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個人禮儀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言行舉止禮儀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言行舉止禮儀

孩子的言行舉止禮儀需要從小培養,否則就會形成壞習慣,一旦形成壞習慣,再改就很難。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言行舉止禮儀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言行舉止禮儀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言行舉止禮儀

一、從小事做起 培養孩子注重個人禮儀

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地向孩子強調注重個人禮儀的重要性,父母應該注意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孩子注重個人禮儀。

1.儀容儀表

教育孩子保持儀容儀表的整潔,要把臉、脖子、手都洗得乾乾淨淨;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注意口腔衞生;經常洗澡,保證身體沒有異味;衣着要乾淨、整潔、合體。

2.行為舉止

目標就是“站如鬆,行如風,坐如鐘,卧如弓”,主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方面提出要求。優美的站立姿態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身體直立、挺胸收腹、腳尖稍向外呈V字形。要避免無精打采、聳肩、塌腰,千萬不能半躺半坐。走路要昂首挺胸,肩膀自然擺動,步速適中,防止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3.表情神態

教育孩子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與人交往要面帶自然微笑,千萬不要出現隨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癢、摳腳等不良習慣動作

4.言談措辭

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謝謝、請、對不起、沒關係”等。要求孩子做到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語言,簡潔得體,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囉嗦重複。

父母向孩子強調文明禮貌的常識時,不要用教訓、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誘、諄諄教導。同時,父母還要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若出現互相擠撞,不要惡言惡語,要抱理解、寬容態度;要求孩子做到行為文明,如,和人見面時主動打招呼、和別人説話時專心、愛護公共環境、遵守交通規則等。

二、家長率先垂範 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良好的行為舉止是對孩子最生動、最有效的教育。父母應該利用家裏來客的有利時機提醒孩子,並給孩子做出榜樣。 某孩子在接待家裏的客人時沒有運用禮貌用語,聰明的媽媽沒有當場在外人面前指責孩子,因為她知道批評和指責往往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服心理,而且這種做法本身也是不禮貌的。但是,這位媽媽並沒有忘記這件事,在客人離去後,媽媽把孩子叫到身邊,温和地對他説:“媽媽發現你對叔叔講話時,沒有運用禮貌用語,這是不對的。當叔叔送禮物給你的時候,你應該説‘謝謝叔叔’,你説是不是?”明明有所醒悟地説:“哦,我忘記了,對不起,媽媽,我下次會注意的。”這樣,媽媽通過在事後提醒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同樣是提醒孩子講禮貌,媽媽沒有當場批評指責孩子,而是運用禮貌的方法來提醒孩子,讓孩子體會到了運用禮貌的好處。可見,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養,使用文明的語言,在家庭中不要講粗話、髒話,家人之間多使用禮貌用語,説話要和氣。這樣,才能通過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三、優化家庭育人環境 淨化孩子的語言空間

孩子不文明的語言一般都來源於周圍的環境,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文明禮貌的人,首先要淨化孩子周圍的語言環境。

有一個上國小的男孩,滿口髒話,經常欺負女生,甚至對女老師也很不恭。老師家訪,發現孩子的父親當着孩子的面侮辱自己的妻子,而且不顧有外人在場,孩子怎麼可能講禮貌呢?班主任老師非常憤怒,當着孩子,批評了他的父親,這位父親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後來學會了尊重妻子,不講粗話。這個孩子也越來越禮貌了。

當父母發現孩子説髒話時,要找出孩子説髒話的“根源”,儘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那種不良的環境。比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限制孩子與經常説髒話的同學來往;也可以和教師取得聯繫,藉助老師的力量促進其他孩子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還可以和孩子同學的父母取得聯繫,一起幫助孩子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四、學習社交禮儀 要求孩子禮貌待客

每個家庭都會有客人來。父母要試着讓孩子學會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注重禮貌待客。

1.迎客

迎接客人進屋的時候,主動幫助客人放衣物,請客人在合適的位置落座;主動送上客人想喝的飲料;遞接物品要用雙手。

2.交談

教育孩子主動、大方地與客人交談,不要拘謹,讓客人感到像在自己家裏一樣。

3. 送客 教育孩子,在客人要走時應禮貌挽留,説“您再坐一會兒”、“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離後説“再見”、“有空常來”。

4. 做客

做客的時候要讓孩子保持整潔,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不能粗聲粗氣,要談吐文雅;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裏的東西;告別時,要説感謝的話,如“今天飯菜真好吃”、“玩得很愉快!”

父母要注意的是,在孩子沒有講禮貌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迫孩子。現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沒有禮貌的時候總會強迫孩子講禮貌,比如有客人來家裏,孩子躲在房間裏不出來,不與人打招呼,家長非得把孩子拉出來跟客人問好,結果,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事實上,父母這種強迫的行為本身就是不禮貌的。孩子不願意與人打招呼必然是有原因的,比如孩子從小就很害羞;孩子認為客人是父母的客人,與自己沒關係;或者他正在做作業,一時忘記了打招呼……這時候,父母需要的是引導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實在不想打招呼,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應該在事後告訴孩子:“與人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禮貌,你去別人家裏時也希望受到別人的熱情歡迎呀!”這樣,讓孩子設身處地為他人想想,他的禮貌舉止才會發自內心。

五、尊重你的孩子 讓孩子體會同理心

文明禮貌看起來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實際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修養。有自尊的孩子會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在説話時往往會顧及到他人的感受。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孩子。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説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你對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一個培養他們友情的手段。”也就是説,以應有的尊重對待孩子,孩子才會懂得尊重。

由此可見,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同時,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間的尊重,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

培養孩子言行舉止禮儀的重要意義

良好的禮儀習慣不僅能給人生帶來快樂,而且能夠幫助一個人走向成功。從外表上看,禮貌是一種表現或交際形式,從本質上講,禮貌反映着我們自己對他人的一種關愛之情。所以,真正的禮貌必然源自內心。

講究禮貌也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不可缺少的規範。人與人之間互相觀察和了解,一般都是從禮儀開始的。一個舉止優雅、彬彬有禮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正如一位哲人所説,那些明智的和有禮貌的人們,他們特別謙虛謹慎,從不裝腔作勢、裝模作樣、誇誇其談、招搖過市。他們正是通過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言語來證實自己的內在品性。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孩子比較受人歡迎,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説的“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gerenfanwen/mrdwx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