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通用23篇)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通用23篇)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通用23篇)

基本情況。

本班現有人數30人,女生較多。從學生的本身基礎看來,本班學生相互間的知識、技能相差較大。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本班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改善。由於新教材要求地識字寫字量大,學生普遍存在許多漢字認識但是不會書寫的情況,學生的書寫情況良好,大部分學生書寫卷面整潔,字跡端正。學生能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以“專題式”出現,八個單元就是八個專題:春天裏的發現;奉獻與關愛;愛祖國、愛家鄉;用心思考、用於創造;美麗神奇的大自然;培養優秀的品質;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走進科技的世界。每個專題中安排的內容都是密切相關的。從教材特點上看,人教版教材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讓語文學習變得更輕鬆、更快活。相對而言,要求書寫的漢字這學期大大增加,每課的書寫量較多,都是8——10個,而且新出現了連詞書寫的內容。要求幫助學生在書寫過程中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使學生不僅能把字寫對,而且能把字寫好。

三、學生情況分析:

後進生:學生情況分析:趙巖、李慧穎:學習習慣較差,作業馬虎,只求完成,不求質量。張健、李正、吳佩佩:錯字別字較多,書寫較慢,做作業容易分心,積極性不高。

四、複習的總目標:

1、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生字,重點在於通過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2、認識400個漢字,能正確書寫300個漢字。

3、掌握所教漢字中的筆畫和偏旁,知道漢字書寫的一般筆順。

4、初步學生漢字的間架結構,能夠正確地説出漢字的結構特點。

5、繼續鞏固正確的讀寫姿勢,把字寫正確、規範、端正,保持書面整潔。

6、培養學生大膽説話,並且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能用指定的詞語説一句完整的話。

7、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吐字清晰,聲音響亮,不指讀,不唱讀。

8、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熟練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體會不同的'語氣。

10、熟練地運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漢字。

11、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12、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複習寫日記。

五、複習課時安排:

本學期複習時間共兩週:

1、第一週,以單元複習為主,重點是字詞,要背誦的知識。

2、第二週,以測試為主,進一步查漏補缺。

六、複習措施:

1生字認讀的措施:

a抓住生字表1,展開全面認讀。利用學習小組,在小組裏互相認讀,進行識字鞏固活動。

b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説,多找找易忘易錯易混淆的字詞,互相檢查、背誦、聽寫。

2識字鞏固。

以爭得“小五星”的形式,結合聽寫,在聽寫查漏補缺。發現掌握不好的詞語想辦法記住——説説你用什麼方法記住了這個生字?配合一定量的強化書寫。

3閲讀寫話複習。

A注意解題方法的指導,學會答題。

B進行寫話指導。

4其他綜合性複習思路:

A針對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接受能力的層次性。

B爭取家長配合,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家校聯手展開學習。

C組織“一幫一”互助對子,讓學生互相幫助,假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D精心設計一些複習練習卷,在晨間和家庭作業時讓學生練習.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2

複習目標:

1、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生字。正確認讀400個漢字,重點指導學生區分前鼻音、後鼻音以及平舌音,翹舌音和大連方言;能正確書寫300個漢字,重點在於通過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並能用常用字組詞或者説話。

2、複習鞏固用“部首、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會根據句子選擇詞語的意思。

3、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熟練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體會不同的語氣。

4、結合《語文園地》中出現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5、總結延伸閲讀和習作的練習方法,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複習寫日記,培養學生閲讀和習作的能力。

複習內容:

1、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加強看拼音寫詞語和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積累有特點的詞語、好句子以及課文內容的`訓練。

2、以課文為本,對每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概括,瞭解閲讀的基本方法,會提取信息、回答問題,拓展想象,培養學生閲讀能力。

3、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的訓練並進行拓展。

4、抓住《語文園地》的練習特點,以歸類的形式,激發學生複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閲讀課外書籍,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具體措施:

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在複習時我制定了以下幾條措施:

1、提前讓學生進行生字的預習。把容易讀錯、容易寫錯的字自己找出來,寫在本上。小組彙報時交流,提高複習效果。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較,辨別差異。通過邊讀邊寫、試默自查、聽寫、看拼音寫詞語等形式,鞏固所學字詞,

2、在課堂上,採用找朋友、奪紅旗、小組爭先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複習的興趣。

3、加強閲讀訓練。指導學生閲讀短文,讓學生運用學過的閲讀方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4、加強寫話訓練。通過看圖寫話、圍繞主題寫話、日記等形式激發學生寫話的願望,並指導學生運用好詞好句,儘量讓學生有話可説,有話可寫,把內容寫具體,正確使用常見的標點符號。

4、加強後進生的輔導,針對他們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複習時間:

6月19日――7月8日

複習形式:

以單元複習為主,歸類、綜合複習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培養學生複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鬆地度過複習階段。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3

一、 班級情況分析:

1 、基本情況。

本班現有人數41人,男生28人,女生13人。從學生的本身基礎看來,本班學生相互間的知識、技能相差太大。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本班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於新教材要求地識字寫字量大,學生普遍存在許多漢字認識但是不會書寫的情況,學生的書寫情況良好,大部分學生書寫卷面整潔,字跡端正。學生能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以“專題式”出現,八個單元就是八個專題:春天裏的發現;奉獻與關愛;愛祖國、愛家鄉;用心思考、用於創造;美麗神奇的大自然;培養優秀的品質;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走進科技的世界。每個專題中安排的內容都是密切相關的。從教材特點上看,人教版教材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讓語文學習變得更輕鬆、更快活。相對而言,要求書寫的漢字這學期大大增加,每課的書寫量較多,都是8——10個,而且新出現了連詞書寫的內容。要求幫助學生在書寫過程中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使學生不僅能把字寫對,而且能把字寫好。

三、學生情況分析:

後進生:學生情況分析:馮俊彤、熊金貴、鍾盛傑、卻富森、邵家軍、許進:學習習慣較差,不愛學習,作業馬虎,書寫速度慢,從不按時完成,不求質量。付榮華、

許中鑫、李亮傑:徐慧靈、李承: 錯字、 別字較多,書寫潦草,做作業容易分心,積極性不高。

四、複習的要求:

1、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生字,重點在於通過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2、認識400個漢字,能正確書寫300個漢字。

3、掌握所教漢字中的筆畫和偏旁,知道漢字書寫的一般筆順。

4、初步學習漢字的間架結構,能夠正確地説出漢字的結構特點。

5、繼續鞏固正確的`讀寫姿勢,把字寫正確、規範、端正,保持書面整潔。

6、培養學生大膽説話,並且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能用指定的詞語説一句完整的話。

7、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吐字清晰,聲音響亮,不指讀,不唱讀。

8、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熟練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體會不同的語氣。

10、熟練地運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漢字。

11、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12、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練習寫勸阻和轉告的話。

五、複習課時安排:

本學期複習時間共三週:

1、第一週(6、8——6、11)以單元複習為主,重點是字詞,要背誦的知識。

2、第二週(6、14——6、18),以歸類複習為主,進行測試、查漏補缺。

3、第三週(6、21——6、25),以測試為主,查漏補缺。

六、複習措施:

1 生字認讀的措施:

a 抓住生字表

1 ,展開全面認讀。利用學習小組,在小組裏互相認讀,進行識字鞏固活動。

b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説,多找找易忘易錯易混淆的字詞,互相檢查、背誦、聽寫。

2 識字鞏固。

結合聽寫,在聽寫查漏補缺。發現掌握不好的詞語想辦法記住——説説你用什麼方法記住了這個生字?配合一定量的強化書寫。

3 閲讀寫話複習。

A 注意解題方法的指導,學會答題。

B 進行寫話指導。

4 其他綜合性複習思路:

A 針對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接受能力的層次性。

B爭取家長配合,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家校聯手展開學習。

C 組織“一幫一”互助對子,讓學生互相幫助,假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D 精心設計一些複習練習卷,在晨間和家庭作業時讓學生練習.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4

一、全冊教學目標:

繪畫

1、正確的作畫姿勢,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利用蠟筆、鉛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2、在平塗過程中,要求色彩塗得均勻,線條流暢,鮮豔豐富,造型大膽誇張並富於童趣。

工藝:

1、學習紙工製作的簡單方法;

2、學習正確的摺紙方法;

3、學習撕紙的表現方法及拼貼的方法;

4、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利用蠟筆或油畫棒製作。

欣賞:

1、欣賞美麗的大自然中動植物;

2、欣賞中外兒童優秀美術作品。

二、全冊重難點:

重點:

1、用蠟筆或油畫棒的形式進行平塗作畫,描繪觀察、記憶、想象

中的動植物,線條流暢,色彩均勻豐富,造型大膽、誇張、生動活

潑,富有一種童趣。

2、學習用廢舊紙盒進行簡單紙工製作練習;

3、傳授摺紙的方法和步驟,並進行一系列練習;

4、用撕紙拼貼方法進行簡單畫面製作,並能進行簡單的拓印;

5、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中外兒童優秀美術作品。

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線條自然流暢,色彩鮮豔豐富,造型大膽生動,富有兒童情趣。

2、在工藝製作中,培養學生初步的造型能力,培養按步驟操作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和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

三、教學情況分析:

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説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着學生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四、措施:

1、教師聯繫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

第一週:走進新天地第二週:新朋友第三週:色彩大家庭第四周:生活中的基本形第五週:巧用碎紙片第六週:來來往往的汽車第七週:字母設計第八週:奇妙的同心圓第九周:彩旗飄飄第十週:紙袋玩偶第十一週:東西南北第十二週:秀秀我的玩具第十三週:花式點心第十四周:好看的棒棒糖第十五週:小小水果店第十六週:民間麪塑第十七週:動物身上的斑點第十八週:畫畫葉子第十九周:心中的太陽第二十週:畫家筆下的童話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5

一、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共五個班,學生經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製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比較活躍。由於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夠仔細。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一)全冊教材簡析:

第二冊美術教材共有20課,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製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學總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輕鬆的教學遊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簡要分析):

本冊的重點在於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學的主要措施:

1、教師方面:做學生髮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思考、去探索、去討論、去創作,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學生方面: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及所學知識,動腦筋製做作品,學會合作,並妥善保存自己的設計作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社會經驗。

三、教學進度表:

周次課題

1、添畫

2、給畫遊戲

3、紙盒變傢俱

4、和媽媽在一起

5、茂密的花

6、吊飾

7、節節蟲

8、出殼了

9、頭飾設計

10、藝術作品中的動物

11、我的收藏卡

12、假如我是巨人

13、拓印樹葉真有趣

14、做筆筒

15、畫夜景

16、畫影子

17、認識身邊的樹

18、給畫中的節日

19、我喜歡的鳥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全班有學生31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4人。經進行寒假檢測試卷分析後,本班學生上學期在口訣及知識運用等方面掌握不夠紮實,主要原因是練習及反饋不夠。本學期要根據以上情況,為提高本學科成績,應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反饋訓練,為提高差等生的成績做出應有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解決問題、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化、表內除(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統計、找規律、總複習等。

三、教學目的要求

(一)、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時、分、秒的教學活動,認識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4、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6、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紮紮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集體教研的作用。

3、認真研究、創造性的使用實驗教材,認真備課、上課,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5、定期進行測試,及時反饋總結。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7

一、教學基本基本情況:

1、學生分析:

二年級二班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追求新鮮。學生上課興趣較濃,發言也積極,但聽得不夠專心和認真,喜歡遊離課堂,做自己的事情。

2、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大體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第1—3課)我生活的地方;第二單元(4—7課)讓家園更美好第三單元(8—10課)快樂的少先隊員第四單元(11—12課)我們在成長

二、指導思想:

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為指導,加大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大力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探

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有效教學。深入開展主題化系列教研活動。加強自身建設,搞好校本研修,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懂得時間的寶貴,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

2、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不同角度引導孩子關心家庭生活,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

3、通過教學內容的由淺入深,層層深入,讓學生感受同學間的友愛之情,懂得同學、朋友之間要建立真正的友誼。

4、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的優秀人物,知道平凡勞動者、家鄉打工族勞動的艱辛,從而激發學生的熱愛家鄉的情感。

5、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祖國媽媽的可愛、偉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與祖國的血脈相連,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和別人愉快相處的習慣。

2、言行一致,落實到位。

五、教學措施:

1、通過表演,指導學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獲得生活體驗和智慧。

2、通過談論交流,讓兒童獲得體驗。分享交流,鍛鍊觀察能力、表達能力。

3、通過各種形式使學生知道遵守秩序的好處。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4、在談論中,使學生學會表情達意,學會解決問題。

5、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緊時間的快樂,學會珍惜時間。

6、通過合理安排時間,體驗學習的快樂,並探究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

7、通過展示自己的成長過程,看到自己的成長比賽。

認識周圍的人事,學會感激,學會取長補短,學會和同學共同進步。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善於學習,樂於思索,嘗試不同的方法實現探究活動,努力走好成長中的每一步。

六、教改思路

引導學生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七、教研課題:

如何在品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八、進度安排:

教學進度表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8

第一單元:觀秋天,畫秋天,話秋天

本單元得課文都是與秋天有關的。秋天來了,帶孩子們去觀察秋天,找一找秋天的特點。聽聽孩子們對秋天的認識,説説自己眼中的秋天,並把自己觀察到的秋天畫下來,一起交流認識。

第二單元:我的新朋友──字典

孩子們開始學習查字典了,但是,孩子們對字典還是比較陌生,尤其是運用,更是陌生。但是,字典對孩子們來説非常重要,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們熟練的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所以,這次實踐活動,我們要帶領着孩子們認識字典,並與之交朋友,通過遇到一次次的識字或理解困難,讓字典輕鬆得來幫助,讓孩子們認識到字典的重要性,讓字典真正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

第三單元:巧辦識字卡

孩子們讀書或看廣告會接觸到很多字,而他們的識字量中有一部分就是這樣得來的。我們設計這個實踐活動就是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精美的卡片上面貼上或寫上自己課外識的`字。然後互相交流、互相認識,這樣一交流,孩子們共同的識字量又加大了一倍。

第四單元:大家講故事

二年級的孩子應該具備講簡單的故事的能力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講故事的機會。在這次語文實踐活動之前,讓孩子們每人準備一個簡短的有趣的故事,在實踐活動時間講給大家聽,學生之間互相評價、互相學習,能夠做到用普通話流利得講故事。

第五單元:我來説諺語

教師準備好一本《諺語大全》的書,學生通過上網或查資料準備好一兩句諺語,把諺語寫在一張漂亮的卡片上。在實踐活動中,全班一起來交流諺語,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諺語卡片,並把自己積累的諺語講給大家聽。教師最後再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諺語。

第六單元:教你一支歌

學習歌曲也是積累語言、識記漢字的一種有趣的方式。在課下,讓孩子們自己選擇一首喜歡的歌曲,並記錄下歌詞帶到學校。全班展示歌詞,並由小主人把歌曲唱給大家聽。再由學生選擇幾首最喜歡的歌曲,由這首歌曲的小主人教給大家唱。在唱得過程中,也就識記了不少的漢字。

第七單元:為班級樹起名字

我們有一棵班級樹,不高,但枝葉很茂密。師生一起去觀察班級樹的特點,根據樹的特點和樹帶給你的想象給樹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把起好的樹的名字製成漂亮的小卡片,最後共同選出一張最漂亮的班級樹名卡片掛在班級樹上。

第八單元:教你懂科學

教室實現了網絡連接,這次實踐活動比較靈活,學生想了解哪一方面的科學知識,教師就即刻搜索這方面的知識給學生看,圖文結合,使學生懂得更多的知識。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9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教育必須從他們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同時,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一、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這些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這就要求利用《品德與生活》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樹立班集體榮譽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二、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捉主題,也提倡兒童自己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為出發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為呈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本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三、課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繫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四、課程總目標與分類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 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 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五、單元各主題重點難點

本冊共5 個主題單元分別是《我和大師交朋友》、《可愛的班級》、《家在自然中》、《我們生活的地方》、《長大,真好!》。

第一單元《我和大師交朋友》共 3 課,定位在“與大師交朋友”,試圖讓大師成為兒童成長曆程中親切的朋友。通過尋訪大師的童年,瞭解大師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師等一系列圍繞大師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把在人們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師形象,變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學習的與兒童零距離的學習目標,引導兒童把好奇、好問、好動腦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標的積極探究、有創意地生活方面發展,並最終將關注點放在兒童現階段的成長和發展中來。

第二單元《可愛的班級》是對一年級下學期《我在班級中》教學主題的延伸,通過美化教室,組織參加學校的運動會,評選班級的小明星,製作班級的黑板報等各種日常班級活動,感受班集體的可愛,進一步培養兒童的集體意識,讓兒童“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愛護班級榮譽,關心和愛護同伴”。

第三單元《家在自然中》教學主題是生命和環境教育,引導兒童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查、探究、評判、遊戲、誦讀欣賞、討論、實踐操作等各種學習方式,在與自然的充分互動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與神奇、生命的美妙與神聖,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和生活在自然中的樂趣;從而使“愛護動植物、保護自然環境、使我們生活的家園更加美好”內化為兒童自我的行為準則。

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則是從兒童的視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區、家鄉,從社區的設施、社區人,家鄉的食物、美景,家鄉的變化出發,幫助兒童瞭解家鄉,懂得鄰里相處的道理,激發兒童熱愛家鄉的情感,並初步培養和發展兒童熱愛生活、參與生活的意識和能力。最後一課《長大,真好》是二年級下學期的最後一個單元,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的最後一個單元。這個短單元由 2 課組成,指導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在行將告別國小低年級生活的時候,覺察到自身各方面的發展,收藏童年的記憶,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體驗成長的快樂,從而為步入新的成長和發展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轉變教師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為目的,以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為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為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七、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第1課——尋訪大師的童年——2課時

第2課——大師成才的故事——1課時

第3課——大師在我身邊——2課時

第二單元第1課——班級風景線——2課時

第2課——一次運動會——2課時

第3課——班級小明星——2課時

第4課——我們的班級報——2課時

第三單元第1課——美麗的大自然——2課時

第2課——動物、植物和我們——3課時

第3課——美好的家園——2課時

第四單元第1課——我們的社區——2課時

第2課——社區的文明——2課時

第3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2課時

第五單元第1課——我長大了——2課時

第2課——成長檔案——2課時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0

一.全冊教學內容

1、我愛我的班集體——本單元設計了“集體生活真愉快”“班集體真温暖”“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我為集體添光彩”四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在一年多集體生活的基礎上,通過體驗老師、同學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能夠進一步意識和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和力量,體驗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時通過開展為集體做好事、為班級做貢獻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2、我們的動物朋友——本單元設計了“我最喜歡的動物”“可愛的小動物”和“我們的好朋友”三個主題活動。以引導學生注意通過實際的調查、訪問、飼養等活動發展愛護動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珍愛,並由此樹立動物是人類好朋友的觀念,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愛心和責任心。

3、紙和環保——本單元圍繞紙的問題設計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紙從哪裏來”“保護森林,節約用紙”三個主題活動,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紙的來源,瞭解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單元從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影子的探索開始,引導學生獲得有關影子的知識,探索和認識光的一般特性,激發學生對光的濃厚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5、我們都有一個家——本單元設計了“好大的一個家”“好壯麗的一個家”和“我們的家在哪裏”三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瞭解祖國主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瞭解有關長江、黃河的基本知識,併為此而感到自豪。

二.全冊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並能瞭解班上同學的特點,對自己充滿信心,與同學團結友愛。

2、初步形成集體意識,在感受集體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時,認識到自己作為集體一員的責任,從而主動地用實際行動為集體增光。

3、瞭解關於中國的基本知識,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併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邊發生的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並願意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和探索,在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驗的同時,提高活動技能和能力。

四、具體內容

周 次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第一週 集體生活真愉快

1、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

2、能夠與老師、同學共同學習、勞動、遊戲,相處和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3、懂得集體生活的規則及交往的相關知識。

4、掌握同學之間解決矛盾衝突的辦法,介紹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與能力。

第二週 班集體真温暖 1、 感受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真情。

2、 養成與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好習慣。

3、 認識到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也要幫助別人。

4、 掌握交流集體生活感受的技能;幫助同學的相關技能。

第三週 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 1、感受團結、合作的愉快;體驗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與同學團結合作,共同做事。

3、認識到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各人有特點,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別人瞭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為集體添光彩 1、體會每個人的言行都會對集體榮譽產生影響;形成對集體的責任感。

2、認識到集體中每個人的表現都會影響到整個集體;能用實際行動為集體爭光彩。

3、認識到集體的進步需要大家共同爭取。

第五週 我最喜歡的動物 1、喜歡動物、關愛動物的情感。

2、珍愛生命,保護動物。

3、瞭解一些動物的基本常識。

4、知道動物能維持生態平衡,發展初步的生態意識。

第六週

可愛的小動物 1、有愛心並精心飼養小動物,關愛小生命。

2、初步學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3、瞭解動物的特性,能正確餵養小動物,防止受到動物的傷害。

4、培養觀察能力,學寫飼養日記,掌握飼養某種小動物的技巧。

第七週 我們的好朋友 1、不傷害動物,自覺保護動物。

2、珍愛生命,拒絕吃國家保護的動物,並學習努力勸阻他人的不良行為。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為人類作出貢獻。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動物的事情。

第八週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 1、感受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瞭解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第九周

紙從哪裏來 1、體驗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2、初步養成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

3、理解愛護樹木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作用。

4、掌握調查、收集資料、數據統計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週

保護森林,節約用紙

1、體驗參與節約用紙、保護環境實踐活動的樂趣,培養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2、熱愛自然,保護樹木,愛護環境,提高環保的自覺意識。

3、瞭解學校和社區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

4、瞭解再生紙的製作過程。

第十一週

影子的探索 1、對光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2、會自己安排時間,堅持、主動地完成活動。

3、能在生活中正確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點和光與影子的密切關係。

第十二週

我們來造彩虹 1、對光的色彩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2、堅持不懈、不怕失敗進行探索的科學精神。

3、認識太陽的七種顏色。

4、學習一些製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週

太陽光的利用 1、積極嘗試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陽光。

2、學習避免光的傷害,學會保護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豐富自己的生活,為人類的生活服務。

4、瞭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個家 1、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國民族文化我豐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團結少數民族的意識和行為,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國共有56個民族;初步瞭解少數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

4、瞭解少數民族聚居地、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城市的氣温變化,東西兩端城市相距較遠等相關地理知識。

第十五週

好壯麗的一個家 1、感受我國山河的壯美秀麗,體驗家鄉生活的愉快與幸福。

2、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祖國的山河。

3、初步瞭解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一些名勝古蹟,瞭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4、瞭解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並對其有一定的瞭解。

第十六週

我們的家在哪裏 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們更大的家,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大家園。

2、與少數民族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和睦相處。

3、學習與外國小朋友交往的禮儀。

4、瞭解中國的地理位置、相鄰國家等簡單地理知識。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問題有積極探索的興趣,喜歡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1

一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2、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動性”和“做中學”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體現一定的開放性。

二、教學具體目標

總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一)、情感態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瞭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3、瞭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開發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於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遊戲和其它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2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因入校剛剛一年多,年齡較小、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為習慣有待加強培養。經過一年多的培養,不少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濃厚,繪畫表現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豐富美術教學的形式,注重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處理好審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二、教材簡析

二年級採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四冊。該教材注重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注重學科內容和學科間的綜合效應,擴充了知識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該教材課程總數為20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便於教師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於教學形式及課評方式的探索、改革,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單元重點、難點分析

[欣賞]重點:

1、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和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自己或別人的繪畫作品,培養學生熱愛繪畫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審美情感。

難點:1、提高學生自主欣賞的意識和能力。

[繪畫]重點:

1、發展學生想象力、創造力,進一步熟練彩筆、油畫棒等的表現技巧。

2、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周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難點: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造,真實的表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周圍的事物,細緻、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手工]重點:

1、運用各種材質紙張及其他材料,進行簡單的工藝製作。

2、運用橡皮泥及相關材料,進行簡單的泥塑製作。

難點:1、由簡單的平面摺紙逐步轉為立體造型。

3、如何細膩、立體表現泥塑造型。

四、教學嘗試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五、教學措施:

針對我校學情及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制訂以下教學措施:

1、以情導入,以趣啟智,寓教於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性。

2、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的習慣。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課題

第1課 紙片插接

第2課 重重疊疊

第3課 點、線、面

第4課 漂亮的包裝紙

第5課 五味瓶

第6課 得獎啦

第7課 美麗孔雀

第8課 葉子上的小 血管

第9課 漂亮的花邊

第10課 腳印的聯想

第11課 蔬果變變變

第12課 小鳥的家

第13課 動物的故事

第14課 友誼卡

第15課 家鄉變了樣

第16課 我的老師

第17課 會爬的玩具

第18課 電腦美術--複製翻轉畫花邊

第19課 娃娃家

第20課 五彩繽紛的生活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3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教育必須從他們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同時,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一、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這些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這就要求利用《品德與生活》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樹立班集體榮譽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二、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捉主題,也提倡兒童自己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為出發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為呈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本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三、課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繫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四、課程總目標與分類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 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 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 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五、單元各主題重點難點

本冊共5 個主題單元分別是《我和大師交朋友》、《可愛的班級》、《家在自然中》、《我們生活的地方》、《長大,真好!》。

第一單元《我和大師交朋友》共 3 課,定位在“與大師交朋友”,試圖讓大師成為兒童成長曆程中親切的朋友。通過尋訪大師的童年,瞭解大師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師等一系列圍繞大師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把在人們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師形象,變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學習的與兒童零距離的學習目標,引導兒童把好奇、好問、好動腦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標的積極探究、有創意地生活方面發展,並最終將關注點放在兒童現階段的成長和發展中來。

第二單元《可愛的班級》是對一年級下學期《我在班級中》教學主題的延伸,通過美化教室,組織參加學校的運動會,評選班級的小明星,製作班級的黑板報等各種日常班級活動,感受班集體的可愛,進一步培養兒童的集體意識,讓兒童“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愛護班級榮譽,關心和愛護同伴”。

第三單元《家在自然中》教學主題是生命和環境教育,引導兒童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查、探究、評判、遊戲、誦讀欣賞、討論、實踐操作等各種學習方式,在與自然的充分互動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與神奇、生命的美妙與神聖,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和生活在自然中的樂趣;從而使“愛護動植物、保護自然環境、使我們生活的家園更加美好”內化為兒童自我的行為準則。

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則是從兒童的視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區、家鄉,從社區的設施、社區人,家鄉的食物、美景,家鄉的變化出發,幫助兒童瞭解家鄉,懂得鄰里相處的道理,激發兒童熱愛家鄉的情感,並初步培養和發展兒童熱愛生活、參與生活的意識和能力。最後一課《長大,真好》是二年級下學期的最後一個單元,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的最後一個單元。這個短單元由 2 課組成,指導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在行將告別國小低年級生活的時候,覺察到自身各方面的發展,收藏童年的記憶,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體驗成長的快樂,從而為步入新的成長和發展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轉變教師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為目的,以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為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為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七、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第1課——尋訪大師的童年——2課時

第2課——大師成才的故事——1課時

第3課——大師在我身邊——2課時

第二單元第1課——班級風景線——2課時

第2課——一次運動會——2課時

第3課——班級小明星——2課時

第4課——我們的班級報——2課時

第三單元第1課——美麗的大自然——2課時

第2課——動物、植物和我們——3課時

第3課——美好的家園——2課時

第四單元第1課——我們的社區——2課時

第2課——社區的文明——2課時

第3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2課時

第五單元第1課——我長大了——2課時

第2課——成長檔案——2課時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4

盤街國小 代夢妮 為了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特擬定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學期不僅要進行實踐活動,更要在體驗的基礎上加強實踐研究。同時也將結合校本課程、學科內容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開展相應的`學習研究。

二、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教學措施:

1.認真選擇、認真準備每一堂實踐課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能在實踐課堂中通過動手、動腦,有感悟,有收穫,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開展體驗活動。為讓學生的體驗活動不留於形式,更有實踐意義,改善體驗條件和體驗方式,讓學生活動更多更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感體驗。實踐活動管理、評價更到位。

3.認真開展小課題研究。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研究,學會尋找問題,研究問題,結合實踐體驗活動,結合學科知識,更大範圍地做好小課題研究工作。

四、教學進度:

時 間 教學內容

九月份 主題活動一、主題活動二

十月份 主題活動三、主題活動四

十一月份 主題活動五、主題活動六

十二月份 主題活動七、主題活動八

一月份 期末複習及測試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5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立足於《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__年版)》,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的教學計劃,採用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力求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系統地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0人,上學期語文期考平均分95分,及格率98.3%,優秀率85%。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並能藉助工具書識字;掌握漢字的筆順規則和偏旁,學會按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結構分析等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有一定的聽話、説話、寫話和朗讀、背誦的能力;有較濃厚的讀書興趣,能閲讀淺顯的課外書,擴大識字量,積累詞語。縱觀全班,不足之處表現在:漢語拼音的基礎不夠牢固,平、翹舌音和前後鼻音不能很好區分,普通話語欠規範,同音字、音近或形近的生字常常混淆;沒有養成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好習慣;朗讀課文時停頓不恰當,未能讀出感情色彩,有的至今還有指讀、唱讀的不良習慣。

三、本期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3.認識4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瞭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意思,正確書寫,並練習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5.喜歡閲讀,對閲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6.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7.能閲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9.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增強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説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10.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學習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學習寫日記。

11.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於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活動,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

1.會寫300個認識的字,認識、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

2.認識400個常用字,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瞭解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難點:

1.提高識字能力,鞏固識字,繼續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

3.培養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繼續學習寫日記。

五、教學措施

(一)教學常規方面

1.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在備課、鑽研教材時要注意同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繫,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備好每一節課。

2.上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舉手發言,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力求做到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

3.課後及時做好教學反思,在不斷地總結反思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法。多聽多學,從別人的課堂中學習吸收,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教學內容方面。

1.關於識字、寫字教學

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鼓勵學生通過語文課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識字量。鼓勵學生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初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識字能力。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

繼續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範,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為避免疲勞,要分散寫字,注意質量。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關於閲讀教學

重視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讀的形式要多樣,讀的指導和訓練要有層次,充分利用插圖,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篇段並複習鞏固學過的字詞,利用週末作業和學校作業展示的要求,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之中。

3.關於口語交際教學

提早佈置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重視情境的創設,通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不作過多的指點。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培養合作能力,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4.關於寫話教學

靈活使用教材,隨時挖掘和運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在“展示台”將自己收集的詞句或寫的日記展示出來。

(三)學習習慣方法指導

1.在教學中,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習思維。課堂上儘量創造機會,用優生的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2.合理地安排時間,開展“優差生互助”、“個別輔導”、“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以達到與教學的同步進行。

3.多以激勵的評價方法,採用多形式的競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興趣。

4.及時與家長聯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行為習慣。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6

一、全冊教學目標:

(一)繪畫

1、學習記憶畫、想象畫的畫法,用這些形式表現自己熟悉的、喜愛的事物,體會表現的喜悦。

2、用硬筆線描的方法,繪製簡單動植物。

3、繼續學習以平塗為主的硬筆着色方法。

(二)工藝

1、學習簡單的紙工、泥工、拼貼、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貼等方法,製作以紙工為主的簡單圖形。

3、用團、搓、壓、捏、拉、接等方法,製作簡單的泥工模型。

(三)欣賞

1、觀賞有趣的動、植物。

2、欣賞富有童趣的兒童畫。

3、欣賞兒童題材的美術作品。

二、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用水彩筆或蠟筆的形式進行平塗作畫,描繪觀摩、記憶、想象中的動植物,線條要求流暢,色彩豐富,構圖飽滿,造型大膽、誇張,生動活潑,富有一種童趣。

2、傳授摺紙的方法和步驟,並進行一系列練習。

3、學習用費材料進行簡單紙工製作練習。

4、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及優秀兒童美術作品。

(二)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達到線條流暢,色彩鮮豔豐富,構圖飽滿,造型大膽、生動,富有兒童情趣以及創造性。

2、在工藝製作中,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識圖能力,培養良好的動手習慣,以及動腦創新能力。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表達能力,培養初步的鑑賞美的能力。

三、教學情況分析:該年級段學生在前一學期教學情況來看,這些學生學習接受能力較強,想象力豐富,有較強的表現慾望,同時對工藝製作大感興趣。但也有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在繪畫上構圖能力較差,色彩運用不夠豐富,畫面排放不夠整齊,有零碎感,態度不夠仔細。

2、工藝製作上精細度不夠,意圖能力較差。

3、優、差生差異太大。

四、措施:

1、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構圖、上色、勾線等)的滲透。

2、要求在構圖時飽滿、大膽、略有誇張,富有童趣。

3、通過課堂講評優秀作業與較差作業之間區別,讓學生有互相學習的機會。

五、全冊教學內容、課時及單元課時計劃:

第1課:雪2課時

第2課:水墨遊戲、4課時

第3課:雕泥板、2課時

第4課:我的地圖、2課時

第5課:美麗的盤子、4課時

第6課:春天的顏色、2課時

第7課:轉轉兒、2課時

第8課:校園真熱鬧、2課時

第9課:這是我呀、2課時

第10課:紙線繩小浮雕、4課時

第11課:神奇的瓦楞紙、2課時

第12課:畫味覺畫嗅覺、2課時

第13課:送你一個書籤、4課時

第14課:中國民間玩具、1課時

第15課:外國民間玩具、1課時

第16課:好大一幅畫、2課時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7

一、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二年級兒童已經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學生已經學會了一些知識,培養了能力,並養成了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掌握了兒童與自我、與社會、與自然的基礎知識和某些技能。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生活,發現問題,並能及時的整理反思提高。潛能生滯後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充分體驗生活,領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教學要體現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

本冊教學內容分5個單元主題:自己拿主意、獻出我們的愛、我們去發現、你好,祖國媽媽、愉快的收穫。每個單元下設若干二級活動主題,有的二級主題下又分設了三級活動主題,各活動主題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繫,整體地為單元主題服務。每個單元內容結構呈樹狀分佈。

各個單元的目標主要體現如下:

能初步分辯是非,能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選擇生活和學習用品時有自己的判斷,不盲從。體驗幫助他人、給他人提供方便的快樂,有同情心,願意幫助他人。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能分辨是非,能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

2、樂於幫助他人。

3、學習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4、能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優秀的品格:

1、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2、自信、誠實、求上進。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把握課程的實質。

2、樹立開放的、綜合的課程觀。

3、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4、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服務於學習方式。

5、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

6、創造性的使用教科書,開拓性地尋找和使用教學資源。

四、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以18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36課時。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單元“我生活的地方”——7課時

第二單元“讓家園更美好”——9課時

第三單元“快樂的少先隊員”——9課時

第四單元“我們在長大”——7課時

複習、考試——4課時

總計:——36課時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8

上學期根據的教學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上課。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的完成了上學年教學任務。為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狀分析:

二年級共五個班,學生經過去年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製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比較活躍。由於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夠仔細。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一)全冊教材簡析:

第二冊美術教材共有20課,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製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學總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輕鬆的教學遊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簡要分析):

本冊的重點在於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學的主要措施:

1、教師方面:做學生髮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思考、去探索、去討論、去創作,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學生方面: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及所學知識 ,動腦筋製做作品,學會合作,並妥善保存自己的設計作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社會經驗。

三、教學進度表:

周 次 課 題

1 添畫

2 給畫遊戲

3 紙盒變傢俱

4 和媽媽在一起

5 茂密的花

6 吊飾

7 節節蟲

8 出殼了

9 頭飾設計

10 藝術作品中的動物

11 我的收藏卡

12 假如我是巨人

13 拓印樹葉真有趣

14 做筆筒

15 畫夜景

16 畫影子

17 認識身邊的樹

18 給畫中的節日

19 我喜歡的鳥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19

成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快樂。在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的現今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想穩中求進,就要改革、創新、鑽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並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由上所述,根據課程特點,我制定了本學期個人的工作計劃: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以人為本,尊重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呈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學生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為主要呈現形式,力爭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着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課程特點: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標準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繫、互相貫通、整體呈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20

語文:

一、教材分析

二年級下冊教科書圍繞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兩項組織閲讀單元,本冊書共有25篇課文組成七個單元,由4篇識字課組成一個識字單元。每個單元由3~4篇課文及一個語文園地組成,其中每課當中又包含課後練習。每個語文園地後增加了“快樂讀書吧”,口語交際更改編排位置,改在語文園地之前。其中語文園地編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我愛閲讀”五個環節,其中“寫話”“我的發現”在語文園地中穿插出現,“寫話”與“口語交際”交替出現。

本冊書改變原來的全文注音,替換為單字注音的方式,多音字的變現形式還是沿襲原來書中標註為藍色字的形式。

本冊教科書識字表共450個生字,寫字表共250個生字。

二、教學措施

1.注意夯實基礎,平穩過度。重視識字教學,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重視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較,加強邊讀邊寫。二年級下學期,在完成本學期的學習目標之外要注意學生即將進入中年學段,低年段識字既要保證量的積累,也要重視在識字過程中的方法的學習和識字能力的培養。積累多樣的識字方法。寫字過程中要重視基本功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從而循序漸進地提高閲讀能力。聯繫實際,進行行為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自然地滲透育人道理,注重中華文化的傳承,培養優秀道德品質。本教材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等人文教育內容自然地融於教科書之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滲透育人道理,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注入精神營養。本科書中古詩的編排,使學生積累、學習,有利於兒童豐厚語言、文化積累,打下精神基礎。

3.閲讀教學要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閲讀,培養閲讀能力。重視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課堂上要有充分時間進行朗讀訓練,要人人都有讀的機會。開始訓練默讀。重視字詞句的訓練,要把字的教學放在詞和句的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詞句教學要抓重點、難點,為學生設置思考的路子,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閲讀。重視自然段教學,為中高年級的段、篇的訓練打好基礎。

4.聽説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給學生創造各種聽話、説話的機會,激發學生聽説的願望,保證訓練時間,堅持大面積訓練,及時糾正語病,讓全班學生都有練習説話的機會。

三、教學目標

1.識字與寫字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

認識常用漢字450個,會寫漢字250個。

注意漢字的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學習獨立識字。

2.口語交際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説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並且努力瞭解講話的內容。

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與人交談,自然大方,有禮貌,注意自己説話的語氣。

有表達的.自信心,展示自信。積極參加討論,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3.閲讀

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4.寫話

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學會“轉述”、“勸阻”等方面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內容寫下來。

根據自己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歎號。

數學:

一、教材分析

本冊書的教學內容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圖形的運動,混合運算,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克與千克,用數學解決問題,小小設計師與數學廣角等。其中數與計算的教學內容是本冊書的重點教學內容,如其中的表內除法,有餘數的除法以及萬以內數的認識。表內除法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同表內乘法一樣,是國小教學內容中的重要基礎知識,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本冊書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萬以內數的認識,學生數的認識將擴大到四位數的掌握,這是學習讀、寫多位數的基礎。

二、教學措施

1.數與計算是本教材的重點內容,作為基礎,任何一個多位數除法,在計算時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除以一位數,為學習多位數除法打下基礎,同時分散學習的難點。

2.萬以內數的認識要理解我國的計數習慣是每四位一級,把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弄清楚,掌握第一級數的讀、寫法則。

3.在學習克與千克的內容時,要學生建立一個對“量”的計量方面的概念,在生活中,通過主觀感受來理解感受克與千克,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4.圖形的運動,掌握簡單的“對稱”和“抽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等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通過直觀、操作,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本冊書的特別編排:小小設計師,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結合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體會探索的樂趣,從而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與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簡單的統計表;能夠根據統計表中的內容回答相應的問題,並能夠根據數據結合生活實際,分析問題。

2.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根據乘法口訣求傷,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除法。

3.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初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兩步試題的運算順序。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7.認識質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8.數學廣角推理中,學會通過實踐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2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國小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國小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二、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枴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三、本學期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和任務

(一)目標的多維性

本課程為綜合課程,教材中每一課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標,要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的傾向,全面、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顯性目標,還要關注貫穿於整個課程之中的隱性目標。

(二)活動的有效性

教材的每一項活動都直接指向教學目標,是為學生實現教學目標去經歷、體驗而設計的,不是為活動而活動,為了體現活動的有效性,在教學中要明確每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全體學生真正走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學生的主體性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要改變過去“我講你聽”,“我問你答”,學生圍着老師轉的局面。教學中要真正尊重學生、依靠學生,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考慮其興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內在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

(四)教師的指導性

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髮展是本課程堅持的方向,也是任課教師的職責,兒童作為發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只有在教師引導下,兒童才能不斷髮展和提高,教學中該導的不導,放任自流,不是課改的方向,教學應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師應注意對兒童課上生存的問題進行篩選,對學習的反饋進行指導,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為兩方面,結合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中,充分利用參考資料和書上的習題開拓創新。

3、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為集體服務,以樹立集體榮譽感。

4、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5、充實教學內容,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加強道德行為的教育。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2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大部分學生聰明,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由於學生年齡小,也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本學期,主要是在課堂內開展教學,以兒童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操作、探索、調查、遊戲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總體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3、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4、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教學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4、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四、教學進度

小 學 教 學 進 度 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節次 備註

1 3.1—3.4 報名註冊、開學典禮等

2 3.7—3.11 健康飲食 活動一:瞭解食物營養

3 3.14—3.18 活動一:瞭解食物營養

4 3.21—3.25 活動二:提倡均衡飲食

5 3.28—4.1 活動二:提倡均衡飲食

6 4.4—4.8 活動三:講究飲食衞生 清明節

7 4.11—4.15 活動總結 活動拓展

8 4.18—4.22 與書交朋友 活動一:書是良師益友

9 4.25—4.29 活動二:我們愛讀書

10 5.2—5.6 活動三:我們製作書 五一假

11 5.9—5.13 活動總結 活動拓展

12 5.16—5.20 我和父母去工作 活動一:走進父母

13 5.23—5.27 活動二:我和父母去“上班”

14 5.30—6.3 活動三:感恩父母 六一活動

15 6.6—6.10 活動總結

16 6.13—6.17 端午節

17 6.20—6.24活動拓展

國小二年級下冊複習計劃 篇23

一、課程特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於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

二、課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2、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3、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4、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繫中建構課程的意義。

三、課程目標:

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1、情感與態度:

(1)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

(1)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

(3)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4、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93dkqr.html
專題