271.

[14]齊原.大學生情緒調節的現狀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20xx(14):193.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7

[摘 要] 師生關係是學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係,師生關係的和諧與否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論述了在師生溝通的實踐中如何遵循人際交往的規律,消除影響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負面因素,實現成功的師生溝通,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

中國論文網

[關鍵詞] 師生關係; 人際關係; 人際交往規律; 成功的師生溝通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認知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教師的認同度及信任度。“親其師,信其道”, 這句出自《學記》的古訓一語道破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於學生的重要影響。

一、師生關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

師生關係是學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種人際關係。美國教育家季洛特説:“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作為教師,必須要重視與學生的溝通聯繫,方能奪得每個學生的心。”

成功的教育,是通過師生之間人際關係的有效程度來決定的。教師首先要有能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教師還要養成這樣的一種意識:學校開展的所有工作,都是在這種師生關係中進行的,師生關係的和諧與否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

二、師生溝通實踐中應遵循的人際交往規律

師生溝通的實質是一種人際交往,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此,師生溝通必須遵循一般人際交往的普遍規律。

1、事半功倍的“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又稱為“第一印象”,是社會心理學中有關人際知覺的經典內容。社會心理學家通過許多實驗證明:在人際交往中,對某人的最初印象,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着對該人以後一系列心理及行為特徵的解釋。教育心理學研究結果也表明: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響。

2、不可忽視的“動機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從事任何活動都是由需要產生動機,再由動機激發行為的過程。而動機作為人各種行為的內在因素,教師需要經常思考自己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和認知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有當學生認定教師一方的溝通動機是善意的,師生溝通才能有良好的開端。

3、營造温馨的“自己人效應”

當學生了解了教師的良苦用心後,教師還需與學生進一步拉近心理距離。這時,要更多地尋找與學生共同的話題點,各抒己見,讓他們視你為“自己人”,使雙方的溝通不斷融洽,溝通才能深入下去。這就是人際溝通中的“自己人效應”。

4、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此消彼長”效應

溝通一般都有明確的目的,因而就產生了“究竟是誰影響誰”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在師生溝通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希望對學生產生影響,並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發揮導向作用,但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髮揮自己的影響力,那麼溝通的目的就無法實現。反之,還很有可能被學生所左右,陷入尷尬、甚至“悲慘”的境地。

三、可能影響師生有效溝通的負面因素

1、對師生關係的錯誤定位

相對於年輕的學生,教師在豐富的社會經歷、權威的知識見解等方面有着顯著優勢,而正是這種優勢,使得部分教師往往有種“高大上”的感覺,一旦處理不好,則容易拉大師生間相處的距離,造成溝通上的落差和師生間的不平等地位。如果教師習慣於維持自己的權威地位而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習慣於單向溝通而不注意傾聽,那麼,這種缺乏平行溝通與雙向溝通的方式會使得學生因畏懼而不敢接近,害怕相處,溝通意願減弱,或者厭煩老師,一有機會就想從教師身邊消失,使得教師即使有再好的溝通願望也無法實現。如一些學生嫌老師“嘮嘮叨叨”,根源可能就在於教師對師生關係的錯誤定位。

2、以“我”為主的本位主義思想

本位主義,其原意是指習慣固守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以己度人,甚至還有些自戀和自大。教師如果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始終從本位主義出發,就會容易使自己陷入一個過於自我或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這種師生間的本位主義交流,使得教師喜歡將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就是最好的意見,容易缺乏對學生情感和需要的理解與尊重,把學生視為灌輸自己一切價值觀的最好對象。學生會因此產生牴觸、抗拒和排斥心理,拉大師生情感上的距離,影響師生關係的和諧,故而嚴重影響溝通的順利進行。如一些教師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以後你一定會懂得我是真正的為你好”等一系列強迫癖的表現。

3、不懂變通的角色固着思維

一個人在社會中身份是不斷變化的,如一位女教師可能要扮演教師、妻子、女兒、媳婦、領導、職工、乘客等多種不同的角色。每種角色都有一定的行為模式,教師的行為特點也得有相應的變化,如果不能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場合調節、變換自己的角色行為,始終固守一種角色,就是角色固着。角色固着會給人際溝通造成較為嚴重的障礙,對於師生溝通來説,當教師扮演的角色十分適宜時,師生溝通就會比較順利;如果教師固着於某種角色不善轉換,師生溝通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調節角色行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難做到的,因為人的大腦裏都有一套警戒調節系統,它會根據情況隨時調節人的行為,但如果是在非常熟悉的人面前,這套警戒調節系統有時就會“瀆職”,甚至連對方在對你有所暗示時還不能察覺。教師在他們的學生面前就經常會犯這類錯誤。

4、將不良情緒帶入溝通交流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説,“你如果要發怒,則必須選擇正確的對象,把握正確的程度,確定正確的時間,為了正確的目的,並通過正確的方式”。 溝通實際上是情緒的管理,情緒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功能,所以情緒的管理非常重要。教師是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慾,試想一下,當教師帶着負面情緒與學生進行溝通時,學生的情緒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效果當然可想而知了。師生溝通時一方的情緒化或雙方的相互情緒影響都將會直接影響到溝通的質量,因為情緒的影響,往往使溝通只在意了溝通的語氣、態度或動作形式等過程,而忽視了溝通的真正內容主題與目的本質,從而造成溝通的失敗。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8

【摘要】寢室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寢室人際關係並不和諧,存在着很多問題,並且構成了一定的 社會危害。本文欲尋求解決之道,並引入中國傳統 文化中的“家”文化,用“家”文化的文化內涵來解決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緊張的局面。

【關鍵詞】“家”文化 寢室 管理 人際關係 大學生

寢室,作為大學學生管理中的最小單位已經顯示出其重要作用,寢室人際關係的好壞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 心理素質與心理承受能力。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大學寢室人際關係的構建逐漸遭到破壞,寢室的不團結不穩定因素日益彰顯,大學寢室人際關係的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得不引起我們有關學生管理 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

1 大學寢室人際關係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寢室是大學生人際關係最為緊張和密集的地方,是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場所。目前的大學生80%以上為獨生子女,家長的嬌慣和社會的寵愛往往讓這些孩子在心理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無法接受與他人共享生活空間的現實,在內心深處就對同宿舍同學有一種排斥與戒備心理,因為接觸頻繁,室友成為假想敵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1.1 排斥、戒備心理影響人際交往

獨生子女的優越感深深根植於當代大學生的心中,每個人都在家中恃寵而驕,再加上社會輿論的導向,讓當代大學生產生了一種我是“小皇帝”“小公主”理所當然的認知心理,再加上當代大學生的敏感心理,戒備之心就事出有因了。

1.2 個人習慣帶來生活不協調

大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由於生活在不同地域,隸屬不同民族,又各自按自己地方、民族、家庭生活的不同方式養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些不同的生活習慣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和碰撞,由於個人習慣的不同帶來的寢室人際交往難題也就層出不窮了。

2 大學寢室人際關係問題帶來的危害

面對這些人際關係問題,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其非但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甚至給學校和社會帶來極大危害。

2.1 人際關係緊張造成學生心理負擔

寢室是大學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寢室人際關係是大學生人際關係交往的初始,更是大學生主要的人際關係,在一個人際交往緊張的氛圍中生活勢必會造成精神緊張,帶來心理負擔。

2.2 演變社會危害

長期的孤獨和心理負累會導致人個性的一些偏差。久而久之甚至會出現危害社會的事件,比如某 農業院校在寢室中發生的殺人案件,某同學因睡覺呼嚕而被室友嘲笑甚至傳到 網絡上,因長期被室友嘲笑,寢室人際關係十分緊張,該同學就養成了孤僻的個性,這件事成了導火索,該同學在凌晨3點多用事先準備好的刀刺入了錄下他呼嚕的室友身體,本該和睦融洽的同學演變成了悲慘的兇殺。這僅為一例,寢室室友間發生的吵架、動用管制刀具甚至被逼發瘋的事件近幾年層出不窮。

3 目前寢室日常管理現狀

既然大學生寢室中問題層出不窮,危害又如此之大,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就應該加大寢室管理力度。幾乎每個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都很重視寢室管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便是寢室管理很重要,寢室是學生在學校的家,管理好寢室便可為學生提供一個温馨的學習 環境。儘管如此,目前的寢室日常管理方式依然相對落後,很多方面並不符合當代大學生身心 發展的需要。

3.1 管理模式落後

大學生公寓是一種新事物, 是我國高等院校擴招後所產生的一種新的 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國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產物。[1]可是在管理方式上卻依舊延用高校過去那種“封閉式”、“家長制”傳統管理方式,而且在這種高壓的管理模式之下根本不利於管理者和學生的溝通,從而很難發現學生中潛在的人際關係問題。

3.2 管理者管理觀念落後

大學生寢室的管理者主要由兩種人員構成,一種是主管學生輔導員,一種是公寓管理員。

(1)前者雖具備足夠的學生管理知識與管理理念,但是繁忙的工作以及身為教師的驕傲感很難使他們真正走入寢室,經常把自己置於管理者的地位,輕則規章、重則制度,擺脱不了“家長制”“一言堂”的傳統觀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響。

(2)後者雖然時時與學生生活在一起,但是這些人更多的是學校外聘的臨時工作人員,既沒有較高的業務素質,更不具備學生管理能力,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工作無非是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學生是被執行者,既如此,便難以與大學生產生正常的思想交流與情感溝通,往往與學生之間在管理問題上發生衝突,甚至有激化矛盾的可能。

4 尋求突破途徑

面對着新形勢、新問題,寢室 管理必須尋求突破途徑。這是時代 發展的要求,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筆者認為應該加大對學生的 教育,返璞歸真,向老祖宗求取真經,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歷久不衰的奇葩,是我們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筆者在中華傳統 文化中尋覓到“家”這一獨特文化內涵,在學生管理中引入“家”文化概念,用“家文化”教育學生,使學生寢室關係達到和諧狀態。

4.1“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室友”化“血緣”

“家”,對於中國人來説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我們説“家國一體”“國家”,就是這種特殊意義的展現和延伸,林語堂認為中國文化又一個攻之不破的真正堡壘,即中國人的家。可以説不理解“家”文化就無法理解中國文化,就不能解開中國文化延續五千年曆久不衰的真正祕密所在。“家”是血緣,“家”是歸宿,任你遠行天涯,依舊要心心戀戀一個温馨的所在——家,任你皇族貴胄,依舊要遵循遊戲規則“家天下”,所以,“家文化”便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每一箇中國人的血管中,我們要把“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就是要把這種精神的認同引入寢室,把室友關係轉變為血緣關係,把人際關係轉變為家庭瑣事。大學生遠離父母親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那便讓“家”這個概念盤亙在寢室,盡力營造出家的氛圍。

4.2 組織活動進寢室——醖釀“家”的情理邏輯

有了“家”的形式,便要創建“家”的情理邏輯。“家”的情理邏輯是非理性的,“兒不嫌母醜”“情人眼裏出西施”哪一個是理性的?現代人就是太理性,太現實,反而丟棄了老祖宗的美好的東西。我們就是要營造出這樣的情理邏輯,家人之間何必計較?全憑感性豈太理性?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活動,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室友之間的這種非理性情感。

4.3 輔導員進寢室——解決“家家難唸的經”

輔導員不是執法者,要轉變觀念,走進寢室的目的不是懲罰,而是傾聽,要斷清官難斷的家務事,解決“家家難唸的經”。我們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權限,不代表我們要放任管理,學生畢竟還是學生,在念不好自家的“經”的時候就要我們輔導員老師介入。輔導員老師要做調解員,要做 心理諮詢師,做思想 政治指導者,送政治思想教育進寢室,送心理服務下寢室,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解決學生的心理偏差。

5 結論

“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力量,是由血緣、情理支撐起的中國人心靈的歸宿,它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度過了五千年的光陰歲月,必將繼續伴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90後的新生代自然也在“家”的護衞下幸福的成長,雖不擅人際交往,卻難掩血緣親情,對其進行“家”文化的教育不僅僅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正常的寢室交往,構建良好的寢室氛圍,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西方文化嚴整侵蝕的今天能夠重拾傳統文化,迴歸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使傳統文化再閃光輝。

參考文獻

[1] 劉惠東.公寓大學生實行自我教育與管理的可行性探討[J].高等 農業教育,20xx-07,7:79-81.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9

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美國人戴爾·卡耐基曾經説過:一個人的成功 = 85%的人際關係 + 15%的專業技能。由此可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在日常交往中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樣我們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穩腳步,從而得到很好的發展。

一 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必要性。

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羣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障礙會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緒、健康等各個方面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通過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説明了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係交往和溝通能力。同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人際交往環境,也將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於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説,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社會不是孤立的、抽象的,而是由具體的人及其相互之間的交往編織起來的。對於大學生來説,能與周圍的同學、老師交往、在溝通中融洽相處,這就為自己減少煩惱,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學習,順利完成學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更有利於我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種環境,適應學習生活的需要。等我們畢業之後出社會工作了,我們要處理來自上級,同事,下級之間的關係。協調而親密的人際關係有利於身體健康,良好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有利於培育大學生健康的心理,使你獲得幸福感。

二 如何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式靠良好的溝通 和 善良的人格 組成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個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的人將擁有很好的人際關係,一個善良的人能夠很好的和別人相處。

(一)培養自己的溝通技巧

溝通的基本類型:

口頭溝通(效果快、即時性、 難以把握)

書面溝通(信息準確、速度快、使用量小)

非語言溝通(行為舉止,佔比重大,管理中的使用盲點)

通過溝通發展認同感消滅人際衝突:人際衝突產生的原因大多出於一個人説話不注意,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就説明,人與人交往中,健康文雅樸實,優美動聽的語言,起到促進團結,激勵人奮進,改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積極作用。粗野污穢的語言室令人討厭的,他會破壞團結,敗壞社會風氣,腐蝕人們靈魂。也就是説,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這類情況:一句誠實,有禮貌的語言,可以止息一場不愉快的爭吵:一句粗野污穢的話,可導致一場軒然大波。由此可知,人際溝通是人際衝突產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也是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途徑。

在與別人共同是注意表達自己,讓別人充分的瞭解你。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於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自我表露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談必然是雙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項應該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關於自己的信息——怎樣想,有什麼感受,對他人的自發信息如何反應等。

(二) 學會傾聽他人見解。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瞭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複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應該知道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就,是贏得友誼的有力品質。

(三) 讓別人相信你。

先對別人感興趣,贏得信任;傾聽他人述説,表示重視何不從友善開始,保重他人面子;從對方立場看問題,善解人意;把自己觀點變成對方的,尋找共識;不與人爭論,但要力保自己的觀點 ;

三.培養善良的人格

一個善良,品質好、能力強的人或具有某些特長的人更容易受到人們的喜愛。人們欣賞他的品格、才能,因而願意與之接近,成為朋友。所以,若想要增強人際吸引力,更友好、更融洽地與他人相處,就應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施展自己的才華,表現自己的特長,使自

己的品格、能力、才華不斷提高。使自己成為人們喜歡的真誠、熱情、友好的人,而不是令人討厭虛偽、自私、冷酷的人。

人格是金。人格的光輝是任何邪惡、任何勢利都無法使其泯滅的。 當然,自卑並不就是對人格的貶低,但自尊卻一定是對人格的提升。自尊也並不排斥自卑。一個有着深刻自尊的人,往往在血液也含有着或含有過深刻的自卑,只不過有人善於把這種自卑化解為一份自尊的動力罷了。自卑總是在心裏與別人比較,越比越覺得自己的渺小,越比越容易失去自己。自尊卻不然。自尊並不要求你勝人一籌,自尊只希望你做得比自己認為可能達到的更好。自尊,是一個人靈魂中的偉大槓桿。“要窮,窮得像茶,苦中一縷清香。”這是自尊。“要傲,傲得像蘭,高掛一臉秋霜。”這是自尊。 自尊與虛榮不同。自尊是對自己負責,追求的是踏實。虛榮是為自己化粧,追求的是浮華。自尊與清高臨界。一個人身上如果沒有些清高,那他也許很 難始終保持住自尊;但一個人如果太清高了,清高到居高臨下俯視人生的程度,那麼他不是導致虛無便是變得“假聖人”般的虛偽。 因此説,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良好的人格將起到促進人際關係的作用。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的人際交往更為複雜,更為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羣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並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髮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並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着人際關係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並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通過半年的學習,是我充分的認識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也使我學到了很多處理人際關係的良方。我會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是自己的人際關係處理的非常恰當,從而使自己不斷的完善。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0

摘要:美國私人偵探-斯坦利﹒C﹒艾林説:“當今世界,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懂得如何於人相處的人,人際關係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學問。”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人際關係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而對於大學生來説,當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團結互助,平等和睦的友好相處,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有原則地調節衝突和改善相互間的情感關係,以實現心理平衡,促進自身健康發展。能夠很快速的適應環境,根據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內涵,把握人際關係的原則,提高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技能,同時從自身修養和交際經驗來提高自己,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交際上取得好的成績。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關係,人際交往,心理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顯而易見,人際關係的學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能達到我們辦事的目的。只要有人活在這個地球上一刻,人際關係就會存在一刻。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如何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是我們將來踏上社會走向成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讓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可以協助我們變複雜問題為輕鬆化。然而,反思我們自己的人際關係真的正確嗎,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處理好我們的人際關係呢?

一、大學生人際關係存在的問題

1.缺乏主動性

交際中缺乏主動性往往跟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個人的性格有關。從環境來説,對陌生的環境,人總會有距離感甚至恐懼感。另外生活條件的艱苦也常會造成人的一些焦慮、不滿情緒,使人沒心思主動去與本來陌生人溝通了。從個人性格來説, 大學生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長,甘居人下,缺乏應有的自信心,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有自卑感的人,在社會交往中辦事無膽量,習慣於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態如不改變,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漸磨損人的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這些都是影響交際缺乏主動性的原因。

2. 率性而為,不顧他人的感受

率性而為不能説是缺點,因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這樣表現的話,別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人坦率、不做作。但是在人際交往中率性而為,卻常常會搞僵人際關係。比如做事情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別人的意見,就會讓人覺得你剛愎自用不謙虛;在行為方面率性而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注意時間、場合,別人就會覺得你無組織無紀律;經常改變主意,沒有經過周密計劃或事先請示就行事,讓人覺得你做事鹵莽,缺乏誠意等。

3.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你的言行舉止會給交際對象留下或良好或不良的印象。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言行舉止不莊重、不檢點,就會給我們的交際對象留下不好印象。別人見到你只會退避三舍,哪裏還願意跟你交往。

二、培養良好人際交往的能力

人際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溝通。培養人際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積極的心態,理解他人,關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動中,要主動與他人交往,不要消極迴避,要敢於接觸,尤其是要敢於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而且還要不怕出身、相貌、經歷,不要因來自邊遠的地區、相貌不好看或者經歷不如別人而封閉自己。其次,要從小做起,注意社交禮儀,積少成多。再次要善於去做,大膽走出校門,消除恐懼,加強交往方面的知識積累,在實際的交往生活中去體會,把握人際交往中的各種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認識到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打動人的是真誠,以誠交友,以誠辦事,真誠才能換來與別人的合作和溝通,真誠永遠是人類最珍貴的感情之一。

人際交往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不能自私的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出發。我們在交往的同時要多角度的從對方的立場出發,先考慮這樣做對方是不是可以接受,對方是不是不反感。那麼我們交往起來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我們的交往也會變得很和諧。

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還需要一定的交往技巧,那就是:

1.和對方打過交道之後,要記住對方的姓或名,以便以後見面造成不必要的尷尬。見面以後要主動和對方打招呼,以顯示自己的禮貌。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尊敬和重視。

2.在交往的時候,要舉止大方,不要有太多的小動作。小動作太多會使對方不自在,也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舉止大方會讓對方聯想到你做事利索,也會是對方感到交流的氛圍輕鬆融洽,同時會對你留下自信的評價。

3.要學會幽默風趣的交流方式,讓人覺得和你交流舒暢歡快;不要死氣沉沉的,讓人感覺和你交往有壓抑感。在交流的同時,要注意自己的措辭,不要説一些有傷和氣的話,避免刺激到對方的自尊心。要學會使用一些比較中和的話,注意語言的魅力。會安慰受挫折的人,讓對方感覺到你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會讚揚獲得成就的人,讓對方感覺到你是在真心的祝賀他,以便得到他的指教。會暗示犯錯的人,讓對方不至於在公眾面前顏面喪盡,對方會感恩戴德的尊敬你、佩服你。

5.做事心平氣和,不要毛毛躁躁。這樣會使人感覺到你是一個有修養有內涵的人。別人也會很樂意和你合作,一起共事,因為他們感覺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6.在處理事情方面,要果斷處理,落落大方,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人容易激發別人的交往動機,博得別人的信認,產生使人樂意交往的魅力。不要前怕狼後怕虎,這樣只會給別人留下你做事沒有主見的印象,從而不變以後你們的繼續交往。

在掌握以上幾點技巧之後,是不是我們就能夠很好的處理好人際關係了呢?大學生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改善人際關係,加強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我們大學生是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羣體,在邁進大學的第一天,我們就從高中時期緊張的氛圍中釋放出來,面對我們的是一個更為寬鬆的環境。要想培養出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必須遵循以下幾點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

1.學會平等交往,這是人與人的交往最基本的原則。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方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那麼他很快便會遭到孤立。我們大學生正是爭強好勝的年齡,個性頑強、永不服輸的確是好現象,但是我們不能事事都感覺都高人一等,記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們更不能因為對方的身份、性別、地位、種族、地域等為限制,對他們另眼相看,雙方都應該互相尊重。

2.學會真誠待人,這是維繫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只有以誠相待,才能建立良好人際

關係,才能贏取對方的信任,才能更深一步的加深彼此的情感。誠實還是成功交往的基石,想獲得知心朋友就要對朋友真誠,不撒謊、不隱瞞,表裏如一。為朋友付出的不要索取回報,不要對朋友的錯誤耿耿於懷

3.懂得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每個人都不願在當中面前出糗。所以要學會維護對方的尊嚴,懂得如何尊重對方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你尊重對方了,對方才會尊重你,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不要在對方背後説有損對方名譽的話,不説具有攻擊性的語言。否則,只會導致人際關係的惡化、緊張甚至衝突。

4.懂得互助互利,這是人際關係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的基礎。互助,就是當一方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只有交往雙方心理得到了滿足,交往繼續進行下去。不要只索取對方的利益後就打退堂鼓,交往是雙方的事情,彼此之間需要相互支持,這樣的人際關係才會持久。

5.講究誠實守信,誠信是一個人內在氣質的反映,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是成功的夥伴,是無形的資本,也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美德。講究信譽,就要求我們在為人處事方面言必行,行必果。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答應對方的事情,不要存有應付一下就行的思想。幹事要乾淨利索,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記住:要做到有約按時到,借物按時還,不亂猜疑,不輕易許諾、信口開河,讓人家空歡喜。要明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意義。

6.學會寬容大度,人際交往中產生誤解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能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剋制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對他人寬容,並不是我們懦弱的體現。寬容是最好的調解師,懂得對他人寬容,才會得到對方的理解。也能體現出你的心胸博大,古人語,宰相肚子裏能撐船,一點不假,明白了這些道理,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真誠。從而獲得多一些友誼,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總之,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要想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網,不僅僅要做好以上我談到的這些。這只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要想進一步搞好人際關係,協助自己活的成功,就要多一些良好的品質,少一些忌諱的缺點。平日裏多多留意身邊的人是怎麼處理人際關係的,注意總結借鑑

三、總結

總的來説,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確是一門學問,是一種藝術。有許多具體的原則、警言可供我們參考、借鑑。但是,掌握這門藝術的關鍵是我們對人性的瞭解和掌握,是我們對自身的瞭解和把握。瞭解他人需要什麼,並滿足這些需要,才有可能贏得他人。同時也要注意完善自我。如果你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你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越來越多,親友間的深摯互愛。你會過得充實愉快,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1

【摘要】宿舍是在校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安身之所,所以大學宿舍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總體情況令人擔憂。人際和諧程度男生宿舍比女生宿舍略高,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間沒有差異,來自不同地方的個體差異和在校大學生的生活習慣性格差異與宿舍人際關係聯繫明顯。

【關鍵詞】心理健康;大學生;宿舍

宿舍人際關係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身心健康。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研究對大學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宿舍人際關係問題應當正視並尋求方法解決,對於出門在外的大學生來説,宿舍不只是一個生活的地方,更像是自己的家,宿舍人際關係需要認真對待,尤其要注意相互間的溝通交流與協調。山東大學的心理諮詢室吳少怡主任説:“大學宿舍是一個很小的‘小社會’,舍友之間的關係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它是學生之間最重要,最敏感的關係,社會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縮影。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可以使得幾年大學生活愉快度過。”[1]大學宿舍既是大學生的社會,也是大學生的家庭,和諧的關係能增強歸屬感,能滿足“歸屬與愛”的內在需要。

高校宿舍人際關係是與在校學生的個人或團體交往過程中的心理關係。 “心理學家卡倫・霍尼韋爾根據個人的方式,以避免人際焦慮症互動的過程中將人羣分為三類:接近人羣、反對人羣與走出人羣。”[2]“總體而言,產生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家庭、教育等社會問題凸顯。要解決上述問題,高校可以開展移情的教育、開設溝通課程、加強思想教育和加強人際交往指導,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意識觀和價值觀,並努力改進各個方面。”[3]毛曉玲女士提出了宿舍的特徵理論概念的關係,編制了大學宿舍人際關係問卷,探索宿舍人際關係的特點。“問卷題目包括四個因素:人際衝突、人際和諧、人際親融和人際干擾四類。”[4]大學生形成以學習和生活二者之間關係為主要內容,形成語言、思想、知識、媒體等以不同形式相互交流感情的宿舍人際關係,不同類型大學宿舍之間的人際關係還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整體的關係類型可分為宿舍和諧、和諧弱、分散及小團體式的,從微觀角度分為四個類型,即個別成員之間的關係、宿舍友好關係、孤獨和寂寞型關係、對立型關係。”[5]許傳新的研究表明大一宿舍人際交往頻繁,大二開始減少,大三時降到最低限度,大四宿舍人際關係有反彈。“不同年級的學生評估自己的宿舍人際關係有所差異。” [6]大一宿舍成員他們對宿舍人際關係評價最高,大二開始下降,大三下降到最低點,大四有反彈。盧寧採用系統心理治療技術以大學宿舍為單位進行團體輔導,進行前後際交往態度的干預和生活滿意度調查,進行心理測試,並依據不同性別,不同檔次,對前後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不同結論。高校宿舍輔導旨為端正學生的人際交往態度,提高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具有現實意義,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重視的越早,自我意識的改善和發展空間的緊密程度及相互接觸和交流空間越大。”[7]宿舍是其他學生組織所不能比的,它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研究表明,目前的形勢不容樂觀,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不和諧的事情經常發生,使得宿舍人際關係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心理障礙的自我超越

1、 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與心理

增強自信,消除自卑。一個人一旦失去了信心,人際交往必然困難重重,在校學生的交流應該是友好的和誠實的,有合理的方式,沒有過多端莊矜持,應當謙卑和謙遜,充分展示他們的自信心。

“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也是影響關係的原因之一。”[5]語言是人際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學生,在與他人説話時,往往顧左右而言他,忽視對方的話語,學不會傾聽。在與教師、學校領導、用人單位等溝通時,如果自大的話,不注意聽,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甚至錯失發展的大好機會。在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時,一定要表現出真誠的一面,在別人説話時,不要輕易的去打斷,當別人陳述意見觀點時,要認真去聽,並快速思考,直到對方停下來,然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2、開明豁達

社會的複雜性導致了人格的豐富性,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加劇,所以要保持周圍良好的合作關係,必須學會求同存異,以開明的心理素質,多為他人着想,做最誠實的自己。做一個開明的人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養這種交流的質量,以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社會。學生應學會同情,關懷,以達到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

3、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他人的的意見不要太在乎,因為一個時刻,當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可能是緊張、害羞,可引起人體強烈的焦慮和自衞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從而使別人會認為你是因為他有不信任的感覺,從而阻礙雙方關係的發展。這個時候,你就要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做出最誠懇的解釋,儘快融入集體生活。

4、學習人際溝通技巧

掌握嫻熟的人際溝通技巧,可以幫助人們相互增強了解,縮短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關係。許多存在人際交往障礙,主要是由於缺乏溝通技巧造成的,因為缺乏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往往對人際關係失去興趣,並造成在人際場合被動、孤立的境地,不僅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反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應用主動積極的方式,逐步改善人際關係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迴避。事實上,社交技巧是多種多樣的,如增強人際吸引力、幽默,巧妙批評、語言藝術等等。對大學生來説,建立勇氣和人際交往的信心後,應展開心理素質培訓,正確利用語言藝術。成功的交流,包括誠實守信、謙虛、謹慎、熱情助人、尊重、理解、豁達和慷慨等品行素質。。

5、加強自身修養

良好的品質、能力,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的人更容易受人喜愛。人們欣賞他的性格,欽佩他的能力 ,因而更願意與之親近,成為朋友。所以,如果你想增強人際吸引力,更友好,更和諧的與他人共存,應該展示自己的長處,使自己的性格、能力的不斷提高完善,做一個文武兼備的有識之士,使朋友能感受到你的真誠和熱情。

總而言之,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樹立自信心,不斷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完善自我,真誠對待宿舍裏的每一位學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運用積極的溝通方式來解決衝突或分化衝突,把握好宿舍人際交往關係,在人際交往中取得成功,才能在人生中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孫琦,劉吉順.大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宿舍[N].中國教育報,20xx-20xx -1-25(10).

[2]張丹.大學生宿舍人際和諧分析[M].哈爾濱:世紀橋,20xx.

[3]毛曉玲,韓立紅,張堅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特點[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xx.

[4]唐乒球.大學宿舍人際關係的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1999.

[5]許傳新.宿舍人際關係質量 [J].當代青年研究,20xx.

[6]盧寧.高校宿舍及態度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J].預防醫學情報雜誌,20xx.

[7]楊榮.學生宿舍人際關係干預研究[A].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xx.

[8]黃希庭.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中國東部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2

摘 要:無論是在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方面,大學宿舍成員之間都會形成各種交往關係,而這類人際關係和諧與否,將對其中宿舍成員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近年來,大量因宿舍人際關係不和諧所引致的傷害事件不絕於耳,且這類危害還將對大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困惑與精神壓力,甚至引發後續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鑑於此,本文將就當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現狀展開論述,分析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主要原因,並藉此提出協調宿舍人際關係和大學心理健康的實踐措施,以期對促進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和諧和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借鑑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學生宿舍 宿舍文化 文明意識

1 引言

大學生羣體對現實世界以及現代社會中各種關係的認知尚處於塑成期,心理健康容易受到人際關係的影響而產生波動。因此,在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形成和維繫過程中,大學宿舍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是大學生各種人際關係形成的重要場所,其中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也將直接牽涉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故對如何維繫大學宿舍人際關係等相關問題展開探討研究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2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現狀分析

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了幾類,而根據其需求層次理論結合實際分析,大學宿舍人際關係實現了和諧,即滿足了第四層次的需要――感情和歸屬的需要。由此可見,和諧的宿舍人際關係可以讓大學生對宿舍產生一種歸屬感,並賦予宿舍特殊的感情。近年來,大學生宿舍衝突事件接連發生,其社會影響不禁讓我們為之咋舌,這不得不引人深思、發人深省。根據相關學者今年對國內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問題的研究調查報告顯示,有六成大學生認為與室友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能夠共同分享喜悦與悲傷;有三成大學生曾經嫉妒過室友,而在這些大學生中,對嫉妒心理的處理方式也不同,其中四成學生會將嫉妒隱藏起來,不會體現在外在行為上,另有五成學生則會由於嫉妒而公然頂撞室友或者產生衝突。由此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時下大學宿舍人際關係現狀不容樂觀,同時,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個體差異也使得大學宿舍人際關係並不如想象中的和諧,且其中的事件亦容易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引發部分更嚴重的現象。

3 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因素

3.1個體間的差異

大學宿舍成員來自不同地區,有着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經歷,以及不同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以及作息時間,比如,有些學生不注意生活細節而對其他同學造成了困擾,如若不能互相理解包容,時間久了就會彼此之間產生厭煩心理,從而引致各類衝突的出現。

3.2心理上的差異

大學生多處在各種價值觀念的形成與認知階段,無法妥善處理自身個性中所帶有的自我中心主義、個人主義、自卑與自傲、謙虛與嫉妒、猜忌與閉鎖等心理特點,從而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行為具有明顯的衝動性。加上多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個性中的獨立自我思想根深蒂固,團體生活使其產生各種不適應的症狀,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

3.3知識技能差異

部分學生從未獨自生活,生活太過依賴他人,在處理各種人際問題時往往只憑直覺、情緒和經驗,不具備為人處世方面的基本技巧,從而時常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爭執,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性。

4 促進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和諧發展的策略

4.1以宿舍人際為主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開展以人際為主題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鼓勵學生將自身遇到的人際方面的問題講出來,讓大家共同討論並及時解決。同時,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立,使其成為每位“新”同學必須認真修讀的一門課程,充分利用學校心理教育資源,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人際關係認知和處理能力展開培養和訓練,使之形成堅強、理解和包容的心理品質,此外,可以藉助專業心理專家的協作,加強學生對於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視程度,使其在發現自身問題後能主動去尋找方法及時“對症下藥”。

4.2積極宣傳寢室文化,樹立宿舍文明意識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意識到宿舍文化的重要性,但能夠將建議和措施落到實處的卻少之甚少,由此,寢室文化在校園中、在塑造健康心理時、在形成和諧人際關係時並沒有產生實質上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寢室文化建設必須摒棄口號化的作風,堅決執行制度化、規範化、道德化,要切實將這種良好的文化氣氛保持下去,使之成為激勵學生努力生活、努力學習的後備力量。同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更為豐富的寢室文化評比活動,設置月度和年度最佳寢室等稱號,給予應有的獎勵激勵,使得宿舍成員從此自覺自願地為寢室文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並以此形成一種意識:“宿舍是我家,我愛我家”,從而對宿舍逐漸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藉此進一步提高宿舍人員間的和諧度。

5 結語

隨着中國經濟社會深化發展的需要,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僅要具有紮實專業知識基礎,也要具有能夠適應社會生存、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希望本文上述研究能夠對提升大學宿舍人際關係以及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等工作的開展有所啟示,促使大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能成為引領社會前進的動力所在。

參考文獻:

[1]郭梅華,陳虹,黃偉東.大學生宿舍人際和諧度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J].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xx(04).

[2]孫東媛.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實證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xx(01).

[3]姚福清,蘭倩.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問題及應對策略[J].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xx(01).

[4]劉春雷,李鐵鑌.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影響因素及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J].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01).

[5]衣慶泳.大學生寢室人際交往問題的教育對話[J].大連大學學報,20xx(05).

[6]蔣和豐,李化樹.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問題研究文獻綜述[J].赤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24).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3

摘 要: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增強團結,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有助於人們形成互補,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採取有力的措施,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弘揚傳統美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努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關鍵詞:建立;和諧;人際關係;措施

在新時期,人們不僅希望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真誠希望精神生活的充實和高尚,渴望人間充滿真情和愛心,渴望能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環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和諧人際關係的特點

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以情感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以下特點。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的重要內容。有位心理學家説過,心理健康在貧困時代是奢侈品,在發展中國家是點綴品,在發達國家是必需品。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必將成為人們的必需品[1]2。和諧的人際關係,要求交際雙方在心理上應該是健康的,具有高尚的交際品德,能夠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以誠相待。人是富有感情的,其豐富的內心世界需要他人理解並與之共鳴。如果交際的雙方缺乏感情基礎,沒有健康的心理,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互不尊重,那麼交際雙方就無法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的人心理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美滿;有的人遭遇了挫折,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造成了心理障礙,心情抑鬱、冷漠、焦慮,在各種心理困境中不能解脱,最終迷失自我,喪失了事業追求和人生樂趣[1]1,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2.語言健康。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在人際關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國人把“舌頭”、美元、計算機稱為當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武器,並且把“舌頭”排在首位,可見語言的重要。人們通過使用健康的語言來交流思想和感情,從而引起交際雙方心靈的共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會説話,言語得當,對人誠懇,人際關係可以和諧相處。如果對人冷漠,使用尖刻訓斥的口氣,冷嘲熱諷的語言,必定傷害對方的感情,使之反感,從而引起矛盾,使關係緊張、不和諧。有的人有時就是幾句話,造成了悲劇。如東南大學一位教授、博導因停車時發生口角,引發打架身亡。該教授生前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不到50歲就死了,實在可惜。古人説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這説明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語言的好壞會得到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因此,人們一定要注意語言要健康、要美,不能使用帶有“暴力”的語言,因為它能輕而易舉地劃破人的心靈;“語言暴力”發於口,卻源於心,它折射出道德修養的缺失。只有飽含深情、真摯親切的話語才能讓人感到和藹可親,才能和諧相處。

3.行為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要求人們的行為是健康的,也是美的;只有健康的、美的行為,才是人際關係建立過程中最能表現個性特徵的東西,這也是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實質所在。和諧的人際關係對人們行為的要求是:誠信友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如果交際雙方缺乏信任和理解,爾虞我詐、互相攻擊、互相拆台,則只能惡化人們之間的關係。人們的相處,是門學問也是門藝術,只要保持友善、互助、寬容、和諧的交際心態,就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團結同志,做好工作。

二、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功能

所謂功能,是指人們在活動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作用或影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的功能。

1.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增強團結、產生合力。合力是力學上的一個名詞,它指的是若干個力同時作用於一個物體所產生的總的作用。人們常説的“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齊,泰山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之間的關係健康和諧,就會團結一條心,彼此協作,智慧就會多,力量就會大。可以説,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形成集體力量的黏合劑,領導、組織、羣體的效能寓於和諧的人際關係之中。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建設者在不同的崗位上團結合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2.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這兩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一個人如果在交往中與他人關係不和諧,矛盾重重,心情就會鬱悶,從而影響身心健康,嚴重的甚至造成心理失常和機體功能的失調。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夠對人們的心理及情緒產生積極的影響,讓人心情舒暢,熱愛學習、工作順利和生活愉快。我們知道,人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需要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環境,得到別人的信任、鼓勵和支持,感受到愛的温暖,感受到人格的尊重。這樣,心情就會舒暢,身心就會健康。

3.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人們形成互補。互補,是指人們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互補,有知識互補和性格互補兩種。知識互補主要是指不同學科、不同知識的互相補充。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就顯得太有限了。因而,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希望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合眾家之長,使各有專長的人之間產生知識互補行為,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知識的利用率,充分實現人的價值。性格互補在現實生活中較為普遍,它能使人們和睦相處,關係密切。

4.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人們之間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增進友誼,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和工作效率。一個單位如果存在着拉山頭、鬧糾紛、“窩裏鬥”、互相推諉、互相猜疑、互相拆台的不良現象,就會內耗嚴重,人心渙散,這種不和諧的人際關係,不僅嚴重地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損害了集體利益。因此,必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促成羣體內部的團結,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就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措施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一定要採取有力的措施,搞好這項工作。

1.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指出:“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2]要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褒榮貶辱的新的社會風尚。要加強社會公德和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建設,自覺地以社會主義道德來調節、規範自己的行為,並以履行責任為動機,使自己的行為具有道德價值。要大力弘揚道德模範榜樣的先進事蹟,中央電視台每年推出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這些道德模範的故事讓人熱淚盈眶,震撼人們的心靈,使人們受到教育。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這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有效途徑。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身心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各種競爭非常激烈,精神壓力日益加大,一些人難免會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衝擊,併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糾葛和衝突,由此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不少人默默忍受着心理疾病的煎熬。據有關部門統計,有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者約佔人口總數的20%。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構建和諧社會,一定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於活動之中,有效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消除憂鬱感、孤獨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緒[3]151,使其心理健康,心情愉快。

3.弘揚傳統美德,培養高尚情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中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禮儀的總和,它是中華民族優良思想文化傳統的核心。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一定要弘揚傳統美德,培養高尚情操。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誠實守信佔據着極其重要的位置,誠信作為一個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中華文化中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以誠信立人,以誠信立國,以誠信求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應該是誠信友愛的關係,誠信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要求,是友愛的前提。沒有誠信,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信任和理解;沒有友好關愛,更無從談社會和諧。

4.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堅持真理,糾正錯誤,增強團結。恩格斯指出“團結並不排斥相互間的批評。沒有這種批評就不可能達到團結。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瞭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4]423。在人民內部,要從團結、和諧的願望出發,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分清是非,消除隔閡,糾正錯誤,解決矛盾,從而達到新的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5.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係。”[2]全國黨代會的報告裏第一次出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字眼,這一亮點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新。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的原則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避免不良心態積累惡變,引導社會心態良性變化,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要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導人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3]153,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減少羣眾的後顧之憂,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以增強本單位、本部門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石磊.幹部心理健康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N].人民日報,20xx-11-18,(1).

[3]本書編寫組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xx.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4

【摘 要】宿舍是大學生在學校的家。在這個特殊的家中,如何更好的處理與宿舍成員之間的關係,對於大學生來説很重要。提高自身修養,尊重人理解人;學習和掌握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加強室友之間的溝通;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做好以上三點,一個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和諧寢室人際關係就會逐步建立起來。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

家是一個温暖的港灣。在大學,宿舍則是大學生的一個新家,這個家是莘莘學子在外求學的基地,在浩瀚知識海洋尋求真知的棲息地,是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提供信心和力量、情緒低落時提供訴説的場所。然而同一宿舍共同生活在狹小空間的舍友,一旦習慣或觀念產生衝突,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然而,怎樣才能處理好與宿舍成員的關係,為將來步入社會做一個充分的人際關係方面的準備呢?我覺得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歸結起來要從以下三點做起。

首先,加強自身修養,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修養指的是一個人的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識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德。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對於加深與周邊人的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提高自身修養,應當注意遵守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準則:

一、遵守宿舍公約

宿舍公約是為了維護宿舍生活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遵守宿舍公約是每個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品質,也是一種禮貌修養,在宿舍生活中,每個人都應當模範自覺地遵守宿舍公約。宿舍公約包括統一作息時間、愛護宿舍公共財物、不準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團結互助等。有些大學生在宿舍大喊大叫、通宵打電腦遊戲,亂扔垃圾不注意宿舍衞生等這些不文明行為就是不遵守宿舍公約,破壞了宿舍風氣,理應受到批評。不遵守公約就是不尊重他人,同樣也是不尊重自己,就是沒有修養的表現。

二、尊重同宿舍其他成員

孟子曾説過:“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他人,體現在尊重宿舍成員的意見,尊重宿舍成員的勞動,尊重宿舍成員的正當權利,尊重宿舍成員的人格。尊重他人,也應當體現在尊重宿舍成員的愛好和習慣,不取笑和侮辱宿舍成員,不把自己的愛好和習慣強加於宿舍成員,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宿舍成員。真誠地去尊重他人,收穫的不僅是他人的尊重,還有雙方美好,愉悦的心情,以及建立在愉悦心情之上的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

三、理解、寬容

宿舍成員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人住在一起,需要宿舍成員在處理宿舍之間的關係時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

理解是人際溝通的橋樑,也是一種修養。理解他人在同宿舍內表現為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宿舍成員着想,善解人意,體諒對方。善於觀察宿舍成員的心理變化,主動去理解他,關心他,對方還沒想到的事你事先為他想到了,並且幫他做到了,這樣就很容易做到與他溝通。理解他人還包括容忍他人的缺點錯誤,有理、有利、有節地處理問題。理解是建立所有觀念和思想的基礎,只有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和事,你才能夠談得上寬容。

寬容就是要豁達大度,寬宏大量,有很強的容納意識和自控能力。海爾普斯曾經説過:寬容是人類文明的唯一考核。[1]宿舍關係也要靠寬容去護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果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宿舍中出現的小衝突,每個宿舍成員都會養成坦然面對現實,懂得包容一切的習慣,宿舍人際關係就會更加融洽,大學生活也會更加美好、和諧!

其次,學習和掌握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羣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王甫勤20xx年對上海市某重點高校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的調查發現,跟室友溝通時間越長對寢室人際關係的滿意度越高。[2]心理髮展尚不成熟的大學生在遇到宿舍人際關係問題時容易衝動、走極端。如果彼此間應能把握溝通的技巧,互相理解,互相寬容,慢慢磨合,就會最大程度的縮小各種差異帶來的矛盾。想要做到這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待人處事行為和諧。人際交往的目的在於設法使交往雙方能夠融洽相處。對於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來説,相互之間交往相當頻繁,一定要努力做到熱情而不輕浮,自信而不狂妄,謙遜而不自卑,謹慎而不拘束,對事而不對人等,只有這樣,彼此之間才能合得來,才能創造一個温暖如家的宿舍氛圍。

2.適當的自我表露。就是勇於承認“真實的自我”,並將它展示在同宿舍同學的面前,包括老老實實的承認自己的一些缺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各方面都表現優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點的人最受歡迎。當然自我表露一定要注意表露的對象、時間、場合及內容的適當性。

3.善於傾聽。特別是當同宿舍同學迫切有話要説的時候,作為聽眾必須專注而滿懷興趣地聽,並予以表情、手勢、點頭等方面適當的反饋。這樣做,不但可以使對方覺得你在意他、尊重他,而且還會使同學覺得你很讚賞他。

4.調整角色行為。在宿舍,大學生的角色主要是宿舍成員,彼此之間是平等的。角色行為的調整包括在角色中實現角色期望、承擔角色義務、與其他角色互動等,因此應注意的問題是將角色的責、權、利統一起來,儘可能的盡好義務,例如在宿舍要遵守宿舍公約,按時休息,打水和喝水行為要相匹配,不能光喝不打。同時,要尊重宿舍其他成員的角色,不可侵犯別人角色。[3]

5.學會適當的讚揚別人。林肯曾經説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讚揚是對人的直接肯定和積極評價,是對人的最大尊重,往往可以贏得對方的好感。大膽的説出室友的優點,有利於消除你與舍友間人際關係的僵局,使寢室人際關係變更和諧融洽。但一定要注意,讚揚人一定要有根有據,恰如其分。

6.多溝通多交流。宿舍間有些誤解,應主動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加強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從而建立良好的舍際關係。

再次,積極建設宿舍文化活動,增強寢室的凝聚力。有良好文化氛圍的宿舍環境是產生良好宿舍人際關係的重要外界條件之一。[4]以宿舍為單位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動,既能豐富充實大學生的生活,又能增強宿舍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相互之間的感情和團結協作意識。同宿舍學生在集體合作的過程中,會獲得關於尊重、理解、合作的情感體驗,體會人際交流的意義,認同其他成員的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對宿舍人際關係產生潤滑的效果,完成對健全人格的培育,增強宿舍成員間的凝聚力和對宿舍的歸屬感,構建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是每個大學生健全人生的必修課。只有不斷豐富各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養成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才能建立一個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和諧寢室人際關係。也只有這樣一個有着良好和諧氛圍、使每個身在其中的宿舍成員感到親切、輕鬆、愉快的宿舍才能夠稱得上是遠離父母的大學生的家。

參考文獻:

[1]李水山.中國鄉村發現網

[2]王甫勤.小羣體互動與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J].大慶: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0xx(5):158.

[3]王淑蘭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20xx(8):103.

[4]毛小玲等.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特點[J].北京: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xx(15):473-475.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5

摘要:隨着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入發展,和諧人際關係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本文從學校和諧人際關係的涵義及重要性、學校人際關係的現狀以及如何建立學校和諧的人際關係等幾方面探討了學校和諧人際關係狀況。

關鍵詞:構建;和諧;人際關係

1 學校和諧人際關係的涵義及重要性

著名的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曾指出:“人際關係不良會導致多種身心疾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等。”可見人際關係對人的心理衞生與健康有着重要的影響。人際關係健康是個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樣,學校的良好發展也需要和諧的人際關係。學校和諧人際關係是指學校中人與人之間在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得到協調實現的情況下的彼此尊重、互利共生、誠信友愛、融洽相處的狀態和關係,簡單地説就是學校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學校和諧人際關係包括人自身的和諧和人與人之間、羣體與羣體之間關係的和諧。學校領導集體之間、教師員工之間、師生之間關係融洽,能夠激發教職工的工作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有效地保障教育教學成效的實現。反之,人際關係緊張、勾心鬥角、互不協作,就會形成內耗,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學校管理目標的實現。

2 學校人際關係現狀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是文明的金字塔。相對社會其他行業,學校與社會直接聯繫不多,教師的素質比較高,學生多數都比較可愛,善良。因此學校人際關係總體比較融洽。然而學校教育屬於意識形態範疇,其人際關係也具有明顯的社會性。當前學校學術氣氛不足,教師社交氣氛太濃,往往出現以“實現個人某個目的”為處理某種人際關係的準繩。現今一些教師為了評職稱大打出手、斯文掃地;領導在評優工作中“近親繁殖”等問題就是典型的例子。這樣就很容易引起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不和睦,師生之間,師生與校領導之間矛盾重重等。但無論如何,學校畢竟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教育教學利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常規理念,構成人員平均素質較高、批判及校正能力較強等因素都決定了學校人際關係具有明顯的可塑性。也就是説,構建學校良好人際關係具備可行性和必然性。

3 如何建立學校和諧人際關係

3.1 促進生生和諧人際關係

教育中利用正式羣體的巨大力量,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巧妙引導、用好非正式羣體的“首領”,把非正式羣體吸引到班級主道上來。還可充分利用非正式羣體間產生的交叉,在各羣體間架設橋樑,以促進生生和諧。在班內推行合作學習制度,可以有力地集中學生的凝聚力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後進生的轉化,有效促進同學間的友好關係。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和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他人利益之間的關係,從而減少人際磨擦,增進人際和諧。經常組織活動,為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廣闊的時間、空間和自由度。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還可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一個心胸寬廣、開朗樂觀、包容忍讓的人一定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3.2 建立師生和諧人際關係

教師在師生關係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應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對話關係。同時教師應掌握高超的教育藝術和教育機智。及時對學生採取靈活有效的應變策略。教師還應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保持良好教學心境,面對複雜問題,能夠保持理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教師要樹立教育法制觀念,使自己處理問題行為的方式控制在教育法律所規定的範圍之內。最後教師要實行民主管理, 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在和諧的氛圍中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如果教師能做到以上幾點,一定會與學生和諧相處。

3.3 建立師師和諧人際關係

教師之間長期共事,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這些矛盾有時為利益衝突,有時表現為意見分歧,有時表現為相互誤解。但是絕大多數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是非對抗性矛盾。因此,解決這類主要用道德調節手段。如果教師之間能夠真正做到少一點埋怨,多幾分理解,關係就會融洽得多,即使出現誤解,只要檢點自己,胸懷大度,誤會也會隨着事實的澄清而逐漸消除。教師之間開展有益的競爭,必須注意,一方面要敢於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敢於冒尖;另一方面要提倡科學、求實的作風,形成自己的新方法和新見解。這種競爭與團結協作不僅不矛盾,而且還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只有這樣,個人才能得到提高,教育才能得到發展,教師之間的關係才能夠和諧。

3.4 建立學校領導之間的和諧關係

毛澤東同志指出: 辦教育也要看幹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是學校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有沒有一支心齊氣順、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 一個舒心融洽、合作團結的環境,直接關係到和諧校園建設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黨政班子應榮辱與共、同舟共濟,其成員都有職、責、權,在工作中既要依法辦學、照章辦事、各負其責,又要相互信任、顧全大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黨政領導班子的團結和諧、和而不同、事業為重,廣大教職工才會齊心協力、奮勇拼搏, 共同推動學校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3.5 建立學校領導與師生的和諧關係

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一方面, 校領導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理念,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切實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另一方面,校領導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理念,把促進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辦學的根本追求,努力為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提供優良環境,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思想貫穿於學校工作的全過程。學校師生也要關心和支持學校的發展, 理解學校領導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所作出的努力, 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管理, 勇於建言獻策, 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 同心同德共建和諧校園。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6

摘 要:當前,我國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存在不少問題,如何解決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學生、家長和社會這三方面入手來解決這一難題,尤其注意加強對國小生的教育和訓練,增強國小生與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國小生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和良好的交流品質,拓寬國小生人際關係交往的途徑等。

關鍵詞:國小生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障礙

心理學家們今年來研究發現:一個人一天中約有60%―80%的時間花在與親人、朋友溝通上,通過研究一萬個成功者的家庭案例發現,一個人的“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只佔成功因素的15%,其餘85%取決於良好的人際關係溝通能力。很多事實表明,國小生的人際關係狀況往往決定他們以後的發展,目前,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出現許多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改善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引導學生克服人際關係障礙,對國小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1]

一、國小生人際關係的發展過程

國小時期是兒童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兒童開始學校生活的第一個階段,是兒童學習掌握各種基本技能,掌握人類科學文化的最基本的知識,併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的時期,國小也是兒童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艾裏克森認為,國小階段是關於自我生長的決定性階段。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學習,第一次接受學習賦予他並期望他完成的社會任務。為了完成這些任務,國小生必須勤奮學習,同時他們又害怕失敗,這種勤奮感和自卑感的矛盾便構成了這一階段的危機。[2]

二、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

《知心姐姐》雜誌社曾在北京、上海、吉林、遼寧、河南等19個省市、自治區進行的針對中國小生及其父母最關注的一些問題調查,受到有關人際關係的有效答卷共5782份。以“我的苦惱”為主題的調查結果顯示: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已成為孩子第二大苦惱。以“心理健康問題”為主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輔導孩子處理人際關係,也成了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時,排在第二位的重要內容。[3]

引發中國小生苦惱的因素(因有少量同學同時寫了不同類型的苦惱,所以百分比合計總數大於100%):學習與考試引發的焦慮(72.26%)、人際關係處理不好(21.42%)、生活條件和環境差(10.03%)、有不良習慣(8.05%)、自我形象與自我感覺差(3.67%)、自主行為受利限制(2.66%)。

由此可見,國小生的人際關係障礙(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已成為國小生及其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4]

三、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表現及其原因分析

1.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典型表現:

1.1被動。主要表現為:國小生做事缺乏主動性、缺乏熱情。許多事情都要在別人的督促下才能完成,有時需要多次督促。另外,國小生在人際關係中處於被動,還表現在他們一味地遷就別人,附和別人,甚至追隨別人,以至於失去自我,失去個性。最常見的就是“隨大流”“攀比”。[5]

1.2攻擊。人際關係障礙中的攻擊性表現為説話刻薄,出口傷人,自以為是,侮辱或者非難他人,散佈流言蜚語,妨礙他人做事。這類國小生的人際關係就十分緊張,很少有同學與之交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被一種強烈的孤獨感所圍困。所以在國小課堂上經常出現國小生刻意不回答本該回答或者可以回答的問題,這種現象也屬於“攻擊”範圍。

1.3固執。固執的國小生做事不聽從別人的勸阻,一意孤行明知自己錯了也仍舊堅持錯誤,不肯悔改。

1.4自我表現。自我表現的要害是以“我”為中心,對別人一概加以排斥,往往是“惟我獨尊”,其他都不在話下。自我表現的最終結果是導致日益嚴重的孤獨與痛苦。教師應正確看待這種現象。

2.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原因分析

2.1父母的溺愛,導致國小生不願與人接觸。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和長輩都是萬分疼愛。孩子們自然遇到事情就會以個人利益為先,容易跟同學產生矛盾。也有的家長保護欲過強怕孩子受傷阻礙孩子與外界的接觸,這樣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少了,與人交往的範圍也就更狹窄了。[6]

2.2個性上的缺陷,阻礙了國小生人際關係的發展。很多孩子在跟外界接觸時會不由的表現出緊張害怕,甚至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害怕見人。還有的自傲、盛氣凌人,羨慕嫉妒其他孩子、任性等任何一種的個性缺陷都會成為人際關係障礙。

2.3生活上的挫折,成為國小生髮展良好人際關係的阻力。例如:某次考試考得不好,受到老師嚴重的批評或同學間的矛盾等等,這些都會成為國小生髮展良好人際關係的阻力。

2.4教育觀念的誤導,阻礙了國小生人際關係的發展。許多家長和老師注重學知識,學技能,疏忽對學習上的關心和引導。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國小生也就侷限於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發展,而沒有很好地接受如何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教育和指導,從而阻礙了他們的人際關係發展。

四、解決國小生人際關係障礙的具體方法:

1.對國小生的教育和訓練

有一下幾種方式可以參考:增強國小生與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國小生爭取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培養國小生良好的交往品質;教給學生正確的途徑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和自我調適的技巧;拓寬國小生人際交往的途徑等。

對國小生與人交往意識及處理人際關係能力的培養絕對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應引起每一位教師和家長的重視。

2.學校教育的完善。

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和訓練,還是與學生家長充分合作,主體都是學校,具體的執行者是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自身功能的完善對國小生髮展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消除人際關係障礙具有根本性意義。

總之,學校教育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師要真正做到關注學生心靈,從多方面多角度關注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消除人際關係障礙。

參考文獻:

[1]《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沃建中主編,科學出版社,20xx

[2]《當代青少年學生心理障礙與教育》,餘基強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人際關係心理學》,鄭全全、俞國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國小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及對策》,舟山市普陀區東港國小,李雪芬

[5]《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6]《加強人際交往,改善人際關係》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7

【摘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羣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障礙會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緒、健康等各個方面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通過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説明了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係交往和溝通能力。同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人際交往環境,也將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於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説,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為複雜,更為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羣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並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髮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並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着人際關係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並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一、大學生人際關係不適的表現

有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於人際交往的已佔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佔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睏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係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為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係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為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由於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係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係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後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後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裏一直養尊處優,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後,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打開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症。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於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於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説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並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於是患者就會變得過於敏感,更不願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鬱,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看看上面那個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麼”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鬱鬱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髮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類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願意與他人交往,但由於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瞭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在我們隊裏也存在着這樣的學員,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他人接觸,做什麼都一個人,很難融合到大集體中,產生一種圾不和諧的情況。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願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願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在我們學員隊中,也有部分學員把市場經濟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用於人際交往,靠吃吃喝喝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以實現個人目的;或“唯利是圖”;大利多交,小利少交,無利不交,冷落不能給自己“實惠”的人,濫交亂捧能給自己“實惠”的人。個別學員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榮譽、成績都屬於自己,別人都不如自己,在分隊與分隊之間,甚至區隊與瞿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對於本分隊本區隊的工作都盡力完成,但在其它分隊區隊有困難的時候不願伸手幫助一下,希望自己所在分隊,區隊成為一枝獨秀。

4、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是,以一種假想目標為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人缺乏信任,胡亂猜忌,説風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際關係和諧的蛀蟲。另外,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一旦這種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係。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為。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於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能夠坐在這裏的,大家都是通過大學聯考這擁擠的羊腸小道的幸運者,一帆風順,優越感,自然而然的滋生。但進入大學校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學的優秀者雲集在一起,有的學員不能夠保持優秀,學業上優越地位的失落,很容易產生忌妒心理。輕者出現內向,躲避,重者出現精神妄想,自殺甚至犯罪等。

5、江湖義氣型。

有些學生熱衷於江湖義氣,對所謂的江湖好漢,義士崇拜得五體投地,與其他同學稱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麼軍紀,國法,集體利益,不惜為哥們兩肋插刀,大有豪氣沖天的勇者風範。而實際上,這是對革命同志關係的玷污,它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個人和小團體私利的宗派團夥意識,與以革命原則為基礎的同志友誼有着本質的區別。在平時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搞小團體,小圈子,應當堅持團結合作,珍惜互相之間的情誼,這樣才能做到“人伴賢良智更高”。

6、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心靈寫照,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認識了周圍的同學,才發現校園的生活並不想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樣單純了,人們説校園就是個亞社會,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並不簡單,大學校園彙集着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學,風俗習慣、觀點看法難免不一樣,正是這些風俗習慣和觀點看法的不同,使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着小摩擦,總是不能風平浪靜。調查顯示,有78.8%在校同學都反映人際關係複雜難處,其中宿舍關係就佔45%,人際交往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都在為人際關係發愁,你説能不鬱悶嗎?

7、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衝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麼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説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後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彷彿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於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實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家裏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慢慢的就養成孩子自私的心理。並且有些家長本身人際關係就不好,由於長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與人交往。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從他們那裏學來的,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應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虧教育,這樣才會讓他們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真正的去為人處世。

2、學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國小校,包括有的大學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很多時候,有的學校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面紅耳赤,羞羞答答,這是學校教育的失誤,其實學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以及怎麼面對和接觸社會,時刻讓同學們明白,雖然他們不能改變一個社會,但他們一定要適應這個社會。

3、社會的影響;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名為《雷鋒出國了》的文章,上面寫到了現在我們社會人情的冷漠,也正是這樣的社會陰暗面影響着我們的同學們,他們從不敢相信人到不願相信人,所以我們要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性的迴歸,讓社會充滿愛,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生還有不熱愛與人交往的理由嗎?

4、自私自利的個人思想;

如今像你們這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期盼,對自家“獨苗”的呵護,成為培育“一切為我”的温牀。當你們計如大學校園,獨立地過集體生活,與同學相處時,一些同學自小養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無餘。

5、素質教育的匱乏;

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仍處於應試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一些家長、學生、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卻忽視了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個作為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6、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脹,這種思想意識也影響了大學生的處世理念和行為方式。

四、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係交往和溝通能力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係氣氛中,如何提高個人的人際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狀態,這是每個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結果也表明,那些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度低的學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際關係不適。對在校大學生,就從品性格、能力、學識、體態、交際手段與社會經驗等方面鍛鍊自己,使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生活。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社會交往實踐中學習,鍛鍊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務一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也有它內在的規律性,即依據一定的交往原則。只有遵循了正確的交往原則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創造更好的人際交往的藝術。

(一)掌握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1、正直原則。

主要是指正確、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互幫互學、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人際關係氛圍。決不能搞拉幫結派,酒肉朋友,無原則、不健康的人際交往。

2、平等原則。

主要是指交往的雙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嚴兩個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誼的基礎,是兩心相通的橋樑。交往必須平等,平等才能深交,這是人際交往成功的前提。社會主義人際關係的根本特徵就是平等,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貫徹平等原則,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別人的合法權益,尊重別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取決雙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誠信原則。

指在人際交往中,以誠相待、信守諾言。在與人交往時,一方面要真誠待人,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後誹謗人,要做到肝膽相照,襟懷坦蕩。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諾事情要儘量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擁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克思曾經把真誠、理智的友誼讚譽為“人生的無價之寶”。古人也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誠則靈”。其誠是換取友誼的鑰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寫道:“只有拋掉虛偽,以誠相見的人際關係,才識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寬容原則。

在與人相處時,應當嚴於律己,寬容待人,接受對方的差異。俗話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往中,對別人要有寬容之心,如“眼睛裏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計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讓人,最終將會成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寬容之心,還須以誠換誠,以情換情,以心換心,善於展再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回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5、換位原則。

在交往中,要善於從對方的角度認知對方的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情感和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獨特個性方式等,從而真正理解對方,找到最恰當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6、互補互助交互原則。

這個原則是大學生人際關係處理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項基本原則理由玉大學生在經濟生活上還沒有獨立,依然出在以學為主的學生時代,因此互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精神領域。包括大學生氣質、性格、個性特徵的內容。往往我們會發現不同氣質、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夠相處配合的較好,而能力非常強的兩個人倒並不一定配合相處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交往過程中要勇於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個體都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由於這種尋求自我價值被確認和情緒安全感的傾向,在社會交往中,更重視自己的自我表現,注意吸引別人的注意,希望別人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阿倫森的研究表明,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對於真心接納我們,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更願意接納對方,願意同他們交往並建立和維持關係。

福阿夫婦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着保護自己心理平衡的穩定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關係保持某種適當性、合理性,並依此對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得以解釋。這樣,當別人對我們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納和支持時,我們也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友好,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接納別人,否則我們的行為就顯得不合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的友好的行動別人接納後,我們也希望別人作出相應的回答,如果別人的行動偏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會認為別人不通情理,從而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對方產生心理排斥。我國古人所説“愛人者,人恆愛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有其心理學基礎的。

7、功利作用原則

心理學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人們希望交換對自己來説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換過程中至少得等於失,不值得交換是沒有理由去實施的,不值得交換的關係也沒有理由維持,所以人們的一切交往行動及一切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都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對於那些對自己來説值得的,或得大於失的人際關係,人們傾向於建立和保持,對自己來説不值得,或失大於得的,人們就傾向於逃避、疏遠或終止。

我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着人們的價值觀傾向不同,人際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的社會交換機制。對重內在情感價值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情感捲入更多,因而有明顯的重情誼、輕物質的傾向,與別人的交換傾向於增值交換過程。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欠別人的情份,因此在回報時,往往也超出別人的期望,這種過程的循環往復,就導致了交往雙方都感到得大於失。與此同時,對重外在物質利益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重物質利益意識多於個人情感的投入,因此傾向於用物質來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際交往中處於減值交換。

8、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

指個人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判;自我價值保護指人為了保持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人在任何時期的自我價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總和。自我價值支持的變化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是符合人們意願,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期望相反,使人們面臨自我價值威脅,因而必須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的消極變化,即自我價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臨新的攻擊。

特別是我們面臨肯定的人轉向否定時,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承認別人轉變的合理性,否定我們自己,貶低自我價值;二是進行自我價值保護,儘可能維護自我價值的不變,降低所失去的自我價值對自己的重要性。許多研究表明,自我價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當面臨自我價值威脅時的優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儘可能保護自己。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遊刃有餘,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積極交往的主動性,塑造很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手段,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見。

1、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係到人際交際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暈輪效應

在我們的頭腦中,總有一些潛在的,得之於各種途徑的觀念,並常常以此來評價和判斷他人,因為這樣做所耗費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説,它最省事。但是,圖省事往往會造成一些認知偏差。什麼美國人開放,英國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農民老實本分……。這些説法雖與某些人的特徵相吻合,但絕不是個個如此,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人如其面,各個不同,不能用概念來衡量人,把人簡單化。某人的一種優點、優勢放大變成了籠罩全身的“光環”,甚至原來的缺點也被掩蓋或者蒙上了一層奪目的光彩。這種對他人認知的最大失誤就在於以偏蓋全。“借一斑而窺全豹”並不總是適合於一切人和事,個別和局部並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體。在人的諸多行為或性格特徵中抓住某個好的或不好的、就斷定他是好人、壞人,無疑是幼稚的。恰當地、全面地認知他人,就要克服説好全好,説壞全壞的絕對化方法。

首應效應

我們通常所説的印象實際上指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社會心理學中,由於第一印象的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應效應(primary

effect),也稱為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會成為一種基本印象而影響對他人各方面的評價。俗話説,先入為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很重視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該看到,第一印象得之於較短時間的接觸,又無以往的經驗作參照,主觀性、片面性較強。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極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盤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要練就一番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事,在長期的相處中全面、正確認識和了解他人。如一位大學生剛入大學出色的自我介紹在同學的頭腦中留下強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後他的表現不如以前,學生認為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夠盡力;相反,有的同學在尋求職業時留下很不稱職的第一印象,那麼要轉變需要很多長時間。人們已習慣於用先入為主的最初印象軌道解釋一些心理問題。

近因效應

某人剛犯了一個大錯誤,於是就有人發現,他從來就不是好人。這是近因效應在作怪。在較為長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佔優勢,這是一種心理慣性。由於這種慣性的作用,人們往往會以最近的印象來評價人。與首應效應相比,在總的印象形成上,

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不因一時一事評價人。

刻板效應

有些人習慣於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於某一類人,不管他是否表現出該類人的特徵,都認為他是該類人的代表,而總是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於他,從而影響正確認知,特別是當這類評價帶有偏見時,會損害人際關係。如有的大學生認為南方人小氣、自私,家庭社會地位高的學生傲氣、不好相處等,這種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定勢效應,妨礙大學生正常人際關係的形成。

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人們頭腦中存在的某種固定化的意識,影響人們對人和事物的認知和評價。當我們與他人接觸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作一種固定了的觀念或傾向進行評判。

投射效應

人際關係中的投射效應,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度或慾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徵。如自私的人總認為別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磊方的人認為別人對自己也應不小氣,由於投射作用的影響,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產生誤解。

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從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需要。在人際交往中,過分留心、處處算計、總怕吃虧上當,這當然得不到快樂。可以説,這樣的人還沒有領悟人際交往的真正內涵,因此他無法體驗到交往中的快樂。倆人互相交換一個蘋果,還是一人一個蘋果,倆人互相交換一個主意,一人就有了兩個主意,這個例子是交往露內涵的一個體現。此外,交往的意義還在於增大個人的心理空間,減少彼此的心理距離,建立“我們感”。這些都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社會需求。

消極的情緒,如不快、痛苦、憤怒、失望等,會影響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這點不言而喻。這些消極情緒的產生,可能來自某種壓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種喪失。每個人都要學會在生活中對付這些不良情緒,這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現代社會主張個性獨立,人際交往也日益複雜,如果説在一些場合,或和某些人的臨時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應酬,那麼,建立和發展深入持久的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誠相見、表達真實的自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人們並不喜歡那些假扮的聖人。當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顯的缺點,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審視、認識自己和他人,不斷領悟人生,這是人際交往的內涵之所在。

2、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

適度的自我價值感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自我價值感來源於對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而存在有的固有價值的認識。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無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獨特性,有其獨特的創造性潛能。伴隨這種價值感而來的是對他人的獨特性價值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這種適度的自我價值感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的模式。

3、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力

社會交往中,個體的知識水平與涵養直接影響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個人形象應從點滴開始,從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優化個人的社交形象。

提高心理素質。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質量。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膽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獨、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際魅力。每個個體都有其內在的人際魅力,他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社交生活中的體現。這就要求在校的大學生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儀表到談吐,從形象到學識,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隨着交往的深入,學識更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大學生的個性培養,拓展自己的內涵。

4、培養主動真誠交往的態度

大學生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對內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卻有待發展。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卻很少反省自身,問問自己對別人怎樣。這種單向性思維容易導致交往中一廂情願的傾向,並容易對挫折做出錯誤的歸因。

人際交往本質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許多時候互動鏈的運行需要有人激發。事實上,許多交際成功的人往往會主動激發,開啟人際互動鏈。即他們往往首先向別人發出友好的信號,主動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主動與人打招呼……正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我敬人,人自會敬我”,他們以此打開了人際交往的局面。

大學生們容易忽略或很少加以反省的另一個問題是:我怎麼對待我自己?

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還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和別人一樣,還是比別人差?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也大大影響着其人際關係的成功與失敗。

許多時候,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以及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應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己。所以改善人際關係首先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別人。對大學生而言,思維已近成熟,所以從反省自我開端,從具體行動起步,乃不失為上策。有人説: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説,都需要有豐富的人際關係,並在這個世界上幫助與被幫助、同情與被同情、愛與被愛、共享歡樂與承受痛苦。在社會交往中,那些主動去接納別人的人,在人際關係上較為自信。主動交往的稀少源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擔心遭到拒絕,擔心別人不會象自己期望的那樣理解、應答,從而使自己處於窘迫的局面,傷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實上,問題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因為人際關係中,雙方都需要適應,需要人際關係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們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許多誤解,如先同別人打招呼,在別人看來低人一等,“那些善於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圓滑”,“我如此麻煩別人,別人會認為我無能,會討厭我”等等。

主動交往特別是當面臨人際危機時,主動解釋,消除誤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於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係的形成。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被人誤認為封閉;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學習,始終處於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鬆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為心靈上的創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學業、情感屢屢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

主動而熱情地待人 心理學家發現,熱情是最能打動人、對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質之一。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緒傳染給別人。一個面帶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納。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煩惱的事,但我們不應被它們所奴役,而應像魯迅先生所説的那樣: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學會愉快地面對生活可以從行動入手,讓自己高興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

要熱情待人還須從心裏對他感興趣,真心喜歡他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於這種人。”

“只要你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你所得到的朋友,就會比一個要別人對他(她)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運用積極暗示能夠減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經常在心裏默默對自己説:“我是受歡迎的人!”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充滿信心地默誦這句話。除言語暗示外,還可運用形象暗示。在頭腦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良好的交際者,直到這種形象在頭腦中能夠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來並根深蒂固。這就是西方心理學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把每個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自尊得以維護,自我價值得到承認,這是許多人最強烈的心理欲求。我們只有在交往中注意到這一點,才能對應自如。的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當我們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時,也應將心比心把別人也看成重要的。據此,在交往中,我們應注意:(1)讓他人保住面子 如果一個人習慣於通過挑別人的毛病和漏洞來顯示自己的聰明,那將是最愚蠢的,必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人人都有毛病和缺點,所以找起來並不難。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這是許多人所反感的,因為這威脅到了他的自尊。(2)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人發生改變 同學之間常常爭論,若是為探討問題,這是有益的,但試圖以此改變對方,則往往會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種觀點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當你反駁他的觀點時,便或輕或重地對他的自尊造成了威脅。所以爭論雙方很難單純地就問題展開爭論,其間往往滲入了保衞尊嚴的情感。這種情感促使雙方把爭論的勝負而不是解決問題看成最重要的。所以贏的一方常常難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這看成是自己尊嚴的勝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證。而輸的一方則會覺得自尊受到傷害,他對勝方很難不產生怨恨。從而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爭論到最後會演變成為人身攻擊,或變成了僅僅比嗓門高低的遊戲。所以爭論對人際交往常常是一種干擾因素。

主動發現和讚賞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其不足,每個人也都有其所長。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衝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慾望”;

“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心理學家認為,讚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讚揚能使羸弱的身體變得強壯,能給恐怖的內心以平靜與依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真心真意,適時適度地表示你對別人的讚揚,讚揚要對人也對事,能夠增進彼此的吸引力。

最有效的讚賞是讚揚他人身上那些並不是顯而易見的長處和優點。如果你讚賞一個領導能力強,他也會高興,但若是讚賞他有風度或是很會教育子女,他一定會更高興。如果你讚賞一個容貌出眾的女孩子漂亮,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她對這一點很自信;如果你説她性格很好或聰明,她可能會更為高興。

5、鍛鍊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技巧

加強和提高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很多,概括地講有四種:

(1)、善於結交。

在人際交往中,結交的過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親密接觸三個階段。善於結交是指能夠巧妙地引起對方注意,並主動製造機會,自然地與對方進行初步接觸,進而保持進一步接觸的過程。

(2)、善於表達。

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於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是對方感到輕鬆愉快。自我表露 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談必然是雙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項應該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關於自己的信息——怎樣想,有什麼感受,對他人的自發信息如何反應等。然而,許多人卻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給交往製造了障礙。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時機,否則就可能犯滔滔不絕、只顧自己之大忌。一般而言,談自己的合適時機之一是有人邀請你談談自己的時候。這時,如果你能適度地展開自己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和好感。另一種時機是當他人談的情況和感受與你自己比較一致時,即“我也……”的技巧。人們總是喜歡那些經歷和看法與自己一致的人,因為贊成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肯定我們的價值和自信。所以,“我也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我有過和你同樣的經歷”之類的表白往往能激發對方積極的反應,使談話氣氛熱乎起來。

(3)、善於傾聽。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瞭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複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另外,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愛聽不停、不慎耐煩、不時看錶、目光遊離不定等動作。這些既影響對方講話的興趣,又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為。記住,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就,是贏得友誼的有力品質。

(4)、善於處理各類矛盾。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和摩擦,而善於出力問題,就是要求一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夠打破僵局,或者能夠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創造深入交往的氛圍。從讚揚和誠心的感謝入手。在此之前,我們已深知讚揚和感謝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對方的自信和自尊,從而在感情上接納我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誠懇地提出批評,對方往往更容易接受。應該做到自尊但不能自傲,坦誠但不輕率,謙虛但不虛偽,謹慎但不拘禁,或波但不清服,老練但不圓滑,勇敢但不魯莽,隨和但不懦弱。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我們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所欲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髮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們心理正常發展、保持個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個人生命的主宰其實就是自己,關鍵是你要有所改變,要有強烈成功的願望,針對自己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相信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參考文獻:

【1】郭 麗 《大學生人際交往個案解析》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蘇厚重 《大學生人際關係原理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4】凡 禹 《人際交往的藝術》 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xx.

【5】蘇連升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分析》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20xx年3月

【6】汪漢榮 龍健飛 王緒朗 《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其消除對策》 經濟師 20xx年02期

【7】賈玉霞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咸陽師範學院學報 20xx年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8

摘要:大學學什麼?除了知識外,最關鍵、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學生應該培養各種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説過: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於各種社會關係之中,如何理順好這些關係、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大學校園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將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更是如此。

關鍵詞 : 大學生 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關係

Abstract :What is learnt in the university? Besides knowledge, the most key , most basic one is the peoples ability ,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ain various kinds of ability , for instance: People skills , innovation think Vernon strength , grasp information ability , learning ability and support oneself ability ,etc.. Among them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skill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great teacher of the revolution Marx has ever said: People are the total of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hips, everybody does not exist in isolation, he must have the problem that in various kind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 how to make these relations in order well , how to improve life quality involves social ability had already determined their contacts need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entered that time of the school, good people skills an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essential conditions survived and developed. Establish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campus, form a kind of unity friendliness , vigorous environment, will help university students to form and develop healthy individual character quality . Accelerating constantly in the rhythm of life, with keen competition nowadays the society is even more like this.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Ability that associat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論文正文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據報載山東大學社會學系選取在濟南舉辦的兩場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現場發送1500份問卷,對今年高校畢業生供需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最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大學生的能力則成為用人單位關注的重點,特別是人際交往能力.

我們知道轟動全國的雲南大學2.23 兇殺案,主犯馬加爵,由於與同學產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殺人的道路。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為此,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要正視和解決不願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問題,塑造自身形象,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我們希望通過對人際交往的特點以及交往的原則的認識與理解,可以從中領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識。結合這些特點與原則,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我們自身的人際關係。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簡介

1. 人際交往能力的含義: 社會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係的能力.包括與周圍環境建立廣泛聯繫和對外界信息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上下左右關係的能力.

2. 人際交往能力的種類:

(1)表達理解能力 表達理解能力意味着一個人是否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思想表現出來,還要讓他人能夠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達。一個人的表達能力,也能直接地證明其社會適應的程度。

(2)人際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人的可信以及可愛,它和人的個性(如內外向等)有極大的關係,但又不完全由它決定,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意味。

(3)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前獨生子女的一大弱點是依賴性強,獨立性解決問題能力差,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弊端,因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羣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象,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當我們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在與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這裏就會涉及到自身能力的問題。我以為,我們在校學習期間,就要培養自己與同學、與教師、與領導、與職工打交道的能力。與同學交談,可以論爭不同的學術觀點,可以談對社會現象的不同認識,在論辯中提高自己的思辯能力;與老師交談,可以交流讀書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認識,可以從中受到啟迪;與領導交談,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也許可以鍛鍊自己在領導面前不怯場;與職工打交道,你可以瞭解到他的工作狀況和不同的心態。善於與人交際,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1.人際交往是維護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

(1)人際關係影響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

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人人都渴望真誠友愛,大家都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對象和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得一部分學生由此而導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劇。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一般説來,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學生,大都能保持開朗的性格,熱情樂觀的品質,從而正確認識、對待各種現實問題,化解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積極的人際交往,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則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難以化解心理矛盾。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病態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2)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的情緒和情感變化

處於青年發展期的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代,在心理、生理和社會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導致焦慮、緊張、恐懼、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學習和生活。實踐證明,友好、和諧、協調的人際交往,有利於大學生對不良情緒和情感的控制和發泄。

(3)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的精神生活

大學生情感豐富,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需要進行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討論理想、人生,訴説喜怒哀樂。人際交往正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最好方式。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滿足大學生對友誼、歸屬、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動地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併產生對集體和他人的親密感和依戀之情,從而獲得充實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2.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

(1)人際交往是交流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量之大,信息價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們對擁有各種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隨着信息量的擴大,也在不斷地增長。通過人際交往,我們可以相互傳遞、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豐富經驗,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啟迪思想。

(2) 際交往是個體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説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人際交往,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自己對別人的認識。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彼此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認識了對方。同時,又從對方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中認識了自己。交往面越寬,交往越深,對對方的認識越完整,對自己的認識也就越深刻。只有對他人的認識全面,對自己認識深刻,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同情、關懷和幫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實現。

(3)人際交往是一個集體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人際交往是協調一個集體關係、形成集體合力的紐帶。而一個良好的集體,能促進青年學生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如正義感、同情心、樂觀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愛的人際關係中成長起來的。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夠增進學生集體的凝聚力,成為集體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積極向上的,反之,不利於個體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3.大學生社交能力普遍偏弱

在近日各高校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員工的交際與溝通能力越來越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主要動力,因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看重求職者的情商。面對用人單位開出的招聘條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感受到了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項針對大學生職業適應能力的調查顯示,有41.98%的學生認為人際交往能力的訓練是找工作時對自己特別有幫助的教育內容,大大超過了專業能力訓練(14.9%)、基礎知識與技能的訓練(17.5%)和心理素質教育(17.5%)等其他知識能力。而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麼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同樣排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礎知識(4.6%)等之前,位列首位。

對自己負責的這個調查,天津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任賈曉波教授認為,調查結果表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意識到,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已經成為求職路上的攔路虎。據賈教授介紹,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質與人際交往技巧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在社會化過程中不斷地接受系統訓練才能習得。而目前,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恰恰是教育教學內容中的薄弱環節。

賈教授認為,多年來,學生長期在大學聯考指揮棒下,過分注重追求成績而忽視了人際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質的培養。進入高校後,學校也很少有專門的系統課程培訓。所以導致很多大學生智商很高,情商卻很低,往往處理不好如何與其他人相處、溝通、交流。而這些正是時下企業招聘時最為看重的能力素質,因此,給大學生補上這節課已經刻不容緩。

為了瞭解中國在校大學生的交往能力,我們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其內容見附錄。

統計結果:其中有15.5%的總分低於70分,有32.6%的總分在70-90分之間,有41.3%的總分在91-120分之間,還有10.6%的總分大於120分.

我們對於以上所得出的結果進行了分析:

中國在校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屬於中等偏下水平,同時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環境中比較拘束,適應較慢.在異性和非同齡人面前會有所緊張,不夠大膽,不主動交往,甚至有少數同學有自閉心理.人際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學生缺乏交往的經驗,尤其是成功的經驗。他們想關心人,但不知從何做起,想讚美人,可怎麼也開不了口或詞不達意,交友的願望強烈,然而總感到沒有機會。交往中想表現自己卻不能如願,內心想表示温柔,言語卻是硬邦邦的,這些情況阻礙了他們和他人交往的順利進行。但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想有所提高.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9

摘 要:國小生由於年齡小,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強烈的自我意識,使他們擁有較強的防禦心理,不善於表達自己,離羣獨處,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着重介紹構建國小生和諧關係的幾點淺薄看法。

關鍵詞:國小生;和諧關係;構建

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促進作用。學生在和諧輕鬆的氛圍中,能夠跟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推動和諧文明校園的建設。

一、教師走進學生圈子,幫學生樹立團結集體的意識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全方位地瞭解學生,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課下跟學生積極交流,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圈子,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關鍵。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行為表現做出客觀的評價,避免因為認知上的誤差,對學生產生偏見,不公平的評判常常會引起師生的矛盾,以及學生之間的矛盾。基於此,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在校園生活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細緻的調查和分析,避免主觀情緒的滲入,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位學生。

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必須尊重和信任學生。基於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等方面的考慮,心理承受力相當脆弱,學生都擁有強烈的自尊心。不善言談往往導致一些學生被孤立,遇到一些事情不善於表達自己,道德觀念和是非觀念都比較薄弱,因此教師的引導教育就至關重要了。

例如,在日常校園生活中,兩個經常一塊上學、放學的學生,鬧了矛盾,甚至動手解決問題,此時教師應當明白,學生天性純真,學生之間的矛盾本沒有對與錯。針對這種現象,教師絕不可用嚴肅的表情和聲調較高的方式進行教育,應當以和藹的表情、温和的態度去了解學生之間發生不愉快的原因,這時教師可以轉變一下教育方式,過分注重口頭教育,對於天真懵懂的學生來説,只能當做教師課堂的言傳身教,教育本身的職能並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舉行一個長跑接力賽,讓鬧矛盾的雙方分在一組,教師在旁邊當裁判並且觀察矛盾雙方的一舉一動,給他們制訂一個目標,讓他們通過奮鬥過程中的互相幫助能打開自己心中的結,在奔跑中的汗水與歡笑是懵懂青春中最真情的流露,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提升了集體榮譽感,大度地放下眼前的陰霾和偏執,去迎接朋友的微笑和擁抱。

二、防患於未然――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積極作用,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應當注重構建和諧課堂,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而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1.全體學生的發展目標

教師給全體學生確立一個發展目標,能夠保證學生在思想和學習行為上高度的統一性,對於目標的追逐,整個班級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在追尋目標的路上學生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2.優化溝通渠道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多種多樣,課堂情景教學模式上,課外豐富的趣味化集體活動都是良好的溝通方式,在遊戲化的活動中進行溝通,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瞭解,增進彼此的感情。

3.人際交往觀的樹立

幫助學生樹立人際交往觀,對於構建和諧人際關係有重大意義。校園生活中,部分學生對於人際交往的意義不夠明確,離羣獨處是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應當積極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講明人際交往對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交往意識,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

三、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策略

1.擺脱自卑心理,重拾交往自信

部分學生由於缺乏交往自信心,全面地否定自己,過重的自卑心理導致學生擁有較強的防禦性。基於此,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一些樹立交往自信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主動關心其他學生。(1)最常見的:同桌今天沒帶文具盒,可以把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來,給同桌提供學習用具用,遇到其他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是建立和諧關係的捷徑;(2)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激發自身的交往意識。擺脱自卑心理,打開心門,走出封閉的世界。

2.注重説話的方式

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學生之間交往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説話的方式,要讓學生明白委婉的説話方式,不僅能夠保留其他學生的面子,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能靠指出他人的錯誤來證明自己的聰明。

3.學會表露心聲和傾聽

與其他學生進行交談的時候,能夠增進彼此的瞭解,學生應當學會傾聽,耐心專注的表情能暗示對方你對他很尊重,對方沒有徵求你的意見時,不可打斷對方的話語;對方徵求自己的意見時,積極表露心聲,讓對方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增進學生的情感交流,加深彼此的瞭解。

總之,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在校園生活中,認真觀察學生的點點滴滴,走進學生的生活圈,跟他們進行情感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煩惱,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推動和諧校園建設。

參考文獻:

[1]關秀麗.在細節中滲透安全教育[J].山西教育(幼教),20xx(7).

[2]駱炳山.怎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J].科學諮詢,20xx(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jiaoji/o0lk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