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學期工作計劃 >

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教科室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教科室工作計劃

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教科室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教科室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的《關於鄉鎮中國小“達標升級”的實施意見》為依據,立足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與理念,積極推動教改的進程。遵照教育科研要為“達標升級”服務,要為教育教學決策服務,為教育改革實踐服務,為繁榮教育科研事業服務,為促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發展服務的科研方針,進一步發揮教育科研的管理、研究、服務、指導職能。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積極推進“科研興校、科研強教”的發展戰略,加強教育科研與教改實際相結合,努力創設良好的科研氛圍,不斷提升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專業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為提高全校教育教學效率、教育科研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而努力。

二、工作目標:

1.營造教科研氛圍,加強教科研管理,力爭在2013年通過“蘇州工業園區科研型學校”的驗收。

2.加強學校網絡建設,加快校園網各欄目的更新頻率,進一步完善教科研信息化管理;推進無紙化辦公,改“手抄業務學習筆記”為“瑞博平台上的跟帖”,為申報“蘇州市信息化學校”作好準備。

3. 加強課題管理,提升課題品牌及課題研究的深度。修改完善學校主課題、省教科院“十一.五”規劃課題——《工業園區鄉鎮國小實施公民素質教育的實踐研究》的課題方案,紮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充分運用瑞博平台,加強其它各課題組課題研究的動態管理。

4. 加強科研與教研的整合,舉辦“有效課堂”等系列活動,以科研促教研,藉助科研提升學科活動檔次,提高教育質量與效率,進一步實現優質教育。

5.及時向教師傳遞各級論文評比信息,做好論文評比與發表的宣傳、推薦、統計工作;積極動員教師利用教育信息網,開展教科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6.進一步辦好“荷韻墨香”系列論文集和“歲月留香”系列隨筆集的編輯工作,重視提升論文質量;加強教師博客的指導與統計工作,使之真正成為教師展示才華的舞台。

7. 以《中國小電腦報》和《蘇州日報的教育週刊》為平台,做好學生優秀作品的推薦與發表工作。

三、具體措施

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學校開拓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是實現學校“達標升級”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將堅持科研為先導,強化教育實驗,走科研興校之路,從而推進特色建設,積澱學校文化。

(一) 加強課題研究,規範課題管理

我校主課題、江蘇省教育科學“xxx”規劃課題——《工業園區鄉鎮國小實施公民素質教育的實踐研究》已於12年底開題,本學期,將針對專家組的意見,聘請專家指導,儘快修改、完善主課題方案。鼓勵全體教師參與課題研究,提倡在瑞博平台上“跟帖”。“跟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針對主課題的相關內容進行跟帖(跟帖內容不少於100字),與教育隨筆一同檢查;②各課題組跟帖,由各課題組組長指定跟帖內容並檢查。每位老師每月至少完成兩次跟帖(含主課題跟帖)。取消原來的手抄業務學習筆記,保留讀書筆記摘抄。

加強課題組工作的動態考核。課題組每2周活動一次,提倡和教研組互相結合,提倡課題組與課題組之間活動的整合,力求不加重教師負擔。開學初各課題組及時上報並上傳本學期活動計劃,活動安排是重點。根據各課題組的安排由教科室牽頭,安排校級教科研活動。

營造濃厚的課題研究氛圍。其它課題組的研究內容要注意與學校主課題的結合。各課題組的學期活動計劃要注意與主課題相結合。每個課題組每學期至少面向全校公開一次活動。具體時間可由課題組長、副組長商定後報教科室,由教科室進行協調安排。

(二)突出教育特色,全力實現創建工作

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突出學校辦學特色,積澱基礎,為12年的創建工作夯實基礎。

第一,紮實開展《莫愁新父母學校的實踐研究》、《城鎮化進程中家長教育問題的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提升莫愁新父母學校的質量。舉辦家教研討活動,通過現有資源,邀專家、聘名師,來校為父母做講座,提高父母的家教知識和水平;定期開展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家訪活動,充分發揮“家校路路通”的作用,努力架構學校與家庭的紐帶;充分發揮父母學校校本教材《莫愁父母課程必讀手冊》的作用。

第二,加強“書香校園”建設,進一步推進“毛蟲與蝴蝶”——兒童階梯性閲讀研究,樹典型、推先進、出影響。進一步擴大“毛蟲與蝴蝶”的研究範圍和規模,將更多優秀的老師吸納進去,將“毛蟲與蝴蝶”的研究引向深入,讓師生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使整個校園成為書香氣息芬芳馥郁、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

第三,加強“科技教育”,彰顯科技特色。

剛剛立項的課題要迅速進入角色,將課題研究抓緊抓實。

營造教科研氛圍,加強教科研管理,力爭在2013年通過“蘇州工業園區科研型學校”的驗收,力爭完成“蘇州市信息化學校”的創建工作。

(三)開展校本研究,努力營造教科研氛圍。

以建設學習型組織為目標,建立並發展“以校為本”的教研機制,引導教師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1)豐富和發展“教師快樂成長講壇”

確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意識,把學習作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形成組織學習的機制,構建學習型組織。繼續開展並豐富“教師快樂成長講壇”活動:“快樂成長講壇”每月一次,儘量固定時間,如:每月第二週的週三下午。每次均有行政人員領銜。每次由6名老師主講。“快樂成長講壇”分為如下六大板塊:“走近名師”、“教育敍事”、“書林漫步”、“案例分析”、“名曲名畫”、“班務一得”。

(2)加強學校“教育博客”的建設,完善隨筆與“跟帖”的統計制度,努力構建多向互動的校本交流平台。

教育隨筆與“跟帖”統計每月一次,每月的10號為統計時間,節假日順延。35週歲以上的老師每月至少完成2篇隨筆,小於35週歲以下的老師每月至少完成4篇隨筆。每篇隨筆字數不少於500字。

隨筆的撰寫要注意和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隨筆內容以敍事類為主,包括教育敍事、教學敍事、德育敍事和管理敍事等。每學期的隨筆中至少有一篇案例分析或教學反思。文章是轉載的請在文題下注明出處,非教師本人原創文章不計入篇數。隨筆統計結果與年終考核掛鈎。

(3)努力提高論文獲獎或發表的覆蓋率。本學期,努力使更多老師的論文有獲獎或發表的機會,要關注中、老年教師,使論文的獲獎和發表的覆蓋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加強隊伍建設,追求教科研的實效性

第一,加強科研與教研的結合。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因此,要加大提高教師的教科研素養的力度。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教科研的主陣地,離開了課堂的教科研是空泛的,缺少科研指導的課堂教學也是枯燥的。本學期將圍繞主課題開展“有效課堂”的系列活動:1.開展有效課堂教學,邀請專家點評課例,達到教師不僅會上課,也要會評課;2.3月份舉行一次“教師沙龍”,每辦公室推薦2名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是本辦公室老師的觀點,主題初定為“有效課堂”,從中選擇3-5篇推薦發表;3.邀請專家,舉辦有效教學的講座。

第二,加強網絡建設,提高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質量。

進一步做好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明確每一板塊的管理責任人,確保分工明確,及時上傳資料,及時更新欄目,一如既往地做好督促檢查工作。校園網的每個欄目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上傳資料,原則上是每週至少1篇。每月檢查,按時完成的責任人,記入教科研加分:2分/月。

加強新聞報道管理,提高負責報道老師的積極性。相關活動要安排專人報道。每篇新聞報道加2分,由專人負責統計。

建立網絡化的科研組織:完善由教科室——課題主持人——課題組長——課題組成員組成的四級科研網絡;建立“課題組長負責制”、“課題組例會制”。

進一步細化教科研板塊的管理。每個課題組板塊下分為:計劃總結、活動掠影、成果匯展、他山之石等四個子欄目。每個課題組每個月至少在“他山之石”子欄目上上傳1篇與本課題相關的教育理論文章,作為本組老師的學習與“跟帖”內容,每月10日由課題組長負責檢查“跟帖”情況;“成果匯展”欄目要及時上傳本組老師的教科研實績如相關論文等。每個課題組要加強校園網上本課題組欄目的更新與資料及時上傳工作。

教科室做好督促與檢查工作。不斷提高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質量,努力使網絡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第三,加大宣傳力度,積極推廣教科研成果。

每位課題研究教師都要有成果意識。要突出多元化成果體現,要將科研成果體現在學生的素質發展上,把學生的素質提高作為衡量課題研究成效的第一指標;要將科研成果體現在經驗的積累推廣上。每位教師在認真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做到學以致用,努力把理論與自己的課題研究結合起來,及時做好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成果總結,撰寫一定數量且有較高質量的課題研究敍事、論文,不斷提高認識,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論認識結構。進一步辦好《學生日記集》和教師的“荷韻墨香”系列論文集、“歲月留香”系列隨筆集的編輯工作,重視提升論文質量。教科室將組織好各級各類論文評比選送工作,本學期在論文發表、獲獎的數量和檔次上要有新的提高;要將科研成果體現在學校的品牌提升上,要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學校辦學的影響力,以活動促教師的提高、學校的發展。

第四,提供展示平台,發表學生作品。

以《中國小電腦報》和《蘇州日報的教育週刊》為平台,做好學生優秀作品的推薦與發表工作。學生作品涉及各個學科:如電腦繪畫、各科小論文(語文、數學、英語等等)。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將紮實開展教科研工作,努力創設良好的科研氛圍,不斷提升教師實施公民素質教育的專業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為提高全校老師的教育科研水平、順利實現達標升級的目標而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xueqi/z8k6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