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精選21篇)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精選21篇)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

一、課程目標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精選21篇)

1. 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2. 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3. 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4. 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二、課程原則

(1)以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

(2)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3)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4)鼓勵並支持學生髮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加強學校、家庭與社區三者之間的聯繫。

三、課程評價

1、評價的對象: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三部分組成。

2、評價的方式:採用多元化的評價。

3、對課程的評價:學校行政、教師和學生三部分合成。

4、對學生評價: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為每一個學生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袋”,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整理存放:

(1)學習成果: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專題研究論文等;

(2)多元評價: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

5、對教師的評價: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合成。

四、工作重點

(一)、強化理論學習,貫徹聽評課制度:

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任課老師的培訓,鼓勵任課老師根據各自學科開發出一些有意義、學生感興趣的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教師繼續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框架結構》等,通過學習、討論、交流體會,使教師及時瞭解課改動態,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通過教育觀念的改變,使教師能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

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做到科學、務實、創新,既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又使學生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創新。培養出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讓其發揮帶頭示範作用,積極參加各級課堂教學評比。

(二)、根據實際,合理確定活動內容

1、從日常生活中生成。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生活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如原來愛吃肥肉,現在都偏愛吃瘦肉了;原來愛吃新鮮蔬菜,現在愛吃野菜了。這些生活中的細微變化,也都能成為活動主題。這些活動的開展,貼近學生生活,實在易行。以往的活動脱離學生的生活太遠了,忽視了現實生活這寶貴的資源,使學生的生活“沙漠化”。

2、從學科中生成。

綜合實踐活動雖然不同於學科課程,但也不是與學科完全分開、割裂,可以大膽與各科教學結合起來,將學生所學的學科領域的知識,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同時,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科領域的學習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從中外節假日中生成。

一年四季中,有許多中外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此外還有愚人節、父親節、母親節等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這些節日,也都能成為一個活動主題。如愚人節到了,同學們也紛紛趕時髦,相互開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但是,對愚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卻一無所知。據此可引申出一個活動主題。另外,也可讓學生對中外的節日進行對比。

4、從生存環境中生成 。

學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時每刻都在與周圍環境進行信息交流。我們應充分注重環境的功能,挖掘身邊的資源。

學生一旦確立了自己所關注的研究課題,只要環境許可,隨時隨地都能進入一種活動狀態。它能激發學生主動生成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獲得一種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體驗。學生將伴着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活動中去,會覺得快樂無比。

(三)教師備課與學生作業兩手抓

教師做到無備課不準上課,備課要做到先周備,並且要詳實可用,還要有活動記錄、活動總結。作業設計要科學合理,要從拓展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出發,全員參與,認真批改。作業每次都要設封面,封面上要有主題有時間、學校、班級、任課教師;每次作業紙張要統一,要有學生制定的活動計劃,作業最後要有活動感受或是評價。

(四)確保活動時間,加強過程管理。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成長、親歷過程,注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和自主構建,視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我們要注重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為此,我們應選擇“小而精”,簡便易行的主題。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從其生活世界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並學會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活動。

(五)、評價制度

本學期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制度納入教科研的管理,實行動態化評價和管理,即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過程督導和評價,包括計劃制定、活動實施、總結、課時落實、聽評課等各個方面,力求通過科學的評價,全面促進活動質量,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

綜合實踐活動目的在於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的能力,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一、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讓學生逐步瞭解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

2、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3、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通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4、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5、加強各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教研室教學教研工作精神為指導,根據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組本學期工作思路,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本學期工作,圍繞“穩步推進課改和提升教學質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課堂為陣地,紮實地開展教學研究。努力提高全區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常規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質量意識,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

2、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3、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建立全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檔案。

4、配合普教科,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5、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6、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7、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8、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9、全面完成各級各類各項教研工作目標。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

加強對課改理論的再學習、再認識,組織一次有代表性的學科骨幹教師參入的以“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為主題的研討活動。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穩步、高效地推進。

2、建立學科信息交流的平台,健全學科教研網

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

以專題研究為載體和驅動力,定期開展理論學習和專題研究活動,建立骨幹教師發展檔案,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充分發揮現有的學科骨幹教師的作用,為骨幹教師定目標、分任務、給機會、搭舞台,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發現和發展一批新的骨幹教師,組建相對自由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分享經驗,溝通信息,共同發展。

3、配合普教科,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抓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要反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和實施的基本理念,指導學校正確的實施。各校要高度重視教師的配備,高度支持教師活動的參入,高度關注課程實施的過程和效果。本學期將對全區所有國中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檢查,並以此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向相關部門彙報。

抓好教師學期教學計劃的審定工作,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從本學期開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期教學計劃(方案),實行區級審定製。經審訂通過的教師教學計劃將作為區級檢查和校級管理的依據。

本學期的各校應以省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為依據,根據學校資源和學生教師實際情況,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制定教學計劃。如要自行開發主題需經區教研室教研員同意備案。各校各年級教師教學計劃於10月16日前通過電子郵件發到郵箱。

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學科領域的關係,努力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創新素質實踐行”緊密結合的新形式。

4、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課堂教學是推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主渠道,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穩步推進課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核心。12月份,作為全區“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一部分,區教研員將在區中心教研組研討的基礎上,在吳家山第三中學試講一節研討課,重點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①三維教學目標的制定及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設計的導向作用;②教與學方式的適時選擇;③課堂教學的評價。

5、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各校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注意積累學生活動中的各類原始資料。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6、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教學評優活動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各校教師要積極撰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案例、論文,於20xx年1月10日前交區教研室。

全市中學生技能創新大賽(國中學生製作多功能防盜報警器【型號:CX2048】,高中學生製作超外差式收音機【型號:ZX20xx】)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一次大型活動,各校要認真對待這項競賽,結合此項活動搞好課外活動和培優工作。區級選拔賽於10月13日前報名,10月16日舉行(地點另行通知)。市級競賽10月29日進行.

7、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重新對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會員進行登記,發展一批新的會員。籌備、召開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研討會。作好專業委員會活動的的宣傳工作。

四、個人專業發展計劃

1、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2、積極參加市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的修訂工作

3、撰寫一篇全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狀調研報告

4、建立和完善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直接體驗、研究探索的學習為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現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的主題為課程基本內容。為全面落實實踐課程,着力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生動活潑的學生,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特制定本學期八年級實踐

活動計劃如下:

二、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讓同學們感悟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得到薰陶和教育。並逐步成熟於從自己的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能力,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

具體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逐步形成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和服務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3、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地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三、課程內容

(一)總體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學生為核心,結合學校八年級段要求,以人與自然為主題開展活動。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範圍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四大領域不是並列的關係,不能相互割裂。在實踐過程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其它三個則是它探究的重要內容。它以綜合性課程或綜合性項目的形式將四大領域融合,彼此滲透,形成整合。構建學科間滲透、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三)時間安排及課時

本學期15個教學周,每週一節課。

四、活動課題

1、愛惜生命,遠離毒品2、在花的世界裏

五、活動課組織分工

1、領導:一名校級領導

2、教師:閆君

3、具體成員:八年級各班學生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二、年級基本情況:

八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八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四、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及時間。

本學期,八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按班級為單位開展。各班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現結合我校特色和課本中的資源,提供如下備選課題,各班可選擇其中一個課題(班與班之間不要重複),開展相應的活動。

九月份:主題一:《認識自我》:充分發掘學生的長處,並搭建舞台,讓他們大顯身手,同時也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不足,鼓勵他們揚長避短,並寫下心靈日記;主題二《珍愛生命》:瞭解我們誕生的過程,珍愛寶貴的生命,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十月份:主題一:《祖國在我心中》收看國慶影視,蒐集交流祖國發展資料;撰寫愛國詩文或編手抄報。

主題二:開展“秋天最美麗,我愛金秋”實踐活動。

金秋十月,組織學生外出,進行“我愛家鄉”攝影活動。

十一月份:主題一:《我是環保小衞士》

多途徑瞭解並交流環保的意義,針對身邊的種種環保問題,想金點子(寫倡議書、樹標語牌等)主題二:我與消防

瞭解消防器材的外形、名稱和作用,並通過設計宣傳標語,寫調查報告,讓更多的人提高消防知識。

十二月份:主題一:《淨化美化校園》

認識校園的花草樹木,愛護花草樹木,進行除草勞動。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6

一、工作思路及目標

本學期,國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教研工作仍堅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改革;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教學常規為規範,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厚德強能,用心研教”, 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繼續提高中學兩學科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促進兩學科的教研工作和課程改革的從深發展,進一步加大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力度。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研究的指導思想

我市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重點着眼於進一步彰顯課程特性,以“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突出課程“開放”,關注探究“過程”,不斷完善課程形態。倡導在研究過程指導以及研究方法指導領域的縱深發展與大膽突破創新。同時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開展課題培訓,加強指導,切實提高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專業素養,在實踐中繼續探尋最佳的課程實施方法。

三、常規教研工作

1、組織教師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國家、省、市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文件精神,在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政策、指導思想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該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提高我們自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能力和實施的自覺性。

2、擬定20xx年2月17日(週二)在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五樓會議室研討綜合實踐活動高國中課題研究銜接有關事宜、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大集備等內容。

3、多年來,教師們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量優秀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和優秀的教學成果,成為豐富青島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新學期將繼續開展多種區域、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公開課、研究課,新學期研討活動的重點為黃島、李滄、市南、膠南、四方、市北、李滄基地和膠州的研討現場會。如:走進李滄基地,同學們會在基地技術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技能培訓,聽取小豆腐的製作技術知識,中國結的編織方法介紹,插花藝術指導,獵狐技術指導、消防演練、野炊、田間勞作技能等等。在勞動實踐中,讓同學們盡情地交流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收穫,體驗“豐收”的喜悦,陶冶情操。活動不僅會使同學們進一步領會“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深刻內涵,還會鍛鍊同學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培養同學們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實踐創新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指導,全面推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發展。同時繼續引導教師對已經成型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進行分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加科學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4、各校在參加市區培訓的基礎上,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校本培訓的內容,定期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分析活動過程中的情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才智,集思廣益,推進全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開展。各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要集中要體現學校的特色、區域特色,學校應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規劃,並要認真開展校際間的觀摩活動,本學期各校至少要組織一次對全區學校公開的綜合實踐觀摩活動,逐步實現“由面帶點、由點帶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跟進模式,促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再上一個新台階。

5、各項教研常規活動希望每位老師按時、積極的參加,每次活動參加的人員名單還是在青島普通教研網上進行公示。

四、新學期繼續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和研究課的開展工作

各校確立新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還要從五種課型(選題指導課、開題課、過程指導課、過程答疑課、成果展示課)中選擇,也可將已有的課題深入開展。申報公開課時要求課題成型、有明確的課型。參加具體事項另行通知

五、深化教研改革 加強業務學習

加強對教學的調研與指導,走進課堂,深入開展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的研究,力求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現和總結符合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學範例和先進教師典型。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需求,及時研究對策。力求通過各類培訓會、研討會和技能見習操作培訓等活動得以解決,幫助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專業成長搭建服務平台使之迅速成長。

加強對新課程專著、專題的學習。組織學習課程標準及其解讀,研究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學科學分認定方案,研究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學科教師評價方案,妥善解決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無教材、通用技術學科無配套操作教具等等的現實教學問題。為進一步落實課程改革紮紮實實的工作。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提升組織和指導課程實施的水平。

1、定期組織區級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和論文的評比工作,不斷總結、反思和交流活動的成果,為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選取優秀案例和論文參加市級交流。

2、利用網絡優勢,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區、校三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網頁,為教師及時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展的理論與動態、豐富教育資源、交流經驗、解決困惑提供支持和幫助。

3、新學期將繼續組織對全體教師進行課程實施的培訓,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題學習或觀摩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繼續為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教師提供交流和研討的平台。新學期將邀請市學科中心組成員以及青年優秀專業人才下鄉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專題講座和進行大集備活動,以促進郊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實施和水平的提升。

六、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繼續以主題(專題)研究的形式組織公開課、研究課或城鄉交流的活動。本學期擬開展: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教學模式(六種)和以技能操作為主的活動主題研究課。加大城鄉教育交流的力度,關注農村的綜合實踐活動和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認真做好每一次的常規教研活動。

新學期將進一步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型轉變推向深入。

繼20xx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初探階段總結性課型初步形成之後,在20xx年我市的公開課、研究課、評優課就已經順利實現了由以往的彙報課、成果展示課為主向選題課、開題課、過程指導課的轉型。近兩年開設的市級公開課、研究課在此轉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討、創新,而且在理論層面上實現了很大的突破。

在新學期中我們要進一步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型轉變推向深入,進一步提高各種課型的理論和技能含量,為實現學生的終生髮展打好堅實的基礎,這要求全體教師不僅要敢於將自己日常的教育指導過程展現出來,而且在觀念上都要有更清晰的認識,在理論和技能方面有更加精深的掌握。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老師們潛心研究和挖掘,敢於創新,在成果展示課型上有新的突破。希望各校老師一方面繼續已有的課題研究,一方面及時的將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或典型課例,拓展為研究和活動課題,精心設計和組織,力爭舉行全市的教學公開課。我們期待着在新的學期中有更多更好的課題教研展現出來。

課堂轉型資料彙集整理。

學校作為課程資源開發的前沿,在許多優秀教師的不懈努力下,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課程資源財富。各學校可以將資料以電子稿或光盤的形式上繳到市教研室林老師那裏或發送到青島市國中綜合實踐博客上。市教研室願繼續廣納各類課程資源,利用網絡為全市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搭建資源共享平台,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課程建設。

七、以課題研究作為突破口 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和通用技術學科(青島4、7、41、51、李滄基地和綜合中心、城陽4所、膠南4所;青島2、9、58、嶗山一中和平度1、6中)已經申請立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課題的研究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模式與可行性研究》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研究》),XX年1月高中學校:青島2、9、17、58、嶗山教研室、膠南教研室、膠州一中、城陽一中和青島國中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共九各單位又申請了以“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組組長-顧建軍老師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以培養學生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的我國中國小技術教育體系建構研究””的課題。我們仍繼續堅持從本學期開始,向縱深發展。在搞好課題研究的同時進行專題調研,寫好調研報告,為今後的教研和教學提供信息和依據。繼續加大培養青年教師的力度,通過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骨幹教師為龍頭,紮紮實實搞課題研究,吸引青年教師參加,努力使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與培養教師結合起來,與學科教學改革結合起來,與解決學科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通過以點帶面,分層推進,使廣大教師掌握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強科研意識,善於在教學中發現問題,並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

八、繼續深化課程的評價

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應該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協商共建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它更多的是要通過評價發現和發展教師和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教師和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教師和學生深入的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我們要建立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真正使評價成為一個教育的過程。新學期中我們要繼續把握好課程評價的準則、注重課程評價的方法研究、落實課程評價的方式。

九、月份工作安排

月份

主要活動內容

.2

1. 召開12區市教研員和兼職教研員以及“7+1”大學聯考研究小組會;

2. 召開青島市中心組成員會;

3. 國中綜合實踐常規教研;

1. 常規教研;

2. 綜合實踐技能培訓;

3. 專題講座;

1.常規教研;

2. 送教下鄉

3. 參加省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模式與可行性研究》課題階段性總結會議。

1.常規教研;

2. 組織、篩選、上報參加全國優秀創新作品。

1. 常規教研。

2. 參加全國第五屆優秀創新作品邀請賽。

十、網上教研平台

青島市國中綜合實踐博客。

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網,原來網址保留但是已經不再上傳新文件和資料。如需查閲相關文件和資料請登陸:山東教學研究網——找到地市教研室欄目——青島市——市教研室。

綜上所述,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中,希望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能夠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和實踐方面更上層樓,希望更多的優秀學科教師在自身所從事的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讓我們共同探索新的教學天地,嘗試新的教學形式,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為有效的實施途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市教研室為我們搭建了創新發展的平台。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有責任將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來,讓他們享受活動的樂趣,體驗研究的收穫,成為真正的學習者。

請有志教師大膽的展現你的才華,積極的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中來吧!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教研室教學教研工作精神為指導,根據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組本學期工作思路,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本學期工作,圍繞“穩步推進課改和提升教學質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課堂為陣地,紮實地開展教學研究。

努力提高全區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常規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質量意識,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

2、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3、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建立全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檔案。

4、配合普教科,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5、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6、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7、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8、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9、全面完成各級各類各項教研工作目標。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

加強對課改理論的再學習、再認識,組織一次有代表性的學科骨幹教師參入的以“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為主題的研討活動。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穩步、高效地推進。

2、建立學科信息交流的平台,健全學科教研網

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

以專題研究為載體和驅動力,定期開展理論學習和專題研究活動,建立骨幹教師發展檔案,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充分發揮現有的學科骨幹教師的作用,為骨幹教師定目標、分任務、給機會、搭舞台,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發現和發展一批新的骨幹教師,組建相對自由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分享經驗,溝通信息,共同發展。

3、配合普教科,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抓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要反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和實施的基本理念,指導學校正確的實施。各校要高度重視教師的配備,高度支持教師活動的參入,高度關注課程實施的過程和效果。本學期將對全區所有國中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檢查,並以此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向相關部門彙報。

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學科領域的關係,努力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創新素質實踐行”緊密結合的新形式。

4、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課堂教學是推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主渠道,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穩步推進課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核心。12月份,作為全區“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一部分,區教研員將在區中心教研組研討的基礎上,在吳家山第三中學試講一節研討課,重點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①三維教學目標的制定及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設計的導向作用;

②教與學方式的適時選擇;

③課堂教學的評價。

5、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各校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注意積累學生活動中的各類原始資料。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6、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教學評優活動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各校教師要積極撰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案例、論文,於20_年1月10日前交區教研室。

全市中學生技能創新大賽。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一次大型活動,各校要認真對待這項競賽,結合此項活動搞好課外活動和培優工作。區級選拔賽於10月13日前報名,10月16日舉行(地點另行通知)。市級競賽10月29日進行。

7、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重新對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會員進行登記,發展一批新的會員。籌備、召開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研討會。作好專業委員會活動的的宣傳工作。

四、個人專業發展計劃

1、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2、積極參加市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的修訂工作。

3、撰寫一篇全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狀調研報告。

4、建立和完善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説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為線索,在以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為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三、教學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教學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教學方式及具體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課程的具體實施

(1)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

(4)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xx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繫,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三、具體實施步驟與措施

依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標準,參考我校教學工作計劃,根據本班的實際,調整本學期的目標任務。加強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切實有效。教師是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為此,我們學習相關文件、政策,樹立正確的觀念,深化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做到愛崗敬業、見多識廣、多技多能。同時,充分了解本課程的特點,掌握它的實施規律,為學生營造支持、鼓勵與開放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更新教師觀念、端正學生態度。在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協調各學科的關係,做到個別主管、全員協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協同指導。儘可能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教學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以班為單位,以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班委會為主陣地,以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體,以研究性的學習為主線,由課任老師負責,各班班主任協助,各科任老師參與。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選擇主題,幫助學生探究、展示、實踐、創新,整合、提高學生的各科知識及學習、生活、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要引導學生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教師引導時,要體現本課程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題的確定,探究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及評價,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決定,鼓勵學生進入探究過程。

組織活動時,主題儘可能與學校的活動安排相一致,融為一體,相互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滲透到板報、廣播、值日勞動、學科競賽、傳統節日等方面,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在各項活動中得昇華,讓學校各項活動、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切實奏效。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勞動,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對有限的課堂,儘可能地發揮其作用。在內容設計上側重激發活動動機,輔導活動方法,引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觀察、發現、探究、實驗、的研究方法,儘可能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為課外活動的開展、延伸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要調動師生的協同合作,更要藉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對活動進行督促、指導、檢測、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利用本校、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

四、成果展示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與他人合作,經過實驗、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和總結,並進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着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活動評價

1、學生的評價

(1)評價原則:應當重視學習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應用、重親身參與探索、重全員參與。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要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2)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集體。

(3)評價內容:學生的態度、學生的體驗、方法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4)評價方法:激勵性評價為主、管理性評價為輔;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為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和對口頭報告評價相結合;定型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教師的評價

整體評價與分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文件分析、實地考察、課堂觀察、問卷、訪談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0

一、工作思路及目標

本學期,國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教研工作仍堅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程改革;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教學常規為規範,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厚德強能,用心研教”, 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繼續提高中學兩學科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促進兩學科的教研工作和課程改革的從深發展,進一步加大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力度。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研究的指導思想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重點着眼於進一步彰顯課程特性,以“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突出課程“開放”,關注探究“過程”,不斷完善課程形態。倡導在研究過程指導以及研究方法指導領域的縱深發展與大膽突破創新。同時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開展課題培訓,加強指導,切實提高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專業素養,在實踐中繼續探尋最佳的課程實施方法。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提升組織和指導課程實施的水平。

三 活動措施

1、定期組織區級綜合實踐活動 評比工作,不斷總結、反思和交流活動的成果,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

2、利用網絡優勢,形成交流的平台,建立市、區、校三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網頁,為學生及時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展的理論與動態、豐富教育資源、交流經驗、解決困惑提供支持和幫助。

3、新學期將繼續組織學生,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題學習或觀摩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繼續為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交流和研討的平台,以促進郊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實施和水平的提升。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興趣是學生的內驅力,引發學生濃厚的情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國小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學生遺忘現象比較比較嚴重,出現學時會、用時忘的現象。長此以來,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成績偏差,慢慢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國小英語教學的活動立足於現實,着眼於學生的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僅靠純課堂內教學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我們應樹立大課堂的教學觀,重視課外實踐活動。課外實踐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為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為了豐富國小生的課餘生活,我們開設國小英語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有效的課外活動,從小培養學生對英語及英語學習的興趣。

2、授人以漁,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

4、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日後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三、活動內容

本學期我們主要通過“綠色作業”來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學生通過綠色作業的實踐和完成情況,不但豐富了英語知識,更極大的提高了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找到了從英語角度觀察世界的窗户。

四、活動對象

一至六年級

五、活動要求

每位同學必須按時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團結協作。

六、活動措施

英語組教師根據課本,設計合理有效的綠色作業,每位學生自主認真的完成自己的綠色作業,教師從中挑選較好的進行展評,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記入學生英語成績。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二、活動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逐步形成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和服務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和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4、發揮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地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5、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國中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

與進步,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及製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

四、具體教學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綱要》,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現代化媒體手段,提高學生對綜合實踐課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5、結合《綱要》領會綜合實踐課的設計意圖和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活動。

6、每一活動主題要根據本地的實際和本校學生的實際,靈活取捨,創造性地使用。

7、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教師對學生的活動,評價要用鼓勵欣賞的語言。不要打消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8、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3

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旨在使學生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服務意識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關注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該課程的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為了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現課程目標,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1、遵循《國中課程方案》的精神及國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的原則和要求,體現內容上的聯繫性和實施上的獨立性。

2、課程編排應立足於校內外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儘可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3、課程編排應有利於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國家和社會的進步,關注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等。

4、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5、課程編排應堅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愛好、興趣和需要所選擇的內容和活動方式。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使學生關注自然、體驗生活、走向社會,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

(一)學生層面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比較豐富經驗。

2、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關愛和責任感。

3、初步形成主動發現問題並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培養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初步養成合作、民主、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教師層面

1.通過對活動的參與、組織、指導和管理,轉變教學觀、課程觀和教學方式。使教師從傳統學科課堂上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主題活動中的策劃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與發展,而且要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態度的養成和價值觀的確立,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使他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斷提升。

3.改善教師結構,培養一支“一專多能”的新型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化成長,形成與學生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學校層面

探索一條符合本校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綜合實踐活動路子,建立並完善一套較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進教學觀念,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改進我校的課程結構,形成具有我校特點的課程文化和校園文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個組成部分,各部分具體目標: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發現與探究問題的興趣。

2、學會觀察與發現,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3、養成與他人合作與分享的意識。

4、養成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鑽研的態度。

5、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的責任感。

(二)社區服務:

1、主動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增強融入社會的能力,學會時代社會人際交往的本領,提高溝通能力,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2、在社區服務過程中,獲得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感受到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和作用;認識到社會發展對個人的客觀要求,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

3、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意識,並在社區服務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體驗奉獻的愉悦和人間親情,自覺地為他人服務,培養愛心和同情心。

(三)社會實踐:

1、主動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社會參與和文化參與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社會服務意識和民主意識。

2、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提高社會活動的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教育能力。在社會活動中學會與他人、與社會機構進行交往的技能,學會社會活動的規則,提高社會活動的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

3、發展社會實踐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獲得問題的直接感受,積累解決問題的直接經驗,樹立勞動觀念,形成相關的勞動技能。

三、課程管理

成立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從整體上佈置、協調、管理、評價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專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小組,具體負責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設立家長委員會,本着家校聯繫的思路,擬聘請學生家長、社區中知名度較高的人為校外輔導員。圖書室、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師輔助管理人員同時參加。

1.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校 長

成員:教導處正副主任、團支部書記

職責如下:

(1)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2)制定教學計劃,安排課時、師資配備和教學(或活動)場所。

(3)對活動過程進行監控、指導。

(4)建立學生綜合活動實踐課學習檔案袋。

(5)對教師的課程實施進行評價、考核。

(6)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課題成果進行評價。

2.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小組成員: 組長:學年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課程教師、課題指導教師 職責如下:

(1)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日常管理,確保每位學生參與課程。

(2)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

(3)協助教導處建立“綜合活動實踐活動檔案管理”。

(4)審定課題或活動計劃。

(5)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

(6)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定。

四、課程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

1.課程安排

按照學校的要求,三年內學生須完成3個課題的研究,其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分別完成1個課題。

2.組織形式

(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課程的實施,在課程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自願結合的基礎上,每組5—10人組成每班組成5—6個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

(2)根據實情小組確定課題,選擇合適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

(3)每位指導老師一般指導1—2個研究性學習小組。

(4)小組推薦小組長一名,組長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安排具體分工,明確任務。

3、實施步驟

(1)理論指導

對於國中學生來説,“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所以剛開始我們並不急於讓學生直接研究,而給他們提供一些當前學科知識的背景和教會他們如何進行科研的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初始階段先上理論課(研究性學習基礎):研究性學習意義和如何選題、研究方案的設計和開題報告、研究過程與方法、研究課題的結題與展示。

(2)發動全校教師為“研究性學習”出課題,以學科科教師的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根據教材的內容,幫助學生選擇研究性學習課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教師提出的課題,也可自己確定研究課題。並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進行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3)指導學生制定研究方案。指導教師及時指出研究方案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手段(展板,實物投影,多媒體展示軟件,錄像,實物,照片)來闡述自己研究設想和方案。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創造,創新的思維方向引導,鼓勵學生多突破,多創新。

(4)學生實施研究,教師指導研究。對於研究階段,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從事研究,教師角色必須轉變,不再是學生研究的指揮者,而是學生研究的督促者、服務者,指引者。學生實施研究過程中,學生每次活動都必須認真填寫《記錄表》,並定期與指導老師見面,指導老師通過學生介紹和小組活動記錄,隨時瞭解他們的研究進展,並相應提出針對性指導。對於學生外出調查,指導教師還要做好道德品質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5)成果展示,綜合評價

學生完成研究成果後,教師要及時總結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對過程性的材料要及時存檔,將學生的成果在班內或校內進行展示,以此增強學生的榮譽成就感,也以此鼓勵其他學生研究的積極性。

(二)社區服務

1.課程安排

社區服務學習活動分別安排在七年級、八年級兩個學年進行,每個學年分別完成5個工作日活動時間,社區服務的形式與內容可以靈活多樣,如校內外志願者活動、社區活動、宣傳教育、幫貧助困等。

2.組織形式

(1)採取個人活動與小組活動結合的形式。

(2)由學生個人或小組向班主任提交“社區服務活動設計方案”,經班主任審核後,上報政教處,批准後,在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服務活動。

(3)在學生進入社區服務之前,學校政教必須與學生參與服務的社區管理機構,通過不同方式取得聯繫,以便爭取社區的支持。為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

(4)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社區服務活動進行總結,通過總結,加深體驗與感受。

3.成果評定

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不少於5個工作日,學校根據學生提交的有關參加社區服務的方案、活動記錄、社區管理機構評價、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評價、小組成員或同學評價等材料,進行評定。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正在逐步由兒童期邁向少年期。在這個時期,廣闊無邊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內心世界都等着他們去探索。他們有着強烈的探究心,但因社會經歷有限,再加上他們的思維能力還有待加強,他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引導。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開展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滿足學生髮展需求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出素質全面、個性鮮明、富於創造力、適應發展的現代青少年

三、教學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瞭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體驗成長的快樂,培養積極進取的健康心理。並能掌握一些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

2、讓學生具備環保意識,知道環保應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問題,關注地球,關注宇宙,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3、通過訪問、調查等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好奇、競爭、合作、分享、關愛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4、繼續組織學生研究生活中的問題,瞭解其中的基本原理,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心靈驛站:

(1)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瞭解並掌握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誠信。

(2)感受父母對我們的愛,學會與父母在情的溝通,愛的交融中進一步增進感情。

(3)幫助學生逐步認識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瞭解一些性別差異的知識,並引導他們與異性健康交往,正常友好地相處,增進同學間的深厚友誼。

2、動手實踐:

(1)帶領學生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室——烹飪室做一些生活實踐活動。如包餃子,做水果拼盤。

3、親近自然

(1)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這裏有與我們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們的朋友——各種動植物,它們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發展的源泉。

(2)認識、瞭解我們的朋友——鳥,會製作“小鳥的家”,能愛鳥護鳥。

4、健康快車:

(1)讓學生知道學會生存,生存必須健康,健康才能更好地生存。

(2)學會“講究衞生、預防疾病、安全避險、自救自護”,從而增強、提高自己應對困難和處置危險的本領,快快樂樂的健康生活着。

(3)瞭解常見病、小傷害的預防和臨時處理方法,學會一般的應急處置本領。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5

一、主題的由來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離開來”。由此看來,在新課程實施的大背景下,開展實踐活動必須有一定的物質依託,否則難以持久的,所以建設一個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校園實踐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孩子從小生活在農村,對於種植的知識瞭解很少,動手能力較差。在學校有一塊荒地,春天,萬物葱蘢,生機勃勃,如果能開闢出屬於自己的土地,種上一些菜啊,花啊,孩子們肯定很感興趣!這樣的種植活動可以説是操作性強,切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取材方便,既能給孩子們提供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又能讓他們親 近生命的成長過程!

二、活動的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能説出一些農作物的名稱、生長特點等,懂得種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種——管理”等環節,初步掌握一些種植方法,學會栽種一 種植物。

2.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體會 勞動人民勞動的艱辛。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使學生獲得一些親身探索的體驗,培養學 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調查分析能力、收集相關信息(包括上網),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簡單加工處理和應 用的能力。

5.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 學會相互合作。

三、 活動的時間:十月至一月

四、 活動的過程:

第一階段:設計方案

1.目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設計活動方案,提 出問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內容:確定主題,設計活動方案。

3.方式:討論、談話、小組合作探究

4.步驟:

(1)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想研究些什麼?為什麼?從 而確定研究主題。

(2)按自願結合、家庭住址相近的原則分小組。分為六個小組,每組6人。地瓜組、花生組、向日葵組、玉米 組、大豆組、綠豆組。

(3)各小組設計活動方案。

(4)交流,補充,不斷完善設計方案。

第二階段:種植實踐

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獲得一些親 身探索的體驗,學會相互合作。

內容:瞭解植物的品種、特點、生活習性等,懂得種植的環節,掌握簡單的種植方法,學會栽種一種植物。瞭解一 些無土栽培等新型種植方法。

方式:調查、訪問、收集、種植、觀察、記錄、小組合 作探究。

步驟:(1)按家庭住址遠近、興趣愛好劃分種植區域。

(2)組織學生參觀校園,請園丁介紹校園裏農作物的種類、數量,主要品種的名稱、特點,如何栽培管理。

(3)各小組討論交流,確定想在紅領巾種植園種植的植物;收集種子、幼苗或可以扦插的枝條。

(4)翻地、整地、施肥、種植。

(5)各班選出一些愛好種植的同學,對種植的植 物進行管理。

(6)圍繞種植的農作物進行研究,瞭解作物簡單的病蟲害症狀;瞭解作物基本的生長情況及栽培方法。

(7)設計觀察記錄表,堅持記錄。

(8)收集無土栽培等新型種植方法的有關資料,交流。

(9)各班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相同的合併, 不同的列出目錄,分類裝訂

第三階段:成果交流

目標: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熱愛學校的情感,能用自己在活動中獲取的知識來裝扮自己的學校。

內容:展示各組種植的農作物,談談活動的體會。 方式:展示、交流、討論、彙報。

步驟:

(1)班級展示種植的植物。

(2)當一回校園美容師,進行美化設計。

(3)展示、評價。

(4)談談活動的體會。

四、成果的可能形式

收集到的各類資料彙編、調查表、觀察日記、種植的 照片、活動體會心得等。

五、活動實施的相關要求

1.根據學習需求來請園丁,對活動有幫助的人也可以。

2.提示學生資料收集要適度,要進行篩選。

3.小組分工要明確,不能一人包辦。

4.對活動的過程進行必要的記錄。

5.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的精神。

6.出現爭議時要友好協商,解決分歧。

活動計劃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A、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

B、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C、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D、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A、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

B、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

C、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D、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3、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⑴小組合作研究。學生按學習小組或經過調整組合成3——6人的課題小組,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有分工,

又有合作,各盡其能,協作互補。⑵個人獨立研究。一般採用“開放式作業”形式,由學生根據已選定的課題,各自獨立的開展研究活動,用幾個月或半年的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全班同學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信息,開展研討,取得結論或形成觀念後,再通過集體辯論,分享初步的成果,由此推動個體深化研究,之後形成各自的課題報告或論文。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6

一、名山秀水展示台

這是一項蒐集祖國錦繡河山圖片資料的語文實踐活動。目的在於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和興趣。這次實踐活動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收集信息的範圍。(蒐集五嶽、五大淡水湖的圖片、文字資料。)

2.提供收集的途徑,可以網上查找,也可以在報刊圖書中摘錄。

3.指導收集後的整理,可以自編手抄報或其他形式交流。

二、以誠待人故事會

這是一次以誠信為主題、以講故事的形式開展的語文實踐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同時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主題,關於誠信的故事。

2.蒐集好資料以後,小組內先講故事。

3.小組內推薦一名優秀的在班級交流。

4.召開班級故事會。

三、 “大自然的啟示”交流會

這次語文實踐活動的目的是進行課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把語文學習與科學探究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觀察大自然,增長知識、並在這樣的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確定活動方式,觀察大自然探究發現(某一種動物、植物或自然現象。)寫好觀察日記。

2.收集資料,比如關於仿生學的一些實例。

3.可以動手試驗,搞小發明等。

4.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信息,適當調控指導。可以日常交流,召集組長彙報,適時小結。

四“戰爭與和平”資料展

這次語文實踐活動是本組課文學習後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開闢活動的空間,給足時間,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了解、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緬懷那些為消滅戰爭、保護和平而戰的英雄,激發學生從小憎惡戰爭,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通過課外閲讀、看電影電視、聽故事、參觀展覽等活動,瞭解更多的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的災難和英雄人物的事蹟。

五、以生命為主題賽詩會

這次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培養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積累語言,同時受到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學生自己動手查找以生命為主題的詩歌。

2.小組內交流篩選材料。

3.背誦詩歌。

4.可以組織不同的形式,比如個人朗誦、集體朗誦、配樂朗誦等。

六、走進田園談體會

這次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着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併產生熱愛與嚮往之情。這次實踐活動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請家在農村的同學講一講自己的家鄉有哪些值得自豪的景物、特產。上網查找有關鄉村生活的圖片資料,引導全班交流。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郊區的田野、果園去參觀。根據收集的資料開一個交流會。

七、名人傳記讀書交流會

本次實踐活動是對本單元的一個補充,目的是讓學生們從不同的領域去了解名人的故事,從中受到一些啟發,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八、趣味語文手抄報

這次語文實踐活動是對全冊的一個總結。讓孩子們對全書中出現的詩詞、成語、對聯、歇後語、名言警句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拓展,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多積累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7

一、指導思想

xx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繫,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三、具體實施步驟與措施

依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標準,參考我校教學工作計劃,根據本年級的實際,調整本學期的目標任務。加強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切實有效。教師是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為此,我們學習相關文件、政策,樹立正確的觀念,深化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做到愛崗敬業、見多識廣、多技多能。同時,充分了解本課程的特點,掌握它的實施規律,為學生營造支持、鼓勵與開放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更新教師觀念、端正學生態度。在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協調各學科的關係,做到個別主管、全員協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協同指導。儘可能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教學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以班為單位,以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班委會為主陣地,以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體,以研究性的學習為主線,由課任老師負責,各班班主任協助,各科任老師參與。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選擇主題,幫助學生探究、展示、實踐、創新,整合、提高學生的各科知識及學習、生活、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要引導學生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教師引導時,要體現本課程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題的確定,探究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及評價,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決定,鼓勵學生進入探究過程。

組織活動時,主題儘可能與學校的活動安排相一致,融為一體,相互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滲透到板報、廣播、值日勞動、學科競賽、傳統節日等方面,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在各項活動中得昇華,讓學校各項活動、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切實奏效。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勞動,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對有限的課堂,儘可能地發揮其作用。在內容設計上側重激發活動動機,輔導活動方法,引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觀察、發現、探究、實驗、的研究方法,儘可能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為課外活動的開展、延伸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要調動師生的協同合作,更要藉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對活動進行督促、指導、檢測、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利用本校、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 四、成果展示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與他人合作,經過實驗、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和總結,並進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着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四、活動評價

1、學生的評價

(1)評價原則:應當重視學習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應用、重親身參與探索、重全員參與。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要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2)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集體。

(3)評價內容:學生的態度、學生的體驗、方法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4)評價方法:激勵性評價為主、管理性評價為輔;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為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和對口頭報告評價相結合;定型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教師的評價

整體評價與分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文件分析、實地考察、課堂觀察、問卷、訪談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8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學校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探究“校本綜合實踐活動特色”為目標,貫徹新課程理念,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研究性學習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求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載體,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以非指定領域為拓展”的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以學校各年級為重點,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驗工作,任課老師要以佈置綜合實踐性作業為主要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

3、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班級要制訂好班級的活動計劃,鼓勵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活動,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教務處。

4、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教師要虛心請教各學科的教師,教務處會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同指導

5、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地方特色資源結合起來,也要與學校課題的研究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四、具體工作安排: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

一是學校的圖書室進一步增添藏書量,併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讓圖書進入班級,建設好班級圖書角;

二是在規定時間開放閲覽室,供學生博覽羣書和查找資料;

三是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 四是繼續完善以科技、藝體教育為特色的各類專用教室和宣傳陣地,在已有的基礎上,本學期將進一步完善各種專用教室;

五是繼承好學校傳統活動,辦好運動會、藝術節、科技節、籃球賽等系列活動,同時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開發社區資源。

一是探究利用現有的自然狀況,開展“五化資源的調查”活動,定期帶領學生進行參觀、考察;

二是與我鎮的部分企業聯繫,瞭解我鎮經濟發展情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採訪、調查;

三是聘請關心學校教育而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校外輔導員和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五、規範管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水平:

1、紮實細緻落實各位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行為要求:

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學生,傾聽學生心聲;

第二:要培養學生的各項自控能力,教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做事有序;

第三:大膽而又真誠地指導學生,及時給他們真誠的鼓勵和幫助;

第四:遇到問題,學會冷靜,善於引導,運用最利於見效、最科學的方法去解決。

2、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可隨意擠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時間。

3、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其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

(1)在活動的主題、項目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區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項目。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對有特殊困難的小組要進行個別輔導。同時,教師要注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還要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着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4、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製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5、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採用書面考試的方法,可採用作品(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彙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19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我們將始終着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新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使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背景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內容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這一課程形態的目標特點及我校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主要圍繞“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社區”這一主題開展綜合活動課程,並恰當處理好新生成的目標和新的主題。

五、具體目標

1、學生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考察、調查、訪問等認識人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和愛心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學生了解社會上的許多職業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5、認識家鄉,通過對家鄉地理、人文、風情、民俗、土特產、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調查,學生對家鄉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六、實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根據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2、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3、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

4、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動評價

1、方案卡與評價表展示

2、舉行一次現場展示會,評選“先進小組”

3、項目作業展示

4、手工製作資料收集展示

5、撰寫總結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0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自然、社會和書本中選擇和確定的動腦、動口動手的多項思維活動,是藉助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探索性學習活動。關於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其特點是它的廣泛性。從教科書到日常生活話題,不同的活動形式——有形的、無形的、社會的、自然的都可開發為語文課程資源,都可以作為課程資源加以利用,發揮其語文教育的功能。根據這一理念,我們教研組制定了本學期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如下。

二、活動目的:

1、設計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讀寫習慣。

2、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在語文實踐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閲讀,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藴,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4、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研究性學習,培養探究的意識和語文綜合能力。

5、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能力。

6、讓學生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鍛鍊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的能力。

7、加強口語,促進學生交際能力,規範語言。

8、走出課堂,深入社會,與社會接觸,開闊視野。

三、活動方式: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我組織,自我學習。課內、課外相結合,豐富學生的語文生活。

四、活動內容:

一、老師,你好

二、金色十月

三、長征

四、走進科學

五、慶祝“元旦”

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篇21

一、活動目標:

(一)學生層面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比較豐富經驗。

2、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關愛和責任感。

3、初步形成主動發現問題並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培養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初步養成合作、民主、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教師層面

1.通過對活動的參與、組織、指導和管理,轉變教學觀、課程觀和教學方式。使教師從傳統學科課堂上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主題活動中的策劃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與發展,而且要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態度的養成和價值觀的確立,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使他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斷提升。

3.改善教師結構,培養一支“一專多能”的新型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化成長,形成與學生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學校層面

探索一條符合本校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綜合實踐活動路子,建立並完善一套較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改進我校的課程結構,形成具有我校特點的課程文化和校園文化。

二、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張如

副組長:王愛東 楊瑞武

組員:王海成、王雲傑、張軍元、薛志平、賈小明、吳興

三、具體安排:

1.一線任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科特點積極開展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學習”、“學案學習”等課堂研究性學習,促進教學相長局面的形成。

2.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課時。此外,每週三下午第八節課開展全校性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共設立八個興趣活動班,學生自主選擇,班主任引導調配,相關興趣班教師認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3.結合道德進校園活動開展學生互幫互助志願活動,倡議學生為我校黃春姬同學上下學提供幫助,對她學習上關心,生活上關照。

4.各班級每學期組織開展一次社區服務活動,活動記錄要有活動場所負責人 簽字和活動過程圖片,政教處對活動材料審核記入班主任個人量化成績。

5.成立學生校外實踐活動基地,組織學生認真開展好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本年度計劃組織一次到孫各莊村對烈軍屬的慰問,聆聽老紅軍在抗日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英勇表現,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調查滿族的民風民俗。到鄉防雹站了解科學知識。利用成校掌握一些果樹的嫁接知識技能。學校綜合實踐課教師要組織開展好教學活動,在集中組織的同時要求學生利用休息日、寒暑假等跟隨家長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幫助家長做家務,跟隨家長入農田,進藥園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rnvr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